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长度计量单位

一:古代的长度单位有哪些?怎麽来的?

古代的长度单位

商代,一尺合今16.95cm,按这一尺度,人高约一丈左右,故有“丈夫”之称;

周代,一尺合今23.1cm ;

秦时,一尺约23.1cm ;

汉时,一尺大约21.35——23.75cm ;

三国,一尺合今24.2cm ;

南朝,一尺约25.8cm ;

北魏,一尺合今30.9cm ;

隋代,一尺合今29.6cm ;

唐代,一尺合今30.7cm ;

宋元时,一尺合今31.68cm ;

明清时,木工一尺合今31.1cm。

最初的尺指男人伸展的拇指和中指之间的距离,大约是20厘米,

与尺比较接近的是咫。咫是妇女手伸展后从拇指到中指的距离,因而稍短于尺。后来咫尺连用,表示距离短,如“近在咫尺”。

先秦的长度单位还有丈(十尺),寻(八尺),常(二寻),此外还有仞。仞是人伸开双臂的长度,如《愚公移山》中有:“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

后来,又产生了寸以下的长度单位,它们是:分(十分之一寸),厘(十分之一分),毫(十分之一厘),秒(宋以后又叫“丝”,十分之一毫),忽(十分之一秒),微(十分之一忽)。今“丝”与“毫”连用,来源于此。

1丈 = 10尺, 1尺 = 10寸, 1寸 = 10分

长度单位的由来

本来我国采用市制计量单位,如长度单位用丈、尺、寸,重量单位用斤、两、钱,面积单位用亩等,这些单位在1990年已废除。现在法定计量单位和国际上通用的计量单位是一致的,便于国际交流。

我国已经统一使用米制作为长度单位.人类为了找到一个适用的长度单位,费了不少周折.人们很早就想找到一种可靠的,不变的尺度,作为量度距离大小的统一标准.最初是以人体作为标准.从3000多年前古埃及的纸草书中,发现了人前臂的图形.用人的前臂作为长度单位叫”腕尺”.

埃及著名的胡夫的前臂作为腕尺建造的,塔高为280腕尺.公元9世纪撒克逊王朝亨利一世规定,他的手臂向前平伸,从鼻尖到指尖的距离定为”1码”.10世纪英国国王埃德加,把他

的拇指关节之间的长度定为”1寸”相传我国古代大禹治水时,曾用自己的身体长度作为长度标准进行治水工程的测量.

唐太宗李世民规定,以他的双步,也就是左右脚各一步作为长度单位,叫做”步”.并规定一步为五尺,三百步为一里;后来又规定把人手中指的当中一节定为”1寸”。到了公元18世纪,人们开始感受到这种用人身体作为长度标准缺点很多,由于人的高矮不同,形成长度单位的长短不同,非常混乱.人们迫切希望找到一种长度固定的度量单位,终于想起了地球.当时认为地球的大小和长度不会变化,如果用地球上的一段距离作为长度单位,就可以得到固定不变的度量单位。我国清朝的康熙皇帝,于1709-1710年在东北地区进行大规模的土地测量.由于当时的长度单位不统一,康熙皇帝规定去地球子午线1度为200里,每里为1800尺.

1789年,法国科学院的著名数学家达兰贝尔和海谢茵进行实地测量,得出1米等于0.512074督亚士(法国古尺).米尺采用十进制,长度固定,使用方便,因此很快得到其他国家的承认.1875年,17个国家的代表在法国签署了<米制公约>,正式确定米尺为国际公用尺,并用铂金做成长1020毫米,宽和高各为20毫米的X型标准尺,

在尺的中间面的两端各刻三条线,在0摄氏度时,其中两条线的距离恰好为1米.随着科学

技术的发展,科学家发现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也在变化,因此米尺也不够准确;另外,国际米

尺原型在刻画上也存在着缺陷,影响了米尺的准确性.1960年第十一届国际大会上,决议废除1889......余下全文>>

二:古代计量单位

中国的计量,可以追溯到4000多年前的氏族社会末期。

据古书记载,黄帝创立了度、量、衡、里、数五个量。

舜出巡协调各部落氏族的日月和四时季节,统一音律和度量衡。

夏禹以自己的身长、体重作为长度和重量的标准。

传世的商代古尺,尺长15.8cm,分十个寸格。

公元前221年,秦王赢政统一中国后,颁布统一度量衡的诏书,

同时制发了成套的权衡和容器标准器,发到各地,

把商鞅在战国时代秦国实施了100余年的度量衡单位制推行到全国。

秦朝统一的度量衡制沿用了2000多年,

形成了中国古代计量单位制独特的体系。

1米=3尺,10米=3丈。

古1斤=今1今=古16两=今10两。

今1两_相当于_古1.5锊。

古1仞相当于今天的七尺或八尺。

10升=1斗,10斗=1石

钟釜。

一刀圭。

重量:

1市担=100市斤=50公斤=5000公担

1市斤=10市两=100市钱=1000市厘=10000市毫=100000市丝

长度:

1市里=500米

1市引=33.333……米

1市引=10市丈=100市尺=1000市寸=10000市分=100000市厘=1000000市毫

面积:

1市顷=100市亩

1市亩=6 000平方市尺=6梗6.67平方米

1市顷=6.666666670000001公顷=0.0666666667平方公里

1市亩=6.666667公亩=0.00066666669999……平方公里

1市分==0.0000666667平方公里

1平方市尺=1.111e-7平方公里

体积:

1立方市丈=1000立方市尺=1000000立方市寸=37立方米

三:古代路程长度单位是什么?

