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诗与酒

李白的诗与酒

李白的诗与酒

摘要:

李白一生放荡不羁,终生不仕,广交朋友,才华横溢,诗作甚丰。他大多数的诗作都是在半醉半梦中写就的,被后人称为“醉太白”。他一生嗜酒如命,以酒会友,以友舒怀,以酒为朋。他借酒助兴,诗中有酒,酒诗颇具深意。 李白承继了魏晋的名士风流,谱写了千古绝唱,其饮酒诗歌极具艺术魅力。 关键词:李白;诗;酒;醉;诗风

署名:2013级1班 潘美霖

正文:

中国的酒文化,源远流长,自古以来,骚人墨客与酒就结下了不解之缘。唐朝诗人李白,更是纵情诗酒,文采风流,千载之下,众口传诵,犹令人追慕不已。更兼他每每酒酣之时,文思泉涌,泼墨挥毫,一挥而就。现存李白诗千余首,奇葩异卉,煌煌熠熠,而其中与酒相涉者,据郭沫若《李白与杜甫》一书统计,竟有百分之十六,时人皆盛传称其“斗酒诗百篇”,遂有“诗仙”之美誉。李白身怀玉璧,抱负不凡,但终其一生,竟郁郁不得志。壮志难酬,英才白首,对个人而言乃是人生的悲剧,然李白将之变成生命的兴奋剂和强壮剂,诸多浮生悲喜,制成了千古佳酿。

李白一生主要生活在唐代的玄宗、肃宗时代,当时的唐王朝仍是繁荣富足的,社会上出现了一种追求“享乐”的风气。如其在《送裴十八图南归嵩山》(其一)说的:“何处可为别?长安青绮门。胡姬招素手,延客醉金樽。”观其《大车扬飞尘》:“中贵金黄金,连云开甲宅。路逢斗鸡者,冠盖何辉赫。鼻息干虹霓,行人皆怵惕”可见当时部分人的生活是如此奢侈,“享乐”成风。在这情况下,饮酒成风也就不足不奇了。在充满了矛盾和斗争、欢乐和痛苦中现实社会中,为了情感的发泄、精神上寄托,当时有不少诗人迷恋上饮酒。李贸在《致酒行》说:“零落栖迟一杯酒,主人奉斛客长寿。”如杜牧的《清明》:“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李白说得更直接:“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将进酒》),在这种追求享乐的社会中,李白对酒独有情忠也在所难免。当然,李白一生纵酒狂放,与他的主观思想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李白在《上安洲裴史书》中自称:“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在《赠张相镐二首》中亦称:“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见”,《与韩荆州书》:“十五学剑术”少年时期的李白可谓纵横百家,其目的在于将来建功立业,直取卿相,辅助君王。如其在《上安州裴长史书》中说:“以为士生则桑孤蓬矢,射乎四方,故知士大夫有四方之志,乃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他在《韩荆州书》中亦说:“愿君候不以富贵而骄之,寒贱而忽之,则三千宾中有毛遂,使白得颖脱而出,即其人焉。……三十成文章,历抵卿相。虽身长不满七尺,而心雄万夫。”可见,李白自小就有了“心雄万夫”的志向。但现实生活偏偏不如愿,使他在求仕途中历尽了坎坷,看透了人间百态。他的内心是抑郁苦闷的,见其《行路难》(其一):“欲渡黄河水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行路难》(其二):“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他对自己的仕途不得志,是苦闷、惆怅的。他建功立业的心迫切,而现实又无法让他建立奇功。李白在这种矛盾中彷徨、在抑郁中慨叹。酒自然就成了最好的排抑物。他在《秋浦歌》(其

七)中说:“醉上山公马,寒歌宁戚牛。“《宣州谢晀饯别校书叔云》:“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写出他内

心的苦闷,只有借酒当歌消去心中和愁闷。可见,李白饮酒是在对现实有深刻认识的基础上纵酒狂歌的。

李白的一生都以酒为伴,正如他自己在《襄阳歌》中所说:“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他在《将进酒》说:“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可见,他对酒的嗜好。现存的李白诗文中,至少有六分之一谈到饮酒。他求仕时饮,隐居时饮;得意时饮,失意时亦饮;宾朋相聚举杯畅饮,独自一人则“举杯邀明月”;有钱时烹羊宰牛下酒,无钱时典马当裘还是要饮。他就连写给妻子的《赠内》诗中也酒不离书“三百六十日,日日醉如泥。虽为李白妇,何异太常妻。”在《寄东鲁二稚儿》的家书中亦说:“南风吹归心,飞坠酒楼前。”他即使飘流他乡,亲情乡情充斥于心时,也忘不了酒。在我国古代文坛上虽有不少诗人喜欢饮酒,但没有一个象李白一样同兼“诗仙”和“醉圣”称号的。当然,李白饮酒不仅仅停留在酒肉之上,他借酒消愁,借酒吟诗、创作。因此,他的诗诗中有酒,酒中有诗,诗因酒而有了无穷的韵味。

