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存款利率市场化 有什么影响
(一)有利于促进完善的金融市场的形成,为国有银行创造比较规范的经营环境。
(二)促进了商业银行经营行为的变革。有利于落实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的自主权,进一步确立银行的自主经营地位,真正做到“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自我约束”。
(三)银行利率风险和利率管理的难度加大。
(四)加大了银行的竞争压力和经营压力,利差缩小。利率市场化将加大银行的竞争压力,将导致市场份额的重新分割。
(五)有利于商业银行推出新的金融工具、产品和服务,促进商业银行业务的发展。
(六)有利于商业银行优化客户结构。
二:利率市场化有什么好处和缺点?
随着债稜市场、货币市场以及外币市场的利率市场化进程的陆续完成,推动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化并实现市场化浮动成为下一步中国利率市场化的主要任务,也是影响面广泛的金融改革攻坚目标之一。
一方面,当前国内外经济金融环境下利率管制的弊端日益暴露,利率市场化的加快推进具有内在驱动力。人民币国际化以及资本项目自由化的加快也对利率市场化进程提出了客观要求。另一方面,中国现阶段也基本具备了继续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的基础条件。近年来资本市场规模的扩大、债券市场的品类体系逐渐完善,表明市场化定价的金融资产领域不断扩大。央行利率调节体系逐步完善,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引导市场利率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因此,从内在驱动因素及必备条件两方面来看,目前内外部环境逐渐成熟,中国在宏观和微观机制层面也已经基本具备了利率市场化的条件。
目前可以预见到的风险,一是商业银行短期内或不顾一切的提高存款利率,导致银行盈利出现较大下滑;二是由于利率成本提高了,银行把部分成本转嫁给贷款。但是只要商业银行受到较好的监管,同时宏观的政策依然比较稳健,就不会出大问题。
利率市场化短期来看,的确会对中小银行、小微企业融资造成冲击,但从长期来看有利于促进小微企业贷款的发展。
三:利率市场化对银行有什么影响
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有什么影响?
1、触动商业银行的“核心利益”
“工商银行作为我国最大的银行,他们就和我们说,利率千万不能放开,放开我们就会受不了。”近日,央行某厅局级官员在上海一个内部讨论会上表示,“过早地放开利率是我最担心的问题,特别是在配套措施还没有安排好的情况下就放开。”
他补充说,“因为我国的金融机构自律性比较差,一放开就会搞利率战、价格战,如果明的不行就来暗的,给你买米买油,给你送保姆。”
通常所说的利率市场化,就是将存款利率上限和贷款利率下限放开,由银行自己决定。时至今日,银行仍然没有权限在央行设定的存款基准利率基础上提高利率。
2010年以来,市场资金面日趋紧张,央行通过存准和利率这两大货币工具回收了银行间的资金,以期缓解因为巨额货币存量及乘数效应刺激通货膨胀的局面。这客观上使得各家银行的存贷比逼近75%的监管上限。
而银行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一方面通过各种“高息揽存”的手段吸纳存款,另一方面通过以信贷证券化等方式推出理财产品,成为“影子银行”,规避监管。
上海某家股份制商业银行负责人告诉《中国经济周刊》:“相比国有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特别是中小银行吸纳存款的方式方法更多,而这也就是为什么工、农、中、建会反对利率市场化的最根本原因,它们担心存款利率一旦放开,国有银行的存款份额会被蚕食。”
此前,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对工、农、中、建四大行测算,结果显示,如果利率市场化完全实现,四大行整体的利息净收入可能会比2010年下降近一半。
2、利率市场化几乎确定性的挤压了银行存贷差的利润空间。
原来因为国家的政策,老百姓只能苦逼的按规定的很低的利率水平将自己的资金借给银行,很多时候连通货膨胀的收益率也达不到。而由于社保体系的不完备,国人缺乏安全感,因此大量的将自己辛苦挣来的资金以很低的利率水平借给银行,银行吸纳大量低成本资金后又以高于基准利率的水平房贷出去,中间的价差空间非常大,而且关键是银行承担的风险很低。 这几年信托等其他金融机构开始发展起来。信托公司一方面帮助一些企业的融资成本高达10%-15%左右的情况下,依然可以做到很低的风险水平(信托公司极少有投资失败的项目),这侧面更说明银行在制度的保护下的日子是多么的甜蜜了。 而去年利率市场化卖出重要的可以最高上浮10%之后,应该说银行业的存贷利差空间几乎确定被挤压了:贷款利率和原来变化不大,而吸纳资金的成本却提升了。 这也是为什么这几年银行股一直处在非常低的估值水平的重要原因:市场担心银行的美好年代即将逝去,能否维持和找到新的利润增长点存在不确定性。
3、利率市场化推动银行业务转型和升级。
银行是逐利的。原先的主营业务利润空间被压缩后,银行不会坐视过去告诉的业绩增速下滑,而是试图利用自己已经积累起来的优势,发展和深挖其他业务,比如中间业务,具体的如基金代销等。
4、利率市场化推动了银行之间更大程度的竞争,有利于银行差异化的出现。
