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为什么说中国的教育是一种悲哀?
因为现中国的教育绝大多数是应试教育,应试教育有很多弊端,这些弊端造成了中国教育的悲哀。首先,应试教育采取标准化教育,这种做法是不合理的,就如计划经济一样。每个人在各方面的能力大小都不尽相同,而应试教育是让所有的人学习同样的“标准教材”,这样就很可能会扼杀一部分人的能力。以分取人是当前应试教育的特点,但分数并不能反映一切,它只可以拿来作为参考,分数决定论是不公平的,正如有的人所说:“分数是死的,而人是活的,活的人不需要为死的分数而死。”但是,以分取人在应试教育中无法改变。应试教育的又一弊端是只是呆板地读书,在学习中缺乏实践,只学而不习。所谓“学习”,我的理解是学之而后践之。虽然现在的学校增加了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课程,但收效不大,这样做并不能从跟本上改变应试教育的弊端。当然,应试教育的弊端还有很多。要改变应试教育的现状非常之难,因为实施因材施教的方案是不切实际的,加之应试教育的思想已在大多户人心中根深蒂固。虽然中国现行的应试教育弊端很多,但它是现在中国最好的教育方案,至少所有的人能享受到平等的教育,如果按照恢复高考之前的升学推荐制度,普通百姓可能根本没有机会进入大学,虽然应试教育有万般缺陷,但它还是有优点的。再就是,中国教育的悲哀不只由教育制度造成,也与个人的缺陷有关。
二:中国的教育为什么这么令人悲哀?
中国的教育,就个人理解为填鸭式的教育。
学校而言:
老师不停地灌输,学生不停地记笔记、背诵、答卷。中国学生的主要任务不是学习,而是训练,训练如何得高分,这有点悲哀,有点像学习的机器。
(在另外一方面不得不说,这个现状是暂时没办法改变的,你要留学,你要得奖,你要得到很多荣誉你就需要成绩,需要那个分数,你个人反馈给社会的成绩。)
家庭而言:
父母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今天去这个补习班,明天去那个补习班,他们觉得成绩好一切都好,片面的追求高分,促使学生只能是不断地学习,不断的增压。
(父母那一辈就是这样过来的,思想观念不可能一下子转变过来,理解他们的同时,也思考一下,怎么对自己的下一代。)
但是,任何事情都是多方面的。
在全世界,中国学生的奥数成绩都是名列前茅的,这也是中国教育给我们带来的“利”。
世界在进步,我们的思想也在进步,渐渐地,越来越多的家长对学习培训这一块没有那么高的追求,他们有这个意识:孩子真的需要减压,做点他们喜欢的事情。
所以,在黑暗的现实面前,在悲哀的同时,还是寻找其间的一丝光明,中国的教育,在慢慢变好。
三:中国教育的悲哀
日前,中国教育部学生司副司长姜钢透露,今年高考报名人数约为1020万,比去年约减少40万。另有84万应届毕业生不参加高考,占应届毕业生总人数的10%。 84万应届毕业生放弃考试,根本原因在哪里?高考制度是否存在缺陷?高考改革的方向在哪里?高考之外,学生的选择空间在哪里?为此,本刊专访了教育家卿光亚先生。他是1949年后中国大陆第一家私立学校——都江堰光亚学校的创办人,1992年,为了给自己6岁的儿子提供好的教育,他辞去电视导演之职办学。 当初与儿子一同上学的160个孩子,有16个坚持到了高中毕业,最终8个被国外大学录取,其中4个拿到了奖学金,其中一个就是他儿子;一个去了法国的免费大学。2007年,他的光亚IB国际高中班有毕业生31名,也全被世界著名大学录取。 受访者 卿光亚 访问者 实习记者 李倩 1.你如何看待84万考生放弃高考这一现象? 卿光亚:这个现象到2009年才发生已经太晚。参加高考的目的,是为了进大学,但大学生就业率低、失业率高的现象已经持续好几年。在西方发达国家,大学毕业生失业率达到8%,总统办公室就要亮红灯,如同飓风、地震等灾难一样。 但是,我们的大学生失业率已经达到40%,仍然没有引起重视。大学生失业率高,说明我们的高等教育是有问题的。如果高校不能培育出社会需要的人才,那学生为什么还要参加如此困难的高考? 还有人认为,“这个现象有其积极意义——减少了入学压力”,其实是非常愚蠢的看法。减少入学压力,并不能代表减少就业压力。即使考生减少了,大学入学率达到100%,就业率也不会提高。 