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过年散文

一:以过年为主题的纯抒情散文

《过年》(一)

按照家乡的习俗,过年是最热闹、最隆重的日子之一,也是家长们忙碌的一天。许多地方有着一些不同的习俗。我从懵懂的小孩到如今三十几岁的大人,对过年的习俗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记忆。

过年,首要的习俗是“掸尘”,也叫“扫尘”,“除尘”,“除残”,“打尘埃”。扫尘民谚说:“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北方叫扫房,南方叫掸尘。照民间的说法,“尘”与“陈”谐音,扫尘就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和“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在记忆中,爸妈通常选个阳光灿烂的日子,把家具全搬出家外面。他们把家具彻彻底底清洗干净,把屋里屋外的屋顶和墙壁全部擦拭一片,除去蜘蛛网,除去尘土。他们还把地板拖得洁白亮光,把厨房整理得整洁又舒适。然后,他们把家具搬回原位,认认真真地摆好,等待着过年的到来。

按照习俗,每家每户都得买新衣服。过年前,许多人都回家过年。街道上人来人往,走街逛店。商品琳琅满目。衣服款式多种多样,设计新颖独特。家里人总是选了又选,选了多时,才选出一件件合身合体的,颜色配搭的,时尚流行的衣裤。然后,人们高高兴兴,心满意足地回到家中。

过年,每户人家都得买年货。吃的山珍海味,美味佳肴样样俱全,种类繁多,令人目不暇接。猪肉、牛肉、羊肉、兔肉、鸭肉、鸡肉、鱼肉等多种多样,可以有蒸、炸、焖、炖等等各种煮法。总之,过年食物充足,储存丰富。日子火红,时光美好,从侧面可以看出,人们过着幸福的生活。

过年那天早上,先得“祭灶”,即拜灶王爷。这是一件在中国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人们称这尊神为“司命菩萨”或“司命灶君”,把他写在红纸上,两旁写着“上天奏好事,下地保平安”的对联,以报佑全家老少平安、健康、如意。

拜完“灶王爷”后,人们就祭“福德正神”,也就是“土地爷”。人们点上蜡烛,插上香,摆满一桌的菜肴,恭请“土地爷”到来。让“土地爷”吃饱喝足,保佑新年风调雨顺,让粮食丰收,家畜兴旺,免灾免难,保佑一家人工作顺利,家庭美满。

中午,是“祭祖”的时候,同一宗族的人们把家里的美味佳肴、美酒佳酿奉上,摆满好多块“八仙桌”。酒菜形形色色,丰富多味,包括各种各样的水果。由于人多户杂,祭祖的时间一般较长。人们放鞭炮放烟花,烧金纸银纸,合掌叩头,礼拜祖先。人们聚在一起,真是热闹非凡。这让人感到了过年的喜庆,亲人的团聚和节日的吉祥。

晚饭,也就是年夜饭。它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一次会餐之一。家家户户都摆上了丰盛的饭菜,放上了好酒。人们吃着大鱼大肉,喝着上好的白酒或葡萄美酒。人们又吃又喝,全家人一起聚在一块,喜气洋洋的,一起庆祝过年,一起共度一年一次的好日子,一起欢颜笑语,预祝来年过得更好,日子更加丰裕。

吃完晚餐,家里每个人都得洗澡,把全身洗得干干净净,穿上新衣服,然后精神抖擞地、充满自信地展示着自己的风采,准备欢迎新年的到来。等到快八点了,许许多多人围在电视机前,观看春节联欢晚会。人们陶醉在五彩缤纷的节目中,投身于节日气氛浓重的晚会里。因节目而喜形于色,因精彩而动容,因震撼而大开眼界,因神奇而惊讶……

当时钟走到快十二点了,在家乡里,四处响起的鞭炮声和烟花声此起彼伏,震耳欲聋。新年的到来让人心沸腾,让热情飞扬,让激情铺展。人们一起欢迎新年的到来。

过年,人生一次又一次畅快之事。年轻的变得逐渐懂事,长大成人。年老的因过年心情愉快内心变得更年轻。过年,年年在庆贺,年年有喜悦,年年有新意,年年让人兴奋,让人自信。

《过年》(二)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这一句说尽了多少背井离乡出外闯......余下全文>>

