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普拉塔平原

一:拉普拉塔平原的介绍

拉普拉塔平原是南美洲第二大平原,位于南美洲东南部。其西面是安第斯山脉,东北面和南面是巴西高原和巴塔哥尼亚高原,东南面是大西洋,总面积150万平方千米,自北向南跨越玻利维亚、阿根廷、巴拉圭、乌拉圭四国,其中60%的面积在阿根廷境内。拉普拉塔平原北部为大查科平原,南部为潘帕斯平原。大查科平原地面平展低洼,雨季排水不良,在沿河地带形成沼泽和湿地;南部潘帕斯平原,地势坦荡平展,略向东倾斜,海拔多在150米以下。

二:拉普拉塔平原为什么无林

降雨影响的

拉普拉塔平原南部为潘帕斯平原,潘帕斯草原成为南美洲比较独特的一种植被类型的原因,是草原西边的安迪斯山脉阻挡了来自太平洋丰富的降雨,所以只有该草原的西边靠安迪斯山脉一测狭长地带才有“走廊式”林木,而东部大部分由于雨水的缺乏则只能生长草原。

拉普拉塔平原是南美洲第二大平原,位于南美洲东南部。其西面是安第斯山脉,东北面和南面是巴西高原和巴塔哥尼亚高原,东南面是大西洋,总面积150万平方千米,自北向南跨越玻利维亚、阿根廷、巴拉圭、乌拉圭四国,其中60%的面积在阿根廷境内。拉普拉塔平原北部为大查科平原,南部为潘帕斯平原。大查科平原地面平展低洼,雨季排水不良,在沿河地带形成沼泽和湿地;南部潘帕斯平原,地势坦荡平展,略向东倾斜,海拔多在150米以下。

三:拉普拉塔平原的历史

1526年,西班牙航海家塞巴斯蒂安·卡波特率领一支西班牙远征队来到拉普拉塔,并深入到上游内地。他看到当地印第安人身上佩戴很多银质饰物,以为这一带银矿丰富,就把这条河称为拉普拉塔河,意为银河。如果以巴拉那河为源,那么拉普拉塔河则长达4700公里。拉普拉塔河流域由巴拉那河、乌拉圭河、巴拉圭河及其数十条支流组成,流域面积达400万平方公里,包括阿根廷、巴西、玻利维亚、乌拉圭的部分领土和巴拉圭的大部分领土,人口近1亿。拉普拉塔河由巴拉那河和乌拉圭河汇合而成,实际上是一个巨大无比的河口,从巴拉那河和乌拉圭河的汇合处到与大西洋的交接处,全长为370公里,最宽处(入海口)达230公里。巴拉那河是拉普拉塔河流域中最长和重要的一条河流。它发源于巴西高原南部,中游有两段河道分别是巴西和巴拉圭及巴拉圭和阿根廷的边境,下游流经阿根廷至乌拉圭汇合处,长约430公里;乌拉圭河发源于巴西南部的马尔山脉,全长1751公里,流域面积约有一半在巴西境内,另一半在乌拉圭和阿根廷。巴拉圭河发源于巴西高原的西南部。全长2200公里,中下游也有两段河道分别是巴西和巴拉圭及巴拉圭和阿根廷的界河。1806和1807年阿根廷拉普拉塔地区人民两次抗击英国军队入侵的事件。19世纪初,英国利用西班牙殖民统治的危机,加紧侵夺西班牙在南美洲的殖民地。1806年6月,英国海军上将H.波帕姆率舰队驶抵拉普拉塔河口。6月25日,英国海军陆战队1000多人在布宜诺斯艾利斯附近的基尔梅斯登陆。西班牙殖民总督索夫雷蒙特逃往内地。6月27日,布宜诺斯艾利斯城陷落。英军宣布被占领地区归属英国,西班牙殖民官吏纷纷表示效忠英国国王。当地居民为保卫家园,自发组织起来进行抗英斗争。抗英部队主要有当地土生白人爱国者普埃雷东组织的志愿队伍,以及在西班牙军中服役的法国军官利涅尔斯从蒙得维的亚争取到的一支军队。8月11日,利涅尔斯指挥部队与英军开战,得到当地居民大力支援。翌日,英军战败投降。8月14日,布宜诺斯艾利斯市政议会在人民群众压力下通过决议,迫使总督索夫雷蒙特把军权交给利涅尔斯。为防英军再犯,当地人民组织起一支8000多人的武装力量,分为若干营。1807年2月,英军从拉普拉塔河口第二次入侵,2月3日攻陷蒙得维的亚。6月28日,由怀特洛克指挥的英国海军陆战队1.2万多人在拉普拉塔河南岸登陆。当地军民虽经奋战,未能阻止英军推进。7月6日,英军对布宜诺斯艾利斯城发动总攻。利涅尔斯率军与英军展开激战,全城居民同仇敌忾,投入战斗。英军伤亡近千人,约2000人被俘,7月7日签署投降书,从拉普拉塔河两岸全部撤走。拉普拉塔地区人民在抗英斗争中建立了自己的武装力量,迫使西班牙国王任命利涅尔斯为临时总督。抗英斗争的胜利,鼓舞并推动了当地人民反对西班牙殖民统治和争取独立的斗争。

