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的教师观

一: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观的具体内容有哪些?

新课程背景下强调教师职业角色、教学行为必须发生转变。 1.强调教师职业角色转变 (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 习的促进者。教师即促进者,指教师从过去仅作为知识传授者这 一核心角色中解放出来,促进以学习能力为重心的学生整个个性 的和谐、健康发展。教师即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是教师最明显、最 直接、最富有时代性的角色特征,是教师角色特征中的核心特 征。其内涵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教师是学生学习能力 的培养者;第二,教师是学生人生的引路人。 (2)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 学的研究者。在中小学教师的职业生涯中,传统的教学活动和研 20 究活动是彼此分离的。教师的任务只是教学,研究被认为是专家 的“专利”。教师不仅鲜有从事教学研究的机会,而且即使有机 会参与,也只能处在辅助的地位,配合专家、学者进行实验。这 种教学与研究的脱节,对教师的发展和教学的发展是极其不利 的,它不能适应新课程的要求。新课程所蕴涵的新理念、新方法 以及新课程实施中所出现和遇到的新问题,都是过去的经验和理 论所难以解释和应付的,教师不能被动地等待着别人把研究成果 送上门来,再不加思索地把这些成果应用到教学中去。教师自己 就应该是一个研究者。教师即研究者意味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要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 分析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 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使其形成 规律性的认识。

二: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观、学生观、教学观

教师观:

新课改以来,人们对教师在基础教育新课程发展中的地位和角色等问题的认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观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体现在:(教师不再只是一个课程知识的被动传递者,而是一个主动地调试者、研究者和创造者;教师不再是一个真理的垄断者和宣传者,而是一个促进者、帮助者、真理的追求者和探索者。)因此,积极能动的教师形象取代了消极被动的教师形象。

学生观:

学生观,是教育工作者对自己的教育对象——学生的身心特点、发展潜能、素质目标及评价标准等问题的中的看法和观点。怎样看待学生,把学生看成什么样的人,对学生采取什么态度,一直是教育理论和实践的重要问题。“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改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在此背景下,新课改的学生观包涵一下三点:

一、学生是发展的人

1.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

2.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3.学生是出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二、学生是独特的人

1.学生是完整的人

2.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

3.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三、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1.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不依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不可以由教师任意捏塑。

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3.学生是权责主体。

教学观:教学是一个信息和情感交流、沟通,师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沟通就不可能有教学”,失去了沟通的教学不可想象。教学是语言文化与沟通文化的创造过程,也是奠定每个学生学力成长与人格成长基础过程。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学观也发生变革,具体体现在以下四点:

一、教学从以“教育者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

1.鼓励学生参与教学。

2.创设智力操作活动。

3.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并加强训练

二、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

1.知道学生掌握基本的学习过程

2.知道学生了解学科特征,掌握学科研究方法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课程”

1.结论和过程的关系:教学相长。

2.提倡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的意义。

四、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

1.以学科为本位的教学理念的局限:重认知轻情感,重教书轻育人。

2.关注人的教学理念的表现: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新课程需要的教学观念:(1)整合教学与课程。学生和教师共同参与课程发展,教学过程是课程内容持续生成与转化,课程意义不断建构与提升的过程。教学与课程相互转化、相互促进,彼此有机融为一体;(2)强调互动的师生关系。教学过程是师生交流、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师生关系是平等、双向、理解的人与人关系,是人道的、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交往的互动互惠的教学关系;(3)构建素质教育课堂教学目标体系:结构与过程的统一、认识与情谊的统一;(4)构建充满生命力的课堂教学运行体系;(5)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自主创新探究的学习方式)

ps:这个问题的回答不是粘贴复制过来的答案,是我自己从书上搜集整理出来一个个字打上去的。有关第一个学生观的问题,因为相关的书和资料上,基本上是没有提及或者很少提及,所以只能给出这点答案。括号......余下全文>>

