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一高考题

高中生物必修一2011年高考题总结(前五章)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第一章 走近细胞

1.(山东卷)5.下列关于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原核生物细胞不含线粒体,不能进行有氧呼吸

B.真核生物细胞只进行有丝分裂,原核生物细胞只进行无丝分裂

C.真核生物以DNA为遗传物质,部分原核生物以RNA为遗传物质

D.真核生物细胞具有细胞膜系统(生物膜系统),有利于细胞代谢有序进行

2.(上海卷)1.下列藻类中属于原核生物的是

A.伞藻 B.衣藻 C.硅藻 D.颤藻

3.(海南卷)10.关于微生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T2噬菌体由蛋白质和RNA组成

B.蓝藻无叶绿体,但能进行光合作用

C.通过诱变育种可获得青霉素高产菌株

D.赤霉菌分泌的赤霉素可促进植物生长

第二章 细胞的分子组成

A.胰岛素基因的两条DNA单链分别编码A,B两条肽链

B.沸水浴加热之后,构成胰岛素的肽链充分伸展并断裂

C.胰岛素的功能取决于氨基酸的序列,与空间结构无关

D.核糖体合成的多肽链需经蛋白酶的作用形成胰岛素

3.(山东卷)6.只有在保持细胞活性的条件下,才能显示细胞中某物质或结构的实验是

A.苏丹Ⅲ染色体观察花生种子子叶细胞中的脂肪

B.龙胆紫染色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有丝分裂

C.健那绿(詹纳斯绿B)染色观察动物细胞的线粒体

D.甲基绿、派洛宁(呲罗红)染色观察动物细胞中的DNA和RNA

4.(江苏卷)1.下列物质合成时,需要模板的是

A.磷脂和蛋白质 B.DNA和酶 C.性激素和胰岛素D.神经递质和受体

5.(江苏卷)21.研究发现,砷( As)可以富集在植物体内,转化为毒性很强的金属有机物,影响水稻的株高、根长和干重;加P(与As原子结构相似)处理后水稻茎叶和根中P含量增加、As含量相对减少,水稻生长加快,干重增加。对此现象合理的解释是 (多选) BCD

A.As在水稻细胞内富集,由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决定

B.As进入水稻细胞,导致有关酶失去活性,影响细胞代谢

C.P影响As的吸收,与细胞膜上的载体种类和数量有关

D.P是构成磷脂、核酸和ATP的重要元素,能促进水稻生长发育

6.(上海卷)11.甲状腺的滤泡细胞分泌甲状腺素,C细胞分泌32肽的降钙素,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滤泡细胞和C细胞内含有不同的基因

B.控制降钙素合成的基因长度至少为192对碱基

C.在降钙素溶液中加入适量的双缩脲试剂,溶液呈橘红色

D.滤泡细胞和C细胞内RNA种类不同

+7.(上海卷)13.生长在含盐量高、干旱土壤中的盐生植物,通过在液泡中贮存大量的Na而促

+进细胞吸收水分,该现象说明液泡内的Na参与

A.调节渗透压 B.组成体内化合物 C.维持正常pH D.提供能量

8.(上海卷)21.就物质属性而言,蛋白质、抗原和多糖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9.(福建卷)26.(28分)

Ⅱ。使用染色剂染色是生物学实验常用的方法,某同学对有关实验做了如下归纳:

(1)上述实验结果的归纳,正确的有_______(实验序号)。

(2)实验②和实验④在染色之前,都使用了一定浓度的盐酸处理。其中,实验②用盐酸可改变______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实验④用盐酸与酒精混合,对材料进行解离。在两个实验操作中,都要注意盐酸浓度,处理材料时的温度和______________。

(3)健那绿使线粒体着色与线粒体内膜的酶系统有关。线粒体内膜上的酶主要催化有氧呼吸的第______阶反应,该反应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章、细胞的结构

1.(重庆卷)1.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氨基酸、葡萄糖和核苷酸分子均可通过核膜

B.叶绿体基质中含有核酸和参与光合作用的酶

C.水分子和钾离子以自由扩散方式进出轮藻细胞

D.精细胞变为精子后,尾部的线粒体与其运动有关

2.(上海卷)2.在蝌蚪发育成蛙的过程中,对尾部消失起主要作用的细胞器是

A.溶酶体 B. 中心体 C.线粒体 D.高尔基体

3.(广东卷)1、小陈在观察成熟叶肉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照片后得出如下结论,不正确的是

A、叶绿体和线粒体都有双层膜 B、核糖体附着在高尔基体上

C、内质网膜与核膜相连 D、液泡是最大的细胞器

4.(江苏卷)2.关于人体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细胞核内RNA能够传递和表达遗传信息

B.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和加工的主要场所

C.线粒体内膜蛋白质和脂质的比值大于外膜

D.高尔基体与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形成有关

5.(福建卷)1.下列关于人体细胞代谢场所的叙述,正确的是

A.乳酸产生的场所是线粒体 B.雌性激素合成的场所是核糖体

C.血红蛋白合成的场所是高尔基体 D.胰岛素基因转录的场所是细胞核

6.(江苏卷)10.将有关生物材料直接制成临时装片,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的现象

A.菠菜叶片下表皮保卫细胞中具有多个叶绿体

B.花生子叶细胞中存在多个橘黄色脂肪颗粒

C.人口腔上皮细胞中线粒体数目较多

D.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中细胞核清晰可见

7.(安徽卷)1.AUG是甲硫氨酸的密码子,又是肽链合成的起始密码子。人体血清白蛋白的第一个氨基酸并不是甲硫氨酸,这是新生肽链经加工修饰的结果。加工修饰的场所是

A.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B.高尔基体和溶酶体

C.内质网和核糖体 D.溶酶体和核糖体

8.(新课标卷)30.(10分)回答问题

⑴人体肝细胞可产生一种分泌蛋白(称为蛋白A),运出细胞后进入血液。已知内质网、核糖体和高尔基体参与了蛋白A的合成或运输,则这些细胞器在蛋白A合成和运输过程中行使功能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人体的胰岛细胞中________(含有、不含有)蛋白A基因 。

⑵为了研究小鼠在接受大肠杆菌碱性磷酸酶(AKP)刺激后其体内抗体水平的变化,提取大肠杆菌AKP,注射到小白鼠腹腔内,进行第一次免疫。一段时间后,检测到抗体水平达到峰值。在这个过程中,_________细胞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增殖、分化形成的_______细胞可以产生抗体。经过一段时间后,再用大肠杆菌AKP进行第二次免疫,___________细胞可以快速增殖、分化并产生大量抗体。上述免疫属于__________(特异性、非特异性)免疫。

9.(四川卷)2.下列有关生物膜结构和功能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植物原生质体的融合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

B.合成固醇类激素的分泌细胞的内质网一般不发达

C.分泌蛋白的修饰加工由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共同完成

D.生物膜之间可通过具膜小泡的转移实现膜成分的更新

10.(海南卷)1.关于动物细胞膜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膜含有糖脂和糖蛋白 B.细胞融合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

C.ATP为CO2分子通过细胞膜提供能量 D.细胞膜上的大多数蛋白质是可以运动的

第四章 、物质的输入与输出

1.(新课标卷)1.将人的红细胞放入4℃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红细胞破裂,主要原因是

A.红细胞具有水溶性 B.红细胞的液泡体积增大

C.蒸馏水大量进入红细胞 D.低温时红细胞膜流动性增大

2.(新课标卷)4.撕去紫色洋葱外表皮,分为两份,假定两份外表皮细胞的大小、数目和生理状态一致,一份在完全营养液中浸泡一段时间,浸泡后的外表皮称为甲组;另一份在蒸馏水中浸泡相同的时间,浸泡后的外表皮称为乙组。然后,两组外表皮都用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里处理,一段时间后外表皮细胞中的水分不再减少。此时甲、乙两组细胞水分渗出量的大小,以及水分运出细胞的方式是

A.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与乙组细胞的相等,主动运输

B.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比乙组细胞的高,主动运输

C.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比乙组细胞的低,被动运输

D.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与乙组细胞的相等,被动运输

3.(全国卷)2.将紫色洋葱在完全营养液中浸泡一段时间,撕取外表皮,先用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处理,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立即将外表皮放入蒸馏水中,直到细胞中的水分不再增加。在该实验中,蔗糖溶液处理前外表皮细胞液的浓度为甲,细胞中的水分不再增加时外表皮细胞液的浓度为乙,则甲、乙的关系,以及实验过程中水分进出细胞的方式为

