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元二使安西教案

一:星级教案送元二使安西的诗意

译文清晨刚下阵雨,渭城达到尘土湿润,空气清新,旅舍更加青翠。朋友啊,再干一杯送别的酒吧,要知道西出阳关之后,就再也难见老朋友了。

二:送元二使安西课件

4

三:教学设计怎么写

从网上找教案吧,就是备课,目标,重难点,教学过程

四:幼儿园黄鹤楼送孟浩然至广陵教案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两首古诗,背诵并会默写。 3、感悟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间的深情厚谊。 4、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走进诗句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学生:搜集相关的人物、地点的资料,读熟诗句。 教学课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 2、理解诗句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间的深情厚谊。 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鉴赏能力。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整体感悟。 1、谈话激趣入题。 2、交流收集到的材料,进一步了解李白、孟浩然两位诗人。 3、检查预习情况,校正读音。 4、 初步走进诗篇。(大体知道这是一首送别诗。板书:送) 二、诵读诗文,把握诗意。 1、总结理解古诗的办法(如:查字典、看注释、看插图、读资料等。) 2、学生自主利用上述方法互相说说诗的大意。 3、 理解诗意。、 4、整体把握诗意。 三、品读诗句,进入意境。 (一)理解第一、二句诗。 1、请找出诗人和朋友告别时的地方。 (出示地图:黄鹤楼) 2、图文对照,理解“西辞”。 让学生通过结合地图理解“西辞”的意思。 3、以“烟花三月”为切入口,让学生展开想象。 (拓展学生思维,体会诗人和朋友离别的情景。让学生入境入情) 4、分角色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二)理解第三、四句诗。 1、诵读这两句诗,请学生谈谈自己的理解。 2、重点体会“远影”“尽”“流”。 (1)让学生想象诗人站在江边久久不离去,看着友人渐渐远去,诗人此时会有何感想 。 (引导体会朋友之间情谊之深。) (2)想象“尽”了的是什么,无“尽”的是什么。 (引导学生体会情深意更重的挚友情谊。) (3)讨论:滚滚东去的仅仅是一江春水吗? (引导体会朋友之间那种“海内存知己”的情谊。) (4)分角色,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四、品读诗句,感悟诗情。 1、诵读诗句。 (提倡换位赏读,请学生把自己就当作李白,身临其境地感悟诗人对朋友的依依不舍的深情厚谊。) 2、有感情地背读。 3、用一个词或用一句感叹的话来形容一下两位诗人的深厚友谊。 (让学生体会朋友之间是充满深情厚谊的) 五、布置作业。 查找有关送别的诗句。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巩固已认识的5个生字。 2、理解诗句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间的深情厚意。 3、比较课文中的两首送别诗和收集到的其他送别诗。 4、继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1、背诵第一首诗。 2、导入学习《送元二使安西》。 二、利用学习上首诗的办法,学生自主学习。 1、小组合作学习《送元二使安西》。 (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小组合作,共同探究) 2、汇报交流学习情况。 (在合作中学习。共同发挥自己的特点,互相学习,提高学习的效率) 3、诵读诗句,整体把握诗句的意境......余下全文>>

五:王维的陇西行的教案.谢了!!!