2.你觉得中国的高等教育有什么问题? 卿光亚:问题是责任不明细,专业设置老化,由此造成了就业率持续走低。自从1997高校入校学生不包分配开始,大学就成为了“无责任学校”。不包分配看似摆脱了计划经济的束缚,但也推掉了高校的教学质量监管和教育责任。 大学每年都有足够的生源,因此大学不负责任的教育教学态度并不会影响其正常运行。学生进来学什么专业,怎么学,都没一个科学的搭配和一个监督的机制。有些专业是不符合社会需求、必然找不到工作的,学生入学时就能知道4年后必将失业。 3.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状况形成,有没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卿光亚:有。我们的民族非常悲壮,很喜欢接受教育。从春秋时代开始,我们民族就有了读书的优良传统。人们无论什么情况都坚决想读书,但是不管读什么书都行,哪怕成了读了大学都找不到工作的社会废物,仍然无怨无悔。这个现象之所以悲壮,在于它不是由于学生的懒惰,而是学习内容不合理造成的。 4.有人把高考制度比喻为现代的科举制度,你如何看? 卿光亚:科举制度是正确的,因为科举制度目标很准确,它是选拔人才,它通过八股文选择符合农业社会管理和封建制度框架下的人才。科举制度的方式是为目标服务的。 5.中国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戴家干说,中国高考改革的方向是“使高考从单一标准下的考试功能转向为评价教育、评价考试、评价考生”,你怎么看? 卿光亚:这个改革方向没有抓到要点。学生不参加高考,不是因为高考不好,而是因为虽然高考成功了,但入读了大学也没用。因此这个改革是舍本求末,南辕北辙。真正该改的,正是大学教育。 6.高考制度本身不需要改吗? 卿光亚:高考制度需要改,但不应该是为了高考而改,改革的方向必须是让学生在12年的基础教育中更为健康成长。中国的教育是应试教育,因为选拔制考试造成不考不教,不考不学,学生们为了“上大学”丢失了12年的符合科学搭配的课程学习,过了12年的惨烈生活。现有的高考,没有体育考试、艺术考试和道德考试,学生人格和兴趣爱好的发展都是不健......余下全文>>
四:中国教育的悲哀是什么?
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没有实际能力的考试高手。
五:中国教育怎么了
中国教育生病了。早期教育混乱、小学教育死板、中学教育沉重、大学教育迷茫是当前中国教育实践中表现出来的主要病症。教育观念狭隘、教育认识表浅、教育行为功利、教育管理泛滥是中国教育的病根。 谢云挺(以下简称谢):前些日子,我偶然经过一个高校毕业生就业招聘现场,看到那人山人 海挤成一片的壮观场面,感受到当前大学生、硕士研究生甚至博士生都来争抢一个岗位的激烈情形,再联想到这一阶段来不断见诸报刊网络的大学生卖肉、做洗脚工、当保姆等等相关报道,还有研究生找不到工作、个别大学生流浪乞讨等现象,我不由得义愤填膺,悲从心生!现在的大学生到底怎么了?尽管职业无贵贱、岗位无高低,大学生脚踏实地从基层做起也是人生应有的体验,但从教育的成本投入和收益来说,国家和家庭投入这么多的教育成本来培养一个大学生,为什么落到连最基本的生存都无法解决的悲惨境地?这些现象尽管在高校的整个教育体系中算不了什么大事,却折射出一些非常严重的深层问题,它可能会影响一个民族的整体素质发展。今天,我们把这个问题放在当前这样的教育改革大背景下来讨论,可能就更具有深远的意义了。 王晓燕(以下简称王):是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前面各个教育阶段所累积下来的问题,都要在大学这个终端受到“还债”的考验。我们是该静下心来,到教育系统的源头和沿途中去探寻一下中国教育之痒的根本症结和改进策略了。 俗话说,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一个人之所以成为怎样的人,会做怎样的事,不仅仅取决于他学了多少知识、拿到怎样的文凭,更重要的在于他是否有一个完善的人格和健全的个性,是否拥有优良的做人做事行为习惯与能力潜质。