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假期的时候,我带着家人出去旅行,一路上遇到形形色色的人、事,短暂的遇见、相处,也很容易让我在很短的时间里看到别人身上的特点,包括为人处事,性格情绪,因为人都是敏感的,不管你处在什么年龄段。其实旅行就是这样,有意外才成乐趣,有情绪才成缩影,有事情才成矛盾。
在去墨宝看沙丁鱼的车上我遇见了一对年轻的夫妻,刚开始上车的时候我们之间没有过多的交流,只不过座位挨着,中午吃饭的时候,女孩主动的给我妈妈盛了一碗汤说:“车程太远,阿姨一路上都没有喝水”,我当时心一暖,这样的姑娘家教一定很好吧。
在回程的路上我们一直聊天,说起我从事的行业,给宝宝做胎早教,用声音开发宝宝的大脑潜能,他们很感兴趣,因为他们准备要宝宝,一直在问我一些宝宝早期教育的问题,我心里是感动的。
因为我走访了很多妇幼保健站跟医院,调研了很大一批孕妈宝爸,有不少家长对孩子0~3岁这个年龄段不够重视,甚至可以说是忽略掉,父母总认为这段时期的孩子还小、不懂事,无需学习,更不用教育,有点小毛病也不必苛求,长大了再纠正也不晚。甚至有些糊涂家长,认为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所以,他们对孩子的不懂事、没礼貌、任性等总是采取迁就、纵容的态度。
殊不知,对一个人来说,很多好的或坏的习惯都是在这个阶段养成的。换言之,这3年奠定了一个人一生或好或坏的基础,家长的某个失误有可能给孩子带来一生的遗憾。
旅行中的第二站我们是坐船去的,在等船的时候,一个小孩子哭闹着要坐下,但是当时所有的座位都坐满了,刚开始家长采取了冷处理的方法,没有去理睬孩子,可是孩子愈演愈烈,干脆跑到一个老奶奶面前非要坐这个座位,老奶奶是个外国人,年龄比较大,想着叫孩子坐下,可是自己站起来都成问题,不得不给孩子解释“我站立困难,船马上就来了。”孩子开始大声哭叫,引得一众目光,老奶奶略有些尴尬,这时孩子的爸爸一把抱过孩子对着孩子的屁股一顿狂扇,嘴上还说着“你给我闭嘴,看你还哭不哭”,妈妈上前来阻止,遭到爸爸的训斥“你看你惯的他,成什么东西了”。这样的场景落在我的眼里,有些无奈,有些同情,更有些理解。
其实这样的场景几乎发生在80%以上的孩子、家庭身上。
是孩子不听话吗?貌似不是;
是家长不懂得教育吗?似乎也不是。
那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在我看来是家长跟孩子的沟通上出现了很大的问题。我相信这对父母一定都很疼爱这个孩子,也一定希望他将来能有出息。但是,当孩子通过哭闹想要来解决一件事情或者一个问题的时候,他的父母竟没有跟他认真计较过或者说讨论过这种方式是否OK,也并未加以制止。
说实话,我在旁边看着心里好不为他可惜。我觉得如此下去,这个孩子长大了一定很讨人嫌,不是蛮不讲理就可能是个非常自私的人。作为家长,怎么可以允许他任意胡闹呢?这样的父母真是害了孩子。孩子有错误你不给他指出来,他会认为他那么做很对。所以家长跟孩子的沟通很重要。
旅行结束,在回国的飞机上,后排坐着一家人,爸爸妈妈带着三岁的哥哥还有一个刚满周岁的弟弟,刚上飞机哥哥就不听的大喊“我要看动画片”,弟弟不停地哭闹,无奈的爸爸妈妈只好哄完这个哄那个,因为是早班飞机,我在这个乱糟糟的环境里也睡着了,睡的正香的时候被后面弟弟的哭声吵醒,我对着孩子的妈妈说了一声“嘘”,谁知这个妈妈直接冲着我过来说“小孩子哭闹很正常,你是可以理解的,再说哪有小孩子不哭闹的?”我心里想“可是你家孩子已经哭闹一路了,我理解你,你是否能理解我呢?我很累想休息,下了飞机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其实这样的事情我想很多人都遇到过,我们被孩子的哭闹打扰着自己的情绪,我们试图说服自己不要去跟小孩子计较,要理解他们还小,如果我们在说服自己的时候遇到一个态度不好的家长,情绪就会到达一个顶点,轻一点不过是口舌之争,糟糕一点不过是上个热搜。
比如,前几天的一架由吉隆坡飞往武汉的航班上,夜色渐暗,飞机上灯光已经调暗,旅客们大部分进入了休息状态。但安静的环境,被一位孩子的长时间哭闹声打破了,孩子母亲怎么哄都哄不好。时间一久,前排的两位乘客有了意见。其中一个年轻女乘客对孩子母亲说:管一下你的孩子,谢谢。另一位男乘客也用略带烦躁的语气说:管好你的孩子!本以为是小事,没想到双方竟争吵起来。孩子母亲生气地回怼道:有本事以后就别生孩子!你们两个没道德,我一直在管,一直在管,没道德还好意思说,最好一辈子你们都别有孩子。
可见,沟通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情。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其实你所有的教育都在你平时的言传身教中,你的行为孩子都看在眼里,在三岁以前是孩子学习的第一个爆发期,你觉得他什么都不会什么都不懂,其实不然,他正在努力的学习着他接触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