二:关于回家过年的文章

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了,年味儿渐渐浓起来,大街小巷洋溢着过年的气氛。红红火火的商场堆满了各种各样的年货,川流不息的街头涌动着购买年货的男女老幼,临街的店铺里播放着祝福新年的歌曲……近日,遇到熟人朋友见面打招呼,总不忘问一声过年回家吗?每每此时心中便涌起另番滋味。我明白,所说的回家,是人们传统观念里的那个老家。有了小家不算家,只要父母健在,那个生你养你的家才是你的归宿,才是回家过年的终点站。所以,无论你年龄有多大,身边的儿女有多少,都会习惯而幸福地说:“春节,我要回家过年”。于是,很多人不管路途有多远,春运的车票有多难买,各种交通工具有多拥挤,都难以阻挡他们渴望回家过年的匆匆脚步。于是,我明白了临近年关,提着大包小包,匆匆往家赶的人们,脸上总洋溢着回家的喜悦。于是,我也理解了远在美国哈佛大学留学的哥哥,每逢过年,不管有多么忙碌,都不辞辛苦地飞回北京,过中国传统的年节,和亲人短暂的小聚之后,又匆匆飞回遥远的大洋彼岸。我已好多年没在家乡过年了。自从离开家乡到外地读书至今,已有好几个年头了。起初的那几年,还常常回家过节,但后来,回家过年的次数渐渐少了,尤其在建立了自己的小家有了孩子以后,工作和生活的忙碌,总以这样或那样的理由取消了回家过年的计划。但每当春节来临的时候,回家过年的愿望一直魂牵梦绕。过年,曾经是儿时的期盼。在那贫瘠的岁月里,过年意味着穿新衣,吃好饭,拿压岁钱,有多少过年的美好往事留在记忆中。岁月的流逝,如今多年生活在城市中的我也不再渴望过年了,小时候那种充满喜悦与期盼的感觉已渐渐消失殆尽。但我依然向往回农村老家过年,在那里,可以寻找旧日的时光,回忆童年的美好,享受亲情的温暖。回家过年不需要理由,回家过年是无声的召户, 是千百年来中国人不变的情怀。“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唱出了多少在外游子共同的心愿。回家过年吧,不管你官有多大,也不管你事有多忙, 为了亲情,为了那份对故乡挥之不去的眷恋,带上爱人,领上孩子,常回家看看。

三:过年回家的朗诵诗

作者/大 吕一年一年,我们回家过年。飞回家乡,飞回母亲的身边,像归巢的乳燕。.一年一年,我们回家过年,漂泊的游子,回到梦的故园,感受家的温暖。.父母在的地方,是一个叫家的地方,是一个让人流泪让人心醉的地方。.回家过年,做个幸福的人,高堂白发,是心灵的故乡。.今年春节,我们还是回家过年……朗诵诗《回家过年》2004年首发,此诗后来持续在网络发酵,是每年春节期间被手机短信和微博转发最多的拜年短信之一,表达了飘泊在外的游子浓浓的思乡情怀,感人至深,是一首弘扬中华传统孝道的难得有好诗。该诗作者大吕,曾用江月等笔名,青年作家、诗人。生于苏北新沂,现居南京。江苏理工学院[1]机械制造专业、南京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双学历),自大学时期起在《诗刊》、《诗人》、《诗神》、《飞天》、《雨花》、《人民日报》、《新华日报》等报刊发表大量诗歌作品,作品获得全国短诗大展赛特等奖一次,其它诗歌奖20余次。已经出版个人诗集有《献歌》、《大吕抒情散文诗23首》,主编作品集有《1991-2000十年袖珍诗历》、《青春 友谊 爱情》,结集小说《新闻演义》等。大学期间即被所在市作家协会吸收为会员。现为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诗学会会员。代表作品有诗歌《紫色》、《走入山林》、《中国:今夜暴风雪》、《回家过年》、《爱的短消息》等被《青年文摘》等刊物转载,并在读者中广为传诵。.

四:以放假回家写一篇800字的叙事散文

在这新春渐渐走近的脚步声中,古城也不在沉寂了。吉祥喜庆的中国红挂满了街头,热闹的鞭炮声充斥在大街小巷,置办年货的人们急匆匆的奔走来去。是啊!新春佳节,古城沸腾,中国人也沸腾了!

