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变电站管理制度
变电站管理制度
1 值班管理 1.1 值班人员应按上级供电部门批准的值班方式和时 间进行值班。值班人员每班2 名,一名为主值班员,一名为 值班员。具体值班时间由电管部规定安排。 1.2 值班时间内要坚守工作岗位,不许擅自离开,因故 离开必须经站长同意。 1.3 值班时间内必须衣着整齐,集中精力,保持头脑清 醒,不许干私活,不准干防碍值班的事,不准在值班室和变 电运行区域会私客,不准下象棋打扑克。 1.4 值班时不准在控制室、高压室存放各种食物和就餐, 当班时间内严禁饮酒。 1.5 当日值班人员不得无故离开值班室,因故必须离开 时应至少有一人在值班室坚守岗位。如主值班员短时间离开 值班室时,所到地点必须以听到电话铃和报警为限,离开时 间一般不得超过30 分钟。 1.6 值班人员因故离岗一个月以上,须重新跟班学习经 考试合格后才能值班。 1.7 值班人员在当日值班时间除完成好业务工作外,还 必须负责好站内安全工作。 2 卫生环境 2.1 变电站是技术、生产场所,必须达到四无标准,即: 注油设备无漏油,场地无杂草,铁体无锈蚀,全站无三类设 备,确保安全供电。 2.2 严禁在开关区内种植高杆植物,在变电标准允许的 条件下,可以种花、种草、种矮化植物,美化环境。 2.3 设备场地卫生环境要专职化,落实到各值班员,责 任到人。 2.4 控制室、值班室、高压室以及变电站门前必须每班 清扫一次,如遇停电时应组织设备清扫,二次线每月必须清 扫一次。 3 缺陷管理 3.1 变电运行人员,应全面了解设备健康状况,及时掌 握设备缺陷的发生和发展规律,加强缺陷管理,保证安全运 行。 3.2 设备缺陷应有专人管理,及时统计,按时上报。 3.3 设备缺陷的分类。根据缺陷的严重情况不同,可分 为事故性缺陷、重大缺陷和一般事故缺陷。 3.3.1 事故性缺陷是指在运行中随时可能发生人身和 设备事故的缺陷,这一类设备必须立即停止运行,抓紧时间 抢修,尽快恢复运行。 3.3.2 重大缺陷是指设备运行中的异常现象,对人身和 设备威胁很大。但在短时间内能继续运行,不致发生事故, 尽快安排检修。 3.3.3 一般性缺陷指不属于上述两种的缺陷。 3.4 缺陷处理 3.4.1 运行中发现的缺陷,凡力所能及的,主值班员应 组织当班人员及时处理,并将结果记入运行和缺陷记录簿上。 3.4.2 对事故性缺陷值班人员应立即汇报。 3.4.3 对重大缺陷应以书面形式三日内上报。 3.4.4 对一般性缺陷应以书面形式上报,至多不能超过 五天。 3.5 设备缺陷在未消除前,运行人员均应加强监视。 3.6 设备缺陷消除后,当值人员应按验收标准进行验收, 并作好验收评级工作。 4 巡回检查 4.1 巡回检查是掌握设备运行情况及时发现设备缺陷, 保证安全运行的重要措施,值班人员必须认真执行巡视,对 发现的异常运行情况,设备缺陷应作好记录并督促处理。 4.2 巡视设备必须遵照《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的规定进 行。 4.3 巡视时应遵照本站制度制定的巡视路线、时间、要 求方法,进行认真巡视。 4.4 时间规定 4.4.1 交接班时由接班人员进行巡视。 4.4.2 值班人员每班检查四次,站长每天一次。 4.4.3 每月25 日闭灯检查一次。 4.4.4 应增加巡视次数的情况。 4.4.4.1 设备过负荷时,每半小时一次。 4.4.4.2 法定节日和重大活动用电时。 4.4.4.3 设备发现有缺陷时。 4.4.4.4 大风、高温、雷雨、化冰、事故掉闸后,有可 疑现象时。 4.4.4.5 设备检修、改造或长期停运、重新投入运行及......余下全文>>
二:如何进行变电系统安全管理
