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一必修二历史试卷,求正确答案。
DCABBACDB (本人想法,不保证全对)
二:高一必修二历史考试重点 ?
(一)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1古代中国农业主要耕作方式的变革 1、原始农业的产生:“刀耕火种”、“火耕” 2、距今七八千年前:中国农业进入了“耜耕”或“石器锄耕”时代 3、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中国古代农业的传统耕作方式形成。 汉代牛耕逐渐普及全国。东汉时出现了一牛挽犁代替耦犁,这种耕作方式便于牛耕普及。 2了解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的农业经营方式,是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3、古代水利建设概况 1、夏商周:农田水利有较大发展。 2、春秋战国:战国时秦国蜀郡守李冰修的都江堰,水工郑国在秦国修的郑国渠。 都江堰 3、秦:灵渠 4、两汉:西汉汉武帝亲到黄河工地命文武百官背土,东汉王景治黄河才基本解除了黄河水患。 5、隋炀帝:开通了大运河,是世界上最早、最长的运河。 6、唐朝:设专职官员管理水利事业,各地兴修了不少水利工程,还创制了新的灌溉工具筒车。 (二)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的发展 了解古代中国在纺织、和制瓷等手工业部门取得的主要成就: 1、纺织业主要成就: (1)原料使用先后顺序:麻葛丝棉。 (2)丝绸之路:汉代开辟。丝绸远销以罗马为中心的地中海地区。 (3)唐代私营纺织作坊兴起,官营纺织业也有相当大的规模,朝廷征收民间纺织品的数量相当可观。 2、冶金业主要成就: 商周时期青铜器铸造工艺特点:分布广,规模大,水平高。战国以后以铁器为主,汉代冶铁开始使用煤炭做燃料,供风形式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3、制瓷业取得的主要成就: (1)先有陶后有瓷 (2)陶器:a、产生——原始时代彩陶b、发展:山东龙山文化——蛋壳黑陶c、独特技术——唐三彩d、陶瓷过渡时期:商代中期到东汉晚期。 (3)瓷器:a、唐代青瓷——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b、唐晚期长沙铜官窑首创彩绘工艺。c、清朝:粉彩瓷器的工艺技术发明——康熙时期、顶峰——雍正时期 (三)古代中国的商业发展 了解“市”的形成与发展及其特点:逐渐打破时空限制,虽受政府严格限制,但仍相当繁荣 (1)秦代管理“市”有明确的法律规定。 (2)汉代在进行集中贸易的“市”, 有专门的管理机构 (3)六朝时代,出现了“草市” (4)唐代“草市”的作用十分显著,“夜市”比较繁荣 (5)宋代的“市”突破了原先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 (6)明清都市中的商业区已经相当繁华。 (四)“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的基本含义及其影响 (1)“重农抑商”政策含义:强调发展农耕,限制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开始于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 目的: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 影响:“重农抑商”政策有利于保障国家的安全,维护政治的稳定,巩固君主的地位,但这一政策的实施使社会经济的活力受到压抑,而新的经济因素和生产方式的萌芽,也未能得到正常发育,这是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 (2)“海禁”政策的基本含义:明清王朝禁止中国人赴海外经商和限制外国商人到中国进行贸易的政策。 影响:“海禁”政策扼杀了对外贸易进步的可能性,不仅妨碍海外市场开拓,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资本主义萌芽滋长,使中国失去了利用国际贸易的优势地位开辟海外市场、刺激资本扩张、推进工业化的契机;而且使中国与世隔绝,从而阻断了中国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使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 专题二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1.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1)过程:鸦片战争后,以英国为资本主义国家加紧商品输出,中国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标志着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列强依赖夺取的更多的特权,加紧对中国商品输出,并打入内地市场,自然经济解体的速度进一步加快,逐渐地......余下全文>>
三:高一必修二历史测试卷
9c
四:全国一百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历史卷(一)必修二答案
高考资源网; http://www.ks5u.com/
五:2015 2016高一月考卷历史必修二答案
历史:汉语词语,含义有三:
1.记载和解释作为一系列人类进程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
2.沿革,来历。
3.过去的事实。
历史,简称史,一般指人类社会历史,它是记载和解释一系列人类活动进程的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多数时候也是对当下时代的映射。如果仅仅只是总结和映射,那么,历史作为一个存在,就应该消失。历史的问题在于不断发现真的过去,在于用材料说话,让人如何在现实中可能成为可以讨论的问题。[1] 历史是延伸的。历史是文化的传承,积累和扩展,是人类文明的轨迹。
六:高一历史必修二期末试题
高一历史必修(2)期末考试试题
一. 选择:(2X35=70)
1。 下列有关古代中国农业耕作技术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牛耕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 B。牛耕在秦代逐渐普及全国
C.汉代出现了二牛抬杠的耦犁 D。牛耕和铁铧犁在东汉推广到淮河流域
2。下列有关我国古代赋税制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古代国家通过赋税剥削农业生产者的收入
B. 各个朝代征收赋税的比例和数额有所不同
C. 儒学大师孔子认为有征收“泰半之赋”的时代
D. 农户交纳的赋税是专制王朝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3。下列有关我国传统社会自然经济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以小农为经营主体 B。具有高度集中的特点
C.基本做到自给自足 D。是中国传统社会的基础
4。下列有关重农抑商政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商鞅变法明确规定了重农抑商的原则
B. 中国古代历朝大都执行重农抑商的政策
C. 强调重视发展农耕,限制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D. 其基点是努力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政治基础
5。秦王朝的下列措施为工商业的发展规定了统一标准的是:
A.统一度量衡 B。统一货币
C.通行半两钱 D。颁布《均工律》
6。下列有关汉代工商业管理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实行抑商政策 B。关税的数额相当高
C.允许盐铁私营 D。对“市”严格管理
7。战国时期的李冰曾经主持修建的水利工程是:
A.都江堰 B。郑国渠 C。龙首渠 D。成国渠
8。我国古代的纺织原料最早是用:
① 麻 ② 葛 ③ 蚕丝 ④ 棉花
A.① ② B。 ②③ C。① ④ D。③ ④
9。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中的“近代”的含义主要是指:
A.使用机器进行生产 B。产生于中国近代历史时期
C.由私人投资兴办的 D。受外商企业的刺激而兴起
10。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主要特点不包括:
A. 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B。在民国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C. 机器制造等重工业比较少 D。绝大部分的缫丝等轻工业
11。南京国民政府“币制改革”的积极意义不包括:
A。稳定了金融市场 B。刺激了生产复苏
C。促进了物价回升 D。打击了官僚资本
12。下列有关社会主义改造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具有必要性和现实的可能性 B。是一次没有遗留问题的社会改造
C。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D。标志着社会注意制度的基本建立
13。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生产关系的变革和调整经历了四个步骤,依此是: ① 土地改革 ② 人民公社化 ③ 农业合作化 ④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④②③ D。③①④②
14。到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初步形成的对外开激的格局是:
A.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
B. 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
C. 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
D. 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
15。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A. 提高广大人民的生活水平 B。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D。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16。新航路开辟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A土尔其扩张阻隔传统商路 B。“地圆学说”的日益流行
C.《马可。波罗游记》的刺激 D。西......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