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比例的意义和性质》教学设计
·《比例》第三课时:比例的基本性质《比例》第三课时: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学内容:第43页例4,完成 试一试 练一练 和练习十的1~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比例的 项 以及 内项 和 外项 。 2、 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会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3、通过自主学习,让学生经历探...·比例的意义、基本性质和解比例 教学设计比例的意义、基本性质和解比例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补充有关比例意义、基本性质和解比例的练习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比例的意义,能根据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2.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能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教学内容:比例的意义、基本性质,比例各部分名称,组比例。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认识比例各部分的名称。 2. 能运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并会组比例。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学重点: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教...·比例第三课时:比例的基本性质比例第三课时: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学内容:第43页例4,完成 试一试 练一练 和练习十的1~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比例的 项 以及 内项 和 外项 。 2、 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会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正确.....·苏教版六年级:比例的意义和比例的基本性质苏教版六年级:比例的意义和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学内容:补充有关比例意义和比例基本性质的练习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比例的意义,能根据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2.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能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3...·比例的意义和比例的基本性质比例的意义和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学内容:补充有关比例意义和比例基本性质的练习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比例的意义,能根据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二:六年级比例的意义教案的学情分析怎么写
内容《比例的意义》
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比的意义,比的化简、求比值和比的应用的基础上学习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比例的意义,对学生学习比例的基本性质和正、反比例的意义和应用,乃至在初中继续学习有关正、反比例知识打好基础。
学情分析
1、本班现有学生92人,男生49人,女生43人。
2、本班班额大,学生基础较差,所以我将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这一学时的内容分成了两课时,本节课主要学习比例的意义。
3、本节课我准备从生活情境出发,为学生创设探究学习的情境;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运用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协作能力;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加教学的新颖性,引导学生以各种感官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比例的意义,认识比例各部分的名称。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探索比例的意义的过程,并能运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会组比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参与的意识、主动探究的精神;培养学生进行初步的观察、分析、比较、判断、概括的能力,发展学生思维,能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数学的愉悦。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掌握比例的意义。
2、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并能正确地组成比例。
3、能根据一个比例写几个不同的比例。
三:正比例的意义教学设计 看图猜成语
首先写教学目标,现在是课改阶段上课要有新的理念分三部分: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 然后分析教材:重点和难点 三 教具 四 教学方法 五 教学过程,可分详案和简案,详案要设想每句话怎么讲比较麻烦,简案只要写一下时间安排,和每部分教师的活动和学生的活动 六 板书提纲 七 教学反馈 这样的教案就比较完整,也能及时地总结问题。 我认为写教案最重要的是先确立教学理念,也就是第一部分,千万不能小看了这部分,否则上课就会漫无目的,效果比较差。
四:解比例的解比例教案
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叫做解比例。2.会根据比例的性质或比例的意义正确的解比例。 3.培养学生认真书写和计算的习惯。 教学重点:正确的解比例。 教学难点:理解解比例的根据。 教学过程设计:教学 环节教师引导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 回顾 旧知什么叫做比例?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什么?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做什么?学生在小组中议一议,然后再汇报。 回顾前几节课的知识,为学习新知识做好准备。二、 探究 新知1.引导思考:什么叫做解比例?2.出示例2. 指名读题。①你能算出这座模型高多少米吗? 指名板演。 ②怎样解比例?1.学生阅读这部分内容,独立思考后,在小组中交流汇报。2.①学生在本上尝试解答,并在小组中相互交流、检查。学生板演,集体引导学生自学教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为学生提供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提高学习能力。让学生用比例3.教学例3. ①出示例3,解比例。②还可以用其他知识解比例吗?订正。 ②小组中议一议,并相互交流。3.①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先独立完成,再在小组中交流。②独立思考交流。的基本性质解比例,体验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进一步体会解比例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三、 练习 书35页做一做。独立练习,集体订正。在练习中巩固新知,掌握方法。四、 课堂 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学生畅谈收获。体验获取知识的快乐。
五:六年级下册比例讲评课教案反思
正比例的意义
☆知识要点:
(1)正比例: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成正比例关系. ①用字母表示:如果用字母x和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比值,(一定)正比例关系可以用以下关系式表示:
②正比例关系两种相关联的量的变化规律:同时扩大,同时缩小,比值不变.例如:汽车每小时行驶的速度一定,所行的路程和所用的时间是否成正比例?
以上各种商都是一定的,那么被除数和除数. 所表示的两种相关联的量,成正比例关系. 注意:在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比例时应注意这两种相关联的量,虽然也是一种量,随着另一种的变化而变化,但它们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不一定,它们就不能成正比例. 例如:一个人的年龄和它的体重,就不能成正比关系,正方形的边长和它的面积也不成正比例关系. 反比例: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成反比例关系. 用字母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分别“x”和“y”表示,“k”表示不变的量,那么反比例关系式是: xy=k(一定) ②反比例关系的两种相关联的量的变化规律是一种量扩大,另一种量缩小,一种量缩而另一种量则扩大,积不变. 例:图上距离一定,实际距离和比例尺是否成反比例. 因为实际距离×比例尺=图上距离(一定) 所以,实际距离和比例尺成反比例. 3.正比例和反比例 相同点:两种量都是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 不同点:两种量成正比例,是一种量扩大,另一种量也随着扩大,一种量缩小,另一种量也随着缩小,它们扩大,缩小的规律是,这两种量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不变,即商一定. 两种量成反比例是一种量扩大,另一种量反而缩小一种量缩小,另一种量反而扩大,它们变化的规律是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积不变(一定).