A.甲乙,被动运输

C.甲>乙,主动运输 D.甲=乙,主动运输

4.(北京卷)2.在生态学研究中,下列方法与研究目的不相符的是 答案:D

A.给海龟安装失踪器调查其洄游路线 B.给大雁佩戴标志环调查其迁徙路线

C.用样方法研究固着在岩礁上贝类的种群关系 D.用标志重捕法调查乌尔黄鼠的丰(富)度

5.(天津卷)2.将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浸润在0.3g/mL的蔗糖溶液中,1分钟后进行显微观察,结果见右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图中L是细胞壁,M是液泡,N是细胞质

B. 将视野中的细胞浸润在清水中,原生质体会逐渐复原

C. 实验说明细胞膜与细胞壁在物质透过性上存在显著差异

D. 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不宜作为该实验的实验材料

6.(海南卷)6.关于哺乳动物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叙述,错误的是

A.机体缺铁时,血红蛋白的合成量会减少

B.成熟红细胞中没有血红蛋白mRNA的合成

C.血浆中的氧和Na+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红细胞

D.血红蛋白基金突变可导致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7.(海南卷)27. (7分)原尿中葡萄糖、氨基酸等物质的浓度与血浆中的基本相同。原尿经肾小管上皮细胞的选择性重吸收和分泌作用后形成尿液。正常情况下尿液中不含葡萄糖。肾小管上皮细胞中的葡萄糖通过被动运输的方式进入组织液。下图为肾小管及相关结构示意图。

回答问题:

(1)肾小管上皮细胞中的葡萄糖浓度______(高于、低于、等于)组织液中的。

(2)原尿中的葡萄糖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的运输方式是____________,需要__________的参与。

(3)肾小管上皮细胞重吸收水分的原理是_________,原尿中葡萄糖未能被完全重吸收从而导致尿量增加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五章、物质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酶与ATP

1.(新课标卷)2.甲、乙两种酶用同一种蛋白酶处理,酶活性与处理时间的关系

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甲酶能够抗该种蛋白酶降解

B.甲酶是不可能具有催化功能的RNA

C.乙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

D.乙酶活性的改变是因为其分子结构的改变

2.(天津卷)1.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酶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和脱氧核糖核苷酸

B. 酶通过为反应物供能和降低活化能来提高化学反应速率

C. 在动物细胞培养中,胰蛋白酶可将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

D. DNA连接酶可连接DNA双链的氢键,使双链延伸

3.(海南卷)14.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酶提供了反应过程所必需的活化能

B.酶活性的变化与酶所处的环境的改变无关

C.酶结构的改变可导致其活性部分或全部丧失

D.酶分子在催化反应完成后立即被降解成氨基酸

4.(上海卷)37.环境污染物多聚苯难以降解,研究发现联苯降解菌

内的联苯水解酶是催化多聚联苯降解的关键酶。

(1)依据表中结果,金属离子______对该酶的活性有一定的促进

作用。金属离子对酶的活性有促进或抑制作用,可能的原因是___

_________________。

(2)下图实线表示联苯水解酶催化的反应速率与酶浓度的关系,虚线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底物浓度增加一倍,反应速度与酶浓度的关系,能正确表示两者关系的是___。

5.(海南卷)5.某一不可逆化学反应(SPW)在无酶和有

酶催化时均可以进行,当该反应在无酶条件下进行到时间t时,

向反应液中加入催化该反应的酶。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加酶后反

应物浓度随反应时间变化趋势的曲线是

A.甲 B.乙 C.丙 D.丁

6.(全国卷)31.(10分)同学从温度为55~65

(1)测定脂肪酶活性时,应选择_________作为该酶作用的物质,反应液中应加入_____________溶液以维持其酸碱度稳定。

(2)要鉴定该酶的化学本质,可将该酶液与双缩脲试剂混合,若反应液呈紫色,则该酶的化学本质为________________。

(3)根据该细菌的生活环境,简要写出测定该酶催化作用最适温度的实验思路。(注意不是步骤) 光合作用

7.(新课标卷)3.番茄幼苗在缺镁的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与对照组相比,其叶片光合作用强度下降,原因是

A.光反应强度升高,暗反应强度降低

B.光反应强度降低,暗反应强度降低

C.反应强度不变,暗反应强度降低降低

D.反应强度降低,暗反应强度不变

8.(上海卷)23.将等量甲、乙两种植物的不同器官在不同颜色的光下照8小时,测得的数据见右表。据表分析,决定光合作用是否发生的因素是

A.植物种类

B.光的颜色

C.温度

D.植物器官

9.(福建卷)2.右图是夏季晴朗的白天,玉米和花生

净光合速率(时间单位、单位叶面积吸收CO2的量)

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在9:30~11:00之间,花生净光合率下降

的原因是暗反应过程减缓

B.在11:00~12:30之间,花生的单位叶面积

有机物积累量比玉米得多

C.在17:00时,玉米和花生的单位叶面积释

放O2速率相同

D.在18:30时,玉米即能进行光反应,也能

进行暗反应

10.(江苏卷)4.某研究组获得了水稻的叶黄素缺失突变体。将其叶片进行了红光照射光吸收测定和色素层析条带分析(从上至下),与正常叶片相比,实验结果是

A.光吸收差异显著,色素带缺第2条 B.光吸收差异不显著,色素带缺第2条

C.光吸收差异显著,色素带缺第3条 D.光吸收差异不显著,色素带缺第3条

11.(江苏卷)23.某种铁线莲的根茎可作中药,有重要经济价值。下表为不同遮光处理对其光合作用影响的结果,相关叙述正确的是(多选)

A.适当的遮光处理,可提高其干重

B.叶绿素含量与净光合速率呈正相关

C.叶绿素a/b可作为其利用弱光能力的判断指标

D.遮光90%时,铁线莲不进行光合作用

12.(浙江卷)1.下列有关叶绿体及光合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破坏叶绿体外膜后,O2不能产生

B.植物生长过程中,叶绿体内各种色素的比例保持不变

C.与夏季相比,植物在冬季光合速率低的主要原因是光照时间缩短

D.离体的叶绿体基质中添加ATP、NADPH和CO2后,可完成暗反应

13.(海南卷)12.红枫是一种木本观赏植物,在生长季节叶片呈红色,下列关于该植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红枫叶片不含叶绿素 B.红枫叶片呈红色是因为吸收了红光

C.红枫叶片能吸收光能进行光合作用 D.液泡中的色素吸收的光能用于光合作用

14.(新课标卷)29.(9分)

在光照等适宜条件下,将培养在CO2浓度为1%环境中的某植物迅速转移到CO2浓度为0.003%的环境中,其叶片暗反应中C3和C5化合物微摩尔浓

度的变化趋势如下图。

回答问题:

⑴图中物质A是 ______(C3化合物、C5化合物)

⑵在CO2浓度为1%的环境中,物质B的浓度比A的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CO2浓度从1%迅速降低到0.003%后,物质B浓度升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若使该植物继续处于CO2浓度为0.003%的环境中,暗反应中C3和C5化合物浓度达到稳定时,物质A的浓度将比B的________(低、高)。

⑷CO2浓度为0.003%时,该植物光合速率最大时所需要的光照强度比CO2浓度为1%时的_______(高、低),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海南卷)26. (8分)

某同学设计了一个探究实验,把培养在完全营养液中、生长状态一致的3组某种植物幼苗分别放入A、B、C三个完全相同的玻璃钟罩内(如下图所示),其中A不密封。B、C密封。B内培养皿中盛有Ba(OH)2溶液,A、C内培养皿中盛有蒸馏水,各培养皿中液体的体积相同。该实验在光照充足、温度适宜的环境中进行。

回答问题:

(1)根据上述实验设计判断,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

(2)从理论上讲,培养一段时间后,预期的实验结果是:B中的幼苗生长量比C中的____(大、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中的幼苗生长量比C中的______ (大、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广东卷)26.(16分)