陇西行

十里一走马。

五里一扬鞭。

都护军书至。

匈奴围酒泉。

关山正飞雪。

烽戍(一作火)断无烟。 【注释】 ①陇西行:乐府古题名之一。陇西,陇山之西,在今甘肃省陇西县以东。

②都护:官名。汉代设置西域都护,唐代设置六大都护府以统辖西域诸国。

③匈奴:这里泛指我国北部和西部的少数民族。

④酒泉:郡名,在今甘肃省酒泉县东北。

⑤关山:泛指边关的山岳原野。

⑥烽戍:烽火台和守边营垒。古代边疆告警,以烽燧为号,白天举烟为“燧”,夜晚举火为“烽”。戍,一本作“火”。

⑦断:中断联系。 【赏析】   这是一首采用乐府旧题写的边塞诗,表现了匈奴入侵、边防告急的情景。作者没有正面描写战争,而是截取军使送书这一片断,通过描绘出一幅迷茫、壮阔的关山飞雪远戍图,侧面渲染边关的紧急与紧张,展现出诗篇“意余象外”的深邃与凝重。所以有张戒《岁寒堂诗话》中的“信不减太白”之誉。 王维(699-761),字摩诘(jié),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原籍祁(今山西 祁县),迁至蒲州(今山西省永济),晚年居于蓝田辋川别墅,汉族。其诗、画成就都很高,苏轼赞他“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尤以山水诗成就为最,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他著有《王右丞集》,存诗400首。不仅如此,王维善画人物、丛竹、山水。唐人记载其山水面貌有二:其一类似李氏父子,另一类则以破墨法画成,其名作《辋川图》即为后者。但是传为他的《雪溪图》及《济南伏生像》都非真迹。王维在唐诗的范畴显然有更高的成就,他是唐代山水田园派的代表。

王维青少年时期即富于文学才华。开元九年(721年) 中进士第,为大乐丞。因故谪济州司仓参军。后归至长安。开元二十二年张九龄为中书令。王维被擢为右拾遗。其时作有《献始兴公》诗,称颂张九龄反对植党营私和滥施爵赏的政治主张,体现了他当时要求有所作为的心情。二十四年 (736)张九龄罢相。次年贬荆州长史。李林甫任中书令,这是玄宗时期政治由较为清明到日趋黑暗的转折点。王维对张九龄被贬,感到非常沮丧,但他并未就此退出官场。开元二十五年,曾奉使赴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幕,后又以殿中侍御史知南选,天宝中,王维的官职逐渐升迁。安史乱前,官至给事中,他一方面对当时的官场感到厌倦和担心,但另一方面却又恋栈怀禄,不能决然离去。于是随俗浮沉,长期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

王维在诗歌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无论边塞、山水诗、律诗还是绝句等都有流传人口的佳篇。他确实在描写自然景物方面,有其独到的造诣。无论是名山大川的壮丽宏伟,或者是边疆关塞的壮阔荒寒,小桥流水的恬静,都能准确、精炼地塑造出完美无比的鲜活形象,着墨无多,意境高远,诗情与画意完全融合成为一个整体。

山水田园诗派是盛唐时期的两大诗派之一,这一诗派是陶渊明、谢灵运、谢朓的后继者,这一诗派的诗人以擅长描绘山水田园风光而著称,在艺术风格上也比较接近,通过描绘幽静的景色,借以反映其宁静的心境或隐逸的思想,因而被称为“山水田园诗派”。其主要作家是孟浩然、王维、常健、祖咏、裴迪等人,其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是王维和孟浩然,也成为“王孟”。

以军旅和边塞生活为题材的《从军行》、《陇西行》、《燕支行》、《观猎》、《使至塞上》、《出塞作》等,都是壮阔飞动之作。《陇头吟》、《老将行》则抒发了将军有功不赏的悲哀,反映了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一个侧面。《观猎》生动地描写了打猎时的情景。《夷门歌》歌咏历史人物的侠义精神。《少年行》四......余下全文>>

六:幼儿园大班下册语言别董大教案

听了大家刚才的交流,谈的大多是自己对三篇短文的理解,而老师在读这些文章的时候,恰恰是《别董大》这首诗给我的感受最深。

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别董大》这首诗,看看在这首诗中,到底是什么感动了老师,或许你读着读着,你也被深深地感动。

(出示古诗:《别董大》)

(学生读)

三、简介背景,研读“雁”字。

通过刚才的读,大家已经知道,这是一首——(送别诗)。写的是谁在哪里送别谁?(高适在塞外送别董大)

高适?高适是谁?(学生讲:高适是唐代诗人。字达夫,渤海蓨(tiǎo)(今天的河北省景县)人。

因为官至散骑常侍,所以又称高常侍。他的诗大多反映边塞生活,诗情奔放。作品集为《高常侍集》。)

董大?多奇怪的名字啊?你能说说吗?

