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混凝土灌注桩出现断桩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造成严重工程桩质量事故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工程桩间距偏小,根据规范《JGJ94—94》规定:对于饱和软土中的挤土灌注桩,最小桩距为4d(d为桩径),而该桩距仅为3d(即1.2m),当已灌砼初凝后,在邻桩沉管过程中,土受挤压产生水平推力使桩产生断裂。
2、由于是属于挤土桩,土体受挤后,向薄弱处传递挤压力,而使地面出现隆起现象,形成对邻桩的摩擦,构成一个向上的拉力,而使桩断裂。
3、砼的级配不太合理,坍落度较小,施工灌注砼的坍落度为3~5厘米,而规范中规定对于挤土桩的坍落度至少为8~10厘米,由于坍落度小极易造成桩身砼离析,夹泥和蜂窝。
4、拔管速度过快,根据规范规定振动沉管灌注桩在管内灌满砼后宜振5~10s,再开始拔管,应边振边拔,每拔0.5~1.0米停拔振动5~10s,如此反复,软弱土层中宜控制在0.6~0.8m/min,由于拔管速度快,停拔振动时间短,或根本不停振,极容易造成缩径、夹泥,桩身断裂,造成工程桩质量事故。
二:预防钻孔灌注桩断桩要注意哪些问题
预防措施:
防止导管进水,避免埋管、堵管,提高清孔质量检测及质量控制;混凝土浇注过程中,应随时控制混凝土面的标高和导管的埋深,提升导管要准确可靠,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严格确定混凝土的配合比,混凝土应有良好的和易性和流动性,坍落度损失应满足灌注要求。灌注砼应从导管内灌入,要求灌注过程连续、快速,准备灌注的砼要足量,避免埋下质量事故的隐患。
处理措施:
加强对混凝土及其原材料的试验断桩或夹泥在靠近桩的顶部时可以凿除桩头,清理干净后进行干混凝土的浇注进行接桩;如果靠近桩下部时,可以采用压浆排除法;断桩如发生在较深的位置,可以用冲击钻冲碎断桩并清除,然后重新灌注;在桩周围施作加固桩。
三:冲孔灌注桩出现断桩怎么办 20分
应该有设计决定采取何方法。如在附近补桩等方法。
四:灌注桩允许断桩率多少
我觉得如果在原桩位补就一根,或在原桩位附近补3根,3根以原桩位为中心成等腰三角形。
五:灌桩老是断桩,怎样避免?
一、断桩原因
断桩是指钻孔灌注桩在灌注混凝土的过程中,泥浆或砂砾进入水泥混凝土,把灌注的混凝土隔开并形成上下两段,造成混凝土变质或截面积受损,从而使桩不能满足受力要求。常见的断桩原因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由于混凝土坍落度过小,或由于石料粒径过大、导管直径较小,在灌注过程中堵塞导管,且在混凝土初凝前无法疏通好,不得不提起导管,形成断桩。(2)由于运输或等待时间过长等原因使混凝土发生离析,又没有进行二次搅拌,灌注时大量骨料卡在导管内,不得不提出导管进行清理,引起断桩。(3)由于水泥结块或者在冬季施工时因集料含水量较大而冻结成块,搅拌时没有将结块打开,结块卡在导管内,而在混凝土初凝前不能疏通好,造成断桩。(4)混凝土灌注过程中发生坍孔,无法清理,或使用吸泥机清理不彻底,使灌注中断造成断桩。(5)由于检测和计算错误,导管长度不够使底口与孔底距离过大,首批灌注的混凝土不能埋住导管底部,从而形成断桩。(6)在提拔导管时,盲目提拔,将导管提拔过量,使导管底口拔出混凝土面,或使导管口处于泥浆层,形成断桩。(7)在提拔导管时,钢筋笼卡住导管,在混凝土初凝前无法提起,造成混凝土灌注中断,形成断桩。(8)导管接口渗漏,使泥浆进入导管,在混凝土内形成夹层,造成断桩。(9)处理堵管时,将导管提升到最小埋置深度,猛提猛插导管,使导管内混凝土连续下落与表面的浮浆、泥土相结合,形成夹泥缩孔。(10)导管埋置深度过深,无法提起导管或将导管拔断,造成断桩。(11)由于其他意外原因(如机械故障、停电、材料供应不足等)造成混凝土不能连续灌注,中断时间超过混凝土初凝时间,致使导管无法提起,形成断桩。
