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教育》读书笔记
书中谈到“教育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尤其是老一代对年轻一代)
,包括
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功能,将文化遗产
交给年轻一代,使他们自由的生成,并启迪其自由天性。因此教育的原则,是通过现存世
界的全部文化导向人的灵魂觉醒之本源和根基,
而不是导向原初派生出来的东西和平庸的
知识。真正的教育绝不容许死记硬背,也从不奢望每个人都成为有真知灼见、深谋远虑的
思想家。教育的过程是让受教育者在实践中自我练习、自我学习和成长,而实践的特性是
自由游戏和不断尝试。
二: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读后感
什么是教育?教育,乃民族之本。看一个民族的现在和将来,只需看他的教育,教育是一个民族生命活力之表现,是一个民族的民族精神的源头活水。教育兴则民族兴,教育衰则民族衰。
什么是教育?中外的教育家、思想家都有自己的“语录”,孔子曰“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鲁迅说:“教育是要立人。”蔡元培说:“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陶行知认为教育是依据生活、为了生活的“生活教育”,培养有行动能力、思考能力和创造力的人。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教育是促进“个人的独创的自由发展”。康德认为教育是由个体自我设计、自我选择、自我构建、自我评价的过程,是自我能力的发展,它体现着社会意志和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平等自由地、审慎严肃地共同探究的机理,不是“指令”,不是“替代”,更不是让茧中的幼蝶曲意迎合或违心屈从。爱因斯坦说:“什么是教育?当你把受过的教育都忘记了,剩下的就是教育。”蒙台梭利说:“教育就是激发生命,充实生命,协助孩子们用自己的力量生存下去,并帮助他们发展这种精神。”亚米契斯说:“教育是爱的教育”。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教育研究报告说:“教育是保证人人享有他们为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尽可能牢牢掌握自己的命运而需要的思想、判断、感情和想像方面的自由。”种种释义,各有千秋,作为教育工作者,弄清楚什么是教育这个问题,对于认清教育的本质、明确自己的职能和职责、找准前进的方向是大有好处的。因为没有理性的自觉,是不可能在实践中做个自觉而清醒的教育者的。最近,我认真阅读了雅斯贝尔斯的《什么是教育》,受益匪浅,对教育有了更深的认识与理解。
一、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集。
雅斯贝尔斯认为, 所谓教育,不过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功能,将文化遗产交给年轻一代,使他们自由地生成,并启迪其自由天性。教育的原则是通过现存世界的全部文化导向人的灵魂觉醒之本源和根基,而不是导向有原初派生出来的东西和平庸的知识。真正的教育绝不容许死记硬背,也从不奢望每个人都成为有真知灼见、深谋远虑的思想家。教育的过程是让教育者在实践中自我练习、自我学习和成长,而实践的特性是自由游戏和不断尝试。全部教育的关键在于选择完美的教育内容和尽可能使学生之“思”不误入歧路,而是导向事物的本源。教育活动关注的是,人的潜力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并加以实现,以及人的内部灵性与可能性如何充分生成,质言之,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集。遗憾的是我国现行教育,只重视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集,却淡薄了人的灵魂教育。中小学教育大张旗鼓地在开展素质教育,暗地里却是实实在在地在抓“应试教育”。应试教育,从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教育内容到教育的体制建构都无不以升学率为中心、为目标。