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故里的中华姓氏树

一:中华姓氏树起源于哪个人物

据统计,目前中国姓氏总数超过1万个,常用的姓氏也有几千个。如今的万姓,根源在哪里?是谁创造了姓氏?中国最古老的姓是什么?

去过轩辕故里的人,对“中华姓氏树”一定不会陌生。树干上的姬姓,一向被认为是“万姓之祖”,它与姜姓等“上古八大姓”,同被认为是中国最古老的姓。

而实际上,中国有史记载最古老的姓,既不是姬,也不是姜,而是“风”。最早用这个姓的两个人,也都大名鼎鼎:太昊伏羲氏和女娲氏。

传说中,两人既是兄妹、又是夫妻,被古人尊为“人类初祖”,地位尊崇。据古籍记载,伏羲氏还是中华大地上最早完成局部统一的王。

据《三家注本纪·三皇本纪》记载,女娲氏姓风,名字叫“风里希”。如今的甘肃秦安陇城镇的风台等地名,均与她有关。

伏羲氏生活在公元前约5000年,人类正由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转变。在那之前,中华先民经历了有巢氏、燧人氏两个时期,学会了建造住所和使用火。

伏羲氏创造了占卜、八卦、乐器,结束了“结绳记事”的历史;教会了人们打鱼狩猎,先民的定居时代便从此开始。

据《竹书纪年》记载,伏羲氏“以木德王,为风姓”。伏羲氏姓风,这,便是有史记载的“姓”的开始。

中国人的姓氏都出于华胥氏之后,同属炎、黄子孙。据古文献记载,中国人的姓起源于上万年前对风、云、雷等的崇拜。女娲、伏羲为风姓,神农之后为雷姓、黄帝以云为官,有云姓。因此,中国最早的姓是风姓,而最早的氏是伏羲氏、神农氏、女娲氏等。在华人的数以千计的姓氏当中,最古老的是“姬”姓。姬姓的族人可以说是黄帝的嫡系后裔,这个姓氏具有将近5000年的悠久历史。

人类最早生活在母系社会里,中国人的姓氏追根溯源,也都与母系社会有关,与女娲有关。姓是一个会意字,左边一个女,后边一个生,合在一起意味着姓最初是女性的专利,所以中华姓氏中

一批最古老的姓氏都是有女字旁。比如:姬、姜、赢、姒、妊、妘、娮、姚。

说到姚姓,不能不说古代三皇五帝之一的舜帝,舜是有虞氏部落的首领,所以人称虞帝。古人

往往根据出生地或居住地用做自己的姓氏,舜帝因生在姚墟(山东荷泽县)而得姚姓,于是姓姚名重华。姚姓的始祖是舜帝,舜帝后裔除去姓姚,还派生出其他的姓,头一个姓妫。妫是尧帝赐给舜的,所以舜的后裔先都以妫为姓。舜帝死后,大禹接位,大禹把舜帝的儿子商均派往虞国(河南省虞城县一带),商均的子孙就把国名虞当作姓氏了。以妫为姓的舜帝子孙代代繁衍,过了一千年,出了一个妫满。周武王大封诸侯,把妫满封到宛丘,即今河南淮阳附近,妫满在这里建立陈国,因为他长寿,所以死后谥号为胡公,妫满也就被后人称为陈胡公满。妫满又往下十一传,传到公子陈完,因为陈国内乱,陈完逃到齐国,并改姓为田,人称田完。姚姓经过历史演变变成妫讷五姓,分别是陈、胡、姚、虞、田。在香港、台湾和东南亚华人等集居地,常常可以见到这几个姓联宗的祠堂。

二:与郑州市的黄帝故里作文三百字

黄帝故里名扬中外,它也是新郑有名的旅游景点之一。由于近两年扩建的原因,它被分成故里南北两部分。下面就跟随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故里的南侧,有一个正方形的中华姓氏广场。它的四周,种植着九百六十棵水杉树,它象征着中国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每一个子民。这也是修建这个广场的原因。

广场的正中央,有一个巨大的中华姓氏鼎坛。鼎坛通高三点九米,最大的鼎叫黄帝宝鼎,它高六点九九米,重二十四吨,直径四点七米,堪称世界第一大鼎。在它的周围还有八个小鼎,分别是爱鼎、安鼎、智鼎……

穿过马路,就来到黄帝故里的北侧,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高大的汉阙。它是古代最古老的门。汉阙上面雕刻着龙、凤凰和太阳的图案。汉阙在古时候主要用来挂旌旗和贴告示用的。

走过汉阙,就来到了轩辕桥。桥的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飞龙,有的刻着双龙戏珠。栏板上雕刻的龙活灵活现,就好像真的一样。桥下是一条清澈的河水,水里有各种各样的鱼,自由自在地游着,鱼儿们快活极了!

