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暴力调研报告

一:四年级下册作文校园暴力调查报告六百子字

最近国内接二连三的校园暴力事件,尽管是极少数的个案,可社会影响非常之大,令民众和执政当局手足无措。本不想触及这么敏感的话题,怕给社会和执政当局添乱,然公民的良知让自己不能再默然。

在日常生活中,我常常有恶人假设和坏事假设。为此朋友、妻女经常说自己神经过敏。几乎每天自己出门时,都提醒自己注意安全,人到中年背负的期望太多,但我从来也不觉得这样对自己有什么不利。由此推论,对校园暴力事件,掩耳盗铃,避而不谈绝不是什么上策。随着上层的重视表态及各大媒体新闻媒体对此的报道关注,自己才先知后言此类问题。

纵观近年的各类群体性事件,各类自残事件,各类暴力抗法事件,各类跷蹊古怪的事件,不难得出一个结论:经济发展与人类的道德水准很难说是类正比例关系;总体经济总量的增加与社会稳定也很难说是同步。难怪老早各类社会学家就预测到,社会年人均收入达到1000美元后,社会正处于各类矛盾凸显期。由此看来把社会经济这块蛋糕做大难,把这块社会这块大蛋糕分均衡更不易。

对针对校园的各类暴力事件,无论肇事者处于何动机,都是罪不可恕的,都应该用重典厉法严惩不待。我想关于这点有良知的公民都会拍手称快。但是仅凭这点能根除这种社会大患吗?广大网民的看法是未必奏效,我也持相同的观点。

各类群体性事件,各类自残事件,各类暴力抗法事件,是偶然事件,但偶然中就不暗含什么必然的因素吗?分析这类人为的灾难性事件,我们不难发现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由利益失衡,心理失衡导引的影子。对媒体公布的好像是精神失常者而为,我是及赞成又不赞成。赞成的是这类事件的肇事者,在实施这类行为过程中肯定是精神极不正常者,否则不符合“冤有头债有主”的报复性动机的常规。不赞成的是,把天旱的原因统统推给老天爷的过失的心理,其心理和论调导出的结果就是众生皆无过,唯有骂苍天了。

对于如何预防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我觉得应该采取标本兼治,疏堵结合,难在治本,立杆治标的防治原则。具体讲:

1、治本之策是从源头上尽量减少社会利益冲突,尽最大努力去化解各类积怨,但彻底根除很难,也不现实。关于这点如果不发动全体公民,单凭某几股社会团体的力量,几乎是不可能的。这个策略说的简单,要执行起来非常之难,这是一个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也是最难啃的骨头,但决不允许无所作为。

2、治标之法:一是诸如加强校园安保,充分利用现有的社会保障力量,这是当下各级及媒体说的最多的,也是最显性之法,故不再赘述。二是强化师生的安全防范意思,提高防范能力的水平。可以说这是软策略,理论上来讲应该是成效很大,但我们都别自欺欺人。三是依靠专门的社会安保力量,加强重点部位的巡查力度。这点看似立杆见影,我敢说是立杆到不错,能否见到影子就很难说了。再说是否有足够的财力和人力,能持续警惕多久,很难说。在老家农民,为了防止麻雀偷吃谷子,惯用在谷地里扎草人的方法,更有好事者把草人装扮的很威严,至于是否一定能吓跑麻雀,我就不敢恭维其效果了。由此推论何况是丧心病狂的社会报复的精神病者呢。

二:关于校园暴力产生原因的调查问题怎么写

随着近年现代化脚步的加快、人民生活形态的改变,社会治安的恶化已成为人民心中的痛。其中,最大令人忧心的是青少年犯罪问题日益严重,社会充斥着享乐、坠落与暴力。使得一向安静的校园也存在了暴力的阴影。校园暴力发生事件逐年提高,暴力行为的伤害也日趋严重。使得校园暴力问题,一夕之间成为社会瞩目的焦点。

