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革命的发展历史
中国近现代史从1840年开始到1949年结束。钉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是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但都属于资产阶级革命的范畴。
1851年的太平天国运动和之后的义和团运动,是农民阶级反抗帝国主义侵略、反抗封建主义压迫的革命运动,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
1898年戊戌变法,资产阶级维新派登上历史的舞台,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缺乏坚强的组织领导,帝国主义列强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变法只持续了103天,史称“百日维新”。
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在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君主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它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沉痛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
1919年五四运动标志着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第一次国共合作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涨。国共合作破裂后,中国共产党为反抗国民党统治,进行工农武装革命,开始了中国革命道路的艰难探索。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 抗日战争和全国解放战争四个阶段,终于在1948年推翻了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政府的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1949年,第一届中国人民政协会召开,标志着中国人民民主革命的伟大胜利。
二:中国革命历程? 10分
(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和旧民主主义革命
1.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
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华战争和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基本特点。中华民族面对的两大历史任务。
2.近代中国探索国家出路的斗争
太平天国农民运动及其历史意义和教训。 维新运动及其历史意义与教训。
3.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反清革命活动和三民主义。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民族民主革命,是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辛亥革命的经验与教训。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和国民革命
1.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向新民主主义转变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和中国工人阶级的壮大。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2.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与早期革命活动
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及其历史意义。中共二大提出的民主革命纲领。
3.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
统一战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基本策略路线。中共三大制定的国共合作方针。国共合作与统一战线的形成。统一战线中争夺革命领导权的斗争。北伐战争的胜利发展与工农运动的高涨。共产党人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毛泽东的《中国
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和《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毛泽东思想的萌芽。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历史经验与教训。
(三)土地革命战争和抗日救亡运动
1.土地革命的开展和中国革命道路的新探索
国民党新军阀的独裁统治及其对内对外政策。中共“八七”会议和党领导的武装起义。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之一。中共六大。井冈山等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古田会议决议。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毛泽东的《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著作。农村革命根据地存在与发展的原因和条件。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和根据地建设三者的关系。中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反对本本主义》,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提出。土地革命的深入开展。工农红军第四次反军事“围剿”的胜利。红军作战的基本方针和原则。
2.中国革命的危机与历史性转折
以教条主义为特征的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与危害。遵义会议,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红军长征的胜利及其历史意义。
3.抗日救亡运动
九一八事变。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华北事变。“一二·九”运动。中国共产党瓦窑堡会议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的制定。毛泽东的《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西安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四)全民族抗日战争
1.全民族抗日战争的发动
七七事变。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及其特点。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的方针及其在中国的暴行。中国共产党的全面抗战路线。中国共产党敌后战场的开辟。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地位。毛泽东的《论持久战》。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
2.坚持团结抗战与反对分裂投降的斗争
抗日战争相持阶段的到来。日本侵华战争政策的变化及其影响。“皖南事变”。中国共产党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方针合同顽固派斗争的原则。
3.中国共产党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
毛泽东的《〈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等......余下全文>>
三:中国革命的发展道路是在什么样的历史背景下开始探索的
1 鸦片战争,导致洋务运动,也是早期的从官方开始的资本主义在萌芽,其间有太平天国运动,无所谓好,也无所谓坏,和中国历史上其他农民运动无本质区别,因为他无先进纲领,也看不出有资产阶级特征!
2 日本和中国的甲午战争,导致中国进入深渊,8国联军火烧圆明园,更是无止境的痛苦,也相应形成几个派别,比如维新派,如翁同贺,康有为,梁启超等,也有孙文,黄兴等武装革命派.
3 武昌企业,革命成功,胜利却被袁世凯抢去
4 前后还出现张勋复辟,袁世凯最终称帝等事件,说明封建制度百足之虫死而不僵5 孙死后,蒋介石基本完成国内统一
6 日本侵略中国态势,逐步扩大,在2战的大趋势下,蒋作出艰难卓越的抵抗.共产党发挥群众优势,在抗日战争中极大的壮大自己.
7 抗日胜利,2战以盟军胜利为结束,国共内战,3大战役奠定基础,大陆共产党成为正统,台湾成为国民党生存之地.
四:中国革命发展必须经历的阶段是什么
中国革命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两个阶段。前一个阶段以鸦片战定为开端,后一个阶段以五四运动为开端
五:中国革命发展要经历特殊阶段 这是由什么决定的
材料3: 现阶段的中国革命究竟是一种什么性质的革命呢? 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还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的革命呢?显然地,不是后者,而是前者。„„现时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己不是旧式的一般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这种革命已经过时了,而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 结合材料2和材料3说明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必然性。 辛亥革命的失败,客观上是由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反动联盟的力量大大超过革命派的力量;主观上是由于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性所致,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说平资产阶级不可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彻底胜利,辛亥革命的失败标志着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时代的结束。领导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取得反帝反封建彻底胜利的重任,历史地落到了中国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肩上。 所谓新民主主义革命不是别的革命,而只能是并且必须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是人民大众的,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无产阶级的领导是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区别。 20世纪初,中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剧烈变动,为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向新民主主义的转变创造了条件。经济上,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政治上,中国工人阶级的壮大和工人运动的发展;思想文化上,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五四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在五四运动中,中国无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中国无产阶级的一般特点和特殊优点使它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者。
六:近代中国革命发生发展的原因及革命的性质和任务
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由独立的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成为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列强的侵略和封建主义的腐朽统治,使中国的领土被割裂,独立主权被剥夺,经济文化的发展受到严重束缚,人民生活极为悲惨,中华民族面临着严重危机.代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利益的,先后有清王朝、北洋军阀和国民党统治集团,它们是维护腐朽生产关系的反动势力,严重阻碍生产力的发展与社会进步.它们的反动统治激起广大人民强烈不满和反抗.中国革命正是在这些矛盾的基础上发生和发展起来的.
