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鲁迅《呐喊》中的好句赏析 急急急 好句赏析
我于是用了种种办法,来麻醉自己的灵魂,使我沉入于国民中,使我回到古代去,后来也亲历或旁观过几样更寂寞更悲哀的事,都为我所不愿追怀,甘心使他们和我的脑一同消灭在泥土里的,但我的麻醉法却也似乎已经奏了功,再没有青年时候的慷慨激昂的意思了。
二:鲁迅《呐喊》的名家点评
李大钊:这是中国最好的一本小说。
茅盾:在中国新文坛上,鲁迅君常常是创造“新形式”的先锋。《呐喊》里的十多篇小说几乎一篇有一篇新形式,而这些新形式又莫不给青年作者以极大的影响,必然有多数人跟上去试验;《呐喊》的题目、体裁、风格,乃至里面的思想都是极新奇的,是一个新辟的天地。
近代学者许寿裳:《呐喊》是中国新文艺上真正的、划时代的杰作。
现代文学评论家郑振铎:《呐喊》是最近数年来中国文坛上少见之作。那样的讥诮的沉挚,那样的描写深刻,似乎一个字一个字都是用刀刻在木上的。
现代教育家成仿吾:《呐喊》出版之后,各种出版物差不多一齐为它呐喊,人人谈的总是它。
捷克斯洛伐克汉学家雅罗斯拉夫·普实克:《呐喊》为我打开了一条通向中国人内心的道路,打开了一条理解新的中国文学与文化的道路;因为读了《内喊》,就使人体会到生活的悲剧是何等的相似,它与整个世界是不可分割的,紧密相连而处处相通。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孔庆东:《呐喊》是以最少的文字造成最大影响的杰作。如果小说也讲性价比,《呐喊》的性价比绝对是最高的 。鲁迅的《呐喊》浓缩了近代中国的苦难,其小说艺术之精妙复杂,是同时代的各国文学大师都难以超越的。我从小就读《呐喊》,现在每次讲鲁迅的时候还要读,但是每次都可以读出新的意义。
现代作家韩晗:从鲁迅的创作生涯来看,《呐喊》当之无愧是鲁迅的成名作。
鲁迅研究月刊副主编姜异新:《呐喊》的出版与畅销标志着“周树人的沉寂期彻底结束了,鲁迅的辉煌期开始了。”
三:〈呐喊〉中〈端午节〉的赏析
社会背景: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二二年九月上海《小说月报》第十三卷第九号。当时正处于"五四"落潮期,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激发起民众的反封建的革命热潮,但这种狂热随着军阀政府与封建旧势力的镇压,暂时退了下去。新旧势力的交锋出现了此消彼涨的状况。在这种情况下不单一些封建的遗老遗少们开始大行其道,就是一些接受了新文化洗礼的人也回到了旧的轨迹上来了。还有一些貌似进步,实则落后的人物趁机转向。
2、中心思想:《端午节》就是鲁迅先生运用轻松幽默的方式对“方玄绰”这类表面上进步,骨子里落后的旧知识分子的辛辣讽刺。
3、人物形象:《端午节》塑造了一个表面上进步,骨子里落后的旧知识分子"方玄绰"的形象。方弦绰是“这些因循守旧,看不惯新的事物,总是喜欢在过去的世界里思考问题的人物代表。”
(1)从他的身份地位上看,他不仅厕身于高等学府,喜欢发发奇谈怪论,而且又混迹于官场,扭扭捏捏地做个政府的小官。这个知识分子加官僚的身份,使他说话做事充满矛盾,——“索薪”事件,更是使他不尴不尬,左支右绌,颜面尽失。
(2)从他的文化角色上看,他表面上是新式文人,天天捧着《尝试集》咿咿唔唔。但骨子里浅薄、市侩,在家里是坐吃等伺矗的“家长”,在社会上是袖手旁观,静观待变的“看客”,是个披着新衣的旧式文人。
4、语言:鲁迅在这篇小说中采用的是轻松、幽默的讽刺笔调。通过描写方玄绰的行为、语言和心理,让主人公自己的小丑表演来使读者发笑,沉思。
参考资料:知道
回答者:3d6h - 高级魔法师 六级 2-26 11:26
评价已经被关闭
四:鲁迅《呐喊》中《白光》全解析
<一>陈士成的十六次科考
陈士成参加了十六次科举考试,没有一次中第的,他对此解释为“竟没有一个考官懂得文章”,但这也是他的自我安慰之词。十六次考试,或许有那么几次,考官确实是“有眼无珠”不懂文章,但不可能十六次考试,这样的考官全被他陈士成遇着了,这样的几率未免也太小了。所以,这必然有其他原因,如,陈士成自身水平太差,每次参加科考的人水平都比他高。这个原因在读过《白光》全文,便也可排除。原文中讲到陈士成是七个学童的老师,水平自然不会差,然而最有可能的原因,应该是考官舞弊。
从原文中可知,陈士成家道中落,只有一座破宅门租给杂姓人,家里也没有什么亲戚,生活拮据,靠教书和收房租为生。所以,像陈士成这样一位没有钱,没有家族背景的人,是不可能给考官行贿,受到考官的荫庇的。考官自然也不会多加留意或重视这种无名无姓的穷酸书生。所以,十六次科考不中合情合理。
