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求“关于建立社区准入制度的建议”?
随着社会事业的发展和城市管理重心的下移,社区工作也出现了行政化的倾向,大量行政部门职责范围内的工作涌入社区,社区工作者疲于应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区职能的发挥,阻碍了社区工作的健康发展。通过调研,我们认为要使社区建设再上新台阶,有必要尽快推行社区工作准入制度。
一、推行社区准入制工作的必要性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社区居委会承担的机关各部门下放的工作越来越多,社区的工作负担越来越重,社区自治的权力相对削弱,已严重阻碍了社区的依法自治。主要问题是:“负担太重,权责不明,费用不到位,要求不切实际”。
1、“社区是个筐,啥都往里装”,这句话已成为社区工作者的口头禅,根据民政部门的统计,现在由社区居委会承担的工作多达30多个大项,140多个小项,其中近40项不属于社区居委会职能范围内的工作。过去由政府、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承担的多种社会职能被转移到社区,像计划生育、社会治安、安全生产、环境卫生、劳动就业等各种事务性工作都要居委会参与,甚至是具体操作,社区工作者整天忙于应付各部门下派的任务。
2、部门工作做得好坏,本应由社区作评价,而现在一些部门把自己的工作交给社区办,反过来还要考核社区的业绩,有些部门把一些带有营利性质的事务,也硬性摊派给社区,如计生委要求社区推销平安保险、福思福营养液、联通卡,让社区勉为其难。
3、有的部门不考虑社区工作的成本,只派活不给钱,社区工作者自己干不过来,请人干又没有相应的费用。更为过分的是有的部门连统计表也要社区自己复印,使本来没有经济来源的社区雪上加霜。
4、许多部门都要在社区建立自己的“机构”,不派人还要挂牌,且牌子尺寸不一、颜色不同,还要求挂在显著位置,再就是要求社区建立各类台帐,不仅分类细,又有纸质又有电子文档,既要图片又要文字,不时下来检查还要准备详细的汇报材料,台帐资料准备不符合要求考核就要扣分,这些工作费时费力又费钱,并没有多少实际意义。
二、推行社区准入制工作的可行性
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元,是党委、政府加强社会管理、提供公共服务的平台,社区居委会是广大社区群众的自治组织,社区居委会的职能除了依法协助政府做好相关工作,主要就是为辖区居民服务并决定有关社区事务,社区工作做得好不好,最终由社区居民说了算。所谓“社区准入制”,就是规定除法律法规及区级以上党政机关文件规定社区居委会承担的工作职责外,职能部门拟将其组织机构、工作任务、评比考核等进社区的,均实行准入审批。未经批准,各部门不得直接向社区安排任务。我们认为,在海陵推行社区准入制不但十分必要而且条件基本成熟。
1、社区居民和社区工作者的迫切要求
在近几年的人代会上,都有来自社区工作的人大代表提出相关议案,在说明社区工作现状的同时,呼吁尽快出台社区准入制的相关文件,在人大多次的社区工作调研中,社区工作者在说明困难的同时,也热切期盼着能有一个社区准入的文件进一步规范社区工作,广大的社区居民在希望社区干部更好地服务于辖居居民的同时,也理解社区工作者的苦衷,要求尽量为社区工作者减负。
2、行政机关的观念更新
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区政府各机关部门正进一步更新观念,转变职能,通过学习调研、分析检查、整改落实等阶段的活动,机关部门普遍提高了认识,改进了作风,多数部门意识到加强社区建设,为社区工作减负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提高了为基层服务、为社区服务的自觉性,相信随着科学发展观的进一步贯彻,建立社区工作准入制度一定会得到更多机关部门的理解和支持。
3、外地成功经验的借鉴
社区准入制度,目前全国各地已有不少城市开始实施,我省的南京、常州等地已出台了相应的实施意见并正在施行,从相关......余下全文>>
二:“社区工作准入制”怎样做到位
为切实减轻社区“负担”,削弱社区“扮演”基层政府部门职能的角色,增强社区自治功能和自治水平,目前全国一些城市陆续推行了“社区工作准入制”,对市区街机关部门进入社区的工作实行审批归口,除法律、法规、党章有明确规定应由基层自治组织承担的以外,均实行“准入制度”。这一制度的出台,受到社区的普遍欢迎,使社区工作者从繁重的事务中解脱出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为居民服务,成效明显。但是,在执行过程中还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和矛盾,需要认真加以研究和解决。二是在区县机关职能部门内宣传不到位,有的机关部门把工作进社区当做是工作的落实,存在认识上的误区,认为“只有工作进社区,才算得到了落实”,仍有一些部门没有按照意见相关规定与负责“准入制”统一扎口的机构沟通协调,而是直接给居委会下达任务,有的社区即使门前牌子少了,工作量仍没减少,社区仍扮演着政府职能部门的......(本文共计2页) [继续阅读本文]
