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形基础承载力验算

一:条形基础上作用集中荷载地基承载力怎么算

条形基础刚度大,可将其下的地基反力看成直线分布,据此算出反力的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以压强、应力表示),规范对最大值 ,平均值都有规定,不满足规定的,要调整条形基础的尺寸。直至满足为此。按集中力看成支点(柱),条形基础反过来看成楼面的梁,反力看成线荷载,计算条形基础截面的内力,据此配筋。

以上就是条形基础在作用集中荷载下地基承载力的计算及条形基础的设计。

不明hi我,你可能HI不了,因为你是匿名,就追问吧。

明了请点击采纳。我也同样需要您的支持。谢谢。

二:条形基础承载力特征值如何确定?

关于《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特征值”的说明

一、原因

与钢、混凝土、砌体等材料相比,土属于大变形材料,当荷载增加时,随着地基变形的相应增长,地基承载力也在逐渐加在,很难界定出下一个真正的“极限值”,而根据现有的理论及经验的承载力计算公式,可以得出不同的值。因此,地基极限承载力的确定,实际上没有一个通用的界定标准,也没有一个适用于一切土类的计算公式,主要依赖根据工程经验所定下的界限和相应的安全系数加以调整,考虑一个满足工程的要求的地基承载力值。它不仅与土质、土层埋藏顺序有关,而且与基础底面的形状、大小、埋深、上部结构对变形的适应程度、地下水位的升降、地区经验的差别等等有关,不能作为土的工程特性指标。

另一方面,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应满足其功能要求,常常是承载力还有潜力可挖,而变形已达到可超过正常使用的限值,也就是变表控制了承载力。

因此,根据传统习惯,地基设计所用的承载力通常是在保证地基稳定的前提下,使建筑物的变形不超过其允许值的地基承载力,即允诺承载力,其安全系数已包括在内。无论对于天然地基或桩基础的设计,原则均是如此。

随着《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GBJ68-84)施行,要求抗力计算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采用相应于极限值的“标准值”,并将过去的总安全系数一分为二,由荷载分项系数和抗力分项系数分担,这给传统上根据经验积累、采用允许值的地基设计带来了困扰。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7-89)以承力的允许值作为标准值,以深宽修正后的承载力值作为设计值,引起的问题是,抗力的设计值大于标准值,与《建筑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规定不符,因此本次规范进行了修订。

二、对策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鉴于地基设计的特殊性,将上一版“应遵守本标准的规定”修改为“宜遵守本标准规定的原则”,并加强了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研究。而《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也完善了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表达式,认可了地基设计中承载力计算可采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荷载效应标准组合。

“特征值”一词,用以表示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时采用的地基承载力和单桩承载力的值。

三、应用

用作抗力指标的代表值有标准值和特征值。当确定岩土抗剪强度和岩石单轴抗压强度指标时用标准值;由荷载试验确定承载力时取特征值,载荷试验包括深层、浅层、岩基、单桩、锚杆等,见规范有关附录。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是由荷载试验直接测定或由其与原位试验相关关系间接确定和由此而累积的经验值。它相于载荷试验时地基土压力-变形曲线上线性变形段内某一规定变形所对应的压力值,其最大值不应超过该压力-变形曲线上的比例界限值。

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是考虑了影响承载力的各项因素后,最终采用的相应于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的设计值的地基允许承载力。

单桩承载力特征值Ra是由载荷试验直接测定或由其与原位试验的相关关系间接推定和由此而累积的经验值。它相应于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允许采用单桩承载力设计值。

当按地基承载力计算以确定基础底面积和埋深或按单桩承载力确定桩的数量时,传至基础或承台底面上的荷载效应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采用标准组合,相应的抗力限值采用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或单桩承载力特征值。即S≤C,C为抗力或变形的限值;pk≤fa(地基);Qk≤Ra(桩基)。此时特征值fa、Ra即为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的抗力设计值。

当根据材料性质确定基础或桩台的高度、支挡结构截面、计算基础或支挡结构内力、确定配筋和验算材料强度时,上部结构传来的荷载效应和相......余下全文>>

三:地基承载力未知怎么估算条形基础宽度

不可以估算,条基是根据地基承载力和建筑形式和层高、用途等参数进行综合计算考虑。并非估算得出。最少有当地地基承载力大概值之后才可估计。

四:验算条形基础的宽度,没分了,求大神们给给力!谢谢!

这个公式是计算柱下条形基础用的。

那么关键是柱底的压力有多大要知道啊。这是最重要的数据,也就是公式中的Fk。这没法假设啊,你又没说楼层多少。一般来说你可以考虑每层每平米荷载标准值14kN来算,也就是用每根柱底压力Fk=柱子X方向间距*Y方向间距*总层数*14来估算。

你自己算吧,公式中的Fk就是上面说的,Gwh是梁上的墙重,你可以按照墙的体积乘以容重22kN/立方米来估算,墙的长度取柱距就可以了。

d是基础埋深,也就是室内地面到基础底板的距离。

hw=0.7米。

计算器按按很快的。

不过有个问题你一定要引起重视:如果做柱下条形基础的话,这个条形基础其实可以看作一根梁(专业名词叫基础梁),这根梁相当于倒着搁置在两端的柱子上,受到的均布荷载为土反力*基础宽度-每米基础自重-每米墙体重量。如果柱距够大,那么算下来的弯矩可能非常大,配筋也就很多。所以我们一般柱下基础不推荐采用条基,能做独立基础尽量做独立的。

五:地面承载力的计算问题

题问条件不够,混凝土、砖渣厚度,60与300mm如何比?压实的砖渣、压实的粘土层承载力特征值多少?不说“验算一下”,估计都没法!

要说是履带吊,就没问题,但履带吊损坏路面,轮胎吊,最大轮压多厂?怎么“验算一下”?

六:条形基础的计算公式

要计算翼板任意位置承载力的话~要根据地基土的承载力特征值计算出地基的实际承载力,然后在根据图纸翼板位置的几何尺寸,计算出翼板的自重,承载力抛去自重就是它本身的承载力,我说的这个承载力是结构构件达到破坏时的极限值,实际应用时要小于等于此值,计算公式和修正系数我记不清了,建议去书店参阅一下《土力学》,里面不只有你提到的这种情况。希望上面的回答对你有点帮助~

七:墙下条形基础计算

1.修正地基承载力

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fa = 118.00 kPa

2.轴心荷载作用下地基承载力验算

计算公式:

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下列公式验算:

pk = (Fk+Gk)/A(5.2.4-1)

Fk = Fgk+Fqk = 80.00+80.00 = 160.00 kN

Gk = 20S??d = 20×1.90×1.50 = 57.00 kN

pk = (Fk+Gk)/S = (160.00+57.00)/1.90 = 114.21 kPa ≤ fa,满足要求。

这个就是砖混结构墙下条形基础的计算,比较简单的

八:柱下条形基础在偏心荷载作用下地基承载力的验算弯矩怎么考虑

一个条形基础上有若干个柱子,每个柱子都有一个F和M,将这些M,F,向条形基础中心简化,得出一个合F,合M,由合F,M,算出条形基础下的地基反力,地基反力应不大于对应的地基承载力。如不满足,需要调整条形基础的底面积等尺寸,直到满足。由反力按倒梁法,可算出条形基础各截面的弯矩剪力等,进而进行截面复核配筋。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