现在的大学生就业困难,普遍得不到社会用人单位的肯定,不是因为他们学的知识不够多或学历不够高,而往往是缺乏起码的做人功底和做事能力,而这种做人做事的习惯与潜质却不可能在某个阶段一蹴而就地养成,而是从出生开始贯穿整个成长历程中的日积月累的教育影响造成的,到了大学阶段再来关注这样的问题,实在是太晚了。但这些问题又在个体的一生发展中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并影响着整个国民的素质发展,我非常同意你的观点,不能不引起足够的关注。 谢:现在大家都看到了中国教育实践中的一些问题。但到底是哪些问题?为什么这些问题总是“剪不断、理还乱”?我们是不是值得好好地对中国教育实践的各个阶段做一些深层的梳理和剖析工作?你认为中国教育实践现在处于一个怎样的状况? 王:我个人觉得,如果把中国教育实践视为一个系统的话,那么这个系统是“生病”了,而且“病”得还不轻。其实,任何一个国家、一个时代、一个行业系统在改革发展的进程中,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病态”现象,更何况中国教育正处于“十年浩劫”之后的知识复苏、计划经济之后的市场竞争、“一穷二白”之后的致富热潮、自我封闭之后的开放吸收这样一个历史巨变的发展背景中,教育自身这样一个没有政治决策实力、没有经济造血功能、没有社会调控力量的“中间领域”很容易在这种翻天覆地的变革浪潮中被折腾得昏天黑地,找不着北便成为难以避免的现象了。再加上我们中华民族一直有着“学而优则仕”的潜在意识,中国父母一直受着“望子成龙”的期望影响,中国教育便背负了更多无以摆脱的社会压力,自然就更容易“累”出病来了。 谢:那么你认为,中国教育到底有哪些值得反思的症状呢? 王:如果要说中国教育的“病症”,好像是有些陷入了通体不适、运行不良的境地。任何行业都是一个整体系统,就像我们的身体一样,是一部整合有序、流畅运转的机器,哪一个器官或部位出了问题,便会影......余下全文>>
六:究竟是教育的失败,还是学生的悲哀
下面谈谈对中学生挫折教育的几点看法:
一、学生挫折产生的原因
挫折产生的原因可分为内因和外因。外部因素即客观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因素等;内部因素即个人主观因素如生理条件限制、能力限制、动机冲突等。对陷入挫折情境中的学生,要及时进行疏导,帮助他们遭受挫折的主原因是来自于主观还是客观,找出失败的症结所在等。在必要时可帮助他们一步步地实现目标,让他们体会只有战胜了困难才能前进一步。
以前我遇过这样一个学生。从开学的第一天起,我就发现他与众不同,穿着比较朴素,也可能他是从山里来的孩子。在开学的几天里他看什么都挺新奇,干什么事都挺兴奋的。后来发现他上课总是无精打采,跟同学交谈也少了,眼神里面充满了迷惘。一个热情好动的学生怎么一下子就变了,为什么呢?我利用一个课外活动时间,把他叫到我的办公室,问他:“你病了吗?”“不是”“是家里发生了事情还是其他同学欺负你了?”他都说不是,经过我多次追问后,他才道出他心理的苦闷:“我们班上同学大多是城里的孩子,家里大多有电脑,电子琴、游戏机等,应有尽有。而我来自于农村,对于这些东西我连看都没有看过。跟城里的学生相比,我简直就是乞丐。在这些学生面前,我总觉得我低人一等,自己心里面很自卑,干什么事情都提不起神。”哦,是这样。原因找出来了,问题好办。这位同学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形,完全是自己自卑心理引起的。在以后的时间里,我多次找这位同学谈心,指导他如何端正心态;如何在同学中平等相处,尽可能地发现他的优点,让其释放光芒。并引导其他同学在学习和其它活动中培养他的自信心。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下,这位同学又恢复成往日的情形。
二、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挫折观
