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你的世界》是一本由[美]莎拉·威廉姆斯·戈德哈根著作,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裸书脊图书,本书定价:129.00,页数:40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欢迎来到你的世界》读后感(一):欢迎来到你的世界
https://athenacool.wordpress.com/2019/07/05/%e6%ac%a2%e8%bf%8e%e6%9d%a5%e5%88%b0%e4%bd%a0%e7%9a%84%e4%b8%96%e7%95%8c/
欢迎来到你的世界:建筑如何塑造我们的情感、认知和幸福 [美]莎拉·威廉姆斯·戈德哈根 / 丁丹、张莹冰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2019-4
子扉我 2019年夏 季风异次元空间二世
原载回响编辑部微信2019年7月9日
《欢迎来到你的世界》读后感(二):认知科学迟早会改变封闭、混乱不断熵增的建筑学领域
我敢预言,将认知科学和进化心理学应用到艺术领域 ,将会成为评论界和学术研究中发展最快的领域。
——史蒂芬.平克(Steven Pinker,1954年9月18日-)
很早就看过平克的这句话,不过没想到这本建筑学领域的书来的这么快速。
建筑学有个很不好的地方,就是没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但整天各种主义、名称、概念乱飞,搅和着整个学科鸡飞狗跳,各种山头主义流派林立,研究者也是莫衷一是,没有一个很好的研究抓手。
人类的认知是高度“模型依赖”的,这个最大的模型来源于我们的身体和大脑,没有身体和大脑的加工和运算,我们感知不到任何信息,而身体和大脑的模型来源于进化的训练。因此,我们设计的创作的任何建筑形式,如果要让别人很好地感知并理解、甚至欣赏,你必须很有技巧地调动身体与大脑(注意:是别人的身体和大脑)。
那些以自我感觉为中心的,不顾人类集体记忆、文化积淀和共识的所谓突破(主要是各类后现代、解构主义建筑)是注定要失败的,因为不能被我们的身体/大脑/文化模型加工,因此我们无法感知,所以经常茫然。
建筑和人的关系是相互塑造的,我们成长的环境塑造了我们的身体和大脑,我们又“模型依赖”地去设计了新的人造环境(主要是建筑),因此糟糕的环境是培养不出能设计好环境的设计师的,著名心理学家卡巴金说过:“在醋桶里,你成不了甜黄瓜”。
那么好环境是具有怎样的特征呢;书里讲的很简要,就三条:秩序感;丰富度;自然。很难么?很简单么?
但是这本书最重要的提醒是,建成环境会塑造我们的身体和大脑,尤其是我们下一代的身体和大脑。环境训练你的身体和大脑模型, 你所有的价值、原则、决策都源于这个模型。 关键是什么环境训练你的模型,谁训练了你的模型,谁就造就了你 。记住“在醋桶里,你成不了甜黄瓜”
《欢迎来到你的世界》读后感(三):真心推荐,值得一看的好书
这是我第一次阅读建筑方面的书籍。我对建筑,家居装饰等有着自己的喜好(喜欢宽窄巷子胜过南锣鼓巷,喜欢唐代建筑胜过清代建筑,喜欢古朴的陶器胜过精美的颜色艳丽花纹繁复的瓷器,喜欢北欧风格,不喜欢沉闷的红木),对这方面的内容也比较感兴趣。之前最常听的一句话是好的环境可以提升人的自尊,而这本书提供了关于建成环境的丰富内容,读之令人兴趣盎然。
这本书从贫乏的建成环境的现状讲起(身在帝都的我对此深有感受,仅是劣质的建筑外表颜色就足以令人生厌),引申到人类如何体验建成环境以及认知的身体基础(这方面的内容十分有趣,比如人类是如何在空间中进行导航的,以及导航能力对记忆的影响,建筑的空间尺寸等如何影响人的创造力,感官侏儒,运动侏儒等概念,我还真的去对比了人手与其他部分的真实尺寸关系……)
除此之外,这本书还讲到由于进化原因人类对于自然环境的喜爱(这大概就是我选在目前租住的小区的原因,小区内以及周边街道的绿化,让我对这片区域好感倍增,此刻坐在窗前写书评,抬头便是高大的杨树),以及建成环境对于社会行为等的影响(其中的功能可供点对我大有启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每次回老家总是很懒散,因为偌大的客厅里,仅仅提供了一组舒适的沙发以及电视机,……)。
好的设计当然要以人为本,这也是书中阐述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提供的案例,有一部分我相当喜欢,比如美国华盛顿的弗朗西斯.格雷戈里社区图书馆,从外面观察,墙体富有变化的菱形结构,以及部分采用玻璃装饰来反射周围环境,透过部分菱形可以窥见内部的局部装饰。这激发了我想要进入图书馆一探究竟的好奇心,而内部的温暖的色调,高挑的空间,却又可以让人安静下来,享受舒适的阅读时光。
书中还有很多其他案例。赫尔辛基的国家养老金协会向上拱起的双层玻璃天窗以及灯光装饰 ,大楼入口处于与自然的结合,都是那么的美,而这是在1956年设计的,对比一下当时的中国,真的是令人惊叹。 瑞士的一座坐落在山坡上的木质船型教堂,温暖,静谧,神圣……。法国的亚眠大教堂,先贤祠。看起来质朴,与当地环境融为一体的布基纳法索干多的小学。当然还有中国的鸟巢,央视大楼,秦皇岛的海岸线上的积木式建筑(就在我母校旁边,虽然书中对此建筑表示赞赏,我却无感,只觉得丑……)
我发现自己看完这本书之后,对于建成环境更加敏感了,好奇心也增多了。真心推荐,值得一看。不说了,我要去旅行了,那么多好的设计,好的建筑,不去一睹真容,怎么可以呢?
