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宫里的称呼

一:古代宫廷中的称呼

皇族与宗室1.皇帝对皇帝的称谓:

天子(源于商朝)

皇帝(源于秦始皇)

万岁(最早是代表喜庆,汉武帝后用到皇帝身上,到了宋朝专用)

陛下 陛本是宫殿的台阶,又特指皇帝前的台阶。陛的两旁通常有近臣持刀以备不测。群臣不敢直接对着皇帝说话,而要站在陛下的侍卫负责传递,以表皇权尊贵。

其他别称:皇王、皇辟、主、主上、主公、天子、君主、君王、人主、今上、足下……私底下称皇上为:

至尊、圣人(多用于唐代)、圣上、圣皇、官家(宋代特称)、主上、皇上、老爷(明代特称)、老佛爷(清代特称)等皇帝的自称:

联、寡人、孤、孤寡、予一人、有时候也用“我”或者“吾”。2.皇后、后皇帝的正妻称皇后,是皇帝的原配。别称坤极、正室、正宫、中宫、嫡妻。原本夏商时期,帝生前称后,死称帝,有君长之意。商代以后,后称为君王的配偶转成。皇后一词始于秦朝,下人称呼为“娘娘”“天下母”“国母”。

3.妃

别称姬、国阴、侧室、别房、妾身,对皇帝的妾氏及太子、王、后的妻子称谓。下人称为“娘娘”。妃子的自称:

妾身、贱妾、小妾(对皇帝)、本宫(对大臣、奴才)、在正式场合用“妾某氏等”,平时则用“我”或者“吾”

4.嫔

古代皇宫里的女官,皇帝的妾。位于妃以下,贵人以上。嫔的自称:

妾身(对皇帝)、本宫(对大臣、奴才)5.无上皇

皇帝的爷爷称为无上皇,指太上皇的父亲、皇帝的祖父,是中国古代帝制度中的最高虚位。甚少用上的称谓。6.太皇太后

皇帝的祖母,皇帝一般对其称为皇祖母。自称

本宫(对大臣、奴才)、哀家(皇帝死后自称)7.太上皇

皇帝的爸爸称为太上皇,天子之父参与国政,称太上皇帝。皇帝称呼父皇、皇父。8.皇太后

皇帝的母亲称皇太后,秦汉以后历代沿称。皇帝称呼为母后、皇母。公主、格格、皇子称皇太后为皇奶奶,太妃为X奶奶,臣子对其称呼 慈禧太后曾使用老佛爷的称呼。自称

本宫(对大臣、奴才)、哀家(皇帝死后自称)9.太妃

已故皇帝的妃子,无上皇或太上皇遗留的妃嫔,分别尊称为皇贵太妃、贵太妃。10.皇太子

皇帝所指定的继承人,一般为皇帝的嫡长子,但常有例外,由皇帝选定册立。清代自雍正以后不立皇太子。一般称预定继承君位的长子为"太子"。 平时还是多用“我”或者“吾”,另外对皇帝或者皇后或者时可用“儿臣”,对下人可用“小王”。11.别人对其称呼左右之人称为“郎君”;诸王则被称呼为“王爷”12.世子

帝王诸侯的正妻所生的长子,也称太子,清代则封亲王的嫡长子为世子。13.孺子

太子妃嫔名,太子有妃、良娣、孺子,共三等,又古代贵族的妾也称孺子。14.太孙

皇帝的长孙称太孙。历代王朝往往于太子殁后册立太孙为预定之皇位继承人。15.王

尊称为王爷或殿下。王本作士,上加一横表示在士之上。后降为臣子的最高封爵。王的自称

本座、本王、臣王(对皇帝)

16.王后

国王正妻,通常指亲王、外姓王、封地的王的正妻。17.帝

帝为天上最高统治者,后来降为人间的皇帝。18.公主

帝王之女的称号。始于战国,汉制规定,皇帝之女称公主,帝之妹称长公主,帝姑称大长公主,后历代大致沿用。对皇帝,称“吾”或者“我”19.附马

皇帝的女婿称驸马,非实官。清代称"额驸"。20.帝姬

古代对皇帝女公主、姊妹、姑母等的称呼。21.郡主(翁主)

