一:中国城镇化建设带来了哪些机遇
我国城镇化建设发展面临的机遇
推进中国农村的城镇化建设,是中国经济发展必须要走的阶段,也有利于提高各种市场要素的配置效率,是破除城乡二元隔阂的重要通道,从当前的国家的整体国情出发,新生代农民工的价值观与生存理念转换。新生代农民工的权利意识觉醒,要求更高的工资与保障性待遇,不再为沿海地区低劣的工作付出劳力,与之相比,更愿意在内地一般城市选择较为体面而有保障的工作。很多农民工多会在家乡附近的县城买房,在距离县城较近的大中城市务工或者经商,相比大城市局促的居住与生活空间,在县城生活则更为舒适。新生代农民工的选择为城镇化建设注入了更多的资源,成为当前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国家高度重视城镇化建设。2010年一号文件指出,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提高城镇规划水平和发展质量,当前要把加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作为重点。”加快小城镇建设的关键就是深化户籍制度改革,长久以来,进城务工的农民虽然给经济增长和城市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城乡户籍差别所带来的家庭保障、子女教育和身份歧视等问题制约了他们在城市的发展,农民很难分享国家经济发展带来的利益,城乡差距不断增大。国家为了彻底解决这一问题,“加快落实放宽中小城市、小城镇特别是县城和中心镇落户条件的政策,促进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并享有与当地城镇居民同等的权益。”同时,中央将完善加快小城镇发展的财税、投融资等配套政策,在安排年度土地利用计划时支持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以后国家还将鼓励有条件的城市将有稳定职业并在城市居住一定年限的农民工逐步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让农民获得了真正进城的条件。中央近几年在推进扩权强县改革试点,推动经济发展快、人口吸纳能力强的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下放管理权限。强县扩权这项地方性行政体制改革,试验区域正从原来的浙江迅速扩展到江苏、山东等地,得到各方的积极回应。其是以财政体制的“扁平化”,渐进带动行政体制的“扁平化”,最后以体制改革倒逼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上县级政府提供的优越条件,推动产业更加合理地往内地聚拢,更多地往中小城市小城镇布置,进城的农民可以在家乡附近的城市或城镇就业,这给城镇化发展提供了机遇。
二:中国城镇化的趋势及原因
国家计委有关负责人近日说,综合分析我国城镇化现状、经济发展和工业化水
平及发展趋势,我国已经进入城镇化加速发展的阶段。
据分析,目前,我国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农产品供求基本平衡、丰年有余;
工业化进程加快,服务业增长迅速,城镇经济实力增强,城镇基础设施初具规模,
推进城镇化的物质基础基本具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城镇住宅、投
融资及社会保障等各项改革不断深化,推进城镇化的体制环境已渐形成。推进城镇
化的条件已渐成熟,要不失时机地实施城镇化战略。
国家有关部门根据“十五”计划纲要编制了城镇化发展的重点专项规划。根据
规划,国家将从完善城镇体系、发展城镇经济、健全城镇功能、改善城镇环境等方
面加快城镇化进程。
目前,国内生产总值的70%、国家税收的80%、高等教育和科研力量的9
0%以上集中在城市。从1978年到2000年,城市数量由193个增加到6
63个,建制镇由2173个增加到20312个,市镇总人口占全国总人口36
.1%。不过,我国城镇化进程仍然较慢,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能力不强,城镇
体系的宏观布局不尽合理。部分城镇产业基础薄弱,功能不完整,基础设施落后,
环境污染严重,要素集聚、辐射和带动力不强。
明天我国城镇化发展将走多样化道路
今后5年内,我国将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积极发展中小城市,完善区域性中
心城市功能,走多样化的城镇化道路。
根据“十五”计划城镇化发展重点专项规划,在小城镇建设方面,重点发展县
城和部分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建制镇。城镇密集区和中心城市周边地区的小
城镇,要纳入所属区域城镇体系的总体规划,发展一批卫星城镇,形成为中心城市
服务的具有特定功能的小城镇。距中心城市较远的小城镇,要形成农产品集散中心
和加工基地,农业信息、技术推广和文化教育中心,带动当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