(学生说:唐玄宗时著名的琴客董庭兰。在兄弟中排行第一,故称“董大”。)

我记得这样的称呼在王维的一首古诗中也出现过?(见机点拔:那首诗是“渭城朝雨浥轻尘……”)

对,是——《送元二使安西》,这里的“元二”就是?(在家中排行第二,所以他为——元二。)

这首诗前两句写的是当时分别时的环境。读了诗以后,你了解到他们是在怎样的环境中分别的?

七:古代诗歌鉴赏系列教案之一:

怎样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 一、鉴赏用词之妙 (一) 中国诗歌对语言的变形 进行诗歌鉴赏,首先要了解诗歌语言的特征,即要懂得“诗家语”,懂得诗歌对语言的变形。这是诗词鉴赏的基础。同时,也是高考诗歌鉴赏考查的重点内容之一。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诗歌当然也是语言的艺术。诗歌艺术分析的依据首先就是语言。严羽说“诗有别材”,其实,诗也有“别语”。诗歌语言与其他文学样式的语言相比,更具抒情性、含蓄性、精炼性、跳跃性。中国诗歌多半是短小的抒情诗,一首诗里面的词语数量并不多,蕴含的意象却非常丰富。要借助非常俭省的语言外壳来表达丰富的思想感情,还要符合音韵的需要,诗歌非对语言作出变形不可。实际上,很少有人用平常说话的语言来做诗,如果有的话,也是可笑的打油诗。(静夜思是个例外吧!) 中国诗歌对语言的变形,在语法上主要表现为:改变词性、颠倒词序、省略句子成分等等,主要目的是建立格律以造成音乐美,给读者留下艺术想象和再创造的空间。而这些地方,往往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了解诗歌语言组织的规律,就能迅速进入诗歌的语境。 (1) 把握词性的改变,体会诗人所炼之“意”。 中国古代诗人为了炼字、炼意的需要,常常改变了诗词中某些词语的词性,这些地方,往往就是一首诗的“诗眼”或一首词的“词眼”。要详加分辨。例如: 何逊“夜雨滴空阶,晓灯暗离室” (前两句:复如东注水,未有西归日。)本篇描写与友人惜别的情景。“夜雨”二句渲染与友人话别时的环境气氛,是历来傅诵的名句。前一句写室外:夜已深沉,一片寂静,唯有雨点滴落在台阶上,发出单调的音响。诗中虽然没有写人的活动和感受,但是通过“夜雨滴阶”的情景可以体察到离人心中的凄凉,冰冷的雨点仿佛滴在他们的心上。后一句写室内:天已破晓,油灯将要燃尽,充满离愁的屋子显得一片昏暗。破晓之际屋子感觉上比较暗,夜间与白天则不然,观察何其细致!从“夜雨”到“晓灯”,暗示一个不眠之夜过去了,“空阶”和“离室”,则渲染出人们心境的凄惶。 例1、王维“下马饮君酒”(《送别》王维: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这首诗写送友人归隐,看似语句平淡无奇,细细读来,却是词浅情深,含着悠然不尽的意味)王维笔下是一个隐士,有自己的影子,至于为什么不得意,放在老杜等人那里一定有许多牢骚,可在这里只是一语带过,更见人物的飘逸性情,对俗世的厌弃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例2、“日色冷青松”(《过香积寺》王维: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评析] 这是一首写游览的诗,主要在于描写景物。题意在写山寺,但并不正面描摹,而用侧写环境,来表现山寺之幽胜。“云峰”、“古木”、“深山”、“危石”、“青松”、“空潭”,字字扣合寺院身分。最后看到深潭已空,想到《涅经》中所说的其性暴烈的毒龙已经制服,喻指僧人之机心妄想已被制服,不觉又悟到禅理的高深。全诗不写寺院,而寺院已在其中。构思奇妙、炼字精巧。“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历代被誉为炼字典范。) 例3、常健“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破山寺后禅院》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惟闻钟磬音。 [评析] 诗旨在赞美后禅院景色之幽静,抒发寄情山水之胸怀。诗人清晨登常熟县的破山,入破山寺(即兴福寺),在旭日初升、光照山林的景色中,表露礼赞佛宇之情。然后走到幽静的后院,面对美妙的佳境,忘情地欣赏,寄托自己遁世情怀。“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意境尤其静净。起句对偶,颔联反而对得不工整,虽属五律,却有......余下全文>>

