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汇率改革的原因

一:汇率机制改革后,人民币汇率快速上升的原因?

参考初整理,内外因未分,整理留给S 一、汇率改革之前人民币升值压力分析 长期的中美贸易逆差,美方对我方不断施以升值压力。据我国有关部门统计,自1993年到2004年美方在中美贸易中的差异额11年增长了近12倍;据美方统计数据,我国自2000年成为美国最大的贸易逆差国,此后贸易逆差继续攀升。以上数据说明近年来中美贸易关系中摩擦不断的事实。基于此,美方认为我国在有意操纵人民币汇率,压低人民币币值,压低工人工资,以此促进出口。于是美方不断对我国施以“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美元自身贬值压力过大,寄望他国货币升值缓解压力。2000年以后,以美国贸易收支巨额逆差和亚洲(东亚)国际贸易持续巨额顺差为主要标志,全球经济发展不平衡日益凸显。这种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在货币领域体现为美元对其他货币的不断贬值。作为发行国的美国不能让美元持续大幅贬值;而对于其他国家,基于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他们像对待黄金那样储备、使用美元,自然也总是希望美元价值能够强劲、稳定。美元无法持续贬值,就只能寄望他国货币如人民币升值,通过这样来减轻美元的贬值压力。 从以上两方面来讲,我国汇率改革的这次升值实际上是在国际收支这一经济因素长期作用下,最后导致非经济因素--政治力量进行干预的一场政治博弈。其实发达国家一直对我国施加巨大的压力希望人民币升值,只是尤以美国为甚。可以说实行汇率改革,即日调升人民币汇率主要是出于中美之间全面关系的考虑我国所做出的退让。2005年7月21日我国实行汇率改革,人民币兑美元当日便升值2%。这一做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美贸易的摩擦,自此浮动的汇率制度成为人民币升值的依据。 外因补充: 第一,人民币汇率自1994年以来已近10年没有进行调整,而这10年中国经济和国力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第二,90年代以来,一些权威的国际机构和贸易伙伴一直就认为人民币存在不同程度的价值低估。 第三,按照国际经济学的理论,外汇节余过多本身就表明外币定价过高,本币定价过低,本币有升值压力。 第四,从2001年以来,世界各主要货币包括东南亚国家的货币对美元都大幅度升值,只有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一直没有调整,即人民币实际上也跟随美元对其他货币大幅度贬值。且不说90年代人民币是不是过度贬值或定价过低,单说近年来其他国家的货币对美元都大幅度升值,只有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没有动,仅此一条,就可以判断人民币对美元的价值有可能低估。 二、汇率改革之后到2008年上半年人民币升值原因分析 我国虽然实行了浮动汇率制度,但并没有彻底改变中美贸易中我方的顺差状态,在外汇市场上,国际收支顺差就表现为外汇(币)的供应大于需求,外国货币汇率下降,本国货币汇率上升。所以仍旧存在的国际收支顺差是人民币继续升值的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除此以外,本文认为应考虑以下因素: (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 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是人民币增长的原动力。多年来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一直保持在比较高的水平,GDP 的稳步增长会促使人民币与其他国家货币相比有一些上升的趋势。这是著名的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的反映:即随着一个经济体生产率、实际工资和实际收入的提高,其非贸易品价格和一般价格水平就会上升,推动实际汇率升值。 (二)升值预期 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背景下,加上美元汇价的大幅度下跌,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使人们对人民币产生了一定的升值预期。一般而言,如果一国货币存在升值预期,国际流动资本将大量涌入该国,更加推动该国货币的升值,因此升值预期的存在也是人民币升值的重要原因。 (三)人民币利率的上升 利率作为使用资金......余下全文>>

二:如何理解改革开放以来,人民币汇率的基本趋势及其推动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人民币与外币兑换从一个完全管制,逐步过度到汇率双轨制。直至1998年东南亚出现金融危机,朱镕基总理为了帮助亚洲国家度过危机,承诺人民币汇率不贬值,这一不贬值政策,一直使得人民币汇率对美元保持了7年的固定汇率。在此之间,中国的外汇储备由1998年年底的1450亿美元快速上涨到2005年7月底的7327亿美元。

2005年7月,央行宣布进行人民币汇率改革,将之前实行的与美元固定汇率制改为以市场供需为基础,参考一揽子货币,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同时将人民币一次性升值2%,由之前的8.2765升值到8.11。之后,人民币汇率虽有波折,但一直维持单边上涨的态势,目前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在6.14左右。

汇改后美元对人民币的持续升值,最主要的因素是中国一直维持国际收支双顺差。出口导向型经济导致外贸盈余大量积累,鼓励吸引外资政策使得流入境内的海外投资远大于出境投资额,同时我国目前仍实现资本项下管制,资金不能自由流出,人民币不能完全自由兑换,人民币与外币之间的买卖只能采用实需原则,这些因素都导致了境内封闭市场美元和人民币供求失衡,大量净流入的美元需要在境内得到消化,只能通过人民币持续升值的方式来解决。