三:社区服刑人员如何参与到社区治理和服务中来?有何机制
社区治理属于地域性基层社会治理范畴,是行政管理服务和群众性自治的有机结合,具有明显的共治属性,其基本手段和方式是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 首先表现为社区治理是对某一地域范围内的公共事务和公共行为实施综合治理,属于俗称的“块块管理”;
其次表现为社区治理是整个社会治理的基础环节,属于社会治理的前沿阵地,直接面对居民群众,具有零距离了解社情民意和群众需求的先天优势,能够做到在第一时间提供服务、解决问题;
再次是坚持系统治理,把社会管理从政府单向管理向政府主导、社会多元主体共同治理转变。
为此,要充分发挥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作用,通过依法理顺社区体制、转变政府职能、整合社区资源、扩大社会协同和群众参与等手段,不断提高行政管理效能、完善社区服务体系、增强社区居民自治能力、丰富社区各类主体参与社区治理的形式和途径,实现政府职能规范明晰、社区治理体制科学合理、社区居委会自治功能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培育和监管体系全面完善、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方式丰富多样,在社区形成党政善治、居民自治、社会共治和厉行法治有机结合的良好局面和治理模式。
一、要明确治理主体,推进社区治理多元化。依法明确社区各类治理主体,理顺工作关系,建立以社区综合党组织为核心,以社区居委会为基础,以社区工作站为平台,以社区服务中心为依托,以社区社会组织为补充,驻社区单位密切配合,社区居民广泛参与的现代社区治理结构和议行分离的社区组织架构。
二、要厘清工作职责,推进社区工作规范化。全面清理取消、转移工作事项,撤销检查考核评比和临时机构,规范社区盖章证明事项,切实减轻社区工作负担,实现社区工作 “瘦身减负”和社区居委会增强自治功能的有机结合。分别制定社区各类工作清单,建立社区行政事务准入制度,推进社区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三、要加强组织领导,推进社区治理共建化。着力构建“条块结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驻共建”的社区共建格局,充分发挥社区综合党组织“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优化管理、维护稳定”的作用。以开展区域化党建为抓手,以扎根基层、服务群众、促进和谐为重点,以社区居委会、社区工作站为主体,有效整合社区内党群组织、政府组织、中介组织、市场组织等相关资源,建立党群互动新平台和基层党建新品牌,最大限度地实现社区资源的共有共享。
四、要扩大基层民主,推进社区居民自治常态化。坚持和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发展基层民主,以实行社区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为核心,充分激活社区居委会自治功能,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选举并培养一批社区自治带头人,丰富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形式和途径,努力实现社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
四:社区工作者收入与奉献的关系
1、提高社区工作者的工资福利,以待遇留人。
适当的待遇才能体现出劳动者应有的劳动价值和尊严。一个人选择或者离开某一岗位,薪酬也许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但肯定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长期以来,社区工作被认为是一个低层次的工作,在人们眼里,社区工作者的社会地位不高。其原因主要是社区工作者的收入较低,社区工作缺乏影响力,没有吸引力。改变这种现状,必须从以下四个方面着力:
一是建立工资收入自然增长机制。可参照公务员增资办法,建立社区工作者工资收入自然增长机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职工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每隔三至四年自然晋升一个档次,工资收入的整体水平应以不低于全市城镇职工人均收入为基准。