一、校园暴力及其现象、危害

所谓的校园暴力是近年在教育界提出的一个新概念,暴力是指以语言、或明显的肢体动作侵犯他人,使对方感受到威胁、痛苦或身体上受到伤害。从广义上来说:应是指发生于校园内的所有暴力行为,包括同学彼此间或老师与同学之间以及学生对学校的破坏行为等。然而在我国发生最多的是学生间的暴力行为,所以狭义的校园暴力是专指学生对学生暴行。至于暴力的形态,则不一定非限定于要造成身体或物质的伤害,凡是口语恐吓、辱骂、被迫做不喜欢做的事、被故意侵犯身体、被故意陷害、强借物品乃至殴打、勒索等均应包括在内。

(一)校园暴力现象

从近几年学生管理情况来看,校园暴力现象有逐步增长之势。据2001年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国约有10.5%的学生面临校园暴力的威胁 。综合近年来各报章杂志的报道,职业中专,普通中学的校园暴力问题比重点中学和大学严重得多。因此,我根据本市部分学生和心理学老师提供的案例可以把各类校园暴力现象分为三种形式,即语言暴力,力量暴力和心理暴力。

1.语言暴力。语言暴力主要指包括起侮辱性外号,造谣污蔑等一系列对学生精神达到某种严重程度的侵害行为。

2.力量暴力。力量暴力主要指包括校园凶杀,肉体伤害等一系列对学生身体及精神达到某种严重程度的侵害行为。力量暴力在校园暴力现象中最为普遍。据警校学生反映,力量暴力在警校几乎每天都会发生。力量暴力表面上对受害学生的身体造成很大的危害,很有可能让受害者残废,甚至死亡。但除了身体上的伤害,更大的是精神上的伤害。因为暴力已经对人性有歪曲的认识,严重的很有可能导致反社会人格的形成,严重影响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同时,对施暴者也有极其严重的影响,对他们的心灵成长增添了大量的阻力,很有可能导致他们成人后走上犯罪的道路,这些人很难获得社会(主要是学校和家庭)的认可,社会归属感长期得不到满足。

3.心理暴力。心理暴力主要指包括孤立,侮辱人格等一系列对学生的精神造成某种严重程度的侵害行为。心理暴力的问题常被忽略,但其危害又非常大。心理暴力可能无处不在,而且任何学生和老师都可能成为施暴者。

(二)校园暴力的危害

近几年的有关报纸已经披露了我国数起由于同学的长期勒索、敲诈、抢劫、欺侮而发生的学生出走乃至于自杀的恶性事件,校园暴力的危害不容忽视。但是由于校园暴力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受害人往往受到对方的威胁而不敢向老师、家长和有关部门报告,因而学校的收报率较低,受害学生也就因此会反复遭到勒索、敲诈和殴打,往往是在造成了一定的后果后,学校、家长才会得知,才会进行处理。那么在学生受害期间,受害学生必然在学习、生活和其他各方面都受到影响。简而言之,校园暴力的危害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1.严重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经常受到校园暴力侵害的学生整日生活在暴力的阴影当中,学习成绩一般都下降严重。甚至有些学生由于受到严重伤害不得不住院治疗或者休学,正常的学习被迫中断。而对于老师实施的暴力侵害行为,一般都会导致受到伤害的学生畏惧学校,不愿意再去上学。

2.影响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导致不健全人格的形成。这种危害不仅体现在受害者身上,施暴者的身心同样不......余下全文>>

三:日本校园暴力多吗

日本的校园暴力很多,但性侵犯老师的好像不多,大部分都是暴力伤害老师的,下面是相关新闻片段:

2005年11月,日本文部科学省公布“小学生存在问题现状”调查结果。调查显示,2004年,日本公立小学学生校园暴力行为总计1890起,是1997年实施调查以来的最高纪录。

根据调查报告中的统计数字,2004年,日本全国23160所公立小学中,665所存在学生暴力事件,总数达1890起,比去年调查数字增加290起,为1997年调查实施以来的历史新高。其中,针对老师的暴力事件增加32.8%,共336起;学生之间的暴力行为增至992起;毁坏公物的行为544起。

不过日本人对老师性侵犯学生倒是挺纵容的,众所周知在日本老师还是挺受人尊重的职业,下面是老师对学生实施伤害的新闻:

据《纽约时报》报道,两年前,日本HAYATO附近一座小镇上的一名16岁高中女生因为发高烧住院,医生发现她患上了急性生殖器疱疹。

这个女学生告诉父母说老师跟她发生了性行为。当女孩父母找到这名老师时,此人却否认这件事,他还警告说如果胆敢告发他那么这个女孩就会被开除出校。

lz不要被什么a字开头的东西糊弄了,老师也是人,也会自我防范的,没那么容易就被性侵犯。不过在中国老师侵犯学生倒变得越来越厉害了,是不是就是和日本人学的呢?我疑惑啊。

以上回答你满意么?

