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写作手法

河北中考文言文中心思想写作手法及文言虚词总结

文言文中心及写作手法等

理解性默写

新学期又开始了,我校要迎来一批新同学,请你从本文中为学校选择一句话制成欢迎横幅。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习与思考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孔子在《论语•为政》中早就有了精辟的论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两小儿辩日》中,孔子面对小儿的争辩“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如果你是故事中的孔子,你会用《〈论语〉八则》中的哪句话作答?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生活中表示既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用《论语》中的话: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强调人在恶劣环境中更要坚守气节的句子是: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

主体思路:

第一段:论述生和义的关系:用“鱼”比喻 生 ,用“熊掌”比喻 义 ,用“舍鱼而取熊掌”比喻 舍生而取义 ,又把生 和义 进行对比,指出人世间有比生命更可贵的,就是义(或“正义”),有比死亡更可怕的,就是 不义(或“苟且偷生的卑劣行径”),从而证明本段论点 舍生而取义 。

第二段:论述利和义的关系:首先列举“贫者不食嗟来之食”的例子,正面论证重义轻利的行为,接着列举“有人不辩礼义而受万钟”的例子,反面论证重义轻利的行为,两个事例之间构成对比论证。最后归结:失其本心。 “本心”就是人原来固有的“羞恶之心”,也就是“义”、“善”的本性。

中心答题点:舍生取义

理解性默写:

孟子认为能做到舍生取义的人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孟子认为失其本心的行为时: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能体现“性本善”思想的句子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文中与“嗟来之食”的意思一致的是: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写作特色:

1.逻辑严密,雄辩有力。2.运用比喻,通俗易懂。3.正反对比,说理透彻。

主体思路:

全文的中心论点是: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围绕中心论点,孟子在文中主要论述了 造就人才 和 治理国家 两方面的问题。文章开头列举了六个人物的事例,他们共同的特点是出身贫贱,历经磨难,最终都有所作为。

中心答题点: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经受一番痛苦的磨练。

理解性默写:

说明人才经历艰苦磨练最终作用的句子是: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中华民族再危机面前不屈服,困境中求生存,逆境中求发展,正如孟子所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写作特色:

1.层层推进,结构严密。(层层深入论证中心论点。)2.善用修辞,气势磅礴。(排比的修辞手法,颇有气势,增强了语势,雄辩有力。)3.多用短句,琅琅上口。

理解性默写:

1、《曹刿论战》中反映战前政治准备,表现“取信于民”的战略思想的一句话是: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曹刿冲破阻挠,坚持进见鲁庄公的原因是: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3、曹刿在对战争的论述中提出追击敌兵时机的句子是:视其辙乱,望其旗靡;

4、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最重要的条件是什么?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5、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原因是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6、

主体思路:

这篇课文生动地记叙了邹忌讽齐王纳谏,使齐王广开言路、修明政治的故事。标题中的“讽”使动词,讽喻的意思,特指下对上委婉的规劝。本文第一段写邹忌与徐公比美,不因妻、妾、客的赞美而自喜,而是从中悟出直言不易的道理;第二段,写邹忌以切身经历设喻,讽谏齐王除弊纳谏。第三段写齐王纳谏取得了卓越成效。 中心答题点:以切身经历委婉的规劝齐王除弊纳谏,表现邹忌有自知之明、敢于进谏、善于进谏。

理解性默写:

表明“王之蔽甚矣”的句子是: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纳谏取得卓越成效的句子是:在国内: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在国外:皆朝于齐

除弊纳谏的结果: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写作特色:1.设喻说理,以小喻大。以生活小事来说明纳谏的重要,娓娓道来,入情入理

2.语言生动幽默。

6主体思路

报先帝(知遇之恩),忠陛下(提出建议),以及北定中原的决心。(兴复汉室)

理解性默写:

(1)诸葛亮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是: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2)诸葛亮希望后主不要随便看轻自己的句子是:不宜妄自菲薄;

(3)《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的两句“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一致。

(4)诸葛亮给刘禅建议中最重要的一条是:亲贤臣,远小人

(5)表现作者无意于功名的句子是: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6)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写出自己在刘备“三顾茅庐”前躬耕南阳时心态的句子是: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7)通过对比写出先后汉兴隆及衰败原因的句子是: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8)诸葛亮在刘备几乎全军覆没的处境下,出任军师,追随刘备创业。他在《出师表》中写到: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9)表达了作者对刘氏父子感情的句子是: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中心思想: 以恳切的言辞,针对当时的局势,反复劝勉刘禅要继承先主刘备的君志,开张圣听,赏罚严明,亲贤远佞,以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表现了诸葛亮“北定中原”的坚强意志和对蜀汉忠贞不二的品质。

7《马说》

内容及思路:伯乐对千里马起决定作用(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的遭遇→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描写食马者的愚妄无知→点明主旨

中心答题点:表达作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懑之情。

重点句默写:

②千里马埋没的根本原因: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③千里马埋没的直接原因: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④体现统治者愚妄无知: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5、写伯乐对千里马起决定作用的句子是?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6.怀才不遇的人常借用《马说》慨叹自己的两句话是: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7、体现千里马的悲惨遭遇的句子是?

祗辱于奴隶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写作特色:

《马说》用了托物寓意的写法(伯乐比喻能识别人才的封建统治者。千里马比喻人才。食马者比喻愚妄浅薄的封建统治者)和层层深入的结构方式.

