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避免大革命?-----《旧制度与大革命》读后感
今天的读书会办的不容易,我本来不想来的,前三期读书会我都没有来,不就是读书吗,我在家在办公室就读了,何苦凑这个热闹,但是一个读书会居然也办的这么坎坷这么不容易,反而激发了我的兴趣,尽管谌老师拒绝校外人士参与,但是今天我还是厚着脸皮来了!我今天来谌洪果有些怕我,为什么?不是怕我乱讲他下不来台,我这个人还是相当知趣的,不会给主人难堪,我主要是想说清楚一件事,就是谌老师在微博上说自己的读书会办的不顺利都是“段万金这个死胖子给害的!”,他说没说这话大家可以查一下他的微博,我有证据,还做了保全,我前面说过,他的前三期读书会我都没有来过怎么会是我害的?我这是躺着中枪!当然如果他说如果我前三期来的话就可能会很顺利,没有这么多麻烦,这个解释我接受!最近,《旧制度与大革命》洛阳纸贵,前一段时间,华商报江雪,就是华商第一记,打电话给我,说让我到我办公室附近的汉唐书城给她也买一本《旧制度与大革命》,我赶紧过去,结果只剩一本,服务员还对我说,最近怎么回事,买这本书的人很多,这书放在后面一直卖不动,现在一下子把存活全部卖完了,于是我怀疑谌老师是不是和书商有勾结,我还问了服务员他们还有那些积压的书卖不动,要不要谌老师给帮忙?实际上这本书在前两年,已经在高层不胫而走,今年刚上任的政治局常委王岐山又隆重向官员们推荐这本书,我想这本书能受到体制内官员、知识分子、企业家甚至普通民众热捧,绝不仅仅是这本书里面文字的优美,甚至思想的深刻!而是因为大家似乎都找到了共同的东西,产生了共鸣。《旧制度与大革命》告诉我们了许多道理,但是并非是所有的观点都引起了我们共鸣和兴趣,我们要找到我们所共同关心的极具现实意义的观点和话题。我们中国人对于革命的概念是什么?什么条件下发生革命?无非就是民不聊生官逼民反等等!但是这本书却告诉我们:革命的发生并非总是因为人们的处境越来越坏,最经常的情况是,一向若无怨言仿佛若无其事的忍受着最难忍受的法律的人们,一旦法律的压力减轻,他们就将他猛力抛弃。---人们耐心的忍受着苦难,以为这是不可避免的,但一旦有人出主意想消除苦难时,它就变得无法忍受了!这个观点实际上颠覆了中国人对革命发生原因的认识。我和好多体制内外人接触沟通,大部分人都认为,现在尽管有不足,但是基本上人人都能吃饱穿暖,生存无忧,尽管有不满,但是没有达到饥寒交迫的程度,所有现在的社会很稳固,而且政府也在进步,养老医疗廉租房等等也在加紧建设进行,因此不会出现崩溃革命的情况。但《旧制度与大革命》却告诉我们,这种观点是很危险的!是的,我们现在是不大存在生存问题,但是人毕竟是人,是能思考有思想的人,当条件允许他思考的时候,他追求自由人的心情远远比当时要求吃饱饭的心情要迫切的多,不自由毋宁死!再看看我们的社会各阶层吧,有那一个阶层对目前的现实满意!农民,农产品收入微薄,拆迁、征地,政府通过不合理的征用农民土地从他们身上攫取的巨大的利益;工人,改革开放失去利益最多的群体,被严重的底层化边缘化,当然垄断性质的国企工人成为新利益集团的代表,工人阶层内部的利益分化非常严重;民营企业家,目前的政商结构模式使他们在巨大风险的漩涡中间,他们是最艰难的一个群体,既要给国家税收,又要解决就业,还要考虑企业的发展,夹在公权力的敲诈和普通群众仇富的目光中间;知识分子,最痛苦的一个群体,思想人格不独立对于真正的知识分子来说,比杀了他们还难受,谌洪果老师一个小小的读书会办的都如此艰难这样可见一斑;官员,他们也痛苦,官场内肮脏的潜规则,几乎人人都要变脏,不变脏肯定要被清洗出来,变脏的过程是一个非常......余下全文>>
二: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读后感 100分
