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幼儿园应怎样进行区域活动教研总结
更多幼教相关知识:点击“中国幼儿教育网”即可进入
为了下一步能更好地开展好我班的区域活动,特写区域活动教研总结如下:
首先教师为幼儿创设了合理的活动环境:
幼儿园的活动材料和环境等应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的游戏和各种探索活动。根据这些特点,在区域环境的创设中我们既要考虑到幼儿之间能相互交流共同合作,又要注意彼此之间互不干扰,从而让幼儿专注的投入某一活动充满自信的探索问题。在区域划分时,我们把相对安静的区域活动安排在室内(如:阅读区、美工区、益智 区、建构区等)相对会发出比较大声音的活动安排在室外(如:体育区)。
我们把区域活动和主题活动有机结合,把主题中的东西延伸到区域活动,即巩固了知识,又不浪费资源。
在活动中我们根据幼儿年龄、认知特征投放材料
小班区域材料的投放应该要注意材料的个性化,要适合孩子的自身需要和自由选择。提供不同层次的操作材料,符合每个幼儿的兴趣爱好,使他们结合自己的认知水平自由地选择。面对不同需要的幼儿,我们提供的材料有层次特点。如,“做做玩玩”所提供的纸可以是成型的白板纸,也可以是不成型的白板纸,供不同程度的幼儿选择、操作;质地上的层次,如,“益智角”里提供的各类材料,幼儿可以根据各自的能力进行活动等。区域活动中的材料要多,呈现多样化,体现丰富性、可变性和可操作性的多样化特点,减少小年龄幼儿为争夺玩具而发生矛盾。
如在美工区中我们投放了橡皮泥、废旧纸、彩笔,油画棒等材料,供幼儿捏、撕、折、画等多种方式制作自己喜欢作品等;娃娃家中幼儿分别给娃娃喂饭、扣纽扣、戴帽子、围围巾等,这些材料都符合小班幼儿操作,因此能充分调动幼儿的活动兴趣,从而达到预期的活动目的。
生活区是最接近幼儿生活的。在生活区中,我们可以准备拉拉链,扣扣子等活动。小班的幼儿年龄小,在家里都是爸爸妈妈包办所有的事,所以生活能力非常欠缺, 幼儿连自己要小便都不知道更别说自己穿衣服自己吃饭了。这个区域的设计意图就在于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为了将这些看似无聊的活动设计的能吸引孩子的兴趣,可以将布料做成各种的形状,运用各种鲜艳的颜色。并且在活动中还不断投放的一些新的材料,意在不断吸引幼儿的兴趣,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会相应的生活技能。
为幼儿营造宽松氛围,发挥幼儿的自主性
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完全是自由的,他们自主的选择游戏材料,选择活动内容和合作伙伴,按照自己的想法意愿进行游戏,老师在活动中也完全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放手让幼儿创造性的主动的活动,推动和激励幼儿在活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如:幼儿可根据自己的意愿进入不同的活动区域,在同一活动区中还可选择不同的活 动形式和活动内容。有时明明提供的是一个人的活动材料,但看到几个幼儿能很投入的进行活动时我们也就不打扰了,反而让他们自主地去进行活动。
区域活动结束后,建筑区的材料堆得满地都是,应让孩子主动地参与整理。于是,我对孩子们说:“为了明天能继续工作,我们一起把材料收好吧!万一晚上下雨淋到就不好啦!”于是孩子们高兴地收着材料,再也不是老师一个人手忙脚乱地收拾材料了。小班幼儿注意力易转移,易模仿,因此老师应注意指导个别幼儿的音量,尽量不影响其他正在活动的幼儿,尽量不打扰幼儿的自然行为过程,要与之保持一定的距离相信我们通过灵活、适度地运用支持性语言,支持小班幼儿的区域活动中,促使幼儿主动建构。同时也可以运用肢体语言,如:微笑、点头、凝视、倾听,给幼儿以鼓励、肯定、激励、接纳,对幼儿产生积极影响,促使幼儿在区域活动中敢说、敢想、敢做。
当然我们还处于探索阶段,我们将在以后的......余下全文>>
二:如何解决区域角活动中的问题教研感悟
主题背景下的区域活动是幼儿学习、探索、不断自我完善的活动,有相对轻松的活动气氛,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能充分满足孩子们的发展要求,深受他们的喜爱。但是在孩子们参与区域活动的过程当中,务必会发生种种状况,这就需要教师适时地介入、采用合理的指导方法,以保证探索活动继续下去。本学期以行动研究法、案例法为研究的主要方法,结合实际,开展了以主题活动背景下区角活动材料的投放、教师的观察指导以及区角活动的评价形式为专题的研究,把这些作为进一步深化主题背景下的区角活动目标,使区域活动在主题背景下建构和开展,更好地促进幼儿各方面的发展。以下是我们课题组在这个学期中开展主题背景下区域活动的一点做法。
一、确定本学期研究重点
1、继续进一步完善区域活动环境,包括活动空间和活动材料的选择投放。
2、在活动中教师的观察与指导策略以及如何把握教师介入指导的时机
3、关注材料投放的层次性。
4、重视活动的交流评价。
二、研究的过程
1.强化理论学习,刷新教育理念。