8《陋室铭》

内容及思路:比行开头→点明主旨: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环境幽雅、交往儒雅、情趣高雅→以古贤人自况→画龙点睛:何陋之有

中心答题点:表现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安贫乐道的情趣。

重点句默写:

① 主旨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② 环境幽雅: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③ 交往儒雅: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④ 情趣高雅: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写作手法:托物言志

9《小石潭记》

内容及思路:移步换景发现小石潭→潭中景物(水:清澈 石:奇异 树:青葱 鱼:欢乐)→小潭源流(溪身:曲折蜿蜒 岸势:参差不齐)→潭中气氛(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记录同游者

中心答题点:通过对幽深冷寂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孤凄悲凉的感情。(作者寄情山水、排遣郁闷,但乐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又会感到孤凄悲凉。)

重点句默写:

① 侧面体现潭水清澈的句子: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② 动静结合描写游鱼的句子: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③ 描写溪身形状的句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④ 描写小石潭氛围的句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写作特色:

1、移步换景。2、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10《岳阳楼记》

内容及思路:交代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和写作缘由→总写洞庭湖一带的雄伟景象,并引出“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分写迁客骚人览悲景生悲情和览喜景生喜情→抒发作者的旷达胸襟及政治抱负。

中心答题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抱负。

重点句默写:

① 写作本文的背景及原因:政通人和,百废俱兴;属予作文以记之。

② 岳阳楼的全景: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③ 从空间上描写洞庭湖雄伟景象: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④ 从时间上描写洞庭湖雄伟景象: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⑤ 迁客骚人悲伤之情: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⑥ 洞庭湖月夜美景: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⑦ 迁客骚人喜悦之情: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⑧ 古仁人旷达胸襟: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⑨ 古仁人忧国忧民的句子: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⑩ 表现作者政治抱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写作特色:

1.将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结合在一起。2.文章环环相扣,层层蓄势,气象宏伟。3.语言凝炼,作者采用骈散结合的句法。

11《桃花源记》

① 描写桃花林优美景色的语句是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② 描写了桃花源的美好的自然环境的句子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③ 表现“村人”热情待客的句子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12《三峡》

①文中写出三峡山连绵不断特点的句子是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②正面写山高峻挺拔的是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③侧面表现山高峻的句子是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④总结述春冬之景的是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⑤总述夏水凶险的句子是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⑤ 表现水清的句子是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中心思想:

《三峡》通过三峡形势和四季景色的描绘,显示了祖国河山的雄伟壮丽,表现了作者深爱

祖国河山之情,同时抒发了对渔民艰险、痛苦生活的悲悯(怜悯)。

13《爱莲说》

中心答题点:不慕名利,洁身自好,鄙弃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

重点句默写:

1、描写莲花高洁质朴的句子(比喻君子在污浊环境中不同流合污的,在优越的环境中不炫耀自己的句子或者 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对比,集中表现莲高洁品质,现在人们常用来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洁自好的句子)是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最能概括莲花高贵品质的句子是(主旨句):莲,花之君子者也。

3、公园花展,观赏牡丹的人总比观赏其它花的人多,用《爱莲说》中的话来说,就是: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4、写君子行为方正,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5、写莲清高、比喻君子态度严肃不可轻侮的句子是: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写作方法:托物言志。

14《记承天寺夜游》

内容及思路:

《记承天寺夜游》这篇文言文,是苏轼在被贬于黄州的困苦境遇中所写的。这篇仅有84字的短文,写一个月光皎洁的夜晚,作者无法睡眠,到承天寺去找好友张怀民,两个人一同在月光入水的庭院中漫步。作者以诗一样的笔触描绘了月色之美,创造了一个清冷皎洁的意境,同时也流露出遭贬中自我排遣的特殊心境。

中心答题点:被贬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自我排遣忧闲的达观。 重点句默写:

1、全文以“月光(月色)”为线索,依据作者的行踪,以诗的笔触描绘了夏夜月光图,创设了一种清冷皎洁的意境,表达了作者旷达心境。

2、文中描写月光美景的语句是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3、表达作者微妙复杂的感情语句是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主旨句) 写作特色:

1.层次分明。2.行文自然。按照所想——所为——所见——所感来写,一气呵成,如风行水上,自然成文。3.叙事简洁。4.写景别致,比喻精当,情景交融。

15 《与朱元思书》

内容及思路:

文章先总写富阳到桐庐一带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的风光特点,接着分别介绍异水和奇山的特点,最后作者触景生情,自然流露对功名利禄的藐视和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及爱慕自然的情感。最后四句仍结在写景上。

景物特点:

异水:清澈 (千丈见底,直视无碍) -----------(正面、侧面相结合)

湍急 -----------(夸张、比喻、对偶修辞)

奇山:峻峭挺拔(从山之形的角度)(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 (视觉、拟人修辞) 生机勃勃(从山之声的角度)(山中有泉水、好鸟、蝉、猿的叫声)----------(听觉、拟人、对偶修辞) 树绿而密(从山之色的角度)(皆生寒树、在昼犹昏)

中心答题点:表现作者对功名利禄的藐视和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及爱慕自然的情感。

重点句默写:

①富阳至桐庐之间的山光水色的总特征(总写景物特点或在第一段中领起全文纲领)的句子是: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②表达了作者陶醉山水,悠然自得的心境的句子是: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②流露出作者对功名利禄的蔑视和爱慕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的名句(中心句)是: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③《与朱元思书》同《三峡》“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句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写作特色:

1.写作顺序:由总到分、由下到上的顺序描写景物。2.景特描写:抓住了景物的特点。3.情景交融。4.文章语言:语言简约清新,内涵丰富。多用骈句,铿锵有力、工整清丽。

16《送东阳马生序》

重点句默写:

(1)为什么作者在众多富有的同学中能“略无羡艳意”: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17《醉翁亭记》

内容及思路:

1、归纳段意

第一段:写醉翁亭自然环境和命名缘由。

第二段:写山间朝暮、四季景色和出游之乐。

第三段:滁人的游乐和太守的宴饮。

第四段:写日暮醉归,点明全篇主旨。

2、线索:乐,

3、作者之乐(作者乐些什么或者问作者说“醉翁之意不在酒”,读完全文后,你认为醉翁之意在于那些方面呢?):

一、山水之乐;二、宴酣之乐;三、乐人之乐。三乐归一,都是“与民同乐”。

4、体现全文主旨的句子:醉能同其乐

5、把“醉”与“乐”统一起来的句子:醉能同其乐

7,太守醉(乐)的原因是什么?

(1)、自然风光美丽动人;(2)、百姓安定和乐,滁州政治清明;(3)、自己能与民同乐。

8、如何理解“太守醉”这一现象?