观赏植物蝴蝶兰可通过改变CO2吸收方式以适应环境变化。长期干旱条件下,蝴蝶兰在夜间吸收CO2并贮存在细胞中。

(1)依图分析,长期干旱条件下的蝴蝶兰在0~4时 (填“有”或“无”)ATP和[H]的合成,原因是 ;此时段 (填“有”或“无”)光合作用的暗反应发生,

原因是 ;10~16时无明显CO2吸收的直接原因是 。

(2)从图乙可知,栽培蝴蝶兰应避免 ,以利于其较快生长。此外,由于蝴蝶兰属阴生植物,栽培时还需适当 。

(3)蝴蝶兰的种苗可利用植物细胞的 ,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大规模生产,此过程中细胞分化的根本原因是 。

参考答案:

第一章D D D A

第二章A D C B BCD D A A (1)①③(2)细胞膜;时间(3)三;[H]与氧结合形成水,同时释放大量的能量

第三章C A B C D A A ⑴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含有 ⑵B;浆;记忆;特异性 B C

第四章C C B D A C(1)高于 (2)主动运输 载体蛋白和ATP (3)渗透吸水 肾小管腔中液体的浓度高于正常水平,渗透压高,水分重吸收减弱,造成尿量增加

第五章 酶与ATP B;C;C;(1) Mn2+ (2)金属离子与酶结合可以改变酶的空间结构;D;(1)脂肪;缓冲(2)蛋白质(3)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包括55~65

光合作用 B D B B AC D C ⑴C3化合物

⑵暗反应速率在该环境中已达到稳定,即C3和C5化合物的含量稳定。根据暗反应的特点,此时C3化合物的分子数是C5化合物的2倍。

当CO2浓度突然降低时,C5化合物的合成速率不变,消耗速率却减慢,导致C5化合物积累。 ⑶高 ⑷低 CO2浓度低时,暗反应的强度低,所需ATP和[H]少。

(1)探究CO2浓度对幼苗生长(或光合强度)的影响 (2)小;B中的CO2被Ba(OH)2溶液吸收;大;A玻璃钟罩未密封,CO2供应充分

(1)有 此时段细胞进行呼吸作用,呼吸作用的第一、二阶段均有[H]产生,第一、二、三阶段均有ATP生成(2分);无 此时段没有光反应,而暗反应必须要由光反应提供ATP和[H],故不存在暗反应(2分);气孔关闭。

(2)干旱 遮阴 (3)全能性 基因选择性表达

高中生物必修3一二章历年高考题

高二生物必修3第一、二章测试题

姓名: 班级:

一、单选题(每题5分,共60分)

1.(2013全国卷II)关于免疫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淋巴细胞包括B细胞、T细胞和吞噬细胞 B.血液和淋巴液中都含有T细胞和B细胞

C.吞噬细胞和B细胞都属于免疫细胞 D.浆细胞通过胞吐作用分泌抗体

2.(2013重庆卷)少数人注射青霉素后出现胸闷、气急和呼吸困难等过敏(超敏)反应症状,严重者发生休克。以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青霉素过敏反应的主要原因是机体免疫防御功能低下

B.青霉素引起的病理性免疫反应,具有特异性和记忆性

C.机体初次接触青霉素后,活化的浆细胞分泌淋巴因子

D.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触青霉素后会发生自身免疫反应

3.(2013大纲卷)关于神经兴奋的叙述,错误的是

A.刺激神经纤维中部,产生的兴奋沿神经纤维向两侧传导

B.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是由兴奋部位至未兴奋部位

C.神经纤维的兴奋以局部电流的方式在神经元之间单向传递

D.在神经纤维膜外,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的方向相反

4.(2008海南)甲、乙、丙三组小鼠不同的免疫器官被破坏, 其中甲组仅有体液免疫功能, 乙组和丙组丧失了特异性免疫功能。现给三组小鼠分别输入造血干细胞, 发现仅有乙组恢复了细胞免疫功能, 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是( )

A. 甲组骨髓被破坏, 乙组胸腺被破坏, 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

B. 甲组胸腺被破坏, 乙组骨髓被破坏, 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

C. 乙组骨髓被破坏, 丙组胸腺被破坏, 甲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

D. 丙组骨髓被破坏, 甲组胸腺被破坏, 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

5. (2008北京理综)人被犬咬伤后, 为防止狂犬病发生, 需要注射由灭活狂犬病毒制成的疫苗。疫苗在人体内可引起的免疫反应是( )

A. 刺激效应T 细胞分化成为记忆细胞

B. 刺激吞噬细胞产生抗狂犬病毒抗体

C. 可促进效应B细胞释放出淋巴因子

D. 产生与狂犬病毒特异性结合的抗体

6.(2012海南单科)关于T细胞的叙述, 错误的是( )

A. 血液中存在T细胞 B. T细胞可接受吞噬细胞呈递的抗原

C. HIV感染人体可使T细胞数量下降 D. 在抗原的刺激下T细胞产生抗体发挥免疫作用

7.(2012课标)哺乳动物因长时间未饮水导致机体脱水时, 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 )

1

A. 血浆渗透压降低 B. 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C. 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刺激减弱 D. 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减弱

8.(2012上海单科)下丘脑在人体内环境的稳定与调节过程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关于下丘脑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可引起尿量增加

B. 下丘脑的活动受其他相关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负反馈调节

C.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发出的神经可支配肾上腺的活动

D. 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可引起机体产热量增加

9.(2011江苏单科)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 错误的是( )

A. 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发生在内环境中 B. 内环境成分中含有CO2、尿素、神经递质等

C. 组织液渗回血浆和渗入淋巴的量相差较大 D. 血浆的成分稳定时, 机体达到稳态

10.(2010福建理综)研究发现, 胰岛素必须与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结合, 才能调节血糖平衡。如果人体

组织细胞膜缺乏该受体, 则可能导致( )

A. 细胞减缓摄取血糖, 血糖水平过高 B. 细胞减缓摄取血糖, 血糖水平过低

C. 细胞加速摄取血糖, 血糖水平过高 D. 细胞加速摄取血糖, 血糖水平过低

11.(2010重庆理综)下列有关人体糖代谢及调节的叙述, 正确的是( )

A. 血糖浓度升高能使胰岛A细胞分泌活动增强 B. 饥饿时首先被利用的是肌糖元, 其后是脂肪

C. 糖类分解释放的能量的主要贮存形式是ATP D. 多食少动, 糖类易转变成脂肪和必需氨基酸

12.(2010课标, 5, 中)将神经细胞置于相当于细胞外液的溶液(溶液S)中, 可测得静息电位。给予细胞一个适宜的刺激, 膜两侧出现一个暂时性的电位变化, 这种膜电位变化称为动作电位。适当降低溶液S中

的Na浓度, 测量该细胞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 可观察到( )

A. 静息电位值减小 B. 静息电位值增大 C. 动作电位峰值升高 D. 动作电位峰值降低

二、非选择题

13.(2010课标)(10分)将同种大鼠分为A、B两组, A组大鼠除去淋巴细胞后, 产生抗体的能力丧失;从

B组大鼠中获得淋巴细胞并转移到A组大鼠后, 发现A组大鼠能够重新获得产生抗体的能力。请回答:

(1)上述实验可以说明 是免疫反应所需的细胞。

(2)为了证明接受了淋巴细胞的A组大鼠重新获得了产生抗体的能力, 需要给A组大鼠注射 ,

然后检测相应的抗体。

(3)动物体内能产生特异性抗体的细胞称为 。在抗体、溶菌酶、淋巴因子和编码抗体的基因这

四种物质中不属于免疫活性物质的是 。在吞噬细胞、淋巴细胞和红细胞这三类细胞中

不属于免疫细胞的是 。

2

+

14.(2013全国卷I)(14分)胰岛素可使骨骼肌细胞和脂肪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载体的数量增加,已知这些细胞膜上的载体转运葡萄糖的过程不消耗ATP。回答下列问题:

(1)胰岛素从胰岛B细胞释放到细胞外的运输方式是 ,葡萄糖进入骨骼肌细胞的运输

方式是 。

(2)当血糖浓度上升时,胰岛素分泌 ,引起骨骼肌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载体的数量增加,

其意义是 。

(3)脂肪细胞 (填“是”或“不是”)胰岛素作用的靶细胞。

(4)健康人进餐后,血糖浓度有小幅度增加。然后恢复到餐前水平。在此过程中,血液中胰岛素浓度

的相应变化是 。(4分)