现在国内的银行普遍业务模式比较简单,主要收入还是依赖于存贷差。利率市场化后,这么多银行不天可能还是就靠这一块吃饭,需要拓宽思路,争夺更细分的市场。 当银行逐步走向特色化之路后,对于消费者无疑是好消息,能够获得更好的服务和体验。
四:利率市场化的基本含义
利率市场化是指金融机构在货币市场经营融资的利率水平由市场供求来决定,它包括利率决定、利率传导、利率结构和利率管理的市场化。实际上就是将利率的决策权交给金融机构,由金融机构自己根据资金状况和对金融市场动向的判断来自主调节利率水平,最终形成以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为基础,以货币市场利率为中介,由市场供求决定金融结构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利率体系和利率形成机制。利率市场化一直是我国金融界长期关注的热点问题.2000年以来广受人们关注的利率市场化改革终于迈出了第一步:经国务院批准,从2000年9月21日开始,改革我国外币利率管理体制,首先是放开外币贷款利率,由金融机构根据国际金融市场利率的变动情况以及资金成本、风险差异等因素,自行确定各种外币贷款利率及其结息方式。
五:存贷款基准利率和存贷款利率有什么区别
存贷款基准利率是中国人民银行制定的统一利率,存贷款利率是存贷款业务中可浮动的、实际执行的协议利率。
六:中国央行还会上调存款利率?
2015年下半年,8月份已经有过一次降准和降息,结合目前经济的严峻形势,利率下行将是未来的趋势,央行不排除还会下调存款利率。
利率就表现形式来说,是指一定时期内利息额同借贷资本总额的比率。利率是单位货币在单位时间内的利息水平,表明利息的多少。经济学家一直在致力于寻找一套能够完全解释利率结构和变化的理论。
基准利率是金融市场上具有普遍参照作用的利率,其他利率水平或金融资产价格均可根据这一基准利率水平来确定。基准利率是利率市场化的重要前提之一,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融资者衡量融资成本,投资者计算投资收益,客观上都要求有一个普遍公认的利率水平作参考。所以,基准利率是利率市场化机制形成的核心。
当经济过热、通货膨胀上升时,便提高利率、收紧信贷;当过热的经济和通货膨胀得到控制时,便会把利率适当地调低。因此,利率是重要的基本经济因素之一。利率是经济学中一个重要的金融变量,几乎所有的金融现象、金融资产均与利率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
当前,世界各国频繁运用利率杠杆实施宏观调控,利率政策已成为各国中央银行调控货币供求,进而调控经济的主要手段,利率政策在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纵观全球主要经济体已实施零利率的现实,中国目前在通过进一步降息来实现“稳增长”方面,还存在很大的回旋余地。而且在操作层面,相对平稳的广义货币和CPI也为央行进一步降息,来降低实体经济融资贵的困难提供了较大空间。
七:存款利率放开
中国金融市场处于尚未完全放开的状态,存款利率上限和贷款利率下限曾受到行政管控,银行自行调整的空间有限,这使得国内存款利率一直较低。而银行则从较大的存贷息差中受益,储户尤其是中小储户利益受损。
自从1996年建立全国统一的拆借网络形成市场化同业拆借利率开始,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由此开启。
2012年6月,央行宣布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1.1倍。同时,央行还宣布,将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下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0.8倍。此后又将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下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0.7倍。存款利率上限首次上浮,贷款利率下限下浮,标志着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迈出象征性步伐。
经国务院批准,央行宣布自2013年7月20日起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取消贷款利率七折下限,由金融机构自主确定贷款利率水平。全面放开贷款利率管制后,金融机构与客户协商定价的空间将进一步扩大,有利于促进金融机构采取差异化的定价策略,也有利于金融机构不断提高自主定价能力,转变经营模式,提升服务水平,加大对企业、居民的金融支持力度。
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只有11%的银行贷款是以低于央行基准利率的水平发放的。这就是说,只有非常少的借款人将从央行取消贷款利率七折下限措施中受益,而这些借款人几乎都是大型国有企业和地方政府。这表明,贷款利率下限的放开实际上短期影响较为有限。
推进利率自由化进程,更为重要的举措是取消对存款利率上限的限制。近年来,银行理财产品发展迅速,可以说一定程度上已经实现了存款利率市场化,但它往往和影子银行搅合到一起,通过规避现有利率管制,给存款人带来一些实惠的同时,也给监管带来困难和新的风险。
目前,存款利率被限定在央行基准利率的110%之内,这是金融系统真正的制约因素,提高存款利率上限符合储户的利益。