四:关于校园安全的调查报告怎么写?(高中生)

在刚刚过去的2008年,一连串的校园安全事件震撼着人们的神经,一个个年轻生命的消逝让人不禁扼腕叹息。诸多安全事件在校园中的频频发生,让象牙塔拉响安全警报! 提高安全意识、强化应对能力已经刻不容缓。近日,记者就我市中小学的校园安全问题做了深入调查。 记者调查 你的学校安全吗? 你认为你所就读的学校总体治安状况如何?你的学校组织过系统的安全教育吗?当遇到校园安全事件时,你会怎么做?你或你身边的同学经历过哪些校园安全事件?你认为导致校园安全事件发生的原因有哪些?针对学校安全的问题,记者设计了5个问题,请20名中小学生作答: 市桃源小学二年级学生陈某: “我觉得我们学校挺安全的,老师上课也给我们讲过校园安全知识,像防火、防电、地震怎么逃生我们都知道,我们还开班会讨论过,在家爸爸妈妈也给我讲过。” 市鹤翔小学五年级学生郑某: “我觉得除了家里安全就数学校安全了,很多安全知识老师都给我们讲过,每年都讲,我早就倒背如流了,我想如果发生了什么安全事件,我自己可以应付,不行的话就报告老师。” 市淇滨中学初一学生李某: “我对学校安全很有信心,平时老师总会反复强调安全的重要性,学校也请消防队战士组织我们搞过火灾和地震逃生演练,火灾演练时我还亲自拿灭火器灭过火。据我所知我们学校偶尔会发生个别同学有摩擦,打打小架,都不严重,班主任都能够劝解,我觉得这也不算什么校园暴力,谁都有闹别扭的时候。” 市第四中学初二学生王某: “我是一名住校生,上课期间吃住都在学校,我们学校食堂的环境不错,干净、卫生,饭菜也比较可口,我爸爸也在学校食堂吃过,也说不错。寝室有专门的生活老师照看,门钥匙都在生活老师手里,除了有点被约束的感觉外,住校安全我倒不担心,家里人也来看过,都比较放心。” 鹤壁高中高二学生许某: “我在学校住校,很多住校的同学都有过东西被偷的经历,学校也查过,发现都是学生做的。现在我在寝室从不放钱、手机等物品,怕被偷。除了这一点,在其他安全方面我们学校做得还挺好的。”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被问及的中小学生绝大部分都认为所就读的学校安全还是有保障的,但是对于什么是校园安全理解得不够全面。 确保校园安全 学校不遗余力 据悉,长期以来我市大多数学校都对学生进行了安全教育,并与区域内的派出所、交警部门联系,聘请法制副校长,定期开办法制和交通安全以及人身安全讲座。在每年的安全教育月,许多学校通过图片展、安全演练和主题班会等形式对学生加强教育。 鹤壁外国语中学保卫科科长曹立新告诉记者,学校非常重视平安校园建设,为了确保校园安全,学校专门聘请保安公司24小时轮流值班护校,校外人员入校都要提前预约,出入要登记,所以外人很难进入学校。除此之外,学校每天都安排有若干名在职老师和生活老师全天在校内值班,确保有突发事件发生时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保护学生生命安全。 曹立新说: “为了确保学校的饮食安全,学校除了派专人每天对学校食堂饭菜和卫生设施做必要的检查外,还和食堂承包责任人签订了《学校食堂安全管理目标责任书》,保证学生在校期间吃的饭菜干净、卫生。学校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向学生普及安全知识,例如举办法律知识主题班会、消防知识讲座、地震逃生演练等活动,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通过亲身体会,掌握安全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记者在采访中看到,市外国语中学校园的走廊上,楼梯的拐弯处,有许多“上下楼梯靠右行”“小心碰头”等温馨提示。 安全教育 家庭、学校和社会合力 不少学校老师指出,安全教育活动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完成。 市外国语中学学生处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有些家长只顾改善经济状况,往往忽略对......余下全文>>