郡主为郡公主的缩写,唐朝为太子之女,宋代后,宗室之女也......余下全文>>

二:古代皇宫里的称呼

1.宫女称呼自己侍候的娘娘 (娘娘、美人等封号) 2.太监称呼自己侍候的皇子(太子殿下之类的) 3.皇上称呼各个皇子(名字) 4.皇子称呼皇上的妃嫔(娘娘等) 5.皇子称呼自己的母亲(母后) 6.皇子之间互相称呼 (臣弟、臣兄)

三:古代皇宫内的所有各种称呼职位

征集粮草,不归皇宫管,由户部管。 管理财务,归“内务府”。内务府归“领侍卫内大臣”管辖。

四:中国古代后宫称呼

王爷叫皇上的妃子应该称"娘娘"或“封号+娘娘”,如“珍妃娘娘”,王爷如果是皇帝的兄弟,对妃子应自称‘臣弟’或‘臣兄’;王爷如果是皇帝的儿子或侄儿,对妃子应自称‘孩儿’、‘儿臣’。古代宫规(自称):

1、皇上见到太后要自称为‘孩儿’或‘皇儿’,见到其他地位低的人时自称为‘朕’。

2、皇后见到皇上、太后时要自称‘臣妾’,见到其他人时自称为‘本宫’。

3、太后无论见到谁都一律自称为‘哀家’。

4、王爷见到皇上和皇后、皇妃时要自称为‘臣弟’或‘臣兄’,见到太后时自称为‘儿臣’,见到其他人一律自称为‘本王’。

5、皇子见到皇上、皇后、后宫嫔妃一律自称为‘儿臣’,见到其他人自称为‘本皇子’。

6、公主见到比自己份位低的人要自称‘本宫’,见到太后、皇上、皇后、后宫嫔妃要自称为‘孩儿’、‘儿臣’,或自称名字、封号亦可。

7、后宫嫔妃见到皇上、皇后、太后三人时要自称‘臣妾’,除此三人外见到份位高的人要自称‘嫔妾’,见到份位低的人自称为‘本宫’。

8、宫女自称‘奴婢’。

9、内侍自称‘奴才’或‘咱家’。

10、侍卫自称‘卑职’。

11、大臣自称‘微臣’或‘臣’。

12、王妃的自称与后宫诸妃一样。

13、长公主见到比自己地位低的人时自称‘本宫’,见到地位比自己高的人郸自称封号即可,无封号者自称名字。

14、郡主的自称与公主一样。

15、太子妃的自称后宫诸妃一样。

五:关于古代宫廷里的各种称呼

1.宫女称呼自己侍候的娘娘 (娘娘、美人等封号)

2.太监称呼自己侍候的皇子(太子殿下之类的)

3.皇上称呼各个皇子(名字)

4.皇子称呼皇上的妃嫔(娘娘等)

5.皇子称呼自己的母亲(母后)

6.皇子之间互相称呼 (臣弟、臣兄)

六:古代皇宫里答应是什么意思?

每3年由户部主持选阅驻防八旗和外任旗员之女作为秀女收入皇宫,而秀女入宫后,一般封答应。然后其中一些晋升为常在、妃、嫔、贵人。贵人以上得出自世代显贵人家。

七:古代后宫女人称呼排名

——汉代的后妃爵列八品:即1.皇后,2.夫人,3.美人,4.良人,5.八子,6.七子,7.长使,8.少使。自汉武帝、汉元帝始,后宫三千嫔妃又扩至十四个等级。即1.昭仪,2.婕妤,3.(女圣)娥,4.容华,5.美人,6.八子,7.充依,8.七子,9.良人,10.长使,11.少使,12.五官13.顺常,14.无涓,共和、娱灵、保林等。

2——以清代宫廷制度而言,宫闱制度的真正确立是在康熙皇帝的时候,规定皇后居中宫,主内治,以下皇贵妃一人,贵妃两人,妃四人,嫔六人,分居东西十六宫,佐皇后主内治,嫔以下还有贵人、常在、答应三级,俱无定数,随居东西各宫,勤修内职。

八:中国古代皇室宫廷称谓都有哪些 后宫称谓一览表

俗话说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嫔妃是皇帝的妻子。以下是后宫嫔妃等级。

1、周朝

周朝时期,天子称王,正妻称后。

王有一后,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女。

后正位宫闱,同体天王;