《旧制度与大革命》
中国共产党十八大之后,中央政治局常委、中纪委书记王岐山在主持听取专家学者对反腐败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的座谈会时,向与会专家推荐了法国历史学家、思想家托克维尔的《旧制度与大革命》一书。为什么王岐山书记会推荐这本19世纪的名著呢,经过阅读,可以明显的感受到当前中国社会背景复杂和社会矛盾激化的处境,与法国大革命时期有某种相似性,特别是托克维尔对于法国大革命背景和旧制度的分析有其独到的视角,改变了我对革命的看法。 一、革命往往会在对苛政“感受最轻的地方”爆发
托克维尔在研究法国大革命的时代背景时发现在法国大革命之前,欧洲国家几乎全都是君主制和农奴制,而法国的农民恰恰是这些国家中境况最好的,受到的压迫也是最轻的,这就产生了一个“悖论”,几乎颠覆了史学家的观点,“大革命的目的是要到处消灭中世纪残余的制度,但是革命并不是在那些中世纪制度保留得最多、人民受其苛政折磨最深的地方爆发,恰恰相反,革命是在那些人民对此感受最轻的地方爆发的。”
托克维尔如此解释这一“悖论”:“革命的发生并非总因为人们的处境越来越坏。最经常的情况是,一向毫无怨言仿佛若无其事地忍受着最难以忍受的法律的人民,一旦法律的压力减轻,他们就将它猛力抛弃。被革命摧毁的政权几乎总是比它前面的那个政权更好,而且经验告诉我们,对于一个坏政府来说,最危险的时刻通常就是它开始改革的时刻。”法国这边是拥有土地的自由农民,德意志那一边是没有土地的农奴,为什么封建权利在法国人这边会激发起更强烈的仇恨呢?作者给出了两个解释,第一是法国农民已经变成了土地所有人;第二是法国农民已经完全摆脱了领主的统治德意志那边的农奴认为世界本就是如此,虽然他也痛恨领主,但更多的是害怕。农奴从没想过要推翻整个体制,来个大革命,有这种大胆想法的只可能是自由民。
《旧制度与大革命》
中国共产党十八大之后,中央政治局常委、中纪委书记王岐山在主持听取专家学者对反腐败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的座谈会时,向与会专家推荐了法国历史学家、思想家托克维尔的《旧制度与大革命》一书。为什么王岐山书记会推荐这本19世纪的名著呢,经过阅读,可以明显的感受到当前中国社会背景复杂和社会矛盾激化的处境,与法国大革命时期有某种相似性,特别是托克维尔对于法国大革命背景和旧制度的分析有其独到的视角,改变了我对革命的看法。
一、革命往往会在对苛政“感受最轻的地方”爆发
托克维尔在研究法国大革命的时代背景时发现在法国大革命之前,欧洲国家几乎全都是君主制和农奴制,而法国的农民恰恰是这些国家中境况最好的,受到的压迫也是最轻的,这就产生了一个“悖论”,几乎颠覆了史学家的观点,“大革命的目的是要到处消灭中世纪残余的制度,但是革命并不是在那些中世纪制度保留得最多、人民受其苛政折磨最深的地方爆发,恰恰相反,革命是在那些人民对此感受最轻的地方爆发的。”
托克维尔如此解释这一“悖论”:“革命的发生并非总因为人们的处境越来越坏。最经常的情况是,一向毫无怨言仿佛若无其事地忍受着最难以忍受的法律的人民,一旦法律的压力减轻,他们就将它猛力抛弃。被革命摧毁的政权几乎总是比它前面的那个政权更好,而且经验告诉我们,对于一个坏政府来说,最危险的时刻通常就是它开始改革的时刻。”法国这边是拥有土地的自由农民,德意志那一边是没有土地的农奴,为什么封建权利在法国人这边会激发起更强烈的仇恨呢?作者给出了两个解释,第一是法国农民已经变成了土地所有人;第二是法国农民已经完全摆脱了领主的统治德意志那边的农奴认为世界本就是如此,虽然他也痛恨领主,但更多的是害怕。......余下全文>>
三:张千帆:革命是如何发生的——重读《旧制度与大革命》有感
