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怎样制定权力清单制度
A 怎样制定权力清单制度
一、公开;
二、规范;
三、问题是:从公开到规范到底有多远?
当前,梳理权力事项、公开“权力清单”成了干部群众的共识共为。“权力清单”有了,紧随其后的就是规范运行程序。各级各地为此绘制了权力运行流程图,明确行使权力的主体、条件、完成时限、监督措施等,并用注脚的形式,对权力运行中的限制性条件等做了详细具体的说明。而这些还仅仅是书面上的东西,要真正让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的“权力清单”从公开到规范运行,还有很多事情要做,还有很长路要走。
转变“官念”。行政权力,说到底,是领导干部才有的。越是级别高的领导干部,其行政权力往往越多也越重要。而使用权力的主体,也是领导者。因此,要想真正实现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规范权力运行程序,首先必须领导干部转变“官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事业观、政绩观、道德观,明白权力是谁赋予的,清楚应该怎样行使权力,自觉将手中的权力规范在程序上、流程里,做到不越位、不滥用、不乱作为。切忌“权力清单”有了,但领导干部并没有按照“清单”来行使权力,而是程序上的空转、形式上的空摆、内容上的空填,或者说忙了具体的工作人员和软件设计人员,而领导者依然是我行我素,那样的“权力清单”不梳理、不公开也罢。
权责分清。在其位,谋其政,担其责。有多大权力,就应该担多大责任,承多大风险。这就要求领导干部必须谨慎用权、规范用权。然而,有些时候,有些干部,只知道享受权力给自己带来的那份“感觉”、那种“福利”,而不愿意、不主动承担责任,不能做到尽职尽责,或者急功近利,搞各种各样的形象工程、面子事业;或者人浮于事,遇到问题推诿扯皮;或者见利忘义,贪婪渎职,损公肥私,搞权力寻租、权钱交易。因而,编制“权力清单”的同时,必须签署“责任罚单”,对不作为、乱作为、越权、滥用职权的行为必须做出科学合理严格的界定,从而让干部如履薄冰、规范用权。
硬化监督。公开“权力清单”的目的、规范权力运行的“缰绳”,不是别的,正是监督、监管。只有监督到位、监管得力了,才能从根本上预防权力失范与犯罪。按照以往的惯例,对于领导干部的权力运行,不是没有监督措施,而是不严、不紧、不硬。尤其是老百姓的话语权、监督权没有得到有效保障和发挥。能否真正实现对领导班子以及领导干部行政权力的有效监督,关键是两个方面。一是,切实解决监督权的不对称问题、监督力量分散的问题。二是,切实发展党内民主,发挥党代会的民主作用。另外,还需要党内监督与完善人大法律监督、发挥政协民主监督以及社会监督、舆论监督等几大监督“集体发力”,形成强有力的对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情况的监督网络。建立领导干部廉政风险预警机制,加强廉政风险防范管理,防范执行政策失真、选人用人失准、重大决策失误、从政道德失范、权力影响失控等岗位风险,特别是加强对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的监督管理。
刚性执行。制度再好,规范再多,措施再严,离开执行,也只能是中看不中用的“镜中花”、“水中月”。行政权力能否真正做到公开透明运行,公开透明只是一方面,关键是要将公开的、公示的、公布的“权力清单”严格规范到位地执行起来、落实下去,要采取一系列措施,使权力想不公开都不行,让权力想不规范都不能。首先,对权力底数要清楚,对行政权力清单和程序流程图,不能似是而非、模棱两可。其次,不能只公开,或者假公开,而必须真公开、真运行,不能停留在形式上、程序上,更不能是具体办事人员在......余下全文>>
二:权力清单制度涉及行政法的哪些内容
广推权力清单制度,是从中央到地方自上而下施行的政府内部的自觉行动,是一次深具中国特色的行政管理色彩强于法律强制要求的自我变革。
首先,推行权力清单制度是提高行政效能的重要方式。行政效能强调数量与质量、功效与价值、目的与手段、过程与结果的统一。[1]公布权力清单目录,有利于明确权力边界,增强组织内部的协调性和外部的遵从度,部门内外达成共识,一定程度上可减少不必要的摩擦冲突,降低行政管理和运行成本,提高行政效能。
其次,推行权力清单制度是调控行政立法的必要补充。20世纪以来,一般性、抽象性的根据、基准由法律来规定,而具体性、实质性的内容则委托给行政立法,“框架立法”越来越多。[2]立法权被分割、转授,而道德约束相对软性和政府部门有限理性等极易导致部门利益化,在阳光下晾晒权力并进行制度化运作,倒逼立法良性,是对行政立法天然缺陷的自我修复。