三:新课程倡导什么样的教师观

包括两个方面:

1.新课程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

新课程不仅要求教师的观念要更新,而且要求教师的角色要转变。

(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教师即促进者,指教师从过去仅作为知识传授者这一核心角色中解放出来,促进以学习能力为重心的学生整个个性的和谐、健康发展。教师即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是教师最明显、最直接、最富时代性的角色特征,是教师角色特征中的核心特征。其内涵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教师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强调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是因为:首先,现代科学知识量多且发展快,教师要在短短的几年学校教育时间里把所教学科的全部知识传授给学生已不可能,而且也没有这个必要,教师作为知识传授者的传统地位被动摇了。其次,教师作为学生惟—知识源的地位已经动摇。学生获得知识信息的渠道多样化了,教师在传授知识方面的职能也变得复杂化了,不再是只传授现成的教科书上的知识,而是要指导学生懂得如何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掌握获取知识的工具以及学会如何根据认识的需要去处理各种信息的方法。总之,教师再也不能把知识传授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和目的,把主要精力放在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上,而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辅导者、各种能力和积极个性的培养者,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如何促进学生“学”上,从而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

第二,教师是学生人生的引路人。这一方面要求教师不能仅仅是向学生传播知识,而是要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并且不断地在他们成长的道路上设置不同的路标,引导他们不断地向更高的目标前进。另一方面要求教师从过去作为“道德说教者”“道德偶像”的传统角色中解放出来,成为学生健康心理、健康品德的促进者、催化剂,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调适、自我选择。

(2)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在中小学教师的职业生涯中,传统的教学活动和研究活动是彼此分离的。教师的任务只是教学,研究被认为是专家们的“专利”。教师不仅鲜有从事教学研究的机会,而且即使有机会参与,也只能处在辅助的地位,配合专家、学者进行实验。这种做法存在着明显的弊端,一方面,专家、学者的研究课题及其研究成果并不一定为教学实际所需要,也并不—定能转化为实践上的创新;另一方面,教师的教学如果没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没有以研究为依托的提高和深化,就容易固守在重复旧经验、照搬老方法的窠臼里不能自拔。这种教学与研究的脱节,对教师的发展和教学的发展是极其不利的,它不能适应新课程的要求。新课程所蕴含的新理念、新方法以及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所出现和遇到的各种各样的新问题,都是过去的经验和理论都难于解释和应付的,教师不能被动地等待着别人把研究成果送上门来,再不加思索地把这些成果应用到教学中去。教师自己就应该是一个研究者,教师即研究者意味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使其形成规律性的认识。这实际上也就是国外多年来所一直倡导的“行动研究”,它是为行动而进行的研究,即不是脱离教师的教学实际而是为解决教学中的问题而进行的研究;是在行动中的研究,即这种研究不是在书斋里进行而是在教学的活动中进行的研究;是对行动的研究,即这种研究的对象和内容就是行动本身。可以说,“行动研究”把教学与研究有机地融为一体,它是教师由“教书匠”转变为“教育家”的前提条件,是教师持续进步的基础,是提高教学水平的关键,是创造性实施新课程的......余下全文>>

四:新课改下为什么教师必须转变的教学观念

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它给我们一线教师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机遇。新课程改革,需要一批有改革意识的教师来操作。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教育教学理念的更新,各学科性质的科学定位,教学内容目标的制定,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教学评估的目标构建等,给我们教研员、学校、教师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与机遇。尤其是小学语文课程改革更是呈现出勃勃的生机。