周秦汉,一里=415.8米

清光绪,一里=576米

1929年,一里=500米

中国里的长度及其演变,无论今人关于度量衡的著作和古籍记载,都很少谈及。著名中国经济史专家梁方仲先生在所著《中国历代度量衡之变迁及其时代特征》中说:“自汉代以后,历代计算长度,都是自尺以上,到丈为止。至清光绪34年(1908年)重定度量衡制时,……才明文规定于尺之外,另立里制。①所以,中国里作为计算道路等的长度单位在制度上确立得是很晚的。但这决不是说中国古代没有里这种长度的概念,相反这种概念当时应用很多。如《汉书·西域传》所载数十个方国中,大多数方国到长安有多少里的记载:“鄯善国,本名楼兰,……去阳关千六百里,去长安六千一百里。”“且末国,……去长安六千八百二十里”等等。这说明里这种长度概念在当时是常常用到的。虽然如此,正史讲度量衡时却没有里的长度。如《汉书·律历志》谈到长度时说:“度者,分、寸、尺、丈、引也,所以度长短也。……一为一分,十分为寸,十寸为尺,十尺为丈,十丈为引,而五度审矣。”此处讲的五个长度单位,是分、寸、尺、丈、引,就是没有里。这里没有讲里的长度,不是没有里的长度,而是由于种种原因缺少记载造成的。

探讨中国里的长度演变,不仅要探讨里本身的长度,而且还要牵连到其他长度的演变问题,如尺的长度。有时,同一个朝代就有几十个不同长度的尺,与此相应,可以计算出几十种里的长度。但这些里的长度,并不一定是法权认可的现实应用的里的长度。因此,这里仅计算社会公认的里长度的演变,供关注此问题的人们参考。

一、周、秦、两汉里的长度:周代里的长度在计算井田面积时常常提到。《春秋·谷梁传》宣公十五年(前594年)载“古者,三百步一里,名曰井田。井田者,九百亩,公田居一。”周代井田制下,方一里,耕地九百亩,四边都是三百步一里的长度。这一点在古代是公认的。《说文解字段注》引《谷梁传》曰:“古者,三百步为里。”然而,仅仅知道一里三百步,不知一里多少尺还是无法求得一里的具体长度。

《汉书·食货志上》说:“理民之道,地著为本。故必建步立亩,正其经界。六尺为步,步百为亩,亩百为夫,夫三为屋,屋三为升,井方一里,是为九夫。”从这一记载可知,井方一里,为九夫耕种的九百亩耕地,每一边的边长为一里三百步。一步六尺,则一里三百步为l800尺。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据《续文献通考》卷108《乐8》载“周以八尺为步”,“秦以六尺为步”,同时又引《律学新说》指出,二者是相等的。所以《汉书·食货志上》在这里是用秦的步尺制度代替了周的步尺制度。由于秦汉尺的长度如商鞅量尺、新莽铜斛尺、后汉建武铜尺都是一尺等于0.231米。②由此可以算出一里等于1800尺为415.8米。现今的市里一里为500米。则知周代一里为今市里的83.16%。由于周代一里三百步的里制到秦汉并没有发生什么变化,所以这一里制可视为周秦汉三代的里制。

————————

① 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第527页。

② 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天赋统计》,第540页:古今尺度的比较表。

二、以商尺(营造尺)计算里的长度是里长度的一次重要演变。商尺,传说为商朝的尺,唐以后历代为工部用的营造尺,也称部尺,俗名叫鲁班尺,也叫大尺。这种尺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一步为五尺。一尺的长度为秦尺的1.25尺。《续文献通考》卷108《乐8·度量衡》:“商尺者,即今木匠所用曲尺。盖自鲁般传至于唐,唐人谓之大尺。由唐至今用之,名曰今尺,又名营造尺。古所谓车工尺。”由于营造尺是历代工部用的尺度,公信力强,应用广泛。随着社会发展,......余下全文>>

四:古代计量单位

古代的尺一般是23厘米左右,这个在古代一般不大稳定,但大体相当于21-23厘米左右。三国时期大概是23厘米为一尺,8尺也就是1米84左右,诸葛亮就这么高。而关羽是9尺,就是快接近2米1了,这么大身材,力气小不了,所以无力较高。