15. (2012山东)(16分)人手指意外触到蜡烛火焰,引起屈肘反射。其反射弧示意图如下。

(1)图中神经元a产生的兴奋在传入神经纤维上以 形式进行传导。当神经冲动传到神经末梢时,引

起突触前膜内 释放神经递质,该递质与神经元b细胞膜上 结合,使神经元

b兴奋。神经元b的神经冲动进一步引起神经元c兴奋,最终导致屈肌收缩。

(2)图中M点兴奋时,此处神经纤维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 。若N点受刺激产生兴奋,则在神经元b上 (填“有”或“无”)膜电位的变化,其原因是 。

(3)手指意外触到火焰引起局部皮肤红肿,是因为皮肤毛细血管舒张和通透性增强, 引

起组织间隙液体积聚。若手指伤口感染,可引起体液中吞噬细胞和杀菌物质抵御病菌侵害,此过程属于 免疫。

3

高中生物必修一

高中生物必修1 1.举例说出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之上。

生命离不开 细胞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即使病毒,也只有依赖 寄主细胞生活。 2.使用高倍物镜时应注意哪些:

★①对光:调反光镜和光圈,光线暗时用凹面镜,大光圈

★①只有低倍镜观察清楚后才能转至高倍镜,调粗准焦螺旋,要把物像移动中间,物象在哪里就要移向哪个方向,例:物象在右上方,要移到中间,要把玻片移向右上方

★②高倍镜观察时只能调节细准焦螺旋,不能使用粗准焦螺旋 3.

、蓝球

藻、 发菜 等都属于蓝藻。菌前带“杆、螺旋、球、弧”字的生物属于细菌

4.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练练看:

1.在浅海中,牡蛎与鱼类、节肢动物、棘皮动物等生物生活在一起。这些生物构成了 A.群落 B.种群 C.生态系统 D.生物圈

2.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叶表皮的同一部位,应选择下列哪种目镜和物镜的组合,才会使视野内所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多 A.目镜5×,物镜10× B.目镜10×,物镜100× C.目镜15×,物镜40× D.目镜10×,物镜40× 3.小麦细胞具有而蓝藻细胞中没有的结构是

A.细胞壁 B.核膜 C.细胞膜 D.细胞质

1 .★组成细胞的元素:①大量无素: C、H、O、N、P、S、K、 Ca、Mg ②微量无素: Fe、Mn、Zn、Cu、 B、Mo ③主要元素: C、H、O、N、P、S ④基本元素: C、H、O、N 最基本元素(生命元素) C ⑤细胞干重中,含量最多元素为 C ,鲜重中含最最多元素为 O

★生物(如沙漠中仙人掌)鲜重中,含量最多化合物为 水 ,干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为 蛋白质 2、生物体内各种化合物的检测:

(1)还原糖(麦芽糖 、 葡萄糖 、 果糖 ) 斐林试剂 砖红色沉淀

脂肪 苏丹Ⅲ(或苏丹Ⅳ) 橘黄色( 红 色); 蛋白质 双缩脲 试剂 紫色 DNA 甲基绿 绿色 RNA 吡罗红 红色 线粒体 健那绿 蓝绿色 酒精 酸性重铬酸钾 灰绿色

澄清石灰水 溴麝香草酚蓝 蓝变到绿再变到黄色 3、 ★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各种氨基酸的区别在于 R基 的不同。

★三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 三肽 ,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化学键为—CO—NH— ,叫 肽键 。 ★脱水缩合中,脱去水分子数=形成的肽键数= 氨基酸数 — 肽链数

蛋白质的分子量= 氨基酸的数目×氨基酸的分子量—水分子数目×18(水的分子量) N条肽链上至少含有 N 个氨基和 N 个羧基;

★蛋白质多样性原因:① 氨基酸的数目成百上千 ② 氨基酸的种类不同

③ 氨基酸的排列顺序千变万化 ④ 肽链的盘曲、折叠方式及其空间结构千差万别

氨基酸结合方式是脱水缩合: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与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相连接,同时脱

去一分子水,如图:

H O H H H

NH2———OH + H—N——COOH H 2O+NH2—

—C—N——COOH 121 2 13、蛋白质功能:

蛋白质是生物体重要的结构物质;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极少数是RNA; 有运输功能的血红蛋白在红细胞内是蛋白质

具有调节作用的 胰岛素 、胰高血糖素、生长激素都是蛋白质

具有免疫作用的抗体是蛋白质。因此说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 主要承担者 ,直接体现生物的 性状 。 练练看

1.下列不属于植物体内蛋白质功能的是

A.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 B.催化细胞内化学反应的酶

C. 供给细胞代谢的主要能源物质 D.根细胞吸收矿质元素的载体 2.下列各项中,都属于大量元素的是

A.C、H、O、B B.N、P、S、Cu C.C、H、O、Ca D.N、P、S、Fe 1.

2、DNA初步水解产物: 脱氧核苷酸 DNA彻底水解产物: 脱氧核糖、磷酸、含氮碱基

3、主要能源物质: 糖类; 主要储能物质:脂肪;直接能源物质:ATP; 最终能量来源: 太阳能 4、 组成元素: C,H,O

糖类

单糖:核糖和脱氧核糖;葡萄糖、果糖等

种类

二糖:蔗糖和麦芽糖(植物细胞)和乳糖(动物细胞)

功能 (存在植物细胞)和糖原(动物细胞中,肝糖原和肌糖原)

★植物细胞所特有的糖类:果糖、蔗糖、麦芽糖、淀粉、纤维素 动物细胞所特有的糖类:半乳糖、乳糖、糖原 动植物共有的糖类: 葡萄糖、脱氧核糖、核糖

练练看:1.下图为人体中3 E_________ F_________

脂肪 :储能;保温;缓冲;减压 元素组成:C,H,O 1、脂质: 磷脂 :构成生物膜重要成分

(C.H.O.N.P胆固醇: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固醇性激素:促进人和动物生殖器官的发育以及生殖细胞的形成

维生素D:有效地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 判断:所有的激素都是蛋白质吗? 不是,性激素是脂质

2、生物大分子以 若干个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所以碳是生命的 核心元素 。 3、几种有机物的化学元素组成。

糖类 C、H、O ,核酸 C、H、O、N、P等 ,蛋白质 C、H、O、N等 脂肪 C、H、O ,类脂 C、H、O、N、P

4、水存在形式: 自由水 (含量: 95.5%)和 结合水 (含量:4.5%) 功能① 自由水是细胞内的良好溶剂 ② 自由水参与生化反应

③ 自由水为细胞提供水环境 ④ 自由水运送营养物质,将代谢废物排出体外 ⑤ 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 5.★无机盐绝大多数以 离子 形式存在。

2+

无机盐的作用:镁是组成 叶绿素 的重要元素; 铁 是组成血红蛋白的重要元素缺铁贫血②哺乳动物血液中 Ca 过低,会出现抽搐症状;高温作业大量出汗的工人要多喝淡盐水。)

③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酸碱平衡 ④维持细胞的渗透压平衡 练练看.1人体缺Ca离子时,会出现的现象是

A.肌肉乏力 B.肌肉抽搐 C.地方性甲状腺肿 D.代谢旺盛 6.下列是单糖的是

A.淀粉 B.麦芽糖 C.糖原 D.葡萄糖

细胞膜的成分 :蛋白质;糖类;脂质中 磷脂 最丰富,

具有磷脂双分子层,还有胆固醇 一、细胞膜:

一定的流动性 (结构特点)和 选择透过性 (功

能特性)。

二、流动镶嵌模型内容:

1、膜的基本支架——磷脂双分子层。(磷脂分子是可以运动的,具有流动性。) 2、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嵌、有的嵌入、有的横跨在磷脂双分子层。(体现了膜结构内外的不对称性和流动性) 三、动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条件、现象及原理?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失水皱缩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水分进出平衡 原理:细胞膜相当于半透膜,可进行渗透作用

四、★原生质层指 细胞膜 、 液泡膜 及 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

植物细胞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质壁分离中“质”指 原生质层 ,“壁”为细胞壁 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为 成熟的植物细胞 。

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条件:①具有细胞壁 ②具有大液泡 ③细胞必须是活的 五、发生质壁分离的内因: 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大于细胞壁的伸缩性 发生质壁分离的外因: 细胞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

