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和语言

语言和文化

姓名:张鸶怡 学号:0133700172

语言和文化的关系

摘 要: 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二者是你中有我,互相渗透,互为因果,互相发生,互相制约,互相推动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并对文化起着重要作用。民俗做为文化的一部分,与语言是密密相关的。语言起源于民俗,民俗现象又要通过语言符号来表示。

关键词:文化 语言 民俗 起源

一.何为文化

“文化”一词在现代汉语中是个多义词,大家都认为文化可以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狭义的理解可以从精神来说,指社会意识形态,风俗习惯一级与之相适应的社会制度与社会组织。但是这些精神财富是不能够脱离人类物质生产的社会实践凭空产生和独立存在的,而是人类在改造自然的社会实践中产生出来的。在这一过程中,人们创造了物质财富,改善了自身赖以生存生活的客观物质条件,也创造了精神财富。形成了人类的意识形态,思维能力和生活方式。所以“文化”应当包括精神和物质两个方面,即指人类历史中所创造的的物质精神和精神财富总和。

二.何为语言

语言是人创造的,是一定民族的精神创造活动的结果。人对外在物质世界的感知和认识,对整个世界的感受和体验,无不一五一十的反映到反映在预言世界中去。语言可以帮助人类表达内心思想、进行日常交际、组织社会生活等等。所以,有了语言,就有了社会,同时就有了帮助记载人类文明的史书了。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借助于语言承传,语言是人类文化的镜像折射。

三.语言和文化的关系

我们通常都会认为,语言和文化谁产生谁,,谁又决定谁和谁影响谁,实际上我们说的什么东西决定了什么东西一样。但是在整体上来看,二者是你中有我,互相渗透,互为因果,互相发生,互相制约,互相推动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并对文化起着重要作用。首先,社会总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发展变化,归根到底是社会文化发展变化,语言既然是文化的表现形式,文化的发展变化就不可能不在语言中有所表现。比如古代的“天”和“地”这两个词语,在今天的理解与古人的理解就不大一样。这就是历史的变迁移导致的。还有些古时候官僚用的词语,也随之封建社会的瓦解,这些词语大多数都已经消失了。总之语言的变化同文化的变化关系极为密切。存在着一种密不可分的关系,这种关系,也是值得我们今后好好研究的对象之一。

(一)语言和民俗共同点

说到文化我们不得不提到民俗,什么是民俗呢?民俗是广泛流行于民间风俗的习惯,它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一定地区人民群众长期生活中相沿而成的一些表现在生产活动,交换方式,家庭组织和社会组织,婚丧嫁娶,节日庆祝,文学艺术活动以及服饰用具等方面的惯例。语言和民俗之间又有什么共同点呢?

首先,语言和民俗都是反映人类的意识,思维的社会表现。民俗和语言共同存在于大千世界之中。,民俗所产生的的现象通过语言来表示的。民俗和语言所产生的的都是社会意识,它们将这种社会意识运用到社会之中。它们所表现 主体,客体,相应地也只能是身为社会存在的群体。

其次,语言和民俗都是人类约定俗称的历史产物。都是从古到今延续的东西,民俗和语言都是经历了一段很长的时间形成的。但是在同一历史时间内,语言和民俗也都是不断地发展和变化的,语言和民俗这两个约定俗成的历史产物,默默而依依地前行。

(二)语言和民俗共同点

1. 语言和民俗具有互相渗透的关系。语言是无所不在的,它必然活

跃在民俗领域。因此民俗现象必然在语言中有所表现。一般来说民俗是第一性的,先有某种民俗,然后才产生与这种民俗现象的语言。反之,某些民俗形成和推行必须借助于一定的语言形式,必须有一套和这种民俗相联系的独特的词语或语句。就是说,某些独特的词语和语句,对于民俗的形成和巩固具有促进作用。在这种情况下,这些词语或语句就不仅仅是语言符号了,而成为具有象征作用的民俗符号。在这种情况下,这些词语或语句就不仅仅是语言符号了,而成为具有象征作用的民俗符号。如过年必“包饺子”,等等。