太守因乐而醉,醉是表象,乐是实质。太守因山水而乐,因游宴而乐,因众人之乐而乐。“太守

醉”集中体现了他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 中心答题点:寄情山水、随遇而安、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

重点句默写:

1、第一段中全文破题的句子是(体现全文核心命意的句子或醉翁言在此而意在彼,情趣所在的句子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为后人传诵最多的一句话(七个字的成语)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美国在联合国大唱人权高调,真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意在借此干涉别国内政。(用《醉翁亭记》中的原句答))

2、贯穿全文主线的句子: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3、用文中的句子写出琅琊山的朝暮之景和四季之景:

朝: 日出而林霖开 暮: 云归而岩穴暝

春: 野芳发而幽香 夏: 佳木秀而繁阴 秋: 风霜高洁 冬:水落而石出 写作手法:

18《口技》

1、 按要求默写:

①对声音作概括描写的句子: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②文中议论的句子: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③口技人的善主要体现在摹拟的声音:众妙毕备 百千齐作 无所不有

2、结构内容:课文依次描写了梦中惊醒、 由醒入睡和 失火救火两个个情景,目的在于 突出口技艺人的技艺高超 ,即是紧扣文中的一个“善”字。

作者是通过_正面_描写和_侧面_描写来体现的。

3、文中为什么要多次描述听众的反应和开头结尾一再强调道具道具的简单?

这4次描写生动细腻地刻画出听众的心理变化过程,表现了这场精彩的演出对听众具有巨大吸引力的表演效果,从而侧面烘托了口技表演者高超的技艺。而道具的简单则突出了技艺在“口”而非其他器具,侧面烘托了表演者的技艺高超。与首段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

中心答题点: 本文记叙了一场精彩的口技表演,表现了口技表演者的高超技艺以及口技这种传统民间艺术的魅力。

19《满井游记》

主旨句(默写):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1、 这句话表现了作者什么感情?

是本文的点睛之笔,表现对大自然的热爱,对春回大地的喜悦,对城居者不识春光的惋惜,追求自由的天性以及对官场的厌倦。

2、 满井的总体轮廓(总写句):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

3、 满井的总特点:乍暖还寒,万物复苏

七种景物的特点:春水:清澈明亮 山峦:鲜妍明媚 柳条:柔美 麦田:充满生机 游人:怡然自乐 鱼鸟:悠闲自得

5、第一段表明燕地早春特征的语句是:__余寒犹厉。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

6、第一段文字写城中“余寒”景象有何用意?

以寒冷恶劣的天气,反衬郊外满井春意盎然的景色。以“欲出不得”的无奈反衬后文“若脱笼之鹄”的喜悦。欲扬先抑的手法,为后文做了铺垫。

中心答题点:这篇游记描绘了北京近郊满井一带美丽的早春景色,曲折地表现了作者厌弃都市官场生活而寄情山川草木的情怀。

写作手法:1.欲扬先抑。2.写景抒情,情景交融。

文言虚词、翻译、停顿复习

一、理解重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记忆课文中重要课下注释

二、理解常见虚词在语句中的含义——熟知“之”“而”“以”“其”“为”“则”“于”“乎”等八个重要虚词在文中的典型用法。典型用法举例:

*常用虚词用法归纳——“之”的用法

1.代词,可代人、代事、代物;译为“他”、“他们”、“它”

③肉食者谋之 (《曹刿论战》)

2. 指示代词,译为“这”

①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桃花源记》)

3. 结构助词,译为“的”

②舜发于畎亩之中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 助词,放在主谓之间,不译。

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陋室铭。)

②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庄子两则〉)

5.定语后置的标志,不译。 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②何陋之有? (《陋室铭》)

6. 调节音节,不译。

②鸣之而不能通意(《马说》)

④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7.动词,译为“去”、“往”、“到”

①辍耕之垄上 (《陈涉世家》

*常用虚词用法归纳一—— “而”的用法

“而”在文言里多用做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⒈表示并列关系。相当于“而且”、“又”、“和”,一般不译。如:

①如倩女指靧面儿髻鬟之始掠也《满井游记》

⒉表示承接关系。因果关系,可译为“就”、“接着”, “因而”,或不译。如: 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醉翁亭记》 ..

⒊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相当于“着”、“地”等,或不译。如:

①朝而往,暮而归。《醉翁亭记》 ..

⒋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却、可是、但是、然而”等。如:

②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十则》 .

另外,“而”与其他词组成复音虚词。常见的有“而已”和“已而”。

【已而】一般放在句首,表示时间副词,相当于“后来”的意思。如:

①已而夕阳在山《醉翁亭记》 ...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口技》 ..

②如是而已 ..

【既而】不久,一会儿。

①既而儿醒,大啼。(《口技》)

②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山市》)

【而后】才,方才。

① 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常用虚词用法归纳一—— “以”的用法:

(一)介词

1.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一般译为“ 用、拿”等。

③咨臣以当世之事 (《出师表》)

2.表对象,一般译为“把”

③今诚以吾众诈自自称公子扶苏、项燕。(《陈涉世家》)

3.介绍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 一般译为“凭、凭借 ”“按照” ③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④小大之狱,虽不能查,必以情(《曹刿论战》)

4.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一般译为“因为、由于”

②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二)连词

1.表目的,一般译为来 、用来

①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2.表结果,一般译为“以致”

②以伤先帝之明 (《出师表》)

3.连词相当于“而”

③俯身倾耳以请(《送东阳马生序》)

④计日以还 (《送东阳马生序》)

(三)动词:可以和“为”连用,一般译为“认为”。

①先帝不以臣卑鄙 (《出师表》)

⑤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出师表》)

*常用虚词用法归纳—— “其”的用法

(一)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⒈用作第三人称,表示领属关系(领有)。相当于“他的”、“她的”、“它的”、“他们的”。如:

③其夫呓语。(其:她的。《口技》)

⒉第三人称代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相当于“他”、“她”、“它”、“他们”(后起意义)。例:

①且欲与常马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它)

⒊活用作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相当于“我(自己)的”、“我(自己)。” 或者“你的”“你”。例:

③蹲其身(《童趣》)

⒋指示代词,指示人、事、物,多表示远指,相当于"那""那个""那些""那里";有时表示近指,相当于“这”“这个”“这些”。例:

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其:恐怕《岳阳楼记》)

②人皆贺之,其父曰。(《塞翁失马》)

(二)用作副词

1.加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还是”。

① 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其:可要)

2.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或不译例:

②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其实”。

①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常用虚词用法归纳—— “为”的用法

(一)动词

1.有“做”“作为”“充当”“变成”“成为”等义,翻译比较灵活。

① 因以为号焉。(《五柳先生传》)

2.以为,认为。

①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两小儿辩日》)

3.判断词,“是”。

②此为何若人?(《公输》)

(二)介词。

1.表被动,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译为“被”。

③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介绍原因或目的。为了,因为。

③今为宫室之美为之。(《鱼我所欲也》)

3.介绍涉及的对象。给,替。

①公输般为我造云梯之械。(《公输》)

4.对,向。

①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5.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等到"等。

①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使楚》)

*常用虚词用法归纳——“则”的用法

“则”在文言文中常做连词使用。

1. 表示承接关系。译为“于是””就””便”“那么”等 .

