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现代企业管理重点内容
第一章
企业: 从事生产、流通、服务等经济活动,以产品或劳务满足社会需求并获得盈利,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依法成立的经济实体,是社会经济活动的基本单位。
特征:
盈利性,获得盈利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目的。
自主性,它是独立从事商品生产和服务的经济组织。
依法成立,有一定法律形式。
在生产、交换、分配等社会再生产环节发挥作用
管理是管理者或管理机构,在一定范围内,通过计划、组织、控制、领导等工作,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包括人、财、物、时间、信息)进行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以实现组织预定目标的过程。
四层含义:
第一,管理是一个过程;
第二,管理的核心是达到目标;
第三,管理达到目标的手段是运用组织拥有的各种资源;
第四,管理的本质是协调。
作用:
实现个体无法完成的目标。
整合集体力量,实现1+1>2。
节约资源,提高效率和效益。
增强士气、凝聚力量等等。
企业管理
根据一定的管理原理和方法,对企业人、财、物等资源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取得经济效益的过程。
企业管理的任务
合理组织生产力
维护并不断改善社会关系
自然属性
与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管理的自然属性就是合理组织生产力,它没有国界,可为我所用。
社会属性
与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相联系;管理的社会属性就是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具有阶级性。
1916年法约尔提出管理的5项职能:
计划(plan):确定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步骤方法。
组织(organize):落实任务,组织人财物等生产要素。
指挥(command):对各层各类人员的领导或指导。
协调(coordinate):促进协作,搞好衔接,消除矛盾。
控制(control):监督检查纠正,确保计划目标的实现。
这些职能都是围绕组织的目标展开的活动,用一句话概括:
计划出意图,组织成实体,指挥凝力量,协调改(善)环
境,控制保方向,最终目的是出效益。
科学管理阶段(20th初-40年代)
1911年泰勒发表《科学管理原理》标志着科学管理的诞生。理论思想:应用科学方法确定从事一项工作的“最佳方法”。
目的:提高劳动生产率(侧重基层劳动者的生产率)
代表人物:泰勒;追随者:吉尔布雷斯夫妇、甘特等
其他(代表人物:法约尔、韦伯)
法约尔关于管理的5项职能和14条原则
韦伯的官僚组织理论
科学管理之父:泰勒
简历
著名的“搬运生铁试验”和“铁锹试验”
科学管理的主要内容
科学管理思想和方法的应用案例:
UPS(联合邮包服务公司)司机的工作程序。
追随者和亲密同事:甘特
丰富了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
甘特图
泰勒的科学管理的主要内容:工作方法的标准化
工时的科学利用
差别计件工资制
按标准的操作方法对工人进行培训
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相分离
梅奥 霍桑实验
马斯洛 需求层次理论
(生理-安全-社交-尊重-自我实现)
赫茨伯格 双因素理论(保健—激励)
麦格雷戈 X、Y理论
现代企业制度: 是以完善的企业法人制度为基础,以有限责任制度为保证,以公司制为企业的主要形式,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新型企业制度。
现代企业制度的特征: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
组织的概念:企业开展管理活动的总体框架结构。
建立的原则:根据企业的性质、规模、特点来灵活设置;
坚持统一领导、分级管理;
既要分工明确、又要便于协作;
要精兵简政。
组织机构的基本形式:
直线制(Line Structure)
职能制(......余下全文>>
二: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具体包括什么?