☆基础练习:
1. 填空 ①两种( )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 ).如果这两种量中( )的两上数的( )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 ).
判断下面两种量成什么比例,并说明理由.
①时间一定,每小时织布的米数和织布总米数.
②平行四边形面积一定,它的底和高.
③分子一定,分母和分数值.
④报纸的单价一定,总价与订阅的份数.
⑤正方形的周长和边长.
⑥正方形的边长和面积.
⑦路程一定,车轮的直径与车轮的转数.
⑧被成数一定,成数与差.
⑨三角形的高一定,底和面积.
⑩甲、乙两数互为倒数,甲数和乙数 ☆数学医院:
①铺地的总面积一定,每块砖的面积与需要的块数成正比例. ②班级学生的总人数一定,出勤率与缺勤率成正比例. ③小刚跳高的高度和他的身体成正比例. ④长方形周长一定,它的长和宽成反比例. ⑤圆的半径和它的面积成正比例
反比例
反比例关系是通过应用题的总数与份数关系帮助学生认识的。在总数与份数关系中,包含总数、份数和每份数。当总数一定时,每份数和份数是两种相关联的变量。如果每份数变化,份数也随着变化。同样如果份数变化,每份数也随着变化。它们的变化,无论扩大还是缩小,相对应的两个量的乘积(也就是总数)一定。具体说,当总数一定时,每份数(或份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份数(或每份数)反而缩小或扩大相同的倍数。简称为“一扩一缩(或一缩一扩)”。具备这种变化关系的每份数和份数成反比例关系。反比例关系在典型应用题中属于归总问题。反映在除法中,当被除数一定,除数和商成反比例关系......余下全文>>
六:比与比例的复习教案
比和比例的复习教案
课题:比和比例的复习
学段:小学高年级 年级:六 学科:数学
授课时间:2006年4月26日
授课地点:胶州市实验初中小学部
执教教师: 洋河小学 于霞
重点研究问题: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教会学生整理和复习的方法。
教学目标:1、复习比和比例的概念,熟练掌握解比例、求比值、化简比的方法。
2、应用比例的知识,求出平面图形的比例尺以及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
3、通过比例的练习,使学生感受生活中的数学,发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4、使学生明确知识间的联系和区别,提高整理和复习的能力。
5、进一步受到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教学内容分析:
这一小节的主要内容是复习比例的意义与性质、比例尺的知识。教材首先把比和比例的意义和性质归纳成表,通过对比弄清比和比例的概念,比和分数、除法的联系与区别,比和比例的基本性质有哪些应用。学好本课时内容为后面学习正反比例及比例应用题作好准备。本课时的重点是:教会学生整理的方法,明确知识间的联系和区别,提高学生综合复习的能力。
教学对象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面对升学考试,需要把小学的知识做一归纳和总结,可是在前面学生很少受到这方面的训练。学生对知识归纳和整理的能力非常低,导致学习出现困难,出力却不出成绩。教会学生整理的方法,提高学习的效率。
教学用品: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 情景导入:
师:谁能用比的知识说说咱们班男女同学的人数情况?
生:---------。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整理和复习比和比例的有关知识。
(设计意图:从现成的素材入手,贴近学生生活,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二、 小组交流。
昨天老师已经布置了同学们回去进行整理和复习,下面让我们先来相互交流一下。
要求:
(1) 向你的同位说说你整理了哪些内容。
(2) 把你遗漏的地方补充完整。
(3) 向小组内整理好的同学学习整理的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查缺补漏, 明确要求,学生有法可依。 )
三、 班内交流:
通过你和小内同学的交流,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找出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提高整理和复习的能力)
四、 老师和学生一起整理。
(1) 什么是比?能举个例子说说吗?如:2:3=2÷3=23
8:12=8÷12=23
观察这两个比,可以用等号连接吗?连接起来就是什么?
说说什么是比例?比和比例有什么联系?
判断:任意两个数(零除外)都能组成比。
任意两个比都能组成比例。
(3) 除了和比例有关系,还和分数、除法有关系,说说比、分数、除法的联系和区别。
小练习:24 ÷ ( )=38 =( ):24 =( )%
比和比例有联系也有区别,在哪些地方存在着区别?
意义不一样。
各部分组成不一样。举例说说
基本性质不一样。举例说说
比的基本性质可以用来作什么?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用来作什么?
练习:解比例:12 :X==3:4
梗化简比:0.7:0.25=
(1吨):(250千克)=
求比值:12 :3=
想一想:求比值和化简比有什么区别?
(5)比例尺:
判断:比例尺是面积之比。
比例尺的图上距离永远比实际距离小。
练习
学校有一个圆形花坛,如下图:测出有关数据,计算出这个花坛的实际占地面积。
比例尺: 0 10 20 30米
(设计意图:本段教学目的在于让学生感受老师整理的方法和技巧,在亲身经历中体会知识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