五:校园爆力谁的过错

校园暴力的频频发生

究竟原因为何

又是谁该为校园暴力负责

4月23日,山西运城一名15岁少年被同学殴打数小时,打人者所用的木棍被打断成好几截,少年心肺被打破,小脑被打坏,送医后抢救无效身亡。孩子的母亲哭诉:“这些孩子简直丧心病狂!”

5月9日新闻,因课堂起争执,平度一中学生找人殴打老师致其腿部骨折。根据该校学生们的描述,老师平时很和蔼,而找人打老师的几个学生平时都有点不听话。

5月12日视频,三峡某中学女生掌掴一名女生数十下,围观、录像的男生女生皆嘻嘻哈哈笑个不停。

5月14日新闻,德州14岁女孩只因不能说出同学的名字,遭对方轮流掌掴30多下。女生被不断骚扰后转学,施暴者到新学校围堵该女生再次进行掌掴。

……

接连的校园暴力新闻让我恐惧。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校园暴力事件越来越多,殴打、扇耳光、扒衣服、泼酒精点火、殴打老师……施暴者、受害者皆有男有女。

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的一份统计资料表明,近年来,青少年犯罪总数已占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七成以上,其中十五六岁少年犯罪案件又占到青少年犯罪案件总数的七成以上。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一份调研报告显示,68%的校园暴力犯罪案件中,加害人大多手持棍棒、砖头甚至管制刀具等凶器,对受害学生不分部位、不计后果地进行攻击,死伤后果严重。

为什么,校园暴力越来越频繁?这到底是谁造成的?

每个熊孩子背后都一定有一个熊家长,那么,校园暴力是家长造成的?不一定是。那家长在校园暴力中又起到了怎样的反作用?

1、过度溺爱,这是老生常谈的原因。

家长们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那么孩子就会过度自我。在无节制溺爱孩子的过程中,作为权威的家长在不断出让自己的底线,出让自己的权威,这会妨碍孩子明晰道德规则,阻碍孩子形成清晰的道德观。

被溺爱让孩子潜意识中会形成“永远有人为我擦屁股”的观念态度。我有什么需要家长都会满足,有他们替我料理所有的问题,所以我不用为我的行为负责,我可以肆意妄为。

因此对于这样的孩子来说,当有人不满足自己的愿望,或与自己态度相悖的时候,他们会实施暴力,用暴力让对方屈服,因为这样的方法快捷有效,而且他们认为自己不需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六:校园暴力事件是什么0.0好像大家都在说这个事 求科普

校园暴力事件在中国的校园几乎都存在,最近闹得比较火的江西永修事件只是众多校园暴力事件中的一件

手机拍布鞋妹妹遭同学殴打 校园暴力事件事发..._乐视网

时长:4分钟

剧情:描述:校园暴力事件“布鞋门” 事发新郑龙湖一中

近日,江西“永新初中学生遭群殴”、四川乐至“初中女生被羞辱”两起事件在网络上传得沸沸扬扬,关于校园暴力的讨论在网络上激烈展开。

两起案例中,主角都是14、5岁的初中生,本该是天真烂漫、单纯无邪的年纪,可视频和贴文中的他们无疑是让人震惊和心痛的。笔者无法想象,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我们的花季少女们变成了这般模样?我们的教育又是哪里出了问题?