李白于官场沉浮,观透人事,统治者的昏庸与人际的钻营,使李白的政治抱负未行先折,入世求名名流后世的愿景一朝破灭,酒借人胆,使李白敢于抨击统治者的荒淫无道给了他一个宣泄的窗口。在《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中:“君不能狸膏金距学斗鸡,坐令鼻息吹虹霓。君不能学哥舒横行青海夜带刀,西屠石堡取紫袍。吟诗作赋北窗里,万言不直一杯水。世人闻此皆掉头,有如东风射马耳。鱼目亦笑我,请与明月同。骅骝拳跼不能食,蹇驴得志鸣春风。折杨皇华合流俗,晋君听琴枉清角。巴人谁肯和阳春。楚地由来贱奇璞。黄金散尽交不成,自首为儒身被轻。一谈一笑失颜色,苍蝇贝锦喧谤声。曾参岂是杀人者,谗言三及慈母惊。”写出了对奸佞小人极尽苟且讨好统治者的厌恶,也写出了统治者不辨贤良的昏庸与世人轻贱才学之士的愤恨,更写出了自己平白遭到污蔑毁谤的冤苦。《乌栖曲》中:“姑苏台上乌栖时,吴王宫里醉西施。”一个“醉”字集中地暴露了吴王的荒淫无度,吴王夫差迷恋美色,荒废了政事,终于被越国所灭。在这里,诗人通过写昏君的纵情酒色,来讽刺统治者糜烂不堪的生活。酒中蔑虚名,人生须尽欢。李白心中高歌的治世之曲在现实的利刃下支离破碎,当他明白功名利禄都是虚华无实,醉心追逐只会落得人生苦短,不如杯中一酒能让人身心愉快,他已决心放下世人苦争不得的无妄之名,推崇及时行乐,同时也不断开导他人了悟现实。如《山人劝酒》中:“称是秦时避世人,劝酒相欢不知老。各守麋鹿志,耻随龙虎争。”《月下独酌》“所以知酒圣。酒酣心自开”,“当代不乐饮,虚名安用哉”。王侯开功建业,最终也要归于尘埃,若不及时把酒,自己辛苦追逐的名利也最终会随人逝而消,不复存在,还有何意义呢?正如《对酒》中:“自古帝王宅,城阙闭黄埃。君若不饮酒,昔人安在哉。”李白以酒忘忧,又在酒中受悟,不得不说是酒让李白脱离凡尘残龙暴虎争斗之苦,使李白的忧乱之心能归于狂放不羁超然之性,获得心得解放,快意余生。李白诗歌享誉后世,而他的酒亦与诗长存,李白将诗、酒与人生融合在一起,酒为灵诗为魂,浇筑出壮丽的诗篇,让世人看到了一幅幅别有醇香的境像,看到了一位清高傲岸卓尔不群的诗人,更让世人思悟人生存的真谛。

从李白的乐府诗、歌行体诗、绝句三种体裁中分析李白的诗与酒的关系。从中我们不难看出:诗与酒的关系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相互关系。

李白的一生是诗的一生,也是酒的一生。在酒的世界里,尽情的游乐和豪放,不受任何束缚,不向任何势力低头,在“一杯又一杯”的发散着醇香的酒中,在“一首又一首”抒发或豪放率真、或傲岸自负、或感伤激愤、或执着乐观精神的

诗篇中,度过了他时喜时悲的一生。酒给予了诗人创作思想的宽松环境,更给予诗人创作的胆量和魄力,而诗却使酒脱俗化雅,赋予它一种文化意义。

李白的一生以酒当墨,以心作笔,创作出了许许多多令人心旷神怡、被世人传颂的千古绝句,在诗坛上成为一件又一件亮丽的瑰宝。

参考文献:

林庚《唐诗综论·诗人李白》

赵莺《酒与李白的诗》

尹逊刚《诗酒文化中的李白》

肖兴政《李白求仕心理在其诗酒中的表现》

郭沫若《李白与杜甫》

字数:3011字

酒与李白的诗

2007年4月第4卷第4期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HubeiUniversityofEconomics(HumanitiesandSocialSciences)

Apr.2007Vol.4No.4

酒与李白的诗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安徽淮北235000)

要:李白是我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作中有相当部分是与酒有关的。本文试图通过分析李白的

酒诗,来分析饮酒在李白文学创作与生活中的作用,体会诗仙的创作意图。笔者试图通过三个方面来进行阐述,分别是:李白的饮酒与创作,借酒浇愁,以酒会友。

关键词:李白;饮酒;诗作

中国古代的诗人大都与酒沾点儿边,谈到酒名,若像梁山好汉那样排上坐次,恐怕没有谁能超过号称“醉圣”和“酒仙”的李白。历代歌咏李白的诗篇和描写李白的稗史、小说、戏曲、图画,绝大多数以酒为题或与酒有关。直至今日,“太白酒楼”、“太白遗风”的招牌仍遍布城市乡村。饮酒的诗人虽多,能诗酒齐名、流芳百世的,惟李白一人而已。

李白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有魅力的诗人之一。他才华横溢,骄傲,敏感、激情。在酒与诗的沉醉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独特的李白,是一个任其生命情性挥洒的生命,是一个生命的天境。他既是酒仙,又是诗仙,酒与诗,是李白的两项桂冠,也是李白生命的两个支撑点。他写诗必喝酒,喝酒必写诗,诗酒成就了李白的人生。酒是李白创作的重要灵感来源,时而借酒浇愁,以诗写酒,表达对现实对不满和超脱,时而在酒中纵情欢乐,挥洒豪情。