您好:现代企业管理理论主要有:1、管理过程学派——代表人物是哈罗德 孔茨。此学派将管理看做一个过程,无论从理论基础还是研究方法上看,这种观点和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有些类似,因而它的科学性比较容易被人们接受;2、社会系统学派——代表人物是切斯特 巴纳德。此学派从社会学的观点来研究管理,认为社会的各级组织都是一个协作系统,进而把企业组织中人们的相互关系看成是一种协作系统;3、决策理论学派——代表人物是赫伯特 西蒙。此学派是以社会系统论为基础,吸收了行为科学、系统论的观点,运用电子计算机技术和统筹学的方法而发展起来的一种理论;4、系统管理学派——代表人物是贝塔朗菲。此学派是运用系统科学的理论、范畴及一般原理,全面分析组织管理活动的理论;5、数量管理科学学派——代表人物是兰彻斯特。此学派注重定量模型的研究和应用,以求得管理的程序化和最优化;6、权变理论学派——代表人物是伯恩斯。此学派源于美式经验主义,其实质就是依托环境因素和管理思想及管理技术因素之间的变数关系来研究的一种最有效的管理方式;7、经理主义学派——代表人物是彼得 德鲁克。这一学派以向西方大企业的经理提供管理企业的成功经验和科学方法为目标;8、经理角色学派——代表人物是亨利 明茨伯格。此学派以对经理所担任角色的分析为中心来考虑经理的职务和工作,以求提高管理效率。
三:现代企业管理方式主要有哪几种?
现代企业管理方式有 1、优秀的企业文化。 2、科学的战略决策。3、精益管理或精细管理。4、5S管理。5、学习型组织。6、、创新型组织。等等。
四:现代企业管理有什么好的管理方法
工商企业管理专业
专业培养目标:培养掌握现代工商企业管理理论,具有较强企业管理能力,能在工商企业从事基层管理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专业核心能力:现代工商企业管理能力。
专业核心课程与主要实践环节:经济学基础、管理学基础、经济法、会计学基础、财务管理、企业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工商企业经营管理原理、生产作业管理、工商企业认识实习、工业企业生产管理实习、商业企业经营管理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以及各校的主要特色课程和实践教学环节。
培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从事工商业及其他各类企业管理方面工作的专门人才。经过专业学习,成绩合格者应系统地掌握现代管理理论、有广泛的知识。熟悉各类管理的基本技能和科学方法,能够胜任企业管理工作。
1)、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
为了满足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选学工商管理专业的自考生应具有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有良好的道德情操,遵守法纪、法规,热爱并乐于从事各类管理工作,具有责任心。
工商管理专业专科层次的学习,以政治理论、经济理论。基础课程和适用广泛的管理专业理论学习为主。专科成绩合格者应能从事具有管理性质的基础工作和一般的经营活动。工商管理专业本科层次的学习,是在专科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展管理理论和管理知识的学习,增加中、高层次管理工作必须掌握的技能和方法,提高本科自考生的工作适应性。
2)、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
专科考试课程:
(1)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品德教育课:“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邓小平理论概论”、“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
(2)应用基础课:“高等数学(-)”、“大学语文(专)”。“英语(一)”。
(3)学科基础课:“政治经济学(财经类)”、“计算机应用基础”、“基础会计学”、“国民经济统计概论”、“经济法概论(财经类)”、“企业会计学”、“中国税制”。
(4)专业课:“企业管理概论”、“生产与作业管理”、“市场营销学”、“人力资源管理(一)”、“国际企业管理”。
独立本科段考试课程:
(1)政治理论课:“毛泽东思想概论”[新大纲换成了“中国近代史纲要”]。
(2)应用基础课:“英语(二)”【或“日语(二)”或“俄语(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线性代数(经管类)”。
(3)学科基础课:“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管理学原理”、“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金融理论与实务”、“财务管理学”、“组织行为学”。
(4)专业课:“企业经营战略”、“质量管理(一)”、“企业管理咨询”。
企业管理
1 1)、企业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及就业前景
本专业主要是培养能够掌握邓小平理论的精神实质,掌握现代工商管理的理论、方法和技能,熟悉国内外工商管理的历史、现状和最新动态,能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我国企业管理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如进行资本市场融资,国内外投资,营销策划,企业发展战略制定,企业经济效益分析,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和创新等等的高级人才。
学生毕业后,可以从事大型工商企业、金融企业和政府综合经济管理部门的中、高层管理工作,也可以从事相关的科研教学工作。
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每个企业都成为全球经济的一个车间或部门,企业面临更多的竞争对手。市场的竞争,是技术的竞争,资金的竞争,更是人才的竞争、管理水平的竞争。企业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只有越来越重视自身管理能力、运营能力,以及应对政策变化、产业环境变......余下全文>>
五:现代企业管理方法的介绍
《现代企业管理方法》是2008年9月1日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尹水甘。
六:现代企业管理应该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1.适用性原则 .