二是建立多渠道增资机制。在继续依靠市、区财政承担社区工作者工资收入主渠道的同时,按照“费随事转”的原则,对属于政府购买服务范围外的社会事务,其主管部门要求社区工作者协助完成的,必须相应下拨经费。依托经济发展、综合实力的增强,街道要进一步加大对社区的投入,根据财力增加社区工作者的收入。此外,鼓励法人、社会团体、中介组织通过不同途径和渠道支持社区工作,对社区工作者的辛勤劳动给予物质上的奖励,从而构成“以财政支付为主体、街道增资为追加、社会捐助为补充”的社区工作者薪酬结构。
三是建立同工同酬机制。2003年,按照钟政发110号文对社区干部工资或生活补贴标准作出了明确规定。当然,文件对初次就业的大学生、有收入人员、无收入人员提出不同的薪酬标准,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但在实际操作中也出现了如能力强、工作压力大、对社区工作付出多的社区正职工资反而比工作量小、责任轻的社区副职低等情况,显现出目前工资标准的不合理性。这违背了社会主义制度下体现的“按劳取酬、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不利于调动积极性。因此,必须建立同工同酬制度,激发大多数社区工作者的工作热情和进取精神。
四是落实社会保障政策。从市、区下拨社区的综合经费中,要由街道统筹10%,单独建帐,作为社区工作者缴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的专款,超支部分由街道补贴,积余则接转下年度使用,不得挪作他用,切实保障社区工作者的切身利益,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2、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和机会,以事业留人。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告诉人们,人的需求是从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友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等五个层次逐级上升的,而事业始终是人们追求自我实现的一个价值平台。要留住人,就要我们充分利用社区工作的广度和深度,使社区工作者在这广阔的天地里,感到英雄能有用武之地。
一是要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电台等媒体,大力宣传社区建设的重要性及紧迫性,大力讴歌社区工作者立足岗位、无私奉献的崇高品质及其中的代表人物、优秀人物的先进事迹,营造全社会关心、尊重和爱护社区工作者的良好氛围,增强社区工作者的自豪感与荣誉感。
二是要加强培训,提高素质。借助和依托辖区内各类教育教学资源,针对社区工作者的不同情况,采取分层分类分段办法,抓好职业道德和专业技能的学习培训,不断提高社区工作者的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为他们服务群众、奉献社会奠定扎实基础。
三是要创造机会,发挥作用。社区工作面广量大、千头万绪。我们要利用社区工作的特点,引导和组织社区工作者围绕辖区的社会性、群众性、公益性工作,以服务群众为重点,创设多种载体、运用多种方法,广泛深入地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建设活动。在活动中不断磨练自己的意志,提升自身的素质。并注重及时把那些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群众信得过的社区工作者提拔到更重要......余下全文>>
五:社区党组织是社区居委会自治的什么???
社区党组织地位和职责。社区党组织是党在社区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社区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社区党组织的主要职责是:宣传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和执行党中央、上级党组织和本组织的决议,团结、组织干部和群众,努力完成社区各项任务;讨论决定本社区建设、管理中的重要问题;领导社区居民自治组织,支持和保证其依法充分行使职权,完善公开办事制度,推进社区居民自治;领导社区群众组织,支持和保证其依照各自的章程开展工作;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反映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组织党员和群众参加社区建设;加强社区党组织自身建设,做好党员的教育管理和发展党员工作。