在笔者看来,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影响不可替代。由于国情所致,现在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于是当代的青少年无一不是在所有人的宠溺中孤单长大,缺少玩伴,也就不懂得与人分享,这也就造就了青少年唯我独尊、不可一世的心态。

其次,不论是家庭还是学校,教育理念都不同程度的本末倒置。或许是受到各种思潮的影响,现在的家长一味的追求如何送孩子上名校,学校也将学生成绩作为衡量教学质量的标尺,从而都忽视了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可殊不知,人无德不立,而民间也有“有德有才是正品,有德无才是次品,无德无才是废品,有才无德是危险品”的说法,因此,在笔者看来,道德教育当是家庭和学校教育的根本。如若再不纠正教育理念,那么校园暴力事件依旧得不到遏制。

再次,社会应该更多的向青少年传递正能量。不得不承认,现在社会的很多人是浮躁的,而信息化时代的今天,网络这把双刃剑将很多信息和情绪变得透明,而青少年很容易被滋扰。因此,更多的弘扬正义和美好,全社会都该做好青少年的楷模。

最后,法律法规有待完善,法制教育不到位。当前我国法律对于校园暴力只有一些概念性、原则性的规定,而缺乏明确、具有可操作性的惩戒规定。而往往在出现校园暴力事件时,出于对“未成年人”的保护,惩戒力度根本达不到惩戒效果。所以,制定和完善相应法律法规也是势在必行。而学校作为教育的主阵地,通过多种形式进行法制宣传和教育,让学生知法,守法,明辨是非也责无旁贷。

校园暴力不是今天才有,也绝不仅仅只在我国存在。当一次又一次的校园暴力事件发生时,一味的谴责、问责单一的惩戒都不是根本目的,我们最终是希望家庭、学校乃至全社会在深刻反思、痛定思痛后能找到解决的办法,让我们的孩子真正的茁壮成长。

转载

七:求 关于校园冷暴力调查的心得体会 2000字

面对教育冷暴力 别让我们的孩子伤在起跑线上 时下,从不时跳出的新闻事件来看,在孩子的教育上存在许多误区:过重的课业压力让孩子不堪重负;瞄准应试的教育内容过于膨胀、挤占了几乎所有的时间,而关注孩子心灵等方面的教育付之阙如;美的教育、爱的教育、意志的教育、健康的教育不同程度“缺课”„„ 这影响着孩子的茁壮成长,也影响着我们明天的发展。 本报社会版和人民网教育频道,今起共同推出“别让孩子伤在起跑线上”系列报道。在推出报道的同时,人民网教育频道还会推出在线调查、设置互动版块,希望广大读者支持、参与,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共同讨论解决之道。 新闻背景 日前,一些乱象映入公众眼帘: 西安一小学让调皮、成绩不好的学生戴绿领巾,老师要求上学、放学都不能解开,不然就在班上点名批评。老师称此举是为了激励学生上进。 山东省东营市某中学有班级实行奖罚制度,违规违纪的学生会被罚款,罚金将用来奖励学习进步者。事件曝光之后,学校纠正了该班级的做法。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某中学实行差异化校服:红校服是优秀生的专利,普通学生穿的是蓝色或白色校服。红校服背面印有白色“优秀生”字样。 浙江省慈溪市某小学的3个男孩因为不遵守课堂纪律,遭到老师惩罚:脱下裤子,在学校操场上跑步,旁边还站着两个女生“监督”。目睹此事的网友拍下照片,发到网上。(记者 黄碧梅整理) 最近发生了诸如绿领巾等一系列校园“冷暴力”事件,引发了各界关注。 专家指出,事件背后有一系列深层次的原因,如教师的生活压力以及心理状况不容乐观、教师专业培养体系中德育内容的相对缺失、公民意识在教育领域的淡薄等,这些都值得反思与警醒。 制造疏离将造成深层伤害 专家指出,红校服、绿领巾等,事实上造成了学生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差距与疏离,这对孩子的负面影响将是终生的。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副教授林丹华说,“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社会性培养过程中很重要的一步是同伴的接纳、认可和肯定。同伴的认可对他们的影响甚至

