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媒体的发展趋势

一:传统媒体存在的发展趋势分别有哪些

你是说报刊杂志?调幅调频收音机?报刊杂志,必须面向本行业本系统本部门,当做专刊通知和学习资料下发呗!这需要强制力发行,其实没人看的,真的没人看,除非简明扼要,内容是工作必须知道的小册子。收音机将来的听众也会减少,因为手机里的收音机一旦走流量就没人听了,不走流量还有相当一部分受众,但是广告充斥太大。传统落后的,该丢弃就丢弃,事倍功半

二:传统媒体的发展现状

网络媒体进入传播领域对传统媒体不可避免地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冲击波。根据Editor&Publisher的最新研究:大约1/3阅读在线电子新闻的用户对传统媒体失去了兴趣,电视收视率下降了35%, 广播收听率下降了25%,报纸购买率下降了18%,另据美国Paragon研究公司的调查显示:1998年13%的美国家庭因上网而退掉了订阅的报纸。网络传播咄咄逼人的发展态势给传统媒介带来巨大的影响和压力。1.传统媒体自身存在的不足传统的三大媒体中,报纸新闻是以文字传播为主,记者在报道复杂的新闻事件时只能采取单一的、线性的报道方式,对客观的新闻实践需要做抽象地概括,难免与客观真实有所差距;受版面限制,新闻信息的容量有限,只能截取最有新闻价值的,迎合大多数人的阅读取向的信息,因而缺乏个性化,不能全面满足受众的阅读需要;受出版时间的限制,报纸新闻的更新速度只能以“天”为单位,虽然可以以“号外”的方式补充重要的新闻信息,但在这个信息时代,报纸的新闻时效性和新闻含量远落后于网络;发行量受数量和地域的限制,导致新闻源有限和传播效果覆盖面有限;印刷的报纸存储繁琐,检索查询更是劳心费力。广播新闻主要以声音传播为主,声音稍纵即逝,不易记忆和保存;在视觉上缺乏直观、生动的形象;广播是线性的传播方式,听众只能按照电台的播出顺序收听,而且不能反复;电台发射的电波频率受天气、接收方位和其它电台相近频率的电波等条件的干扰,影响受众的收听效果。电视虽具备了声画结合的特点,但其表现形式仍不够丰富, 而网络则使新闻的传播方式可以结合传输文字、图表、图片、声音、录像、动画等多种形式;电视新闻受节目时间的严格限制,只能在规定的节目时间内传播相应内容的信息,比如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是30分钟,那就只有30分钟的时间来传播新闻信息,在播出其它形式的电视节目时,即时的新闻信息只能以字幕的方式出现在屏幕的下方,影响传播效果,而且以这种方式出现的新闻信息往往不能满足受众对该条新闻的更具体,更全面的要求;电视则受制于地域和自己的新闻触角,受众并不能自主地选择希望接收的电视台;而且,电视和广播一样,是线性的传播方式,不能反复收看。另外,这三大媒体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都是单向传播的,即新闻机构向受众传播,没有受众的信息反馈这一环节,受众只能被动的接受信息,而缺少公开就信息发表意见的途径。2.网络对传统媒体的冲击网络媒体以其自身的传播优势不可避免对传统媒体造成巨大的冲击。网络将世界联成一体,真正成为一个地球村。面对屏幕,整个世界如同搬进了你的家,没有距离感,突破了时空限制,你可以从全球网站获取在全球任何一个角落的信息。如果你现在想知道一则美国网站新闻,只需几秒钟就能获得。网络媒体让你想知道什么就知道什么,想什么时候知道就什么时候知道;而传统媒体则是让你知道什么,你才能知道什么,让你什么时候知道,你才能什么时候知道。这种差别是显然的,它将大大削弱人们对传统媒体的依赖而使受众纷纷投向网络的怀抱。网络的即时性使人们已经没有安然等待驿路邮车的那份悠闲,人们希望随时获取信息,关注重大事件的发展过程,传统媒体已满足不了受众的这种求知欲,对于新闻的制作和发布,传统媒体要经过写稿、划版、校样、印刷等组织处理过程之后,还要借助中介传播,这就让新闻早已成为明日黄花。而网络媒体特点中的强时效性使信息的传递不受任何时空限制,往往一件事情发生不到两分钟即可上网,网络媒体可以做到实时传播、同步传播、连续传播。例如1999年5月8日北京时间凌晨5时45分,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悍然轰炸我驻南使馆。新浪网在当日清晨6时24分对此事发布了网上快讯......余下全文>>