社区居委会职能和权限。社区居委会是社区成员代表会议的办事机构,代表社区成员管理社区内的公共事务,是社区成员在党的领导和政府指导下依法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社区居委会有三项职能:一是管理职能。在政府有关部门的指导下,组织社区成员进行自我管理,负责或协助搞好社区的计生、治安、物业、流动人口、人民调解、卫生医疗、环境卫生、困难群众保障、退离休人员管理等工作,完成社区成员代表会议制定的管理目标;二是服务职能。组织社区成员进行自我服务,开展以便民利民、劳动中介和就业再就业为重点的社会事务服务,面向社区特殊群体提供社会福利服务;三是教育培训职能。引导和组织社区成员开展社区法制、道德、禁毒、青少年和刑释解教人员的教育,开展职能培训、文化娱乐和体育活动,评选“文明楼院”、“五好文明家庭”,增强社区成员的归属感和凝聚力。
社区居委会是实现基层民主自治的载体,具有三项职权:一是自治权。社区居委会在党的领导和政府的指导下,拥有在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范围内,自主决定社区内部各项事务的权力,包括民主选举权、事务决策权、日常管理权、财务自主权、摊派拒绝权、内部监督权等;二是协管权。社区居委会协助政府管理与社区成员有关的行政事务,在积极主动协助政府完成各项管理工作的同时,对政府部门要求代办的临时性工作,可实行“费随事转”,政府有关部门应向社区居委会拨支工作经费,对不属于协管范围内的工作实行有偿服务;对政府部门确需社区协助的长期性工作,建立准入制度,经市社区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把关,在保证必要经费的前提下,实行“人随职配、权随责走”。三是监督权。受社区成员代表会议委托,对有关部门和其他社会组织履行社区工作职责进行监督、评议,并及时将监督意见向该部门或组织的上级机关和部门反馈。社区居委会对外只挂三块牌子,即:社区党支部(党总支、党委)、社区居委会和社区议事监督委员会。
六:有谁知道上哪能找到关于居委会与所辖区单位互建互助的资料?谢谢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建设目标
1、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中央和省委关于推进社区建设的要求,围绕我市“两个率先”和建设“双百城市”的目标,以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以服务社区居民、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与城市文明程度为根本出发点,以创建特色社区为载体,切实加强党的领导,完善城市居民自治,健全城市社区管理组织体系,充分发挥社区居委会在管理社区事务和服务居民中的积极作用,调动居民群众依法管理自身事务的积极性,保证党和政府决策部署的全面落实,促进社区三个文明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基本原则。
推进基层民主。扩大民主选举,加强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实行居民自治。
提高服务质量。把服务社区居民、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作为根本出发点和归宿,解决好影响社区居民生产生活的主要问题,不断满足社区居民的社会需求。
实行共驻共建。社区内的机关、团体、部队、企事业单位主动关心,协调配合,积极参与,最大限度地实现社区资源共享,形成共驻社区、共建社区的良好氛围。
实现持续发展。加强队伍建设,提高社区工作者的政治业务素质;规范部门行为,立足服务社区;加大投入力度,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建章立制,规范管理。
3、建设目标。用3至5年的时间,建立起由党委、政府领导,部门密切配合,社区居委会组织实施,社会力量支持,群众广泛参与的社区建设工作机制。建设居民自治、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治安良好、环境优美、文明祥和的和谐社区。
二、科学设置社区居委会
4、社区划分要把握三个标准:一是要素性标准。要按照地域、人群、管理机构和认同感、归属感等社区构成要素,同时考虑社区资源配置、历史习惯、人文风俗等因素进行划分;二是人口定量标准。社区人口要形成一定的规模,一般以1000至3000户为宜。特殊情况不搞一刀切;三是类别区分标准。要根据新建社区的不同特点划分社区类型:依主要街巷、河流为自然界线划分为“地缘型”社区;依一个或几个连片的单位职工宿舍区为界线的划分为“单位型”社区;依一定规模的住宅小区为界线的划分为“单元型”社区。
