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村民公约

一:如何做好农村冬季防火工作

冬季历来是火灾的多发期和重特大火灾尤其是群死群伤火灾事故的高发期,尤其是每年冬初,工地火灾、落叶火灾、吸烟火灾、电褥子、稻草等火灾频频发生。随着天气变冷,用火、用电、用油、用气量大大增多,加上风干物燥,火灾发生的几率也随之增大,小火亡人的事故时有发生。为加强冬季防火工作,有效遏制火灾事故的发生,确保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笔者根据近年来冬季农村火灾形势,对如何构筑冬季农村消防安全防火工作安全屏障谈几点建议。一、冬季农村消防安全防火工作存在的不利方面: 1、今年天气较往年来讲,气候更加干燥,火险程度更高。今年从气候大环境来看,据国家气候中心监测,“厄尔尼诺”现象在沉寂三年之后,今冬有可能卷土重来,受其影响,我国绝大部分地区会出现气温偏高,雨水偏少的特征,火灾等级总体偏高。 2、燃放烟花爆竹是冬季农村致灾的重要因素。由于农村群众消费水平提高和各类庆典活动集中,烟花爆竹的燃放区域广、数量多、时间长,有的群众违规在易燃建筑密集区内和易燃易爆场所附近燃放烟花爆竹,对冬季节日期间的消防安全构成了很大威胁。 3、冬季节日集中,传统民俗文化活动频繁,生产、销售、消费进入旺季,人、财、物流动加快。临近年关,元旦、春节、元宵节接踵而至,商品产量、运量、储量、销量猛增;庙会、灯会、农村集会等文化活动频繁;企事业单位和城乡居民节日聚餐、文化娱乐、旅游出行频繁;旅游景点、宾馆饭店、商场市场、歌舞娱乐、交通枢纽等各类公共场所人员高度聚集;一些生产经营单位突击生产,违章作业,带险经营,极易发生火灾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4、农村家庭电气、现代化的家电日益增多,长时间、超负荷使用或产品质量不过关,极易使家用电器起火燃烧,引发火灾;液化气的违章操作,不注重对液化气灶具的维修和保养,液化气管破损漏气引发火灾;生活中麻痹大意,用火不慎,小孩玩火等也极易引发火灾。二、冬季农村消防安全防火工作重点和应对措施: 1、建立和完善农村消防管理工作机制。乡镇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三部门《关于进一步落实消防工作责任制的若干意见》,建立健全农村消防工作责任制,切实加强对农村消防安全工作的领导,建立符合农村实际的消防工作规章制度。要从消防安全责任制建设入手,层层明确职责、任务,签订责任书,特别是对以村民委员会作落脚点农村消防工作,要充分发挥以村民委员会为主体的消防安全领导机构的作用,成立村防火领导小组以及以民兵为骨干的义务消防队等组织,定期开展防火检查、消防演练,保证工作正常运转。 2、落实消防经费,设置完善固定消防设施。市政消防水源进入农村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现阶段各乡镇要充分发挥好派出所保安联防消防队和农村义务消防队扑救初起火灾的作用,同时还应适时发动群众自己动手,修建蓄水池、取水平台,利用其他工作车辆设置便携式移动消防站,投入专项消防资金,设置消防器材室,配备消防专用手抬机动泵和灭火战斗服、强光手电、水带、水枪、灭火器等器材设施,一旦发生火灾,迅速运送到现场组织火灾扑救,为扑救火灾提供基本的物质保障。 3、定期开展防火检查、巡查,加强火灾隐患整改,改善消防安全环境。镇、村消防、治安联防队每日巡查,公安派出所定期组织抽查村委各项防范措施的落实情况,督促整改消除火灾隐患。结合农村电网改造,彻底更换陈旧老化电气线路,杜绝了乱拉乱接现象,改善农村用电环境;控制堆放可燃物,清除占压消防通道的建(构)筑物,保证防火分隔,保障消防通道畅通。对村里堆放的柴草等统一存放在划定的安全区域,防止大风天气形成火烧连营之阵;对违章搭建的堵塞消防通道的建筑进行了拆除;新建建筑尽量采用不燃、难燃材料,并留出必要的防火间距,逐步......余下全文>>

二:如何利用农村的特有环境去吸引学生?