三:传统媒体为什么转型

传统媒体正日益成为一个进口窄、出口宽的倒置的“人才漏斗”。高校新闻专业毕业生仅约1/3进入媒体,媒体中的成熟记者,不少人一过35岁便忙着转岗改行。

一方面,新媒体的冲击,逐渐松动着传统媒体行业的经济基础。“胡舒立以前说媒体能提供一个清贫的中产生活水平,但是现在连这一点都不能满足了。”前后供职过《羊城晚报》、中新社、《财经》杂志、财新网、腾讯网、《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的前传统媒体人王以超如是说,“我不是物质的人,但在媒体呆着,越来越能感受到新记者的无奈感,这个也是影响很多传统媒体人才去新媒体的原因。”在陈永洲被抓事件之后,在媒体坚守了十几年的罗昌平从来没有这么悲观过:“经济上和职业上的荣誉两方面的激励都没有,那为什么还要做这行?所以有一些媒体人宁愿改行去企业做宣传、公关等。

另一方面,日趋板结的社会生态和更加收紧的政治舆论空间,使得传统媒体行业更显颓势,对新闻采编人员的挤出效应持续不减。比如,罗昌平就被认为是赴德国领取“透明国际”为表彰其微博举报刘铁男而颁发的年度国际清廉奖之后,才从《财经》副主编的职位遭到解职的。在感受着言论空间收紧的政治高压的同时,王克勤、孙春龙、罗昌平这些调查记者都发现,体制愈加板结化,媒体的报道已经很难能像早期那样影响到公共政策了。前调查记者孙春龙和王克勤,先后转型为公益人士,以另一种路径实现他们所追求的公共利益。他们认为做公益“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为了弥补在中国做舆论监督、调查报道面对的无限尴尬与无奈。”

“很多记者觉得没有了职业成就感、荣誉感,还做着这样一份有风险、吃力不讨好、收入又比较低的工作,就会选择放弃”,王克勤一语道出了众多转岗发展的传统媒体人心声。

互联网造就自媒体英雄崛起之势

基于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新媒体之所以对传统媒体行业能产生革命性的影响,根本上是因为互联网具有传统媒体无可比拟的功能本质。关于互联网的本质或本质属性是什么,业界与学界皆有声称。马化腾认为互联网的本质就是促进信息沟通,使得信息交流和获取的效率更高、成本更低;张朝阳认为,互联网的本质就是信息的加工聚合,最终实现公众对于事件无限接近真实的了解。而在马云看来,“互联网的本质就是分享。唯有分享才可能把资源都聚拢在一起,而唯有资源聚拢在一起,才可能降低沟通和交易的成本,世界在这个意义上被碾成了一块扁平的大饼,而以往依靠信息不对称而构筑起来的产业链便会被彻底地打破。”也有学者称:“共享性、实时性、互动性、虚拟性、服务这几个方面的综合构成了互联网的本质属性。”而笔者认为,互联网的功能本质在于无限“连接”与深度“联结”。

“传播的本质是寓于传播关系的建构和传播主体的互动之中的, 传播是社会关系的整合······传播是通过一种被传播的内容来反映或说明一种关系的。”青年学者麦尚文认为,“关系”直接打通了传媒生产链条的全部环节,成为资源开发、新闻生产、产品延伸、渠道拓展、品牌经营及社会互动等领域不可或缺的结构性因素。世界的“关系”要通过运用信息或象征符号的传播将两点“连接”起来而达成。若从“关系”角度来审视互联网传播,我们会发现互联网的功能本质,在于通过打通人和人、人和物、物和物之间的“连接”,从而无限构建人和人、人和物、物和物之间的“关系”。

六度分隔理论(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认为,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也就是说最多通过六个人,你就可以认识世界上任何一个陌生人。六度分隔理论说明了社会中人与人之间普遍存在的“弱纽带”关系,通过这一“弱纽带”关系......余下全文>>

四:媒体融合大变革时代,传统媒体还有优势吗

当前,以互联网和移动多媒体为主要形式的新媒体业务快速发展,对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的主导地位形成巨大挑战和威胁。正确应对新媒体的竞争已成为传统媒体不可避免的艰巨任务。在大众传媒走向市场的今天, 转变观念是首要。面对多媒体数字网络不断争夺新闻资源的冲击, 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一方面要充分认识到危机所在,适应新的社会变化形势,及时改变自己的生存方式;另一方面也要有自己的生存理念和信心。应该看到, 不论是互联网,还是手机阅读,其最大的优势在于传播速度快,可以让读者第一时间知道消息。但不具备传统媒体自身所具有的长处和优势,新媒体的信息源主要还是传统媒体。因此,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传播融合,则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

