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白话文对中国文化造成了怎样的影响?求解
@merlin首先,白话文不等于白话文运动。白话文产生比白话文运动早得多,明清小说,哪一篇不是白话文?再看看宋代朱子的文字,就像口语一样说来,不也是白话文吗?自以为白话文运动的知识分子挖墙角,其实墙体早就被掏干净了。
所谓重症下重药,这个说法很荒谬。即使在清代,以文言为工具的学术正迅速灭亡,用文言写下来的八股文章,除了好看之外,有什么用。支撑传统思想的经学已经自我崩塌,文言的低效率早已显现出来。这时候难道不是白话文运动应该发展的时期吗?这个本身是语言的一个流变过程,不是强制干预的。文言的死不是被迫害致死,而是早就老死了,就是奉着个尸身还在吃着活人的供奉。白话文运动只不过是把文言从尸位请入棺材。
文言的死去并不意味这文化断裂。文化是个连续性的过程,文言对它的作用无功无过。自以为会用文言文就继承了中华优秀文化了?解释解释“粤若稽古帝尧曰放勋钦明文思安安”什么意思?你看不懂唐代人也看不懂,至少是不全懂。韩愈《进学解》就在吐槽“周诰殷盘,佶屈聱牙”,他们也觉得以前的你们所谓的“文言”看不懂。怎么不说周代的文化跟唐代的文化发生断裂了?
@yolfilm“密码性”?这个词是自创的吧?至少我还没听过有这个词。不过可以给你介绍另一个相似的专业名词“超时空性”。这个词不是形容文言,而是汉字。汉字具有超时空的意思通俗来讲就是你看得懂两千年前的字,即使你现在说的话跟古人不同,用的方言跟别人不一样,你还是能看懂几千年前人们写什么。这跟你所谓的“密码性”一点关系都没有。你所谓轻易阅读几千年前的书,上面引用韩愈的话已经说明了阅读并不轻易。
第二点所谓统一作用,看不懂在说什么。你说的不管什么语言都看得懂那是汉字的超时空性啊,跟文言毛关系都没有。你认为白话文就看不懂么……照样看得懂。然后你举了英语和美语的例子,你就是现在跟一百年前中国的话相比,差别有多大?不亚于英语美语吧?想穿越到更前的时期?你完全听不懂当时的中国人在说什么好吧,就像到另一个国家一样。当然你可以借助文字翻译,但你以为普通的百姓讲的就是你所谓的文言么?还是当时的白话啊。
所谓“没有一套合适的教学方法”更为荒谬。先不说古代从蒙学开始教是不是“非常有效”,就学习的目的而言,为了经学。但经学死了多久你知道么,从先秦的童年期,汉代的少年期,唐代的青年期到宋代的壮年期开始出现分化,明代人不读书,到清代是晚年期,虽然研究非常透彻,但这种透彻意味着整个经学的消亡,经学转变为史学。到了晚清则是末年,皮锡瑞写的《经学历史》就是对两千年经学的大总结。这时候离五四运动还有十多年呢。一套已经死去的文言去解释已经死去的经学当然没问题,我现在在看的各种经学的书,还是需要比较强的文言基础的。但是!现代是什么时候语言并不是为传统的经学服务,而是现代科技,文言文非常没有效率。看看维基百科所谓的文言版“维基大典”,对于各种词条解释得不文不白,不说错误,看了就觉得特别别扭。文言文解释现代科学的效率之低可见一斑
从拼音开始学完全没问题。白话是什么,我笔写我心。而文言则不是想什么就写什么。你以为从文章开始学就好了吗?连字音都没读对,反切、直音是中国传统用得比较多的两种表音方法,但需要积累在认识一定数量的字上。而拼音就没有这问题。还有,中国传统不是象形文字,是意音文字,这两个是不同的概念差别好远。所谓写不好策论、读不好古文真为荒谬,现在科举考试朝廷制度都没了谁还写策论啊?古文只要知道基本的就行,并不需要掌握太多,你值得学的是现代的科技,现代的制度,而不是死了那么久的古文。当然,专业研究和业余爱好除外。...余下全文>>
二:白话文运动的基本信息