一、李白饮酒斗酒诗百篇

李白的好朋友,诗圣杜甫在《饮中八仙歌》中,分别赞美了唐代的八位知名度很高的饮者:贺知章、李瓒、李适之、崔宗之、苏晋、李白、张旭和焦遂。为他们各画了一张肖像画。其中对李白更是浓墨重彩的加以描绘,用形象生动的语言阐明了李白写诗与饮酒的关系:“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如此这般的诗酒狂客,古往今来恐李白一人耳。

我们来欣赏李白自己的《将进酒》,这是李白于天宝十一年(公元752年)与好友岑勋、元丘丹登高宴饮时,酒后所吐之“狂言”、真言,是一首借酒兴诗而创作的咏酒力作:“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李白的这首《将进酒》虽满纸”酒话“,但都是肺腑之言,全诗感情奔放,大起大落,恣态佯狂,言人所不敢言,人所不能言,具有震撼灵魂的艺术魅力。与其说是首劝酒歌,不如说是一篇饮者宣言。能写出这样震古铄今的酒歌,只有酒仙李白。难怪现在许多宾馆酒楼,都把李白这首《将进酒》挂在大厅或餐厅之内,供客人们欣赏,以助酒兴。

《把酒问月》也是李白借酒兴诗,以月喻己的一首酒诗: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云翳)灭尽清辉发。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这首诗明白晓畅,婉转如流,又富有人生哲理,耐人寻味。全诗十六句,从酒写到月,再从月,写到酒,从空间感受写到时间感受,从地上写到天上,从人间写到仙境,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完美、永恒而又神秘的月亮形象,同时也塑了一个飘逸出凡的诗人自我。李白的许多诗歌都借助了酒的神力。且不说字面上不见酒字的篇章,仅字面上有酒字的篇章就可以看出,李白酒入诗肠之时往往能诗兴大发,佳句连珠。除了这些之外,其他更多的诗作在下面的分析中将会详述。

二、李白借酒浇愁

李白才华横溢,有远大的政治抱负,但始终得不到朝廷的重用,长期浪迹江湖,坎坷一生。这一方面由于朝政腐败,官场黑暗,而另一方面也由于李白自身的性格原因:他恃才傲物,酗酒疏狂,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在仕途上很不得志,心中有“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行路难》其二)的怨愤。苦闷与愁绪时时象乌云一样笼罩在他的心头挥之不去。表现在他的酒诗中就是借酒消愁。《行路难》(其一)是李白的一首借酒浇愁的名诗:“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暑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这首诗是天宝三年(公元744年),李白被排挤出长安时,朋友为他饯行时写的.读了这首诗,我们可以想见,李白开始是愁得提不起酒兴,但后来想开了,又以酒洗愁肠,来他个“一饮三百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不然就不会有“海”这样豪迈的诗句。

《江夏赠韦南陵冰》是李白信酒浇愁的一首政治抒情

诗。记的是唐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李白在唐肃宗与永王李磷的夺权内讧中成了牺牲品,蒙受奇冤大屈,流放夜郎,途中遇赦放还,在江夏(今湖北武昌)遇见了在长安时的好朋友,当时被贬到南陵(今属安徽)任县令的韦冰。他乡遇故知,

・・131

又同是断肠人,酒宴之上,李白便将自己的满腔悲愤尽情诉与故人:“人闷还心闷,苦辛长苦辛。愁来饮酒二千石,寒灰重暖生阳春,我且为君槌碎黄鹤楼,君亦勾吾倒却鹦鹉洲”(全诗较长,只能摘句),人闷心闷,痛苦连痛苦,只有借酒浇愁,痛饮它二千石。汉代韩安国身陷囵国,还充满希望,自信能够死灰复李白越想越气,发出燃,我为什么不能呢#这是酒后的牢骚话。

了最强烈的悲愤:“要槌碎黄鹤楼,踢倒鹦鹉洲,恨不得把腐败与黑暗砸个稀巴烂。”

李白在武昌未能锤碎黄鹤楼,踢倒鹦鹉洲,紧接着来到湖南岳州又要铲除君山,平铺湘水。请看这首《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其三)》:“划(铲)却君山好,平铺湘水流。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乾元二年(公元759年1春,李白在流放夜郎途中,行至巫山遇赦,急忙返至江夏,在江夏活动一段时间,希望朝廷还能用他,活动毫无结果,幻想又落空,只好离开江夏来到岳州,遇到了族叔李哗,李哗此时也由刑部侍郎贬官岭南,两人同游洞庭,写下了这首想象奇特,怨气冲天的诗歌。他要铲除君山,让湘水毫无障碍地一泻千里。实际上是说要铲除世间的不平,让和自己一样有才华而不得施展的人才有一条平坦的大路可走$接着,诗人又用醉眼来观察周围景色,好像洞庭湖的水都变成了酒,那君山上的红叶不都是张张醉脸吗#然而这一切都只是李白天才的幻想,君山依然在世路仍坎坷。即使洞庭湖的水真的都变了酒,也冲不掉李白心中的“万古愁”。正所谓“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月下独酌》笔者也认为也是一首借酒浇愁的诗篇,全篇虽不着一个愁字,但句句都藏着一个愁字。请看:“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额度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诗人在花好月圆的良宵,酒兴大发,却没有一个亲朋好友来陪他喝酒,只好邀天上的月亮和自己的影子共饮,且饮且歌,且饮且舞,直至酩酊大醉,醉语连连。但酒醒之后,连月亮和影子也与他分别了诗人是多么孤独,多么寂寞,多么凄凉$在这种情况之下,感情极为丰富的诗人能不愁吗?