离开轩辕桥,走过长长的大理石路,就来到了轩辕丘。这里就是黄帝的出生地。在轩辕丘下面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建筑,那就是黄帝纪念馆。黄帝纪念馆分上下两层,上层有一个巨大的根雕,上面刻有六条龙,象征着中华五十六个民族同胞团结一心。下层里里有一座金光闪闪的黄帝像。黄帝手持宝剑,威严地坐在那里,注视着来这里参观的每一位炎黄子孙。

黄帝故里是一处名副其实的旅游胜地,热情好客的新郑人民时刻欢迎您的到来。

三:黄帝是哪里的人?

河南新郑

黄帝(英文:The huangdi;Mauslleum)少典之子,本姓公孙,长居姬水,因改姓姬,居轩辕之丘(在今河南新郑西北),故号轩辕氏,出生、创业和建都于有熊(今河南新郑),故亦称有熊氏,因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

葬地:陕西省延安府中部县桥山

轩辕黄帝是中国古史传说时期最早的宗祖神,华夏族形成后被公认为全族的始祖。上古时期约在姬水一带形成的较为先进的黄帝族 ,即因这位杰出的始祖而得名 。黄帝族和住在姜水(在今陕西岐山、武功附近注入渭水)一带的姜姓炎帝族世代互通婚姻。后黄帝族后裔中的一支进入今山西南部,创造了夏文化,遂称夏族。夏族进入中原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王朝夏代。《国语•晋语》及《 世本 》 和《 大戴礼记 》中的《帝系》,都说黄帝是少典之子。《史记•五帝本纪》说黄帝“姓公孙 ,名曰轩辕” ,其国号为“有熊” 。《易•系辞》、《世本•作篇》等各种文献都盛称黄帝时期有许多发明创造。属于生产技术方面的,有穿井、作杵臼、作弓矢 、服牛乘马、作驾、作舟等;属于物质生活方面的,有制衣裳、旃冕 等;精神文化方面则有作甲子、占日月 、算数、调历、造律吕、笙竽、医药、文字等。其中当然有不少是黄帝以后的发明创造,但也反映了黄帝族获得的辉煌成就。《战国策•秦策》记苏秦把“黄帝伐涿鹿而禽蚩尤”与尧伐驩兜,舜伐三苗,禹伐共工,汤伐夏,武王伐纣并称,表明这是黄帝一生中主要的战绩。黄帝族经过夏、周两代与其他各族的冲突、交往与融合,到战国时期形成了统一的华夏族。传说轩辕黄帝入主中原后就活动在河南新郑、禹州和新密的具茨、萁山一带,在这里留下了大批古迹和动人的传说。比如在大鸿寨的练兵场,藏兵洞,在逍遥观一带的修道庵以及他辞别群臣的散驾之地散驾村。而他群臣的封地也多在这一带。比如风后的封地封后顶,力牧的封地称力牧场、方雷的封地方山,雍氏的封地雍城,以及他在这里见大隗,广成子的地方等等关于黄帝籍贯,绝大多数古代文献记载黄帝故里在有熊(今河南新郑),也有个别观点主张“昆仑说”、“天水说”、黄帝故里---河南新郑“姬水说”和“寿丘说”。后面的几种观点,早已经被学术界一一驳倒。值得一提的是,汉代山东曲阜人孔安国为了提高他家乡的知名度,谎称黄帝生于寿丘,受其误导,西晋学者皇甫谧在《帝王世纪》中附和了一下,当时就有人指出了皇甫谧的错误。孔安国篡改历史严重,其观点也早已经被历代史学家用如山的铁证驳倒,经其染指的书也被称为《伪古文尚书》。从春秋时期起,郑国名相子产就曾带领民众登具茨山祭拜黄帝,战国时期魏国的正史《竹书纪年》对黄帝故里在新郑有明确记载。对于黄帝故里在新郑,历代文献记载很多,新郑的古迹也很多。特别是十几年前发现的“具茨山天书”和“具茨山岩画”等远古时期遗址,进一步肯定了新郑的黄帝故里地位。学术界早已对此达成共识。