5、社区党组织设置。社区党员人数超过3人不足50人的成立党支部;超过50人的成立党总支;超过80人的可成立党委。社区党组织设书记1名,副书记1名,委员若干名。成立社区党委或党总支的,要结合实际情况,灵活设置党支部,可以依托楼幢、非公有制企业、中介机构等组织建立独立党支部或联合党支部;可以依托市场单独建立党支部;也可以采取挂靠方式建立党支部,把分散、流动的党员组织起来。社区党支部组成人员按照“党内推荐、群众推荐、党内选举”的方式产生。
6、社区居委会的组成。社区居民委员会由主任、副主任、委员3至9人组成,原则上按每300户配1人的标准配备,物业管理健全的新建社区应适当减少,具体人数可根据辖区范围、户数规模等因素并依据有关法律规定核定,社区居委会负责管理社区的日常事务。社区居委员会由社区成员代表会议选举产生,逐步过渡到由户代表或社区全体有选举权的居民直接选举产生,到“十一五”末全市城区所有社区居委会成员全部由直选产生。社区居委会每届任期3年,设人民调解、治安保卫、公共卫生、计划生育等委员会,可以分设若干居民小组。社区成员代表会议由社区居民委员会辖区居民代表和单位代表组成,对辖区内的自治事务实行决策和监督。社区议事监督委员会是社区成员代表大会的常设机构,对社区成员代表大会负责,设主任、副主任和委员7至9人,履行议事、监督职能,实施对社区居委会、社区干部和政府有关职能部门的评议和......余下全文>>
七:如何加强社区民主管理
一、完善机制体制,发挥城市社区的基础平台作用
社区是政府实施社会管理的“终端”,是传递党政关爱的桥梁。各社区要切实履职尽责,完善各项体制机制,大力推进城市和谐社区建设,实现“居民自治,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治安良好,环境优美,文明祥和”的社区建设目标,进一步夯实社会管理基础。要加强社区居委会体系建设,健全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群众自治组织为主体、社会各方广泛参与的新型城乡社区管理机制,引导社区多元建设主体在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管理中发挥积极作用,推动政府行政管理与社区自治有效衔接、良性互动。要结合《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的实施,明确软、硬件建设标准,积极争取发改委和财政部门增加投入,发挥市场多元主体作用,多渠道落实资金,大力推进社区服务设施建设,增强和完善社区服务功能。要认真落实中办、国办《关于加强和改进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建设工作的意见》精神,健全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全面开展居务公开民主管理,充分发挥居民会议、居民委员会、居民小组在社区管理中的主体作用,切实保障基层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监督权。要深化“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片组户联系”工作,探索维护群众权益、化解社会矛盾的新途径、新方法,整合社区工、青、妇等群团组织力量协调处理群众利益问题,加强社区舆情掌控,强力推进网络问政,开展网络舆情监测,在城市社区建立完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和重大舆情报告、疏导与防控机制,促进社区和谐稳定。要着力加强社区党风廉政建设,积极构建社区工作监督管理机制,围绕人、财、物管理等关键环节,建立健全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资产资金资源管理制度和党务、居务、财务公开制度等,着力形成自律与他律、要求与制度相衔接的党风廉政建设长效机制。
二、改善民计民生,发挥社会救助的保障兜底作用
保障社会底线公平和增进国民福利是时代赋予的最紧迫任务,也是构建和谐社会、保障基本民生最首要、最基本的任务。各社区务必高度重视,紧紧围绕提高群众的幸福感和安全感,从改善民生入手,切实构筑底线公平。要全面落实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医疗救助制度和临时救助制度,做好城市低保对象调查、认定、审核、资金发放等工作,加强对失业人员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的动态管理,及时掌握其就业及收入状况,切实做到“应保尽保”,确保困难群体基本生活。要制订社区灾害应急预案,建立应急处置小组和应急小分队,组织相关应急预案演练、人员培训和相关应急知识普及工作,完善预测预警机制,切实增强社区灾害应急处置及防灾减灾能力。要加强辖区内流浪乞讨人员劝导和生活救助,引导其到救助管理站求助,同时加强辖区内精神病人基本情况调查,逐一建卡立档,强化监管,确保管控万无一失。