科举制本是选拔人才的一种制度,无奈变成了比富拼人脉的场所。谁有钱,向主考官受贿多,谁就中第;谁家族有地位,谁就会金榜题名。考官一方面有对金钱贪婪的心理;另一方面,是想通过科举考试,挑选出一批忠于自己的官员,从而相互勾结形成朋党或官场同盟,这样更有益于仕途的发展。
中国人人性是自抚的,任何美好的事情一经由中国人的手,多会变得破烂不堪。一切从自身出发,造成了科举的黑暗,中国社会的黑暗;贪官横流于中国社会、至今,也不列外。
一次,二次,三次,直至十六次科考,陈士成从未放弃过科举考试,甚至自己已经有了斑白的短发。科举制从隋朝开始,一直到清朝末年被废,一直存在了一千三百多年,它为什么会有这么强的生命力?为什么会让无数文人热衷于此几十年?更有甚者,倾其一生而致穷困潦倒。《儒林外史》中的范进中举后发疯,孔乙己落地后沦为乞丐,陈士成坚持科考十六次,皆不中的情况下发疯自杀。中国读书人到底是为了什么?陈士成的美梦解释了这一切“绅士们既然千方百计的来攀亲,人们又都像看见了神明似的敬畏,深悔先前的发昏,轻薄……赶走了租住在自己破宅门里的杂姓—那是不劳说赶,自己就搬的,一屋宇全新了,门口是旗杆和匾额……”从他的美梦中,看出他认为是中了第后,自然是有了尊严,有了金钱。也就是说,他是冲着权利,地位和金钱去的。
中国人说:“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并不是对知识的崇拜,而是基于两点:一.谋特权。从家族方面看,“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一个人的科举考试,全家都会给予经济,精神上的支持。为的也是科举成功后,利用特权为同宗族的人谋一个一官半职。有关系,好办事不正是中国人的信条吗嘛。二.“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在科举制度下,做学问只为了考试,考试为了升官发财。正所谓:“学而优则仕”就是在说这个道理。
中国人对科举的感情,是何等的深厚于复杂。时至今日,都无法忘却,眼下中国学生死读书,学校追求升学率,搞应试教育。学生并非出于兴趣而读书,事实是为了考试而读书。最不喜欢的课,为了考试,也一样背得烂熟。不改变中国人心中的传统观念,而去大谈什么素质教育,没有什么意义。
<二>.陈士成的疯狂
陈士成在第十六次落榜后,终于疯了,为什么会疯,原因有二,其一,科举考试在一个读书人心目中的位置是何其重要,为了科举考试,头悬梁,锥刺股;凿壁偷光;寒窗苦读十几年,到头来,一场空,心中不免有不甘。于是,再考,再落榜。任何人无论你内心多么强大,受到连番打击,都会失落,痛苦,更何况是决定对读书人一生成败的科举考试呢。科举的失意......余下全文>>
五:鲁迅作品内容及赏析
鲁迅的小说选材独特,在题材的选择上,鲁迅对古典文学中只选取“勇将策士,侠盗赃害,妖怪神仙,才子佳人,后来则有妓女嫖客,无赖奴才之流”的模式做出了改革,以“为人生”的启蒙主义式的创作目的,开创了“表现农民与知识分子”两大现代文学的主要题材。他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
鲁迅在处理这些题材时又具有极其独特的眼光。在观察和表现自己的主人公时,他有着自己独特的视角,即始终关注着“病态社会”里知识分子和农民的精神“病苦”。因此,在《故乡》中,最震动人心的不是闰土后来的贫苦,而是他一声“老爷”所显示的心灵的麻木。对知识分子题材的开掘,又着眼于他们的精神创伤和危机,如《在酒楼上》老辣的眼光看到了辛亥革命中独战多数的英雄摆脱不了孤独的命运,在强大的封建传统压力下又回到原点,在颓唐中消耗着自己的生命。鲁迅的这些改革在《呐喊》和《彷徨》中就演化为“看/与被看”与“归乡”两大小说情节、结构模式。小说《示众》中所有人的动作只有“看”,关系也只有“看”与“被看”,由此形成了“看”与“被看”的二元对立,这种对立在《狂人日记》、《孔乙己》、《祝福》等小说中都有展现。而在“归乡”模式中鲁迅不仅讲述他人的故事也讲述自己的故事,两者互相渗透,影响,构成一个复调,如在《祝福》中,讲“我”、“祥林嫂”与“鲁镇”的三重关系,这个关系中既包含“我”与“鲁镇”的故事,又包含祥林嫂与鲁镇的故事,然而读者往往忽视前者,前者讲一个“永远漂泊者”的故事,后者讲一个封建社会吃人的故事。两个故事相串联,以祥林嫂的问题拷问“我”的灵魂,从而揭示“我”与鲁镇传统精神的内在联系。类似这种模式的小说还有《故乡》、《孤独者》和《在酒楼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