2. 民俗具有地方性,民族性,与民俗相联系的独特词语和语句也有

地方性,民族性。

3. 旧的民俗消失了,总的趋势是反映这种民俗的词语也会逐渐消失

的,但是有些作为民俗符号的方言词语并未完全消失,它们仍活在口语中,或保留在文献中,可为考证消亡了民俗提供证据。

四.语言和民俗之间的具体体现

(一).语言来自于民俗

民俗作为文化符号的民俗词语对于民俗生活具有规范的作用,但是民俗不可能永远是一成不变的东西。随着时间的迁移,民俗也必然要不断发生新旧更替现象。旧的民俗被新的民俗所取代后,反映旧民俗的词语,有的退出了语言生活,逐渐演变成语言化石,使后来的人感到越来越陌生;有的虽然活跃在语言中,但是已经改变了原来的意义。现代人要了解古代的民俗状况,要知道某一时代的民俗是怎么样的,有个有效的办法就是牢牢地抓住这些民俗词语,顺藤摸瓜的走下去。反之,在词源研究中要了解某一民俗词语形成和变化的历史,也需要借助一些历史资料深入地考察了解有关民俗源流。两种考察都是可以的。

(二).语言陈述民俗

我们知道的一些词语比如:“春节”“元宵节”“中秋节”“腊八节”等节日名称,“立春”“夏至”“立秋”“冬至”等节令名称,“相亲”“订婚”“拜堂”“结婚”等婚嫁称谓。“有喜”“坐月子”“过满月”“过百岁”等生育称谓,都是体现了民俗。这些词具有鲜明的民族色彩。这些词语,具有特有的风俗民情及文化现象,以相应的词语形式来表达,为该地区的人约定俗成并理解应用。一个词语,一个句子,都可以体现一个民俗现象。比如女子受聘礼定亲时的风俗,南北方是不一样的。南方广种茶树,民间普遍有喝茶的习惯,种茶树时必须用种子种植,不能用幼苗移植,它可以象征理想中男女婚姻的一次性和坚不可移的性质,于是人们就用“吃茶”来指女子受娉。表示这一风俗的词语在文人笔记和古代小说中屡有表现。还有在一些民俗在农村成为一种特殊的礼仪。比如结婚之前,人们都要“择日子”“选时辰”“陪送”“操办”“送亲”“娶亲”等等。这一步步的都不可以漏掉。这些民俗现象的内容可变,但是“形式和名称不变”的现象,一方面体现了文化习俗的形式主义的性质和小题大做性质,另一方面则说明作为文化符号的民俗词语在民俗的固化和传承中承担了一种指令的作用。

五.结语

综上所述,就语言与民俗的关系而言,民俗与语言学这两个学科是息息相关

的。在语言中反射出民俗,民俗现象又必须用语言所体现。语言是民俗的载体,反过来,语言也随着民俗的变迁而而变化。在彼此发展的同时,在谋一时间也是错位发展的。一方面,有些旧的习俗,滞留于以前的那个年代,比如“三寸金莲,裹小脚”这一民俗虽已经过时,但是在生活中偶尔这些词还是会用到。语言和民俗不是非社会的现象。没有社会,就没有语言,没有民俗。其次,语言和民俗都是人类约定俗成的历史遗产它们都是长期相沿的。一,是说语言和民俗的形成都经历了漫长的传承阶段,二是说人们对语言和民俗的一致认同源于自然而沿袭的。当然,在局部范围内,语言和民俗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代谢翻新;两者都是昨天的传统的遗留。它们都是规范,稳定的,在此规范稳定的气氛中,语言和民俗这两股“历史”的文化相沿流,默默而依依地相辅相行。

参考文献:

1.戴昭铭著,《文化语言学导论》,语文出版社1996年版。

2.马学良李耀宗,《论民俗语言》,中央民族大学学报 1994年版。

语言、思维和文化

语言、思维和文化

关于语言和思维的关系可以说是语言学的一个老问题,逻辑实证主义的代表,如皮尔斯、维特根斯坦、罗素等倾向于认为语言范畴对认知和思维形成的影响,把语言说成是一种符号体系,一种逻辑的运算,“句子是现实的映像,句子是我们所想象的、现实的模式”。这点在萨丕尔-沃尔夫假说中充分体现,该假说的一个重要原理即:语言的形式不同会形成不同的思维形式和思维规范。在该学说下,似乎思维对人的行为准则也产生影响,那么语言通过影响思维方式影响文化的假说便成立了。

不过该假说遭到世界范围内的激烈质疑,除了忽略了语言本身的复杂性外,一个根本性的问题是,该假说建立在唯心主义的立场上。所以另一个观点与之截然相反,认为思维影响语言,从而产生文化的不同。思维通过影响认知、态度和行为赋予社会群体不同的文化价值观,进而影响整个群体的文化。我国的诸多文化学者持这种观点,季羡林认为中西思维模式的不同是中西文化差异的不同原因,北京大学的关世杰教授通过论证中美两国在跨文化交流中的语言、价值观等方面的差异,认为思维是决定这些差异的根本原因。

世界并非,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在语言现象和文化之间建立一种平行关系总是不让人完全信服。就中国而言,汉语的变迁并没有使中国传统文化失去其连续性,即使满族的统治下,汉文化仍然是主流,而相反汉族的思维方式并没有影响到满族宫廷内部,那里却已接受了汉族的文化。文化是一种人类生活经验,由人类在客观世界的交流中长期积累下来,可以说语言的形成本身即是文化的一部分,是人类为了表达经验而形成的一套特殊的方法。不能说方法和内容之间有谁决定谁的问题。既然不是因果关系,可以说,他们之间是一种间接的,根据长期的历史变化而互相影响的关系。语言在产生之初调整了我们的思维,从而形成了我们认识世界的不同方式,随着跨文化交流的频繁,对不同文化的认知和态度促使语言的发展改变,当今互联网语言和各国语言的交融以及,人们对西方文化的认同接受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这里,很难说思维影响了文化还是文化影响了思维,唯有借助经验,在具体问题中寻求答案。

文化语言学的文化观和语言观

 文化语言学的文化观和语言观

• 教学目的:通过具体的语言事实说明文化语言学,了解文化的基本性质、语言和文

化的关系。

 主要内容

• 一、什么是文化

• 二、文化的基本性质

• 三、文化语言学的语言观

• 四、语言和文化的关系

 一、什么是文化?

 1.1“文化”一词的来源

 “文化”一词古为“文德教化”之意,与“武功”相对。古籍《周易》:“观乎人文以化成

天下”,就含有“文化”的意思。汉代刘向《说苑·指武》:“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夫下愚不移,纯德之所不能化,而后武力加焉。”

 一、什么是文化?

 古今汉语中“文化”一词意义差别的主要原因是词源不同:古代汉语的“文化”是汉语

的固有词,它在古代被日语用“形借法”借去后,到近代又被日语用来作为英语culture的对译词,后来,又被现代汉语用“形借法”借了回来;这样一来,现代汉语的“文化”同日语的“文化”、以及英语的culture倒有直接的词源关系,而同古代汉语的“文化”则只有间接的词源关系了(如下页图)。至于“文化”一词在汉语中除culture以外的意义,则是从日本借入后在使用中滋生出来的。

 一、什么是文化?

 文化(古代汉语)→文化(古代日语)

 文化(现代日语)←culture(英语) ↓ 文化(现代汉语) 一、什么是文化? 1.2西方的“文化”一词的意义 西方的“文化”一词主要来源于拉丁文的culture,它的主要意思是指耕作、培养、教

育、发展出来的事物,是与自然存在的事物相对而言的。例如野生的禾苗不是文化,经过人工栽培出来的麦、稻、黍、稷等则为文化;天然的隧石非为文化,而经过原始人打制成的石刀、石斧、石锄等则为文化;天空的雷鸣电闪不是文化,而原始人把它们想象为人格化的神灵则为文化,等等。可见,文化原是人类创造的东西,而不是自然存在的事物。(详细见“阅读材料1-1”)

1.3“文化”的定义

泰勒(E.B.Tylor):文化是一个复合体,它包括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获得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其他能力和习惯。(详细见“阅读材料1-2”)

马林诺夫斯基:文化是指那一群传统的器物、货品、技术、思想、习惯及价值而言的,这一概念包容着及调节着一切社会科学。(马林诺夫斯基.文化论,费孝通译.中国民间艺术出版社,1987:2)

一、什么是文化?