《欢迎来到你的世界》读后感(四):皮下积液
如果你没有意识到建成环境对人的重要性,或者没有意识到当下大多数建成环境都十分糟糕,那么可以读一读本书的引言、第一章和书尾的注释。
但是如果你早已认识到这两点,那么这本书并不能带给你任何进一步的启发。
从第二章开始,作者开始集中用实际的建筑为自己各章的主题进行解释,可她的解释不是太浅,就是和她的期望相距甚远(当然她自己并不觉得)。比如名为「身体偏爱自然环境」的第四章,为了驳斥另一建筑学家 Christipher Alexander 的观点——高层建筑本质上是与人性化住房对立的——作者举出米兰的一座叫「垂直森林」的住宅楼,一栋外立面种满了树的高楼。
作者不但没有详细具体地向读者介绍她驳斥的观点,她竟然还认为一栋种满树的房子比没有种树的房子要「自然」;难道是否自然全靠种树那么简单吗?我希望作者能就上述建筑给出更详细的描述,向读者解释为什么那是一座为所在地区环境带来益处的建筑。
同样是第四章,作者配了北京中央电视台总部大楼的图片(书中编号为4–16),而该图的上文(没有下文)却是:
仅仅作为众多物体中的一个物体,作为空间中的物质,具身地活在世界上,人类就能获得大量知识。我实在不明白这和本章论述的「自然」有什么关系。类似这样论点间无法联系的论述在每一章都能找到。
比如第一章,为什么 2010 年世博会的英国馆就比前文中批评的蛇形画廊要好呢?——不会觉得尖锐的针让人避犹不及吗?尤其是作者在前一页才写道:
尖锐、不规则和充满尖角的构造,往往给人不舒服的感觉,甚至是沉闷的恐惧感。还有名为「为人而设计」的第六章,作者提到了建筑的审美价值,却肤浅地将奇异当成了建筑的性格,不但无视审美的本质——我们的所感,更加无视了建筑审美与其他所感的不同——建筑是不动的,因此我们无法逃离这种空间的艺术;在艺术中运用张力的表达有很多,但是建筑中,由于它的不动,张力是无法释放的,而无法释放的张力只能带给观众烦躁不安,最终导致无聊。
名为「你的世界」,作者却只能笨拙地从建筑造型的角度描述一个设计,再用关系模糊的论据「证明」最近的观点;作为读者,我更希望看到连贯一致的论证。然而书中没有,以至于我认为一章中作为具体例子的建筑完全可以和另几章的互换,而不会有任何差别。
我知道本书的定位并不是学术的,但是即使作为通俗读物也实在不够好,让我想起一个静脉注射时扎了好几针都找不到血管的小护士。当然和那个小护士不同,这个作者却以为自己找着了,其实只给你一个大大的皮下积液。
《欢迎来到你的世界》读后感(五):如何塑造更幸福的生活?这本书给你启发
为了让生活 △芝加哥鲁利儿童医院,皇冠空中花园。图片来自《欢迎来到你的世界》 更舒适、更幸福,我们努力挣更多的钱,希望买下更好的房子,搬去环境更好的城市生活,但这些方式需要很好的经济条件,不容易轻松实现。
其实,你不用这么大动干戈,只需要稍微改变一下自己的生活环境,就能够带来更多的幸福感。
《欢迎来到你的世界》就通过建筑学、认知科学、心理学等跨学科的研究,告诉我们该怎么优化个人居所。
这本书里有几点改造生活环境的建议,非常值得一试:
1. 在生活环境中增加绿植
我们对自然元素有天然的渴望。在世界宜居城市的排行榜中,绿色空间充足的城市一直名列前茅。比如芝加哥的一所儿童医院,就设计了一个充满绿植的康复花园,患者在这里待几分钟,就会产生心率变慢、皮质醇和压力水平下降等对身体有好处的生理反应。
自然景观还能增强我们的注意力和好奇心,你大可以在家里和办公室都摆放一些绿植,需要灵感时还可以去附近的公园散散步。
△ 芝加哥鲁利儿童医院,皇冠空中花园。图片来自《欢迎来到你的世界》2. 创造更多自然光
研究发现,自然光能够提高工作满意度和工作效率。而且,你可能想象不到,我们的人际互动也会受自然光的影响,自然光充足明亮的环境,人们会更主动地互动。如果你想有一个舒畅的工作心情,不妨靠近窗户的位置工作,拉开窗帘,让阳光照进你的生活空间。
△ 苏格兰议会综合体,有专门的天窗透进阳光。图片来自《欢迎来到你的世界》3. 多用木质的家具
你可能有过这样的体验:走进某个自然风格装修的咖啡店,觉得格外舒服,正是因为其中使用了很多柔和的木质家具。与金属相比,木材的温度相当恒定,而且木材的颜色是柔和的暖色调,不刺眼;纹路即有规律,又充满变化,有一种独特的魅力。家中的某些家具,你不妨试着采用木质的。
更多优化建筑的方法,推荐大家查看全版书,给自己的身体和心灵一个完美居所。
《欢迎来到你的世界》读后感(六):不行,我一定要换个好一点的地方住……
如果我告诉你,贫民窟是个糟糕的建筑环境,在那里生活,精神病和心理疾病发病率较高,孩子们在学校和家里的问题行为较多……
你想都不用想就会打断我:这还用你说?那可是贫民窟啊!
