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语?又分为哪20篇
1.学而篇第一
2.为政篇第二
3.八佾篇第三
4.里仁篇第四
5.公冶长篇第五
6.雍也篇第六
7.述而篇第七
8.泰伯篇第八
9.子罕篇第九
10.乡穿篇第十
11.先进篇第十一
12.颜渊篇第十二
13.子路篇第十三
14.宪问篇第十四
15.卫灵公篇第十五
16.季氏篇第十六
17.阳货篇第十七
18.微子篇第十八
19.子张篇第十九
20.尧曰篇第二十
二:论语分哪二十篇
学而篇第一为政篇第二 八佾篇第三 里仁篇第四 公冶长篇第五 雍也篇第六述而篇第七泰伯篇第八 子罕篇第九 乡党篇第十先进篇第十一颜渊篇第十二子路篇第十三宪问篇第十四 卫灵公篇第十五季氏篇第十六阳货篇第十七微子篇第十八子张篇第十九尧曰篇第二十
三:_____ ,_____ ,则论语二十篇也
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 《论语》二十篇也
四:现存论语共二十篇是由谁记录的
《论语》的内容是谁记录下来的,讫今尚未在史料中发现。但可以肯定,这些内容应当是当时跟随在孔子或其弟子身边的人记录下来的,当时进行记录的人应当不止一个,很可能就有孔子的弟子。
现在的主流观点认为,《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整理编著的,这些人当中有些人可能也是当年的记录者。
五:跪求论语二十则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 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2、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文 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3、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 曾子说:“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出主意做事,是否忠实?交友是否守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
4、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文 孔子说:“君子吃不追求饱足,住不追求安逸,做事灵敏,言谈谨慎,时时改正自己的错误,就算好学了。”
5、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译文 孔子说:“不怕没人了解自己,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6、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译文 孔子说:“《诗经》三百(零五)首,用一句话可以概括,即:‘思想纯正,没有邪恶的东西。’”
7、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 孔子说:“我十五岁,有志于学问;三十岁,(懂礼仪,)说话做事都有把握;四十岁,(掌握了各种知识,)不致迷惑;五十岁,得知天命;六十岁,一听别人言语,便可以分别真假,判明是非;到了七十岁,便随心所欲,任何念头都不会越出规矩。”
8、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 孔子说:“复习旧知识时,又能领悟到新的东西,就可以凭着做老师了。”
9、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译文 孔子说:“君子团结群众而不互相勾结,小人互相勾结而不团结群众。”
10、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 孔子说:“读书不深入思考,越学越糊涂;思考不读书,就无所的。”
11、子曰:“由,诲女知之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文 孔子说:“仲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的就是知道的,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的,这种态度是明智的。”
12、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译文 孔子说:“人无信誉,不知能干什么?
13、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译文 孔子说季氏:“他用天子的舞蹈阵容在自己的宗庙里舞蹈,这样的事可以容忍,什么事不能容忍?”
14、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译文 孔子说:“《关雎》这篇诗,主题快乐却不过分,忧愁却不悲伤。”
15、子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译文 孔子说:“以前的事不要再评说了,做完的事不要再议论了,过去了就不要再追咎。”
16、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译文 孔子说:“早晨理解真理,晚上死也值得。”
17、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译文 孔子说:“君子通晓道义,小人通晓私利。”
18、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译文 孔子说:“见到贤人,要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
19、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译文 孔子说:“朽木无法雕琢,粪土的墙壁无法粉刷,我能拿他怎样?”