请参考:《变电站安全管理》 变配电站是企业的动力枢纽。变配电站装有变压器、互感器、避雷器、电力电容器、高低压开关、高低压母线、电缆等多种高压设备和低压设备。变配电站发生事故不仅使整个生产活动不能正常进行,还可能导致火灾和人身伤亡事故。 1.变配电站位置设置 变配电站位置设置应符合供电、建筑、安全的基本原则。从安全角度考虑,变配电站应避开易燃易爆环境;变配电站宜设在企业的上风侧,并不得设在容易沉积粉尘和纤维的环境,变配电站不应设在人员密集的场所。变配电站的选址和建筑应考虑灭火、防蚀、防污、防水,防雨、防雪、防振的要求。地势低洼处不宜建变配电站。变配电站应有足够的消防通道并保持畅通。 2.建筑结构 高压配电室、低压配电室、油浸电力变压器室、电力电容器室、蓄电池室应为耐火建筑。蓄电池室应隔离。 变配电站各间隔的门应向外开启;门的两面都有配电装置时,应两边开启。门应为非燃烧体或难燃烧体材料制作的实体门。长度超过7 m的高压配电室和长度超过10 m的低压配电室至少应有两个门。室内油量600 kg以上的充油设备必须有事故蓄油设施。贮油坑应能容纳100%的油。 3.间距、屏护和隔离 变配电站各部间距和屏护应符合专业标准的要求。室外变、配电装置与建筑物应保持规定的防火间距。室内充油设备油量60 kg以下者允许安装在两侧有隔板的间隔内;油量60~600 kg者须装在有防爆隔墙的间隔内; 600 kg以上者应安装在单独的间隔内。 4.通道 变配电站室内各通道应符合要求。高压配电装置长度大于6m时,通道应设两个出口;低压配电装置两个出口间的距离超过15m时, 应增加出口。 5.通风 蓄电池室、变压器室、电力电容器室应有良好的通风。 6.封堵 门窗及孔洞应设置网孔小于10×10mm的金属网,防止小动物钻入。通向站外的孔洞、沟道应予封堵。 7.标志 变配电站的重要部位应设有“止步,高压危险!”等标志。 8.连锁装置 断路器与隔离开关操动机构之间、电力电容器的开关与其放电负荷之间应装有可靠的连锁装置。 9.电气设备正常运行 电流、电压、功率因数、油量、油色、温度指示应正常;连接点应无松动、过热迹象;门窗、围栏等辅助设施应完好;声音应正常,应无异常气味;瓷绝缘不得掉瓷、不得有裂纹和放电痕迹并保持清洁;充油设备不得漏油、渗油。 10.安全用具和灭火器材 变配电站应备有绝缘杆、绝缘夹钳、绝缘靴、绝缘手套、绝缘垫、绝缘站台、各种标示牌、临时接地线、验电器、脚扣、安全带、梯子等各种安全用具。变配电站应配备可用于带电灭火的灭火器材。 11.技术资料 变配电站应备有高压系统图、低压系统图、电缆布线图、二次回路接线图、设备使用说明书、试验记录、测量记录、检修记录、运行记录等技术资料。 12.管理制度 变配电站应建立并执行各项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如工作票制度、操作票制度、工作许可制度、工作监护制度、值班制度、巡视制度、检查制度、检修制度及防火责任制、岗位责任制等规章制度。
三:变电站的管理
1.变电站设备点检管理①及时发现变电站设备的隐患,有利于及时采取防范措施,把故障消灭在萌芽状态,防止变电站设备进一步劣化及变电站设备事故的发生。②变电站设备点检制符合预防为主的方针,是预防维修的重要基础。通过点检资料积累,提出合理的变电站设备维修和零部件更换计划,不断总结经验,完善维修标准,保持变电站设备性能稳定,延长变电站设备寿命。③参加变电站设备的日常点检,对变电站设备的结构、性能进一步掌握、理解,提高自觉地爱护变电站设备的责任心和变电站设备保养水平均有好处。④点检制是变电站设备运行信息反馈的主要渠道之一,变电站设备的故障和事故停机率大幅度下降,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可靠性逐步达到并保持较高的水平。点检也是编制变电站设备维修计划,提高计划准确性的重要资料。2.管理实行“三定”制度,维修要及时实行“三定”制度,主要设备实行定机、定人定岗位制;每台机械的专门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和考试,获得“操作合格证”之后才能操作相关的设备;此外,还要严格实行安全交底制度,使操作人员对施工要求、场地环境、气候等安全生产要素有详细的了解,确保机械使用的安全。3.加强变电站设备的使用管理变电站设备使用的日常管理由专人负责,即贯彻“谁使用,谁管理”的原则。应聘任设备员,该设备员应具备变电站设备基础知识和一定的设备管理经验。变电站设备使用应按规定配备足够的工作人员(操作人员、指挥人员及维修人员)。操作人员必须按规定持证上岗。变电站设备使用的工作人员应能胜任所担任的工作,熟悉所使用的设备性能特点和维护、保养要求。