然后我说,你住的地方也许同样存在着类似的问题……
你会更快地打断我:行了行了,别再给我推销你们的房子了。
当人们表达自己住房需求的时候,一般会说安全、环境好、生活便利……当然这是必要的,而同样必要的,是美学构造,是设计——而大多数人觉得,这是建筑师自己关起门来自我欣赏的事情,反正很玄乎,不好把握,终归没什么用处。
但作者把它变得不仅不玄乎,还清晰可辨,她坚定地说:一个建筑设计得如何,不只是个人品味的问题——
设计不是奢侈品,而是必需品。
得了吧。我住得舒服就行,还用得着你说美学不美学?简陋点,最大的影响不就是心情不好吗?忍忍就过去了。
但是,高 2 米和高 40 米的浴室是不一样的。引用美国建筑师路易斯·康的话:它们同样可以洗澡,但后者一定有某种让你感觉不一样的东西。这个“不一样的东西”不只是高度的不一样,也不是“心旷神怡”这类模棱两可的形容词可以概括的,用研究调查的语言来说:
“坐在天花板更高的房间,人们的思维更具创造性,对抽象概念有更好的反应,因为觉得不受限制,人就容易创造性地去思考。”
再看一组研究数据:
科学家调查了英国 34 所学校 751 名学生的学习进展,发现影响教室设计的方面包括,建筑的颜色、复杂性、灵活性、光照性等,它们对学生学习进展的影响竟然平均达到了 25%。更简单地说,在设计得最差的教室上课的学生与在设计得最好的教室上课的学生之间的学习进展之间的差距,相当于一个典型学生在整整一个学年取得的学习进展。
只要我们塞上耳塞,埋头相信自己相信的,我们总会觉得一切都没错,一切都很舒服,世界呼啸而过,我们在现代社会过着原始社会的生活,得意洋洋,自给自足。
在 2000 年以前,你可能常常会听见“30 岁就定型了”这种话。如今已被证实是谬误。人们的发育过程是动态的,会随着环境不断变化,即便到你 60 岁,你还有可能在自己身上发现奇迹。环境深刻地影响着这一点,这个环境,就包括了建成环境。我们各方面的生活心理在不断变化,而我们的住宅,也正无时无刻地塑造着我们各方面的生活核心,施加着比你想象大得多的影响。
那为什么我们感觉不到?
因为给大脑传送信息的主力,是我们的眼睛和耳朵,皮肤和其它感觉器官地位并不高。我们觉得我们只要“忍”就过去了,但它过不去,那些“过不去”的东西会一直存留在我们的身体里,影响我们的表现、麻木我们的知觉,进而愚弄我们的生活。
人们在睡觉的时候会对噪音很敏感:它吵着我,我就睡不着觉,睡不着觉,我就烦躁,第二天起来我就没精神,要是再睡个觉再这么吵,我就会崩溃……
给我们造成这样大影响的,不只是这些看得见、感受得到的东西,比如,还有光线——“光,尤其是自然光,可以提高儿童的学习成绩。教室有很好的照明时,尤其是很好的自然光照明时,学生旷课较少、问题行为较少、考试分数更高……没有窗户的教室会加重儿童的问题行为和攻击倾向,而日光照明充足、自然通风流畅的教室,可以促进和谐氛围、有利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合上这本书之后,我能时常想起,并且习惯去感受这些细微的差别;但我得承认,在知道这本书之前,虽然看见漂亮的建筑会深吸一口气,但潜在的想法仍然是“要那么高要求干嘛,马马虎虎不也住得挺开心的么……”在入住可怕的学校宿舍时,几乎所有孩子的想法都是“我们要吃苦耐劳,越苦越能出成绩……”
不是。不是。不是。作者每一页都在坚定地否定这一点。在消费者表示“忍忍就过去了”的时候,房地产开发商也会觉得“反正大家也没那么在意,天天赶工就是我们的工作任务”,而本该比开发商更关注人们体验需求,有过真正建筑美学培训的设计师,也会被这个模式制约。体验者、设计者、开发者,都因为“没必要”的想法,放弃创新,放弃本可以达到的高品质,为我们生活的环境更加惨不忍睹贡献一份力。
那么该如何设计?《欢迎来到你的世界》给出了详尽的解释和示例。在它将人们对建筑的误解一轰而破之后,你会没脾气地沉浸在它对世界各地建筑辞典般的细致描绘中,许久才肯从这场梦中走出来。
从梦中走出来之后,可能你还会情不自禁地默默发誓十遍:不行,我一定要换个好一点的地方住……
《欢迎来到你的世界》读后感(七):【欢迎来到你的世界】—我在北京,带着你走进我的世界
在微信公众号,一个无意间的阅读,有幸被选中赠阅此书。从一开始的书名、到书的设计,都非常吸引我,尤其我喜欢这个形式的活动——带着书去跟建筑拍照打卡。
从几年前开始,我在独自旅行的时候会带着“旅伴”,有时候是一个手办,有时候是一本书,又或是一个毛绒玩具。它就像我的化身,融入到镜头中,以另一种形式展现了当时的想法及创意。
2019年5月16日,我拿到书的第二天,开启了暴走打卡模式,带着它去了“大裤衩”、大剧院、天安门、鸟巢。拍到了没有肩章(天安门的十八字)的天安门城楼,以及遇到会议闭园的鸟巢。站在四环边上隔着围栏拍的鸟巢,让我的创意没有展现出来啊,小遗憾。带着遗憾,我翻开了这本书……却给我出乎意料的惊喜。建筑、心理、美学都能透过文字触碰到。【刚柔并济】建筑与围墙外的花就好像人,再坚强的人也有柔软的地方。——中央电视台总部大楼【“镜头”内剧场】:封皮上的一个圆孔成了道具,却让我意外发现了另一种美——国家大剧院【坐观】走累了,想象着有把椅子该多好,坐下静静的看落日,赏倒映,于是书在我眼中变成了椅子。每天过着快节奏的生活,总有疲惫的一刻,不妨停下匆匆脚步,也许美景就在身边。——国家大剧院【笑迎古稀】岁月绽放青春笑容,迎接这个日期。——修缮中的天安门【日落承天】一个中国地标性建筑,在落日下与书本完美结合——修缮中的天安门【夜归巢】夜归人,总要回家的,有盏灯为你而亮——国家体育场(鸟巢)