三:简述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及其发展趋势。

[摘

要]近年来,中国正经历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国的贸易顺差和外汇储备迅速增长,在这种背景下,人民币升值的压力逐渐凸显出来,进而成为国际舆论关注

的焦点。文章首先论述了改革开放以来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发展历程,在此基础上,指出目前我国人民币汇率制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希望对我国人民币汇率

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及政策走向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汇率制度 固定汇率制 浮动汇率制

引言

汇率制度又称汇率

安排,是指一国货币当局对本国汇率变动的基本方式所作的一系列安排或规定。在国际金融史上,迄今为止共出现了三种汇率制度,即金本位体系下的固定汇率制、

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采取适当的汇率制度,对于一国的经济发展以及国际贸易将会起很大的影响作用。

一、改革开放以来人民币汇率制度发展历程

(一) 双重汇率制时期(1981——1993)

1.官方汇率与贸易外汇内部结算价并存(1981——1984)

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确立了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开始注重发挥市场的作用,以搞活经济。为了发展对外贸易,奖出限入,促进企业经济核算,适应

外贸体制改革的需要,1979年8月国务院决定改革汇率制度,从1981年起试行双重汇率。一种是适用于贸易外汇收支的贸易外汇内部结算汇率,这是内部调

节进出口贸易的平衡价;另一种是适用于非贸易外汇收支的汇价,按官方公布的汇价办法,仍然沿用原来的一篮子货币的加权平均的计算方法。

这一时期人民币汇率制度的主要特点是:(1)典型的双重汇率;(2)从性质上说是属于贸易性汇率,它是以我国的贸易政策为中心,为出口创汇服务的;(3)人民币仍然处于高估的状态,难以很好地发挥经济杠杆的作用。

2.官方汇率与外汇调剂价格并存(1985——1993)

1980年我国恢复了在IMF中的合法地位,按照IMF的有关规定,其会员国可以实行多种汇率,但必须尽量缩短向单一汇率过渡的时间。为了解决汇率制度带来的诸多问题,尽快达到国际标准,从1985年1月1日起,我国又恢复了单一汇率,该汇率以贸易汇价为基础。

一方面,1980年10月起我国创办了外汇调剂市场,开展外汇调剂业务,当时规定外汇调剂价格是在官方汇率之上加10%。在这之后,随着留成外汇的增加,

调剂外汇的交易量越来越大。在这期间名义上是单一汇率,而实际上又形成了新的双重汇率,出现了官方牌价和调剂市场价格并存的局面。

(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1994——2004)

1993

年中国人民银行颁布了《关于进一步改革外汇管理体制的公告》,该公告把我国的外汇体制改革推到了日程表上,标志着我国外汇体制改革正式起步,改革的主要内

容有:第一,实行浮动汇率制度,人民银行宣布1994.1.1起执行外汇调剂市场和人民币官方汇率的并轨;第二放开人民币兑换,允许人民币有条件市场兑

换,同时取消人民币额度管理制度,取消各类外汇留成;第三,成立银行间外汇市场,原外汇调剂中心继续保留,服务于外商投资企业投资企业的外汇交易需要;第

四,从即日起(1994.1.1),境内不允许外币流通,不允许在任何非法的途径进行外汇买卖,暂停原外汇券的发行,已发行的继续使用,直到对换完毕。

除上述规定外,《关于进一步改革外汇管理体制的公告》还对外资外债管理、强化外汇宏观管理及强化国际收支统监等很多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从而拉开了我国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步伐。

(三)被称为一篮子货币的、有管理的人民币浮动汇率制的实施(2005—至今)

国人民银行在2......余下全文>>

四:2015年人民币汇率改革的主要内容

15年人民币汇率改革的内容是: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而是选择若干种主要货币,赋予相应的权重,组成一个货币篮子。同时,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计算人民币多边汇率指数的变化,维护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但参考一篮子不等于盯住一篮子货币,它还需要将市场供求关系作为另一重要依据,据此形成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五:为什么要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

为了人民币国际化,获得IMF的纸黄金SDR估值一篮子货币地位。人民币汇改也算是一种倒逼机制,逐步走向浮动汇率制。

六: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历程

一、中华人民共各国成立初到1952年的经济恢复时期。

二、1953---1972

三、从19礌3年西方货币实行浮动汇率制到1980年人民币贸易内部结算价的产生。

四、1981试行人民币贸易内部结算价到1985年取消,实行单一汇价

五、1985到1994年前,官方汇率与调剂汇率并存,人民币汇价水平浮动幅度有所扩大。

六、1994年起至今,人民币汇率的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扩大

七:关于中国汇率改革的问题

关于人民币汇率问题,一直是中美贸易摩擦的焦点,也是西方国家围堵和针对中国,并借机发酵政治问题的关键点.尽管中国自2005年实施与美元脱钩的首次汇改以来,已进行了积极务实的努力,5年来人民币已大幅升值21%.但中国还是承受着巨大的国际压力.

