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请给我详细地介绍一下梅兰芳 梅艳芳家世生平
梅兰芳(1894一1961)名澜,字畹华。原籍江苏泰州,出生于北京。祖父梅巧玲(1842----1882)是“同、光十三绝”之一,著名旦角演员。父亲梅竹芬(1874----1897)是旦角演员,早逝。伯父梅雨田(1865--1912)是著名琴师,他九岁到姐丈朱小芬家学戏,吴菱仙是他的开蒙老师。在吴先生的指导下,他学了《战蒲关》、《三娘教子》、《桑园会》、《彩楼配》等青衣戏。十一岁开始登台,十四岁时,搭入喜连成科班。1913年随王凤卿首次赴上海演出,受到热烈欢迎,显露了才华。先后加入翊文社、双庆社、喜群社、崇林社等班,与谭鑫培、陈德霖、杨小楼、钱金福、余叔岩、言菊朋、王长林等合作。早期演出以青衣戏为主。随即学演了花旦戏和刀马旦戏,诸如头二本《虹霓关》、《贵妃醉酒》、《穆柯寨》、《五花洞》等戏,及昆曲戏《思凡》、《游园惊梦》、《闹学》、《断桥》等,表演技艺有了显著的提高。以后又得到齐如山、李释戡等的辅佐,编排了《嫦娥奔月》、《黛玉葬花》、《千金一笑》、《麻姑献寿》、《廉锦枫》、《天女散花》、《洛神》、《童女斩蛇》《西施》、《太真外传》、《霸王别姬》等古装新戏及《孽海波澜》、《一缕麻》、《邓霞姑》等时装戏。他对人物的化妆、头饰、服装进行了大胆的革新。在齐如山、王瑶卿等人的帮助下,他创造了“绸舞”、“镰舞”、“盘舞”、“剑舞”、“袖舞”、“羽舞”等新的舞蹈,丰富了京剧旦角的表现手段。他1919年和1924年两度赴日本。1930年赴美国, 1935年赴前苏联演出,成为蜚声世界的表演艺术家。 1927年《顺天时报》和1931年《戏剧月刊》两次评比当今名旦的本戏和才艺,梅兰芳均名列“四大名旦”榜首,“九一八”事变后,他编演了《抗金兵》和《生死恨》两出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1956年5月,他率中国访日京剧代表团赴日演出。他主张要辨别精、粗、美、恶,对《宇宙锋》、《贵妃醉酒》、《霸王别姬》、《断桥》、《奇双会》等戏进行了整理加工,使其成为梅派演出剧目的精品。 1959年他移植了豫剧《穆桂英挂帅》,作为向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十周年的献礼剧目。
梅兰芳的传人主要有李世芳、言慧珠、杜近芳以及其子梅葆玖等人。
二:梅兰芳是男是女??是哪里人??身世怎样??
男的 梅兰芳(1894~1961),名澜,字畹华,乳名裙姊。汉族,江苏泰州人,长期寓居北京。出身于梨园世家,8岁学戏,9岁拜吴菱仙为师学青衣,10岁登台。祖母无锡人,四岁丧父,十二岁丧母,伯父典于云和堂私寓。工青衣,兼演刀马旦。擅长旦角,扮相端丽,唱腔圆润,台风雍容大方,被称为旦行一代宗师。后又求教于秦稚芬和胡二庚学花旦。他刻苦学习昆曲、练武功,广泛观摩旦角本工戏和其他各行角色的演出,经过长期的舞台实践,对京剧旦角的唱腔、念白、舞蹈、音乐、服装、化妆等各方面都有所创造发展,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世称“梅派”。
三:京剧《红灯记》讲的是什么时期的故事?