三、李白以酒会友,纵情欢乐

孟子・梁孟子有句名言:“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惠王下》)与朋友一起喝酒,就是与人共享快乐,一个人的快乐就变成了两个人的快乐。开元末年,李白移家东鲁,在初入鲁时李白就写了一首《客中行》的名篇,表明了自己好酒交朋的人生态度:“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李白随乡入俗加交友好酒的名声,很快地就传遍了齐鲁大地,在鲁中他结识了几个志同道合者,他们是孔巢父、陶沔、张叔明、裴政、韩淮等人。他们这一帮诗朋酒友在徂徕山“酣歌纵酒,时号‘竹溪六逸’”(《旧唐书・李白传》很明显是模仿魏晋时的名士饮酒集团)这个“竹溪六逸”“竹林七贤”的。李白因此名声大噪,后来的奉诏入京,虽说是受到了玉真公主等人的举荐,但与他“竹溪六逸”的诗酒名

士生涯,也是有一定关系的。

李白是一个好交朋友的人,像陆调,就是李白的好友。“(此指洛阳)的斗鸡徒和恶少李白曾经在洛阳北门遭到‘五陵’的围困,是陆调带着宪台的兵士给李白解了围。从此二人结为挚友。”李白到江东游历时专门带着新丰美酒乘船来到陆调家,访友叙旧,一畅别怀:“挂席候海色,当风下长洲。多沽新丰酉录,满载剡溪船。中途不遇人,直到尔门前。大笑同一醉,取乐(《叙旧赠江阳宰陆调》)平生年。”

接下来几首诗,李白或酣歌送友,或对酌酒醉,或寻友醉吟。“昔日绣衣何足荣,今日贯酒与君倾。暂就东山赊月色,酣歌一夜送泉明。”(《送韩侍御之广德》)“风落吴江雪,纷纷入酒杯。山翁今已醉,舞袖为君开。”(《对酒醉题屈突明府厅》)“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相携至田家,童稚开荆扉。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欢言得所憩,美酒”(《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聊共挥。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置酒》)这些诗作中的酒,已经超出了酒本身的物质内涵,而变成了一种美好感情的寄托,正是中国传统酒文化的一个真实写照。

李白虽然一生不得志,但他毕竟是一位心胸豁达、性情豪放的浪漫主义诗人。在他的酒诗中,既有借酒浇愁的篇章,也有纵酒欢乐的篇章。比如《山中与幽人对酌》就是一首饮酒的华章:“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在山花烂漫的时候,与自己心仪的高人(幽人)对酌,心情好极了,能不一杯接一杯的喝吗#喝醉了,就很直率的对朋友说,我要睡了,你先走吧,明天再来喝,别忘了把琴带来。我们明天抚琴饮酒。短短四句诗,就形象描绘出了一幅“酒逢知己千杯少”的画面。人物形象鲜活生动,酒趣盎然。

此外,酒仙李白还为我们留下了许多赞美名酒、酒具、饮酒环境以及怀念酿酒师的佳作。“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盏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客中作》(《)美酒郁金香,盛在美具玉碗之中,呈现出美丽的琥珀光泽,热情的主人又频频劝酒,怎不叫诗人陶醉;让人产生宾至如归之感,有点乐不思蜀了短短四句诗,既赞美了酒,又赞美了酒具,还赞美了好客的主人,同时也赞美了美酒产地南陵(今山东枣庄市)。读来令人拍案叫绝。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李白对酒和诗的态度。诗和酒已经浸润到了李白的生活当中,他在诗中写酒,在酒中找诗,在诗与酒中开创了一代浪漫主义诗风。

参考文献:

[1]葛景春.唐诗与酒石家庄[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2]袁行霈.中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3]王琦.李太白全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7.

[4]童庆炳.中国古代心理诗学与美学[M].北京:中华书局,1992.[5]乔象钟.李白论[M].济南:齐鲁书社,1986.[6]裴斐.李白十论[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l981.

论李白的诗与酒

【摘 要】李白号称诗仙、酒仙,酒以诗为名,诗以酒为名,写下了不少著名的带有传奇色彩的弥漫着沁人心脾酒香的诗篇。诗与酒在他的笔下得到完美结合,构成李白诗歌交响乐中最精彩的篇章。

  【关键词】李白;酒;诗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何等痛快淋漓豪迈奔放。

  一、酒助李白诗歌创作

  酒可以激发诗人创造的激情、丰富的想象和浪漫的情怀。在李白那里,酒醉的迷狂与艺术精神是同一境界。李白借助酒把生命的激情转化为奇瑰的诗篇,同时也通过诗歌的创作抒写自己的人生理想,展示自己的人格风采。酒、诗与李白的个体合为一体,观李白的酒态可以看出他的诗情,读李白的诗歌可以想见其人格。

  杜甫称,“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更增加了李白诗仙的知名度。李白有嗜酒之行动,还有爱酒之理论:“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天地既爱酒,爱酒不愧天。”(《月下独酌・其二》)李白醉中所作之诗,有一种排山倒海的力量,体现一种壮美。在醉中,他热血沸腾,心潮汹涌:“啸起白云飞七泽,歌吟渌水动三湘!”(李白《自汉阳病酒归寄王明府》)他的长篇歌行,多写于醉中。象他的《玉壶吟》、《梁园吟》、《江上吟》、《笑歌行》、《悲歌行》、《行路难》、《把酒问月》、《答五十二寒夜独酌有怀》等都是酒后即兴之作。最能代表他这类作品的就是他的名作《将进酒》,这首诗是劝酒歌,诗中虽然语含悲愤,惜时不我遇,叹岁月蹉跎,但语句雄奇,豪气盖世。