黄帝故里在河南新郑,这是国内史学界的共识。几乎所有的古代文献都可以佐证,并且有20多处黄帝时期的历史龚迹可以佐证。新郑黄帝故里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国家AAAA级景区,是全国唯一的华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新郑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是中华第一大典,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新郑黄帝故里是海内外炎黄子孙寻根拜祖的圣地,也是十八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拜祖仪式和历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的现场。

几乎所有的古代文献都可以证明黄帝故里在新郑。最早的记载是战国《竹书纪年》:“黄帝轩辕氏,元年帝即位,居有熊。”有熊在什么地方?《史记·五帝本纪·解集》说:“谯周曰:‘(黄帝)有熊国君,......余下全文>>

四:新郑祭祖大典有什么看头的吗?

新郑是黄帝故里,是轩辕黄帝的出生、建都地,人文始祖黄帝在新郑建立有熊国。史料记载,早在春珐战国时,新郑就有三月三风后顶拜轩辕的习俗!史料记载,早在春秋战国时,新郑就有三月三风后顶拜轩辕的习俗!新郑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河南新郑古为有熊氏之国,轩辕黄帝降于轩辕之丘,定都于有熊。黄帝一统天下,奠定中华,肇造文明,惜物爱民,被后人尊为中华人文始祖。庄子曰:“世之所高,莫若黄帝。”如今的黄帝故里是海内外炎黄子孙寻根拜祖的圣地,第18届客属恳亲大会以及丙戌年、丁亥年、戊子年连续三届拜祖大典在此成功举办,2000年被公布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郑州市十大旅游景点之一; 2006年5月25日,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年6月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07年被评为郑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黄帝故里景区位于新郑市区轩辕路,黄帝故里祠始建于汉代,后经毁建,明清修葺。明隆庆四年(1570年)于祠前建轩辕桥。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新郑县令许朝柱于祠前立“轩辕故里”碑,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修葺。《重修大殿记》记述:“古传郑邑为轩辕氏旧墟,行在北有轩辕丘遗迹,乃当年故址。”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缅怀始祖功德。20世纪90年代后多次改造修缮,目前,景区占地面积7万多平方米,突出了中华民族寻根拜祖主题。从北至南依次为拜祖区、故里祠区、广场区三大板块。拜祖区有轩辕丘、黄帝纪念馆、黄帝像、中华文明圣火台、文化长廊、拜祖广场等。故里祠前千年古枣树、国槐荫荫、百年银杏松柏参参,轩辕桥下姬水河潺潺横流,指南车、日晷、汉阙等景观交相辉映,祠内有正殿、东西配殿,正殿中央供奉轩辕黄帝中年座像,两配殿有黄帝元妃嫘祖和四妃嫫母像。广场区设中华姓氏广场,其中中华姓氏墙镌刻了3000多个姓氏,黄帝宝鼎坛中树九鼎,黄帝宝鼎置于中宫,高6.99米,直径4.7米,重24吨,其它分别为爱鼎、寿鼎、财鼎、仕鼎、安鼎、丰鼎、智鼎、嗣鼎,这是亚洲最大的姓氏广场。景区从南至北有13米宽的红色花岗岩大道,中间是5米宽的黄色花岗岩拜祖圣道,象征炎黄子孙血脉相连、薪火相传。

叶落兮归根,故里兮牵魂。随着世界客属第十八届恳亲大会“根在中原”拜祖大典和丙戌年、丁亥年、戊子年连续三届拜祖大典的成功举办,吸引了大批海内外炎黄子孙到此寻根拜祖。黄帝故里景区热忱欢迎海内外炎黄子孙前来寻根拜祖,旅游观光。

拜祖大典

新郑始祖山的轩辕庙始建于春秋战国,明清又经翻修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新郑黄帝故里景区的轩辕祠始建于汉代,后遭严重破坏,有数次翻修。明清之后新郑的拜祖断续。

1992年,新郑拜祖活动升格为拜祖大典;2006年,主办单位升格为省政协;2008年,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成为联合主办单位;今年,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中国侨联、中国台联同时成为主办单位。

大典催促着游子回家的脚步,黄丝巾萦绕着游子思乡的心。丙戌年、丁亥年、戊子年连续三届拜祖大典的成功举办,在海内外引起强烈反响,诸多华人华侨团体盛赞这是;海内外敬宗拜祖的时代典范,是历年来国内所有拜祖活动中最精彩、最震撼、最成功的世纪经典

丙戌年,中国国民党副主席江丙坤来了;丁亥年,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来了;戊子年,新党主席郁慕明来了;己丑年,宋楚瑜来了。他们在拜祖大典历史上书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众多媒体共同打造中华第一典。早在1992年修葺黄帝陵后,陕西省政府出面举行了声势浩大的公祭活动,2005年,国民党主席连战和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回到大陆后,相继到西安祭祖。

......余下全文>>

五:河南、陕西、山西、山东,哪个省份的历史底蕴最浓厚悠久?