《辞海》对“文化”有广义和狄义两种解释,“从广义来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    

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来说,旨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并进一指出文化是历史现象,具有阶级性、民族性和历史连续性。

 “文化”在现代汉语词典上的解释:

 (1)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

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

 (2)考古学用语,指同一个历史时期的不易分布地点为转移的遗迹、遗物的综合体。

同样的工具、用具、制造技术等是同一种文化的特征,如仰韶文化、龙山文化。

 (3)运用文字的能力及一般知识。

1.4文化结构

 通常把文化结构区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3个层面。其中精神文化是

文化结构中的核心层次。 (详细见“阅读材料1-3”)

 二、文化的基本性质

 1、超自然性

文化是人类独创的,是人类生活和存在的一种特有方式,文化和人是同生共长的东西,没有人类,就没有文化,反之,没有文化,也不可能有人类。人有文化而动物没有文化,文化性是人类的根本属性。

2、符号性

任何文化都表现为一些象征符号或符号系统;也表现为人在创造和使用这些符号过程中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人类创造了文化世界,人类不断把对世界的认识,对事物和现象的意义和价值的理解赋予一定的具体可感的形式或行为方式,从而使这些特定的形式或行为方式产生一定的象征意义,构成文化符号,成为人们在生存生活中必须遵循的习俗或法则,这些一方面承受文化的制约,同时又通过对文化制约的承受而表现其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 比如在中国封建等级制度的规范中,关于服装的颜色是有等级规定的,帝王服装

为黄色,高级官员和贵族服装为朱红或紫色,中下层官员为青绿色,衙门差役为黑色,平民为白色,囚犯为赭色。于是,服装颜色的等级就成了特定身份的象征符号。正因为文化有符号性,所以对于文化现象的理解和分析,必须借助于符号学的原理和方法。

3、整合性

文化是一个由多方面要素综合而成的复杂的整体,是一定区域内的一定文化群体为满足生存而创造的一整套生活、思想、行为的模式。在这个整体模式中,各组成要素互相补充、互相融合、互相渗透,共同发挥塑造民族特征和民族精神的功能。文化的整合性是一种文化得以自我完善和形成独特面貌的动力;中华民族要把“创新”整合到民族文化核心中,是一个艰难的过程,需要几代人的努力,才能渗入到民族的文化细胞中去。

4、可变性

如佛教传入中国,曾经使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构和面貌发生过深刻的变化;如中国的儒教、汉字在东南亚不少国家的文化中也曾发生过重大影响;而欧洲文化进入美洲,则导致了美洲本土文化的大量萎缩甚至部分的消亡。以德治国,强调了道德教育的重要性,是为了保证文化的持续性,可变中有继承。 (详细见“阅读材料1-5”)

 二、文化的基本性质

 5、民族性和区域性

比如中国上古文化就有中原文化、齐鲁文化、楚文化和吴越文化的区别。再如湖南的湖湘文化、沅澧文化等。

6、共享性

文化的共享性是指文化具有为一个群体、一个社会乃至全人类所共享的特性。

文化具有了渗透性和扩散性,传递性和继承性,习得性,正因为文化具有以上的特性,文化才能为他人、后人所共享。

 小结:

 1、超自然性:文化性是人类的根本属性

 2、符号性: 任何文化都表现为一些象征符号或符号系统

 3、整合性:是一种文化得以自我完善和形成独特面貌的动力

 4、可变性

 5、民族性和区域性

 6、共享性

 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

 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主要是在儒家思想中得到最集中的体现。具体地说,就是儒

家的以“仁”为中心的道德体系和以“礼”为中心的教化体系。

 学者梁漱溟指出,西方文化是向前看的,以个人为本位,追求物质利益,崇尚科学

和民主。中国文化是注重现实的,注重社会问题,注重人与人之关系。

 中国传统文化的具体表现:

 1.因循守旧。 2.要面子,重形式。

3.伦理至上,恪守道德。 4.知足常乐,安于命运。

5.调和妥协,中庸之道。 6.重人情,讲宽容。

7.重家庭关系。 8.崇拜权力,惧怕权威。

 中国传统文化有它的优缺点,但我们不可简单取舍的。对待中国传统文化,不可片

面夸大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产生妄自尊大、盲目排外的倾向;片面夸大民族文化的消极面,则降低民族自信心,产生民族自卑感,这两种倾向都是不利的。  三、文化语言学的语言观

 人、语言和世界构成的实际上是一种三极关系,或者说,人和世界的两极关系是间

接关系,其间还存在一个中介系统——语言符号系统。语言是人创造的,是一定民族的精神创造活动的结果。人必须通过语言世界来认识和把握物质世界。

 1、语言与世界观的关系

 世界是语言符号构成的万花筒,人、语言和世界构成的实际上是一种三极关系,

或者说,人和世界的两极关系是间接关系,其间还存在一个中介系统——语言符号系统。语言是人创造的,是一定民族的精神创造活动的结果。人必须通过语言世界来认识和把握物质世界。

 语 言

 ↙↗ ↘↖

 世界………人

 2、语言是一种文化现象

 (1)符号

 符号系统凝聚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感受

 (2)从生理学的角度来说明语言是文化现象。

 a.人类的第二信号系统(符号反应)

 符号主要是语言符号,还有旗语、电报数字等。例如,有这样一句话:“星期天

下午,我要去看望一位家乡来的朋友”,这是一个符号集,由许多概念构成一个判断,信号无法表示,只能用符号才能表示出来。

 语言符号重要:

人类嗅觉不如狗,视觉不如鹰,对光的感受能力也不如猫(猫对光的刺激已转化为后天习性).但人却对光形成概念,进行归纳推理,积累了光的知识,并发展了现代的光学。这一切都是有语言符号的参与而形成的。

 因此,从生物进化的角度来理解,完全可以说,信号和符号的区别是本能和文

化的区别,从此,自然界一分二,人不再附属于自然界,而是从自然界独立出来。其中一个最重要的标志就是语言符号的出现。从此,人不仅生活在自然界,而且也生活在语言世界。于是,我们可以说,有了符号才有历史,有了符号,才有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历史联系。

 b.把语言理解为文化现象的理由

一个民族的文化发展的全部成果,都凝聚在语言之中。语言信息是文化发展的先决条件。这种诉诸语言符号系统的能力,就是巴甫洛夫的第二信号系统。人具备第二信号系统,人也就有了文化,所以,我们可以把语言理解为文化现象,这是理由之一。

 第二个理由是:第二信号系统(语言符号)形成之后,它又反过来界定人对世界们认

以和感受。

 这是因为客体在我们用语言进行分类以前,对人来说是模糊一团。当我们用词来加

以命名,并以语法规则将事物之可的关系组织起来之后,事物间的区别才明显起来。这就是人类借助语言而形成的分析的能力。

 四、语言和文化的关系

 一方面语言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文化得以建构和传承的形式和手段。

泰勒认为:语言在人类文化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全部文化或文明依赖于语言符号,使用符号的能力使文化得以产生、延续发展

 另一方面,文化又无时无地不对语言有制约作用和决定性影响。在一定意义上说,

人之有文化与人之有符号、人之有语言,是从不同角度对人之本性的揭示。(阅读:1-5 佛教传入中国,曾经使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构和面貌发生过深刻变化 )

 二者互相渗透、互为因果、互相发生、互相制约、互相推动的。

1、语言差异与文化差异的关系:

语言差异反映着文化差异、思维差异和世界观的差异。其中尤其是语法结构的差异同不同民族的思维方法上的倾向性特点更为密切。

2.文化的发展具有历史的连续性,这种连续性是通过语言传授活动而得以维系的。 学习活功(文化的习得)就是语言传授活动,人类在学到本民族语言的同时,也就接受了本民族的特殊文化。所以,语言符号的发展,它已不仅仅是意义的代码,而且已经成了文化的代码。因此,语言的符号系统又是—个社会的秩序和意识的系统,也就是文化系统。这使语言成为文化的一个最基本的、最本质的部分。

3、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

语言是随着民族的发展而发展的,语言是社会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历史、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等,各民族的文化和社会风俗又都在该民族的语言中表现出来 。

回族的语言和文化艺术

回族的语言和文化艺术 日期:2015-04-02 11:24 作者: 来源:中国甘肃网 点击:16

多种来源的回族人最初使用的语言也很复杂。中国境内的回鹘语、蒙古语、汉语,以及中亚一些民族的语言,还有波斯语、阿拉伯语,他们曾经同时使用过。随着回回愈来愈分散杂居在汉族之中,特别是回汉通婚而使汉人成分在回回中增多和回回人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要求,明代后期汉语已成为回族的共同语言,同时在回族人民的日常交往中保留了一些阿拉伯语和波斯语的词汇。在边疆地区,回族人民还经常使用当地少数民族的语言。

回族人民在文化、科学技术方面的成就很大,对祖国的文化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元代,回回不仅带来了西亚的天文学、医学、建筑学、音乐等方面的科学文化成就,而且在学习和传播汉族科学文化技术方面也十分突出。中国的重大发明如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等都是经回回商人的介绍传播到欧洲大陆的。回族天文学家扎马鲁丁于至元四年(1267年)向元世祖忽必烈撰进《万年历》,颁行全国,并在北京建立观象台,制造浑天仪、叙纬仪、平伟仪、地球仪、方位仪、天球仪和观象仪等七种天文仪器,在中国天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明代在钦天监里仍设有“回回历”专科。回回人亦黑迭儿丁是元代著名的建筑学家,他是元大都(北京)宫殿和宫城的设计者和工程组织者,为以后北京故宫以及整个北京的城市建筑发展奠定了基础。

回回医学也相当著名。回回医术在外科和药物使用上都有显著疗效。其医药也有自己的体系,回回医学家收集改订名医药方,著有《瑞竹堂经验方》5卷,“以惠斯世”,流传至今。

明代回族航海家郑和,7次率领庞大的船队远航,先后到过亚非37个国家和地区。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比哥伦布的远航早半个世纪。航行中绘制的《郑和航海图》,是早期海洋地理学的珍贵地图。

在文学、哲学、音乐、书画方面,回族也有许多创造。元代著名回回诗人、词人,著有《雁门集》、《萨文锡逸诗》、《西湖十景词》等诗、词集,在当时十分有名。元代学者赡思不仅通经学、文史,还钻研天文、地理、水利、算学等,被当时称为百科式的学者。李贽是明代著名的回族大哲学家、思想家。他在哲学上认为世间都是实在的,宇宙以物质性的阴阳二气为基础·经过无数变化,生出万物来,具有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在社会伦理道德上,他公开向封建伦理挑战,批评男尊女卑思想,反对道家宣扬的“伪道统”。在文学上还提出“童心说”理论,主张创作抒发己见,反对复古摹拟。李贽是中国思想史上的一代大家。

回回的音乐,在元代十分流行。回回乐与西夏乐、中国乐一起,构成了元代宫廷音乐。在发展中,回回音乐成为中国音乐的一部分。元代著名曲作家马九皋,是当时著名散曲家八人之一,与关汉卿齐名。回族画家也不少,著名的有元代高克恭,清代改琦。他们的存世作品被视为稀世珍宝。

解放后,回族的文化事业蒸蒸日上。科学家、工程师、医生、文学家、艺术家不断涌现。回族中群众性文艺、体育活动蓬勃开展,大批艺术工作者、优秀运动员茁壮成长。从事象牙雕刻,生产景泰兰、苏绣、灯彩,刻砖,制作地毯等传统的回族特种工艺老艺人的技艺得到继承和发展。