有人曾说,我们一些老师的教育是用昨天的观念和方法来教今天的儿童,让他们去适应明天的生活。这个过程本身就不适应,然而我们教出的儿童要他们去适应明天,那更是我们现在未知的生活,那就更不适应。教育观念的更新非常重要,有关专家指出:“新课程对教师的挑战首先是观念的冲击,走进新课程,观念必须先‘行’,没有教育观念上的真正转变,即使用上了再好的教材、再新的教法,也将走样、走味。”有专家提醒:“在培训中,一些教师对理论学习不感兴趣,而急于操作,结果‘一听就明白,一做就不会’,观念的转变不是一朝一夕的。对教师来说,教学方法固然重要,但比方法更重要的是先进的教育观念,它是教学方法的引领。”要使我们的教育行为能为儿童未来的生活作准备,更好地顺应现代教学理念,我们教师教育观念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转变:

教育部长周淇在一次重要讲话中强调:课程教材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核心。

(一) 转变课程观

“课程”是什么?传统的教学中,“课程”被理解为教材或课文,这就意味着“课程”只是政府和教材编者所关注的事,它规定学校“教什么”,学校和教师就忠实有效地去传递、落实课程内容,完成课程任务。 随着新课程的发展,课程不仅仅是教材、教学内容,而且包括学生整个学习活动过程。课程从本质意义上说就是强调自然、社会和人在课程体系中的有机统一,使自然、社会和人成为课程的基本资源,意味着自然即课程、生活即课程、自我即课程。学校课程由此重返生活世界,超越了课堂和教科书的限制,真正找回失落的主体意识。把课程作为这样来界定,就要求教师充分利用校内外的教育资源,扩展学生的学习空间,丰富他们的生活世界,最大限度地获得多方面的发展。可以说新课程理念下的“课程”不再是特定知识的载体,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的过程,教师和学生不仅是课程的传授者、接受者,而是课程的主动参与者和开发者。

(二) 转变教材观

以往我们总认为“教材即知识”,教材是学科知识的载体,是学科知识体系的浓缩和再现。因此,教材中罗列学生应掌握的本学科领域的理论和应用法则,对教师的教学、学生的认识具有绝对的权威性。

不给教师、学生发挥空间和研讨的余地。

这种远离生活情境的“学科中心”的教材观,与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的基本理念相去甚远。随着新课程的发展,教材的观念呈现出新的转向,“教材是范例”。所幸的是我们小语“能力训练”实验对教材的认识是非常具有前瞻性的,二十多年前遵循叶圣陶先生关于“教材无非是例子”的理论,明确提出以“课文无非是例子”的理念,在全国第一个以“能力系列”与“主题系列”整合来建构单元体系。因此我认为我们实验说的“例子”涵盖这么两层意思――一是传授语文知识、语文技能,训练听说读写能力的例子;二是向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引导学生认知发展、生活学习、人格建构的一种范例。(比如94年我在乐安执教《我的弟弟》是以一个自然段为例子让学生认识因果式的自然段后,指导朗读文章结尾“弟弟学习很认真,也很刻苦。他懂得学习机会来之不易。他牢牢记住妈妈的话:将来革命胜利了,还要建设新中国。”......余下全文>>

五:对于教师来说,新课程改革强调的教学观是什么

新课程强调的教学理念主要有:

(1)课堂教学的本质是交流,是沟通,是对话;是师生交流、生生交流;是师生对话、生生对话;是师生与教材的对话。

(2)教学不仅要重结论,更要重过程与方法。

(3)教学应是认知与情意的统一,情感、态度、价值观也是课程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有机贯串于教学全过程。

(4)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学会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

六: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应该树立什么样的科学的课程观

教学观是指教师对教学的本质和过程的基本看法[1] 。研究表明,教师的教学观一经形成,就会在他们的头脑中形成一个框架,影响到他们对教学过程的具体事物和现象的看法以及在教学中的决策和实际表现,进而影响到学生的学习[2] 。教学观念对教学活动起着指导和统帅作用[3] ,正因如此,转变教师的教学观成为国家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新课程能够得以成功的重要条件。建构主义的理论告诉我们,观念转变是自我建构的结果,是头脑中原有的观念与外来信息相互作用的结果。要转变教师的教学观,首先应了解教师头脑中原有的教学观,才能通过适当的引导,使教师在对原有教学观念重新认识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起新的教学观念。目前,从理论上阐述介绍新课程的教学观的文章很多,对教师实际上持有的教学观的研究却几乎没有,特别是国家新课程实验区开展新课程试验已经有一年多了,经过新课程培训后国家实验区的教师们实际上持有什么样的教学观? 他们的教学观念与新课程所提倡的教学理念是否一致? 对转变教师的教学观有何借鉴和启示? 这些问题的研究对于深入开展教师培训、形成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师教学观念而言,极为必要和迫切。