所有变电站设备的使用应按照使用说明书的规定要求进行,严禁超负荷运转。所有变电站设备在使用期间要按《设备保养规程》的规定做好日常保养、小修、中修等维护保养工作,严禁带病运转。变电站设备的操作、维修人员应认真做好《设备运转当班记录》及《设备维修记录》。各项目经理部的设备员应经常检查《设备运转当班记录》的填写情况,并做好收集归档工作。4.变电站设备使用和维修管理优化在变电站设备管理过程中,一般将设备的使用、保养、维修视为独立的过程,分别由不同的人员负责管理。这样虽然有利于责任的明确,但也在无形之中切断了相互交流。因此,要进一步提升变电站设备的管理水平、提高设备的工作效率、降低设备费用,有必要加强机械操作、保养和维修人员相互之间的信息反馈,同时将设备的保养纳入机械的预防性维修的体系。通过与设备操作人员交流设备操作的过程,维修人员可以快速准确的找出问题所在,提高维修效率和准确性;在与维修人员的交流过程中,操作人员可以避免犯相同的操作错误,降低因操作不当而造成的机械故障,同时能逐渐掌握一些变电站设备的养护和维修方面的技能,进行简单的设备维修工作。另外,也要培养维修人员具有完成抢修任务和应急修理的能力,做“一专多能”的人才,通过对设备操作和维修人员的管理,以达到良好的变电站设备管理效果。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克服“重生产轻维修”的错误观念,坚持预防性维修在机械维修工作中的主导地位,以降低施工过程中变电站设备的故障率,减少维修费用,提高作业可靠性和劳动生产率,给维修工作带来主动性,为施工生产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率。但由于诊断人员的技术素质和实践经验有限,往往因判断不准确,而造成对机械部件或总成件的错误拆卸,有可能造成对某些零部件的过早更换,从而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四:变电室八项管理制度出自哪个规范
供电变电站八项制度;第一项交接班制度;1.交接班双方应按规定时间进行交接班;2.交接班双方应严肃认真地按照交接班内容进行交接;3.遇有事故处理或在倒闸操作过程中,不得进行交接;4.交班人员应提前做好以下交班准备工作:;(1)整理好表报及设备缺陷、检修情况、异常情况等;(2)核对并整理好消防器材、安全用具、工具钥匙、;(3)做好清洁卫生;(4)交接时交清下列内
五:变电站现场安全管理措施怎么写啊。
请参考:《变电站安全管理》
变配电站是企业的动力枢纽。变配电站装有变压器、互感器、避雷器、电力电容器、高低压开关、高低压母线、电缆等多种高压设备和低压设备。变配电站发生事故不仅使整个生产活动不能正常进行,还可能导致火灾和人身伤亡事故。
1.变配电站位置设置
变配电站位置设置应符合供电、建筑、安全的基本原则。从安全角度考虑,变配电站应避开易燃易爆环境;变配电站宜设在企业的上风侧,并不得设在容易沉积粉尘和纤维的环境,变配电站不应设在人员密集的场所。变配电站的选址和建筑应考虑灭火、防蚀、防污、防水,防雨、防雪、防振的要求。地势低洼处不宜建变配电站。变配电站应有足够的消防通道并保持畅通。
2.建筑结构
高压配电室、低压配电室、油浸电力变压器室、电力电容器室、蓄电池室应为耐火建筑。蓄电池室应隔离。
变配电站各间隔的门应向外开启;门的两面都有配电装置时,应两边开启。门应为非燃烧体或难燃烧体材料制作的实体门。长度超过7 m的高压配电室和长度超过10 m的低压配电室至少应有两个门。室内油量600 kg以上的充油设备必须有事故蓄油设施。贮油坑应能容纳100%的油。
3.间距、屏护和隔离
变配电站各部间距和屏护应符合专业标准的要求。室外变、配电装置与建筑物应保持规定的防火间距。室内充油设备油量60 kg以下者允许安装在两侧有隔板的间隔内;油量60~600 kg者须装在有防爆隔墙的间隔内; 600 kg以上者应安装在单独的间隔内。
4.通道
变配电站室内各通道应符合要求。高压配电装置长度大于6m时,通道应设两个出口;低压配电装置两个出口间的距离超过15m时, 应增加出口。
5.通风
蓄电池室、变压器室、电力电容器室应有良好的通风。
6.封堵