。
中小城市的发展要挖掘潜力、夯实基础、提高质量、合理扩大规模、适当增加
数量。东部地区要适当控制中小城市的数量增加,重点提高现有城市的质量,壮大
规模,增强辐射力。中西部地区可在壮大现有城市规模和提高质量的基础上,适当
增加城市数量。优先发展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利、发展潜力大的中小城市。
中心城市要着眼于完善功能,更好地发挥经济、金融、信息、贸易、科教和文
化中心的作用,发挥在区域和省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服务、辐射和带动作用。优先
完善北京、天津、沈阳、上海、南京、武汉、广州、重庆、成都、西安等具有跨省
区影响的区域性中心城市。结合西部大开发,在中西部地区现有省域中心城市基础
上,发展壮大新的区域性中心城市,使之成为带动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的增长点。
适应城镇化进程的需要,国家将适时调整行政区划。修订现行设市、设镇标准
,实行“县改市”与“镇改市”并存的设市模式。适度增加设市数量,严格限制新
建制镇的审批,提高设市、设镇的综合效益和质量。对市县同驻一地的要调整行政
区划,积极推进规模较小的市县(市市、镇镇、乡镇)合并。
5年后城市人生活变化大
5年后城市人生活变化有多大?有关部门最近编制完成的城镇化发展重点专项
规划回答了这个问题。它描述了城市人在住房、交通、居住环境等方面的美好前景
。
住房是城市人特别关心的问题。根据规划,国家将增加投入,扩大住宅供给,
改善城镇居民居住条件。到2005年末,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增加到22
平方米。
能源供应体系的逐步完善,将使城市人用气用电更为方便。国家将在中心城市
提高天然......余下全文>>
三:如何看待我国的城镇化进程
城镇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城镇化的步伐在我国已踏上了高速前进的轨道,它是一个国家由弱变强的必然产物!但是,任何一个新生事物的诞生与发展都必须遵循其自身一定的发展规律,倘若盲目的加快城镇化建设的步伐或者仅仅是扩大城镇化的面积而忽视其他与城镇化建设相匹配的进程,那么必将导致出现弊大于利的局面。
从历史上来看,凡出现城镇化的地方,就一定代表着一个地方的经济、文化和政治的中心;从全球来看,城镇化的发展也是一种必然的趋势,是经济与科技发展的必然产物,据不完全统计:美国的城镇人口占80%,阿根廷达到90%,墨西哥是78% ,而中国30年的城镇化建设却走完了相当于英国200年、美国100年、日本50年所走完的里程,预计到2030年中国城镇人口将突破10亿。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一方面是经济的崛起、人民生活的富足,另一方也衍生出了许多的问题。下面,我从两个方面来阐述城镇化建设过快发展所带来的利与弊。
一、加快城镇化建设给社会带来的的利益
1)城市五光十色的生活一直是许多人,尤其是年轻人的梦想和追求,稍微有点积蓄和条件的都积极向城市靠拢,这就无形中加大了现有城市的压力,如房价上涨、交通拥堵、环境卫生、公共设施人均占有率低等。而加快城镇化的建设可以从一定程度上缩小城乡差别,缓解现有城市的压力,解决上述问题。
2)城镇化的建设与发展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而广大农村就是这个劳动大军的输出地,这样就可以就近解决就业问题,缓解了农村劳动力过剩的局面,同时也最大限度的避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远离家乡的艰难局面,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留守问题。
3)城镇化的建设把分散的人们聚集到了一起,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让城市的外部有更广泛的空间、更宽松的环境、更有利的条件来发展农业、林业等。
当然,加快城镇化建设所带来的优点还有很多,因为自身的局限性我无法一一例举,但是,任何一个事物都有其双面性,有利也有弊,是一个矛盾的结合体。如果,一味的加快城镇化建设的步伐、忽视城镇化建设的发展规律、人为的仅从版图上扩大城镇化的面积,那么必将导致弊大于利的消极局面的出现。这就是我要在下面提到的“加快城镇化建设给社会带来的弊病”。
二、加快城镇化建设给社会带来的弊病
1) 城镇化的建设者并不一定是城镇化优越性的享受者和拥有者。在人们还不够富裕、不足以解决温饱和不能够资助儿女上高中或者大学的情况下,盲目的在此地区人为的加快和发展城镇化,必将加速本地农民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让他们成为真正的“无产阶级”,而政府给农民的土地补偿费,在高物价的今天并不能让他们维持很久。如此,城镇化的代价是让一部分本可以自然生存的农民变成了乞丐,凭什么要牺牲一部分人的利益来成全另一部分人呢?这是一种不公平、不人道!