六、★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都是 选择透过性 膜(是指可以让水分子自由通过,一些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自由通过,而其他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 七、能证明细胞膜具流动性的现象有:

白细胞吞噬作用、变形虫的变形运动、人和小鼠细胞的融合实验

1. 细胞膜的生理功能不包括

A.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B.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C.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开 D.完成细胞内的各种生命活动 2.把人或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做为获取细胞膜的实验材料的依据是 A.人或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容易获取

B.人或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中没有任何物质 C.人或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中没有任何细胞器

D.人或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中只有核糖体,没有其他有膜细胞器

3.内质网膜与核膜、细胞膜相连,有利于与外界环境进行发生联系。这种结构特点表明内质网的重要功能之一是 A.扩展细胞内膜,有利于酶的附着 B.提供细胞内物质运输的通道 C.提供核糖体附着的支架 D.参与细胞内某些代谢反应

一、★物质跨膜运输方式:

自由扩散 特点:高浓度→低浓度 (举例:H2O,O2,CO2,甘油,乙醇,苯 等) 协助扩散 特点:载体蛋白协助,高浓度→低浓度 (举例:葡萄糖进入红细胞) 主动运输 特点:需要能量;载体蛋白协助;低浓度→高浓度(举例:氨基酸、核苷酸、离子,葡萄糖被小肠上皮细胞吸收 ) 自由扩散 和 协助扩散属于被动运输 二、自由扩散取决于细胞内外溶液的浓度差

主动运输取决于 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数量以及呼吸作用提供的能量

三、胞吞、胞吐特点:大分子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需要能量,不需载体, 以小泡的形式进行 四、植物细胞的细胞壁成分为 纤维素 和 果胶 ,具有 支持和保护 作用。

1.下图表示某植物相邻的3个细胞,其细胞液浓度依次为甲>乙>丙,正确表示他们之间水分子渗透方向的是

A

B

C D

2.下列与发生质壁分离现象无关的是

A.细胞壁与原生质层的伸缩性不同 B.液泡的有无

C.原生质层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 D.细胞核的多少 3.下图是神经细胞的细胞膜结构模式图,正确的是

4.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主要取决于

A.水 B.磷脂 C.糖类 D.蛋白质

作用

同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作用更显著,因而催化效率更高。

一、降

低化学

反应活

本质: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为RNA。 特性:高效性、专一性、需要适宜的温度、PH值

ATP分子具有高能磷酸键:三磷酸腺苷,简式:A—P~P~P (A表示腺苷,P表示磷酸基团,~表示高能磷酸键)

酶ATP和ADP可以相互转化: A—P~P(二磷酸腺苷) + Pi + 能量 A—P~P~P

ATP的利用:直接为各种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1.酶是活细胞产生的。下列关于酶的论述错误的是

A.有些酶是核酸 B.酶的数量因参与化学反应而减少 C.酶的活性与pH有关 D.酶的催化效率很高 2.下面有关ATP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质和细胞核中都有ATP的分布 B.ATP合成所需的能量由磷酸提供

C.ATP可以水解为一个核苷酸和两个磷酸

D.正常细胞中ATP与ADP的比值在一定范围内变化

1、《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中二氧化碳、酒精的检测方法:

CO2检测:澄清石灰水(变混浊)或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

酒精检测: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酒精发生化学反应,变成灰绿色

①都在线粒体中进行 ②都需要酶 ③都需要氧

④都产生ATP ⑤都经过生成丙酮酸的反应 A.①②⑤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②④⑤

2.下图表示北方的一个贮藏白菜地窖中,随着氧气的消耗,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情况,据此分析回答问题:

(1)AB段O2消耗量很大,CO2上升也很快,白菜在进行___________呼吸。 (2)CD段O2的浓度接近零,而CO2仍在上升,白菜在进行_________呼吸。 (3)BC段O2浓度已很低,CO2浓度几乎不上升,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4)较长时间贮藏大白菜,应把地窖里的O2浓度控制在___________段范围内,若将地窖完全封闭,隔绝空气,则大白菜将会___________,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1、《色素的提取和分离》①提取和分离的原理

提取原理:绿叶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无水乙醇中。 分离原理:〔纸层析法〕:叶绿体中的色素不只一种,都能溶解在层析液中。它们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反之则慢。色素随着层析液在滤纸上的扩散而分离开 ②各种材料的用途(二氧化硅、碳酸钙、无水乙醇、层析液等) 二氧化硅:使研磨充分 碳酸钙:防止叶绿体中的色素被破坏 无水乙醇:溶解色素 层析液:分离色素 ③画滤液细线的要点

细、齐、匀(沿铅笔线均匀地画一条线。待绿叶干后,再画一两次。) ④实验结果(色素的种类、颜色、含量、在滤纸条上的位置) 胡萝卜素:橙黄色(最少) 叶黄素:黄色(较少) 叶绿素a:蓝绿色(含量最多,) 叶绿素b:黄绿色(较多)

2、叶绿体中的色素存在于 类囊体的薄膜(基粒)上 ,作用是 吸收、传递、转化光能 叶绿素主要吸收 红光和蓝紫光 ;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 蓝紫光

58、★光合作用过程

条件: 光、色素、酶

光反应阶段 场所:叶绿体类囊体的薄膜上 光

合 产物: [H]、O2、ATP

用 过程:(1) 水的光解 2H2O → 4[H]+O2 ;

的(2)ATP的形成:ADP+Pi+光能 → ATP 过

程 条件: 酶(有、无光均可) 暗反应阶段场所: 叶绿体的基质 产物: 糖类等有机物 过程:(1)CO2的固定: C5+CO2 → 2 C3

(2)C3的还原:2C3 +ATP+[H]→(CH2O)+C5+ADP+Pi 593、5、

60、光合作用总反应式: 6CO2+12H2O → C6H12O6+6H2O+6O2 或 CO2+H2O → (CH2O)+O2 61、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外界因素:

空气中CO2浓度,土壤中水分多少,光照长短与强弱,光的成分及温度高低等 6263、22不能将CO2、

H2O等无机物合成葡萄糖等有机物,只能利用环境中现成的有机物来 维持自身生命活动,如 病毒、乳酸菌、酵母菌、变形虫、菟丝子、动物、植物等生物 光合作用与化能合成作用的异同:

不同点:能源不同:光合作用来源于太阳能;化能合成作用来源于体外化学物质被氧化时释放的化学能 相同点:都能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且碳源相同。

有丝分裂: 体 细胞增殖

64、 真核细胞 减数分裂: 有性生殖 细胞(精子,卵细胞)增殖

分裂方式无丝分裂:蛙的红细胞。分裂过程中没有出现 染色体 和 纺锤体 变化 65、有丝分裂特征:染色体经过 复制 , 精确地平均分配 到两个子细胞中

意义:在亲代和子代之间保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对于生物的遗传有重要的意义

66、★分裂间期:完成 DNA复制 及有关 蛋白质合成 (染色体数目 不变 ,DNA 加倍 )

有丝分裂前期: 核仁、核膜 逐渐消失,出现 染色体 及 纺锤体 ,染色体 散乱 排列

中期: 染色体的着丝点 排列在 赤道板 上(染色体形态比较稳定,数目比较清晰便于观察)

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染色体数目加倍 末期:核膜,核仁重新出现,纺缍体,染色体逐渐消失

67

68、有丝分裂中,染色体及DNA数目变化规律

6970、★细胞全能性:指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潜能。 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如植物组织培养 高度分化的动物细胞的细胞核具有全能性,如克隆羊

全能性高低的比较:⑴植物细胞>动物细胞 ⑵ 受精卵>生殖细胞>体细胞 71、细胞衰老与个体衰老的关系

单细胞生物,细胞衰老与死亡=个体衰老与死亡

多细胞生物,细胞衰老与死亡≠个体衰老与死亡,时刻都有细胞衰老,细胞普遍衰老时表现为个体衰老

72、细胞衰老特征: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新陈代谢速率减慢。多种酶活性降低。色素随着细胞衰老而逐渐积累。呼吸速率减慢,细胞核体积增大,核膜内折,染色质收缩,染色加深。膜通透性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

73、细胞凋亡指 基因 决定的细胞 自动结束生命 的过程,是一种正常的 自然生理 过程,如蝌蚪尾消失,它对于多细胞生物体正常发育 ,维持内部环境的稳定以及抵御外界因素干扰具有非常关键作用。 74、★癌细胞特征