这确实是本好书,不过多数人的关注似乎有点片面,其中不乏明显的误读。最后的结果是普遍关注了领导希望我们关注的话题–改革搞不好会引发革命,托克维尔也俨然成了"改革是找死"的最早倡导人。当然,这个论断确实是这本书最早提出的,但这远不是他想要说的全部。托克维尔所要论证的终极命题其实很简单:革命归根结底是集权专制造成的。这个命题的梗概可以用三句话论证完毕–真正的共和民主至多只有个别骚乱,而不会出现大规模暴动。《旧制度与大革命》只是微言春秋大义,用大革命之前的法国历史相当细致地论证了这个看似常识的命题。 然而,国内读者却似乎对这个基本主题采取选择性"失明",无论官员还是学者都在回避这一点。其实,当代中国普遍恐惧的并不是法国意义上的"革命",而是不需要什么思想理论支持的大规模暴动。不过鉴于当时法国和当代中国社会在某些方面的可比性,《旧制度与大革命》确实对中国改革有相当重要的启示。我读这本书还是二十年前,自己做学生的时候;现在重新翻开这本经典,感觉中国近二十年的变化似乎验证了书中的某些论断,并对其远见与洞见产生了新的感悟。对于改革与革命又成为时尚话题的中国当下,系统梳理这本书的论证并还其本来面目,或许仍有独到的现实价值。 一、期望值革命 先回到我们一直津津乐道的话题:法国革命爆发的时间点远不是法国历史上最糟糕的时期,而正是在改革进行得有板有眼的时候。当人民穷得揭不开锅,他们首先想到的是去哪里要饭,而不是冒着杀头的危险闹革命,甚至可能饿得根本没有力气造反。看看北朝鲜,就知道所谓"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的说法纯粹是想当然,现实往往恰好相反–在专制集权登峰造极的时候,很可能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没有反抗;压迫越深,反抗能力越小。只是在专制松动的时候,人民有了一定的自由度,温饱也基本解决,才会有闲情逸致感受到自己周围的不公,也才敢于表达自己的不满。你的不满和我的不满相互激荡,才会产生群情激昂的革命情绪;不仅人民的追求目标随着生活改善水涨船高,而且人民确实看到了实现目标的希望,才会一脚踢开一个在他们看来改良步伐迈得不够快的政权。 总之,1789年发生在法国的大革命是政府改良未能满足人民的期望值而发生的。作为世界上最早的"期望值革命",法国革命不像中国历史上的陈胜、吴广那样,因为要吃饭才揭竿而起,也不像刘邦那样面临渎职死罪,走投无路才举起灭秦大旗。法国革命的时候既没有饥荒,也没有暴政,政治专制在不断弱化。路易十六有点像光绪,是一个温和而进取的"明君",但革命恰恰在他任内发生了。中国维新失败了,最终导致革命,其间也隔了13年;法国没有慈禧,保守势力似乎相当分散,开明君主推行的改革进行得相当顺畅,但是革命不仅照样发生,似乎还来得更快。托克维尔把这个道理解释得很精辟: 正是在法国改良最成功的地方,大众的不满情绪最高涨。这看上去好像不合逻辑,但是历史上却充满此类似是而非。革命并不总是在事情变得更糟糕的时候发生。恰好相反,往往在人民长期仍受专制压迫却不能抗议,而突然发生政府放松高压的时候,人民会揭竿而起。因此,革命所推翻的社会秩序几乎总是比此前的更好……人民之所以耐心忍受如此之久,是因为社会看起来不可救药;一次苦难看起来忍无可忍,是因为人们觉得有可能消除之……人民遭罪更少,但是他们的感觉加剧了。在其登峰造极的时候,封建统治激发的憎恨还不如在其行将灭亡的前夜更多。和路易十四彻头彻尾的专制独裁相比,路易十六一点芝麻绿豆的任意滥权会产生更多的愤怒。[1] 在这里,托克维尔......余下全文>>
四:结合近代中国政治与社会变迁,评论《旧制度与大革命》 200分
下午就要考试了,随便查一下这本书的评论然后吹吹水吧!看来中鹏老师是不会来救我们的了,自救~
五:阅读有关古今中外改革的三本历史著作(题材不限),并完成原创评论3篇(800字以上)!!!