河南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远在新石器时代,中原人民就创造了著名的“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历史上, 河南长期是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先后有20个朝代建都或迁都于河南,中国八大古都河南有四个,即九朝古都洛阳、七朝古都开封、殷商古都安阳和商城郑州。

悠久的历史为河南留下了极为珍贵和丰富的文物古迹,历史学家称河南为“中国历史博物馆”。河南地下文物和馆藏文物均居全国首位。这里有记载着人类祖先在中原大地繁衍生息的裴李岗文化遗址、仰韶文化遗址、龙山文化遗址;有“人祖”伏羲太昊陵、黄帝故里和轩辕丘;有最古老的天文台周公测景台;有历史上最早的关隘函谷关、最早的禅宗寺院白马寺;有以少林武术发源地名扬四海的“中国第一名刹”嵩山少林寺和闻名中外的相国寺,等等。洛阳龙门石窟、安阳殷墟分别于2000年和2006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河南人杰地灵,名人辈出。如古代哲学家、思想家老子、庄子、墨子、韩非,场政治家、军事家姜子牙、苏秦、岳飞,科学家、医学家张衡、张仲景,文学家、艺术家杜甫、韩愈、白居易、司马光,佛学家玄奘等等。他们都为华夏文明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是中华民族的杰出代表,也是河南人民的骄傲。河南是中国姓氏发源地最多的省份,是台湾70%的客家人,48个姓氏的祖居地。近年来,海内外华人来豫寻根者络绎不绝。

此外,蕴含着丰富文化内容的郑州少林武术节、洛阳牡丹花会、开封菊花节影响巨大,吸引了众多国内外客商的到来。......

六:新郑都有那些好的景点???

【黄帝故里】

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4A级景区。

【裴李岗遗址】

裴李岗遗址位于河南省新郑市新村镇裴李岗村西地,双洎河(即《诗经》里提到的洧水)由北向南经遗址的西边流过,然后紧靠遗址南部又向东流,在这里形成了一个河湾,遗址就在河湾中部的岗地上。

【郑王陵博物馆】

郑王陵博物馆位于郑韩故城东城区西南角即市区文化路南端,总规划面积270亩,内有有春秋墓葬3000余座,大中型车马坑18座,其中6米以上的大型墓近180座,长宽均超过20米的特大型墓4座。

【新郑博物馆】

位于新郑市区黄帝故里西侧300米处,占地8091平方米,建筑面积2138平方米,总投资250万元,是河南省县(市)级规模最大、馆藏文物最多的博物馆。

【始祖山景区】

始祖山,国家级森林公园,古称具茨山,位于新郑市区西南15公里处的辛店镇境内,面积约12平方公里,海拔793米,面积49平方公里。她犹如一条向西北腾飞的巨龙,横亘在辽阔的中原大地上。

【郑风苑】

郑风苑景区位于市区东部风光旖旎的郑韩故城之畔,溱水之滨,长1.2公里,占地面积1000余亩(水域面积200亩),有郑风苑、郑声苑、历史名人苑和游乐园四大部分组成,主要有乐水亭、郑风阁、郑国东门、荷花仙子像、郑声苑、琴瑟宫、九曲流英、历史名人苑等景点。该景区于2002年7月建成开放。

“欧坟烟雨”——【欧阳修陵园】

欧阳修陵园位于新郑市区西13公里辛店镇欧阳寺村。自从宋神宗熙宁八年(公元1075年)欧阳修被宋神宗赐葬(宋代有关制度规定,朝中文武大臣死后必须葬于开封京畿五百里以内)此地后,他的儿孙也相继埋葬于此,逐渐形成了欧阳修的家族墓群。

【黄帝古枣园】

黄帝古枣园位于新郑市孟庄镇栗元史村西南方,面积约680多亩,相传为轩辕黄帝带领群臣栽植枣树的地方。至今仍有树龄在500年以上枣树有568棵,均系明朝初年栽培。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