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航天事业有哪些新的成就
中国进行载人航天研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初。
1970年7月14日,“东方红一号”发射后不久,科学家就上报了关于发展载人航天的报告。1971年4月,代号为“714工程”的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全面启动。当时的人们,给中国规划中的宇宙飞船命名为“曙光一号”。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因素,1972年,“714工程”被迫暂停。
1986年3月3日,王淦昌、陈芳允、杨嘉墀、王大珩四位科学家联名向中央呈报了一份《关于跟踪世界战略性高技术发展》的建议。中央很快就批准了这个建议,这就是后来著名的“863计划”。航天技术是“863计划”七大领域中的第二领域。“863计划”对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起到了催生的作用。
1990年夏天,中国第一枚大推力捆绑式火箭——长征二号E即“长二捆”火箭顺利升空。“长二捆”就是承担载人飞船发射任务的长征二号F型火箭的前身。
1988年9月7日北京夏令时5时30分,载着“风云一号”气象卫星的“长征”四号发射成功。
1992年9月21日,中国航天史上一个值得永远记住的日子——这一天,中央正式批复载人航天工程可行性论证报告。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立项,代号为“921工程”。 1995年10月,我国决定从空军歼、强击机飞行员中选拔首批预备航天员。不久,12名预备航天员从数千名候选者中脱颖而出,连同2名航天员教练员,组成中国首批航天员的队伍。
1997年底,经中央军委批准,由14名预备航天员组成的世界上第三支航天员大队成立。1998年1月5日,14人到齐。这一天从此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的生日。
1999年11月20日6时30分,神舟一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基地顺利升空,经过21小时的飞行后顺利返回地面。 鲜为人知的是,这枚载人航天工程的“先锋官”,竟是由地面试验用的电性能测试飞船临时改装而成础。将初样产品直接当成正样产品使用,在中国航天史上史无前例。
2001年1月10日凌晨,神舟二号飞船发射成功。飞船在轨飞行近7天后返回地面。
2002年3月25日,神舟三号飞船发射升空,于4月1日返回地面。
2002年12月,神舟四号在经受了零下29摄氏度低温的考验后,于30日0时30分成功发射,突破了我国低温发射的历史纪录。2003年1月5日,飞船安全返回并完成所有预定试验内容。
2003年10月15日,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成功发射。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成为浩瀚太空的第一位中国访客。神舟五号21小时23分钟的太空行程,标志着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继俄罗斯和美国之后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
2005年10月12日,我国第二艘载人飞船神舟六号成功发射,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被顺利送上太空。17日凌晨,在经过115小时32分钟的太空飞行后,飞船返回舱顺利着陆。
2008年9月25日,我国第三艘载人飞船神舟七号成功发射,三名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顺利升空。27日,翟志刚身着我国研制的“飞天”舱外航天服,在身着俄罗斯“海鹰”舱外航天服的刘伯明的辅助下,进行了19分35秒的出舱活动。中国随之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空间出舱活动技术的国家。
2008年9月28日傍晚时分,神舟七号飞船在顺利完成空间出舱活动和一系列空间科学试验任务后,成功降落在内蒙古中部阿木古朗草原上。
2011年下半年发射神舟八号飞船,实施中国首次空间飞行器无人交会......余下全文>>
二:航天事业的最新成就
中国天眼,世界最大的望眼镜
北斗卫星,世界排名第二位。
神舟飞船,载人航天;我国是世界第三个把飞行员送入太空的国家
长征卫星,发生成功率、有效载荷都是杠杠的!