在适宜的条件下,癌细胞能够无限增殖,癌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癌细胞的表面也发生了变化,易在体内分散和转移(糖蛋白减少)

75、癌症的内因和外因

内因: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被激活

外因:物理致癌因子、化学致癌因子、病毒致癌因子 本质原因是细胞核内遗传物质发生变化〔DNA变化〕

高中生物必修一

新课程高中生物必修1全套教案

第1章 走近细胞

第1节 从生物圈到细胞

第2节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第2章 组成细胞的分子

第1节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第2节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 第3节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 第4节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第5节 细胞中的无机物

第3章 细胞的基本结构

第1节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

第2节 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 第3节 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

第4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第1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第2节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第3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第5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第1节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第2节 细胞的能量“通货”——ATP 第3节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第4节 能量之源——光和光合作用

第6章 细胞的生命历程 第1节 细胞的增殖 第2节 细胞的分化

第3节 细胞的衰老与凋亡 第4节 细胞的癌变

探索生物大分子的奥秘

一、教学目标: 【知识】:初步了解分子与生物学之间的关系 了解中国合成牛胰岛素事件。 【技能】;培养分析分析资料的能力。 【情感与态度】:了解中国是首个人工合成有生物活性的有机物的国家,增强学生的民族自

豪感;

初步了解分子生物学的成果,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目标; 阅读访谈,学习科学家们实事求是、艰苦钻研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激发学生对高中生物的兴趣是本课的重点。

三、教学用具:ppt幻灯片

四、教学准备

五、教学过程:

(一) 以概述《细胞与分子》模块作为引入。

师:比较初中阶段所学习的生物知识特点,大家拿到课本可能会想,初中的时候不是已经学过细胞了吗?为什么高中还要再学呢?初中的生物知识着重让学生了解生物学的大概情况,而且因为学生没有相关的化学知识和足够的空间想象能力,所以很多知识在初中阶段是没有办法说明白的。就拿细胞结构来说吧,初中的时候,老师只能让学生知道动物细胞是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构成,至于细胞为什么是有生命的,细胞是怎么样生活的,都没有办法说得清楚。只有在同学们在初三、高一学习了化学的基础知识后我们才可以对生命进一步的学习。学习科学就是这样,当你掌握的知识越多时候,反而觉得自己不知道的东西就更多。

这个学期开设的《分子与细胞》模块,将为我们在化学分子的层面上,解释细胞的结构以及生命活动。解答在初中阶段没有办法解开的谜团,也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 人工合成牛胰岛素事件以及科学家访谈录

师:要了解分子与生物学之间的关系,我们先来看一个我们国家在这方面的杰出成果。(展示出我国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的背景资料)。

学生阅读背景资料和阅读课文中的访谈录,以问题引导: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在生物学上有什么重大的意义?从访谈录中,你认为造就了这次成功的因素是什么?阅读完了这些资料,你觉得对于你学习高中生物,在方法上有什么启发呢? (三) 简单介绍高中生物的教材、学习方法和意义

1.教材分为必修3个模块、选修3个模块。必修: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稳态与环境,简述三者之间知识结构上的关系;必修:

1. 高中新教材的特点:需要学生更多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增加了探究活动(什么

是探究活动、探究活动的流程:发现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作出结论)、模型制作等,这些都要求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

2. 学习生物学的意义:生物学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和相关领域的成果,各个学科之间

的边界已经模糊,而出现了多学科的交叉;学习生物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互动,更加是能力培养和思维方式不断完善的过程。

第一章 走进细胞 第1节 从生物圈到细胞

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举例说出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上。

说出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情感态度】:认同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二、 教学重难点: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是重点;说出生命系统的层次是难点

三、 教学用具:ppt幻灯片

四、 课前准备:让学生收集关于冠装病毒相关的资料。

五、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一) 引入新课 以“病毒是不是生物?”问题引入,简单 复习病毒的结构(没有细胞结构,只有蛋白质 外壳和核酸核心,但是能复制)。举引起SAS 的冠状病毒为例,提出问题,病毒在细胞外不 具备很多生命的基本特征,它是怎么复制的 呢?„„冠状病毒在那些细胞里面复制呢? (二) 分析细胞小结上面的内容,没有细胞结构的病毒在是生命活细胞外表现不出生命的特征,说明细胞是生命动的基本的基本特征。(为什么呢?)细胞的任何一部分单位 脱离了细胞就不具有独立生存的能力,大分子 物质也不具有生命的特征。所以细胞是生命活 动的基本单位。提出问题:细胞能表现出那些 生命活动呢?指导学生阅读资料,并开展讨论。 小结:(幻灯片展示提纲)细胞为什么是生 命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一个细胞能完成各 种生命活动;多细胞生物是在在细胞生命活动 基础上实现各种的生命功能。(举出一些实例) (三) 生命系统地球上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可谓是恒河沙数,的结构层但是这些生物,小到组成它们身体的细胞,大次(难点) 到一个生物个体,一个物种、甚至一个生态系 统、整个生物圈,都可以一个一个的生命系统 (什么是系统呢),而且这些生命系统之间还有 层次的关系。(以一只龟为例分析) 单一个心肌细胞就是一个生命系统,(为什 么呢?)因为细胞各个部分都是互相依存,互 相影响,而使细胞能表现生命特征;心肌也是小结 一个系统(分析略)。引导学生分析心脏、循环课后练习 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等也是一个系统。

学生活动

讨论、思考问题:病毒是怎么样复制的?(在细胞内) 汇报冠状病毒的相关的资料 阅读资料并讨论:

(实例一:草履虫除了分裂和运动,还能镊食、排泄,生长,应激;实例二:精子和卵细胞作为桥梁,胚胎发

育与细胞的生长、分裂、分化有关系;实例4:例如疟疾、非典感冒等等 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理解生物系统

的层次性、以及尝试分析后面几个层次作为生命系统的原因。(着重引导

说出多个组分互相配合影响成为整体) 完成资料后的“思考与讨论”。

第2节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2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了解细胞学说的发展过程

理解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细胞形态多样性与功能多样性的关系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比较 【技能】:显微镜高倍镜的使用 制作临时装片

观察不同细胞的差异 【情感态度】:认同科学探索是一个曲折渐进的过程

认识水华对环境的影响以及禁采发菜的意义

二、教学重难点:显微镜高倍镜的使用;细胞的多样性,特别是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比较是本课的重点。

而了解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是本课的难点。

三、教学用具:实验材料、显微镜、ppt幻灯片。

四、课前准备:准备好实验的材料(选取多少种细胞?)。

五、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 使用显微引导学生观察课本彩图,回忆4种细胞的思考并回答问题

镜的高倍来源以及复习在初中阶段所了解的细胞的结构。 镜观察集简单复习一下显微镜的使用。用幻灯片指 中细胞 导学生制作临时装片并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制作临时装片并观察。思考讨论

并以问题作为引导:你观察的是什么细胞;从老师的问题,并作出回答交流。 低倍镜转换到高倍镜后,视野发生了怎么样的 变化?为什么要先用低倍镜找到目标并将其移 动到视野中央,再转换高倍镜?尝试用简图来 描述一下你观察的细胞;你认为造成细胞形态 结构差异的原因是什么?(同种生物之间和不 同种生物之间比较) 小结,造成细胞形态结构差异的原因由于 功能上的差异。 课后联系第1、2题 第一题:答案是B (二)第一课时的第二题:(1)上皮组织细胞、角质保护层 课后练习 细胞、皮下结缔组织细胞;表皮细胞、保卫细完成练习 胞、叶肉细胞、导管细胞、筛管细胞。(2)共 同点: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相异点:植 物细胞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3)因为两

者都有多种组织有机结合,并有一定生理功能。

(二) 真核细胞

与原核细胞(第二课时)

(三)细胞学说及其建立过程

课后练习 科学前沿 本章小结 自我测试

引导学生比较上一节实验课所绘制的细胞图与大肠杆菌相片、模式图的差异。提出问题:两种细胞之间的主要区别在哪里?