本学期组织教师学习《幼儿园区域活动评价指导》、《幼儿园主题背景下的区域游戏中教师的观察与有效指导》,采取个人研读、组内讨论等多种形式深入学习,继续进一步领悟其中精神。
2.加强主题前审议活动。本学期我们加强了主题前审议的管理。注重审议过程,做好相应的记录。主题前审议时,我们主要围绕主题目标、主要活动安排、环境与资源、区域活动设置、区域活动材料准备等方面对主题进行全面审议,对不够合理的地方做出了相应的调整,不断优化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3、开展“一案三步”互助式集体备课研讨。本学期初我们课题组通过观摩发现了部分主题的区角内容的材料还存在目标过于单一,缺乏与主题阶段目标吻合和缺乏层次性,我们课题组决定开展“一案三步”互助式集体备课研讨,第一步,研讨主题性区域设置及材料提供,第二步,根据幼儿的实际水平进行实施;第三步,观摩区域活动开展过程;选择案例分析。希望通过这三步走的实施,把主题背景下区域活动开展做得更扎实。为此我们以个主题目标、阶段目标、主题内容为蓝本,对各区角活动的预设进行了集体备课活动。首先我们在认真学习、把握主题目标和各年龄段幼儿发展目标的基础上,课题组教师进行自备,其次以汇报的形式交流(主要是围绕区角材料的设计、区角活动材料各阶段的投放与活动的重难点展开),再次根据研讨的结果和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的修改。在认真备课的基础上,认真做好区角活动前的一切准备工作,做到心中藏有目标并认真组织实施。最后加强教学沟通,课题组教师相互观摩区角活动的开展,探讨开展过程中的问题,从而逐渐更新教育观念,拓展教育思路,提高教学能力和水平。
4.开展观摩活动,促进专业成长。
如果说,学习理论、剖析案例是教师广泛吸纳各种新信息,初步整合、建构自己的“有关区域活动教育理念”的过程的话,那么,观摩研讨则是教师形成新的区域教学能力的过程,是在学习借鉴他人经验基础上,逐步形成自己的教育风格的过程。为此,我们理论联系实际围绕区角活动材料的投放和教师的有效指导和评价进行了观摩研讨活动,在交流活动中,大家畅所欲言,中肯地提出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使执教者获得了更多的启发和新的灵感,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教师们在教研活动中收获颇多,对提升自己业务水平有了很大的帮助。不仅有效地提高了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改变了教师们的传统思维方式,还用新的理念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体验到了大胆尝试、研究的成功感;培养了教师的实践反思能力。同时,我们做好每次研讨活动资料的梳理与整理工作,做到有内容,有记录。
5、以优秀“案例”为载体,开展研讨活动。 课题组在理论学......余下全文>>
三:区级语文教研活动总结
法国思想家帕斯卡有一句名言很耐人寻味:“人是芦苇,然而是能思考的芦苇。”纤若芦苇的人,因具有思考的能力,而包容得下整个宇宙。人,也正是由此,才显现出伟大来。同理,思想,也让我们新政教育人拥有着一份不过时的美丽。全区语文大教研的开展,给我们每一位新政小语人播下了先进教育思想的种子,我们收获着花香满园。作为一名参与全区大教研的普通老师,我很高兴能有这样一次机会与大家交流,下面就从几个小方面谈一下自己在参与大教研的点滴感受。
四:教研组的总结
不过,教师毕竟是教师,起码迄今为止,“课题研究”还不能算是教师的本职。至于教研组,既可能给教师提供支持,也不免给教师增加本职工作以外的负担。随着教研组任务复杂化,教师的额外负担也相应增加,不能不说这是一个问题。我国教研组演变的历程表明,如今的教研组与以往的教研组已经不可同日而语。它每一步演变的理由都很堂皇,没有哪一条理由不堂皇,没有哪一步演变不令人鼓舞,至于这种演变的趋势,是距离教师的本职工作越来越近,还是越来越远,不同的人会作出不同的判断。惟其如此,如果看看别国的情形,那就不难理解,作为“教学研究组织”的教研组,作为“行政组织”的教研组,只是诸种可能的选择中的一种选择。在别的国家也还有别种选择。即使是教师单干,虽算不上理想的选择,倒可能是最为通行的选择。这么说,并非出于对“教研组”这一组织形式的怀疑,而是出于由教研组性质与功能变化引起的困惑。
五:教研怎样科学合理的安排区域活动
《纲要》提出:"幼儿园教育应为幼儿提供自由活动的机会,支持幼儿自主地选择、有计划活动。为每个幼儿提供表现自己长处和获得成功的机会,增强其自尊心和自信心"。
幼儿园区域活动以其个别化的教育形式尊重了幼儿的个体差异,满足了幼儿个体发展的需要,成为了幼儿园教师及幼儿所喜欢的活动形式,也是对集体教育的有效补充,既把课内和课外的行为、情感、技能有机联系起来,将教育者的教育意图渗透其中,又具有自主性、自选性、小组性,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教育形式之一。那么幼儿园如何更好开展区域活动,下
面结合实际工作,浅谈个人的几点看法。
一、创设合理、有效的区域环境