四:拉普拉塔平原的气候忧越性是什么

拉普拉塔平原是南美洲第二大平原,位于南美洲东南部。其西面是安第斯山脉,北面和西南面是巴西高原和巴塔哥尼亚高原,东南面是大西洋,总面积150万平方千米,自北向南跨越玻利维亚、阿根廷、巴拉圭、乌拉圭四国,其中60%的面积在阿根廷境内。拉普拉塔平原的北部称为大查科平原;南部称为潘帕斯平原。拉普拉塔河流域地区虽然并没有早期征服者所疯狂寻找的金银,但它是拉丁美洲最发达的地区之一。这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尤其是盛产畜产品。这里还蕴藏着丰富的铁矿、石油、天然气和森林,是南美洲的工业区,巴西、阿根廷等国的经济中心集中在这个地区。在拉普拉塔河两岸和巴拉那河及乌拉圭河沿岸,分布着布宜诺斯艾利斯、拉普拉塔、罗萨里奥、圣非、蒙得维的亚、派桑杜等数十个城市和港口。布宜诺斯艾利斯在西班牙语中意为"好空气"。它是南半球最大城市,是大西洋岸具有世界意义的港口。它位于拉普拉塔河南岸,扼守着巴拉那河和乌拉圭河的河口,特别是富庶的潘帕斯草原通向大西洋的咽喉要道上。人口近400万。大布宜诺斯艾利斯包括近17个城市,人口超过1000万。始建于1536年,1880年成为首都,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同时,还是南美洲最大铁路枢纽。全国工业企业约1/4集中于此,是炼油、肉类加工、纺织、食品、机械 、化工、制革工业的重要产地。

五:拉普拉塔平原的城市

拉普拉塔阿根廷大西洋岸港口和工业城市,布宜诺斯艾利斯省首府。位于拉普拉塔河口南岸。人口47.3万(1980),原为一小城镇,1882年仿照美国华盛顿市规划扩建为市,并定为省会。1952~1955年曾改名埃娃□庇隆。东北8公里的外港恩塞纳达,有圣地亚哥岛屏蔽,为大型的人工深水港,有运河通拉普拉塔河口,共有11个泊位,可停泊吃水9米的大型海轮,主要输出小麦、玉米、牛、羊等农、畜产品。工业以面粉、肉类加工和炼油为主,此外还有钢铁、造船、化学、电子、纺织等工业。工厂多在港区附近。市区以莫雷诺广场为中心,街道整齐美观,多现代建筑。有1897年创设的拉普拉塔国立大学以及博物馆、图书馆等,其自然历史博物馆以富藏灭绝动物标本著名。市区北部海滨的拉腊角为旅游胜地。

六:世界主要平原包括:亚马孙平原、 西西伯利亚平原、 拉普拉塔平原、 图兰平原、

世界十大平原 亚洲

华北平原

华北平原是中国第二大平原,又称黄淮海平原。西起太行山脉和豫西山地,东到黄海、渤海和山东丘陵,北起燕山山脉,西南到桐柏山和大别山,东南至苏、皖北部,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相连。延展至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东省、河南省、安徽省和江苏省等5省、2直辖市地境域。面积约310,000平方千米。华北平原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变化明显。南部淮河流域处于向亚热带过渡地区,其气温和降水量都比北部高。平原年均温 8~15℃ ,冬季寒冷干燥 ,农作物大多为一年两熟。

东北平原

简介

东北平原(横跨黑吉辽三省)是中国第一大平原,位于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长白山之间。北起嫩江中游,南至辽东湾。南北长约1000公里,东西宽约300~400公里,面积达35万平方公里。主要由松花江、嫩江、辽河冲积而成的松嫩平原、三江平原以及辽河平原组成,地面低平,大部分海拔在200米以下,多沼泽湿地。

土质

东北平原的土质为肥沃的“黑土”,极其适宜农业生产,其吉林省部分更是世界三大黄金玉米带之一,多年来黑龙江省粮食总产全国第一,吉林省粮食单产全国第一,这里被誉为“中国的粮仓”。

气候

东北平原处于中温带,属于温带季风性气候,一年四季分明,夏季温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7月均温23℃,1月-24~-9℃。10℃以上活动积温2200~3600℃,由南向北递减。年降水量350~700毫米,由东南向西北递减。降水量的85~90%集中于暖季(5~10月),雨量的高峰在7、8、9三个月。年降水变率不大,为20%左右。干燥度由东南向西北递增。一般北方作物都可得到较好生长,辽河平原南部还可栽培棉花和冬小麦,仅松嫩平原北部高粱生长困难。春季低温和秋季霜冻现象频繁。江河两岸和洼地,汛期常有洪涝灾害。[2]

西西伯利亚平原

简介

亚洲第一大平原,世界第三大平原,位于俄罗斯境内。东邻叶尼塞河,西接乌拉尔山脉,南接哈萨克丘陵,北邻濒喀拉海。地势低平,沼泽广布。属亚寒带、寒带大陆性气候。自北而南,苔原、森

林、森林草原、草原景观平行分布,具典型的纬度地带性分布规律。大部分地区为亚寒带针叶林所覆盖。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有著名的秋明油田区。中部和北部人口密度较低,南部随着对燃料、金属资源的开发而不断发展,形成了以秋明油田、库兹巴斯煤田,托木斯克铁矿为中心的工矿业基地。森林总面积6 000万公顷。南部的巴拉宾、伊希姆和库隆达草原大部已开垦。为全俄重要的乳用畜牧业和谷物产区之一。乌拉尔山脉和叶尼塞河之间,南接哈萨克丘陵、萨彦岭,北滨喀拉海。东西宽1 000~1 900公里,南北长2 500公里,面积约270万平方公里。低洼开阔,中、北部海拔50~150米,西、南、东部缘地区海拔为220~300米。鄂毕河、额尔齐斯河贯穿全境 北部的西西伯利亚平原,位于阿尔泰山和萨彦岭以北,直至北冰洋,乌拉尔山以东至叶尼塞河的广大地带,包括秋明州、鄂木斯克州、新西伯利亚州、托木斯克州及阿尔泰边疆区、克麦罗沃州的部分地区。西西伯利亚平原海拔为......余下全文>>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