制定的制度要从企业的实际出发,根据本企业的规模、业务特点、行业类型、技术特性及管理沟通的需要等方面考虑,制度要体现企业特点,保证制度规范具有可行性、适用性,切忌不切全实际。
.2.科学性原则
制定制度应遵从管理客观规律,制度化的管理必须服从管理学的一般原理和方法,违反了原则,只会导致失败,所以必须遵从客观规律,才能将管理引向科学、理性、规范的轨道,实现管理的稳定性和有效性。
.3.必要性原则
制定制度要从需要出发,必要的制度一个不能少,不必要的制度一个也不可要,否则会扰乱组织的正常活动。如在企业中的一些非正式行为规范或习惯能很好发挥作用的前提下,就没有必要制定类似内容的行为规范,以免伤害企业组织成员的自尊心和工作热情。 .
4.合法性原则
制定的制度内容应与国家、政府相关的法律、法令、法规保持一定程度的一致性,绝不可以相违背。因法律是全社会范围内约束个人和团体行为的基本规范,是企业组织正常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和保证,制定制度时切不可忽视这方面,应予以重视。 .
5.合理性原则
制定制度要合理,一方面要体现制度严谨、公正、高度的制约性、严肃性,同时要考虑人性的特点,避免不近情、不合理等情况出现。在制度规范的制约方面,要充分发扬自我约束、激励机制的作用,避免过分使用强制手段。 .
6.完整性原则
企业制度规范要完整,因为企业的管理制度是一个体系,制度内容要求全面、系统、配套。也就是说要考虑周密,不能疏忽大意,出现漏失或衔接不当,更不能有前后矛盾或相互重复、要求不一的情况。
7.先进性原则
制度规范的制定要从调查研究入手,要总结企业经验,同时还要吸取其他企业的先进经验,不论是本企业还是其他企业的制度,只要是过时的就坚决舍去,是不合理的就要坚决废除。反之,是成功的、先进的就应该发扬保留。
七:如何做好企业管理
转载以下资料供参考
如何做好企业管理
现代企业管理是综合管理、专业管理与基础管理的全面体系。企业管理基础工作在企业管理中占有重要地位。管理基础工作处于整个企业管理体系的基层,各专业管理处于中间层,综合管理则处于最高层,这三种管理工作密切相关,不可分割。管理基础工作是“地基”,专业管理、综合管理是“楼层”,“地基”扎实,则大厦稳固,否则将屋倒楼倾。管理基础工作是实现综合管理和专业管理的基础和前提,管理基础工作也只有与综合管理、专业管理相结合才具有存在的意义,才能搞好企业管理。因此要搞好企业管理工作必须首先从各项基础管理工作抓起。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是企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企业应以市场为导向,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管理能力,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同时通过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规范、严格的精益化管理和质量改进,提升管理水平、降低成本,减少排污,优化经营,提高市场竞争力,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规范制度,明晰业务流程,提炼核心内容
制度是企业的行为规范,也是企业高效运行的保障。只有用标准、制度来规范员工的行为,规范工作中的纵向步骤和横向关系,使工作程序最佳化,才能把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降到最低,工作成本降到最低,各种消耗降到最低,实现工作效益的最大化。
企业规章制度建设是一个以终为始,与时俱进的过程,它直接影响到企业基础管理能力的提升,关系到企业的规范化管理。在制定制度时,必须保持严谨的态度,保证其科学性、准确性和适应性,考虑与公司的发展战略和管控模式相适配,满足公司战略发展的要求,兼顾企业现实和未来发展的需要。
同时,在庞大的业务网络中,找出几条主要的链,根据链的实际情况,明晰链的每一个流程,把复杂的东西简单化,把简单的东西量化,用流程来推动执行者的工作,让执行者通过该流程就知道自己该做些什么,应该怎么做,而不是事事靠领导来推动。并在每个链中提炼出几点核心内容,以便执行者能优先配置执行资源,而不是到处是重点,漫无边际。要达到“依法治理”的目的,而不是唯领导而论。定期对各项规章制度、流程进行监督、评估和修订,不断完善其管理职能。细节决定成败,不少企业几十年的荣誉与光环在瞬间消失殆尽,原因就是在于忽略细节,对于存在的小错误小毛病视而不见,不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予以纠正,时而久之小毛病弄出大问题,企业倒闭也再所难免。因此我们一定要重视细节,不放过纠正任何一个错误的机会,发现一个错误就必须纠正一个错误,发现一个问题就必须解决一个问题。任何问题发生,我们均要搞清楚何时何地发生何事,事故责任人是谁,有否给公司带来损失,带来的损失有多大,怎样才能有效防止同类事件的再度发生,否则我们永远不会有进步,企业也永远不会有进步。