教育所固有的神圣职责,如:德性的彰显、人格的培育、生命的完善、素质的提高、能力的培养、创造潜能的开发等等全都萎缩甚至被取消。教育不传道、不育人,不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不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不注重生命境界的提升,不注人格精神的塑造,不注重人文关怀的培育,而只着眼对“工具”的打磨。教育所最终完成的不是对人的德性、人格和精神生命的培育,而是把人塑造成工具——没有精神没有灵魂的工具。从而使教育导致人的异化,而不是使人性趋于完善生命趋于完美。今年发生的一连串伤害事故,深层思考,不能不说是我国教育的失败与悲哀。
二、教育的源泉是真正权威,在权威中自由......余下全文>>
三:什么是好的教育 刘铁芳 读书心得
该书是以教育哲学的思考当下学校教育,如何激发学生对美好事物的欲求这一教育的灵魂性问题,展开学校教育的各个基本要素的哲学解读,主要包括教育、学生、教师、教学、学校和校长六个关键词,借以阐发学校教育的基本理念,进而展现好的学校教育的图景及其可能性。建议学生追寻美好事物;教师心向着学生,以成就学生为己任;校长在理念世界中紧盯着学生健全发展的同时,在现实世界中心向着教师;师生共同浸润在自然与人文彼此辉映的校园之中,共同造就蓬勃向上的学校生命气象。
教育,我们应追求尊重,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一种相互尊重的关系。大多时候,学生对于教师都是尊重有加的,往往是教师在教学中与孩子们相处时往往以一个高姿态来对待学生,给学生们在学习中造成了无形的压力,反而会影响他们的学习效率,成为他们成长之路上的负担和累赘。那么,教师到底要尊重学生什么?包括他们的身体、心灵、个性、意见,总结起来就是要尊重他们的人格。课堂上,我们作为传道授业解惑之师,需要有自己明确的观点,包括教学、为人处世等方面,要给学生们起到示范效应。反过来,老师也不能一味的强调自己的观点而忽略了学生们的观点,应该在坚持自己观点的同时给学生们自由表达的机会,毕竟,课堂上是允许出错的地方。其实很多时候,一些学生的观点代表的往往是大部分甚至所有学生的观点,他们的观点表达的正确固然需要及时褒奖,即使错误甚至离谱,教师也要在把握好机会,做他们的引路人与航向灯。
要从整体上去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关注他们的特长和优点,其实老师应当如地质队员一样,将寻找发现学生优点作为一项主要工作,也是一项快乐的追寻美好事物的工作。
书中我最喜欢的话来阐明我对什么是最好的教育的理解:教育的灵魂就是引导着人不断地去欲求美好事物,以个体心灵中不断萌生的对美好事物的欲求来激励、引导个体生命的自我成长。
供参考
四:阅读,最好的教育,读后感
结束时写道:
这是一个小故事,这本书中的人物不仅熏陶,这也体现了强烈的情感所震撼,也让我的外国读者,而面对我们的教育,爱应该是教育的力量的来源是教育成功的基础。夏先生Gaizun翻译“爱的教育”说是这样说的:“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的碎片化及其池塘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没有爱,没有教育。”爱是永无止境的旅行,边走边看的方式,将是很轻松的一天,将有感知,学习新的东西,丰富他们的,所以,要继续走下去,甚至热心,不关心它去年这个时候,这种感觉一直提升到一种爱,一种对生活的热爱。
教育,爱是强了许多,的确是不只是这些,我想,“爱是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但我知道, “爱”,并不限于学生之间的友好交谈,老师鼓励学生,家长呵护自己的孩子,甚至让人满足的微笑的机会捐献骨髓,献血,帮助希望工程......爱像空气一样有时会出现“污染”,“稀释”,甚至“消失”了,所以我希望更多的人感受到浓浓的爱用简单的语言,我想这个好小说将是多么美好的感觉,使越来越多的人。
a>
3。爱是一种感觉,一种信念,一种追求是不能用准确的词来形容爱情的定义,但我知道,人有爱,给予爱的心脏,生命必须是充分的和没有遗憾。同样,我们喜欢的学生不应该居高临下的“平易近人”,但应该是发自内心的爱,这种爱的表达细致,不由自主地揭示真相。爱自然,致力于学生,学生们不仅将我们作为老师,拿我们当朋友,兄弟,父母离开情感,一切教育出了问题,当然,感情的,不能代替教育,但教育必须情绪总之,爱的教育是治疗创伤的良药,是打开学生的心的关键,爱过的人知道如何去爱,爱给了力量,给人以温暖,给人以美好的心灵和情感爱孩子们的心中有很多问题都可能被溶解在爱的温暖这是“爱的教育”给我的灵感。