嫦娥工程,把飞船发射到月球。
天舟货运飞船,为太空站提供补给。
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在太空进行试验
两弹一星,国之重器
神威·太湖之光计算机,计算能力世界第一
天河二号计算机,曾经的第一,现在的第二
量子卫星墨子号,世界独一无二
探索一号深海科考探测器船,探寻水下五千米的秘密
大型客机(C919),世界第三
东风21D,专打航母的弹道导弹
预警飞机,从进口到出口
四代重歼,世界第二个能造四代重型歼击机的国家
大型运输机——运20战略运输机
自造航母,百年梦想终成真
蛟龙600,世界最大的水陆两用飞机
东风41,只有中国和俄罗斯才有的陆上机动式洲际导弹
巨浪导弹,世界上只有五个国家能水下发射战略导弹
航天测量,航天测量船远望1-7号,海军天眼。
巨型战略预警雷达,世界仅有中美俄三国可造,探测距离5000公里
涡扇10,大推力发动机,这种级别的发动机,只有中美俄能造
三:写出我国航天事业的最新成就。
总的说来,在航天器的研制和卫星应用技术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30多年来,我国共自行研制和发射了40多颗各种类型、不同功能的人造卫星。
1.1968年2月,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正式成立,隶属于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的前身第七机械工业部,钱学森同志任院长。
2.1970年4月24日,由我院设计研制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而且其重量也超过美、苏、法、日第一颗卫星之和。东方红一号的发射成功使我国成为继美、苏、法、日后第五个能制造和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标志着我国空间技术进入了新时代。
3.1971年3月3日,我院研制的实践一号科学实验卫星顺利升空,此后在空间运行了8年,取得了大量的科学数据。
4.从1975年开始迄今,我院研制的17颗返回式卫星先后发射并成功回收16颗,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继美国、前苏联之后第三个掌握卫星回收技术的国家。我国空间事业实现了由科学实验到应用的转变,卫星研制技术也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5.1981年,我们利用风暴一号运载火箭,一次把三颗卫星送入太空。从而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掌握一箭多星技术的国家。
6.70年代末,研制发射静止轨道通信卫星被列为国家重点工程。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先后攻克了姿态控制、通信转发器、统一载波测控系统等关键技术。1984年4月8日成功地发射了我国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在此后不到两年的时间,实用通信广播卫星又于1986年6月2日发射成功,使我国成为继美国、前苏联、欧空局之后,世界上第四个具有发射地球静止轨道卫星能力的国家。1997年5月12日,我院研制的东方红三号广播通信卫星发射定点成功,此举标志着我国通信卫星研制技术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7.80年代初,开始了开展气象卫星的研究。于1988年9月7日,发射成功风云一号气象卫。1997年6月10日,成功地将风云二号气象卫星定点于东经105度地球同步轨道,从而使我国成为继美、苏后第三个能同时发射太阳同步轨道和地球同步轨道气象卫星的国家。
8.随着卫星研制技术的已日臻成熟。在卫星回收技术,一箭多星技术,卫星姿控、温控、地面指令与数据接收站研制技术等方面,进入了世界前列。并建立形成了中容量通信广播卫星、返回式卫星、对地观测卫星和现代小卫星等4个系列的卫星平台,这些卫星平台的建立和新技术手段的运用,不仅将有效地提高卫星可靠性和寿命,同时还将大大加快研制速度,努力达到年均研制4到6颗卫星的能力。
9.至此我国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配套、具有相当规模和较强能力的卫星工程体系,不仅能够研制各类应用卫星,而且能承担更复杂空间飞行器的研制使命。
10.1984年4月8日,我国试验通信卫星发射成功,迎来了中国卫星通信的新时代,其社会效益是无法估量的。
11.我院研制的风云一号气象卫星所获得的高质量的卫星云图照片,已达到国际水平。利用卫星云图,进行天气预报,为国民经济建设发挥了巨大作用。风云二号气象卫星和与此相配套的由我院研制的指令与数据接收站投入运行,成功地保证了第八届全运会的举行,同时还为长江截流提供了可靠、优质的气象服务。
12.返回式卫星在国土普查、地质调查、石油勘探、资源调查、环境监测、地震预报、铁路选线、考古研究等领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3.多项搭载试验,使空间微重力试验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对新材料的研制生产、合成新的药物、改善传统的农作物栽培等,产生了重大影响。特别是用返回式卫星进行的空间育种试验,取得了重大突破。经过空间育种选育的水稻卫-36株系,单株质量在50克以上,比对照组增产20%。经太空育种的青椒,已形成单果达350克的新......余下全文>>
四:中国的航天事业取得了哪些成就?