过年,是一家人围坐一起其乐融融的吃团圆饭的时候。于是,回家,也成了过年必不可少的部分。这天,我和爸妈走在清晨的古城中,发现原本早起营业的店铺们已歇业,建筑工地也只剩下孤零零的大型设施,古城变得空荡荡的。原来他们已经回家过年了,看来,那些背井离乡的游子们对建设西安,完美古城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早早地便来到火车站,怀着一腔憧憬的我走在进站的楼梯上,每个人手里都拎着大包小包,虽然天气有些阴冷,但不难看出人们脸上若有若无的汗水。可是,他们脸上却都挂着幸福满足的笑容,跟他们比起来,我刚出门时因为行李太重的苦恼简直太可笑了。或许,他们回来的时候也会拎着大包小包,去的时候带的是对家乡的思念和热忱,回来的时候带的是家人对自己的爱与祝福。都说春运难,果真是这样。还没有上火车,候车厅已经人山人海,摩肩接踵。我在感叹亲临“奥运会现场”的同时,也不竟为自己只坐短短一个多小时而感到庆幸。侯车难,乘车更难。本来车门就窄,只容一人通过,再加上乘车人数太多,车门被围的水泄不通,迟迟没有人能上去。

终于,在列车员擦完第四遍汗水后,大家都登上了列车。车上人很多很嘈杂。我在列车有节奏的咔嗒声中不竟想到:这声音,是闯荡在外的游子们最想要的吧?他们拼搏一年后,最渴望的便是回家过年团圆?在这声音中,他们怀着激动略带着忐忑的心情,盘算着与亲人见面后的喜悦,感伤着自己短短几天的相逢假期。来也苦,去也累,但他们的心却是快乐的,幸福的笑容在他们脸上荡漾,以往的种种不愉快已悄然淡去。我在蔡家坡下车,望着如潮般匆匆出站的人们,我也要出去了。看着站口那宛如拉拉队的迎接队伍,我也感到无比地幸福与快乐,以前一直都盼望着回到这里,想象着这里的一草一木。现在,终于回来了,我的回家之旅也结束了,但我不会忘记这次辛苦却让我受益良多的旅程!

我一直在想,是什么支撑这么多人艰难劳苦的回家却只安心呆那短短两天?现在我想明白了,原来亲情是不可以完全用时间来衡量的,真正的标尺就在我们心中,是那血浓于水、满含真情的爱!

五:“寻找年味”主题摘抄 (名家散文4篇)

1北京的春节

老舍

按照北京的老规矩,过农历的新年(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头了。“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可是,到了严冬,不久便是春天,所以人们并不因为寒冷而减少过年与迎春的热情。在腊八那天,人家里,寺观里,都熬腊八粥。这种特制的粥是祭祖祭神的,可是细一想,它倒是农业社会的一种自傲的表现——这种粥是用所有的各种的米,各种的豆,与各种的干果(杏仁、核桃仁、瓜子、荔枝肉、莲子、花生米、葡萄干、菱角米……)熬成的。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腊八这天还要泡腊八蒜。把蒜瓣在这天放到高醋里,封起来,为过年吃饺子用的。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而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要多吃几个饺子。在北京,过年时,家家吃饺子。

从腊八起,铺户中就加紧的上年货,街上加多了货摊子——卖春联的、卖年画的、卖蜜供的、卖水仙花的等等都是只在这一季节才会出现的。这些赶年的摊子都教儿童们的心跳得特别快一些。在胡同里,吆喝的声音也比平时更多更复杂起来,其中也有仅在腊月才出现的,象卖宪书的,松枝的、薏仁米的、年糕的等等。

在有皇帝的时候,学童们到腊月十九日就不上学了,放年假一月。儿童们准备过年,差不多第一件事是买杂拌儿。这是用各种干果(花生、胶枣、榛子、栗子等)与蜜饯搀合成的,普通的带皮,高级的没有皮——例如:普通的用带皮的榛子,高级的用榛瓤儿。儿童们喜吃这些零七八碎儿,即使没有饺子吃,也必须买杂拌儿。他们的第二件大事是买爆竹,特别是男孩子们。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玩艺儿——风筝、空竹、口琴等——和年画儿。