超过了父母对他们的影响。如果在成长过程中,不被同伴接纳,甚至被同伴嘲笑,这会造成心理上深层次的伤害,因为这伤害到了最根本的部分——自我的部分。这将会对其将来的成长、融入社会造成深远伤害。” 网上有一个流传很广的帖子,发帖人是“树枝上的月亮”,清晰地反映出遭遇校园“冷暴力”之后,孩子的受伤和无助: “我还很清楚地记得那是两年前的一天,我们班要上公开课,在上课之前,我们班的同学很多都被警告道:‘上课的时候要表现精彩’,可是我真不争气,我那节课让老师失望了,是很让老师失望的那一种,我的心里一直很内疚,因为我一直都是一个好学生。可是,从那节课之后老师对我的态度完全变了,变得对我冷漠了,我分明能感觉到每次给老师打招呼时他那种不屑一顾的表情,我当时的心情真的很难受,说实话,我每次眼里总含着泪水。” 从直接的打骂、责罚发展到今天的“冷暴力”,看起来惩罚方式不那么“负面”了,但实际上伤害却升级了,因为伤害到了心灵。“教育是灵魂的教育。教育首先要唤醒孩子的自尊,自尊才能自信、自立、自强。如果用这样的教育理念来主导教育行为,就不会出现这样惩罚和对待学生的方式。”山东省威海经济开发区皇冠小学校长于艳丽说。 教师的育人能力还没跟上 “人的成长过程中必然要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林丹华强调,“不是不允许学生犯错误,关键是在学生犯了错误之后,要以尊重的心态去教育孩子。” “‘冷暴力’是老师给学生做出了一个最为糟糕的德育示范,”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公民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檀传宝说,“事件......余下全文>>

八:中学生调查报告范文

中学生消费情况调查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学生的零钱越来越多,消费水平也越来越高,学生之间的攀比现象,以及社会上的少年犯罪现象也由于这些因素随之越来越多。中学生不同于其他的消费阶层,他们无经济收入,但因为很多中学生都是独生子女,被家长视为“小皇帝”,因而消费水平比较高。在初中阶段,初中生作为消费者,经济来源主要是父母的血汗钱,而初中的资料费、生活杂费都是一笔很大的开销,初中生如何合理消费、节省开销是我们所关注的焦点。因此,了解初中生如何消费,便知他们如何理财。

二、调查报告

研究目标:

1、通过活动,调查初中生学怎样消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2、通过活动,正确认识金钱在现实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理性地思考我们当今的青少年应树立什么样的金钱观。

研究内容:调查初中生的零花钱的数目、来源、用途,以及零花钱使用时的消费理念。

研究方法:主要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问卷设计注意科学性,遵守题目制定的准则——越简单越好,使题目简明扼要,层次分明,为确保信度,问卷采用集中填写当场收交的方法,问卷上不写姓名,问卷结果不会对各位同学产生任何不利影响,请同学们如实回答。

研究对象:对某中学初二(1)班43名同学进行了调查,收回有效答卷42份。

三、调查结果

表1. 某中学初二(1)班同学消费情况的调查统计42人

调查内容调查结果

1、你每月的零花钱是:A50元以下 B 50—100元 C 100—150元 D150元以上

A:18,42.9% B:16,38.1% C:3,7.1% D:5,11.9%

2、你每月零花钱的来源 (可多项选择)

A勤工俭学 B父母 C祖父母和外祖父母 D其他亲戚 E其他来源

A:6,14.3% B:34,81.0%C:7,16.7% D:3,7.1% E:4,9.6%

3、你的零用钱主要用途是(可多项选择)