抗日战争时期 《红灯记》讲的是一家三代人为革命做出巨大牺牲的故事。 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党地下交通员李玉和的公开身份是铁路工人,他以红灯为信号接应战友,并向游击队传递密电码和情报。1938年秋末的一天傍晚,李玉和与战友王连举在车站接应携带重要文件的地下工作者。为了避免搜查,地下工作者在火车进站前跳车,不幸被敌击伤,李玉和将他救走。王连举做掩护时被敌人抓获,竟叛变了革命。日本宪兵队长鸠山利用叛徒提供的线索,逮捕李玉和,对他软硬兼施,妄图骗取文件,但李玉和始终坚贞不屈。鸠山又逮捕了李玉和的母亲和女儿铁梅,希望能动摇李玉和的决心。李奶奶向孙女铁梅讲述了祖孙三代的身世,铁梅才知道一家三口原来并没有血缘关系,她的亲生父母也是为革命牺牲的。于是铁梅立志继承红灯,保全密电码。李玉和、李奶奶被害后,铁梅在群众的帮助下逃出敌人视线,将密电码送到了游击队。
四:红灯记的故事
五:红灯记的简介
内容主要是讲述了我国抗日战争时期的东北敌占区,我地下党工作者李玉和接受向柏山游击队转送密码的任务,由于叛徒的出卖,遭日寇杀害,李玉和的女儿铁梅继承父志,将密电码送上山,游击队歼灭了追赶铁梅的日寇的故事。
六: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是怎么来的?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在民间流传已久,事见《梁山伯宝卷》、《华山畿》乐府及《访友记》、《同窗记》传奇,又名《双蝴蝶》,诸多的戏曲剧种都搬演过这一经典的爱情名剧,其中以越剧的《梁祝》和川剧的《柳荫记》最为知名,京剧也有不同的版本在不同的时期推出:如建国初期沈阳京剧院秦友梅等主演的《梁山伯与祝英台》、京剧大师程砚秋整理的《英台抗婚》、叶少兰和杜近芳据川剧移植的《柳荫记》以及近年来迟小秋和朱强创排的新版《梁祝》等。
该剧的大意是:东晋时,祝英台女扮男装前往杭州(川剧为尼山)求学,路遇梁山伯,因志同道合而结为兄弟并同窗三载。后,祝英台归家,行前托媒师母许婚梁山伯。十八相送,祝英台以“妹”相许。梁山伯知情,往祝家求婚,此时,祝父公远已将女许婚马太守之子马文才。梁祝二人楼台相会,之后,梁山伯抱病归家,病亡。祝英台新婚之时,花轿绕道至梁山伯坟前祭奠,惊雷裂墓,英台入坟。梁祝化蝶双舞。
关于梁山伯与祝英台这两个人,笔者曾看到过有资料这样记载:梁是明代人,祝是南北朝人,两者相隔千年。祝本是侠女,劫富济贫,曾三去马太守家盗银,最后中马之子马文才埋伏死于乱刀之下。百姓将其厚葬并在坟前立碑,正面刻“祝英台女侠之墓”,背面详记其事。年久,该碑下沉于地下。梁为浙江宁波府银县县官,清正廉洁,中年丧妻,无子,死后入葬时刨出祝之墓碑,众惋惜之余又不忍拆除祝墓,可是,为梁择地而葬又似不妥,故合葬,立碑,黑者为梁,红者为祝……从此敷衍出动人的传说
七:京剧红灯记的故事
抗日战争时期,在东北的一个小城市里,铁路扳道工人、中共地下党员李玉和与六十多岁的母亲、十七岁的女儿李铁梅,祖孙三人在一起生活。他们虽是一家人,却不是一个姓。原来他们是在十七年前,一次大罢工的流血斗争中,组成一个革命的家庭。革命先烈传给他们一盏红灯,这是他们的传家宝,是战斗的信号,是革命胜利的象征。一次,李玉和接到上级党组织派人送来的一份密电码,要他通过组织转交给柏山游击队。由于叛徒的出卖,密电码还没有转交出去,李玉和就被捕了。坚强的李奶奶,为了鼓励后人继续战斗,将他们三人的身世,告诉了铁梅。阶级仇,民族恨,将铁梅心中的革命火种燃烧起来,她立志继承革命事业。阴险毒辣的日本宪兵队长鸠山,把李奶奶和铁梅也抓走了。他为将密电码搞到手,对李玉和母女说尽了甜言蜜语,用尽了酷刑,还妄想以骨肉分离杀害处人的残忍行为和陪绑的办法,威逼铁梅。但这一切丝毫没有动摇铁梅的斗志。革命的三代人,坚贞不屈,表现了工人阶级崇高的革命品质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李玉和、李奶奶牺牲以后,鸠山故意放了铁梅,妄想用放长线钓大鱼的诡计,从铁梅手里得到密电码。早在铁梅和李奶奶被捕前,李奶奶已经告诉铁梅和党组织的联络地点。铁梅得到邻居刘大娘和桂兰姐的帮助,安全地找到了地下党员周师傅,把密电码送到根据地柏山。柏山的游击队全歼了追赶铁梅的鸠山等日伪军。