门窗及孔洞应设置网孔小于10×10mm的金属网,防止小动物钻入。通向站外的孔洞、沟道应予封堵。
7.标志
变配电站的重要部位应设有“止步,高压危险!”等标志。
8.连锁装置
断路器与隔离开关操动机构之间、电力电容器的开关与其放电负荷之间应装有可靠的连锁装置。
9.电气设备正常运行
电流、电压、功率因数、油量、油色、温度指示应正常;连接点应无松动、过热迹象;门窗、围栏等辅助设施应完好;声音应正常,应无异常气味;瓷绝缘不得掉瓷、不得有裂纹和放电痕迹并保持清洁;充油设备不得漏油、渗油。
10.安全用具和灭火器材
变配电站应备有绝缘杆、绝缘夹钳、绝缘靴、绝缘手套、绝缘垫、绝缘站台、各种标示牌、临时接地线、验电器、脚扣、安全带、梯子等各种安全用具。变配电站应配备可用于带电灭火的灭火器材。
11.技术资料
变配电站应备有高压系统图、低压系统图、电缆布线图、二次回路接线图、设备使用说明书、试验记录、测量记录、检修记录、运行记录等技术资料。
12.管理制度
变配电站应建立并执行各项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如工作票制度、操作票制度、工作许可制度、工作监护制度、值班制度、巡视制度、检查制度、检修制度及防火责任制、岗位责任制等规章制度。...余下全文>>
六:如何提高750kV 变电站的安全防范措施
750kV 变电站安全防范措施:
1、建立健全设备管理规章制度,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电力设备是变电站最重要的物质财富,其包括变电站日常工作核心区域所需的重点、基本设备、设施与仪器。这些设备是保障变电运行的基石,十分重要,必须做好对其日常运行的维护、维修和保养工作。要千方百计做好基础电力设备的制度建设工作,健全相关的规章制度条令,形成完备的制度体系,为各类问题的解决提供可行的参考方案。比如,要结合本单位具体情况建立和健全有关设备检修的各种规章制度,如检修工艺规程、质量标准、验收制度、缺陷管理制度、设备异动管理制度、备品备件管理制度等。有些设备,国家电力公司、原电力部已颁发了检修导则或工艺规程,可根据具体情况制订实施细则或补充规定。对上级没有颁发规程的设备,应根据制造厂说明书和现场经验编制现场检修规程。
2、加强变电站的日常巡查和管理,规避安全隐患 在变电站日常运行中开展巡查和管理,一方面需要完善各类制度,另一方面则涉及具体的人事物,即职工的日常工作与电力设备、信息化平台的有效运用。在变电站内部开展的巡查和管理,既要加强人工操作,更要运用信息化平台、电子技术等手段。比如,变电站的设备安全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需要完整的制度与机制的保障。通常来说,发电厂设备要实施 24h 的监督、巡查和管理,对工作人员的时间、精力要求很高。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和逐步应用,人工与技术手段相结合的巡查、管理模式逐步推广开来,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以 750kV 变电站设备的日常巡查和管理为例,做好日常工作,需要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加强对电力设备的日常巡视、排查和管理,确保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转。另外,由于经常无法把握人工巡检到位情况和记录数据的真实性,还需要开展制度规制工作。此外,大量巡检信息保存不便、易丢失、耗工时,也需要很好地解决。还有,由于信息查询不便,无法有效利用数据对设备做缺陷分析、选型等,也需要人工与技术手段相结合。 关于技术手段的运用,我国自主研发的电厂设备巡检管理系统可以解决人工巡查和管理的问题,确保定时对设备按计划进行巡查,方便真实记录设备状态和相关数据。同时,系统能对巡检数据、设备运行数据进行准确的统计分析,对设备进行建档、建图管理等。所以,有效运用人工和技术手段,是变电站日常巡查与管理机制建设的一个重要方向。