《欢迎来到你的世界》读后感(八):我们都是小矮人
我们如何通过身体感知世界?如果把身体各部位在大脑皮层的投影面积画出来,我们就可以用一个小矮人来描绘出身体各个部分传送给大脑的信息数量——巨大的眼睛和鼻子,硕大的双手,巨大的嘴和小巧的脚,耳朵和生殖器也硕大无比,而双腿则小得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神经丰富的器官总是忙着体验这个世界,而较为麻木的部位——比如双腿——似乎只为了支持那些感觉输入中心而存在。这就是为什么薄纸划伤手指时,我们会痛到大叫,而腿上的淤青却往往过了好几天才后知后觉。
亚当、夏娃那样的人体表征描述的是我们对他人的体验,是我们从异我中心视角,也就是从自身外面观察或想象我们的身体时,建构的有关我们身体的心理图式。……在我们像亚当、夏娃那样比例正常的身体里,我们实际上按照认知侏儒那样失调的比例生活着,把大部分注意力放在了侏儒最大部位收集的信息上。
诚如作者所说,住在房子里的我们,其实并非镜子里的亚当夏娃。当具身认知横扫心理学界,对“人如何感知世界”给出了新的回答,“人如何体验建筑”也就变成了全新的课题。
在这本书中,作者横跨社会理论、认知语言学、心理学各分支,以及认知神经科学,以具身认知为核心,搭建起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和框架,希望能够阐明建筑师、城市规划师、景观设计师实际上如何设计以及为何这样设计,阐明人们如何体验建筑师设计的建筑、城市和场所。以及建成环境对我们的所思、所感、所为有什么影响,有多大影响。
在第1章中,作者定义了 好的建筑 和 坏的建筑。通过对于坏的建筑的分析,作者指出,好的建筑是一种基本人权,它应当适应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促进人建立社会联系以及形成社区归属感、与所在场地产生和谐的联系、照顾到人类想法、感受和行为。
在这一章里,作者给出了大量例子,作为坏的建筑的榜样,既有一目了然的贫民窟,也有让设计师蜚声海外的“名作”。作者难能可贵地提出,很多获奖无数的“名作”并不满足 好的建筑 的要求,根本不考虑实际使用者的感受和利益,而是以得到评委和投资者的青睐为目标,追求“照片好看”、money shot。
正因为如此多的坏的建筑的存在,作者振臂一呼,要求我们开始一场环境认知的革命,采用基于具身认知的、真正实事求是的方式来解读、体验和设计我们的环境。
在第2章中,作者拆分了人理解环境的种种方式:语言认知和非语言认知,启动物和空间导航,直接反应与隐喻图式……作者深入浅出地一一介绍了这些概念,给出具体的例子帮助非建筑专业的读者理解这些看似难懂的词汇,把人与建筑的互动拆分成日常生活体验中我们熟悉的元素。也正是通过这种拆分,作者再一次重申:
建成环境不能只满足遮风挡雨这一基本生理需要。建成环境是决定“我们是什么样的人、我们的孩子现在是以及将来会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们认为他人现在是以及将来会成为什么样的人”的关键因素。建成环境渗透进了我们对自己、对他人的认识当中。无论在我们建构自我和过去的过程当中,还是我们单独或共同地在世界前行的过程当中,建成环境都起着积极又核心的作用。无论是对我们现在的还是将来的为人处世而言,建成环境的设计都很重要。在接下来的第3~5章中,作者带领我们遍访世界各地的有趣建筑,作为一个专家一一讲解每个建筑背后的理念、创新,它们如何与造访者互动,在哪些容易被外行遗漏的细节上进行有意义的挑战和反思。作者把这些建筑分为了三个类型:探讨人与身体的建筑、探讨人与自然环境的建筑,以及探讨人与社会世界的建筑。
比如芝加哥的云门雕塑,这个看似普通的凸面镜,其实挑战的是人的近体空间和远体空间之间的界限:
进入云门的范围,我们的体验会发生变化,因为这个雕塑让我们的身体空间、我们身体周围的空间,以及世界的空间既趋同又扭曲。处于我们身体的我们,连同芝加哥整条可见的天际线,成为近体空间:一个活力满满、激发想象、引起各种陌生认知的三维世界。就这样,通过转变我们与周围环境的空间关系,云门把天际线和陌生人全部聚到我们的近体空间中,让他们全部成为我们建构自我的工具。在第6章中,作者进行了全方面的总结,提出以人为中心设计建成环境的基本原则。
最后,作者在更大背景下讨论前述发现的启示作用,再次申明建成环境设计在促进人类幸福中的绝对中心地位,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
作为一个非建筑专业的读者,我非常喜欢这本极为厉害的建筑书,非常佩服作者①统合跨专业理论、并在跨专业知识中碰撞出新的系统和视角的能力;②深入浅出讲故事,既生动又明了,同时保证科学性的能力。作者不亏是出身于韦尔斯利和瓦萨的女性学者,我从她身上能看到这两个学校的精神。
这本书,我全程跪着读,一片一片划重点写笔记。如果可以的话,真想全文背诵。
只有一个地方,让我略微怀疑作者看待建筑的眼光是否过多地戴上了设计者的玫瑰色眼镜,过多地解读了作品的美妙之处。就像我们的语文老师会过度解读鲁迅的文字之美、并因此对我们发出灵魂拷问那样。