再次,推行权力清单制度是深化行政治理的突出体现。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关键是制度现代化。要培养和增强制度自信,就必须尊重制度形成规律并厉行制度创新。制度的发生、形成和确立是在人类历史长河的消逝和人类活动沉积的双重结果。[3] 广推行权力清单制度,是一次崭新的行政实践,是具有开拓意义的制度创新,必将为国家治理体系注入行政治理的强大内生动力。
第四,推行权力清单制度是优化行政服务的内在要求。美国“重塑政府运动”三原则:顾客导向原则主要是解决思想观念即“为谁服务”的问题;竞争导向、结果导向原则主要是解决程序和实际效果即“如何服务”的问题。[4] 在职权法定基础上,用行政手段编织权力的制度笼子,并着力规范权力运行轨迹,进一步解决“权为民所授、权为民所用、如何为民用、如何让民满意”的问题,最终达到优化行政服务的目的。
最后,推行权力清单制度是推进行政公开的应有之义。在美国,公开公正成为民主程序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让阳光照耀所有重要行政决策的过程,可激励政府机关更高质量达成行政目标。[5]行政公开包括:行政立法和政策公开、执法行为公开、行政裁决和行政复议行为公开以及行政信息、情报公开。[6] 公开以权力依据、类型、数量和运行程序为核心内容的权力清单,既是公权的自我约束,也饱含对私权的尊重和敬畏,一定程度上明晰了公私权力(利)的界限。
(二) 逻辑起点:限制权力而非设定权力
权力清单制度的逻辑起点,在于限制权力而非设定权力,通过行政层级的内部管理方式进行梳理汇总并分类公布,具有“示范性、规范性、公示性、工具性、变动性”[7]等特性,在权力制约制度谱系中展示了四个维度。
1.权力清单应是伸缩有为的指向标。一般来说,行政职能和行政权力行使包含积极和消极两个指向,即:依法作为和依法不作为以及应当依法行为而消极未作为。从对相对人的影响看,尽管大多数行政行为是赋予义务或限制甚至剥夺权利即侵益性行为,但某些行政行为赋予当事人权利或减免其义务即授益性行为。[8] 20世纪行政国家的产生,源于国家行政职能的增加和行政权的扩大,意味着社会经济发展所必需的秩序的确立和保障,也意味着个体的自由和权利受侵害的威胁性和可能性增大。[9]
2.权力清单应是动静结合的刻度尺。从形式看,权力清单一经公布便成为静态,而从内容看,权力清单目录中的权力范围、数量和类型等则是动态的。国家治理是个综合体,在发展过程中,国家权力、社会权力等多种治理力量此消彼长、相互渗透或转化扩张;国家管理领域、范围和事项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发生变化;而且立法不可能事前对所有权力进行事无巨细的明确授权;加之法律具有滞后特性;并且制定的法不一定是......余下全文>>
三:推行政府权力清单制度应当做好那些工作
推行权力清单制度,首先是“清权”:
1.没有法律法规规章依据的职权,予以取消;部门自行发布的文件,不得作为职权设定和行使的依据;部门内部管理职责,不列入权力清单;对面向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原则上予以取消,确需保留的要通过法定程序调整为行政许可;有法规规章依据,但不符合改革要求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行政权,提请修改相关法规规章后予以取消;
2.行规行约制定、行业技术标准规范制定、行业统计分析和信息预警、行业学术和科技成果评审推广、行业纠纷调解等行业管理和协调事项,原则上转移给行业组织承担;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水平能力的评价、认定,以及相关从业、执业资格、资质类管理,原则上交由社会组织自律管理;
3.直接面向基层、量大面广、由基层管理更方便有效的经济社会管理事项,下放基层管理;对于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征收、行政给付、行政确认以及备案等行政权,除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应由省级部门行使外,按照方便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办事、提高管理服务效率、便于监管的原则,一般下放市县政府主管部门管理;
4.确需保留的职权,工作内容相同或相似,具有前后环节反复核准、审查、确认等情况的,要按照简化办事环节、优化办事流程、提高管理效率的要求进行整合;
5.有法律法规规章依据、但不符合改革要求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一时难以通过修改相关法律法规调整或取消的,以及日常管理中很少行使的行政权,应建立严格管理措施,未经同级政府同意不得行使;
6.职权加强:重点在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保障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推动可持续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等方面加强。