①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鱼我所欲》)

2.表示条件、假设关系。译为“假使”“如果”。

①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作"是""就是"。

①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常用虚词用法归纳——“于”的用法

“于”在文言文中多做介词使用。

1.表处所,可译为“在”“从”“到”等。

①舜发于畎亩之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表对象,可译为“对”“对于”“向”“给”等。

③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

3.表时间,可译为“在”

①受任于败军之际(《出师表》)

4.表被动,可译为“被”

①受制于人

5.表比较,可译为“比”

①所欲有甚于生(《鱼我所欲》)

6.表原因,可译为“由于”

①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常用虚词用法归纳—— “乎”的用法 乎,在句中,基本上相当于“于;在句末表疑问或反问。

1.表示疑问语气,相当于“吗”、“呢”。例:

③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唐雎不辱使命》)

2.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例: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

3.介词,同“于”。例:

①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亭记》)

4.表示感叹语气,相当于“啊”、“呀”。例:

①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5.表示商量语气,相当于“吗”,“吧”。例:

①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涉世家》)

6.用在句中,表示停顿语气。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爱莲说》)

掌握文言语句的朗读节奏

两个原则

1.结构原则:即不要把一个词或一个短语断开,要保持词和短语的完整性。

如: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口技》)

2.意义原则:即根据语意停顿,把一句话分成几个意群,不要改变原句的意思。 如: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岳阳楼记》)

八个规律

1.主谓之间要停顿。(注:主语是单音节人称代词此处停顿可忽略不计)

如:1)醉翁之意/不在酒 2)城/非不高也

2.动宾(动补)之间要停顿。

如:1)必有/得天时者矣 2)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3.发语词和句首关联词、语气词之后要停顿。

如:1)盖/大苏/泛赤壁云 2)夫/环而攻之/而不胜

4.语句倒装处要停顿。

如:1)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2)遂/许先帝/以驱驰

5.承前指示代词之后要停顿。

如:1)是/进亦忧,退亦忧 2)是/知也

6.句中转折连词“而”前要停顿。

如:夫/环而攻之/而不胜

7.根据句中起舒缓语气作用的“之”确定朗读节奏。

如:莲之 /出淤泥/ 而不染。 (《爱莲说》)

8.根据文句内在的逻辑意义确定朗读节奏。

如:其一/ 犬坐/于前。

特殊说明

1.对古代的国号、年号、官职、地名、人名要了解,否则易导致朗读错误。如: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2.停顿应体现出省略成分:

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3.古代是两个单音词,而现代汉语中是一个复音词的,要分开读。如:今齐地/方千里。

11

写作手法analogy

写作结构

• Introduction

• General Statement (Background, controversial debate)

• Thesis statement (Your attitude + main ideas)

• Development

• Topic sentence 1

• (Supportive sentence )

• Example, statistics

• Concluding sentence

• Topic sentence 2

• Topic sentence 3

• Conclusion

• Summary

• suggestion /comment

Analogy(类比)

Writing Task 20%

Some people hold the view that a student’s success in university study follows the same pattern as that of farming, 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 the sowing the seeds, nurturing growth and harvesting the rewards’ process. Write the essay of about 400 words on the topic given below to support this view with your own experience as a university student In the first part of your writing you should present your thesis statement, and in the second part you should bring what you have written to a natural conclusion with a summary. Marks will be awarded for content, organization, grammar and appropriacy. Failure to follow the above instructions may result in a loss of marks.

(1) Sowing the Seeds, Nurturing Growth and Harvesting the Rewards

It is widely believed nowadays that the success of a university student follows

very much the same pattern as that of farming --- sowing the seeds, nurturing growth and harvesting the rewards. With my own experience as a university student, I can’t agree more.

From the very first day we become university students, we have actually started the process of farming. (metaphor) We all come with our seeds of education ready – made which are our personal interests and certain aptitude, so the first thing to do is sowing the seeds, choosing the right field for a particular crop. We also choose our major, decide the kinds of career we are craving for and the kind of individuals we are to become. Take myself as an example. As a high school graduate, I find the study of culture is where my interest lies. Sinc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are vehicles of culture. I am more than satisfied with the major “English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in other words, I have chosen the right place to fulfill my dream – to sow the seeds.

Now the nest thing to do is to nurture the growth. Much as it’s essential for crops to receive sunshine, water, air, minerals, etc. in order to grow up, (Simile) we university students must avail ourselves of all possible absorb knowledge in order to be educated and nurtured. We should be open-minded to all kinds of knowledge and read extensively. And all-round personality is what a sound education aims to produce. We are exposed to a sea of knowledge in much the same way as the crop is exposed to its natural environment. Also in the farming process, the farmer needs to get the right fertilizers for his crops. The same is true of our study. When we have to gather information and ideas carefully before absorbing them, we need to make

sure all that we learn should by no means pervert our nature or turn ourselves into inert bookworms. That is to say, nurturing should not destroy the seeds.

Finally, after a long period of arduous farming and onerous nurturing, we come to the time of harvest. To a farmer, his reward is more than a bumpy harvest; rather, it has a lot to do with his sense of achievement. To a student, scholarship and academic records have very little to do with his reward, either. His exploration in the process of learning has shaped his outlook on life, enriched his experience and cultured his personality.

In short, the elements of a successful university student bear much resemblance to those of a good farmer. Don’t forget, a good nurturing promises a bumpy harvest.