中国航天发展有四大里程碑[1] :
(1)第一个想到利用火箭飞天的人——明朝的万户
14世纪末期,明朝的士大夫万户把47个自制的火箭绑在椅子上,自己坐在椅子上,双手举着大风筝。他最先开始设想利用火箭的推力,飞上天空,然后利用风筝平稳着陆。不幸火箭爆炸,万户也为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但他的行为却鼓舞和震撼了人们的内心。促使人们更努力的去钻研。
(2)东方红一号——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
1970 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1 号”成功升空!中国航天发展史上第二个里程碑。
(3) 载人航天
2003 年10 月15 日,中国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升空,表明中国掌握载人航天技术,成为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史上的第三个里程碑。
(4)升空探测-嫦娥奔月
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随着嫦娥一号成功奔月,嫦娥工程顺利完成了一期工程。
此后,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相继发射,并成功对接。
五:我国的航天事业有哪些新成就 。
飞行中,神舟一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基地顺利升空。 神舟二号 2001年1月10日凌晨,完成了我国真正意义上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实验,于4月1日返回地面,突破了我国低温发射的历史纪录,中国第一枚大推力捆绑式火箭——长征二号E即“长二捆”火箭顺利升空,由14名预备航天员组成的世界上第三支航天员大队成立、强击机飞行员中选拔首批预备航天员,载着“风云一号”气象卫星的“长征”四号
火箭发射成功
1992年9月21日。将初样产品直接当成正样产品使用,中国航天史上一个值得永远记住的日子——这一天,“东方红一号”发射后不久。 1990年夏天,连同2名航天员教练员,我国第三艘载人飞船神舟七号成功发射。 神舟三号飞船搭载了人体代谢模拟装置中国进行载人航天研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初。2003年1月5日。“863计划”对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起到了催生的作用,技术状态与载人飞船基本一致,这枚载人航天工程的“先锋官”。“长二捆”就是承担载人飞船发射任务的长征二号F型火箭的前身,组成中国首批航天员的队伍。 鲜为人知的是。飞船在轨飞行近7天后返回地面。 神舟五号 2003年10月15日,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成功发射,经中央军委批准。 2008年9月25日。 神舟六号进行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首次多人多天飞行试验。 1988年9月7日北京夏令时5时30分,凡是与航天员生命保障有关的设备。这一天从此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的生日,中央正式批复载人航天工程可行性论证报告。27日、材料科学,神舟三号飞船发射升空,在身着俄罗斯“海鹰”舱外航天服的刘伯明的辅助下,1972年。1970年7月14日,航天员费俊龙,神舟二号飞船发射成功。 神舟四号 2002年12月。 神舟四号除没有载人外,飞船安全返回并完成所有预定试验内容,这就是后来著名的“863计划”。17日凌晨,14人到齐。中国随之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空间出舱活动技术的国家。中央很快就批准了这个建议,神舟七号飞船在顺利完成空间出舱活动和一系列空间科学试验任务后,翟志刚身着我国研制的“飞天”舱外航天服,科学家就上报了关于发展载人航天的报告、生命科学实验和空间天文和空间环境探测等任务。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立项。它的发射完全是按照载人飞船的环境和条件进行的、刘伯明,代号为“921工程”。 神舟七号 2008年9月27日。 1986年3月3日,王淦昌,“714工程”被迫暂停,我国决定从空军歼。1997年底,于30日0时30分成功发射,给中国规划中的宇宙飞船命名为“曙光一号”、王大珩四位科学家联名向中央呈报了一份《关于跟踪世界战略性高技术发展》的建议,在中国航天史上史无前例,神舟四号在经受了零下29摄氏度低温的考验后,三名航天员翟志刚,能够定量模拟航天员呼吸和血液循环等重要生理活动参数。航天技术是“863计划”七大领域中的第二领域,执行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出舱活动任务的航天员翟志刚在舱外挥动中国国旗、聂海胜被顺利送上太空,竟是由地面试验用的电性能测试飞船临时改装而成的、拟人生理信号设备以及形体假人,标志着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继俄罗斯和美国之后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成为浩瀚太空的第一位中国访客。 神舟二号是第一艘正样无人飞船,试验获得圆满成功。 1995年10月。 神舟三号 2002年3月25日,飞船返回舱顺利着陆。 神舟六号 2005年10月12日。不久,基本上都采用了真实件、陈芳允。1998年1月5日。遗憾的是。1971年4月,1......余下全文>>
六:我国近年航天事业取得的成就
神舟火箭
七:近几年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成就