这个好写,先确定你要写的三个改革的具体内容(比如商鞅变法,梭伦改革,明治维新),然后再去去搜索相关的著作。其实改革内容了解一下,作者主观的意见你可以稍微看一下,不用通读,关键看自己的分析。因为重大的改革基本都盖棺定论了,社会主流意见已经形成,你要写的出彩一点就看你的分析,史实反正看谁写的书都不会改变。评论写的时候有水平就自己的思想多一点,如果不行要凑字数可以结果著作的内容来写,800来写这种题材完全是省略的不能再省略了。而且这三篇不用互相联系,相对独立,选择余地更大。换我写估计要考虑阀是哪些部分不写= =,,,,,
六:如何评价法国大革命?
18世纪的法国大革命是世界历史上比较彻底的一次资产阶级革命。它摧毁了法国的封建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并推动了欧洲各国的反封建斗争。
——————————>来自初中历史教科书
从巴黎人民攻占巴十底狱到热月政变,法国大革命经历了五年的历程,其势如暴风骤雨,迅猛异常。在三次起义中,人民群众都显示出了伟大的力量,一再把革命从危机中挽救过来,并推动它进一步向前发展。法国大革命势世界近代史上规模最大的资产阶级革命,它不仅结束了法国一千多年的封建制度,而且震撼了整个欧洲大陆的封建秩序。这次革命也为此后的各国革命树立了榜样,因此具有世界意义。
注:对法国大革命结束的时间,历史学家有着不同的看法。在法国,通常有三种:以热月政变为大革命的结束:以雾月政变为大革命的结束:以波旁王朝的复辟为大革命的结束。在我国,以热月政变的开始作为大革命结束的比较普遍。
——————————————>高中历史教科书
1789年7月14日,巴黎起义人民攻占象征封建统治的堡垒——巴十底狱,标志这法国伟大的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开始。
十八世纪末的法国大革命是一次最深刻,最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它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和成就,“通过自己的猛烈锤击,象施法术一样把全部封建遗迹从法国地面上一扫而光”,其影响远远超出法国范围,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的封建专制制度的基础,有力地推动了欧洲资产阶级及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的运动。可以说,整个十九世纪,即“给予全人类文明和文化的世纪”,都是在法国革命的标志下度过地。
这样一次伟大地革命,不是偶然发生的,是法国社会长期孕育着的矛盾的发展和斗争的结果。
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意义
法国大革命制造了许许多多的迷思,而它呈现在一般大众面前的诸多象徵,其实就正如玛丽皇后那句无中生有地被传扬开来的「名言」~ 「倘若没有面包,何不让他们吃蛋糕?」 那样的不真实。大革命并没有彻底「革」掉了波旁王朝:波旁家族於1814年卷土重来,而如果说他们在十六年后终於还是丢掉了王位的话,那也是由於查理十世(Charles X,即前阿图瓦伯爵)的愚蠢而非其他。
大革命也没有造成法国的高度浴血:整个恐怖的共和二年期间,全国遭到处决的人数,不过只是与一天当中於滑铁卢(Waterloo)战役里倒下来的人数相近。虽然确实的数据再也无法知晓,但1944年法国解放后被处死的人数,显然就要比前者来得高。合法而不公正的死刑判决是不应被量化的,但其中的比例却也一定反映了当时的情形。
就二鼎世纪的标准来看,这些流血事件其实都只局限於一个很有限的规模。
大革命也没有将贵族赶尽杀绝;它甚至没有导致这些人的财产被没收。