一、 教学观的一般类型和新课程的理念导向

由于对教学观的研究可以为教师教育和教学指导工作提供许多有意义的信息,国际上从20世纪80 年代开始对教师实际持有的教学观进行了大规模研究。结果表明,教师的教学观基本上可以归结为两种典型取向和五个基本类型[4] 。教学观的五个基本类型为:传递信息;传递知识的结构;师生相互作用;帮助学生理解;促进学生的概念转变。前两种教学观的共同点是强调教师和教学内容,属于以教师(或教学内容) 为中心的教学取向(orientation to teaching) 。后两种教学观的共同点是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习过程,属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取向。第三种教学观介乎两类取向之间。

在国内,对教师的教学观进行系统的研究始于1995 年[5] ,通过质的分析研究和问卷调查,发现可以将我国教师的教学观概括为五种类型,并进一步归结为两种取向,和西方教师的教学观既有一定程度的相似,也存在许多差异。根据高凌飚的研究[6] ,我国教师所持的教学观的一般类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传授知识的教学观。认为教学的本质是传授知识,是把知识从外在于学生的源泉(教师或教科书) 搬运到学生身上。教师是教学过程的中心,学生只是被动的接收者。教学过程的出发点是外在于学生的教科书或教学大纲,是一个从教学内容出发,经教师到学生的单向过程,教学效果表现为知识量的积累。

2. 应付考试的教学观。认为教学是一种帮助学生获取某种资格或合格证书的手段,因此把焦点放在学生的成绩特别是考试成绩上。教学成为一种训练学生去适应考试要求的过程。教师是训练者,学生是训练对象。考试就像一根指挥棒,决定了教师和学生的行为,决定了教学的内容以至于教学的方法。

3. 发展能力的教学观。认为教学的目的是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学习的能力不可能通过传递交给学生,必须从学生内部发展起来。教师只不过是一个领路人,一个辅导员,一个帮助学生组织学习的人。教学过程被看成是促进学生理解和鼓励学生改变头脑中原有的观念的过程,教学内容必须与学生的生活有密切的联系,教学的效果表现为学生对世界对问题的看法的转变。

4. 端正态度的教学观。认为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学习态度。要求教师在治学态度方面应当成为学生的榜样,通过师生间的互动、通过潜移默化促使学生转化,成为热爱学习、有独立精神和积极进取的态度的人。因此教学的内容并不限于学科的知识或结构方法,......余下全文>>

七:在新课改下,教师应该树立怎样的学生观

1、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2、特别重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鼓励学生进行综合性与探究性学习