由此可见,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灌注前应从各方面做好充分的准备,尽可能避免意外情况发生。
六:混凝土桩何为断桩 20分
断桩是指钻孔灌注桩在灌注混凝土的过程中,泥浆或砂砾进入水泥混凝土,把灌注的混凝土隔开并形成上下两段,造成混凝土变质或截面积受损,从而使桩不能满足受力要求。
常见的断桩原因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由于混凝土坍落度过小,或由于石料粒径过大、导管直径较小,在灌注过程中堵塞导管,且在混凝土初凝前无法疏通好,不得不提起导管,形成断桩;
2、由于运输或等待时间过长等原因使混凝土发生离析,又没有进行二次搅拌,灌注时大量骨料卡在导管内,不得不提出导管进行清理,引起断桩;
3、由于水泥结块或者在冬季施工时因集料含水量较大而冻结成块,搅拌时没有将结块打开,结块卡在导管内,而在混凝土初凝前不能疏通好,造成断桩;
4、混凝土灌注过程中发生坍孔,无法清理,或使用吸泥机清理不彻底,使灌注中断造成断桩;
5、由于检测和计算错误,导管长度不够使底口与孔底距离过大,首批灌注的混凝土不能埋住导管底部,从而形成断桩;
6、由于其他意外原因(如机械故障、停电、材料供应不足等)造成混凝土不能连续灌注,中断时间超过混凝土初凝时间,致使导管无法提起,形成断桩。
七:钻孔灌注桩断桩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有哪些
(1)导管使用前,要对导管进行检漏和抗拉力试验,以防导管渗漏。每节导管组装编号,导管安装完毕后要建立复核和检验制度。导管的直径应根据桩径和石料的最大粒径确定,尽量采用大直径导管。
(2)下导管时,其底口距孔底的距离不大于40~50cm(注意导管口不能埋入沉淀的淤泥渣中),同时要能保证首批混凝土灌筑后能埋住导管至少1.0m。在随后的灌筑过程中,导管的埋置深度一般控制在2.0~4.0m的范围内。
(3)混凝土的塌落度要控制在18~22cm,要求和易性好。若灌筑时间较长时,可以在混凝土中加入缓凝剂(须征得监理工程师的许可),以防止先期灌筑的混凝土初凝,堵塞导管。
(4)在钢筋笼制作时,一般要采用对焊,以保证焊口平顺。当采用搭接焊时,要保证焊缝不要在钢筋笼内形成错台,以防钢筋笼卡住导管。
(5)在提拔导管时要通过测量混凝土的灌筑深度及已拆下导管的长度,认真计算提拔导管的长度,严禁不经测量和计算而盲目提拔导管,一般情况下一次只能拆卸一节导管。
(6)关键设备(混凝土搅拌设备、发电机、运输车辆)要有备用,材料(砂、石、水泥等)要准备充足,以保证混凝土能连续灌注。
(7)当混凝土堵塞导管时,可采用拔插、抖动导管(注意不可将导管口拔出混凝土面)处理,当所堵塞的导管长度较短时,也可以用型钢插入导管内来疏通导管,也可以在导管上固定附着式振动器进行振动来疏通导管内的混凝土。
(8)当钢筋笼卡住导管后,可设法转动导管,使之脱离钢筋笼。
八:钻孔灌注桩时怎样防止断桩
1、下管前检查隔水球、泵管的密闭性
2、第一次浇筑混凝土量要足够,埋住管头1m以上;
3、保持管头在混凝土浇筑面一下2m以上,向上拔管过程缓慢
九:桩基断桩如何让处理?
对断桩混凝土进行凿除,最终在不影响桩体结构、尺寸和受力下对断桩进行接长处理。 利用高应变锤击设备对预制打入桩断桩进行处理使其闭合。
由桩和连接桩顶的桩承台(简称承台)组成的深基础(见图)或由柱与桩基连接的单桩基础,简称桩基。若桩身全部埋于土中,承台底面与土体接触,则称为低承台桩基;若桩身上部露出地面而承台底位于地面以上,则称为高承台桩基。建筑桩基通常为低承台桩基础。高层建筑中,桩基础应用广泛。
十:钻孔灌注桩 断桩处理方案
断桩处理起来有很多,第一就是拿小的钻机钻头十公分,然后取芯,到断桩的部位,然后用注浆机注如高强度水泥砂浆将断桩地方压密实,这种补强桩,第二就是比较费工费时的用风搞凿到断桩为止,然后清理下部混泥土面无浮浆,无松动砼,用水清洗干净,然后浇灌砼,(适合断桩地方距地面比较浅)现在好多地方都对断桩处理比较严,要求用卵石加黄土回填后用冲击钻继续钻…暂时只有这些,不过看你们怎么和监理搞关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