要大力组织社区党员、志愿者“攀穷亲”、“结穷对”、“帮穷户”,对社区困难群众进行帮扶。要大力发展社区慈善事业,加强对社区捐助接收站点、“慈善超市”的建设和管理,搭建社区居民自助互助平台,增强社区扶贫济困作用。要重视福利彩票销售,积极配合开展福彩销售进社区工作,大力搞好公益宣传,树立“扶老、助残、救孤、济困、赈灾”的福彩公益形象。要建立健全监督保障和工作评价体系,推行“乡、村两级联查联审制”、“城乡低保听证评议制”、“票决制”、监督员制度和资金发放打卡直发制度,进一步细化和规范社会救助的申请、调查、审批、公示等程序,不断增强社会救助工作透明度,使社会救助工作真正成为阳光操作、对象准确、管理规范、社会满意的民心工程。
三、深化服务内涵,发挥公共服务的利民惠民作用
为民服务是社区建设的本质。各社区务必把为民、利民、舒民、安民、娱民作......余下全文>>
八:如何办理摄制电影许可证
电影制片、发行、放映经营资格准入暂行规定
2009年04月13日市文化与出版局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令 第20号
《电影制片、发行、放映经营资格准入暂行规定》经2003年9月28日局务会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03年12月1日起施行。
局长:徐光春
二○○三年十月二十九日
第一条为了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加快发展电影产业,培育市场主体,规范市场准入,增强电影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促进社会主义电影业繁荣,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境内国有、非国有企业经营电影制作、发行、放映业务及外资公司参与经营电影制作、放映业务的资格准入管理。
第三条鼓励境内国有、非国有单位(不含外资)与现有国有电影制片单位合资、合作成立电影制片公司或单独成立制片公司;允许外资参股与境内现有国有电影制片单位合资、合作成立电影制片公司。
(一)成立合资、合作(不含外资)电影制片公司的申报条件:
1、注册资本不少于100万元人民币;
2、须提交申请书、合同、章程、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颁发的合作各方营业执照复印件。
(二)成立中外合资、合作电影制片公司的申报条件:
1、注册资本不少于500万元人民币;
2、外资在注册资本中的比例不超过49%;
3、须提交申请书、合同、章程、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颁发的合作各方营业执照复印件(外方可提供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财务状况证明材料)。?
(三)未取得《摄制电影许可证》的境内国有、非国有影视文化单位(不含外资)单独成立电影制片公司的申报条件:?
1、首次拍摄影片时需申请领取《摄制电影许可证(单片)》;申请时须向广电总局提交工商行政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复印件、本单位的资金证明、拟摄制电影的剧情梗概等材料;领取《摄制电影许可证(单片)》后,到所在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相关手续;?
2、以《摄制电影许可证(单片)》的形式投资拍摄了两部(含两部)以上电影片;
3、注册资本不少于100万元人民币;
4、须提交申请书、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复印件、投资摄制的两部《摄制电影
许可证(单片)》、《电影片公映许可证》等相关材料。
(四)符合上述(一)、(二)、(三)项条件的,由广电总局颁发《摄制电影许可证》。
申请人持广电总局的批准文件和《摄制电影许可证》到所在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相关手续。?
第四条按照本办法第三条规定取得《摄制电影许可证》的电影制片公司,依《电影管理条例》享有与现有国有电影制片单位同等的权利和义务。?
第五条鼓励国有、非国有单位(不含外资)控股或单独成立电影技术公司,改造电影制片、放映基础设施和技术设备;允许外资公司参股经营此项业务,外资公司在经批准的省市可以控股经营此项业务。申报条件:?
(一)注册资本不少于500万元人民币;
(二)须提交申请书、合同、章程、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颁发的合作各方营业执照复印件。
(三)符合上述条件的,由广电总局核准后,申请人持广电总局的核准文件到国家有关部门办理相关审批手续。?