古代一斤是现在的16两,也就是800克,72斤是57.6千克,现在的115.2斤,举起来不稀奇,但是能当武器伐样天天轮,就只能说是天生神力了。

五:古代计量单位与现在的区别(例如升)

中国的计量,可以追溯到4000多年前的氏族社会末期。

据古书记载,黄帝创立了度、量、衡、里、数五个量。

舜出巡协调各部落氏族的日月和四时季节,统一音律和度量衡。

夏禹以自己的身长、体重作为长度和重量的标准。

传世的商代古尺,尺长15.8cm,分十个寸格。

公元前221年,秦王赢政统一中国后,颁布统一度量衡的诏书,

同时制发了成套的权衡和容器标准器,发到各地,

把商鞅在战国时代秦国实施了100余年的度量衡单位制推行到全国。

秦朝统一的度量衡制沿用了2000多年,

形成了中国古代计量单位制独特的体系。

1米=3尺,10米=3丈。

古1斤=今1今=古16两=今10两。

今1两_相当于_古1.5锊。

古1仞相当于今天的七尺或八尺。

10升=1斗,10斗=1石

钟釜。

一刀圭。

重量:

1市担=100市斤=50公斤=5000公担

1市斤=10市两=100市钱=1000市厘=10000市毫=100000市丝

长度:

1市里=500米

1市引=33.333……米

1市引=10市丈=100市尺=1000市寸=10000市分=100000市厘=1000000市毫

面积:

1市顷=100市亩

1市亩=6 000平方市尺=666.67平方米

1市顷=6.666666670000001公顷=0.0666666667平方公里

1市亩=6.666667公亩=0.00066666669999……平方公里

1市分==0.0000666667平方公里

1平方市尺=1.111e-7平方公里

体积:

1立方市丈=1000立方市尺=1000000立方市寸=37立方米

六:古代有何计量长度的单位

中国古代的长度计量单位分为两类:一为计量普通物体长度的单位,常见的有分、寸、尺、丈等;二是用于计量车行距离的单位,常见的有步和里。

七:中国古代的计量单位

中国历代量制演变简表

1、战国:

1)齐:1钟 = 10釜, 1釜 = 4区,1区 = 4豆, 1豆 = 4升

2)秦:1斛 = 10斗, 1斗 = 10升

3)楚:1筲 =5升

4)三晋:1斛 = 10斗, 1斗 = 10升

2、秦:1斛 = 10斗, 1斗 = 10升

统一换算(毫升):1斛 = 20000, 1斗 = 2000, 1升 = 200

3、汉:1斛 = 10斗, 1斗 = 10升, 1升 = 10合,1合 = 2龠, 1龠 = 5撮, 1撮 = 4圭

统一换算(毫升):1斛 =20000, 1斗 = 2000, 1升 = 200,1合 = 20, 1龠 = 10, 1撮 = 2, 1圭 = 0.5

4、三国两晋:1斛 = 10斗, 1斗 = 10升, 1升 = 10合

统一换算(毫升):1斛 =20450, 1斗 = 2045, 1升 = 204.5,1合 = 20.45

5、南北朝:1斛 = 10斗, 1斗 = 10升, 1升 = 10合

统一换算(毫升):1斛 =30000, 1斗 = 3000, 1升 = 300,1合 = 30

6、隋:1斛 = 10斗, 1斗 = 10升, 1升 = 10合

统一换算(毫升):

开皇:1斛 = 60000, 1斗 =6000, 1升 =600,1合 = 60

大业:1斛 =20000, 1斗 =2000, 1升 =200,1合 = 20

7、唐:1斛 = 10斗, 1斗 = 10升, 1升 = 10合

统一换算(毫升):

大:1斛 = 60000, 1斗 =6000, 1升 =600,1合 = 60

小:1斛 =20000, 1斗 =2000, 1升 =200,1合 = 20

8、宋:1石 = 2斛,1斛 = 5斗, 1斗 = 10升 1升 = 10合

统一换算(毫升):1石 = 67000,1斛 =33500, 1斗 = 6700, 1升 = 6骸0,1合 = 67

9、元:1石 = 2斛,1斛 = 5斗, 1斗 = 10升 1升 = 10合

统一换算(毫升):1石 = 95000,1斛 = 47500, 1斗 = 9500, 1升 = 950,1合 = 95

10、明:1石 = 2斛,1斛 = 5斗, 1斗 = 10升 1升 = 10合

统一换算(毫升):1石 = 100000,1斛 = 50000, 1斗 =10000, 1升 = 1000,1合 = 100

11、清:1石 = 2斛,1斛 = 5斗, 1斗 = 10升 1升 = 10合

统一换算(毫升):1石 = 100000,1斛 = 50000, 1斗 =10000, 1升 = 1000,1合 = 100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