《纲要》中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与利用,有效的促进幼儿的发展。"区域设置要根据幼儿年龄特点以及不同年龄段孩子的教育目标、内容区别对待。环境的创设既要考虑到幼儿之间相互交流、共同合作,又要关注幼儿的投入程度,满足不同的幼儿需要,让幼儿在区域中能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
区域活动改变了以往幼儿园像小学教室似的整齐摆放桌椅的形式,用玩具柜把教室分隔成若干个小区,形成相对独立的活动空间,并在每个区用文字或图示标注活动区名称。在各区域设置时,要尽量做到科学合理,对需要安静的阅读区、操作区、美工区摆放在一起,并且要离吵闹的音乐区、表演区、建筑区远一些。"娃娃家"、"医院"、"超市"可设置在相对靠近的地方,便于幼儿在活动中的互相交往。此外,还可充分利用走廊、洗手间等空间,通过选择幼儿喜爱的卡通动漫形象加以装饰,力求创设一个温馨、舒适而又充满教育内容的环境。
二、有计划、有目的、有层次地投放材料
材料的投放要以教育目标和幼儿发展水平为依据,寻找最接近幼儿现有水平的活动,设置要有一定难度但又是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递进式活动内容。也就是我们平时在活动设置中常提到的要幼儿的最近发展区,让幼儿跳一跳摘到果子。既把握幼儿现有水平,又提出下一步发展高度,这样才能实现区域活动的实际意义。
首先,材料要具有探究性。材料的探究性是指材料必须能够引导幼儿动手、动脑的活动。我们之所以提出材料必须有探究性,是因为只有具有探究性的材料,才能引发幼儿动手、动脑,支持幼儿的游戏和各种探索活动,才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与周围环境的积极互动。更重要的是儿童在动脑思考的基础上动手操作,是儿童动脑思考和动手操作交织进行的活动,不能让幼儿开动脑筋思考的动手操作不能看作是探究活动。如,我们在进行纸的吸水性这个活动时,不是直接告诉幼儿哪些纸的吸水性强,而让幼儿在探索区通过自己的实际操作得出相应的结论,避免老师在课堂上的生硬的说教。真正变老师教为学生学,解放幼儿的思维,让幼儿的思维更加开阔。从而依据问题自己探索答案,得出正确的结论。
其次,材料的多层次性和多样性。在内容选择上一般要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及集中教学的活动内容。投放材料的层次性,还体现在我们为幼儿准备材料应注意的问题上,幼儿的操作、探索过程是发展而变化着的,准备的材料要能够适应孩子不断提出的新要求、新挑战,具有可发展性,起到帮助幼儿经过不断的摸索和尝试,不断积累各种经验,提高各种能力。材料的多样性是指材料围绕教育目标具有可操作性、趣味性、可变性。如在《美丽的房子》的主题活动中,就可以提供手工纸、彩笔、剪刀、纸、几何图形等,让幼儿进行折房子、画房子、贴房子,从而满足幼儿的不同需要,激发幼儿的兴趣,吸引幼儿主动参与。
再次,材料投放时要关......余下全文>>
六:如何开展小中大班户外混龄活动教研活动小结
户外混龄体育活动是幼儿园体育活动的特殊的组织形式,是对幼儿园基本体育活动形式的补充。
那么如何科学地开展混龄晨间活动,提高组织活动的质量。
通过教育教学实践与探索,提炼出科学开展户外混龄体育活动的实施策略。
(一)创设良好的活动环境是开展混龄体育活动的必要保证。
七:如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主题教研活动总结
英盛观察为您解答:小学数学教师应积极鼓励、正确引导、科学指导学生,让学生自行探究提出的问题,合作讨论思考问题,动手操作研究问题,用创造思维的方法解决问题,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践性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可持续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一、引路点拨,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的能力
作为倡导“问题解决”数学教学模式的第一步,应首先把“问题”收集起来。没有问题,谈何“问题解决”教学,事实上,数学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数学专家和教材编写人员凭空想出来的,数学是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来的,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问题”就在我们身边。但是,当前多数教师的课堂教学中普遍重视教师的提问,而忽视了学生的疑问。因而课堂上就出现了老师问、学生答,以教师的思维代替学生的思维,以班中少数
优秀学生的思维代替全班学生的思维,不给学生发问机会的现象,这就体现不出“学生在学习知识由不理解到比较理解到最后全部理解,在运用知识的能力上由不熟练到比较熟练到最后完全熟练。”这-过程。因而,在学生学习新课前,首先要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这是“问题解决”的前提。