如果取消存款利率上限真能实现,利率完全市场化将极大地改变中国经济的增长模式,也将有利于有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更有力地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目前,中国家庭储蓄大部分都局限在银行存款。央行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中国人民币存款余额达100.91万亿元,首次突破百万亿元大关,其中居民存款大约40多万亿元,相当于2012年国内生产总值的80%。
民众将约50%的收入储进银行以备不时之需,但存款利率存在上限使得民众对银行或议价能力较高的国企和地方融资平台进行补贴,这意味着储户合理利益的损失。
央行行长周小川曾指出,金融市场上的重要价格应主要由市场决定,市场决定价格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也有助于发展金融市场。但利率市场化受多种因素影响,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随着中国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发展,利率市场化还会继续渐进向前推进。
利率市场化完成的标志是取消金融机构存款利率。利率市场化将利率的决策权交给金融机构,由金融机构自己根据资金状况和对金融市场动向的判断来自主调节利率水平。
央行认为,取消存款利率上限是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中最为关键、也是风险最大的步骤。一旦打破存款的垄断定价格局,市场化竞争会导致存款利率快速上行,进而使得银行息差大幅压缩。这将不利于守住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及稳定市场预期,特别是在刚进行过一轮“钱荒”压力测试且金融机构成绩并不好的情况下。
根据国际经验,存款利率放开后,银行的存款争夺会非常激烈,这会提高银行的融资成本。由于存款利率上升,贷款利率下降,商业银行利润空间必将被挤压。为了防止出现银行不良贷款增多和资产贬值带来的挤兑危机,一般都会建立存款保险制度。
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也被不少市场人士认为是利率市场化的必备前提,近期央行表态则......余下全文>>
八:请教“金融机构法定存贷款利率”与“中央银行基准利率”的解释与区别
金融机构法定存款利率是指法定存款准备金的利率
中央银行基准利率是指中央银行规定的个商行用于规定利率的参考利率
区别:法定存款利率是各商行存款在央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的利率
基准利率是个商川规定市场利率的参考利率
九:商业银行的存贷款利率都和基准利率一样吗?规定的吗?
1.基准利率的概念——基准利率是金融市场上具有普遍参照作用的利率,其他利率水平或金融资产价格均可根据这一基准利率水平来确定。基准利率是利率市场化的重要前提之一,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融资者衡量融资成本,投资者计算投资收益,以及管理层对宏观经济的调控,客观上都要求有一个普遍公认的基准利率水平作参考。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基准利率是利率市场化机制形成的核心。
2.基准利率有两种:存款基准利率和贷款利率。
明细如下:
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基准利率表——存款利率(2010-10-20)
种 类 年利率(%)
一、城乡居民及单位存款
(一) 活期 0.36
(二) 定期
1.整存整取
三个月 1.91
半年 2.20
一年 2.50
二年 3.25
三年 3.85
五年 4.20
2.零存整取、整存零取、存本取息
一年 1.91
三年 2.20
五年 2.50
3.定活两便 按一年以内定期整存整取同档次利率打6折
二、协定存款 1.17
三、通知存款
一天 0.工1
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基准利率表——贷款利率(2010-10-20)
种 类 年利率(%)
一、短期贷款
六个月(含) 5.10
一年(含) 5.56
二、中长期贷款
一至三年(含) 5.60
三至五年(含) 5.96
五年以上 6.14
三、贴现 以再贴现利率为下限加点确定
注:本表为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基准利率表,各商业银行具体执行的利率可能在允许的范围内进行适当调整。
3.注意:期限不同,基准利率不同。存款利率人行制定,内地所有银行不能浮动,而贷款利率可以浮动,但不得高于同期基准利率的4倍(超过4倍就算高利贷,不受法律保护。)
希望能帮到您。
十:基准利率跟市场利率有什么区别?
存贷款的基准利率是央行确定的年利率,市场利率是根据央行许可的利率浮动范围,各个银行可以自行调整的范围。
(1)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1.1倍;
(2)将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下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0.8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