贵族的出身难免激起猜疑并使他们比别人更容易遭到逮捕,但这个身分本身却从未因此而成为一种犯罪的烙记。某些望族的确蒙受了非常惨重的人命伤亡,但在一万四千名恐怖统治及内战时期的受害者中,只有区区的一千一百五十八人是贵族。另外有约一万八千名的贵族逃离这个国家,并发现他们的财产正面临被充公的极大危险。
不过,这些人巧思钻营,总是常常规避过相关法律。王朝复辟之后,法国境内最富有的一群人,还是一如既往地由贵族地主担纲。许多资产阶级成员无疑已成功地为自己打造出一个革命前根本就不可能达致的事业生涯,然而不论是屈身於拿破仑还是复辟后的波旁王朝政权底下,中产阶级都不曾拥有过显著的政治权力。
通货膨胀与二十年战争下导致的经济生活扭曲,虽使极少数的个人得利,却妨碍了整体的工业发展;社会上的影响力与威望仍......余下全文>>
七:猛人坐庄读后感
人活在世上,不免要承担各种责任,小至对家庭、亲戚、朋友,大至对国家和社会。这些责任多半是应该承担的。此外,还有一项根本的责任,便是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每个人在世上都只有活一次的机会,没有任何人能够代替他重新活一次。如果这惟一的人生虚度了,也没有任何人能够真正安慰他。认识到这一点,对自己的人生怎么能不产生强烈的责任心呢?在某种意义上,人世间各种其它的责任都是可以分担或转让的,惟有对自己的人生的责任,每个人都只能完全由自己来承担,丝毫依靠不了别人。
不止于此,我还要说,对自己人生的责任心是其余一切责任心的根源。惟有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建立了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目标和生活信念,他才可能由之出发,自觉地选择和承担起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正如歌德所说:“责任就是对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种爱。”因为这种爱,所以负责本身就成了生命意义的一种实现,就能从中获得心灵的满足。相反,一个不爱人生的人怎么会爱他人和事业?一个在人生中随波逐流的人怎么会坚定地负起生活中的责任?这样的人往往是把责任看作强加给他的负担,看作个人纯粹的付出而索求回报。
一个不知对自己的人生负有什么责任的人,甚至无法弄清他在世界上的责任是什么。有一位小姐向托尔斯泰请教,为了尽到对人类的责任,她应该做些什么,托尔斯泰听了非常反感。因此想到:人们为之受苦的巨大灾难就在于没有自己的信念,却偏要做出按照某种信念生活的样子。当然,这样的信念只能是空洞的。更常见的情况是,许多人对责任的关系确实是完全被动的,他们之所以把一些做法视为自己的责任,不是出于自觉的选择,而是由于习惯、时尚、舆论等原因。譬如说,有的人把偶然却又长期从事的某一职业当作了自己的责任,从不尝试去拥有真正适合自己本性的事业。有的人看见别人发财和挥霍,便觉得自己也有责任拼命挣钱花钱。有的人十分看重别人尤其上司对自己的评价,谨小慎微地为这种评价而活着。由于他们不曾认真地想过自己的人生究竟是什么,在责任问题上也就是盲目的了。
所以,人活在世上,必须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一个人认清了他在这世界上要做的事情,并且在认真地做着这些事情,他就会获得一种内在的平静和充实。他知道自己的责任所在,因而关于责任的种种虚假观念都不能使他动摇了。我还相信,如果一个人能对自己的人生负责,那么,在包括婚姻和家庭在内的一切社会关系上,他对自己的行为都会有一种负责的态度。如果一个社会是由这样对自己的人生负责的成员组成的,这个社会就必定是高质量的、有效率的社会。