飘进其他年份的云彩在我的生活中,没有落下雨滴,也不再吹雪,只是融入自然色彩的热爱,挥洒在蔚蓝的天空。年季节风的风铃移动,发挥迷人的情歌,如流星划过天际,仿佛一个纯粹的抒情诗,一个幽婉的小夜曲,荡漾在我的脑海里,我感谢上帝,感谢他成为人类,所以我有机会体验到爱的生活。朋友,你把神圣的爱情世界,你会发现: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得更加美好的明天。乘上“爱”的船,走你自己的感情生活
5。爱,其实很简单。父爱,母爱,友谊,教师和学生的喜爱,爱国主义,以及总是伴随在我们身边。喜欢一米阳光亲密,温柔地轻抚你的身体,,如一杯水,滋润你的太阳神经丛盛开的野花,像一个永无止境的田间小路,在任何时候,在任何时候需要找到挑......爱,其实就在我们身边。
给你几个结束了,看看你喜欢它。
五:成功教育从我做起读后感
读了张思明的《用心做教育》后,心中体会颇多,用心做教育读后感。我,作为一名新教师,没有经验,没有教学技巧,没有管理方法。而张思明的这本书给了我许多这方面的知识经验,更教我怎样才能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怎样教书育人。
爱是教师人格力量的核心。《放飞美国》的作者别出心裁的把教师分为四类:以谋生为目的,以自傲为动力;以教育为己任;以爱为根本。我想张老师的教育就已经达到了这种境界吧!
张老师给我最大的感受是他对教育工作的热爱,对学生的热爱。而这种爱源与他的心,正因为这种爱成就了他的辉煌。任是任何成功的背后都需要艰辛的付出。从张老师的人生经历中我发现她身上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优良品质。坚韧、好学、勤奋……形成他独特的人格魅力 。
有人将学生比作花朵,脆弱而敏感,稍微照顾不周就不会开出令人满意的花朵,如果对他们多一些关爱与细心,就会开出又大又美的花朵来。张老师不仅有精深的专业知识,更有一颗爱心。他和学生像朋友一样的继续着他们的教与学,这是他获得了桃李满天下的硕果,我想作为教师还有什麽比这更幸福的呢?
张老师作为一名教学能手,在教学上取得的成就更让人羡慕,通过阅读它的数学教学的诸多方法,我体会如下:
首先是我们自身的专业素质要过得去。以前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自己就要有一桶水”,而这个说法对现在和未来的教师已经不够了。“桶”里的水毕竟是“死水”,不更新,它的可用含量就会大大降低。作为跨世纪的教师,我们要想办法去开凿并拥有“一眼泉”。在平时的教学中,不能孤立的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搞花架子,而应该从教学内容出发找到学生的兴奋点,旁敲侧击,从点到面,提倡发散思维,提供多种解法,扩大题型量,充分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深入学生,听取他们的意见,那就会事半功倍,用心做教育读后感。
其次是情感交流,与学生心与心的交流。在与学生谈心时,通过观察学生的举止言谈,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在与学生谈话时要平等对话式的,多点鼓励、少些责备,以便有针对性的教育他们。当学生有了进步时,应予以肯定的赞扬,鼓励他们更上一层楼;当学生犯错误时,应与他们一起分析原因和危害,帮助他们制订改正的措施;当学生遇到困难时,应该深入了解学生情况,帮助解决,从而使学生感到我们老师是可依赖的。陶行知先生说过:“教育不能没有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真诚地热爱学生,才能激发学生对老师的尊敬、信任和亲近,使学生对你所传授的知识感兴趣,自觉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再次有必要对学生进行经常性的思想教育。现代中学生见多识广、思想活跃,他们不再像小学生那样唯老师是从,常常将不合己意的灌输拒之于心扉之外。所以老师要事事要和学生同甘苦,要和学生表同情,参与到学生里面去,指导他们,和学生建立一种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思想教育工作中抛弃那种反映出“师道尊严”的上对下的说教,尊重、关心和爱护每个学生,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师生只有在平等、情感交融的情况下,才能推心置腹地沟通思想,增进双方的相互了解、相互信任,从而在平时的课堂中互相配合,教学相长。