文言文原是古人口语的摘要,早在先秦时代就已经出现。到西汉,封建统治者独尊儒家学派,记载这些经典的文言文也就成了不可更改的万古楷模。越到后世,文言文同实际口语的距离越远。这种情况是不能适应社会和语言的发展的。从唐宋以来,白话文书面语逐渐兴了起来。先是采用比较接近口语的“变文”、“语录”一类文体,传播佛教教义,后来随着资本主义因素的萌芽和市民阶级的抬头而出现了用当时口语来书写的明清章回小说。不过直到清代末年,白话文还只是局限在通俗文学的范围之内,未能改变文言文独尊的局面而作为通用的书面语。历代不少学者为了让更多的人看懂书面文字,都主张书面语同口语相一致。1861年,洪仁玕(1822~1864)根据洪秀全的指示,颁布《戒浮文巧言谕》,提出了改革文体的方针:“不须古典之言”,“总须切实明透,使人一目了然”。又过了二三十年,资产阶级改良派为宣传变法维新、开发民智而提倡白话文。如黄遵宪(1848~1905)引俗话入诗,宣称 “我手写我口”(《杂感》);裘廷梁(1857~1943)认为“白话为维新之本”,发出了“崇白话而废文言”的口号;陈荣衮第一个明确主张报纸应该改用白话文;王照更声明自己制定的官话字母,只拼写“北人俗话”,不拼写文言。同时,他们还积极写作通俗浅显的文章。梁启超(1873~1929)最先向霸占文坛的桐城派古文挑战,创制了“新文体”,用的虽还是文言,但平易畅达,杂以俚语、韵语及外国语法,已向着白话文迈出了第一步。接着白话书报在各地涌现,日见兴盛,其中白话报纸有10多种,白话教科书有50多种,白话小说有1500多种。可是直到辛亥革命(1911)之前,还没有人自觉地去实现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这个重大的变革。从清代末年到民国初年,接连出现了几件可以决定文体改革方向的大事:一是科举制度的废除(1905);二是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皇帝;三是粉碎了袁世凯称帝迷梦(1916),《新青年》发出提倡科学和民主、打倒孔家店的号召。思想的解放带来文体的解放,觉醒了的广大人民群众,掀起了民主主义的浪潮,为白话文运动打下了群众基础。 在中国的教材中,以“四个反对”和“四个提倡”概括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提倡民主,反对专制、独裁。提倡科学,反对愚昧、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胡适在“文学改良刍议”中也提出著名的八大主张:一曰:需言之有物二曰:不模仿古人三曰:需讲求文法四曰:不做无病之呻吟五曰:务去烂调套语六曰:不用典七曰:不讲对仗八曰:不避俗字俗语新青年派还有其他一些主张,包括废除孔学、废除汉字等偏激的主张。这和人文理性学术派学衡、文化与科学派国风等的主张或结论形成对比。 白话文运动的结果,是使白话文在文学作品和一般学术著作的范围内取得了合法的、正统的地位。它的成就首先表现在白话文理论的建设上:①关于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的学说。这学说的框架有3条:a.白话为文学之正宗。为打倒文言文的正统提供了历史的根据。b.用白话作各种文章。让白话文成为通用的书面语,为白话文的推行提出了奋斗的目标。c.白话文以现代中国人的口语为源泉。为白话文的建设指出了正确的方向。②关于文体改革的具体规划。主要在散文、应用文、诗歌 3个方面。第一,对散文文体改革的要求,胡适概括为 4条主张:a.要有话说方才说话;b.有什么话说什么话,话怎么说就怎么说;c.要说我自己的话,别说别人的话;d.是什么时代的人,说什么时代话(《建设的文学革命论》)。第二,对应用文文体改革的意见。钱玄同在《论应用之文亟宜改良》(1917)里,提出不少切实可行的主张,如改用白话(国语);选......余下全文>>
三:影响当前中国语言生活的几个因素
地域差异、网络语言、媒体传播,区域习惯 西方文化侵扰。
四:晚清文艺思潮或白话文运动的过程