2008年9月的世纪金融海啸重创全球经济,中国及时启动了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及4万亿人民币拉内需,保增长策略.确保中国经济率先复苏,而慢慢走出低谷,并有效减缓了全球经济的衰退压力.以此同时,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似乎也暂时得以缓解.但遗憾的是,作为中国主要出口市场的美国并不罢休,他将自身贸易失衡的原因归咎于人民币币值的低估,频频指责中国操纵人民币汇率,并连续发动以贸易保护为核心的,由轮胎,钢铁,纺织品到纸张等中国出口产品的高关税贸易制裁.而不是检讨自身的产业政策与出口产品结构的失衡.

随着今年第二次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的临近,美国在中国的强烈抗议声中,对人民币汇率的施压似乎有所收敛,果不其然,5月25日在北京举行的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中,美国派出了规模庞大的高规格代表团,为谋求中国的支持,展现G2对话与深层合作的前景,本轮对话美国没有再将人民币汇率问题作为对话争议的焦点.中国似乎松了一口气.然而,就在本月26日加拿大多伦多G20国峰会前夕,美国政府突然再次施压,软硬兼施策动西方国家迫使人民币升值,意图将中国列入汇率操纵国施加制裁.6月19日中国央行突然宣布将增加人民币汇率弹性,标志着再次启动自2005年7月以来的第二次人民币汇率改革,此举即时受到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广泛和一直好评.6月25日,G20国峰会召开前夜,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已快速升穿6.79元关,报收6.7896兑1美元,再创人民币汇改以来的新高.由于欧元危机阴霾未散,全球经济复苏乏力,中国经济也复苏根基未稳,未来仍充满挑战.人民币再次升值受到西方利益集团的称道,也受到中国内地机构和学者的质疑.但种种迹象表明,中国汇率改革难以避开西方所预设的外交政治雷区,必须,而且已进入与西方战略博弈的新时代和新格局.分析如下:

来源:( blog.sina.com.cn/s/blog_4abaff520100jroy.html) - 中国汇率改革进入战略博弈新时代_东方剑博_新浪博客 首先,中国一改以往强硬回应的姿态,以柔韧灵活的身段率先出牌,主动迎接西方的挑战,以"增加人民币汇率弹性,启动汇改"表达中国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决心和诚意.人民币汇改仍继续遵循"自主,渐进和可控"的原则,并不意味着人民币将大幅,持续和快速升值,这也不符合中美及全球的经济利益.美国总统奥巴马也坦言:"这是具有建设性意义的一步,并不期待人民币一夜之间升值20%,否则会危害到中美和世界的经济复苏".主动出击,化解压力,是中国汇改思维的战略性转变.

其次,中国出牌选择了最佳国际时机,就是在6月26日多伦多G20国首脑峰会前夕.原本西方想借人民币汇率问题进一步政治化,将联合迫使人民币升值作为本轮峰会的焦点.中国的及时出招,既为G20国峰会送上一份诚意厚礼,也堵住了西方围攻中国的口实,同时成功将G20国峰会的焦点,归顺到"全球经济持续复苏,欧债危机的......余下全文>>

八:我国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目标和方向

根据我国实际,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主要是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确定汇率水平;二是确定汇率调整方式。改革的基本思路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循序渐进,绝不能操之过急、一蹴而就。同时应综合考虑多方利益,把汇率制度改革同我国货币政策独立性、国际收支状况、国际货币合作及国际汇率制度的新趋势联系起来,制定好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近、中、长期目标。

(1)近期目标是逐步由单一钉住过渡为钉住一篮子货币,以适应贸易与资本流动对汇率的影响。中国是一个大国,不能像一些小国那样只对美元作出反映。当前,欧元诞生后的国际货币市场已呈现美、欧、日三分天下的态势。由于中国与世界上很多国家进行贸易与资本往来,一旦国际贸易形势与世界货币市场发生变化,与美元的单线联系将无法全面反映这些因素的变动。因此,恰当的选择应该是钉住一篮子货币,通过篮子货币及其权重将中国与外国的经济联系程度进行合理反映。事实上我国货币当局近年来一直采用一篮子货币来监测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及其合理性。尤其是美国、日本、香港、欧盟、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韩国和台湾十大经济体与国内的贸易占对世界贸易总额的80%以上,可以将上述十个经济体作为一篮子货币。基本思路是设计一个多种货币所构成的虚拟货币,人民币汇率在进行调控时不再钉住美元,而是钉住人民币与该虚拟货币的汇率。同时,该虚拟货币应具备三个特征。一是包含中国主要贸易伙伴国的币种,二是该虚拟货币的汇率能够反映中国产品在所有境外市场上的总体竞争力,三是该虚拟货币的升值与贬值反映出短期国际资金流出(入)中国市场的可能变化方向。