1. structure of the analogy

2. make use of personal experience

3. use of words that indicate analogy

4. appropriate supporting details (elaboration)

(2) Sowing the Seeds, Nurturing Growth and Harvesting the Rewards Almost every university students aims at achieving success in their studies. But how? Let me draw a simple analogy between the harvest –reaping process for a farmer and the road leading toward success in study for a university student. In brief, sowing the seeds, nurturing growth and harvesting the rewards in the former case can be regarded as setting practical goals, exerting unremitting efforts and attaining the well – earned success respectively.

First of all, just as a farmer should choose the right seeds for sowing based on the climatic conditions, soil texture and some other related factors which greatly affect the growth of the seeds, so a student should set practical goals in the light of his or her unique situation. Both overestimation and underestimation of self-capacity should be avoided. Take myself as an example, at the beginning of every semester, I draw up a self-development scheme based on my academic performance during the past year and the ever-changing environment around me. I never aim too high or ignore my potential, which makes the following step towards the final success more attainable.

Secondly, a farmer needs assiduous efforts to nurture the growth after sowing the seeds. And this is the same case with our study. Although

there might be unfavorable situations cropping up all the way through a student’s study, hard work will pay in the end. Speaking of my own experiences, I make every effort to attain my academic goal. When some of my fellow students mess around and even urge me to join them in the pursuit of pleasure, I always let them down. Weekends and holidays seem to have been removed from my calendar. As I believe, hard work is the ladder to success.

As long as one tries to achieve his goal with might and main, no matter he is a farmer or a university student, a good harvest can be expected. As for me, I did sense the thrill of accomplishment when I outperformed my fellow students in studies after enduring the hardship on my way to success.

In summary, if a university student really wants to achieve success in his studies, he should be wise in sowing the seeds, be industrious in nurturing growth and be joyful in harvesting in the rewards.

文言文修辞手法——互文

文言文修辞手法——互文

文言文修辞手法——互文

互文,也叫互辞,是古诗文中常采用的一种修辞方法。古文中对它的解释是:“参互成文,含而见文。”具体地说,它是这样一种形式: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两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事。有上下文义互相交错,互相渗透,互相补充来表达一个完整句子意思的修辞方法。在语文教材古诗文中,有数十处,这类句子句法关系特殊,文字上只交代一方,而意义彼此互见。我们理解它时,要瞻前顾后,不能偏执任何一端,把它割裂开来理解。只有如此,才能正确地、完整地、不片面地掌握这类句子的真正意思。概括起来,互文一般有四类(常见的有两类)。

  一、单句互文(即在一个句子中的互文)

  所谓单句互文,即在同一句子中前后两个词语在意义上交错渗透、补充。例如:

  (1)烟笼寒水月笼沙。(杜牧《泊秦淮》)

  我们应理解为:烟雾笼罩着寒水也笼罩着沙;月光笼罩着沙也笼罩着寒水。如将此句作:“烟雾笼罩着寒水,月光笼罩着沙”理解,那就大错而特错了,怎么也讲不通意思。

  (2)秦时明月汉时关。(王昌龄《出塞》)

  从字面上看,“秦时明月汉时关”是“秦时明月照耀汉时关塞”之意。但不能理解成“月亮还是秦时的月亮,边关还是汉朝的边关”,而应解释为:秦汉时的明月和秦汉时的边关。句中的“秦”、“汉”、“关”、“月”四个字是交错使用的。理解为“秦汉时的明月照耀秦汉时的关塞”。即“明月依旧,关塞依旧,却物是人非”。更让人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和悲怆。

  二、对句互文(也叫互文相补)

  对句互文就是对(下)句里含有出(上)句已经出现的词,出(上)句里含有对(下)句将要出现的词,对句出句的意义相互补充说明。例如现行教材里的:

  (1)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木兰诗》)

  这也是一个互文句,完整的意思是“开我东阁门,坐我东阁床;开我西阁门,坐我西阁床。”这一句写出了木兰从军十二年后凯旋归来时看到旧物的那种久违重见时的喜悦与激动。

  (2)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木兰诗》)

  这两句亦为互文,当窗亮敞,对镜顾影是理云鬓,帖花黄的共同条件,意指“当窗、对镜理云鬓帖花黄”。

  (3)“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诗》)

  按字面的解释是“将军经历千百次的战斗战死沙场,壮士从军十年凯旋归来。”这就不能不使人产生疑惑,为什么死去的都是将军,而归来的都是壮士呢

?事实上,“将军”和“壮士”,“百战死”和“十年归”是互相渗透,互相说明,在意义上是合指兼顾的。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将士们从军十年,经过千百次战斗,有的战死沙场,有的凯旋归来。”只有这样理解诗句才显合理。

  (6)“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

  诗中“惊”、“鸣”互文,正确的理解应为“(半夜里)明月升起,惊飞了树上的鸟鹊,惊醒了树上的眠蝉;轻拂的夜风中传来了鸟叫声和蝉鸣声。”这样理解,词的意境才更显丰富幽美。

  (三)、 隔句互文

  隔句互文,是指两句互文之间,有其它句子相隔的互文句式。分析理解时和“对句互文” 的思路步骤一样。

  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王勃《滕王阁序》)

  这里的“十旬休假”和“千里逢迎”是隔句,“胜友如云”和“高朋满座”是互文。“胜友”“高朋”“如云”“满座”相互交错,补充说明。应解释为:胜友如云,胜友满座;高朋满座,高朋如云。

  四、排句互文

  排句互文,是说这种互文的句子在两句以上,而且是互相渗透互相补充,来表达完整意思。如《木兰辞》中的“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就是排句互文。

  在古文中,把属于一个句子(或短语)的意思,分写到两个句子(或短语)里,解释时要把上下句的意思互相补足,就是互文。

示例?