乡风文明村容美

“干净整洁的村道,错落有致的房舍”,这是走进石门镇溪底村的第一印象,穿梭于该村的大街小巷,行走于田间地头,仿佛进入了一幅美妙的新农村锦绣图。

听说我们是来村里采访的记者,村民们纷至沓来,告诉我们“乡风文明村容美,美在农家人人夸。”

垃圾桶越来越满了

村庄环境的变化,可以说保洁员毛庆阳感受最深。

“垃圾桶越来越满了是我感受的最大变化,”毛庆阳说。2005年以来,溪底村进行垃圾集中处理,要求群众将生活垃圾倒在垃圾桶里。但让毛庆阳感到难过的是,很多人不习惯用垃圾桶,他们习惯于将垃圾倾倒在自留地或是河边,有的村民甚至把垃圾扫到路上。

为此,溪底村按照热爱家乡、尊老爱幼、遵纪守法、文明诚信、创业致富、家邻和睦、生态绿化、勤俭节约、乐于奉献、卫生整洁十项要求,修改完善了《村规民约》,并将村民中存在的陋习搬上广播进行曝光,让村民在收听中提高文明意识,改变村民的思想,渐渐地,垃圾桶里满起来了。毛庆阳说,虽然垃圾多了运送起来更累,但心里却更开心了。

垃圾桶越来越满,带来的是村庄变得干净而整洁了。以前的溪底村,被形容为“屋内现代化,屋外脏乱差”,村民卫生意识极差,垃圾到处扔,污水随地流,村庄环境极为恶劣。而今,溪底村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道路两边整齐有序,村民房前屋后干净整洁。眼下,“干净整洁”已成为溪底村民心目中衡量家庭文明的标准之一。

一溪清水惹人爱

贯村而过的溪底溪可以说是溪底村村民的“母亲河”,她孕育着溪底村民,也给村民们的生产生活带来许多方便。看着涓涓流水,70多岁的老人王明花和记者谈起了一个小故事。

那是今年的3月初一天清晨,村里有一外地来的租住户姜某在溪里洗痰盂。“这条溪里不能洗痰盂!”王明花老人看到后及时予以制止,姜某认为老人故意欺负她这个外地人,就没好气地与老人争了起来。王明花老人并没有因此而生气,而是请来了一年轻村民向她宣传村规民约与村里的文明公约。由此,姜某也改变了她的这一“陋习”,并成为自觉保护溪底溪水资源不受污染的“新村民”。

一溪清水惹人爱。溪底村村民们常常在茶余饭后,围聚于波光粼粼的溪边,聊聊家事,其乐融融。

勇于奉献 扶弱帮困

乡风文明建设,造就了溪底村广大村民“勇于奉献、扶弱帮困”的“溪底精神”。无论是碗窑水库、白水坑水库建设的需要,还是黄衢南工程建设的需要,溪底村的这一精神都得以充分显现。

“支持政府工程建设是分内事。”在黄衢南工程建设拆迁征地期间,这是在溪底村村民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村民邹增交,因白水坑水库建设、黄衢南高速建设需要,3年内两次拆迁,每次都是先进,并成为黄衢南高速江山段的第一个动迁的拆迁户。平瓦厂地磅房、琉璃瓦厂部分厂房等也因项目建设主动拆迁。

扶弱帮困也是溪底村村民的美德。在得知周炉村修水坝缺少资金时,该村在资金上主动给予帮助,成为我市强村与弱村结对的又一个缩影。不仅如此,溪底村在岩河村硬化道路、集镇建设等方面都是出钱又出力。

乡风文明村容美,溪底的村民们感到生活十分惬意。如今,村民们都享受到房屋财产、意外伤害及相关的政策性保险等待遇。每逢“老人节”,村里的老人根据不同的年龄段,还可领到50元至300元不等的慰问金。村民们由衷地说:“真没想到我们农村老百姓也过上了文明生活:垃圾不再乱倒,说话懂得礼貌,白天辛勤劳作,晚上读书看报……”

村居环境的领头羊

步入高淳农村,整洁的道路两旁繁花似景,花草树木交相辉映,村居环境建设面貌一新。近年来,高淳县委、县政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城乡统筹,紧紧围绕“三农”,以强基工程为抓手,以为民......余下全文>>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