作者讲到韩国首尔仁寺洞的艺术街区和北村的韩屋茶室时,对它们的艺术气息和东方之美大加赞叹。但每次造访这两个地方,我都是失望的。也许是因为东亚文化对我太过于熟悉,对我来说,这两个地方都乏善可陈,前者跟中国的小商品市场或者艺术街区并无本质区别,后者跟中国老房子改建的茶社或民宿也差不多。我走过这两个作者带着异国风情的浪漫目光看来觉得美好又温暖的地方,我所感到的却只是索然无味。
但也正如作者所说,“建成环境体验和回忆的各种阶段及过程构成了我们理解自己和他人能力的基础”。所以才会甲之蜜糖乙之砒霜吧。
还有一个地方值得一提:
中国很多地方的建筑法规规定,新建的每套公寓每天至少要有三个小时阳光直射,即使是在一年当中白昼最短的一天,也就是冬至日。想想吧,光是这条法律在全球颁布实施,就有多少人的家居环境能得到改善?原来在这一点上,中国走在世界前列,这是我之前所不知道的。
《欢迎来到你的世界》读后感(九):与人共生的建筑
我们中国人都很清楚环境对人的影响和塑造力量,所谓“孟母三迁”的故事可说家喻户晓,而孟子自己也说过“居移气,养移体”。不过,通常而言人们更多关注的毕竟是社会环境,对居住空间的潜移默化影响,是估计不足的——也许只有在装修房子的时候才会偶尔考虑一下。多年有位朋友曾和我说过,家里有孩子的话,最好不要让空间显得太局促逼仄,否则这会对孩子的空间感知乃至精神发育都造成影响。这在当时听起来还是一种很新的理念,以至于在我和人说起时,还被嗤笑为夸大其词。
现在看来,这是对的。毕竟我们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各种人工建造的环境中,这势必会对人的情感和认知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韩剧《信号》里,女警车秀贤沿着被害人走过的街巷勘查时,发现“在路上滚来滚去的东西,不是垃圾就是按摩院的传单,眼里能看到的,只有阴森森的混凝土和铁棍,路上没有任何有生命或是美好的东西,没人听自己的心里话,生活也很艰辛。如果说每天看到的风景也这么灰暗凄凉的话,就算是我可能也会变忧郁的。”这个道理其实不难明白,在不通风的会议室里开了一天会,能有机会到楼下公园里透透气,谁都会感到心情舒畅一点。
普适计算之父马克·维泽曾说过:“最高深的技术是那些令人无法觉察的技术,这些技术不停地把自己编织进日常生活,直到你无从发现为止。”如果是这样,那建筑设计可说就是这样一种影响人于无形之中的高深技术。丘吉尔对此有一句言简意赅的断言:“我们塑造出建筑,建筑也会反过来塑造我们。”然而长久以来,建筑学界对此却并未在意,美国学者莎拉·戈德哈根在《欢迎来到你的世界》中毫不留情地批评:正由于在制订公共政策、建造和改造空间的过程中,漠视建成环境,其结果是导致人们的生活正变得极度贫乏,并且由于现在建筑的设计使用寿命都长达70年,这可能还影响好几代人的生活。
她引用大量例证说明:与居住在更宽敞房屋中的孩子相比,住在杂乱而拥挤的房屋中的孩子整体发育明显迟缓;坐在天花板更高的房间里,人的思维更具创造性,因为这使他们感到不那么受限制;绿色空间充足、接触自然的机会多,能对人产生直接而明显的治愈效果,甚至让病人在术后痊愈速度快很多;更重要的是,光,尤其是自然光,可以促进培养良好的情绪与沟通习惯,减少人的压抑与攻击倾向。不难理解,正是因为这样,疗养院才都设置在自然风光优美的地方,而现代医院也都要设计成光线充足、通透的环境。
当然,这很容易遭受的一个质问是:这样低密度、大空间的设计,恐怕成本也会更高吧?回答也是否定的:巧妙的设计未必花费多,哪怕预算紧张的项目,也有办法创造性地利用纹理、材料、颜色等要素,引发我们更好的认知体验;反过来,现在一些糟糕的设计也不是为了省钱,而是因为根本就缺乏对人类如何体验建成环境的考虑,没有在意居住者的情感需求,以至于仅仅顾及房屋的功能性,却不顾及美学体验。事实上,很多郊区别墅及其人工修剪的园林景观虽然花了很多钱,但仍然像是流水线生产出来的“软景观”(softscapes),更容易令人萎靡而非振奋。因为完全没有复杂性的环境,只会让人感觉乏味到想要逃离。
这个问题的重要性,不仅仅在于建筑学意义上,因为它实际上涉及到我们如何对待人本身。在漫长的历史上,人们建造房屋不过是就地取材,谈不上什么美学上的自我意识,只是为了有一处遮风避雨的所在。到了工业革命之后,建筑也变成了流水线上制造出来的工业品,一代代的现代建筑学大师,都认为“建筑是机器”,考虑的重点是其组件的标准化和模块化,强调任何复杂的建筑都可以由这些“零件”构筑。这种思路当然有其优点,但缺陷则和现代工业品一样:本质上,它要求人适应机器,而不是机器适应人。到了后工业时代,这样的理念已不可避免地要遭到挑战,因为我们现在认为,“生成”优越于“制造”,建筑也不应该是一个冷冰冰的无机物,它应该更谦卑地融入满足人需求的“有机体-环境互动”模式。
这方面的反思,其实由来已久。1965年,建筑与设计理论家克里斯托弗·亚历山大就在《城市不是树状结构》(A City is Not a Tree)中提出,人工规划的城市都是“树状”结构,与自然生长的城市相比,它太过简单,因而具有致命的缺陷:“在任何有机体内,过度的规划以及与内在要素的解离,就是将来毁灭的最初征兆。解离在社会中表现为无政府主义,在个人中则是分裂症以及日益迫近的自杀的征兆。”现代城市大大背离了自然,很多美国城市的公共环境都已变成荒芜、空洞的沙漠化地带,其结果是投入快速通行的空间越多,而作为交流的空间却越分散而无力。
