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指出:“理学并不仅仅是对前秦和两汉儒学的继承和发展。它部分是对传统的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中“全新的创造” 是指程朱理学区别于传统儒学的新特征或创新之处,结合所学不难判断A项是董仲舒新儒学的特征,C D两项均是传统儒学的内容特征,三者均不符合题意要求,只有B项才是程朱理学的独特时代特征和新儒学内涵的真实体现,故答案选B。
二:费正清的《美国与中国》和《中国:传统与变迁》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费正清的《美国与中国》
费正清是世界上最负声望的中国问题观察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曾在中国研读、旅行、教学。1955-1973年费正清担任哈佛大学东亚研究中心主任,并担任哈佛的希根森历史讲座教席。当今美国诸多有影响的中国问题专家皆出于其门下。在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前夕,两国高层领导人案头摆放的就是他的《美国与中国》。
认识现实不能忽视历史,只有对历史有了深刻的认识,才能正确地把握现实.费正清从认识中国的历史传统出发,揭示中国传统社会的本质,进而认识中国的革命过程和中美关系.他把中美关系置于世界历史中去思考,分析了中美关系矛盾冲突的根源.他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模式并非一元,而是多元的.在多元的历史进程中,不同国家民族之间应该加强制度、文化和心理上的理解,不能无视其历史传统,加强认识与理解是和平与共同发展的基础.
这本书可以让你知道一个外国人对中国的历史是如何理解的以及中国和美国历史的巨大差异导致的中国和美国的不同发展道路,可以引起读者深沉的对历史与文化的思考。
费正清的《中国:传统与变迁》
《中国:传统与变迁》(China:Tradition and Transformation),世界知识出版社,2001年版。作者是世界上(在世时)最负声望的中国问题观察家、哈佛大学东亚研究中心主任及希根森历史讲座教授费正清(John King Fairbank)。
全书共43.5万字,费氏以他特有的大师风度及幽默精辟的笔调记述了中国自半坡、龙山文明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八十年代以来几千年的历史。我用了三天时间读完全书,如沐春风。读书过程中,不经意见就可以察觉到费氏的“良苦用词”所蕴含的智慧。每每会心独笑,方才体会到旁人旁物所不能给我带来的快乐。
作者跳出“天命”、“王德终始”的圈子,从统治者个人因素、经济和政治因素切入,透析这一历史怪圈的。如作者在第四章第四节论述西汉政治时指出:
各主要朝代开国初期往往出现盛世局面,这是因为创业者形成一个短小精悍的统治集团,而他们又在战争中消灭了其余势力,因此国家财富大多流进国库。国家在获得的和平中得到发展,于是人口迅速增加,国库钱粮充足。
但是万物盛极则衰。朝廷钱粮既丰,就开始大兴宫室、驿道、水渠、和城墙。为了维护军事上的胜利成果,往往将防御体系铺得太广而难以为继。皇亲国戚、高官大员们的人数越来越多,无不沉湎于花天酒地的奢侈生活之中。……支出不断增大而收入却相对减少,这样各朝各代凡在开国100年内就会遇上棘手的财政困难。
这时就会出现经济和政治方面的改革,有时暂时起些作用。百官贪污腐化的现象日益严重,这就导致行政效率下降,而党争亦越发激烈起来。对朝廷心怀二志者在政治、经济上更趋独立并且日益恣行无忌。政府为了弥合财政逆差,只好增收赋税,结果往往使百姓不堪重负。由于国库空虚,导致水渠、河堤年久失修,粮食歉收时节政府无力赈济灾民,结果饥谨横行,于是各地盗匪蜂起并最终爆发农民起义。由于无力发放军饷,边境防守亦开始崩溃。各地军政大员纷纷拥兵自立,于是朝廷垮台完事。之后各方混战一场,吐旧纳新,又开始了新的一轮朝代循环。
这一阴暗的描述对于今天的社会现实就不乏警醒的意义。
我一直感觉我们处在自我的优越感里,但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言语表达,读了费氏的《中国:传统与变迁》,他的“汉族文化中心主义”似乎就是我要说的。我们引以自豪的期望的“伟大的民族复兴”也许就有这方面的因素,还有我们经常的与别人比高下的时候,总忘不了把我们的五千年历史文化拿出来助威,这就是高度的文化优越感。
......余下全文>>
三: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指出:“理学……部分是对传统的重新发展,部分是全新的创造。”“全新的创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宋明理学的掌握。宋代的时候,出现了新的儒学体系,即理学。理学是儒、道、佛三家融合的产物,儒学从佛、道之中汲取了有益的内容,完成了更为理论化、思辨化的过程,成为新兴的儒学。同时,对传统的儒家思想加以发展,认为“仁”是与万物俱生的,有了仁,就有了义、礼、智、信。朱熹甚至认为仁、义、礼、智等也是天理 的反映。所以应选C。
四:学者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一书中指出:“隋及初唐时……制度和文化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下面有
A 试题分析:结合所学史实,隋唐政治制度“突破性进展”主要体现是实行三省六部制。隋唐时期在中央设三省六部:中书省掌决策,草拟颁发诏令;门下省掌审议,可以驳回中书省的诏令,如审议通过再交给尚书省执行,尚书省下设六部,分别负责不同的职能。三省分工明确,互相牵制,削弱了相权,保证了君权的独尊。故选A。点评:隋唐时期实行的三省六部制是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本题还可以唐朝三省六部制的运行机制,如: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修建一项大型交通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众多机构,按照当时的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应是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C.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工部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
五: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一书中说:“隋及初唐时……制度和文化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下列有关隋唐政
C
六:费正清(美国)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说:“唐初人们尚轻视商业并试图限制其发展,但到了宋朝时这种束
C 试题分析:AB在宋朝以前就已经出现,D在明清时期出现,宋朝时城市商业活动打破了坊市的界限,冲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政府对城市商业活动的控制有所松弛,因此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