2)城市是一个政治、经济与文化的中心,是一个三教九流的集散地,这里的人们来自五湖四海,因为各自的文化、素质、习惯、风俗、价值观和对这个世界认知能力的不同而彼此产生碰撞,在这个法制还不太健全的今天,人们没有足够的能力来约束自己。因此,过快的发展城镇化,而没有制定出 与之相适用的规章制度来保障,必将给社会治安带来极大的隐患。
3)城市是一个人口集中、工商业相对发达的地方,在日常生活生产中就必然产生相当多的废水和垃圾,而纵观全国各小城镇,能有效解决这些环境卫生问题的寥寥无几,这也与当前倡导绿色环保的主题是背道而驰的!因此,在缺乏一定环保意识和没有足够的能力来建设环保设施的前提下,加快城镇化进程的代价是牺牲我们赖以生存的不可再生的环境......余下全文>>
四:中国城镇化发展模式:如何走向科学发展之路
城镇化是国家现代化进程的必由之路,是人类进步过程中不可逾越的过程,它通过为工业化提供平台,作为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载体,促进经济发展产业转型演进来实现 “幸福城镇”与和谐社会的蓝图。城镇化从来都不是一种行政指令,也不只是空间上的人口转移,一定要提高自身集聚能力,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律,通过经济发展、政策推动和以人为本的导向来减少城镇化主体的 “被上楼”、“被进城”现象,真正实现城镇化的科学发展。
五:中国城市化发展趋势是怎样的?
城市化水平的高低和发展速度的快慢,最终取决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根据国际城市化的规律性,当城市化水平超过30%以后,城市化进程将进入加速发展时期,因此,21世纪,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将会加快,并逐渐缩小我国同发达国家的差距,城市发展也将出现多样化的态势。 (一)我国将进入加速城市化时期 经过十年的探索和实践,我国已经成功地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国民经济得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因此,已经具备了城市化加速发展的基础和条件。 1.国民经济的平稳发展将有力地推动城市化进程 中共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了2020年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宏伟目标。我国国民经济已步入平稳发展的阶段,这无疑为城市化的加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改革的深入为城市化加速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 随着改革的深入,长期的城乡隔离的二元结构将会改变,现行的户籍制度将根本改革,影响城市化进程的重要因素将基本消除,过去在一定程度上被压抑的城市化潜能将得到释放。城市化同工业化、城市化同经济增长的关系将渐趋协调,城市在外延上的扩张的同时,注重内涵发展壮大将为城市发展的主要趋势,特别是多数中等城市和小城市,随着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经济实力和素质的增强和提高,对城市化将形成明显的推动。大城市和特大城市也将由于户籍制度的松动、社会经济规模的快速扩大,人口增长速度也会加快。此外,大城市的辐射作用,对中小城市的形成与发展会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3.城市化发展规律表明我国将进入快速城市化阶段 根据发达国家走过的城市化道路来分析,城市化的发展从起步开始大体上可以划分为早期、中期和成熟期三个阶段;城市化水平在10%至30%以下为早期阶段,城市化水平在30%至70%之间为中期阶段,城市化水平在70%以上为成熟期阶段。城市化中期阶段所耗用的时间,一般比早期阶段所耗用的时间少,如英国在城市化中期所耗用的时间比早期阶段少一半,也就是说,在城市化的中期阶段将是加速发展的时期。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已超过40%,可以预料,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将进一步加快。 (二)中国城市化水平的预测 城市化水平决定于经济社会发展的程度和人口城市化的各项政策,但城市化本身也具有巨大的惯性作用。根据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城市化的发展趋势,许多专家进行了预测。据有关专家预测,进入21世纪,中国的城市化水平每年可增长1个百分点,高于1949~1997年的平均发展速度,也高于1979~1999年的平均发展速度。 到2030年,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将超过70%,全国的总人口达到15亿,市镇总人口将超过10亿。 城市化不仅仅是社会分工和经济发展的结果,而且也是文化扩散和融合交替发展的过程,因此,影响城市化的因素是众多的,不仅有经济因素,而且有自然、历史以及人文等因素,要把所有的因素都考虑其中,做出令人信服和十分精确的预测,几乎是不可能的。根据事物发展的历史趋势,综合考虑影响事物发展的重要因素,做出相对的大致的预测,是有一定意义的。 (三)中国城市发展的基本趋势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的发展模式和功能作用将出现一些新的变化,这是因为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和世界范围内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将对城市发展带来巨大影响。因此,未来中国城市将向国际化、连绵化、生态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 1.国际化 随着经济的发展与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的城市与世界交往日渐频繁,城市发展的国际性因素逐年增多,中国的一些特大城市将发展成为国际化大都市。 国际化大都市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产物,早在19世纪初,伦敦已成为国际性的城市,近30年来,由于生产力与国际分工的进一步发展......余下全文>>
六: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发展现状
2015年1月20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14年经济数据,2014年末,中国大陆总人口(包括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军人,不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以及海外华侨人数)13678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710万人。从城乡结构看,城镇常住人口7491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805万人,乡村常住人口61866万人,减少1095万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54.77%。 城市化水平稳步提高十六大以来,中国城镇化发展迅速,2002年至2011年,中国城镇化率以平均每年1.35个百分点的速度发展,城镇人口平均每年增长2096万人。2011年,城镇人口比重达到51.27%,比2002年上升了12.18个百分点,城镇人口为69079万人,比2002年增加了18867万人;乡村人口65656万人,减少了12585万人。历次人口普查城市化水平根据中国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历次人口普查城市化水平依次为:12.84%,17.58%,20.43%,25.84%,35.39%,49.68%。 从宏观层面来看,城市化的质量不高突出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人口,1.6亿多农民工不能市民化,仍然处于半城市化的状态,没有享受或者没有完整地享受城市居民应该有的国民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低保、社会救助、住房保障。特别是没有享受到住房保障这些公共服务,还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这样一些政治权利。如果扣掉2亿多以农民工为主体的没有真正融入城市化的人口,中国实质的城市化率只有36%。二是布局,布局的混乱主要表现在一些城市不顾及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物理极限,盲目地扩张城市功能,放大城市规模,增大经济总量。这样使全国大跨度的调水、输电、输气,治污的压力越来越大,其中水带来的问题尤为突出,全国657座城市400多座城市是缺水的,必须依靠地下水维持生产生活,其中110座属于严重缺水,严重缺水就必须靠超采地下水维系生产生活。当然地下水是可以采了,但是地下水如果过度超采会带来地面沉降,部分城市地面沉降的面积越来越大,国土资源部正在做一个治理措施的全面规划。三是城市形态。对全国有代表性的55座城市20世纪70年代以来扩张过程的遥感监测表明,平原地区的城市多数以原来的城市中心区为中心进行环形扩张了。 日本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农业人口下降了65%;美国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农业人口下降了72%;而中国在1985~1990年期间,从农业人口转移出去的人口,即使包括临时流动人口在内,也不超过10%,如果不计算农民进城打工的人数,真正转移出去的农业人口仅有10.5%,这将大大限制中国经济总量的进一步扩张。统计数据表明,在200年前的1800年,当时全世界的城市化率仅有3%,到1850年达到7%,1900年为15%,到2000年,全世界的城市化率达到48%。2000年,中国的城市化水平为36.2%,比1978年提高18.3个百分点,但由于受到传统体制和户籍制度改革滞后的影响,中国城市化发展仍然严重滞后于工业化发展和经济发展水平。在中国所处的发展阶段下,城市化率偏低将成为制约经济发展、影响社会稳定与实现现代化目标的“巨大瓶颈”,成为限制中国在经济全球化中保持竞争优势的“巨大瓶颈”,也将成为中国提高国家综合实力和知识经济时代新一轮财富集聚中的一大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