美国现代景观设计之父奥姆斯特德也早就注意到,“给树木留出能够使它们自然且优美地生长的地方”,可以在无形中形塑大城市居民的精神和性格,而“铁栅栏对人的影响永远都不可能是好的”,一座被这样围起来的公园只是“对待公众像对待囚犯及野兽一样”。他断言:“在大城市中,一个人的眼睛如果只看到大量人造事物,或那些人工环境下的自然事物,不可能不产生有害的影响。它首先会影响一个人的精神系统或神经系统,最终会影响到人的整个身体健康。”也正是因此,近百年来,旧金山等城市花费巨资,不断克服历史上错误的城市建设策略,恢复和重建滨水休闲区域、绿地空间。就此而言,合理的设计其实是更“省钱”的多的,因为纠正错误的规划和设计,到头来要花费多得多的资金。
怎样才叫好的建筑?简单地说,它应该以人为本,与人共生,顺应自然。建筑不可避免地是人造物,但它可以成为环境的一部分,尊重人们内在的自然依赖性。在这个意义上,正如本书所言,“设计是一种社会工具。建成环境塑造着社会环境。”这最终导向一个更具复杂性、有机形态的景观,也就是一个符合人类体验原则的“丰富环境”(enrich environment)。这不仅仅是一个美学问题,实际上也是一个社会解决方案,因为城市居民越是能享受享有绿色植物、自然光线、露天场所,就能越好地解决问题,改善人际关系。
确实,好的建筑就相当于一种潜移默化的美学教育,是无声的熏陶。英国散文家阿兰·德波顿在《幸福的建筑》中曾说:“我们对美的感觉与我们对美好生活之本质的理解是纠缠在一起的”,而对一个城市里的普通人来说,日常生活中最常接触的审美体验,实际上就来自于建筑,正因此,他强调“坏的建筑归根结底不但是设计的失败,亦是心理的失败”。这尤其值得当下中国深思,因为太多丑陋的城市景观已经污染了我们的视觉体验,审美教育被视为可有可无,人们长久以来不仅在物质上匮乏,在美学的精神感受上也匮乏得可怕。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在本书中列举的“建筑”,绝大部分都是公共建筑,这本身就是在东亚社会传统的建筑思想中较为匮乏的。芦原信义曾在《街道的美学》一书中批判说,日本住宅的基本思想过分注重在家的内部建立起井然的秩序,在一幢建筑里保持内部秩序,但却对建筑的外部不关心,造成了作为城市景观来说极为贫乏的街道。在这一点上,内向、关注家园的中国人其实也一样,传统中国村镇很少有像西方那样大型的公共建筑,即使有,往往注重的也不是其美学涵泳或生活便利性,而是作为社会权力的展示。
或许可以说,对当下的中国来说,建筑设计亟需改变的,与其说是强化其有机体、复杂性的一面,倒不如说先改善其互动性和参与感——这实际上意味着建筑理念的民|主.化。稍稍留心下就会发现,我们社会公共场所,都是为“主流人群”设计的,甚至即便有着为弱势人群考虑的设计,也只是心不在焉的点缀。很多城市的盲道都是断开的,无障碍设施运转不灵或付诸阙如,前两年在郑州参观气派的河南艺术中心,发现很讽刺的一点是:要进入其无障碍通道,也还要先上两级台阶,并且即便如此,门口居然还被锁上了。且不说“与人共生”,国内建筑设计很多时候连“让人共享”都尚且做不到。
至于“建筑是机器”这样的思想,在中国的影响倒不像在西方那么深远,但近三十年来的社会潮流则是一种公然盛行的粗俗商业主义。近一百年前,刚脱离镀金时代不久的美国也大抵如此,其商业化程度让伦敦人都感到震惊,当时有人在芝加哥宣称:“我们不建造房屋,而是建造可以投机的商品。”实际上,这也是现在国内很多开发商和消费者对建筑的理解——那与其说是居所、机器或流水线制造的工业品,不如说是一种投机商品。
由于不同地方的人受各自差异化的文化影响,审美体验和认知感受也势必不同,这就为多样化的设计开辟了可能。不过,一个随之而来的棘手问题是:在建筑学专业领域,对“好的设计是由什么构成的”这一问题明显缺乏一致意见;不少国家的研究也发现,专业人士与外行人员的设计口味也可能相去甚远。我一位曾在东南大学读建筑设计的朋友,一度为了盖房和其父起争执——她觉得“你就我一个女儿,我以后也不会回乡”,盖四层楼既无必要也无美感;但其父却说“你不懂”,因为这是他一辈子的执念,一定要完成这一壮举,让乡里刮目相看。即便修建四层楼加倍辛苦,中间还因缺钱而烂尾,建成多年后都没钱装修,盖完后老夫妻俩也根本用不了十多个房间,但他却无怨无悔,一意孤行。虽然我这位朋友谈起此事摇头不已,但这位父亲却是国内很多决策者的写照。
在这种文化心态下,一项更符合人居环境的设计,最终却很可能无法在竞标中胜出,因为决策者在意的可能是“气派”和“时尚感”,而不是“与自然共生”。虽然建筑学界早就意识到,蜿蜒或不规则的临街面能增加街道的围合感,并对运动中的观察者提供不断变换的视角,带来多元丰富的感受,然而,在现实中,最终出现的却可能是整齐划一的街面。如果说建筑可以改变社会,那么毫无疑问,社会也会决定需要什么样的建筑、界定什么是好建筑,这意味着,一个建筑设计师即便为了让自己的设计理念胜出,也必须理解这些决策心理,甚至要有政治参与的勇气。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要怎样才能与市场机制、权力意志、乃至各方利益调和,并说服其接受?说到底,这就远远不仅只是建筑学的问题了。
*2019-07-22《三联生活周刊》,现有增补
《欢迎来到你的世界》读后感(十):认知科学如何拯救我们的建筑与城市设计?