“花儿”是甘肃、青海等地流传的民歌,过去当地回民常用“花儿”控诉黑暗、憧憬未来倾诉爱情,现在“花儿”增加了新内容,更为回民所喜闻乐唱。

浅谈语言和文化的关系

语言探索豳

浅谈语言和文化的关系

负玮,吴婷

(陕西科技大学外国语与传播学院,陕西西安710021)

【摘要】语言和文化是不可分割的,相辅相成的。我们应该更加重视文化对语言的影响,语言对思维的影响。总的来说语言与文化关系的研究主要建立在推理的基础上。本文将从四个方面对中国的语言文化学进行阐述。

【关键词】语言;文化;中西文化;中国语言文化学

我们知道,语言和义化是相辅相成的.首先,语葺是文

化的载体,是文化信息传递的重要工具之一,是文化的一种

表现形式和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文化是语言的前提,语言又受到文化的制约。

关。而蓝色的颜色词出现较晚.这同原始文化环境中除天空、海洋之外很少再有蓝色的事物有关。总之,颜色词的出

现、颜色秩序的分割,首先是特定语言集团文化环境的需

要。在这个意义上,在每一种语言“看”到的颜色世界之间没有高低之分,至于现代各民族对颜色的看法趋于一致,也

首先,我将简单阐述洪馒特和德里达对语言和文化的观

旗j?

洪堡特是最早研究语言和文化并认为语言对文化有很大影响的人之一。在他的作品《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一书中,有明确阐述他对语言文化关系的观点。他指出,当时的一种流行的观点,即把语言的所有优点和发展都归困于文明和文化是错误的。“从历史的角

度看,绝不能证明文明和文化对语言有如此强大的控制力”。他用爪哇人语和印度语的例子,进一步证明了“语言和文明决非总是出在相互对等的关系巾。”他说,那种流行

是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传播,各种色料及其制取工艺的普及和标准化——依然是文化因素起主导作用。

三、语言交际与文化背景的研究

语言交际与文化背景的结合,本质上是文化与语育研究

相结合的实际应用。

在语言交际活动中,语言的交际功能离不开特定的交际环境。在社会环境中研究语言,最重要的就是考察交际环境对言语运用的影响。这里说的环境包括听话人、话题、交际

媒介和情境等。

根据惯例+语境的组合要素包括角色关系、话题和场所。

角色关系是由交际人的社会特征和交际环境的特征组成的。从角色的社会特征来说,-个人的说话必须适合他所属

的错误观点,主要失误在“它过分把语言看作一个仿佛通过

从外向内的征服而不断扩展的空间领域”而“忽略了语言的

真正本质及其最重要的特点”。他认为.“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有多少概念由一种语言朋它自己的词来表达。只要语言按照自然为它规定的道路发展,那它就弹所当然的会用自己的词来表达概念”。他进一步阐述,“语言对人的丰要影响涉及他的思维力量.以及他在思维过程中进行创造的力量”。冈此,从更深的意义上说,“语言的作用是内在的和构建的”。

接下来,我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对中国的语言文化学进行阐述:¨中围文化与语言研究的起源及研究内容;2)语言范畴和文化范畴的相关性研究;3)语言交际与文化背景的研究;4)文化与语言学研究的意义及实际应用。

的社会阶级、种族集团、年龄、性别的要求。然而,即使一个人正确的按照他的社会特征来选择语言形式,他还不一定能正确的充当社会角色。因为他在言语运用中还将面临各种不同的交际环境。还还必须在使其所说的话准确反映其社会

