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乐府民歌

一:南北朝乐府民歌在题材内容 艺术风格上有什么不同

南朝民歌:清丽缠绵,更多反映了人民真挚纯洁的爱情生活。代表作是抒情长诗《西洲曲》。 题材内容:南朝民歌内容比较狭窄,绝大多数是情歌。 艺术风格:哀淫靡曼,清丽缠绵,语言清新浅近,风格艳丽柔弱、哀怨缠绵。 形式特点:南朝民歌大多保存在(宋)郭茂倩所编《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中。主要有吴歌、西曲两种,还有一些神弦歌。体制小巧,大多为五言四句,语言清新自然。大量使用双关语。 北朝民歌:粗犷豪放,广泛地反映了北方动荡不安的社会现实和人民的生活风习。代表作是叙事长诗《木兰诗》。 题材内容:广泛反映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因北朝社会战事频繁,所以北朝民歌中反映战争的诗也比较多,还有不少反映游牧生活、羁旅行役、流亡生活的怀土思乡之作。也有一些反映爱情与婚姻题材的作品,但风格与南朝民歌不同,更为坦率直截。 艺术风格:直率朴素、刚健豪放(与北朝以鲜卑族为主的民族风俗习惯和性格气质有关) 形式特点:北朝民歌大多保存在《乐府诗集·横吹曲辞》的《梁鼓角横吹曲》中,横吹曲原是马上演奏的一种军乐,演奏的乐器有鼓有号角。北朝民歌原来大多是北方少数民族的歌唱,以鲜卑族的歌辞居多。

二:汉乐府民歌和南北朝民歌异同

其一,从上题材上看,南朝乐府民歌与男女爱情;北朝乐府民歌则充揣发批判精神,视野开阔,凡战争惨景、贫富对立、民风土俗、恐龙人物等有所涉及,老女、孤儿、穷汉、战虏、骑射称雄的健儿、背井离乡的游子,种种人物都在诗中出现,歌辞描写的也正是他们的生活和思想感情。

其二,从风格上看,南北乐府民歌的风格同样显著不同。南歌专写缠绵婉约的情爱,风格委婉细腻;北歌则抒发了一种慷慨悲凉的情绪,风格直率粗犷。

其三,从语言上看,南歌清丽,多用双关、谐音隐语;北歌质朴中带有粗野的气息。

其四,从声调上看,“梁陈尽吴楚之音,周齐皆胡虏之曲”,吴声西曲是侑酒佐饮的女乐,声调软;而鼓角横吹曲则是军中马上的武乐,声调以雄浑悲忼为特色。

其五,从艺术形式上看,南北乐府民歌的形式体制相对说比较接近,北歌也大都是短小的抒情诗,五言四句的最多。北歌有一部分本用外族语言写成,曾经过汉译;一部分则直接用汉语写,南北朝同是五言诗的昌盛时期,民间歌辞也多五言本是不难理解的。加上北方民歌在由北入南时经过南方作家的翻译润色,在体制上更容易同南方民歌接受。不过南歌有五言三句、五句、六句者,为北歌所无;而北歌的七言二句、四句体也不见于吴声西曲。至于叙事诗,更是北歌独擅。

三:汉乐府民歌和南北朝民歌的异同

汉乐府占主体的是乐府民歌,大多数是五言诗,它标志着叙述诗进入一个新的更趋成熟的发展阶段.具有代表性的是《孔雀东南飞》.汉末魏初,又出现以曹操父子为代表的建安诗人,第一次掀起文人诗歌的高潮.他们的诗歌慷慨悲凉,采用新兴的五言形式.而南朝多以情歌为主,多用双关,语言清新、自然,大多篇幅短小,成就最高应是《西洲曲》.北朝民歌内容广泛,语言朴实无华,风格豪放刚健,成就最高应为《木兰诗》