1、教育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在挫折教育中,应重视受教育者在挫折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受教育者的主动性,使受教育者主动接受挫折教育,正视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各种挫折,自觉地形成对挫折的正确认识,以积极的态度对待挫折,不断积累挫折经验,正确归因挫折,学会用转移、宣泄、补偿、升华等心理防卫机制来消除受挫折后的不良情绪。与此同时,激励他们完善和发展自我心理调节机制,加强自我磨炼,将教育转化为自我教育,逐渐形成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力量,实现挫折教育的内化过程,提高挫折教育的效果。古人云:人贵有自知之明。就是说对自己应有一个正确、客观的认识,自己有哪些优点、缺点应当心中有数,既不夸张,也不缩小,实事求是。越是不正确评价自己,接受自己,则遭受挫折、失败感也越强烈。
2、教育学生敢于挑战挫折。经受挫折是人们现实生活中正常现象,是不可避免的。社会的历史进程是这样,个人的成长经历也是如此。有首唱得好:“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生活中的挫折和磨难,会给人以打击,带来悲伤和痛苦,但也能使人奋起、成熟、变得坚强起来。要让学生懂得任何一个成功的背后,都经历了几番的努力,甚至遭受多次失败的挫折之后才取得,不是任何事情都是一帆风顺的。我们对待挫折要保持一种平常心态,并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去克服它。英国作家萨克雷有句名言:“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对它哭,它也对你哭。”遭受挫折时,要敢于面对它、挑战它,在挫折面前不能逃避,也无法逃避,只有设法解决它。鲍狄埃又说得好:“力量不在别处,就在我们自己身上。”挫折面前没有救世主,只有自己才是命运的主人。只要我们把命运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就会历经挫折而更加成熟和坚强,从而更有信心获得胜利和成功!
三、适时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健康的心理有利于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也有利于健全人格的形成。心理素质的培养应与教育的多种形式互相渗透、有......余下全文>>
七:中国教师,已经沦落到如此悲凉境地,是谁的悲哀
沦落到如此悲凉境地,是谁的悲哀? 如此现状,是教师的悲哀,是教育的悲哀,更是社会的悲哀。我们不相信一个忽视教师,看轻教育,教育环境乌烟瘴气的社会能行之更好、更远。长此以往,中国会走入怎样的误区,真的不敢想象。
八:中国人为什么有一个“虚岁” 中国教育的悲哀:一心成
有一种说法是:“中国人把十月怀胎作为第一岁,又叫虚岁,这一岁,铭记了远古人类繁衍的艰辛,铭记了母亲怀胎十月的孕育大恩。也体现了中国人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如果这种中国大众的说法成立,那么,中国人应该以推算出一个怀孕起始日期作为生日和年龄增长点,方符合逻辑。至少,一虚岁不应该指从出生到除夕,即不应该既可以短至不到一天又可以长至一年,而是应该以生日作为年龄增长点,这样也大致可以符合逻辑。
这种说法认为:“古时认为怀孕后新的生命已经开始,到生产时年龄计一岁,所以可以认为虚岁是从怀胎开始算起(不计算怀孕的精确时间,一律以出生即为一岁)”。然而,古人习惯上以出生为生命起点,现代科学观念以受孕为生命起点。在这方面,东西方并无差异。中国古人重视出生时的年月日时等每一个时间单位,重视“生辰八字”,说明中国古人更以出生为生命起点。实际上,中国人计龄时不考虑出生日期的原因是,我们考虑年份次序而不考虑时间跨度。
中国古代使用的农历历法(实为阴阳历,非阴历),每月按月亮的月相周期来安排,但结合以参考太阳位置来计算的年,会因调整时间误差而存在闰月的情况。但古人并不会因此在同一年过两次生辰。此外古代历法还会因改朝换代、新帝登基等特殊情况在计日方面有所调整,因此“重年不重日”是虚岁算法的最大特点。