  酒使诗人胸中的矛盾一次次化解,使手中的笔传神,在悲愤之中还跳跃着乐观的音符,在牢骚之外也颇有旷达的笔墨。时代在他心中激起的种种思想感情,使他不能安静,总想借什么相当的东西把它们抒发出来,酒就成了他抒发激情的最佳对象。“愁来饮酒二千石,寒衣重暖生阳春。”(《江夏赠韦南陵冰》)“涤荡千古愁,流连百壶饮。”(《友人会宿》)在黑暗现实面前,只有大量的酒,才使他冷如死灰的心得到一些温暖。

  酒犹如他的能源,帮助他排除忧愤,自慰自解,增强他斗争的信心和勇气。严羽评曰:“一往豪情,使人不能字句赏摘。盖他人作诗用笔想,太白但用胸口一喷即成,此其所长。”此语所言极是,正是酒激起李白的满腔豪情,写出了这样激情澎湃,势如江河的壮美诗篇。李白酒后悠然自得,自笑自舞,独步幽境,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田家有美酒,落日与之倾。醉里弄归月,遥欣稚子迎。”(《游谢氏山亭》)“对酒不觉暝,落花盈我衣。醉起步溪月,写还入亦稀。”(《自遣》)但他最拿手的还是月下的醉吟之词。那金樽中的月亮是李白最喜爱的东西。因为只有在月光下,这个世界才会变得更加朦胧而富有诗意。而只有在朦胧的醉眼中,才能发现和看到平时生活中所看不到的东西,心灵也只有在醉意的虚幻中,“耐可乘流直上天?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其二)。“酒不醉人人自醉”,在似醉非醉之中,诗人的意志自由伸展,情感自由挥洒,思维处于一种奇妙的境地。酒让李白的神智产生了麻醉,却使他的思维意识获得升华,创造能量得到意想不到的迸发,各种情感和心绪一一被灵感点缀出来,情感一旦在诗与酒的交融处找到自己的领地,不仅成为审美活动的动力,而且伴随着诗人的整个艺术创造过程,情感得到毫无阻碍的渲泄和抒发,从而使他冲破束缚走向自由的创造,灵感自然而然得到显现。李白的《月下独酌四首》《将进酒》正是在这种状态下吟诵出的。就是在这种独特的心境中,产生出一种独特的创作能量,创作出的作品比起某些完全受制了理性作用所产生的作品更加接近和反映出艺术的真实,从而真实无饰地展现出诗人丰富而深邃的内心世界,因而具有不朽的价值和永恒的生命力,成为激励后人,流传千古之名作。

  二、酒助李白诗歌豪放

  饮酒不仅增添了李白傲视王侯的气概,张扬了他的人格力量,而且使他天真浪漫,狂逸纯朴的真性情自然流溢而出。通过狂饮醉歌,李白向世人袒露出自己自然率真的个性。“愁来饮酒二千石,寒灰重暖生阳春。”(《赠汉阳辅录事二首》)诗人的自我在酒中极度扩张,气吞山河,直到移山倒海,狂豪之气呼之欲出。“举杯向天笑,天迥日西照。”(《独酌清溪江祖石上寄权昭夷》)宇宙中夕阳下兀立着手持酒杯,仰天大笑的诗人,天地间只剩下狂放的自我,大有欲与天公试比高的气概。“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宣城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借酒浇愁,愁思无劲,这是人生不得意的呼喊。无论是浅酌低吟,还是痛饮高歌,是一人独酌,还是两人对饮,李白的真性情都从酒中自然流出,酒中浸泡着的是李白那颗纯真的赤子之心。此时的李白饮酒,不是用以麻醉自我,也不是借以逃避现实,而是用来表现自我,实现个体生命的价值,追求自由的人生。酒是生命的汁液,给李白以豪情,酒是人生的明镜,映照出李白豪迈率真的个性。

  酒在李白身上已转化为生命意志,使他的内在情感得以自由地宣泄,个体的意志得以扩张,使他的精神与宇宙自然融为一体,在自由的世界中徜徉。“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下独酌》)花间月下,诗人把酒独酌,却不感到孤独,相反却兴致勃发,举杯邀月共饮,歌舞与身影相伴。“明月皎洁,花影婆娑,玉宇澄澈,不染纤尘,诗人已与自然同化,个体与宇宙合一,主体与客体相融无间。”诗人已将自己的生命意识汇入自然之中,使自己与自然一样走向永恒。

  “逍遥”,是李白在失意后所表现出的旷达人生观,“思对一壶酒,澹然万事闲”(《春日独酌其二》),显示李白处世态度,此诗,体现了诗人的道家思想。诗人的内心是极想出仕的,然而在四处碰壁后,便将出仕思想放纵诗酒,“青莲居士谪仙人,酒肆藏名三十春,湖州司马何须问,金粟如来是后身”(《答湖州迦叶司马问白是何人》)。颓废,消极,然而这种思想,却掩藏不住诗人那颗滚烫的心。“无为”只是社会的不允许。“行路难”的哀叹,换成了“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把酒问月》)何等逍遥,何等旷达。