导出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概念、以及两者之间的代表生物。(真核细胞如动物、植物、真菌;原核细胞如细菌、蓝藻)

以蓝藻作为例子介绍原核细胞的生活习性。 1.什么是蓝藻,身边熟悉的蓝藻有那些代表生物?(发菜、水华)水华对环境的影响和禁采发菜的环保意义。

2. 形态:比较小,营养方式。细菌主要以寄生、腐生为主,而蓝藻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3.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拟核 4.用幻灯片比较一下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不同点。然后比较两者的相同点,突出细胞核与拟核物质组成的共同性。

(达尔文的进化论、孟德尔遗传理论、细胞学说)

简单地解释细胞学说的三个要点:第一个要点描述了生物是由细胞组成;第二要点描述了细胞的生命活动;第三要点描述细胞的繁殖。(可以以设问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讲)

以讨论题引导学生阅读“细胞学说建立过程”的资料。

课后练习3:根本区别是有无成形的细胞核;共性是细胞核的组成物质。

(略)

比较两种细胞的差异,讨论并回答问题。(实验中所观察到的细胞都有成型的细胞核,而大肠杆菌的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尝试解释细胞学说的内容

阅读资料,讨论问题并进行交流汇报。(1、例如科学发现是曲折,漫长的;2、主要是阐明了生物界的同一性;3、例如对神创论有力的打击等。

第二章 组成细胞的分子 第一节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1课时?)

一、 教学目标: 【知识】:简述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说出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是碳 【技能】:尝试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探讨细胞中主要化合物的种类。 【情感与态度】:认同生命的物质性。

二、教学重难点:了解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是本课的重点,用实验方法检测生物组织中的几种物质是是难点

三、教学用具:实验材料、ppt幻灯片

四、课前准备:学生预习实验过程

五、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一)引入 在科学不发达的年代,人们对于生命是 有什么物质感到非常神秘,认为生命是特殊 物质构成的,一直到19世界,仍然人们仍 然认为生物产生出来的物质,在体外是不可 能合成的。同学们已经学习了两年的化学化 学知识,知道自然界的物质都是有元素来组 成的,那么组成生命的元素有哪些呢? 分析p16的表格,提出问题,从这个表 格中,同学们能对组成生命的元素有什么印 象。 (二)组成细胞的元概述组成生命的元素。结合p17两个饼形,素 引导学生观察、归纳。大量元素(C、H、O、 N、P、S、K、Ca、Mg)可以简单介绍一下某 些元素的作用;微量元素。提出问题:在两 个统计图中显示出那些元素的含量是最大 的?可以简单解释一下碳在生命物质中的 地位 (三)组成细胞的化指导学生完成讨论题 合物 (四)实验:检测生以问题引导:你的实验材料选择了什么?你物组织中的糖类、脂预测你的实验材料还有什么有机物比较多?肪和蛋白质 你选择的试验仪器和试剂是什么? (五)练习 (六)总结幻灯片展示本课的要点:组成细胞的主要元

素是什么(C、H、O、N);组成细胞重要化合物(无机物、有机物);检测糖类等物质

的方法(包括试剂、操作、反应结果)

学生活动 分析资料,发表自己的看法(组成生命的元素在地壳中也存在,说明生命物质与非生命物质的统一性;另外细胞中的各种元素与地球组成的比

例不一样,也说明了生命物质的特殊性。 观察图表,归纳。 分析数据,完成讨论题:1(略)2最多的有机物是蛋白质、最多的无机物是水;3 如土豆的块茎的细胞还有糖类多;肌肉细胞含有蛋白质多;皮下组织的细胞还有脂肪多。 在老师的引导下完成实验、汇报实验结果。

第2节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1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说明氨基酸的结构特点,以及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概述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情感态度】:认同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关注蛋白质的新进展

二、教学重、难点:氨基酸的结构及其形成蛋白质过程、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是本节重点;而氨基酸形成蛋白质过程和蛋白质的结构多样性的原因是本节的难点。

三、教学用具:ppt幻灯片、蛋清、试管、熟鸡蛋、食盐、清水。 四、课前准备: 五、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一)引入 以学生实际生活经验,设问作为引入。婴 儿要以奶为主要食物,因为奶是一种还有蛋白 质丰富的食物,蛋白质对人体的生长发育为什 么这么重要呢?安利蛋白粉实际上是水解植物 蛋白,里面还有氨基酸,那么氨基酸与蛋白质 之间是什么关系呢? (二)氨基酸 把蛋白质水解后,可以得到一类有着共同 结构的物质,叫做氨基酸。用幻灯片展示几种 氨基酸的化学结构式,引导学生观察,找出氨 基酸化学结构的共同点。然后进行小结:氨基 酸的共同结构是什么;造成有多种氨基酸的原 因是什么——R基团。让学生看一些课本没有 的例子,以及一些不是氨基酸的例子让学生尝 试分析。 介绍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的概念, 可以把9种必需氨基酸展示给学生看,指导学, 生选择食物时如何注意氨基酸的均衡吸收。必 须氨基酸:赖氨酸、蛋氨酸、亮氨酸、异亮氨 酸、苏氨酸、缬氨酸、色氨酸和苯丙氨酸。 (三)蛋白质的结设问: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只有20种,但构 是蛋白质的种类成千上万,单单一个细胞里面的酶估计就有8000种以上,这20种氨基酸是怎么样组成千差万别的蛋白质呢?引导学生观察P21 “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示意图”,以问题作为引导。1、蛋白质是由什么组成的?2、20种氨基酸为什么能构成多种的蛋白质?3、氨基酸与氨基酸之间是依靠什么进行结合?4、你怎么理解蛋白质的空间结构? 归纳总结氨基酸的结构:1、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虽然只有20种,但是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数量种类不同,就可以构成各种不同的蛋白质;2、氨基酸是怎么样通过肽键相连的(板书或者幻灯片展示缩合的过程)(可以尝试让学生 学生活动 观察氨基酸的化学结构式,找出共同点。

阅读P21 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示意图,讨论问题并进行交流。

教学内容

(四)蛋白质的功能

(五)课后练习以及扩展内容

(六)科学史话、科学前沿

(七)本节小结

教师活动

跟着老师做一两个范例)3、肽链最后如何构成蛋白质分子的,可以简单渗透一点蛋白质的各级结构。氨基酸的排列顺序决定了蛋白质的种类、空间结构。

旁栏部分:用实际的例子推导出,水分子数量=肽键数目=氨基酸数目-肽链数目。 用演示实验简单介绍关于蛋白质变性的内容

引导学生阅读P23内容,然后进行归纳。 1、生物体的基本结构物质:肌肉干重80%、皮肤70%、血液90%;2、生命化学反应的主要物质,简单讲讲酶的重要性;3、有运输能力;调节生命活动,例如某些蛋白质类的激素;免疫功能。

1、对、对;2、A(羧基与氨基要连在同一个C上);3、B。

学生活动

举出一些蛋白质相关功能的其他例子。

与老师共同完成练习

第3节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2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能说出核酸的种类,简述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技能】:用实验的方法,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二、教学重难点:理解核酸的结构是本节的重点,也是难点。 三、教学用具:ppt幻灯片、实验材料(略) 四、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一)引入

(二)核酸的种类和分布

(三)核酸的结构

(四)归纳与总结 教师活动

以利用DNA侦破案件、寻找灾难死难者或者亲子鉴定为例子,并以问题作为引导,激发学生的兴趣:1、DNA是什么?2、为什么DNA能比较精确地定位一个人的身份?3、你还了解那些关于DNA鉴定的应用?

阐述核酸的种类:DNA的中文名称是脱氧核糖核酸,是核酸的一种,还有一种叫做核糖核酸的物质,简称RNA。这两种核酸就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核酸与生物的遗传、变异、蛋白质合成有重要的关系(为后面的留下伏笔)

实验:使用染料对细胞进行染色,观察DNA、RNA在细胞的分布。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但是叶绿体、线粒体中也有DNA,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

为什么核酸很储存遗传信息呢?那还得从学习核酸的结构入手。(设问,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阐述核酸的结构:核酸也象蛋白质一样,是一种大分子,而且也是由一种叫做核苷酸的小单位组成的。(引导学生观察课本彩图中的两种核苷酸,展示问题)1、核苷酸的化学组成是什么?2、组成DNA、RNA的核苷酸分别是什么,它们的主要差别是什么?3、核苷酸之间是怎么样连接的?4、DNA、RNA分别还有什么碱基础?5、尝试作出假设,为什么核酸能储存遗传信息?