我们更应该响应作者的号召:每处市容、景观、建筑都应该由受过训练的专业人员来设计,而这些专业人员要全面深入地学习不断更新的环境美学和体验式设计知识。
去年网上有个演讲《「与人为敌」的人居环境》特别火,列举了我们城市里许多糟糕的设计,引发了大家深深的共鸣。演讲者是北大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的李迪华老师。他带着学生年复一年地穿梭在我们生活的城市中,小心考察着人行道、公园、广场、住宅、校园的设计......结果发现,这些为我们精心建造的设施,带来的却是各种不便与危险:极其狭窄的人行道、让人担惊受怕的路面小坎、加剧拥堵的路口报刊亭、挡路的尖锐铁丝与铁杆、无比湿滑的广场、折磨双脚的健康步道、夏夜引来蚊虫的亮化工程、追求绿化率带来的花粉过敏……..在演讲中,李老师一连用了 N 个「寸步难行」来感叹城市的糟糕,让人印象深刻。
李迪华:每年,我都会和学生一起租上轮椅车、拐杖、婴儿车,穿公园,走大街。我们发现,我们的城市、我们的公园,寸步难行。李老师研究的其实就是我们的建成环境(built environment),这也是建筑评论家莎拉·威廉姆斯·戈德哈根(Sarah Williams Goldhagen)这本新书《欢迎来到你的世界》的主题。所谓建成环境,就是为人类活动而提供的人造环境,包括各种各样的建筑、道路、人工设施等。这样的环境主要是为了方便我们生活而打造,李老师的演讲主要强调的也是便捷与安全。而本书的作者,通过建筑设计与认知学科的交叉研究,道出了建成环境更为深远的影响:它深深地影响着我们的认知、情绪、活动,塑造着我们每一个人的个性,进而塑造着我们的社会。
1、具身认知:环境如何塑造我们?
环境到底是如何塑造我们的呢?首先得从我们的身体说起。
从古到今,心灵与身体的关系一直是人们所津津乐道的话题。笛卡尔曾提出「心物二元论」,认为意识独立于肉身存在,得到了当时许多人的认同。但随着认知科学的发展,研究者们发现,我们的肉身与意识、情绪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正如我们的心理情绪会影响生理健康一样,我们身体的直接感受也会影响我们的心理状态。
《笛卡尔的错误》:达马西奥(Antonio Damasio)从神经科学的角度研究了情绪与身体的关系以及在决策中的重要性,提到了心物二元论这个古老的谬误这就是近年研究火热的「具身认知」(embodied cognition)领域,它强调身体对认知活动的影响。作者由这种「心理 - 身体 - 环境」范式出发,首先展开了对身体图式(body image)的阐述。
身体的重要性在于感官,感官带来了自我中心(egocentric)与异我中心(allocentric)的区分。即我们如何体验自己的身体在环境中的感受(自我中心),不同于我们的身体如何作为物体存在于世界上(异我中心)。
关于这个区分,有个经典的例子,就是神经科学里著名的「感官侏儒」(Sensory Homunculus)。这是一个奇特的小人,他的身体比例和我们正常人大相径庭。他的眼睛、耳朵、鼻子、嘴巴和手都特别大,躯干则非常细小。其实,侏儒不同部位的大小反映着该部位在大脑皮层上表征的面积大小,可以理解为感觉的精细程度。这些部位正好对应了我们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手之所以这么大是因为我们手掌和手指上的触觉最为丰富敏感,其精细程度远大于手臂或腿等部位。
在感官侏儒身上,感觉越敏锐的地方,比例就越大我们可以把感官侏儒看作是一种以自我中心为主的身体图式。我们看到什么、听到什么、触摸到什么,都会或深或浅地刺激我们的大脑,扰动着我们的思绪。
在这种图式下,建成环境的重要性就很明显了。我们生活环境中的色彩、声音、材料,正时时刻刻给我们各种感觉刺激,通过感官作用于我们的身体。又因为身心的紧密关联,日积月累,我们的认知和个性也就此被塑造。
有很多研究表明,地板和椅子的材质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办公室的层高与光照会影响员工的工作效率;贫民窟的拥挤、噪音让成长于此的孩童缺乏安全感与进取心。近些年认知科学领域的飞速发展,让这些因素背后的关联变得越来越明晰。
海地太子港的棚屋:贫民窟代表了一种糟糕的建成环境。小屋内拥挤、肮脏,没有隐私,没有稳定的水电,没有安静的环境。生活在这样环境下的人幸福感很低。2、自我中心下的设计之道
理论清晰了,接下来便是面对实际问题。
戈德哈根也发现,我们居住生活的环境实在是太糟糕了,而且不仅仅是那些贫困的地方,连美国的大都市或中产阶级聚集的近郊,都充斥着许多不合理的设计,足以让居住的人们变得暴躁、冷漠。