儿童们忙乱,大人们也紧张。他们须预备过年吃的使的喝的一切。他们也必须给儿童赶快做新鞋新衣,好在新年时显出万象更新的气象。

二十三日过小年,差不多就是过新年的“彩排”。在旧社会里,这天晚上家家祭灶王,从一擦黑儿鞭炮就响起来,随着炮声把灶王的纸象焚化,美其名叫送灶王上天。在前几天,街上就有多少多少卖麦芽糖与江米糖的,糖形或为长方块或为大小瓜形。按旧日的说法:用糖粘住灶王的嘴,他到了天上就不会向玉皇报告家庭中的坏事了。现在,还有卖糖的,但是只由大家享用,并不再粘灶王的嘴了。

过了二十三,大家就更忙起来,新年眨眼就到了啊。在除夕以前,家家必须把春联贴好,必须大扫除一次,名曰扫房。必须把肉、鸡、鱼、青菜、年糕什么的都预备充足,至少足够吃用一个星期的——按老习惯,铺户多数关五天门,到正月初六才开张。假若不预备下几天的吃食,临时不容易补充。还有,旧社会里的老妈妈论,讲究在除夕把一切该切出来的东西都切出来,省得在正月初一到初五再动刀,动刀剪是不吉利的。这含有迷信的意思,不过它也表现了我们确是爱和平的人,在一岁之首连切菜刀都不愿动一动。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作年菜,到处是酒肉的抚味。老少男女都穿起新衣,门外贴好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各色的年画,哪一家都灯火通宵,不许间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作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祭祖。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而都要守岁。

元旦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除夕,街上挤满了人;元旦,铺户都上着板子,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全城都在休息。

男人们在午前就出动,到亲戚家,朋友家去拜年。女人们在家中接待客人。同时,城内城外有许多寺院开放,任人游览,小贩们在庙外摆摊、卖茶、食品、和各种玩具。北城外的大钟寺、西城外的白云观,南城的火神庙(厂甸)是最有名的。可是,开庙最初的两三天,并不十分热闹,因为人们还正忙着彼此贺年,无暇及此。到了初五六,庙会开始......余下全文>>

六:有钱没钱回家过年的相关文章推荐

儿时的春节穿新衣,放鞭炮,一家人忙活一顿年夜饭,简单而幸福。回家,原本只关乎情感意愿,不关乎经济能力。然而,在经济因素不断嵌入社会生活的当下,回家,不仅是一种情感性的社会活动,更是一个消费性的经济活动。父母要求子女有车有房,才觉得在邻里间有面子,子女觉得回家礼物要贵重,穿着要气派,走亲访友出手要大方才体面。金钱成为人们表达情感最为重要的方式之一,关系的远近,情感的亲疏,都可以通过差异化的消费来呈现。其实情谊不该用财富来衡量,“望亲、团圆”这些词语的温情也是金钱给不了的。

因为“没脸”回家过年,“恐归族”想出了各种借口——买不到车票、公司加班、春节值班等,很多人已经做好了今年过年不回家、“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准备。年轻人有这种“要脸”的想 法,这不是坏事,最起码说明他们不甘于现状,不甘为人后,不像某些人 那样意志消沉,破罐子破摔,什么都无所谓。

不过,比起父母对游子的牵挂, 我们那点“脸面”真的是微不足道,父母等了那么长时间,不就是希望大过年的一家人能坐在一起吃顿团圆饭吗?当除夕的鞭炮声响起时,如果听着别人家里传来的欢声笑语,却牵挂着远在他乡的儿女,做父母的心里会是什么滋味?

很多时候“没脸回家”都是自己在吓唬自己,是缺乏自信的表现。其实想想,何必呢,自己一没做违法的事, 二没做亏心事,怎么就“没脸回家”了? 不就是暂时缺少成就和暂时潦倒、困窘吗?对年轻人来说,未来的路还长着呢,大大方方回家过年吧。

其三,家是避风港,家是加油 站,在外面受苦受累受伤受罪,回家一趟,在亲情的抚慰下,在年味的滋补下,所有的负面情绪都有望得到化解。接足了地气,加满了油,来年再出来,“战斗力”肯定会提升好几个等级。

有首歌叫《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在这里,我愿意套用里面的歌词送给那些“没脸回家”的年轻人:我知道你想衣锦把乡还,“有脸没脸”回家过年,家里总有年夜饭,年后再折腾一番。