八:电子教案在语文教学中有哪些好处

承德四中 梁英平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多媒体在学生愉悦学习、创新学习中发挥着日益巨大的作用,课堂是一个特定的空间,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是学生学习主体性的生动体现。因此,教师必须合理使用教材,灵活地运用电教、多媒体教学手段,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轻松、欢乐中获取知识。

一、运用多媒体弄清文章篇章结构

要想使学生真正掌握一篇文章的篇章结构,理清其思路是关键。例如:在教《苏州园林》一课时,可以先放一段录像让学生欣赏。录像的前半部分体现苏州园林是“完美的图画”的特点,后半部分则可选择几处有特色的景点,如亭台轩榭、假山池沼、花草树木等。在此基础上突出建筑物的色彩,并捕捉每一个角落的“图画美”。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好地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可以在放映录像的同时配乐(最好是古典音乐)朗诵课文,让学生在欣赏录像、聆听课文的同时思考几个问题:苏州园林总体特征是什么?设计者们是如何实现这个特征的;课文第2至6自然段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欣赏完录像之后,检查提问,然后由老师分析、讲解课文,重点分析本文总分的结构方式及语言的多样性。借助录像,让学生在大脑中留下苏州园林的美好画面,进而用较快的时间清理本文的“脉胳”之所在。

二、运用多媒体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

电教煤体具有声、光、像等多种功能,它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去积极地思维,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1、正确观察,促进条理思维。

当前语文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为了让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锻炼,我用 PowerPoint制作了幻灯片,放映学生熟悉的避暑山庄的几处景点:这里的景色学生们都非常熟悉。我让学生先谈谈对避暑山庄的总体印象,然后从几个方面分别说明,最后模仿《苏州园林》的结构把自己想说的话整理到日记本上,成为一篇比较成功的说明文。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锻炼了他们的写作能力。

2、创设情景,发展思维:

在整个初中阶段,学生的思维由直现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过渡,因而,在教学中运用投影或动画创设课文情景,能帮助学生掌握感性知识,并发展想象思维。如讲授《山中访友》一课,我使用Movie maker制作了一段视频,按照作者拜访山中好友的顺序,配以清幽的背景音乐和简短的文字介绍。这样,就好似学生跟随着作者一同走进了山林,拜访山中的众好友。 学生放飞心灵,与山川草木,花鸟鱼虫对话,共同营造一个神奇的童话世界。总而言之,通过这样的学习,既使学生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发展他们的想象思维。

实践证明,充分利用电教媒体,对于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很大的作用。

其实,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远不止以上两点,根据多媒体技术的特性,我们还可以在唐宋诗词教学中让它发挥更好的作用。

运用多媒体提高学生对唐宋诗词的欣赏能力:

唐宋诗词是我国古代文学中的瑰宝,它以完美的艺术特色、丰富的思想内涵、广阔的社会生活,深受我国人民的喜爱。但由于课本中选取的篇目不多,所以学生对此知之甚少,传统的诗词教学只是让学生背诵、记忆和理解意思。其实,我们完全可以将多媒体教学手段与唐诗词欣赏结合起来,让课本中的诗词名篇在学生头脑中留下最深刻的印象,并可以从课外选择名篇佳作供学生欣赏。我的具体想法如下:

1、文字输入及修饰。

利用PowerPoint多媒体大纲模式,将事先编制的大纲按照程序,逐一对每一幅幻灯片进行文字输入,内容包需要讲解的诗词、有关诗词的背景解释等。在幻灯片模式中,对该片的文字进行修饰。让它与中国的书法艺术有效的结合......余下全文>>