  三、借酒消愁

  曹操在他的《短歌行》中高唱:“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李白满怀报国热情,准备大鹏展翅,但是社会现实残酷地粉碎了他的大济天下苍生的壮志。此时,酒成了诗人最好的解脱,也成了诗人在雄心壮志破灭后的最大安慰。把酒当成了消愁的工具,在饮酒中打发日子,在饮酒中寄托自己的无奈与忧伤,“举杯销愁愁更愁,抽刀断水水更流,”(《宣城谢眺楼饯别校叔云》),可见愁之深,愁之重。我们也可见诗人在理想破灭后的悲愤。特别其在贬夜郎后所写的诗中,更深沉地体现这类思绪。“暝投永华寺,宾散予独醉。愿结千江流,添成万行泪”(《流夜郎永华寺寄浔阳群官》)。无边的惆怅,无限的空虚,在悲愤的诗人笔下显得动人心弦。

  四、借酒行乐

  在人生的理想数次不能实现后,李白的诗流露出及时行乐、纵酒狂欢的消极虚无思想和表现求仙访道、炼丹服药的宗教迷信。他描写妇女和爱情题材的诗,也有少数存在庸俗情调。他完全把自己泡在酒里,在酒中寻找那种落魄与寂寞。”“千金骏马换小妾,笑坐雕鞍歌《落梅》。车旁侧挂一壶酒,凤萧龙管行相催。”(《襄阳歌》)诗中对淫乐生活的追求,不作丝毫掩藏,特别是

  其被放逐出长安,赐金奉还后,其“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但得酒中趣,勿为醒者传”(《月下独酌四首》),这种思想也就更加明显了。不知何处是他乡。”(《客中行》)好个“不知何处是他乡”,其实这不过是诗人以酒消愁的另一种表达方式罢了。用现实的流行语说,即是“玩世不恭”。李白有很多的朋友,到他人生的后期,落魄的他也只能靠朋友接济了。所以,他的酒诗中有很多是写友情的赠答诗。

李白的诗与酒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李白的诗与酒

作者:张剑波

来源:《语文周报·高中教研版》2012年第41期

李白的一生是矛盾的。李白从小抱有“辅弼天下”的志向,但一直不得志,他把时代投射的假相当作真实的感觉,并以为可在这种环境中去实现自己的理想。李白一生又是浪漫的,他张扬自我,豪放不羁,洒脱乐观,如一位飘逸不群的仙子出于浊世而不染。无论有几多矛盾几度挫折,他仍有着“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豁达,等待着“大鹏飞兮振八裔”。享受长安城的锦乡繁华要以摧眉折腰为代价,这不是诗人想要的快乐老家,人生在世不如意,索性归去,乘一叶扁舟。

矛盾与浪漫,使李白爱酒成为必然。在矛盾中坚持浪漫,以浪漫去对抗矛盾,这种激烈的碰撞是惊心动魄的,诗人可以在酒的世界里忘记伤痛,得到片刻放松。

一、坎坷一生

李白早期曾受过很好的教育,除儒家经籍外,还有六甲和百家等;他的生活情趣和才能也是多样的,二十岁以后,他开始在蜀中漫游,曾登峨眉,青城诸名山。这些生活经历,对李白豪放的性格和诗风的形成有重要影响,但也造成他的思想的复杂性。

当他二十五岁初出夔门时,正是身钟巴山蜀水之灵秀,胸怀报效国家的热忱走向政治、文化中心长安的。他满怀信心地想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憧憬着自己功成名就的光环。在这以后的十年内,诗人漫游了长江、黄河中下游的许多地方,他的漫游有恣情快意的一面,但也有他的政治目的。

到天宝元年,李白四十二岁,终因吴筠的推荐,唐玄宗下诏征赴长安,玄宗所赏识的只是李白的才华,把他当作点缀升平和宫廷生活的御用文人,这不能不使李白感到他的政治理想的破灭,他上书请还,他的心情是沉重的。

天宝三载春,李白离开长安后,再度开始了他的漫游生活。这时期李白的生活是窘困的,心情也很悲愤,但始终没有丧失他的乐观和自信,他仍然关心国事,希望重获朝廷任用,他相信自己“才力犹可倚,不惭世上英”。

天宝十四载,安史之乱爆发,李白由宣城避地剡中,不久即隐居于庐山屏风叠,密切地注视着事件的发展。次年十二月他怀着消灭叛乱、恢复国家统一的志愿应邀入永王李璘幕府。永王触怒肃宗被杀后,李白也因此获罪,被下浔阳狱,出狱后,又被判处长流夜郎,李白这时已五十八岁。乾元二年,李白西行至巫山,因遇大赦,得放还。他经江夏、岳阳、浔阳至金陵,往来于金陵、宣城间。上元二年,李白六十一岁,闻太尉李光弼率大军征讨史朝义,他由当涂

酒与李白的诗

2007年4月第4卷第4期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HubeiUniversityofEconomics(HumanitiesandSocialSciences)

Apr.2007Vol.4No.4

酒与李白的诗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安徽淮北235000)

要:李白是我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作中有相当部分是与酒有关的。本文试图通过分析李白的