3、完善变电站的应急管理制度,形成岗位责任制 加强变电站岗位与职工个人配套的应急管理制度建设,健全应急管理的各项制度,如要制定技术人员应急处理流程、事故处置原则、重大责任事故处理制度等。在这些制度的指导、牵引和约束下,各位职工可以更好地投身到本职岗位工作中,对应急事故、事件的处理也可以做到“有章可依,有规可循”,将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阶段。
七: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规定的安全管理
第十条 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负责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的监管,制定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技术规范并监督实施。电力企业应当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运营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健全电力二次系统安全管理制度,将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工作及其信息报送纳入日常安全生产管理体系,落实分级负责的责任制。电力调度机构负责直接调度范围内的下一级电力调度机构、变电站、发电厂输变电部分的二次系统安全防护的技术监督,发电厂内其他二次系统可由其上级主管单位实施技术监督。第十一条 建立电力二次系统安全评估制度,采取以自评估为主、联合评估为辅的方式,将电力二次系统安全评估纳入电力系统安全评价体系。对生产控制大区安全评估的所有记录、数据、结果等,应按国家有关要求做好保密工作。第十二条 建立健全电力二次系统安全的联合防护和应急机制,制定应急预案。电力调度机构负责统一指挥调度范围内的电力二次系统安全应急处理。当电力生产控制大区出现安全事件,尤其是遭受黑客或恶意代码的攻击时,应当立即向其上级电力调度机构报告,并联合采取紧急防护措施,防止事件扩大,同时注意保护现场,以便进行调查取证。第十三条 电力二次系统相关设备及系统的开发单位、供应商应以合同条款或保密协议的方式保证其所提供的设备及系统符合本规定的要求,并在设备及系统的生命周期内对此负责。电力二次系统专用安全产品的开发单位、使用单位及供应商,应当按国家有关要求做好保密工作,禁止关键技术和设备的扩散。第十四条 电力调度机构、发电厂、变电站等运行单位的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实施方案须经过上级信息安全主管部门和相应电力调度机构的审核,方案实施完成后应当由上述机构验收。接入电力调度数据网络的设备和应用系统,其接入技术方案和安全防护措施须经直接负责的电力调度机构核准。第十五条 电力企业和相关单位必须严格遵守本规定。对于不符合本规定要求的,应当在规定的期限内整改;逾期未整改的,由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根据有关规定予以行政处罚。对于因违反本规定,造成电力二次系统故障的,由其上级单位按相关规程规定进行处理;发生电力二次系统设备事故或者造成电力事故的,按国家有关电力事故调查规定进行处理。
八:变电所应重点明确规定哪些人的管理职责
各级人员的岗位不同,安全职责不同;各级人员的工种不同安全职责也不同。做为电厂的厂长是安全的第一责任者;分管安全厂长是对厂长负责的安全第一责任人;分管运行的厂长是厂长领导下对运行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各位总工是各自分管工作的安全技术第一责任人。运行人员(如值长)是当班运行分管专业的第一责任人;运行值班员是本专业运行安全的值班人员。还有维修人员等负有保证机组安全运行和检修维护设备及时提出问题和提出解决问题以及及时处理的职责。每个人员有责任在确保人身、设备不受损失的情况下,保证自己工作范围内不出现安全责任事故。
九:变电站安全工器具的管理的要求有哪些?