(2)鸦片战争后,近代工业的产生和发展,促进了中国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化和新的革命力量的成长.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但未能完成民族民主革命的任务,俄国十月革命和中国五四运动后,中国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登上了历史舞台,中国革命出现了新的转折,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长期斗争,终于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2.简述近代中国革命的性质和历史任务。
答:近代中国革命的性质和历史任务是:
(1)近代中国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①在西方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之下,近代中国由一个独立的封建社会演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之间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之间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②对外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争取民族独立,对内推翻封建主义的压
迫,实现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这是资产阶级革命应该完成的历史任务。因此,近代中国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近代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是:
①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②推翻封建主义的压迫,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
七:近代中国革命的历程和社会发展的规律
一、地主阶级学习西方
1.林则徐、魏源等地主阶级抵抗派
为什么要学 怎么学 学什么 结果
背景:民族危机的出现和封建统治危机的日益加深,特别是鸦片战争的刺激,使一些爱国的知识分子从“天朝上国”的梦幻中惊醒。他们开始抛弃虚骄自大的陈腐观念,注目世界,探索新知,关心时局,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目的: “制夷”,即抵抗外来侵略,挽救民族危机。
林则徐:设立译馆,编译外国书报;积极仿制西方战舰,还提出建设一支新式海军的主张,迈出了“师夷长技”的第一步,所以他被誉为“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魏源:编写《海国图志》一书,阐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光辉思想。
火器、战舰、养兵练兵之法。→军事技术
(器物层次) 形成新思想,在思想界起了启迪作用,但没有付之于实践。
2.曾国藩、李鸿章等地主阶级洋务派
为什么要学 怎么学 学什么 结果
背景: 60年代,由于受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的双重打击,清政府内忧外患,急于寻求出路。而慈禧太后的暂时支持,总理衙门中央
洋务机构的建立为洋务派学西方创造了有利条件。
目的:具体目的“剿发捻”(镇压人民革命);“勤远略”(抵抗外来侵略);根本目的是维护清朝封建统治。
以“中体西用”为指导思想,发起了长达30多年的洋务运动。
经济:创办近代企业;
军事:筹划海防,创办新式海军;
文教:创办新式学堂,派留学生出国深造。
(器物层次)
是近代化的开端,但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
3.晚清政府
为什么要学 怎么学 学什么 结果
背景: 20世纪初,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义和团运动的双重打击下,清政府又处于内外交困的境地。
目的:为了应付严重的国内危机,遏制蓬勃发展的革命形势,实质是巩固封建专制统治。
从1901年开始实施“新政”,从1905-1911年进行“预备立宪”,但仍未超出“中体西用”的范畴。
经济:奖励实业;
军事:编练新军;
文教: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
政治:“预备立宪”,进行政治制度改革。
内容较全面,但却是骗局(主要是后者)
客观上有利于中国近代化,但最终破产,为辛亥革命创造了成熟的客观革命形势,为自己准备了掘墓人。
二、资产阶级学习西方
1.早期维新派
背景: 19世纪60年代以后,西方资本主义思想的传入和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从洋务派中分化出了早期维新派。
目的:抵制外来侵略,发展资本主义。
以王韬、郑观应为代表的早期维新派提出并宣传自己的主张
经济:发展工商业,和外国进行商战。
文化上:兴办学校,学习西方的自然科学知识;
政治:进行革新,实行君主立宪制。
在理论上还不成熟,更未付之于实践,实际影响不大。但为康梁维新思想奠定基础。
2.康、梁维新派
背景: 19世纪90年代末,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目的:抵制外来侵略,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
掀起救亡图存的维新变法运动,戊戌变法成为高潮。
政治: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
经济: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思想——学习西方科学文化。
(制度层次)
昙花一现。
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3.孙中山革命派
背景:20世纪初,帝国主义侵略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民族危机不断加深;民族资本主义有了比较迅速的发展,资产阶级的力量进一步壮大。
目的:抵制外来侵略,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
进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辛亥革命成为高峰,推翻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余下全文>>
八:中国革命的发展道路是什么?为什么必须走这条路?
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因为当时的社会现状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城市被腐朽的统治集团和买办资产阶级掌握。而农民占当时中国人口的80——90%。所以这是中国革命发现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