教育是心心相应的活动,是需要爱、需要尊重与理解的过程。人非草木,孰能无情,相信我们的真诚和良苦用心会换来学生的进步的。
一个教师,他的胜利青春是不能保持的,但是它可以保持职业青春。
教师应该像一个有能源支持的火炬,后者性一个有生命的蜡烛,以便燃烧,一边又在生长。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不断的丰富自己,使自己有更高的燃烧值,更高的照亮度,这样才有可能在有限的从教生涯中,为祖国,为民族的教育事业,为千百万人的成长做出一份自己的贡献。...余下全文>>
六:解读何为成功的教育读后感
教育的目的不言而喻在于培养人,使学生在教育过程中不断提高,健康的成长。而提高与成长需要体现在每一个学生的全面素质的培养与提高,包括健康心理的形成。使学生能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敢于面对现实,不懈努力,敢于赢得合理目标的实现。
看了刘京海校长的《成功教育》一书,我开始觉得作为一名教师光有爱心、耐心和责任心是不够的,教师还应该掌握一定的技能、技巧,用最适合的方式、方法帮助学生成长。教师在一切教育活动中,都应该考虑怎样才能真正的为学生好,能够把学生引向成功之路。
怎样看待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成功教育是立足于相信每个学生都能成功的信念上的,所有的教师都要认识到他们的学生是能够提高的,要相信学生都有成功的欲望和成功的潜能,都可以取得多方面的成功。从哲学上讲,世上万物都是运动、变化着的,向好的方面变化就是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学生的成绩差只是一个相对的情况,只要老师引导得当,学生就会进步,就可以有发展,而且就像有一年的高考作文题——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对于一个人来说,通向成功的道路有许多许多条,获得的成功也可以是多种多样的,而且成功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有着不同的定义。老师首先要做的就是,相信学生完全有可能取得成功,并且要让学生自己也意识到。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形成自我概念、自我认识,在教室积极的期望下,使学生逐渐发现自我,发展自我。
怎样把差生的成绩提上去?这是每一位老师都在考虑的问题。《成功教育》认为,要在关注差生个性的基础上,找出差生的共性,也就是差生之所以“差”的原因——学生在学习中的反复失败造成了学生学习自信心、积极性的丧失。学生一旦丧失了信心、失去了积极性,那么,学习对他们来说必然成为一件被动的事情。而一件让人讨厌的事情,又怎会让人愿意去付出努力呢?“成功是成功之母”是《成功教育》的精髓之处,这一理念的提出,我觉得是为所有的学生创造了成功的条件。是真正的从学生的心理出发——学生的成功感必将会激发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激情。“兴趣是学习的挚友”在兴趣的带动下,学生将会获得学习的动力。从成功中找到信心,找到追求更大成功的力量和勇气。教师应该为每一位学生创造反复成功的条件,使学生在成功中,树立起自信心,培养出积极性,从而充分发挥出自觉性、主动性,逐渐走向成功之路。
《成功教育》认为,教育应该由内化意识,即有教师的教育内化为学生的自我教育,教师在塑造学生的同时,推动学生自我塑造……我想,在这一观点下,教师对学生的教育作用将不仅仅局限于学校,而具有了终身意义。就拿体育来说吧,体育教师的任务已不单单是帮助学生增强体质,教会学生一些体育的技术、技能,而在于发展学生的体能,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那么这个教学过程就不再是一味的教师安排任务、学生被动的完成,而是通过体育游戏,教学比赛等学生乐于接受的形式,使学生喜爱体育,并且具有参加体育活动的自我要求,进而形成体育习惯。使学生在离开学校后,能自觉、自动地进行体育锻炼,把体育、运动、健身作为生活的一部分,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这样的话,体育教师的作用将超出学校体育这个范畴,而是传递给了学生终身体育的思想和观念。那么,教育的内化作用也就实现了。