夫人坐论妇礼;

九嫔掌教四德;

世妇主丧、祭、宾客;

御女序于王之燕寝。

2、秦朝

秦始皇统一天下,始建皇帝皇后称号。

帝祖母曰太皇太后,帝母曰皇太后,嫡(妻)曰皇后。妾皆称夫人。

3、西汉

西汉初期,沿袭了秦时的母后称号。又设置了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长使、少使等妃嫔的称号。

汉武帝时增加了婕妤、娙娥、傛华、充依。

至汉元帝又新置了昭仪。

妃嫔等级扩充到十四等。且各有爵位:

昭仪位视丞相,爵比诸侯王。

婕妤视上卿,比列侯。

娙娥视中二千石,比关内侯。

傛华视真二千石,比大上造。

美人视二千石,比少上造。

八子视千石,比中更。

充依视千石,比左更。

七子视八百石,比右庶长。

良人视八百石,比左庶长。

长使视六百石,比五大夫。

少使视四百石,比公乘。

五官视三百石。

顺常视二百石。

无涓、共和、娱灵、保林、良使、夜者皆视百石。

上家人子、中家人子视斗食俸。

五官以下,葬司马门外。

汉时,只有先朝的皇后可被尊为皇太后。如嗣皇帝是妃嫔所生或从皇族宗室中过继而来者,其生母皆不得称(皇)太后。但也有个别例外。如汉哀帝是诸侯王之子过继而来,其祖母傅昭仪被尊为帝太太后、皇太太后,生母丁姬被尊为帝太后。再加上已被尊为太皇太后的汉成帝母王政君,已为皇太后的成帝皇后赵飞燕,宫中一时出现了四位太后并尊的奇景。

4、王莽新朝

王莽新朝时期,追求复古,种种名目层出不穷。其罢汉朝妃嫔称号,模仿先秦时期,自创了和、嫔、美、御四等称号。

和三人,嫔九人,美二十七人,御八十一人。

5、东汉

东汉光武帝建国,去繁为简,妃嫔称号共有四等:贵人、美人、宫人、采女。

贵人授予金印紫绶,俸禄为粟数十斛。美人、宫人、采女则没有爵位和俸禄。

值得一提的是,西汉时期诸侯王正妻称王后,母称王太后。东汉时,随着诸侯王封地日渐缩减,王后被改称为王妃,王太后改称王太妃。

汉时太子妻妾分三等,正妻称妃,妾曰良娣、孺子。

隋前

编辑

1、 三国

(1)魏

曹操为魏王时,王后之下的妃嫔称号有五等:夫人、昭仪、倢伃、容华、美人。

文帝曹丕增加了贵嫔、淑媛、修容、顺成、良人五等。

明帝曹睿增淑妃、昭华、修仪三等,废除顺成称号。

妃嫔爵位:

贵嫔、夫人,位次皇后,爵无所视;

淑妃位视相国,爵比诸侯王;

淑媛位视御史大夫,爵比县公;

昭仪比县侯;

昭华比乡侯;

修容比亭侯;

修仪比关内侯;

倢伃视中二千石俸;

容华视真二千石俸;

美人视比二千石俸;

良人视千石俸。

(2)吴蜀

吴蜀两国史料不详。

蜀有贵人、昭仪,吴有夫人、美人,其余不详。

2、 两晋

两晋时期的妃嫔等级由晋武帝司马炎依据汉魏制度,稍加修改而成。

设三夫人:贵嫔、夫人、贵人。位视三公。

九嫔:淑妃、淑媛、淑仪、修华、修容、修仪、婕妤、容华、充华。位视九卿。

其余还有:美人、才人、中才人。爵视千石以下。

3、 南北朝

南北朝时期,妃嫔称号世有增减。

(1)南朝

(a)宋

宋武帝建国初废除才人、中才人称号,其余仍用晋制。

孝武帝孝建三年,废除夫人称号,新创制了贵妃的称号,以贵妃、贵嫔、贵人为三夫人。又以昭仪、昭容、昭华来代替九嫔中的修华、修仪、修容,重新设置了中才人、充衣。贵妃位比相国,贵嫔比丞相,贵人比三司(司......余下全文>>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