八:红轮 第二卷 全三册怎么样
索尔仁尼琴的作品并不易读,无论是《古拉格群岛》还是这套《红轮》,总是卷帙浩大,承载了太多的内容。《红轮》尤其如此,二十卷五六十册的篇幅,重现俄国最重要也最关键一段历史的雄心,再加上有俄罗斯良心之誉的索尔仁尼琴的大名,使得这部作品甫一出世即备受关注,当然也吸引着读者并让大多数读者叫苦不迭。不知道能够将其全部读完的读者有多少,但那确实是个艰苦而繁重的工作,在阅读的过程中,恐怕也会甚少阅读的快感,而更多痛苦的折磨。因此,当《红轮》中文版刚推出时,曾有媒体书评版号召读者,即使不阅读,也应买一套放在家里的书架上。看来大多数读者会选择这一方法。 沉重的阅读 我未选择买一套放在书架上,虽然我对索尔仁尼琴有着特殊的兴趣,对于他的东西也是一路看过来。我的选择是从图书馆里借阅,一本一本竟也看了两个多月,总算将已经翻译出版的两卷共六册《红轮》看完。看的过程中,也是数次拿起又放下,同时亦在反问自己,是否有必要将这套书看下去,毕竟后面还有那么多册,我看此书的目的究竟何在?如前所述,《红轮》绝非闲书,读之能让自己身心愉悦,相反倒总是让人心情沉重。这种沉重并非指的是书中所写的那段历史,上世纪初的俄罗斯历史,其实我是很有兴趣的,对于中国来说那是一个镜鉴,毕竟深深地影响着中国的走向。让我沉重的是,作者在书中所体现出来的观点,对于俄国历史的判断法,对于政治的观点,以及对于民主与革命的看法。 索尔仁尼琴给《红轮》取了一个副题,叫做《往日叙事》。从这个名字可以看出,作者是在对一段历史进行回顾,这段历史开始于1905年的革命,从此俄国走上了动荡的岁月。在这一点上,在写作风格上是与《古拉格群岛》一脉相承的,作者企图展示那段历史的全貌。只不过在《古拉格群岛》中,作者聚焦于一个点,这是苏联历史,也应该是俄国历史中最为黑暗的一个侧面,索尔仁尼琴根据自己个人亲身的经历,又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对于这种集中营体制对于非常真实的揭露。虽然书的副题署为《文艺性调查初探》,全书皆是纪实,没有虚构。作者是深入于他所揭露的古拉格之中,对其进行了细细的解剖,在书中所呈现出来的古拉格之恶,让人触目惊心。而在《红轮》中,作者对于历史全景展示花了更多的心思,从上层的政治运作,到前线的军事部署,再到知识分子的活动,还有俄罗斯乡下的生活,都有着详尽的描写。虽然书的副题是《往日叙事》,与《古拉格群岛》不同,虽然作者大量了引用了历史档案,然而整个作品仍然是虚构。 庞杂的历史 作为一部文艺性作品,很难称之为小说,或者报告文学。作者是想写史,然而却又有着大量的虚构,说是文学,却又缺乏完整的故事,也没有贯穿全书的人物纠葛,内容十分的庞杂。虽然作品之中亦不乏精彩之处,有的地方的描写也颇为作为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功底,但整部书作为一部文学作品来说,我认为是失败的,至少是不吸引人的。索尔仁尼琴长期在文坛,甚至在俄罗斯的地位,让其具有了较高的眼界,俄罗斯良心的称号,也让他对自己的历史洞察力有了期许;他生命后期巨大的影响力,也让他对于自己所不熟悉的政治与军事等,有了发言权,并且能够与俄罗斯政坛主流的声音相契合。因此,在《红轮》之中,作者多了纵横捭阖高屋建瓴的气度,而少了具体入微生动有趣的细节,作品的感染力自然大打折扣。同时,这是一段纷繁复杂的历史,其中既有俄罗斯的几次革命,也有第一次世界大战穿插期间;既有沙皇的更替,也有权臣的倾轧;既有杜马的吵吵嚷嚷,也有各种主义的针锋相对……这是一段热闹的历史,然而从红轮这部作品来看,作者却无力把握这段历史,整部书显得庞杂而混乱,既无清晰的历史线条,也无故事的情节连贯性。作者想给读者一幅宏大的全景图,然而读者......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