三、搞好标准化工作
标准化是企业的一项综合性管理基础工作,它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重要依据,也是企业提高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标准化工作是企业搞好各项管理活动的依据和准则,是企业适应市场经济的前提条件,也是规范各项管理工作,稳定产品质量,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因此,企业必须重视标准化工作,将公司各项基础管理工作全部纳入标准化,尽量用高标准要求,使各项管理工作形成系统,如: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严格按GB/T19001、GB/T24001、GB/T28001标准建立、实施,实验室检测体系按ISO/IEC17025标准建立。现场管......余下全文>>
八:现代企业管理的操作方法
1. 1.列出本企业所有制度目录;2. 2.分析本企业制度陷阱及所步入的管理误区; 3. 3.把握良机,选准切入点,进行企业制度创新和制度再造; .4.确定企业新的制度框架。 .必须说明两点是:第一,前面提到有什么样的管理模式就有什么样的管理制度。我们在对企业管理制度进行创新和再造的时候必须深刻地领会G 管理模式的精髓,接受G 管理模式的全新理念,因为管理思想理念方面的创新与再造是企业管理制度的创新再造的先决条件,正确的思维方式制约着人们正确的行为方式。第二,G 管理模式提供的是企业管理中共性方面的具有普遍性的理论知识,据此思想来看企业管理制度的创新与再造仍然有其固有的规律原则可循,在确定企业新的制度框架时,在各项制度的制定和形成时要把握和遵循的苦干原则现特作以下阐述。 .1.适用性原则 .制定的制度要从企业的实际出发,根据本企业的规模、业务特点、行业类型、技术特性及管理沟通的需要等方面考虑,制度要体现企业特点,保证制度规范具有可行性、适用性,切忌不切全实际。 .2.科学性原则 .制定制度应遵从管理客观规律,制度化的管理必须服从管理学的一般原理和方法,违反了原则只会导致失败,所以必须遵从客观规律,才能将管理引向科学、理性、规范的轨道,实现管理的稳定性和有效性。 .3.必要性原则 .制定制度要从需要出发,必要的制度一个不能少,不必要的制度一个也不可要,否则会扰乱组织的正常活动。如在企业中的一些非正式行为规范或习惯能很好发挥作用的前提下,就没有必要制定类似内容的行为规范,以免伤害企业组织成员的自尊心和工作热情。 .4.合法性原则 .制定的制度内容应与国家、政府相关的法律、法令、法规保持一定程度的一致性,绝不可以相违背。因法律是全社会范围内约束个人和团体行为的基本规范,是企业组织正常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和保证,制定制度时切不可忽视这方面,应予以重视。 .5.合理性原则 .制定制度要合理,一方面要体现制度严谨、公正、高度的制约性、严肃性,同时要考虑人性的特点,避免不近情、不合理等情况出现。在制度规范的制约方面,要充分发扬自我约束、激励机制的作用,避免过分使用强制手段。 .6.完整性原则 .企业制度规范要完整,因为企业的管理制度是一个体系,制度内容要求全面、系统、配套。也就是说要考虑周密,不能疏忽大意,出现漏失或衔接不当,更不能有前后矛盾或相互重复、要求不一的情况。 4. 7.先进性原则 制度规范的制定要从调查研究入手,要总结企业经验,同时还要吸取其他企业的先进经验,不论是本企业还是其他企业的制度,只要是过时的就坚决舍去,是不合理的就要坚决废除。反之,是成功的、先进的就应该发扬保留。
九:应怎样完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阶段。国有企业属于全民所有,是推进国家现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必须适应市场化、国际化的新形势,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这是中央对国有企业改革的新要求,是增强国有企业活力和竞争力、提高国有经济发展质量的有效途径和必然选择,对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性