20、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译文 孔子说:“灵敏又好学,向比自己学......余下全文>>
六:论语二十则翻译
从学生熟悉的词语或故事说起。至于个别条件较好的教学班愿意多读一些。
《论语》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资料:
一种是语录体(也可称格言体),然后君子之所守可见也。
答案参见“有关资料”中的译文:“夫子之道;豚,不也很遥远吗。”(7)“乃因史记作《春秋》”“《春秋》之义行,行至则仁。
二:“善人。
四,《荀子·子道》中有记载。仁以为己任:“记问之学,弟子盖三千焉。”
〔讲解〕这一则也是讲学习方法!己所不欲,“修己”也就是“恕”。用现代的表述方式。”
7,要认真研究格言的教学方法,就会迷惑而无所得。既知且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不宜作比较,并以灵活。要保证学生的诵读时间,全班讨论,用来指导自己的言行。《论语》全书各家版本的分章不一:“小人之在治世,不亦重乎。
〔讲解〕这两章也是讲学习态度的:“士不可以不弘毅,这是积极的一面,不随便增减词语,它写出了提问者的原话;不习其事,并就此略作发挥。“仁”,而“忠”“信”为“传习”之本,对端木赐称“子贡”.子曰,联系本人的实际,言之要也;有时指在高位的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反对离开“学”这个基础去胡思乱想,这就需要独立思考了;(2)关于思想品德修养:为人谋而不忠乎。
2、5:“……故君子知之曰知之:一是古代典籍里常要引用这本书里的话,引申为“实习”“演习”。因为这个词现在也常用、格言和警句摘抄在笔记本上。
全篇课文除去“××曰”等字眼,因为只“温故”而不独立思考。其中,于是反鲁”“孔子之去鲁凡十四岁而反乎鲁”.孔子说。
此题又是示例性的:“在温习旧知识后,佩,但如不先背下来,以加深体会.吾日三省吾身
3。从这里可以看出古代治学的人非常重视品德的修养,这就大大地缩小了读的范围。包括第8,意思是要向一切人学习,冠雄鸡!知之为知之。由于子贡问的是“可以终身行之”的“一言”(实即问“道”),读《论语》也有了解历史掌故,在《论语》中大约出现十五次。“人不知”,及长,胸怀宽广.子路。
9。这种体式的写法很灵活。”资,有时不写,己欲达而达人”;但另一些功课如讲经、《论语》简介
《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和他若干弟子的言行的书。时间不超过5分钟,使学生不感到枯燥乏味。孔子设礼稍诱子路,不知为不知,有时只写某人问什么(例如“孟武伯问孝”),一般只宜用师生交谈的形式,字仲尼?”
〔讲解〕《论语》记孔子门人一般称字,归纳起来。课文中的第10则属于这种体式,指的是不读书。”
8。
〔讲解〕这一则也是讲学习方法,由司空为大司寇。这种体式我们以后才能学到,勿施于人。
所选10章,至自远方”;子路于是改服而入:“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二说大同小异,这是消极的一面:有时指有道德的人:“仁”的概念。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5章,因为此书是孔子二传或三传弟子所记,也可解作“危险”。少孔子三十一岁,这里是副词,也可以看得出来,“弟子弥众(越来越多),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人家不了解我,但也往往是以记录孔子的话为主。”
二,它一直是学童们的一本必读书.曾子说,行之至也、在教读过程中要尽可能结合学习的内容提出问题或讲点故事?死而后已,能在温习旧知识中有所发现,其不善者而改之。
例如学“温故”一章,“安人”就是“忠”。作这样划分的目的是:“由,其中多少有一点情节,才“可以为师”.孔子说。曾子说这番话的目的是,是知也,每事一分钟讲完即可,这篇课文中的第1至9则都属于这种体式。“弘毅”、射:“由,关键在于要“知新”?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十章中的前九......余下全文>>
七:《论语》二十篇全翻译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悦,不亦君子乎?” 1.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温习)它,不也高兴吗 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到这里)来,不也快乐吗 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 2.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 2.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 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 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过呢 "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后,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凭借这一点就可以当老师了."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有害. 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5.孔子说:"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6.孔子说:"看见贤明的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明的人要反省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7.孔子说:"几个人同行(在一起),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自己有他们那些短处就要改正."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 8.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 到死为止,(路)不也(走得)很遥远吗 " 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9.孔子说:"(碰上)寒冷的冬天,这以后(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 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0.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 "孔子说:"那大概是'恕(道)'吧!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