特征的同时,创造与其交际目的相适应的社会气氛,建立与其交际目的相适应的社会关系。

人类青语交际的环境因素除了上述角色关系、话题、场所等{最性社会凼素之外,还存在生活方式、行为准则、生活

爿俗、社会准则、价值观念等种种隐性文化因素。文化因素

、中国语言与文化研究的起源及研究内容

可以说,巾闰对语言和文化关系的研究,比西方来得

在交际环境中是作为人的行为模式的深层结构规范和制约交

际语寿的。

语言还能反映出一个民族的思维习惯。这种习惯在语言组织的布局中能够允分体现。就语法格式来说.句子成分的排列、顺序往往显示民族特有的思维习惯,即微观的思维文

晚,且阐述也不如西方系统和具体,.但是,中困却有着很长的将文化研究与语青研究相结合的历史。例如,西汉扬雄的《方言》对共时方言的调查和记载,反映r不同地域之间的文化差异:《尔雅》和《说文解字》中也包含了大量的文化信息。

中国文化语言学致力于研究汉语及其历史发展中深邃的文化内涵。“它一方面认定汉语的结构、精神与规律同中国文化的结构、精神与规律有着深层通约性,通过对这种通约

化。还有一种,宏观思维文化,主要表现在一个民族的人思考问题、提出或解决问题的角度上。例如中国的思考途径喜欢从小到大,然而中网人谈论问题喜欢从大到小,从高到

低,从虚到实。

性的研究,全面揭示汉语的文化特征,对汉语的本体论和研究方法论提出前所未有的科学、系统的新学说?另一方面,

它通过对汉语史和汉语学史的研究.为中国哲学史,思想史、社会史、科技史、文学史、宗教史、民族史、移民史、历史地理,民族的研究提供最有独特价值和富于启示的成果。”前者是个从义化到语言的过程,后者是个从语言到文化的过程。前者可以帮助我们把语言的规律放在文化特性的基础上加以考察,使语言规律的揭示更具有科学性和解释力。后者帮助我们扩夫语言学的视野,使语言学同整个中国文化研究交融。

四、文化与语言学研究的意义及实际应用

文化与语言的关系的研究,尤其是语言交际与文化背景的相关性研究,有着很大的实际意义。

首先,它体现了它所代表的那种文化对于使用它的那个民族或那些民族的文化束缚。其次,传统通过对于它的使用得到继承、流传、变革和发展。再者,它渗透到文化的各个

领域,是使各个文化领域统一于一个文化总体的基础和根据。最后,它使不同的文化之间能够互相理解和接近。

除此之外,它还有具体的教学实践意义。在课堂上学习

语言时,教师在教授语言结构的同时,可以用交际法来使学

生在特定的情景中学习一些语言知识,并将中国同外国的文

化及语言特点进行对比。

:.语言}茚畴和文化菏畴的相关性研究

语言与文化足相关且相互作用的。一个最常见的例子便

是不同语言对颜色的描述的不同。一种民族语言对颜色的分

【参考文献】

『11德里达.论文字学IM]汪堂家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

『21洪堡特.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硬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白IMI.商务印书馆,1997.

割同该民族的生态文化环境有密切的关系。例如各种语言中表示红色的颜色词往往出现的比较早,这同先民最早使用的

天然彩色颜料有关。各种语言中表示绿色的颜色词出现较早,这同先民的生活环境和生产方式同绿色植物密切相连有

f3l申小龙文化与语言的现状思考IM}河南人民出版社,200f)

『4l游汝杰.中国文化语言学引论lMl.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

【参考文献l

111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lf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f)0112J2JohnHaimⅢlNalllralSyntax:lconicit)'andErosionIMlCa,nlmdge:

CambridgeUnivemicyPress.1985

川卢卫中.诗歌相似修辞研究ⅡJ外国语言文学,2003,(1).

【4l王寅相似性:取得文体特征的重要手段U1.四川外国语学院学

报,20(14,(4)

万方数据

浅谈语言和文化的关系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

贠玮, 吴婷

陕西科技大学外国语与传播学院,陕西西安,710021东京文学

DONGJING WENXUE2010(6)

参考文献(4条)

1.德里达.汪堂家 论文字学 1999

2.洪堡特 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 19973.申小龙 文化与语言的现状思考 20004.游汝杰 中国文化语言学引论 2003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djwx201006056.aspx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