总的来说,观念引领行动,认识推动实践, 我们对媒体融合发展的趋势看得越来越清楚,求生存、求突破、求发展的空间越大。但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一些滞后认识和观念偏差。有的满足现状,患得患失,担心打破原有格局,认为融合发展多此一举、没有必要,不搞融合发展也还能活;有的存在畏难情绪和惰性心理,对融合发展缺乏信心,不愿试不愿闯,坐等给政策、给资金、给项目;还有的存在惯性思维,用办传统媒体的方法来对待融合发展,拿出的方案、提出的措施往往不对路。这些问题和现象的根源,就是没有挪动屁股、更新观念,没有跳出传统媒体的本位和思维。推动媒体融合发展,首先要解放思想,破除陈旧观念的束缚,形成适应融合发展的新观念新认识。

传统媒体如何在与新媒体的冲突中很好地融合

手机、网络等新媒体在满足受众信息需求的同时,也给纸媒等传统媒体带来了剧烈的冲击,传统媒体的地位在慢慢地减弱,这已成为了有目共睹的事实。如何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 发挥优势是前提。应该看到, 不论是互联网,还是手机阅读,其最大的弱点是:这些新兴媒体的网络内容基本抄袭传统媒体,空手套白狼。对于新闻媒体来说,内容永远是根本,是决定其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所在。

对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进行深刻剖析, 传统媒体在进行和新媒体的融合过程中, 必须始终坚持“内容为王”,把内容建设摆在十分突出的位置,以内容优势赢得发展优势,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在强调技术引领和驱动的同时,舍弃以往“内容为王”的态度,转向“用户为王”的方向,关注用户体验、致力于给读者更好的阅读感受。以报纸为例,应当看到,“报纸”是两个部分,一个是“报”,一个是“纸”。“报”是传播的内容,融合发展就是为了使“报”适应和运用新的技术、新的方式,更好地加以生产和传播。“纸”是传播的载体,是物质的、技术的,现在就是要用新的技术来换旧的技术,用互联网技术、电子技术来换“纸”。可以说,“报”是核心,“纸”是为“报”服务的。只有让用户对传统平面纸媒与新媒体结合的产物首先达到好用、易用,提升用户满意度,让用户喜欢用、爱用,如此才能在社交“长尾性”的力量下更好地普及更多用户。

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是党中央着眼巩固宣传思想文化阵地、壮大主流思想舆论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快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充分运用新技术新应用创新媒体传播方式,占领信息传播制高点。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整合新闻媒体资源,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中宣部部长刘奇葆在谈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时, 对其提出了一些发展思路令人关注:

一是树立一体化发展观念。一体化发展,是媒体融合的内在要求和基本方向。现在,传统媒体都在积极发展新媒体业务,办了新闻网站、开了法人微博、建了客户端,实现了互动发展。但传统媒体业务与新媒体......余下全文>>

五:什么是传统媒体 传统媒体有什么特点

传统媒体的组成内容

传统媒体主要有声音、图像还包括电视、收音机等、有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而多媒体则集声、图、动画等于一体,更主要的是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但是多媒体并不能取代传统媒体。

继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之后,互联网成为又一重要的传媒形态。面临巨大冲击之时,做为强势媒体的电视,已经认识到充分发挥网络交互性功能,走整合与互动之路将是新老媒体谋求共同发展的必然趋势。

传统媒体的主要特点

国家广电总局的重点工作之一,是“以多媒体和全媒体为发展方向,加速传统媒体升级和战略转型。”但如何转型是摆在传统媒体面前的一个难题。

以下为中国传统媒体转型升级的路径。

1.1多媒体的优势

1.资源优势,内容丰富;

2.时效优势;

3.互动优势与高度的参与感;

4.全面服务。

1.2网络媒体的三大不足

1. 缺乏严谨性;

2. 缺乏深刻性;

3..缺乏权威感。

1.3传统媒体的优势

1. 强大的人力物力资源;

2. 发挥传统媒体的特长;

3. 丰富的经验。

六:谁能解释一下中国传统媒体,新媒体的现状

媒体是个人与企业对外界发展过程中信息的关注与了解,每一个时代的人们在在使用工具上以及生活习惯上会有自己的方式,两者之间存在着一种便捷途径的延伸。

想要更好的了解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的关系,先要从大众生活状态、商务模式、休闲娱乐方式上去研究,再加上所需与必备的交流沟通渠道上着手。