4、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

5、引导学生开阔视野,展示交流作品

八:新课改中,教师应该具备什么样的作业观念

观念是行动的灵魂,教学观念对教学起着重要的指导和统率作用;一切先进的教学改革都是从新的教学观念中生发出来的,一切教学改革的困难都来自旧的教学观念的束缚,一切教学改革的尝试创新都是新旧教学观念斗争的结果。那么,广大教师作用实施新课程、深化教学改革的主力军、实践者,究竟应该树立什么样的教学观才能适应实施新课程的需要呢?根据新一轮课改的宗旨和全面实施学科素质教育的要求,笔者认为,教师必须树立以下新的教学观念: 一、树立人本的学生观 大家知道,以人为本、呼唤人的主体精神是现代文明社会的重要特征;现代教学的基本价值取向是“以育人为本”而不是“以知识为本”。树立“人本的学生观”,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学中把学生当作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的倾向,真正把他们视为具有学习主动性、能动性、创造性和发展潜能的生命个体,并将教学实施的重心放到激发学习兴趣、调动积极情感、激励不断上进、促进和谐发展上。这是实施新课程、搞好新教学的前提和基础。 二、树立发展的教学观 我国的教学观有一个演变发展过程:解放初期可称为“知识型”教学观;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至80年代中期可称为“智能型”教学观;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末可称为“育人型”教学观;进入新的世纪,特别是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新一轮课改的不断推进,“发展型”教学观(其内涵是“双基”加“智力”与“非智力”再加“学会学习与可持续发展”)孕育而生。教学的重心由传统的偏重知识技能传授向注重学生可持续发展转变,既是当今世界各国教学价值观方面的一个根本性转变,也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目的。我们必须充分地认识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学习,既是学习“知识和技能”、“掌握过程和方法”的过程,又是升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促进身心和谐发展的过程;教学不再是为学生谋求一纸证书、多少考分(不是追求短期、表面效应),而是为了开发学习者的个体潜能,促进他们最大限度地发展;教学也不仅仅局限于帮助学生实现理想的“就业”目标,而是一种贯穿于学习者终身的活动。

九: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改变教学观念

课程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它要求人们对教育的理念、教师的教育教学模式、课堂结构、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考试与评价制度等都要来一个脱胎换骨的转变。这其中,新课程理念的形成尤其是关键,亦是首当其冲的。具体来说,有以下转变:

首先,改革旧的教育观念,真正确立与新课改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育观念。确立新的教育观念,是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教育观念不转变,教学改革无从说起;教育观念转变,许多困难都迎刃而解。当前,中小学教学还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应试教育观念尚未获得根本转变,教学改革成效不显著。因此,在本次课程改革中,我们要提高认识,来一次教育观念的启蒙运动,真正把我们教师的教育观念统一到素质教育的要求上来,统一到新课程方向上来。

其次,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本次课程改革不仅仅改变教师的教育观念,还要改变教师每天都在进行着的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教学关系成为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我给,你收。教代替了学,学生是被动学会,而不是自己学会,更不用说会学。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统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补充,从而达到共识,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因此,我们在教学模式上应该充分体现三为主,即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要转变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的局面。教师从幕前退到幕后,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要学会倾听,要为学生创设一个与知识相遇的情景,让学生与知识对话,创造出新的知识和文化,而非抑制和抹杀学生的个性、灵气,让教师成讲师,学生当厅(听)长。

第三, 转变过去只重视知识和技能的观念,由单纯重传授知识转变为重宏扬人文精神,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放在教学目标的突出地位。教师要更多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把握其精神、情感所向,给予学生更多的人文关怀。

在新的课程理念背景下,教学中的情意因素和过程被提高到一个新的层面。首先,内涵变得丰富了。新课程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要素。从横向角度看,这三个要素具有相对独立性,它们构成了人的感性世界或非理性世界的相对完整的画面;从横向角度看,这三个要素具有层次递进性,它们构成了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心灵连续体。其次,情感、态度、价值观本身成为课程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活动必须以人为教育对象,致力于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积极的态度、正确的价值观。第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必须有机地渗透到课程教学内容中来,并有意识地贯穿于教学过程之中,使其成为课程教学内容的血肉,成为教学过程的灵魂。

第四, 突出学习方式的改变,切实加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自然成为这场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

学习方式较之于学习方法是更上位的东西,两者类似战略与战术的关系:学习方式相对稳定,学习方法相对灵活,学习方式不仅包括相对的学习方法及其关系,而且涉及学习习惯、学习意识、学习态度、学习品质等心理因素和心灵力量。所以,学习方式的转变对促进学生发展更具有战略性的意义。

从推进素质教育的角度来说,转变学习方式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