第六条从事第三条、第五条规定的涉外业务的,还应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办理相关手续。
第七条鼓励国有、非国有影视文化单位成立专营国产影片发行公司。申报条件及
程序如下:
(一)注册资本不少于50万元人民币;
(二)受电影出品单位委托代理发行过两部电影片或受电视剧出品单位委托发行过两部电视剧;......余下全文>>
九:进入变电站工作四准入有哪些要求
我们常听说的四遥功能由远动系统终端RTU实现,它包括: 遥测(遥测信息):远程测量。采集并传送运行参数,包括各种电气量(线路上的电压、电流、功率等量值) 和负荷潮流等。 遥信(遥信信息):远程信号。采集并传送各种保护和开关量信息 遥控(遥控信息):远程控制。接受并执行遥控命令,主要是分合闸,对远程的一些设备进行远程控制 遥调(遥调信息):远程调节。接受并执行遥调命令,对远程的设备进行远程调试,如调节发电机输出功率
分类
一遥:指遥信功能。 两遥:指遥信和遥测功能。 三遥:指实现遥信、遥测和遥控功能。 四遥:指实现遥信、遥测、遥控和遥调功能。
变电站的四遥
遥信:主要是指远程测试开关的当前状态,如是否合闸,是否储能等遥测:将对象参量的近距离测量值传输至远距离的测量站来实现远距离测量的技术遥控:远程控制遥脉:远程脉冲信号
十:请问我提问的问题都不能得到回答呢是不是真的有那么难吗
十个经典面试题型
第一题想象题:请你用“忠诚”编个故事
第二题专业题:你学的是哪一专业?在该领域有什么研究成果
第三题心理题:如果你在这次考试中没有被录用,你怎么打算
第五题陷阱题:对公务员升职慢,在单位里熬年头有什么看法
第六题变态题:篮球架的高度对你有什么启发
第七题弱点题:你觉得你能胜任公务员工作吗
第八题自残题:平时你有什么业余爱好
第九题测试题:谈谈你的优点和缺点
第十题必考题:请简单介绍一下你的情况
以上十类题几乎是必考题,
一、当前卫生行业改革中应重点解决哪些关键问题?
【参考答案】
掌握和运用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卫生服务的供求规律,区分并适应众不同层次的卫生需求,及时调整卫生服务行业的规模与结构,提高卫生资源利用效益;
建立和完善适应场经济的卫生投入和补偿机制;
研究卫生发展的调控机制,正确引导卫生服务的竞争行为。
二、当前我国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政策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参考答案】
推行区域卫生规划,严格准入制度,实行卫生安全行业管理。
把机构分为营利性和非营利性两类进行管理。非营利性将适当给予经费补助,并享受税费政策,收费执行指导价格。营利性自主经营,价格放开。
理顺卫生执法监督体系,成立卫生监督所,强化卫生执法监督职能。成立疾病控制中心,加强预防保健工作。
药品采购实行统一招标,门诊药收支实行两条线管理。
卫生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实行领导任期目标责任制和全员聘用制,进行劳动分配制度改革。
三、现在我国各地都存在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请你简述一下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参考答案】
当前老百姓反映强烈的“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是多种原因的积累造成的,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卫生事业发展不均衡。目前,全国的资源80%在城,20%在农村;卫生领域的高新技术、先进设备和优秀人才基本集中在大城大。
财政投入严重不足,并且呈逐年下降趋势。投入比率远低于发达国家,而且也低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
保险发展缓慢。年,保险中城镇职工数占1.3亿,再加上万享受公费的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职工,约两亿的城镇居民有保障。农村参加新型合作的人口不多,保障能力非常有限。
药品和器械生产流通秩序混乱。全国有多家药品生产企业,多家药品批发企业,还有12万家药品零售企业。这些企业的成本都需要通过场经营来维持,药品价格不可能不节节攀高。
公立运行机制不合理,存在逐利倾向。一方面是每年的拨款仅占总收入的7%~8%,其余90%以上都是靠自己组织服务得来的;另一方面,对的收支又不管,任凭收费和分配。
对场的监管力度缺失。
四、近几年来,社会上频频出现因食品卫生引发的恶性事件,你作为一个报考公共门的考生,请谈谈你认为应该如何提高食品安全水平?
【参考答案】
食品安全是一个关乎民生的大问题,从“大头奶粉”到“苏丹红”,从“雀巢奶粉”到“福寿螺”,无不一次次着人们的神经,也在拷问着商家的责任心。我认为,要提高食品安全卫生,一定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积极开展农产品标准制定工作。年,农业部门以制定促进农产品公平贸易的标准、保证质量安全的场准入标准和方法标准、主要农产品生产准则等通则类标准为重点,加快农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体系建设。推动基地建设规模化、产地环境无害化、生产过程标准化、质量控制制度化、产品流通品牌化、生产经营产品化。
积极推动农产品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农业部门按照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的重点工程,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规划,进一步......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