一、大众生活状态

结合每一阶段人群日常生活习惯,这里大致可以从以下几点去考虑:

日常作息时间;

日常参与的社会活动;

家庭生活模式,人员分工;

个人或家庭关注的热点与方向;

个人与家庭收入、消费模式等。

二、商务模式

这里默认是指工作方式,或是与外围接触的商业特色,新媒体关注的是商业发展趋势与方向。能把这一点抓住,则商务带动生活;这里切需注意的几点有:

日常人群工作模式;

大众企业营业方式;

商务人群管理平台;

日常任务反馈交流工具;

商务交流的便捷:快、有效、简单、多样化、以及节省时间等。

三、休闲娱乐

虽说现在人的生活层次上升了,但是各种消费也随之增加,想要让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区分开,这里也自然少不了一些细节:

消费层次便捷,优惠多在新媒体上相对多于传统媒体;

口碑好、可靠、正规等是传统媒体体现出来的,中老年一辈们比较看中;

新媒体是在传统媒体上的一种扩展与创新,想要新媒体更好的替代传统媒体首先得考虑年轻人的带动力。

传统媒体相对稳定,新媒体中或多或少的存着在一些不安全的现象,这一点在休闲娱乐分享上能直接体现出来;

为适合的人群推荐新媒体的同时,也要考虑传统媒体人群的正确引导,同时能真正解决他们的难点与疑点。

七:如何发挥传统媒体和现代媒体的优势互补作用

一、“新媒体”的利与弊

号称“新媒体”的网络传播有着其他传媒不可取代的诸多优点。它传播信息的无限量递增和信息接受方式的快捷简便是传统媒体所无法企及的。它借助计算机、数字化产业的迅猛发展形成自己的平台。它集文字、声音、图像、视频、数据等于一身,不受地域、数量和时间等方面的限制,它是贯穿全球的交互式网络,可以实现全球性覆盖,并且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尤其是网络趋向的互动性,使传者和受者完全处于平等的地位。

同时,因特网的全球性、开放性和平等性,使网上的不良信息形成全方位的时空跨越,尤其敌对势力的反动宣传会对一个政党和国家的舆论导向直接构成威胁。互联网的平等、自由、广泛参与的特性,使一些信息的交换和共享往往带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可信度大打折扣,这也给舆论导向的控制带来了困难。

但对于受众群体来说,网络的最大特点是人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对外交往,这种趋势的发展一方面将形成机器代替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造成现代生活方式越来越先进而人却越来越封闭,人际交往、交流和沟通出现倒退现象。另一方面,由于对网络的交流空间缺少有效的控制手段,为一些文化中不健康的因素以及低级趣味提供了滋生和繁衍的温床,致使思想道德和文化品位出现滑坡现象。

二、传统媒体优势尚存

传统媒体是指报纸、杂志、书籍等印刷媒体和广播、电视、电影等电子媒体。对于广大受众来说,“早上听广播,白天看报纸,晚上看电视”仍是他们接触媒体的主导模式。而“新媒体”对受众远比传统媒体苛刻得多,它不但需要一定的计算机应用技能和网络知识,而且它需要高成本。

传统媒体,尤其是我国人民大众认知程度较高的传统媒体,在信誉、品牌、权威性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因此,未来的传统媒体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战略、结构、机制和人员的调整而不是被新媒体所取代。

三、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可融合共同发展

在目前的环境下,新媒体对传统媒体具有一定的依赖性,即使是商业性的新媒体,它的新闻信息来源也摆脱不了对传统媒体的依赖。传统媒体长期形成的许多资源和优势对新媒体来说,是非常宝贵的。和传统媒体结合,是新媒体的一条重要出路。原因很简单:第一,信息来源。尽管网上信息已到了多得让人目不暇接的程度,但绝大多数信息的第一来源仍是传统媒体,受众经常看到的网络新闻都是转载于某某报纸或其他传统媒体。第二,采编能力。传统媒体拥有一支庞大的训练有素的记者队伍,对于新媒体来说,组建自己的新闻采集队伍,不仅存在着政策方面的障碍,还存在着无法承受的成本开支,更重要的是难以在短时间内见效。第三,新闻经验。早期的因特网为技术精英们所创建需要的是技术人才,而今,网络越来越把眼光转向了有新闻背景的人员,传统的新闻规律、新闻实践和新闻经验被因特网所接受和利用。传统媒体的采编经验、采编方法、采编手段等,一旦结合网络的特性,创造性地运用到网络上,必然会结出更加灿烂的奇葩。第四,大众的认知度。传统媒体,尤其是社会上和人民大众认知程度较高的媒体,在信誉、品牌、权威性等方面具有的独特优势,而网络的内容现阶段仍存在可信度的问题。