两汉乐府是指由朝廷乐府系统或相当于乐府职能的音乐管理机关搜集、保存而流传下来的汉代诗歌。汉乐府掌管的诗歌按作用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供执政者祭祀祖先神明使用的效庙歌辞,其性质与《诗经》中“颂”相同;另一部分则是采集民间流传的无主名的俗乐,世称之为乐府民歌。府诗  乐府是自秦代以来设立的配置乐曲、训练乐工和采集民歌的专门官署,汉乐府指由汉时乐府机关所采制的诗歌。这些诗,原本在民间流传,经由乐府保存下来,汉人叫做“歌诗”,魏晋时始称“乐府”或“汉乐府”。后世文人仿此形式所作的诗,亦称“乐府诗”。  据《汉书。艺文志》载,“有代,赵之讴,秦,楚之风,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亦可以观风俗,知薄厚云”。可见这部分作品乃是汉乐府之精华。《史记乐书》载,汉乐府的设置不晚于汉惠帝二年(公元前193),但搜集民歌俗曲于汉武帝时,已知搜集于东汉末年,共搜集民歌俗曲138篇。宋人郭茂倩所编《乐府诗集》100卷,分12类(郊庙歌辞,燕射歌辞,鼓吹歌辞,横吹歌辞,相和歌辞,清商曲辞,舞曲歌辞,琴曲歌辞,杂曲歌辞,近氏曲辞,杂歌谣辞,新乐府辞)著录,是收罗汉迄五代乐府最为完备的一部诗集。《乐府诗集》现存汉乐府民歌40余篇,多为东汉时期作品,广泛而深刻地反映当时底层人民日常生活的艰难与痛苦,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表现了激烈而直露的感情,形式朴素自然,句式以杂言和五言为主,语言清新活泼,长于叙事铺陈,为中国古代叙事诗奠定了基础。  汉乐府是继《诗经》之后,古代民歌的又一次大汇集,不同《诗经》(《诗经》亦是现实主义),它开创了诗歌现实主义的新风。汉乐府民歌中女性题材作品占重要位置,它用通俗的语言构造贴近生活的作品,由杂言渐趋向五言,采用叙事写法,刻画人物细致入微,创造人物性格鲜明,故事情节较为完整,而且能突出思想内涵着重描绘典型细节,开拓叙事诗发展成熟的新阶段,是中国诗史五言诗体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汉乐府在文学史上有极高的地位,于与诗经,楚辞可鼎足而立。  《陌上桑》和《孔雀东南飞》都是汉乐府民歌,后者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孔雀东南飞》与《木兰诗》合称“乐府双璧”。乐府  西汉乐府的扩充和发展是在武帝时期,《汉书·礼乐志》云:“至武帝定郊 祀之礼,……乃立乐府,采诗夜诵,有赵、代、秦、楚之讴。以李延年为协律都 尉,多举司马相如等数十人造为诗赋,略论律吕,以合八音之调,作十九章之歌。 以正月上辛用事甘泉圜丘,使童男女七十人俱歌,昏祠至明。”乐府的职能在武 帝时进一步强化,它除了组织文人创作朝廷所用的歌诗外,还广泛搜集各地歌谣。 许多民间歌谣在乐府演唱,得以流传下来。文人所创作的乐府歌诗也不再像《安 世房中歌》那样仅限于享宴所用,还在祭天时演唱,乐府诗的地位明显提高。据 《汉书·百官公卿表》记载,武帝时,乐府令下设三丞。又据《汉书·礼乐志》 所言,至成帝末年,乐府人员多达八百余人,成为一个规模庞大的音乐机构。武 帝到成帝期间的一百多年,是乐府的昌盛期。哀帝登基,下诏罢乐府官,大量裁 减乐府人员,所留部分划归太乐令统辖,从此以后,汉代再没有乐府建制。  东汉管理音乐的机关也分属两个系统,一个是太予乐署,......余下全文>>

四:南朝和北朝时候乐府民歌的代表作分别是

1、吴歌:

指《乐府诗集•清商曲辞》所收主要产生于长江下游以建业为中心一带地区的南朝民歌,今存326首。现存吴歌多为女子的吟唱,生动而集中地表达了主人公对爱情的渴望与坚贞,相思的欢乐和痛苦,婚姻不自由的苦闷,以及对男子负心的怨恨等种种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感情和复杂的心态。

2、西曲:

指《乐府诗集•清商曲辞》所收主要产生于长江中游和汉水两岸,以江陵为中心地区,包括其周围一些城市的南朝民歌。今存142首。西曲多写商人妇的相思离别和劳动者的爱情生活,题材较吴歌略宽,风格也更明快。

3、《敇勒歌》:

乐府杂歌篇名。北朝民歌。敕勒歌辞系从鲜卑语译出。北齐高欢为周军所败,命斛律金唱此歌以激励士气。这首歌辞歌唱了草原的辽阔和牛羊的繁盛。风格异常雄浑朴质,不愧为北朝乐府民歌的代表作品。

五:南北朝乐府民歌是什么?

东晋至陈末的乐曲歌辞,包括民歌和文人作品两类。在现代的研究著作中,南朝乐府一般指这一时期的民歌。

东晋渡江以来,长江流域的经济得到开发。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促使商业、交通和城市经济有了相应的发展,作为娱乐的歌舞也随之在偿族官僚和一般平民中空前盛行。歌舞既已成为社会上广泛的需要,新的乐曲和歌辞乃不断在民间产生以代替陈旧的雅乐,并为乐府官署所采集和加工

今天所能见到的南朝乐府民歌约近500首,全部录存在宋代郭茂倩所编《乐府诗集》中,其中绝大多数归入“清商曲辞”,仅《西洲曲》、《东飞伯劳歌》、《苏小小歌》等不足10首(不计民谣)分别归入“杂曲歌辞”和“杂歌谣辞”中。

六:《木兰诗》是南北朝时期什么?的一首乐府民歌

《木兰诗》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朝的一首民歌,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在中国文学史上与南朝的《孔雀东南飞》被合称为“乐府双璧”。

七:比较论述汉乐府民歌与南北朝民歌的异同

汉乐府占主体的是乐府民歌,大多数是五言诗,它标志着叙述诗进入一个新的更趋成熟的发展阶段。具有代表性的是《孔雀东南飞》。汉末魏初,又出现以曹操父子为代表的建安诗人,第一次掀起文人诗歌的高潮。他们的诗歌慷慨悲凉,采用新兴的五言形式。而南朝多以情歌为主,多用双关,语言清新、自然,大多篇幅短小,成就最高应是《西洲曲》。北朝民歌内容广泛,语言朴实无华,风格豪放刚健,成就最高应为《木兰诗》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