二、营造氛围,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问能解惑,问能知新,任何科学发现都是从问题开始的。因此,在数学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不但要善于设问,而且耍满腔热情地鼓助学生学会提问。传统的数学教学只注重看书阅读,单纯地吸收知识,无从谈起发现和创造。而现代教学论认为应该让学生在阅读教材时,不但要弄懂基本知识还要有所发现,甚至有所创新。问题的呈现形式要注意多样性,可以由教师提出,但若能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其潜能开发的价值更大。开放的课堂更多的是让学生来找出问题、提出问题。
提出问题是一个人从已知伸向未知的心理触角,是“问题解决”必不可少的环节,因而教师要给学生创造设问的情境,提供问的机会,把提问权更多地从教师转给学生。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是幼稚可笑、漫无边际的,但老师都要认真对待,妥善处理,或当堂答复,或引导讨论让学生自己释疑,或在课后做个别解释。切不可置之不理,更不能指责嘲笑。当学生提问题时,教师专注的目光与神情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对为学生创设一个和谐、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对学生勇敢提出问题起着有力的推动作用。应始终保护学生质疑问难的积极性,使学生获得心理安全感,敢于表达自己的见解,使其思维始终处于积极活动的状态:反之,如果对他们加以训斥,或认为此问题与本课的重点无关而置之不理,必然会打击学生提问的积极性。长此以往,极容易使学生产生提出的问题老师是否会满意、是否围绕本节课重点是否正确等顾虑,从而不能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可见,营造一个和谐、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学生大胆提出问题及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和独特性。
三、引导探索,形成学生自主参与“问题解决”的能力
1.动手操作,亲历数学知识的产生。《数学课程标准》对学生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做了明确要求,学习数学知识应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和应用的过程。因此,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经历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作开始。”在课堂中为学生提供更多动手操作的机会,有助干学生更好地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
2.合作支流,加深数学知识的认识。合作与交流是现代社会的需要,是人的素质发展不可缺少的......余下全文>>
八:结合本地区实际,谈谈如何开展联片教研活动
儋州市教育局教研室邢德政新课程的改革给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同时对教师的素质和专业学习水平的要求也更高了。提高教师的素质和教师的专业水平的策略,途经,方法很多,其中校本教研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方式。联片教研活动形式是多样的,内容是丰富的,听了北京市昌平区的联片教研活动取得可喜的成绩,我受到很大的启发,结合我市实际,我认为开展一些常规的教研活动如下:1、教学常规的检查与反馈,促进学校教学常规规范化。2、开展学科教师论坛、论文、教案例评比,总结、交流和推广校本教研成功经验。3、师徒结对,以优带新,新优互动,共同发展,师徒结对可以在校内结对,也可以跨越校外联片结对,发挥优秀教师资源共享的作用,实行送教下乡活动,开放周推门听评课等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4、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的引导作用,首先考虑以优势学校作为联片教研活动的龙头学校,带动周边的学生,让一些农村的教师尽快成长起来。5、联片教研活动以问题研究为目标,通过教师的互动,研讨、积累经验,形成教学中的问题,把这些问题与困惑作为课题进行研究,提高教师教科研能力,促进专业成长。6、借鉴北京市昌平区的教研经验,结合实际,有效地开展联片教研活动,有效地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有效地整合片区的教研力量,促进片区的教师教学研究,有效地改变了课堂教学方式,构建多元化的评价,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