  例子(1):朝晖夕阴。

  《岳阳楼记》范仲淹( 意思是“朝晖夕阴”和“朝阴夕晖”。“朝”和“夕”、“晖”和“阴”是互文。)

  例子(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岳阳楼记》范仲淹( 意思是不因“物”﹝所处环境﹞或“己”﹝个人遭遇﹞而喜,也不因“物”或“己”而悲。)

  例子(3)《木兰诗》

  1.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2.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3.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4.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例子(4):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沁园春雪》毛泽东(意思是“千万里冰封冻,千万里雪花飘。”“千里”和“万里”是互文。)

  例子(5):《观沧海》曹操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例子(6):《马诗》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特征】

  互文的特征是“文省而意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结构特征:互省。如“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诗》),句前部分省去 “壮士”,句后部分省去“将军”,

“将军”与“壮士”分置,前后互相交错补充。

  二、语义特征:互补。如:“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木兰诗》),木兰对着窗户,已包含对着镜子,“理”和“贴”两个动作是在同一情境中进行的,译时应将它们拼合起来。

  一、同句互文。即在同一个句子里出现的互文。如“秦时明月汉时关”一句,“秦”和“汉”是互相补充。又如“主人下马客在船”“东船西舫悄无言”“主人忘归客不发”“东犬西吠”亦属此类,还有“烟笼寒水月笼沙”一句。

二、邻句互文。即在相邻的句子里出现互文。如《木兰诗》中“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东市”“西市”“南市”“北市”组成互文,意思是跑遍了许多市集,购齐了出征所需之物,而不是在某一个集市上只买某一样东西。这样写表现了木兰从军前准备细心。

文言文修辞手法——互文

文言文修辞手法——互文

文言文修辞手法——互文

互文,也叫互辞,是古诗文中常采用的一种修辞方法。古文中对它的解释是:“参互成文,含而见文。”具体地说,它是这样一种形式: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两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事。有上下文义互相交错,互相渗透,互相补充来表达一个完整句子意思的修辞方法。在语文教材古诗文中,有数十处,这类句子句法关系特殊,文字上只交代一方,而意义彼此互见。我们理解它时,要瞻前顾后,不能偏执任何一端,把它割裂开来理解。只有如此,才能正确地、完整地、不片面地掌握这类句子的真正意思。概括起来,互文一般有四类(常见的有两类)。

一、单句互文(即在一个句子中的互文)

所谓单句互文,即在同一句子中前后两个词语在意义上交错渗透、补充。例如:

(1)烟笼寒水月笼沙。(杜牧《泊秦淮》)

我们应理解为:烟雾笼罩着寒水也笼罩着沙;月光笼罩着沙也笼罩着寒水。如将此句作:“烟雾笼罩着寒水,月光笼罩着沙”理解,那就大错而特错了,怎么也讲不通意思。

(2)秦时明月汉时关。(王昌龄《出塞》)

从字面上看,“秦时明月汉时关”是“秦时明月照耀汉时关塞”之意。但不能理解成“月亮还是秦时的月亮,边关还是汉朝的边关”,而应解释为:秦汉时的明月和秦汉时的边关。句中的“秦”、“汉”、“关”、“月”四个字是交错使用的。理解为“秦汉时的明月照耀秦汉时的关塞”。即“明月依旧,关塞依旧,却物是人非”。更让人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和悲怆。

二、对句互文(也叫互文相补)

对句互文就是对(下)句里含有出(上)句已经出现的词,出(上)句里含有对(下)句将要出现的词,对句出句的意义相互补充说明。例如现行教材里的:

(1)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木兰诗》)

这也是一个互文句,完整的意思是“开我东阁门,坐我东阁床;开我西阁门,坐我西阁床。”这一句写出了木兰从军十二年后凯旋归来时看到旧物的那种久违重见时的喜悦与激动。

(2)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木兰诗》)

这两句亦为互文,当窗亮敞,对镜顾影是理云鬓,帖花黄的共同条件,意指“当窗、对镜理云鬓帖花黄”。

(3)“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诗》)

按字面的解释是“将军经历千百次的战斗战死沙场,壮士从军十年凯旋归来。”这就不能不使人产生疑惑,为什么死去的都是将军,而归来的都是壮士呢?事实上,“将军”和“壮士”,“百战死”和“十年归”是互相渗透,互相说明,在意义上是合指兼顾的。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将士们从军十年,经过千百次战斗,有的战死沙场,有的凯旋归来。”只有这样理解诗句才显合理。

(6)“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

诗中“惊”、“鸣”互文,正确的理解应为“(半夜里)明月升起,惊飞了树上的鸟鹊,惊醒了树上的眠蝉;轻拂的夜风中传来了鸟叫声和蝉鸣声。”这样理解,词的意境才更显丰富幽美。

(三)、 隔句互文

隔句互文,是指两句互文之间,有其它句子相隔的互文句式。分析理解时和“对句互文” 的思路步骤一样。

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王勃《滕王阁序》)

这里的“十旬休假”和“千里逢迎”是隔句,“胜友如云”和“高朋满座”是互文。“胜友”“高朋”“如云”“满座”相互交错,补充说明。应解释为:胜友如云,胜友满座;高朋满座,高朋如云。

四、排句互文

排句互文,是说这种互文的句子在两句以上,而且是互相渗透互相补充,来表达完整意思。如《木兰辞》中的“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就是排句互文。

在古文中,把属于一个句子(或短语)的意思,分写到两个句子(或短语)里,解释时要把上下句的意思互相补足,就是互文。

示例

例子(1):朝晖夕阴。

《岳阳楼记》范仲淹( 意思是“朝晖夕阴”和“朝阴夕晖”。“朝”和“夕”、“晖”和“阴”是互文。)

例子(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岳阳楼记》范仲淹( 意思是不因“物”﹝所处环境﹞或“己”﹝个人遭遇﹞而喜,也不因“物”或“己”而悲。)

例子(3)《木兰诗》

1.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2.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3.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4.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例子(4):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沁园春雪》毛泽东(意思是“千万里冰封冻,千万里雪花飘。”“千里”和“万里”是互文。)

例子(5):《观沧海》曹操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例子(6):《马诗》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特征】

互文的特征是“文省而意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结构特征:互省。如“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诗》),句前部分省去 “壮士”,句后部分省去“将军”,“将军”与“壮士”分置,前后互相交错补充。

二、语义特征:互补。如:“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木兰诗》),木兰对着窗户,已包含对着镜子,“理”和“贴”两个动作是在同一情境中进行的,译时应将它们拼合起来。

一、同句互文。即在同一个句子里出现的互文。如“秦时明月汉时关”一句,“秦”和“汉”是互相补充。又如“主人下马客在船”“东船西舫悄无言”“主人忘归客不发”“东犬西吠”亦属此类,还有“烟笼寒水月笼沙”一句。