酒诗,来分析饮酒在李白文学创作与生活中的作用,体会诗仙的创作意图。笔者试图通过三个方面来进行阐述,分别是:李白的饮酒与创作,借酒浇愁,以酒会友。

关键词:李白;饮酒;诗作

中国古代的诗人大都与酒沾点儿边,谈到酒名,若像梁山好汉那样排上坐次,恐怕没有谁能超过号称“醉圣”和“酒仙”的李白。历代歌咏李白的诗篇和描写李白的稗史、小说、戏曲、图画,绝大多数以酒为题或与酒有关。直至今日,“太白酒楼”、“太白遗风”的招牌仍遍布城市乡村。饮酒的诗人虽多,能诗酒齐名、流芳百世的,惟李白一人而已。

李白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有魅力的诗人之一。他才华横溢,骄傲,敏感、激情。在酒与诗的沉醉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独特的李白,是一个任其生命情性挥洒的生命,是一个生命的天境。他既是酒仙,又是诗仙,酒与诗,是李白的两项桂冠,也是李白生命的两个支撑点。他写诗必喝酒,喝酒必写诗,诗酒成就了李白的人生。酒是李白创作的重要灵感来源,时而借酒浇愁,以诗写酒,表达对现实对不满和超脱,时而在酒中纵情欢乐,挥洒豪情。

一、李白饮酒斗酒诗百篇

李白的好朋友,诗圣杜甫在《饮中八仙歌》中,分别赞美了唐代的八位知名度很高的饮者:贺知章、李瓒、李适之、崔宗之、苏晋、李白、张旭和焦遂。为他们各画了一张肖像画。其中对李白更是浓墨重彩的加以描绘,用形象生动的语言阐明了李白写诗与饮酒的关系:“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如此这般的诗酒狂客,古往今来恐李白一人耳。

我们来欣赏李白自己的《将进酒》,这是李白于天宝十一年(公元752年)与好友岑勋、元丘丹登高宴饮时,酒后所吐之“狂言”、真言,是一首借酒兴诗而创作的咏酒力作:“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李白的这首《将进酒》虽满纸”酒话“,但都是肺腑之言,全诗感情奔放,大起大落,恣态佯狂,言人所不敢言,人所不能言,具有震撼灵魂的艺术魅力。与其说是首劝酒歌,不如说是一篇饮者宣言。能写出这样震古铄今的酒歌,只有酒仙李白。难怪现在许多宾馆酒楼,都把李白这首《将进酒》挂在大厅或餐厅之内,供客人们欣赏,以助酒兴。

《把酒问月》也是李白借酒兴诗,以月喻己的一首酒诗: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云翳)灭尽清辉发。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这首诗明白晓畅,婉转如流,又富有人生哲理,耐人寻味。全诗十六句,从酒写到月,再从月,写到酒,从空间感受写到时间感受,从地上写到天上,从人间写到仙境,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完美、永恒而又神秘的月亮形象,同时也塑了一个飘逸出凡的诗人自我。李白的许多诗歌都借助了酒的神力。且不说字面上不见酒字的篇章,仅字面上有酒字的篇章就可以看出,李白酒入诗肠之时往往能诗兴大发,佳句连珠。除了这些之外,其他更多的诗作在下面的分析中将会详述。

二、李白借酒浇愁

李白才华横溢,有远大的政治抱负,但始终得不到朝廷的重用,长期浪迹江湖,坎坷一生。这一方面由于朝政腐败,官场黑暗,而另一方面也由于李白自身的性格原因:他恃才傲物,酗酒疏狂,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在仕途上很不得志,心中有“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行路难》其二)的怨愤。苦闷与愁绪时时象乌云一样笼罩在他的心头挥之不去。表现在他的酒诗中就是借酒消愁。《行路难》(其一)是李白的一首借酒浇愁的名诗:“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暑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这首诗是天宝三年(公元744年),李白被排挤出长安时,朋友为他饯行时写的.读了这首诗,我们可以想见,李白开始是愁得提不起酒兴,但后来想开了,又以酒洗愁肠,来他个“一饮三百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不然就不会有“海”这样豪迈的诗句。

《江夏赠韦南陵冰》是李白信酒浇愁的一首政治抒情

诗。记的是唐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李白在唐肃宗与永王李磷的夺权内讧中成了牺牲品,蒙受奇冤大屈,流放夜郎,途中遇赦放还,在江夏(今湖北武昌)遇见了在长安时的好朋友,当时被贬到南陵(今属安徽)任县令的韦冰。他乡遇故知,

・・131

又同是断肠人,酒宴之上,李白便将自己的满腔悲愤尽情诉与故人:“人闷还心闷,苦辛长苦辛。愁来饮酒二千石,寒灰重暖生阳春,我且为君槌碎黄鹤楼,君亦勾吾倒却鹦鹉洲”(全诗较长,只能摘句),人闷心闷,痛苦连痛苦,只有借酒浇愁,痛饮它二千石。汉代韩安国身陷囵国,还充满希望,自信能够死灰复李白越想越气,发出燃,我为什么不能呢#这是酒后的牢骚话。

了最强烈的悲愤:“要槌碎黄鹤楼,踢倒鹦鹉洲,恨不得把腐败与黑暗砸个稀巴烂。”