《成功教育》还指出,教师不要怀疑学生可以学会,而是要怀疑自己的方式。从一定意义上讲,学生的失败就是教师的失败。教师要先从自己身上寻找原因,要进行自我怀疑。看方法是否妥当,处理问题是否合理,是不是有更好的途径,是不是可以做得更好。只有这样,才能发现教师自身存在的问题,从而“找到效果相对好的方法”。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进行自省,在学习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素......余下全文>>
七:教育要从家庭教育开始的读后感
新学期刚刚开始,对于一年级新生的每一位家长都有不同的感受,相同的是心里会有种孩子般的欣喜、激动。因为孩子进入了小学学习啦,走进人生的一个重要阶段。每一位家长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愿,每一位家庭是人们出生的地方,是人们最初的生活环境,是人们接受“人之初”教育的场所。家庭又是人们一生中生活时间最长久的环境。家庭教育对于每个人来说,它都是一种终身教育。系统的学校教育虽然要连续实施相当长的时间,也只是人生整个历程中的一个阶段。各个等级的学校教育,实施的时间更为短暂。家庭教育则于此不同。从人们呱呱落地出生,甚至是未出生时就开始接受胎教,一直延续到离开人世。样的要求,几年过后,孩子的发展一样吗?不一样`少父母在希望中失望,多少家长在期望中绝望,是什么原因?答案就是家庭教育不同。
教育从家庭开始。家庭是人们出生的地方,是人们最初的生活环境,是人们接受“人之初”教育的场所。家庭又是人们一生中生活时间最长久的环境。家庭教育对于每个人来说,它都是一种终身教育。系统的学校教育虽然要连续实施相当长的时间,也只是人生整个历程中的一个阶段。各个等级的学校教育,实施的时间更为短暂。家庭教育则于此不同。从人们呱呱落地出生,甚至是未出生时就开始接受胎教,一直延续到离开人世。所以说,每个家长都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的终身老师,学校的老师最多教孩子五六年,但是,家长却是要跟着孩子一辈子,耳闻目染,一言一行无不在影响着孩子,“教”着孩子,孩子是父母的影子、翻版。孩子的成功离不开父母的功劳,孩子的不如人意同样烙有父母的印记。
成功由理念出发。回忆养育孩子18年的历程,深感若要孩子成功就必须要和孩子一起成长,也就是要和孩子一起“好好学习”,更新家庭教育理念,找寻那些最适合自己孩子的方法。都说“眼界决定境界”,方向对了才有成功的可能,理念错了越是努力,离成功越远。
在证件泛滥的今天,没有驾驶证不能当司机、没有教师证不能当老师、没有律师证不能当律师、没有会计证不能管财务。但是,没有一个机构是培训爸爸妈妈的,不拿到怎样做个合格父母的证件,不能当爹妈。当一个新生命来临了,我们自然就晋级为父母。面对一个新的生命,缺乏经验的年轻父母难免要手忙脚乱,对孩子的教育或是来自父辈的言传身教。传统的家庭教育是一种传承,我的父母怎样教育我的,我就效仿怎样教育我的孩子,有的是照着书本照本宣科;有的是自己摸着石头过河。孩子的教育又受环境的影响、受社会的影响、受个性差异的影响,因此教育过程中会出现的一大堆问题,这些是身为父母的人难以预料的。
另一个原因,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得到的信息的途径是单一的,所受的教育是正统,现在的孩子在这个繁杂的社会里,受着各种熏陶与影响,信息量之大是你无法想象的。一旦家长缺少学习,无论工作还是教子都会落后,落后于社会、落后于孩子,你会发现孩子离你越来越远,越来越没有共同语言。身为父母没有学习,难免教育理念会过时,教育方法会陈旧,收效甚微或不见其功是显而易见的事。
孩子不可复制,生命不可从来。我们不能后悔,我们不能尝试,我们不能冒险,正如诺贝尔获得者,智利一位诗人(加里埃尔拉米斯特拉尔)的一首诗写的:许多需要的东西我们可以等待,但是儿童不能等。他们的骨骼正在生成;血液正在生成;心智正在生成。对儿童我们不能说明天,他的名字叫今天。
一年级是教育的又一个好时机,孩子已经来到你的身边六七年了,或许看到孩子的一些惊喜,也或许看到了一些担忧,赶快学习吧!只有学习生命才会精彩,只有学习我们教子路上少些坎坷,多些鲜花。唯有学习,才是作称职家长的途径。我......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