(2)中期目标是扩大人民币汇率的浮动幅度,实现人民币弹性目标汇率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把弹性汇率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有限弹性制,包括对单一货币的有限弹性和合作安排下的有限弹性;另一类是较大弹性制,包括按照一套目标调节汇率、管理浮动和独立浮动。从我国的现实情况看,有限弹性难以实行,因为我国不能像亚洲和拉美洲的一些小国那样长时期地只对美元做出弹性安排,也不能像欧元区那样对外实行共同浮动。另外,我国也不能实行独立浮动,因为人民币不是自由兑换货币;也不能实行管理浮动,因为我国当前的汇率调控手段并不像西方国家那样先进。因此,我国只能按照一套指标调节汇率即实行目标管理。所谓目标管理就是对国民经济计划给定的目标,确定人民币对外币汇率的目标范围或变动幅度,一旦汇率超过了这一范围,政府就进行干预,使其恢复到目标水平;或者根据经济情况变化而修改目标范围,使汇率真正反映外汇的供求关系。当然人民币汇率区间大小的确立应综合考虑一系列因素:包括实际有效汇率;月度交易余额;季度国际收支余额的变化;国际储备的充足性与变化趋势;人民币利息水平。就目前形势而言,扩大人民币浮动幅度应分步骤实施。

(3)远期目标是逐步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实现人民币的有管理浮动并最终实现自由浮动。国际经验表明,资本管制只能起到短暂的隔离作用,而不能长期有效地保护一国经济与金融的发展。目前,我国已经实现经常项目下的自由兑换,但资本项目下的外汇交易仍受到严格管制,这也正是当前我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对人民币汇率进行管理与控制的一个重要原因。加入WTO后,随着贸易自由化的推进和我国金融市场机制的逐步健全,在中国放开资本项目的呼声日渐升温并提上议事日程。为防止我国经济遭受激烈的冲击,应该逐步地取消人民币资本项目管制,从而为人民币将来的完全自由浮动与国际化提供一个市场制度基础。

九:如何应对人民币汇率改革进程中的汇率风险

人民币汇率升值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与对策 【 摘要 】人民币汇率一直面临着巨大的升值压力。

从汇率变动对经济影响的基本理论入手,根据中国人民币汇率走势,深入分析了人民币升值原因;其次,论述了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最后,针对人民币汇

十:2005年,我国汇率机制改革的原因?

1.国际收支失衡问题严重 进入2000年以来,我国经常项目、资本项目“双顺差”呈扩大的趋势,2004年尤其明显。这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近年来美元不断对外贬值,由于人民币盯住美元,于是也跟着贬值,相对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人民币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低估。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我国商品和服务出口的竞争力,使经常项目顺差不断扩大;二是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加大了外商对我国的投资,尤其是促使大量短期资金流入,使我国资本金融项目顺差快速扩大。我国国际收支项目中不断扩大的“双顺差”,加剧了我国跟其他国家的贸易摩擦,尤其是美国与欧洲,屡屡对中国挑起贸易之战。 2.货币政策独立性受到挑战 受我国国际收支连年顺差的影响,我国外汇储备在近几年增长极其迅速,仅2004年就增长了2067亿美元,增幅达到近50%,至2005年6月底,我国外汇储备已高达7110亿美元。外汇储备的高速增长造成了我国货币投放的过快增加,2004年出现了通货膨胀的压力。为了抑制国内信贷投放过猛、部分行业和地区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严重的现象,中国人民银行不得不采取在公开市场上对冲外汇占款的做法,对冲比率不断提高,以至出现“无券可用”的情况,只能通过不断滚动增发央行票据来回笼资金,使得我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有效性受到很大的挑战。 3.国际热钱大量涌入 1997年以来的我国实质上的盯住美元汇率制,在促进我国出口和吸引外资发展的同时,也给国际热钱入侵留下了可乘之机。近十年来,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我国外汇储备的不断增大,国际上对我国人民币的升值预期不断上升,国际炒家通过各种途径大举进入我国,豪赌人民币升值。大量热钱的涌入,在很大程度上危害了我国金融体系的稳定,降低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加大了我国的金融风险,不利于宏观经济的稳定发展。因此,为了进一步加强我国经济金融稳定性,需要对人民币盯住美元的制度进行改革。

记得采纳啊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