二、邻句互文。即在相邻的句子里出现互文。如《木兰诗》中“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东市”“西市”“南市”“北市”组成互文,意思是跑遍了许多市集,购齐了出征所需之物,而不是在某一个集市上只买某一样东西。这样写表现了木兰从军前准备细心。

文言文的表现手法

“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的区别2009-10-06 19:32

阅读教学中,许多同学分不清“表达方式” “修辞手法” 与“表现手法”这三个概念,经常张冠李戴,将其混为一谈,进而影响自己正确地答题。它们虽然都属于表达技巧,却有明显的区别:

1.表达方式

表达方式亦可称为表达方法,是作者根据客观事物和表达思想感情的需要而运用的一种语言表达形式,属于文章的整体的语言运用形式。

常用的表达方式有五种: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和说明(诗歌中没有“说明”这一种)。

记叙: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一般用于叙事诗的表达,以高中课本中《琵琶行》和《孔雀东南飞》为代表,而律诗和绝句当中也有出现,如:杜甫的《登岳阳楼》:“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描写: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画。如:《孔雀东南飞》中对刘兰芝的描写:“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其中白描是诗歌鉴赏中常见的一种表现手法。议论: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价值、特点、作用等所表示的意见。例如:秦观的《鹊桥仙》中:“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柳永的《雨霖铃》:“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

抒情:表达作者强烈的爱憎、好恶、喜怒、哀乐等主观感情。(抒情,有直接抒情,也有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在诗歌鉴赏中一般表现为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乐景哀情、托物言志等,而这一般又称之为表现手法)

例析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答题。

端居① 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②。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①端居:闲居。②素秋:秋天的代称。

问:这首诗的三、四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简析:这首诗在艺术手法上,第三、四句的最大特点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诗人借助对“青苔”、“红树”以及“雨”景、月“色”的描写,赋予客观景物以浓厚的主现色彩,营造出了冷寂、凄清的氛围,表达了悲愁,孤寂和思亲的情感。

例析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暮春浐水送别 韩琮

绿暗红稀出凤城,暮云楼阁古今情。

行人莫听宫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声。

问:这首诗是怎样融情于景的?请作简要赏析。

简析:这首诗将友情、世情等浓缩为“古今情”,融入“绿暗”“红稀”“暮云”“宫前水”等意象组成的一幅感伤画面之中,形成融情于景的特色。

一般说来,记叙文多采用叙

述、描写和抒情的表达方式,议论文多采用议论的表达方式,说明文多采用说明的表达方式。

当然,表达方式的运用也不是绝对的,如记叙文里也可以使用少量议论或说明,议论文里同样也可以使用少量的叙述、描写或说明,说明文里也可以有叙述或描写。至于杂文、游记、随笔等更细的分类文体,表达方式则更加灵活。

总之,表达方式的使用,一切服从文体和表现主题的需要。

2.修辞手法

凡是使句子更加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和艺术美感的方法或手段,都可称为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是针对具体的句子而言的。

修辞手法的种类很多,内容博杂。但高考语文考试大纲要求学生掌握的修辞手法(辞格)共有八种: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和反问。

诗歌中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设问、反问、顶真、起兴等。

⑴、比喻: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博喻。有突出事物特征,化抽象为形象的作用。比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诗歌巧妙地把抽象的“愁”比做滚滚东去的江水,写出了愁绪的多与绵长。

例析: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柳梢青·送卢梅坡 刘过

泛菊①杯深,吹梅②角远,同在京城。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遂舟行。

[注]①泛菊:饮菊花酒。②吹梅:吹奏《梅花落》。

问:作者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全词内容具体说明。

简析:这首诗主要运用了比喻手法。上片用“云边孤雁,水上浮萍”的比喻来表现离别之苦,下片用“尘随马去,月遂舟行”的比喻来表现思念之切。

⑵、借代: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体,具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人。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例如李清照的《如梦令》“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诗中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①借用人(或物)的标志、特征去代替人(或物)的名称

例析1: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简析:“朱门”指代居住在骊山宫的显贵之家,反衬宫门之外的凄惨景况。

②借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部分去代替事物的整体

例析1: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简析:“帆”,原指挂在船桅上利用风力使船前进的布篷,这里诗人以“帆”代指整个船。

例析2: 樯橹灰飞烟灭—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简析:“樯”是船上的桅杆,橹是比桨长大的划船工具,安在船尾或船旁。这里用樯橹代战船。

③以客观存在的具体事物去代替概括抽象的事物

例析1:① 举酒欲饮无管弦。——白居易《琵琶行》

简析:“管”是一种类似于笛的乐器,“弦”是乐器上的肠线或金属丝。这里,诗人用“管”“弦”指代音乐。

例析2: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简析:“金戈”指金属制的戈,“铁马”指配有铁甲的战马。这里“金戈铁马”用来代指精锐部队。

⑶、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有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事物的作用。李白的作品中表现极为突出,如:“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危楼高百尺”等。

例析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

问:对第三联“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所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做简要分析。

简析:第三联运用夸张手法写出了岳阳楼高耸入云的情状,同时这两句诗想像神奇,在云间连榻,在天上“行杯”,写出了诗人恍若置身仙境的情景。

⑷、对偶: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从形式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看,意义集中含蓄。

例析: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春行即兴 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问:这首诗的三、四两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请具体说明。

简析:这首诗的第三、四句修辞方法是对偶,“芳树”对“春山”,“花”对“鸟”,“自落”对“空啼”。

⑸、比拟: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或把人当作物来描写叫拟物。比拟有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的更形象、生动的作用。

例析:阅读下面两首诗,根据提示,完成赏析。

薛宝钗 咏白海棠

珍熏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采露砌魂。

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欲偿白帝凭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

林黛玉 咏白海棠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据人民文学出版杜1996年12月第2版《红楼梦》第三

十七回)

咏物诗讲究形神兼备。以上两诗,颔联都着眼于白海棠之“白”,但绘形写神各有不同。

“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一联,前句以洗尽胭脂,极言其自然本色之美,后句以晶莹剔透的冰雪,喻其冰消玉洁之魂。倒装句式的运用,显得新颖别致:“洗”“招’二字,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地传达出白海棠的情韵神态;而“秋阶”“露砌”的映衬,更是意味深长。诗人含蓄地表现了白海棠朴素淡雅、清洁自励的品性。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一联____ ___