八:如何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如何融合发展从六个方面融合:

做强传统媒体,树立主流权威,积极发挥引领带动作用。

把握时代走向,借鉴先进经验,进一步更新、深化媒介融合理念。

完善技术手段,拓展新技术新应用,为媒体融合发展提供强大支撑。

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提高行业队伍综合素质,打牢融合发展根基。

增强政策支撑,拓宽资金渠道,助推新媒体良性发展。

加强有效监管,做好舆情防控,规范新媒体传播行为。

分别介绍:

(一)做强传统媒体,树立主流权威,积极发挥引领带动作用

虽然新媒体发展迅猛,但从宣传的实际情况看,传统媒体不可能被新媒体取代。在媒介融合的浪潮中,传统媒体要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形成品牌优势,以达到引领带动新媒体发展,促使传统媒体影响力辐射新媒体的目的。

一是变革观念,强化互联网思维,学会运用网络技术手段改造传统媒体,不断适应新媒体平等交流、互动传播的特点,树立用户观念,改变过去媒体单向传播、用户被动接受的方式,更加注重用户体验。

二是传统媒体要适应全媒体时代用户参与热情高涨的舆情特点,深入掌握重大新闻事件的各种舆论倾向,拓宽视角,扩大自身舆论引导的影响力,做大做强自身品牌,保持良好形象,从而提高新媒体在用户心中的权威性和可信度。

(二)把握时代走向,借鉴先进经验,进一步更新、深化媒介融合理念

加快观念转变,深化媒介融合理念,主动作为,是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发展的关键一环。

首先,宣传部门要以积极主动、开放包容的态度对待新媒体。加强对新媒体的正确引导不仅是一项重大的研究课题,也是一项紧迫而重要的政治任务,各级宣传部门应该高度重视,要通过教育培训引导干部科学认识和正确对待新媒体,促使干部通过亲身体验了解互联网运行机制,创新工作方式,加强网络舆论引导,凝聚社会共识,不断提高运用新媒体的能力和水平。

其次,传统媒体要转换思维,促使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深度融合。各级报纸、电台和电视台要善于学习和借鉴主流媒体融合发展的经验,从本地实际出发,制定长期规划,逐步实现媒介深度融合的发展目标。传统媒体要善于分析和运用互联网模式,不断提升新媒体的影响力,通过融合发展创品牌、出精品、促发展。

第一,各级新闻媒体要加快网站建设,整合媒体资源,弥补传统媒体内容不易保存、检索不便等缺点,不断推动媒介内容向网络延伸。

第二,加强内容建设。一是坚持内容为王,发挥专业采编优势和信息资源优势,以权威报道满足用户信息需求,以更好地发挥舆论引导作用;二是适应新媒体传播特点,多生产精准短小、鲜活快捷、吸引力强的信息,在传播中抢占先机;三是塑造融合新闻,在“全”“深”“广”上狠下工夫,以传统媒体的内容为核心,通过跨媒体联动推助优势互补,通过专题策划利用多媒体手段呈现新闻事件的事、理、情,促使主题血肉丰满,更富感染力和渗透力。

第三,立足大数据运用,创新采编流程。各级新闻媒体应致力于建立统一指挥调度、高效整合采编资源、融合运用多媒体技术、适应多介质新闻生产的新型多功能一体化采编平台,实现新闻一次采集、新闻产品多种生成。加快建立松原市媒体数据中心,形成立足本市、辐射县区的基础性海量信息资源池,集数据存储、整合、备份为一体,实现数据共享。

第四,要重视在服务和互动上出特色。优化信息服务,强化用户理念,注重分析用户特点,准确把握用户个性化需求,以用户为中心明确网站定位,将政策宣传与用户需求有机结合,提高传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强化新媒体的“快”和“准”,在即时视频播报上求实效。与时俱进,把握媒体发展脉搏,积极主动建立官方微博和微信公众账号,有条件时打造24小时不间断的信息发布平台,不断扩大新媒体......余下全文>>

九:在数字媒体时代传统媒体的发展现状 20分

要求有哪些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