李白在武昌未能锤碎黄鹤楼,踢倒鹦鹉洲,紧接着来到湖南岳州又要铲除君山,平铺湘水。请看这首《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其三)》:“划(铲)却君山好,平铺湘水流。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乾元二年(公元759年1春,李白在流放夜郎途中,行至巫山遇赦,急忙返至江夏,在江夏活动一段时间,希望朝廷还能用他,活动毫无结果,幻想又落空,只好离开江夏来到岳州,遇到了族叔李哗,李哗此时也由刑部侍郎贬官岭南,两人同游洞庭,写下了这首想象奇特,怨气冲天的诗歌。他要铲除君山,让湘水毫无障碍地一泻千里。实际上是说要铲除世间的不平,让和自己一样有才华而不得施展的人才有一条平坦的大路可走$接着,诗人又用醉眼来观察周围景色,好像洞庭湖的水都变成了酒,那君山上的红叶不都是张张醉脸吗#然而这一切都只是李白天才的幻想,君山依然在世路仍坎坷。即使洞庭湖的水真的都变了酒,也冲不掉李白心中的“万古愁”。正所谓“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月下独酌》笔者也认为也是一首借酒浇愁的诗篇,全篇虽不着一个愁字,但句句都藏着一个愁字。请看:“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额度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诗人在花好月圆的良宵,酒兴大发,却没有一个亲朋好友来陪他喝酒,只好邀天上的月亮和自己的影子共饮,且饮且歌,且饮且舞,直至酩酊大醉,醉语连连。但酒醒之后,连月亮和影子也与他分别了诗人是多么孤独,多么寂寞,多么凄凉$在这种情况之下,感情极为丰富的诗人能不愁吗?

三、李白以酒会友,纵情欢乐

孟子・梁孟子有句名言:“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惠王下》)与朋友一起喝酒,就是与人共享快乐,一个人的快乐就变成了两个人的快乐。开元末年,李白移家东鲁,在初入鲁时李白就写了一首《客中行》的名篇,表明了自己好酒交朋的人生态度:“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李白随乡入俗加交友好酒的名声,很快地就传遍了齐鲁大地,在鲁中他结识了几个志同道合者,他们是孔巢父、陶沔、张叔明、裴政、韩淮等人。他们这一帮诗朋酒友在徂徕山“酣歌纵酒,时号‘竹溪六逸’”(《旧唐书・李白传》很明显是模仿魏晋时的名士饮酒集团)这个“竹溪六逸”“竹林七贤”的。李白因此名声大噪,后来的奉诏入京,虽说是受到了玉真公主等人的举荐,但与他“竹溪六逸”的诗酒名

士生涯,也是有一定关系的。

李白是一个好交朋友的人,像陆调,就是李白的好友。“(此指洛阳)的斗鸡徒和恶少李白曾经在洛阳北门遭到‘五陵’的围困,是陆调带着宪台的兵士给李白解了围。从此二人结为挚友。”李白到江东游历时专门带着新丰美酒乘船来到陆调家,访友叙旧,一畅别怀:“挂席候海色,当风下长洲。多沽新丰酉录,满载剡溪船。中途不遇人,直到尔门前。大笑同一醉,取乐(《叙旧赠江阳宰陆调》)平生年。”

接下来几首诗,李白或酣歌送友,或对酌酒醉,或寻友醉吟。“昔日绣衣何足荣,今日贯酒与君倾。暂就东山赊月色,酣歌一夜送泉明。”(《送韩侍御之广德》)“风落吴江雪,纷纷入酒杯。山翁今已醉,舞袖为君开。”(《对酒醉题屈突明府厅》)“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相携至田家,童稚开荆扉。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欢言得所憩,美酒”(《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聊共挥。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置酒》)这些诗作中的酒,已经超出了酒本身的物质内涵,而变成了一种美好感情的寄托,正是中国传统酒文化的一个真实写照。

李白虽然一生不得志,但他毕竟是一位心胸豁达、性情豪放的浪漫主义诗人。在他的酒诗中,既有借酒浇愁的篇章,也有纵酒欢乐的篇章。比如《山中与幽人对酌》就是一首饮酒的华章:“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在山花烂漫的时候,与自己心仪的高人(幽人)对酌,心情好极了,能不一杯接一杯的喝吗#喝醉了,就很直率的对朋友说,我要睡了,你先走吧,明天再来喝,别忘了把琴带来。我们明天抚琴饮酒。短短四句诗,就形象描绘出了一幅“酒逢知己千杯少”的画面。人物形象鲜活生动,酒趣盎然。

此外,酒仙李白还为我们留下了许多赞美名酒、酒具、饮酒环境以及怀念酿酒师的佳作。“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盏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客中作》(《)美酒郁金香,盛在美具玉碗之中,呈现出美丽的琥珀光泽,热情的主人又频频劝酒,怎不叫诗人陶醉;让人产生宾至如归之感,有点乐不思蜀了短短四句诗,既赞美了酒,又赞美了酒具,还赞美了好客的主人,同时也赞美了美酒产地南陵(今山东枣庄市)。读来令人拍案叫绝。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李白对酒和诗的态度。诗和酒已经浸润到了李白的生活当中,他在诗中写酒,在酒中找诗,在诗与酒中开创了一代浪漫主义诗风。

参考文献:

[1]葛景春.唐诗与酒石家庄[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2]袁行霈.中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3]王琦.李太白全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7.

[4]童庆炳.中国古代心理诗学与美学[M].北京:中华书局,1992.[5]乔象钟.李白论[M].济南:齐鲁书社,1986.[6]裴斐.李白十论[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l981.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