其次是“确权”,即编制权力目录和运行流程图;其三是“配权”:对保留的权力事项,按规范行政权力运行和便民高效的要求,着力减少内部运转环节,优化权力运行流程,明确和强化工作责任,规范自由裁量空间,研究确定履职程序、办理期限和具体承办机构等。其四是“晒权”:公开的内容权力运行应包括权力名称编号、实施依据、办事流程、责任单位、监督方式等,确保每项权力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行使;其五是“制权”:对于保留、取消、转移、下放的行政许可、非行政许可审批等权力事项,按照转变管理理念、改进工作方式的要求,加快实现政府管理方式从注重事前审批向注重事中、事后监管转变;加强社会组织培育和监管,提升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职能转移的能力。
地方各级推行的政府及部门权力清单,可由本级政府提出,经上一级政府机构编制管理机关审核后,报上一级政府批准;其中,县级以上地方各级政府权力清单,还应报本级人大常委会备案。地方各级政府部门权力清单,由本级政府部门提出,经本级政府机构编制管理机关审核后,报本级政府批准。
四:什么是推行权力清单的制度的责任主体
是以政府权力核心的权力革命,权力清单制度是政府及其部门以“清权、 确权、 配权、 晒权和制权” 为核心内容的权力革命,其实质是给行政职权打造一个透明的制度笼 子
五:为何要推行权利清单制度
权力清单指明晰每个单位、每个职位的权责,给权力划定边界。要公开行政权力,先得知道一个单位、一个岗位到底有多少权力。厅长、市长到底有多少权力?处长、科长到底有多少权力?每项权力的运作程序是什么?
权力清单制度在以下四个方面的作用尤为显著:
1,划定权力边界,推进法治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是全体国人的共同愿望,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也一直是党的努力方向,但是实践中由于权力的边界模糊不清,权力行使过程中的随意性很强,各种潜规则、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现象屡见不鲜,而且屡禁不止。其中一些极端案例不仅严重破坏社会公平正义和削弱党的执政基础,甚至还引发过规模不小的群体性事件,直接威胁社会安全稳定。尤其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权力边界不清晰将会导致越来越多的社会问题。因为所有市场主体都有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本能冲动,权力边界不清,很容易引发政府与市场主体间、市场主体彼此间剧烈的利益冲突。而且市场经济是一种自主经济,每个市场主体都渴望有足够的自主经营空间,权力边界不清意味着行政权力的无限权威,必然会遏制市场的创造活力和滋生各种违规违法经营行为。以清单形式对各项权力的边界进行明确规定,不仅对权力越界行为有了抵制、制约、监督、查办、惩处的明确标准,能有效减少各种权力越界行为,维护法律法规的权威性,而且也给包括市场行为在内的各种社会行为在边界之内和底线之上留下了足够活动空间,有利于公民遵纪守法和市场主体依法经营。
2,规范权力运行,提升行政管理水平。一个社会的行政管理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行政权力配置的科学性和行政权力运行流程的规范性。行政权力配置的基本原则是权责统一和互补而不重叠,而行政权力运行流程的规范性主要体现在政务处理的程序化和法制化。当前我国政府各职能部门在权力配置上权责失衡、交叉重叠与分兵把守、间隙空虚并存,在权力运行上程序性、法制化程序不高,这些问题导致行政管理乱象丛生。乱象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政府内部工作协调的难度非常大,对那些需要提供无偿服务、不能罚款收费、吃力不讨好的事务,各职能部门彼此推诿扯皮踢皮球,“八部委管不好一头猪”“十部委管不好一个球”是司空见惯的现象;二是多头执法、重复执法问题特别突出,对那些能罚款收费、有利可图的事务,各职能部门一哄而上,谁都想多吃一块唐僧肉。权力清单的重要作用之一,就是可以对各职能部门和不同岗位的职权与责任进行明确的界定,对政务流程进行合理的标准化,有助于构建权责统一、清晰具体、密切协同且无交叉的权责体系和程序化、法制化的权力运行流程,从而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管住各种不作为和乱作为。