九:.幼儿园国学爱学习的好孩子教案怎么写

第一节

课前:

① 准备教材:初读本,唱唐诗,教学CD

② 准备宣传VCD,

③ 点名单:了解学生结构,是否交费报名

④ 弟子规总叙的卡片

⑤ 检查电源以及播放设备

⑥ 其他:黑板、水笔、粉笔、纸巾、时钟表

过程:

一、静定10分钟

1自我介绍①老师自我介绍 ②学生自我介绍

2静定训练:①音乐[一上课就播放]

②用游戏方法导入规则

③语言暗示a[聪明的一休]b想一想:长相、1+1

④睁开眼睛,再来一次:口令三二一。⑤睁开眼睛:点名

二、大学20分钟

1第一自然段①听②跟读③指读的引导[一字一音]④小游戏:手指要指 ⑤跟磁带读,老师辅导指读

2预习第二自然段

三、唱唐诗《静夜思》15分钟

1读原文2小组过关3听CD 4 唱听CD 两遍 5大合唱

四、休息10分钟

1老师找孩子聊聊天,提示孩子上洗手间 2助手将提供借阅的VCD发给家长

2集合口令:击掌三声,口令十九八七……三二一“静定一分钟”

五弟子规1—2小节

1跟读总叙 两遍 2指读一遍 3后三小节两遍 4看卡片 5通读一遍

六、总结:

1静定的规和口令 2指读的方法 3作业[学而时习之] 4奖品:荧光棒

第二节

静定

自我介绍:名字+班级,老师的名字

游戏:1想象 2手指快算之手指表示数

内容:大学:第1、2自然段。弟子规:3—5小节[复习1—2小节]

奖品:铅笔

第三节:

一静定5分钟:口令之后播放音乐;语言暗示:马拉松比赛现场的场景:拉拉队,运动员,天上的飞机

二自我介绍3分钟:名字+班级+年龄[老师要登记起来]

三弟子规诵读:20分钟

1新课:6、7小节,带读,看挂图,轮读,

2复习:1—5小节:小组轮读,试背

3游戏:手指:一只手以内表示1—10的数;两只手逆数50以内的数

四休息5分钟 五静定1分钟

六大学20分钟

1读第三、四自然段。带读,[意学生翻书]

2复习第一、二自然段。 3试背一自然段

七唱诗《清明》10分钟

八整理:静定,发奖品:削笔刀[下课:结束语]

第四节

一静定5分钟:播放音乐,口令,语言暗示[跑步坚持到底的毅力,我们也要学习,做静定的时候不说话,不动,安静的闭上眼睛

二演讲训练:按顺序不跑不跳大大方方上讲台,内容:名字+“我是怎么来到幼儿园的,放学的时候**会来接我”。

三弟子规:

1新课8分钟:8—10小节,三遍:

2复习8分钟:入则孝:齐背总叙;试背“入则孝”;带读1遍前7小节

3游戏3`:想象力游戏 蜗牛、山、桥、山洞、勺子、摇篮、睡觉的问号

4手指逆数2分钟:100——1

四休息5` 五集合:击掌三声,倒数,“三二一”静定一分钟

六、大学20分钟:P18页

1新课:大学第二段,带读两遍,2字音提示:好 恶 [双胞胎、一人多名]

3复习:大学一段:试背一、二自然段,带读三、四自然段

七、吟唱10分钟:P48《清明》直接播放CD第三首,两遍后跟唱。

八调整时间:看弟子规吟唱一小段。静定一分钟,静定的同时发奖品[小沙画],结束语

第五节

一静定:静坐

二演讲:名字+天气状况的描述

三弟子规:1新课:11、12小节,2复习:8—10小节 3背诵1—7 4想象力游戏 5指法游戏

四休息

五大学P19 1背第一段,2读第二段,3新课第三段

六调整时间:1看《负荆请罪》光盘 2唱清明 3静定+奖品(弹纸) 4结束语......余下全文>>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