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是一种病。
小时候觉得老妈是个糊涂蛋,饭能煮糊,家里也不打扫卫生,一整天不怎么说话,很少和我们沟通,倒是经常嘴巴碎碎念,却不知道在说着什么,而且只喜欢睡觉。
慢慢长大后,我们才渐渐明白她是得病了,抑郁症,我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但在我妈身上看来,大概就是和别人家的妈妈不一样。小时候老爸忙于工作,老妈不和我们交流,大多数时候,我们是自己长大的。啊不,一直照顾我们的是我们的奶奶,但我不喜欢她的教育理念。我奶奶不喜欢她儿媳,我想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一直在努力的是她 ,有什么事要交代,也是通过我们转达的。
大一点的时候,我读书闹不明白,跟老爸求助,他居然带我去看了心理医生,我当时心里很震惊,这都什么鬼能去看心理医生。结果医生简单问了些问题还包括家庭病史,那时候我才清晰地得知,妈妈她是得病了。然后我们家小孩也“理解”了这个病——我姐姐特别不喜欢我妈妈沉默的样子,她做了很多努力,她希望我老妈变好。一个十几岁的小孩能有什么治愈能力,方法太过简单粗暴。她对着我老妈说你要这样去做,不要成天睡觉。不要只知道点头,你做到了吗?你知道,这并不是个好办法。我记得我当时看了一本家庭杂志的一段新闻,说有个癌症晚期患者,支付不起药费,选择在家休养。但是他很乐观,每天出门买菜,尽可能陪伴家人,几个月后去复诊肿瘤竟然消失了。我很惊讶,我跟我姐说能好的,我们多和她一起做家务,多些沟通。然后妈妈渐渐的乐于和我们沟通了,在坚持吃药的情况下状态是很稳定的。这当然要靠药物去稳定了,因为最初的时候,我们并帮不了她,甚至我们需要她的帮助去成长但她无能为力,这是后话了。
我猜测我老妈当时可能是产后抑郁症,这在农村家庭并不会引起重视,在当时那个年代,心理疾病也并不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病。她求助无门,更甚至于我们还巴巴得指望着她来教我们。她很痛苦,后来她放弃挣扎了,她说她不会,她不会带小孩,看着家里乱糟糟的,她视若无睹,因为她的心里也是一片废墟。我现在还记得我半夜起来上厕所,她坐在床头,没有睡,很安静得垂着头。说实话,很可怕,原来她当时这么痛苦。
我们现在都很积极跟她聊天,现在出门打工,她也每周都打电话给我们,口气里都是很兴奋的。我能想象,在家里,她是孤独的,跟我们交流她能得到回应,她甚至能兴奋好一会。之所以用兴奋你们可能不晓得,开心是寻常的,兴奋我想是从病理上去理解,这也是她的开心。
她会好的。我并不指望她如同寻常人,但你要知道,他虽然沉默,但我们的反馈对他来说至关重要,就像治愈药一般。我还记得《撒野》中顾飞一直觉得他妹妹不会好,导致自己也自暴自弃,把自己的后半生交给对妹妹的救赎中。其实你自己相信她会好,你把当做常人,她会感应到的,而且作为亲人的你是她逃生出口,请一定要把那扇禁闭的心窗打开。她的存在并不是对于你来说讳莫如深的秘密,如果是这样,她很抱歉,她没有能力照顾好自己,她想寻求你的帮助,她愿意变好,请你伸出援手,救救她吧。
以下是没有任何专业人士指导,但亲测有效的方法。首先,要把她当做正常人亲近,沟通交流,内容贴近生活就好,今天吃了什么,你那边天气怎么样,重要的是你愿意跟她交流的心。其实要和他一起处理事情,最简单的家务,这并不是谁应该要做的,这是大家一起要做的,我想这能培养她的家庭责任感,对于特殊人群来说,这是很难具备的。尽管她从内心很爱你或者说很在乎你,但她可能丧失了很多能力。最后,一定要亲自监督她每天吃药,这个看病情,基本都要吃药的吧。目的之一就是能缓解她的焦虑感与失落感,这些感觉对于抑郁症来讲简直轻而易举。目的之二就是没药了你也能及时补充,我老妈不会说没药了不会说的,问了才会说的。很多基本沟通能力他们都是丧失的,所以要监督好。
我这篇文章的受众就很明显了,家里的或者身边有特殊人群的。不过千万不要尝试几句话就能让他们病好,效果我前面提到我姐姐的做法也应该懂得,没有效果的。要变好你具备耐心,做很多陪伴,很多努力。
最后,你关心她,那请在心里明确,要无条件关爱她,并且做出来让她感受得到。打破沉默,其实你自己也能变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