答:(1)变电站应配备足够数量有效的安全工器具,各种安全工具应有适量的合格备品。变电站人员应会正确使用和保管各类安全工器具。(2)各种安全工器具应有明显的编号,绝缘杆、验电器等绝缘工器具必须有电压等级、试验日期的标志,应有防雨罩,应有固定的存放处,存放在清洁干燥处,注意防潮、防结露。(3)安全工具在交接班时和使用前应认真检查,发现损坏者应停止使用,并尽快补充。(4)各种安全工具均应按安全规程规定的周期进行试验,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不得超期使用。(5)携带型地线必须符合安全规程要求,接地线的数量应能满足本所需要,截面满足装设系统短路容量的要求。导线应无断股、护套完好、接地线端部接触牢固、卡子应无损坏和松动,弹簧有效。存放地点和地线本体均有编号,存放要对号入座。(6)各种标示牌的规格应符合安全规程要求,并做到种类齐全、存放有序,安全帽、安全带完好,数量能满足工作需要。
十:目前变电站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风险
抓好电网内各个变电站电力设备的运行操作和维护管理工作是关系到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群众生活正常用电的大事。而要真正保证其安全稳定运行,做到标本兼治、有堵有疏,就要将变电站内的各项安全管理工作做实抓好,认识到每项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在具体操作方法上要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强化安全意识、严格执行两票三制。
人的思维决定人的行动,事故的发生不外乎外因和内因两个方面,实践证明外因只是条件,内因才是根本,而决定内因的主要因素就是人,所以安全工作要以人为本。增强职工的安全意识,仅靠灌输式的安全教育是不够的,必须要营造一个学安全、讲安全、用安全的良好氛围。首先应在变电站内建立一个严密的安全网络,把安全工作重点放在变电站内,把运行人员作为安全生产的主体,并确立站内安全第一责任人,严格落实安全经济考核制度;其次在变电管理所与各个变电站、变电站与个人要层层签订安全责任状,各尽其职。同时为做好安全工作,全体职工要充分利用时间,结合工作实际多学和学好生产技术中的安全知识,吃透《安规》,严格执行两票三制,熟悉掌握心肺复苏法。为了检验职工的学习效果,应定期或不定期的进行《安规》考试,对考试没有通过的职工坚决不能让其上岗。
严格执行两票三制,是变电运行安全管理的重要措施。因此,确保操作票的执行、监护、检查到位,工作票的签发、许可、交底到位,安全措施的布置、现场检查到位,设备的巡视检查到位,危险点的预控分析到位等、就可以有效地预防电网事故、设备事故和人身伤亡事故。这就要求我们严格把好操作四关:操作前要认真填写操作票,仔细核对并进行模拟操作;操作时严格执行监护、复诵制度;坚决杜绝无票、无调度命令进行操作及扩大操作范围的现象发生;在布置安全措施时要严格按照工作票的要求,认真落实安全遮栏设置的范围,地线的装设地点及有关标示牌的正确悬挂等,切不可麻痹大意,敷衍了事。
二、做到责任到位、监督到位。
多年来,各个电力企业对于变电事故的防范,变电运行的规程和规章制度是比较健全的,措施也是得力的。出现事故与否,关键是制度执行的问题,是责任落实是否到位的问题。
首先,安全第一责任人必须责任到位。安全第一责任人必须对安全生产负直接领导责任,必须对安全生产有高度的认识,做到领导到位、思想到位、工作到位。其次,各级人员推动变电运行工作责任到位,将安全生产责任制定到位,建立一整套安全生产责任制是确保生产长治久安的重要措施。根据企业安全生产的目标和任务,并根据各岗位的职能分工,层层细化分解责任,将责任具体化、条理化、规范化,切实做到谁主管的事,谁负责管好,这样就使每个岗位都有一整套完备的责任制和奖罚细则,有章可循,违章必究就可以使运行人员既有压力,又有动力,以激发变电运行人员的安全生产积极性、主动性和工作责任心。
要确保变电运行工作的责任到位,还必须有一个健全的监督机制。即对变电各级人员责任制的完成情况、实行动态考核与指标考核相结合进行考核,以严细的要求推动各级人员的全面到位,并且将安全生产的实绩作为考核干部的重要依据。同时应加大对违章现象的检查和考核,特别是执行中的工作要检查考核到位,不断纠正现场违章的现象,加大考核力度,形成对现场违章者的震慑力,使其正在实际操作工作中不存在违章的侥幸心理,从而严格了安全规章制度的执行力度,真正做到自觉遵章守纪,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用科学方法夯实变电安全管理的各项基础工作。
在变电运行安全管理中,引入科学的管理方法,已成为做好安全工作的重要方法。安全性评价和危险点分析......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