3,强化制度性授权,提高政府工作效率。授权是组织管理的核心内容,也是现代管理学的重要研究领域。授权不稳定、不明确,是现代社会组织管理的大忌。现代组织由于其规模大、涉及的业务范围广,而且处于各种新问题新挑战层出不穷的信息化、全球化时代,亟需对各个岗位进行十分明确而且稳定的制度性授权,以便充分调动组织成员的责任意识和创造精神,从而提高组织工作效率和应对环境变化的灵敏度。一些大型的跨国组织和发达国家政府,都在制度性授权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并且取得很好效果,我国一些优秀企业也在这方面颇有收获。然而我国政府部门的内部管理,制度性授权严重缺乏,总体上是以粗放式的财政控制加权威影响为主,是基于编制的身份管控和基于权谋的人际关系的混合体。虽然有些地方对岗位职责也有明文规定,但是非常笼统,停留在原则性要求上,对实际工作的规范和指导意义不强。行政部门一直存在“门难进、脸难看......余下全文>>
六:跪求,政府权利清单制度实施方案! 30分
A 关于进一步规范权力运行的实施方案
现就进一步规范权力运行工作制订以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公共权力“取得要有据、配置要科学、运行要公开、行使要依法、监督要到位”的要求,加强制度建设,坚持以制度规范权力,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衡,促进决策民主化、执行程序化、监督制度化,努力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等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
二、具体任务
(一)认真做好规范权力运行工作的权力梳理
按照机构改革“三定”方案,进一步明确权力设置的法定依据,在清理规范行政审批事项的基础上,编制《行政职权目录》,以制度形式固化职权清单,同时绘制单位权力运行流程图,通过上墙、门户网站等渠道及时向社会公布,方便群众办事,接受群众监督。
(二)着力抓好规范权力运行工作各项制度的建设
1、健全领导班子议事规则。明确议题范围,如研究制定全局性、政策性问题;班子成员分工及调整等权力配置;干部人事管理;较大项目和较大金额的审批;较大宗物资采购;制定修改重大事项的工作制度和程序等。规范会议程序,按照“会前协调、准备材料、提前通知、充分讨论、逐项表决、作出决策”等六项程序进行。规范会议要求,形式主要有党支部会、局长办公会、局务会等,因突发事件和紧急情况需马上决定的,事后要及时与其他班子成员通气,并在下一次会议上通报情况。
2、明确权力的运行规则。权力运行遵守制度化、民主化、程序化的规则,该集体研究的必须经过集体研究才能决定,该用票决作出决策的必须进行票决,该公示的必须公示,做到依法行政,民主决策,严防专权。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会议决定”的原则,认真执行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相结合的制度,不先定调,广泛听取班子其他成员的意见建议、最后由主要领导末位发言决策,严格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形成班子决议。
(三)严格推行办事公开制度
认真贯彻国务院《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切实落实和推进办事公开制度,在公开内容上做到:一是将权力取得的依据公开,确保有法可依。二是公开职权清单、权力运行流程图和相关制度。按照统一的格式和规范编制政府信息公开的目录、指南和索引,方便群众办事。在公开的形式上,推行电子政务、网上办公等,以更加快捷有效的形式,方便群众监督。
三、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要高度认识规范权力运行工作的重要性,将其作为推进反腐倡廉建设、转变政府职能建设的重要措施来抓。成立规范权力运行工作领导小组,由XX任组长,XX任副组长,成员由XX等人员组成,负责工作的推动、落实和督促检查。
2、强化督促检查。紧密结合单位的实际情况,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按照先易后难原则,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不断规范权力运行。运用绩效管理手段,加强实行规范权力运行工作的监督检查,把权力运行情况的考核纳入机关效能建设考评工作。
3、严格责任追究。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切实提高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进一步规范行政行为。加强过错的责任追究,对不作为、乱作为等违反规定和过错的行为,要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七:什么是权力清单,职责清单,负面清单