八:《红灯记》的资料
《红灯记》的故事取材于电影《自有后来人》,它的原创作者是黄泳江。《自有后来人》是一部以东北抗日联军为背景、反映东北人民抗日斗争的电影,故事的发生地点在虎林铁路上的“辉崔”小站(黑龙江省虎林市境内)。上世纪60年代,电影在全国上映,不久,该剧便由上海沪剧团改编为沪剧,接着由哈尔滨京剧院率先搬上京剧舞台,当时名叫《革命自有后来人》。
此剧是中国京剧院的优秀保留剧目,六十年代至今,众多艺术家李少春、袁世海、杜近芳、高玉倩、钱浩梁、刘长瑜、李维康、冯志孝、孙岳、王晶华、杜富珍、张岚等都曾先后参加演出。近几年来,青年团排演此剧,得到老艺术家们的指导,演出取得成功。
内容提要:讲述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东北敌占区,我地下党工作者李玉和接受向柏山游击队转送密码的任务。由于叛徒的出卖,遭日寇杀害,李玉和的女儿铁梅继承父志,将密电码送上山,游击队歼灭了追赶铁梅的日寇。
主演:刘长瑜 钱浩梁 高玉倩 袁世海
【沈默君】
沈默君是著名的电影剧作家,原任解放军总政文化部创作室电影编剧。他的电影作品《南征北战》、《渡江侦察记》和《海魂》早已被广大观众所熟悉。1957年,沈默君被打成“右派”,下放到北大荒军垦农场劳改。1961年底,沈默君“摘帽”时,中共黑龙江省委宣传部将他借调去哈尔滨搞创作。这时,沈默君收集到许多反映东北抗日联军英勇斗争的故事。特别是一位北满抗联交通员的故事,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东北抗战时期,这位交通员从黑河来到哈尔滨送情报,住在道外区的一个小客栈里。到了规定的时间,接头的人却没来,他身上带的钱花光了,又不能擅自离开。于是,他装病卧床,硬饿了4天。到了第五天,接头的人才来,这位交通员几乎饿毙。北满抗联英烈的不朽业绩,在他心中涌起创作的冲动。1962年5月,组织调他到长春电影制片厂任编剧。电影导演苏里催促他写一个成本低、故事性强、人物突出的电影剧本。一天观摩话剧回来,在漫谈中尹弋青导演对沈默君说:“如果能写一个‘一家人都很亲、都不是亲’的本,那就有戏了。”一句话冲开了沈默君灵感的大门,他联系到北满抗联地下交通员英勇斗争的故事,结合看戏曲《赵氏孤儿》的启发,构思了李玉和一家三代“都很亲、都不是亲”的故事。历时9个月,《自有后来人》电影剧本才最后完成。1963年,电影《自有后来人》在全国上演,受到观众的普遍好评。
【人物表】
李玉和——铁路扳道工人。中国共产党员。
铁 梅——李玉和的女儿。
李奶奶——李玉和的母亲。
交通员——八路军松岭根据地交通员。
磨刀人——八路军柏山游击队排长。
慧 莲——李玉和家的邻居。
田大婶——慧莲的婆婆。
八路军柏山游击队队长。
游击队员若干人。
卖粥大嫂。
卖烟女孩。
劳动群众甲、乙、丙、丁、戊。
鸠 山——日寇宪兵队队长。
王连举——伪警察局巡长。原为秘密共产党员,后叛变投敌。
侯宪补——日寇宪兵队宪补。
伍 长——日寇宪兵队伍长。
假交通员——日寇宪兵队特务。
皮 匠——日寇宪兵队特务。
日寇宪兵、特务若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