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把国有企业改革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积极探索、循序渐进,作出了一系列重要决策部署。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推动国有企业逐步建立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提出了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推进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任务。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国家所有、分级代表,权利、义务与责任相统一,管资产与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为国有企业改革奠定了良好的体制基础。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对国企改革进行了全面部署。党的十七大提出要深化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党的十八大提出,要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推动国有资本更多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党中央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为国有企业改革和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指明了方向。
经过30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入推进,国有企业经营机制、管理体系、企业面貌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成效显著,全国90%以上的国有企业完成了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多数企业建立了股东会、董事会、经理层和监事会等机构,公司治理结构逐步规范。一大批国有企业实现了股权多元化,形成了混合所有制的股份有限公司。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激励约束机制逐步建立,企业经营管理效率明显提升。一批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成长壮大,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明显提高。2003年至2012年,国有企业营业收入从10.73万亿元增长到42.38万亿元,年均增长16.6%。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进一步优化,国有企业从中小企业、一般加工行业逐步退出,电力、电信、邮政等垄断行业改革取得积极进展。政企分开、政资分开迈出实质性步伐,国有资产管理体制逐步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初步建立。总体来看,国有企业活力和竞争力不断增强,国有经济发展质量大幅提升,已经同市场经济相融合,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的阶段,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风险挑战。市场化、国际化继续深入发展,世界经济进入增速减缓、结构转型、竞争加剧的时期。国际金融危机的倒逼机制等因素,使我国进入了只有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才能实现持续健康发展的阶段。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相比,国有企业也积累了一些问题、存在一些弊端,现代企业制度总体上还不完善。主要有:一是股份制改革仍有差距,国有大型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母公司层面的股份制改革相对缓慢,中央企业中混合所有制经济比重还比较低。二是一些企业盲目决策,过度追求规模扩张,带来资产负债率过高等突出问题。企业治理结构还不完善,规范的董事会建设还处于探索之中,内部制衡机制尚未有效形成,国资监管机构、董事会和经营管理层之间的关系需要进一步理顺。三是缺少职业经理人制度,行政任命管理人员过多,企业经营者缺乏市场化的退出通道,市场化选人用人和激励约束机制没有真正形成,运营效率......余下全文>>
十:现代企业管理包含哪些内容
现代企业管理包含的内容:
管理思想观念现代化。即要有服务观念、经济效益观念、时间与效益观念、竞争观念、知识观念、人才观念、信息观念。
管理方法现代化。即推进先进的管理方法,包括现代经营决策方法、现代理财方法、现代物资管理方法、现代企业生产管理方法等。
管理人员现代化。即努力提高企业管理人员的基本素质,实现人才知识结构现代化,使企业所有管理人员真正做到"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
管理手段现代化。即信息传递手段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