简析:“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一联,前句以梨花之白,形容白海棠的“白”,较之“洗出”句,更侧重于表现“白”的鲜艳洁净,后句再以梅花之魂赋予了白海棠孤高傲世的精神;“偷来”“借得”,巧用了拟人手法;而“偷来”一词,贬词褒用,想象新颖,灵巧别致。

⑹、设问和反问:设问是先提出问题,接着自己把看法说出。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反问是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来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感情。

例析1:“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

简析:以设问开篇,点明题旨,领起下面分层次地叙述三国人物的英雄业绩。

例析2:王安石的《题乌江亭》:“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

简析:使用反问句式,语气冷峻,强调了历史之必然。

3.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也可称为表现方法(或表达技巧),凡是能使文章整体或部分产生鲜明强烈的印象,达到感染读者的艺术效果的手段或方法,都可视为表现手法。主要着眼于使文章的整体或部分产生效果。

常见的表现手法有:赋、比、兴、烘托、象征、用典、白描、蒙太奇、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心理刻画、寓庄于谐、联想和想象,等等。

例析:简析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三):“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句的表现手法

简析:该句纯用白描手法,寥寥几笔就为我们勾勒出了田园生活图景,表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白描,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巧。这种画法,不用色彩的烘染,只用黑线勾描物象。在文学创作上,白描指不加渲染、烘托,不用华丽辞藻,而以最经济、最省俭的笔墨,勾勒出鲜明生动的形象。其特点是:抓住被描写对象的主要特征,寥寥几笔,形神逼肖。

4.区别与联系

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

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都能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但表现手法是用以增强文章的整体或某一部分的表达效果,而修辞

手法则是增强文章中句子的表达效果,主要着眼于对句子的修饰;表现手法是从宏观角度表现文章的,而修辞手法是从微观角度表现文章的。

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的界限也不是绝对的。

比如,反复是一种修辞手法,但它如果间隔使用,对文章的整体表达效果就非常明显,也可视为表现手法;比喻是一种修辞手法,有时也可以是一种表现手法;等等。

总之,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当某种修辞手法在文章中产生了一种整体的效果,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或是某种修辞手法在文章中反复使用后产生了整体的表现力,那么这种修辞手法也可视为表现手法。

表达方式、修辞手法与表现手法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经常接触到的概念,不可回避,我们必须在具体的语文实践活动中认真体会,才能真正将它们区分开来,并娴熟地运用。

例示:

1.试分析下面这首诗的表现手法及作用。

白梅(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答:本诗所用的表现手法及作用如下:⑴衬托,以冰雪林衬托梅花的坚毅耐寒;⑵对比,与混芳尘的桃花对比,显示梅的高洁守志;⑶托物言志(象征),借梅花的形象表达作者的理想追求。

2.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青玉案·元夕

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注释】①青玉案:词牌名。②花千树:形容灯火之多,如千树繁花齐开。③宝马雕车:指观灯的贵族豪门的华丽车马。④凤箫:《神仙传》载,秦穆公之女弄玉,善吹箫作凤鸣声,引来了凤。故称箫为凤箫。⑤玉壶:比喻月亮。⑥蛾儿雪柳:元宵节妇女头上戴的装饰物。⑦阑珊:零落。

全词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主要运用了反衬(或衬托、烘托)的表现手法,以元夜的繁华热闹反衬“那人”的孤独寂寞,表达了作者不趋流俗,甘于寂寞,保持志士操守的高洁品性。

说明: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居士,历城(今山东省历城县人)。从小生长在金兵占领地区。其祖父辛赞,经常给予抗金复地、洗雪国耻的教育。20岁那年,率领2000多人起义抗金,投奔耿京为首的农民义军,为耿京掌书记。后归南宋,曾任建康府(今江苏省南京市)通判,知滁州(今安徽省滁县),提点江西刑狱,湖北转运副使,湖南安抚使,江西安抚使等职。在历任地方官期间,重视发展生产,训练军队,为北

伐积极做好准备,表现出非凡的军事和政治才干,因此受到朝廷当权者忌恨。被罢职后,闲居在信州上饶(今江西省上饶市)前后近20年,中间虽短期出任福建安抚使等职,但很快就被罢免。到了晚年,朝廷情势危急,被起用,却仍然得不到信任,最后含恨辞世。

辛弃疾是南宋伟大的爱国词人,其词深刻地反应了当时尖锐的民族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表现了他积极主张抗金和实现国家统一的爱国热忱。作品题材广阔,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善于用典,也善于白描,开拓了词的疆域,提高了词的表现力,成为南宋词坛最杰出的代表作家。有《稼轩长短句》集。

这首词着力用反衬法。上片渲染元宵节灯火辉煌,车水马龙,一片繁华热闹景象;下片开头,又描绘观灯女子的盛装艳服,笑语欢快的情景。这一切都不是本篇要写的主要对象,而只是陪衬。最后点出“灯火阑珊处”的“那人”,一位忧愁、孤独、自甘寂寞者,才是作品的主角。前面热闹非凡的场景,是衬托灯火阑珊处的冷落;那笑语欢快的一群观灯者,是衬托“那人”的寂寞孤独。但是,作者描写这样一位孤独者,用意何在?梁启超在《艺蘅馆词选》中评论说:“自怜幽独,伤心人自有怀抱。”联系作者身世看这首词大约作于被罢职闲居期间,置身热闹之外的“那人”形象里,实有作者自身的影子在,或者简直就是作者人格的化身,以“那人”自比,抒发了词人满面腔的闲愁与寂寞。

就修辞而言,本词主要用了如下几种:

比喻:“花千树”——将元夕的焰火比作千万棵繁花锦簇的花树;“更吹落星如雨”——焰火像被吹得如雨落下的星星;“玉壶”——喻月亮。

借代:“蛾儿雪柳”——用元宵节妇女头上戴的装饰物代年轻美貌的女子。

3.贺铸《青玉案》“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和李白《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各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提示:贺铸《青玉案》“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运用了设问、比喻、排比的修辞。李白《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运用了夸张、比喻。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