A买书籍 B 储存起来 C买零食 D打游戏 E体育运动 F买衣服 G朋友聚会 H其他

A:21,50.0%B:23,54.8%C:20,47.6%D:2,4.8% E:5,11.9%

F:12,28.6%G:7,16.7% H:12,28.6%

4、购买一种商品,你首先考虑的因素是

A商品的用途B价格C款式及包D是否符合时尚潮流

A:11,26.2%B:2252.4% C2:4.8% D:10,23.8%

5、你对中学生吃零食、穿名牌的看法是

A 不会因价格贵而放弃 B 在经济条件允许下,可以考虑 C没什么看法 D不应该

A:1,2.4% B:28,66.7%C:5,11.9% D:8,19.0%

6、你的消费理念或消费风格来自

A父母,因为他们是过来人 B兄弟姐妹,因为他们比父母更了解我需要什么

C同学或同龄的朋友们,因为他们知道什么不让我落伍 D没有人,我相信自己的眼光

A:10,23.8%B:10,23.8%C:6,14.3% D:16,38.1%

7、你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看法是

A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应该大力提倡 B无所谓

C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没必要 D反对

A:34,81.0%B:3,7.1% C:3,7.1%......余下全文>>

九:委员:准确把握什么是校园暴力 叫暴力还是欺凌

校园欺凌学校处理方法校园欺凌防控六举措有效防范和遏制学生欺凌事件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更是学校必须正视、预防和制止的现实问题。那么,学校应该如何防控学生欺凌现象呢?1家校联合,形成合力一个问题学生背后,往往有一个问题家庭。无论是欺凌者还是被欺凌者,都与不合格的家庭教育有直接关系。所以,家校联合是防范校园欺凌现象的有效途径和必需手段。教育好学生,首先要引导好家长。遏制和防范学生欺凌的突破口首先是家长,家长对校园欺凌的态度以及对孩子的教育引导对防范欺凌现象起着关键性作用。学校要通过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家长会等渠道,加强对家长的教育培训,使家长增强对校园欺凌危害性的认知和重视,关注孩子的异常言行,对孩子个性中的偏狭、自私与冷酷不能忽视,更不能纵容。当学生欺凌事件发生后,班主任要及时与家长沟通,让家长意识到对孩子不能姑息迁就,不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更不能任由孩子讨价还价,无理取闹,而应配合学校做好教育、惩罚工作,以使孩子不再发生欺凌他人行为。教师要与家长保持经常性,发挥班级家长委员会的作用,创设家长心理课堂,对被欺凌和欺凌的学生进行心理方面的疏导,等等。2法制教育,刻不容缓一些青少年之所以欺凌他人,源于法制意识淡薄,不懂得约束自己,因此,加强法制教育刻不容缓。学校要充分利用黑板报、橱窗、广播室、校报等,做好法制宣传工作,使校园普法教育活动常态化,如实行“聘任校外员制”,请司法人士定期开展讲座,强化学生的法制观念;通过举办“校园”图片展,引导学生从惨痛的案例中认识校园欺凌的严重性和危害性,增强反对校园欺凌的意识;举办“与法同行”知识竞赛、手抄报比赛,让学生懂得相应的法律知识,学会用法律规范自己的言行。对于一些“恶霸”学生,学校可以集中培训,教育他们学会克制自己的情绪,掌握基本的防范本领,学会依法解决问题,而不是以暴制暴、以牙还牙。对于被欺凌学生,班主任要教育他们,当遭受欺凌时,要沉着冷静,机智应对,善于自卫自救,而不是去痛苦地受欺凌,如可采取迂回战术麻痹对方,也可通过假装答应获取信任,为自己争取时间,寻找机会逃脱。当与同学发生矛盾或被欺凌后,不要气吞声,要及时报案或告知老师和家长,要相信法律,相信正义,依靠老师、家长的力量和法律的权威解决问题,而不是采取武力解决问题的方式。否则,会导致欺凌现象恶性循环。3适当惩戒,促其反省不以规矩,难成方圆。对于实施欺凌行为的学生要给予严厉惩戒,让施暴者因自己的过火行为付出代价,促其反省思过,吸取教训,规范行为,其他学生也会从中受到警示。对于学生欺凌行为,学校和老师应及时跟进,彻底调查,并通知双方家长到校,共同处理欺凌事件。学校要对参与欺凌者做出相应处罚,并记录在学生成长档案中。对已经发生的恶性校园欺凌行为,学校不能抱有“家丑不可外扬”的心态,应当允许司法介入,通过司法人员的协助,做好欺凌一方对被欺凌一方的治疗、补偿等工作,让施暴者知道问题的严重性,促其警醒,并以此为契机,教育、警示其他学生不要欺凌同学。学校要依据《未成年人保》和《防止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建立预警、发现、报告、处理和惩戒校园欺凌体系,使惩戒起到教育、震慑作用。当然,实施处罚后,还要进行跟踪观察和调查,施以针对性的思想教育,既使欺凌行为不再复发,也使受处罚者放下思想包袱,健康成长。4主题班会,价值引领主题班会是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解决学生问题的主阵地。在防范和遏制校园欺凌现象时,班主任要充分利用好这一教育的主渠道。班主任可以通过主题班会帮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疏导学生的情绪,健全学生的心理,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从源头上遏制校园欺凌和校园的发生。......余下全文>>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