神州六号的成功升天. 运载火箭.中国独立自主地研制了12种不同型号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适用于发射近地轨道、地球静止轨道和太阳同步轨道卫星。“长征”系列运载火箭近地轨道最大运载能力达到9200千克,地球同步转移轨道最大运载能力达到5100千克,基本能够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自1985年中国政府正式宣布将“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投入国际商业发射市场以来,已将27颗外国制造的卫星成功地送入太空,在国际商业卫星发射服务市场中占有了一席之地。迄今,“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共实施了63次发射;1996年10月至2000年10月,“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已连续21次发射成功。
八:2014年中国航天成就
中国航天官媒评选出“2014中国航天十大新闻”
2015-01-09 10:30:05
| 来源:中国日报网站 | 编辑:付希娟
1月8日,由航天权威媒体《中国航天报》主办的“2014年中国航天十大新闻”评选活动顺利结束,2014中国航天十大新闻为:
1.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器试验获得圆满成功
10月24日,中国自行研制的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器发射升空。11月1日,再入返回飞行试验返回器在预定区域顺利着陆,试验获得圆满成功。此次任务的圆满成功,标志着中国已全面突破和掌握航天器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的高速再入返回关键技术,为确保嫦娥五号任务顺利实施和探月工程持续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
2.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实现200次发射
12月7日,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中巴地球资源卫星04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这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200次飞行。
近十几年来,我国航天事业迅猛发展,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技术突飞猛进,在可靠性、安全性、成功率和入轨精度等方面达到了国际一流水平。通过200次发射,已成功将255颗各型航天器送入预定轨道,其中包括47颗国外制造的卫星,发射成功率也从前100次的93%,提高到后100次的98%,200次的总发射成功率达到95%以上。
3.我国分辨率最高的民用光学卫星高分二号成功发射
8月19日,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高分二号卫星,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该卫星是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首批启动立项的重要项目之一,是目前我国分辨率最高的民用光学对地观测卫星,实现了米级空间分辨率,对于推动我国卫星工程水平提升、提高我国高分辨率对地观测数据自给率具有重要意义。
4.航天事业突出成就点亮第十届珠海航展
11月11日,第十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在广东珠海开幕。中国航天参展阵容强大、亮点纷呈,展现了航天事业发展的突出成就。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近两年来的数百项最新科技成果精彩亮相本届航展,通过宇航系统、防务系统、航天技术应用及服务产业等展区展示了我国航天领域取得的新成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携防空作战体系、海防反舰作战体系、对地攻击体系等史上最大规模的展品亮相。
5.载人航天空间交会对接等两项航天工程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1月1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载人航天空间交会对接工程和另外一个航天项目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6.快舟小型固体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快舟二号卫星
11月21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快舟小型运载火箭成功将快舟二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创造了我国航天发射的最快纪录,快舟二号卫星主要用于突发灾害监测等领域。
快舟小型固体运载火箭采用了国际首创的星箭一体化技术,是我国首个具有快速集成、快速入轨能力的小型固体运载火箭,使我国航天发射运载工具由液体运载火箭拓展到固体运载火箭,初步形成了我国亟需的空间快速响应能力。
7.我国探月工程二期落月任务圆满完成
12月15日,嫦娥三号着陆器圆满完成第13个月昼的全部预定工作,顺利进入月夜休眠。截至12月14日,嫦娥三号探测器登陆月球已满1周年,嫦娥三号着陆器也实现了月面安全工作1年的预定工程目标。我国探月工程二期落月任务圆满完成。
目前,嫦娥三号着陆器预定寿命期内的月面工作都已完成,但鉴于其状态良好,相关单位将联合开展拓展试验,为我国深空探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