权力清单指明晰每个单位、每个职位的权责,给权力划定边界。要公开行政权力,先得知道一个单位、一个岗位到底有多少权力。厅长、市长到底有多少权力?处长、科长到底有多少权力?每项权力的运作程序是什么
职责清单就是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明确各个部门的职责。
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是指政府规定哪些经济领域不开放,除了清单上的禁区,其他行业、领域和经济活动都许可。凡是与外资的国民待遇、最惠国待遇不符的管理措施,或业绩要求、高管要求等方面的管理措施均以清单方式列明
八:如何 推进 权力清单 责任清单
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三张清单看改革
深化改革无穷期,开弓没有回头箭。“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负面清单”,出台制度建设三张清单制度,就是“捆绑政府的手,放开市场的腿”的重大举措,目的是厘清政府和市场的界限,明晰简政放权的改革思路。
三张清单要解决什么?
用李克强总理的话来回答,就是政府要拿出“权力清单”,明确政府该做什么,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给出“负面清单”,明确企业不该干什么,做到“法无禁止皆可为”;理出“责任清单”,明确政府怎么管市场,做到“法定责任必须为”。
政府这双看得见的手和市场这双看不见的手,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如何施展终于有了更清晰的界定。有人比喻说,“三张清单”相当于先给企业等市场主体松绑,再捆住政府乱作为的手,待政府的责任明确后,研究如何发挥政府“有形之手”的作用,确立政府与市场的新关系、新秩序。如果说负面清单、权力清单是针对政府乱作为,那么责任清单则是针对政府不作为。
三张清单十分形象地对政府和市场、政府和社会的关系进行了界定。“责任清单”要解决的是3个层次的问题:一是管什么?明确政府的责任,那就是要种好“责任田”,当好“服务员”;二是怎么管?要创新完善政府管理方式;三是管不好怎么办?要有问责追究的制度。针对目前实践运行当中产生和发现的一些问题和现象,“责任清单”可以起到很好的纠偏作用。
三张清单从限制权力、拓宽创新的活力到明确各自主体的责任,一环扣一环,为创业、创新营造了良好的空间,形成了良好的氛围,并提供了很好的助力。三张清单背后的逻辑,其实就是激发活力、鼓励创新、推动发展的逻辑。
怎样持续推进?
“三张清单”的提出很不容易,要把“三张清单”真正贯彻落实下去恐怕更难,难度在于如何真正管住政府的权力。要管住政府的权力,要在法律上下大功夫。要想让针对企业“负面清单”不至于变成新的“镣铐”,就要认真研究企业发展和市场发展的规律,进一步提高对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要加强“放管”衔接。一是要按照职责分工,把已出台的政策措施落到实处;二是在行政审批改革过程中,对取消下放的每一个项目都要同步研究、同步提出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措施,并同步落实;三是注重同步推进;四是进一步强化部门和地方事中事后的监管责任,对每一项事中事后监管措施,都要在实施运行中及时跟踪了解、检查落实。
三张清单的简政放权推进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不容忽视。如一些部门和地方改革目标不明确、部门和地方间改革进展不平衡、改革横向配套不够、纵向联动不够、法律法规滞后、监管能力落后等,都要在下一步工作中着力解决。
建议:统一规范行政审批事项;继续取消下放资质资格;增强改革的配套性、协同性、联动性;加强监管能力建设;提高审批行为的规范性;加大地方改革力度。
对于一些政府部门的“心理不适”或权力依赖,下一步要在听取社会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行政审批事项的取消和下放,逼着这些部门承担新责任。对于监管能力不足的,则要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对外学习借鉴。
九:什么是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
就是法律法规赋予国家机关所行使的具体权利,以及所应当承担的责任。以清单的形式名列出来向社会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