这背后有多重原因。开发商需要赚钱,需要低成本高效率地建房子,于是注重功能而忽视设计。传统的建筑学院教育则鼓励学生追求新奇的形态和最具视觉冲击的设计,这样往往能够得奖,但却忘记了设计的根本。而使用这些建筑中的人,缺乏对生活质量的追求,习惯了忍受,以致许多人把设计看作是奢侈品或仅仅是某种品味。这些可怕的观念,最终造就了我们那可悲的安身之处。
设计很有视觉冲击力,但锐利的边角、倾斜的墙、强烈的红色都会让人感到压力与焦虑。在这里看展也许不会太舒服。▲ 2010年的蛇形画廊展馆 伦敦 |让·努维尔
从心理学与认知领域来重新思考建成环境,无疑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好法子。在聚居点的永久性建筑物里栖息,构成了人性的一部分。好的建成环境可以让人们产生依恋,而人们越依恋场所,幸福感就越强,社区联系就越紧密,就越有能力超越个人利益进行换位思考,从而维持良好的社会生活。更为重要的是,具身认知的思路不仅在上述维度上凸显了设计的必要性,同时也指导着我们如何去做设计。
传统的设计,多以异我中心为考量,比如门窗桌椅的设计需要考虑人的身材、人体的形状,打造出贴合人体、符合人体活动的形状与尺寸,所谓人体工程学便是如此。但在具身性的考量下,自我中心变得越来越重要。建筑或生活用品的色彩、材质、表面形态,声音的传播,光线的引导,空间与自然环境的关系,都成了设计中非常重要的因素。
拿椅子来说,设计就不仅仅是简约、结实、好看这么简单,还需要用足够柔和的材料与色彩,让人感觉到温度,激起正面情绪。哪怕一件简单的家具,也绝不能成为人们眼中冷冰冰的物体。
原木家具带来自然的感觉,让我们觉得亲切,当我们看到时就能联想到手抚摸在原木表面的美妙触感。3、优秀建筑师的直觉
有许多优秀的建筑师考虑到了这些,他们以身体在空间中的体验为原点,用敏锐的直觉达成了人性化的设计。他们首先想到的就是身体在环境中的直接感受。
极为注重表面材料的阿尔瓦·阿尔托将楼梯地板涂成亮黄色,把金属栏杆扶手都装上了木套,他觉得只要看到这样的色彩和材料,就能感觉到温暖与柔和,让人心绪平静。▲ 帕伊米奥疗养院 芬兰 |阿尔瓦·阿尔托
两座高耸的住宅楼里布满了绿色植物,其中包括 900 多棵树。这样一座空中花园让高楼里的居民也能时刻感受到绿意盎然的自然环境,实现了高层建筑与人性化住房的完美融合。▲ 垂直森林米兰 |斯特法诺·博埃里
研究所位于太平洋岸边一处沙质悬崖的崖顶,路易斯·康将楼房完全融入海景与林木之中,同时在中央广场上将视线引向浩瀚的海平面与蓝天,让身处其中的人感到身心愉悦。办公楼外铺设的柚木板条和打磨光滑的清水混凝土,则激活着我们的触感,给我们丰富的体验。▲ 萨克生物研究所 加州拉霍亚 | 路易斯·康
除了影响身体的直接感受,还有不少隐喻性的设计也让人眼前一亮。它赋予当代建筑以性格,而这种隐喻也是具身的。状如白帆的悉尼歌剧院、形如鸟巢的北京国家体育场、木格子拼成的塞维利亚「都市阳伞」,这些建筑将我们熟悉的形象与各类建筑材料结合起来,这种联系与差异引人联想,推翻了人们的无意识期望,从而使人产生愉快的认知投入感。当我们步入这样的建筑环境,种种细节都激发着我们的注意力和创造力,这种认知感应甚至会在我们的人生故事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 都市阳伞 塞维利亚 | 于尔根·迈耶-赫尔曼
4、设计未来:美好生活的基础
环境通过身体与认知定义了我们。我们的所思所想、我们的幸福、我们自我实现的潜力,都与之息息相关。这让我想起当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毫无疑问,我们每个人都有追求美好生活的权利,也都值得生活在一个更好的环境中。但我们的城市,还有太多问题,离美好生活也有不小的距离。
正因为如此,我们更应该响应作者的号召:每处市容、景观、建筑都应该由受过训练的专业人员来设计,而这些专业人员要全面深入地学习不断更新的环境美学和体验式设计知识。
依靠数字技术的发展,不规则波纹楼板能够以较低成本在现场建造,它不仅增强了高层建筑的抗风能力,也达到了一种灵动的视觉效果:楼面的水波仿佛随风起伏。▲ 水楼(Aqua Tower)芝加哥 | 珍妮·甘
在过去,许多优秀设计可能来源于建筑师们在生活与大自然中获得的灵感,更多依赖直觉;而现在,建成环境的设计被置于多个交叉领域的专业研究之下,「以人为本」也可以真正落到实处,让更好的生活有迹可循。同时技术上的进步,也可以让我们用更丰富的材料来营造人性化的环境。
毫不夸张地说,在这个层面上,建筑师与设计师的工作事关人类的未来。对此,我满怀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