早在宋元时期,中国古代文学语言的内部已有文言和白话两套书面书写系统。作为雅文学语言文字基础的文言系统视白话系统为“鄙俗”的存在,虽然雅文学有时也吸收某些俗文学文类形式的营养,但二者各有自己的发展领域和逻辑。到了晚清,在民族危亡的背景下,士大夫开始重视民众的存在,以共同担负起国富民强的奋斗目标,应对世界民族之林的竞争。这一倾向表现在文化领域,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在“利俗”姿态下,士大夫开始倡导“鄙俗”的白话文。它在很大程度上表明了白话并不是文言的依附,或完全为文言所排斥,它有着自己独有的功能。以至于在晚清就已有人在书面书写系统中,初步提出了以白话替代文言的主张。同时,我们也看到基于清末民初白话文的发展水平,这时还只能说看到了中国现代书面语系统转型的趋势与可能。晚清白话文运动在发展中展现了自身许多的悖论,它也许只是达到对中国古代文学格局冲击的效应,并没有在此时成熟得成为公认的现代文学语言的程度。但是,如果从长久来看,它也为以后现代文学语言的发生奠定了一个现实的阅读基础,因而具有非比寻常的意义。
应当说在任何一种语言中,书面语都是在口语基础上的整理和规范化,因此口语和书面语有所距离是正常的。但是,当这种距离被拉大到了相当的程度,则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晚清士大夫在异域文化的参照下,发现了“言文不一致”这一突出事实,从而引起了对自身深层文化结构的种种反思。在“言文一致”的倡导中,士大夫将语言文字作为一项维新的文化事业来进行,开拓出许多新的社会文化的实践空间。较之文言,以“言文一致”的标准来看,白话无疑更为接近口语,无疑更为明白晓畅、贴近下层民众,是天然可资利用的资源。
晚清士大夫对白话语言的选择的侧重,不在于文字本身的艺术性,而在于实用性和宣传性。在这样的背景下,考虑为下层民众取得一种通俗的文字的本身,实际上就已为中国古代文学语言中的一统性和固定的雅俗格局带来了明显的变化,从这里,已经隐约看到中国近代以来的语言文字变革的主要思路一“中国的语言运动,特别是白话文运动不存在摆脱汉字符号的问题,也不存在以语音为中心重新创制书面语系统的问题。……白话文运动是在贫民/贵族、俗/雅的对峙关系中建立自己的价值取向。白话文运动的所谓‘口语化’针对的是古典诗词的格律和古代书面语的雕琢和陈腐,并不是真正的‘口语化’。实际上现代语言运动首先是在古/今、雅/俗对比的关系中形成的,而不是在书面语与方言的关系中形成的,即白话被表述为‘今语’,而文言则被表述为‘古语’,今尚‘俗’,古尚‘雅’,因此,古今对比也显现出文化价值上的贵族与平民的不同取向。”所以,晚清白话文运动,乃至整个中国文学语言现代转型的基础更多是建立在对中国古代文学语言雅俗格局的内部进行颠覆性调整上,核心是“用一种汉语书面语系统取代另一种汉语书面语系统的问题”。
二
1897年裘廷梁在《苏报》上发表了《论白话为维新之本》一文,后来此文在他自己所办的《无锡白话报》上又作发表,再后为梁启超主办的《清议报》转载,仅此就不难看到此文广泛的影响——它是近代以来白话文运动的经典文献。
在《论白话为维新之本》一文中,首先凸现了晚清白话文运动的对象,裘廷梁看到:“人其国而智民多者,靡学不新,靡业不奋,靡利不兴,君之于民,如脑筋于耳目手足,此动彼应,顷刻而成。人其国而智民少者,靡学不腐,靡业不颓,靡利不湮;士无大志,商乏远图,农工狃旧习,盲新法;尽天下之民,去光就暗,蠢蠢如鹿豕,虽明诏频下,鼓舞而作新之,如击软棉,阗其无声,如震群聋,充耳不闻。”很明显,白话文使......余下全文>>
五:新文化运动倡导白话文对中国的影响是什么?
动摇了封建思想文化的统治地位,彻底的评判了封建思想,把晦涩难懂语言(文言文)变得通俗易懂。
六:如何评价“五四”白话文运动
五四运动 是 新文化运动 的继续和发展。五四运动成为新思想与旧思想、新文化与旧文化的分水岭,我国20世纪第一次影响巨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并开启了此后思想解放的先河,深深地影响了20世纪中国历史的发展。后来所发生的第二次、第三次思想解放运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第二次历史性的飞跃,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产生,以及从那时起我国取得的每一个进步和成就,可以说都是解放思想的结果,是五四精神的继承和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