中国古人重视年、月、日、时辰组成的“生辰”概念(如生辰八字),而西方人重视月和日组成的“生日”概念。在计龄上,中国古人考虑的是正在经历的年份次序,而西方人考虑的是已经度过的时间长度。再加上中西历法相异,所以虚岁与周岁的计龄规则是完全不同的。
九:中国教育的悲哀。
就是,悲哀
十:为什么中国教育那么差劲
我们的教育已经烂透了。我们的教育是一种系统化的残害青少年的制度。
我们为什么会有这么糟糕的教育?关键在高考,高考是传统科举考试在当代的一个延续。而科举的源头在哪里?在我们的儒家思想。
古代科举考试制度的目的是培养奴才。儒家思想始终是把封建社会秩序的稳定放在第一位的,它是从来不鼓励个性发展,也不注重社会进步。几千年来,儒家教育的目的只是“明人伦”。“明人伦”的意义就在于维护封建社会的等级秩序。以这个宗旨培养出来的人,只会有对上司的唯唯诺诺,而不会有对社会进步的追求。
今天的高考制度虽然不能完全等同于封建科举制度,但显而易见,它受到了封建科举制度很大的影响。它的主旨首先不是求真知,它的主旨首先是要求学生做一个顺从社会的人。这样的教育目标,给我们的教育带来了一系列难以改变的问题。下面我们择其荦荦大者,试做一分析。
第一、读书为了做官,带来学生的人格分裂与道德卑下。
儒家学说是一种伪善的学说,它明明就是为统治者服务的,却总是打着“仁义道德”的旗号。这样的伪善表现的教育上,就是大家都知道读书就是为了做官,但人们却从来也不在公开的场合表露这一点。
如果不是为了做官,这样的书有什么好读的。绝大多数的知识对我们来说都是废物,都是在今后的工作中再也用不着的东西,教学方法又那么刻板,不能激发人们探索的欲望,我们学它只是为了拿到一块敲门砖。古人说“黄金屋”、“颜如玉”这样的话,就表明了读书的目的就在于做官。在中国,一直到今天,你不做官,你到哪里去拿到“黄金屋”和“颜如玉”呢?而且还不能做清官。别人的孩子考上了大学,喝庆功酒的时候,只听到大家祝愿贵公子前途无量,没听说谁祝别人儿子将来做个包青天、孔繁森的。为什么?做个清官还到哪里去找“黄金屋”和“颜如玉”啊,这是大家都心照不宣的事。
但是这样的话却不能说出来。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在中学和大学就入党的那些人了。我不知道你们有没有遇上真正追求社会正义与进步的人,反正我遇见的几个都是品质上很龌龊的,哪里是为了什么社会进步,纯粹就是要寻找一种仕途上的终南捷径。他们说的和做的常常是正好相反的。这样的人,就是我们这个教育制度下的优秀分子!
目的是为了有一天去做贪官(也可以是个一般的官,反正决不能做清官),而口头上又不能表现出来,这就造成了中国学生在人格上的分裂。许多学生在老师面前、在众人面前拼命表现自己,而实际上对社会却极为冷漠自私。在中国的教育中,说谎是人生的第一必修课。你翻翻中学生的作文,里面充满了虚伪的感情,空洞的大话,和自己绝不相信的人生“哲理”。这是怎么来的,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了。一年级的小朋友就知道,哪些话可以讲,哪些话只能放在心里,可以做却不能讲。
中国孩子道德的卑下与心灵的麻木,在全世界都是少有的。2005年中央电视台《对话》节目邀请中美两国即将进入大学的高中生做一次访谈。这些学生都是两国高中生中的顶尖人物。在价值取向的考察中,主持人分别给出了智慧、权力、真理、金钱和美的选项,美国学生几乎惊人一致地选择了真理和智慧。而中国高中生除了有一个选择了“美”外,其余全部选择了财富和权力,却没有一个人选择真理和智慧。这就是我们的教育,这就是我们的教育所培养出来的“人才”。有的儒教徒说,这说明我们更要抓道德教育,要读经。这只能是屁话,因为这些孩子的问题正是儒教的伪善造成的,只要不能清除儒家的伪善,我们就没办法真正搞一点像样的道德建设。
第二、教育的出发点是要求顺从,所以不鼓励创新。
中国的教育是极为刻板的,因为在中国教育首先意味着对权威的顺从。在中国的这种教育制度下,撑死也出不了爱因斯坦这样的人的,因为中国的学生只敢去想老师教......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