不管怎么样,父母和家人对我们的爱却不曾改变,如果可以,请放下所有顾虑,鼓起勇气回国陪陪他们,因为无论何时,一家团聚才是春节的真正意义。

七:新兵过年不能回家文章1500字

过年留守驻地,封封家书寄祝福

“爸妈、哥:今年是我第三个新年没有和你们一起过年了,你们在家都还好吗?”“我现在在部队挺好的,虽然不常打电话回家,其实我一直很想家。”“明年我就有假期了,今年回不了家,给你们买了年货,都收到了吗?”……“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封封朴实的家书,承载着军人血性下的多少柔情。

“到了部队,我真的想爸妈了,我才知道爸妈的艰辛,想起刚入伍来部队的时候,爸妈含着泪光送我上车,我心里一阵酸楚,我在部队一定要好好努力,争做一名优秀的士兵,回去让爸妈看看我的变化。”20岁的王思军来自江西,是一名新战士,今年是他第一年没有和父母一起过年,尽管放下了手中的笔许久,心情却始终激动。

“所里共有26名战士,18名战士留守驻地,不能回家过年。”宁波边防支队爵溪边防派出所教导员表示,如今,人们更多依赖手机、网络联系彼此,写家书反倒成为最浓情的联系方式,因为写的过程就是思念的过程、流露真情的过程。通过此次活动,为官兵与亲人之间搭起了一座亲情之桥,加深了部队与家属的沟通,也为官兵抒发感恩之情提供了平台。

消防官兵

过节担子更重,除夕也要值勤

“百姓过节,消防过关”,这是流传在消防队伍中的一句老话。在宁波大榭岛上,就有这样一群消防战士,他们长期不能回家,守护着大榭海岛老百姓的安宁。

今年,是孙雪峰在大榭岛服役的第四年,“刚开始很不习惯,特别是入伍不久,过年的时候就特别想家,时间长一点儿,第二年、第三年,你就把战友当作自己的亲人,把部队当作你的第二故乡了。”孙雪峰说,2016年1月,有六名新兵加入到大榭消防大队,他们最小的17岁。除了这些可爱的消防战士,今年还多了一位军嫂,她就是王琪的妻子段洋洋,小夫妻新婚不久。

今年王琪把妻子接到部队来过年。“我今年在部队已经是第八个年头了,平时除了休假,基本和家人见不到面,心里也十分愧疚,但是部队需要我,我就要回到部队,今年可以和她一起过春节是我最大的幸福。”王琪搂着段洋洋,幸福地笑着,“2016年,我想添一个猴宝宝!”

八:过年作文500字:盼望爸爸妈妈回家过年

盼啊!盼啊,眼看春节就快到了,想到这,我不由得笑了起来,在春节前,人们个个喜气洋洋,个个精神饱满.逛街的人络绎不绝,有的在买年画,有的在买年货,有的坐着火箱围着火炉看电视,还有的人在打麻将打扑克,等等不一而足.

反正街上五彩缤纷,各种各样的人都有,各种各样的货物都齐全,琳琅满目,人们恐怕想买什么都难选择!

春节前,家家户户都灯火通明,家家都把房子打扮得别具一格,各有各的个性.他们把买来的年货放得满地都地.买来的年画怎么贴法,那就各有自己的风格和喜好了.有的正着贴,有的倒着贴,还有的歪着贴,各有千秋.人们把买来的菜全部都弄好了,只等春节一到,就可一饱口福了.家家备有鞭炮,人们穿上新衣服,准备迎新年,在春节前,人们一出门,如果遇上了好朋友,总是口中不忘说一句:“上街啊!”

人们杀猪宰羊,忙碌地准备着春节大吃大喝一番.

春节到了,小朋友们便早早起床,来到爸爸妈妈的房间,开始了传统的拜年仪式了.小朋友们对父母说着一些吉祥话儿,爸妈就拿出压岁钱,让小孩子们高高兴兴.大家都希望今年能够吉祥如意,招财进宝.

一些亲朋好友欢聚一堂,品尝着美酒佳肴,谈着一些开心的话儿.而最高兴的则是我们,可以大把大把地攒取压岁钱,然后就欢天喜地跑到街上去买很多好玩的东西,如小汽车、四驱车、玩具枪、足球等,而我们只要嘴巴甜一点,多说些祝福的话儿,那可就大赚一笔了!

人们一直玩到深夜,嘴里啃着美味水果,手里燃放鞭炮烟花……大人小孩们载歌载舞,忘情地玩个痛快!

九:春节中最让你感动的场面作文散文

瑾儿忙碌的接完最后一个电话,在记事本上记下领导交办的任务,收拾背包低头快速走出办公楼。对面的公交车站点前刚好停下了一辆18路,瑾儿一路小跑着过去,挥着手示意司机等一下,路过的出租车私家车高级轿车里的人无不对她侧目,甚至有的人脏话已经溜出嘴了,瑾儿顾不得这些,出示月票后忙不迭地向司机道谢。车开动了,瑾儿开始考虑到了医院怎么向母亲交待。

病房里的气氛很融洽,在这里住院的人好多都成了朋友,陪床的父亲总是一幅笑脸,对任何人都是有求必应,对母亲照顾得又极细致周到,所有的人都对父亲评价很高。脑血栓的母亲总是静静的躺在病床上,克制而隐忍,从来没有像别的病人那样提很多要求,相反,每次瑾儿去,母亲都会提醒她不用总往医院跑,不要累着,瑾儿就会乖巧的答应,然后说些单位的趣事逗母亲开心。在母亲休息的时候,瑾儿常常会拉了父亲到楼道里逼供:“刚交的住院押金,钱还够不够?”很多时候,父亲会告诉瑾儿:“没事,我有钱,刚刚支出来的工资,还没怎么花呢。”但是瑾儿知道,父亲尽力在节省费用,不是到万不得已的时候,父亲是不会张口的。所以,瑾儿默默承担了自己妹妹的所有日常开销。

母亲看到瑾儿,眼中流露出笑意。“妈,今天好点吗?”

“好点,这么早就下班了?”

“嗯,妈,告诉您一个好消息,小娜找到工作了”

“真的?这回不用总在你那里挤着了”

“嗯,她自己出去住了,离公司还近点。”

听到母亲长出了一口气,瑾儿把心放下了,还好母亲没有追问,还好。

父亲使眼色叫瑾儿出去,瑾儿知道,父亲是知道真相的了。

的电话又来了,谨儿在电话响起的一瞬间拿起了听筒,电话那头,是妹妹气急败坏的声音:“大姐,我想跟你说,你婆婆真奸啊,她就是容不下我,就是想把我欺负走,她和她闺女一唱一和的给我话听,还以为我不知道呢?谁也不比谁傻...”谨儿紧皱着眉头听着那边的滔滔不绝,找个机会赶紧说:“行了,我知道了,你别太往心里去,下班后我再和你说行吗,现在正上班呢。”妹妹说:“那你得让我说痛快了,我不痛快我受不了,我快要疯了,这个死老太婆。”谨儿好脾气的答应,放下电话后,谨儿枯坐在椅子上,眼睛紧紧盯着电话,果然,2分钟后,电话又来了,还是妹妹,这是一天里第n次了,谨儿快速的拿起听筒,看见处长脸上的表情很是不愉快,手里的稿子领导急着要,要命的妹妹每隔2分钟就来一个电话,不用说自己,处长估计也不堪其扰了。谨儿终于发脾气了,冲着话筒大声训斥:“这是最后一次,你没什么事情,我还要上班,不许再打了,再打我也不接!!”放下电话后,谨儿看见处长惊愕的样子,估计自己的表情确实好不到哪里去。可是,过了一会,电话又响了,谨儿固执的座着,处长看看她,伸手拿起话筒,很快又递了过来,谨儿的心脏揪得紧紧地,呼吸都觉得困难。

从医院回来,妹妹正在离家不远的站点等她,谨儿给婆婆打了个电话,就说单位有点事情,晚上不能回家吃饭了,要晚一点回去,然后就近找了一处人少的地方,开始倾听妹妹的抱怨。妹妹嘟了脸,满脸的气愤,谨儿想起了父亲在临走时对自己的嘱咐,尽量平静下来,试着说服妹妹转移注意力,好好工作,可是妹妹一句话就把她顶了回来 :“我心情这么不好还可以自己上班?你婆婆倒是美了,把我赶出来,她正愿意呢。”谨儿不知道该怎样说,就这样木木的站着听着,时不时被迫的答应妹妹的提问。谨儿看见小鸟飞过,突然就想哭,为什么,飞鸟可以如此自由,而人就不行 ?

父亲在楼道里对谨儿说:“你妹妹只能拜托你照顾,我自己的孩子我知道,赶紧给她找一处房子,让她自己出去锻炼锻炼,在你那里也住了两年了,爸知道你不容易,孩子,就算是帮帮爸。”谨儿只能拼命......余下全文>>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