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更正和总结:核苷酸的共同点是一分子核苷酸是由一份子磷酸、一分子五碳糖还有一份子碱基组成的;组成DNA的核苷酸是脱氧核苷酸、组成RNA的核苷酸是核糖核苷酸;核苷酸之间是通过磷酸与五碳糖交替连

接而成的;4、DNA还有的碱基是A、T、G、C(如何去去记忆),RNA中不还有T,U代替了T;5、DNA和RNA上4种碱基就好像4个字母,可以记载任意长度的内容。

用图表比较DNA、RNA的差异;理顺DNA、RNA、核酸、核苷酸、碱基之间的关系。 学生活动

在老师的引导下,思考问题,并尝试作出回答。

完成实验,并根据观察,提出推断:DNA、RNA主要分布在细胞的什么位置。

阅读相关的教材,展开讨论并回答问题。

第4节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一、教学目标 【知识】:了解糖类的组成和分类 举例说出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二、教学重难点:糖类的种类和作用、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为本课的重点;而多糖的种类及其结构、理解

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是本课的难点。 三、教学用具:PPT幻灯片 四、课前准备: 五、教学过程:教学内容 (一) 引入 (三) 细胞中的脂质 (二) 细胞中

的糖类

(四) 理解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五) 本节小结 (六) 练习

教师活动 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兴趣:1.作为早餐,你会选择牛奶鸡蛋还是面包开水?2. 很多人对脂肪类食物敬而远之,脂肪真的如花生等。3,略。总结脂肪的作用:储存能量

(为什么);保温;保护

磷脂:作用——组成细胞膜、多种细胞器的重要成分。分布

固醇:代表的物质(维生素D、性激素、胆固醇),各自的作用。

以问题作为引导:1,三种有机物共有那些特点?(都有C、H、O,都是有小单位连接而成)2,这些小单位以什么相连?

学生活动

思考问题,展开讨论并自由发言回答问题。

学生举例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糖。 此可怕吗?

通过解答上面的问题,指出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

糖类的概念:关于碳水化合物名称的起源,可以举出一些例子。哪些糖类是不符合“碳水化合物”。

糖类的分类。单糖:着重强调葡萄糖是细胞活动所需要的主要能源物质。单糖的概念,常见单糖(可以适当写出它们的分子式)。二糖:着重阐述二糖的种类、几种二糖水解产物;多糖:介绍淀粉、糖原(动物淀粉分布在什么地方)、纤维。

从动物脂肪和植物脂肪引入。脂质的一般特性:分布、组成元素、溶解性、种类。

脂肪:完成讨论题,1,脂肪主要分布在动物的皮下组织、内脏周围。2,例如

“本节聚焦”

根据自己的实际生活经验对脂肪相关问题进行讨论。

回忆前面学习的3大有机物的化学组成,回答老师的问题。

六、板书提纲:

第4节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一.细胞中的糖类——主要的能源物质

(一) 化学组成:C、H、O,多数糖类的化学组成符合Cm(H2O)n, (二) 糖类的分类:

1.单糖:

葡萄糖(理科班写出分子式和结构式):细胞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 果糖(可以写一下分子式和结构式)、半乳糖、核糖、脱氧核糖(化学式) 2.二糖(化学式): 写出几种二糖的水解产物 3.多糖:概念,化学通式 淀粉:分解产物:葡萄糖 糖原:分布、分解产物 纤维素:分解产物 二.细胞中的脂质 化学组成:C、H、O、(P、N) 通常不溶于水,脂溶性 (一) 脂肪

1. 作用:储存能量的物质、保温、保护。 2. 分布:动物的皮下、内脏周围 (二) 磷脂:

1. 作用:构成细胞膜和细胞器膜的重要成分。

2. 分布:人和动物的脑、卵细胞、肝脏以及大豆种子 (三) 固醇

胆固醇: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参与脂质的运输

性激素:促进人和动物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形成 维生素D:协助钙、磷的吸收。

第5节 细胞中的无机物

一、教学目标: 【知识】:说出水在生物体内存在的形态和功能

说出无机盐在生物体内的分布,功能以及在不同生物体内分布的情况

二、教学重难点:水、无机盐在生物体中的分布、功能是本节重点;学生理解结合水是难点。 三、教学用具:PPT幻灯片、蒸馏水、佳得乐、绿茶各一瓶 四、课前准备 五、教学过程教学内容 (一) 细胞中的水 (二) 细胞中的无机盐 (三)练习 教师活动 直接引入。设问:非洲的角马、大象不远千里进行迁徙、沙漠中的植物地下的根是地上部分高度的几倍,这些生物都在苦苦地寻觅什么呢? 举例说明水对生命的重要性:生命的诞生、沙漠植物的特殊形态、人胚胎发育的环境、人最长缺水时间和缺食时间比较。 水在不同生物、同一生物,不同部位、不同时期的含量变化:细胞中水分的含量最大(在解题时,注意看清楚问的是干重还是献重)。水分的减少对生物的影响(植物的枯萎、人的衰老)。 结合水和自由水:请学生说说认为人体什么结构中有水?指出生物体内的水除了能流动的水的形态以外,还有一种方式是水分和一些物质结合在一起。(可以举无水硫酸铜和五水硫酸铜的关系为例子帮助学生理解)结合水的概念、含量、自由水的的概念。 自由水的作用:1. 良好的溶剂(味觉的产生)。2. 参与许多生物化学反应(种子遇水才能发芽、光合作用)。3. 为细胞营造液体内环境。4. 物质的运输(血液)。 无机盐的种类;着重讲无机盐的作用:1. 生物体的组成部分(血红蛋白的铁离子);2. 参与生命活动(钙离子对人体的作用) P36旁栏部分:1. 不同种类细胞中的化合物有区别,例如淀粉与糖原;2.含量有差别:如肌肉细胞中蛋白质教多,而脂肪细胞中脂肪较多。 学生活动 简单回答老师的问题。

根据p35图,分析人不同生长时期体内含水量的变化。(广告词:女人是水做的,男人也是水做的) 列举人体中有水分的结构或者物质。

讨论并完成相应的练习

第三章 细胞的基本结构 第一节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2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阐述细组成胞膜的成分 了解细胞膜的功能 【技能】:设计实验证明细胞膜的存在。

二、教学重难点:细胞膜的成分、功能是本课的重点;使用实验的方法验证细胞膜的存在是难点。

三、教学用具:ppt幻灯片、实验材料

四、教学准备:要预先准备动物的血液稀释液体。

五、教学过程: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一)引入 提出问题:生物体都一个共同的特 点,身体与外部的环境总是怎么样的? 细胞作为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也 有结构使细胞和外界隔绝开来,那就是 细胞膜。(可以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为 什么是细胞膜而不是细胞壁)如何在显 微镜下区别细胞和气泡? (二)细胞膜(幻灯片展示哺乳动物红细胞膜各的成分 种成分含量),细胞膜的主奥成分是蛋白 质和脂质,磷脂最丰富。蛋白质的作用 和糖类的作用 (三) 细胞膜的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割开;控制物

功能 质进出细胞;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肾上腺素对心脏细胞的影响、精卵识别、 敌我细胞识别;胞间连丝(最好找到图 片)。 (四)练习 (略)

学生活动 回答问题(生物体和外部环境是隔绝开来,体内体外的物质不能随意进出)

第2节 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2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举例说出集中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简述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技能】:制作临时装片,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 【情感】:讨论细胞中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性、部分与整体的统一性

二、教学重难点:几种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是本节重点,而难点是细胞器之间

的协调配合和制备临时装片,观察线粒体。 三、教学用具:ppt,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型 四、课前准备: 五、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一) 引入 由初中学习细胞质的知识层次引入,细 胞器最早是由于在光学显微镜下看到的小的 反光点而被发现的。以问题启发学生:一些 学生已经看过的细胞器:在细胞质中,除了 看到细胞核以外,还看过那些有形态的结 构? 细胞之所以能完成如此多的生理功能, (可以举一些例子,如分泌,保持形态,运 动等)都是依赖各种复杂的细胞器互相配合 而完成的。 (二) 几种细胞展示图片,简单讲解几种细胞器及其分

器 工:线粒体(旁栏部分);叶绿体;内质网;

高尔基体。再展示动物、植物的亚显微结构 图片,提出问题,还能找到哪些细胞器。 表格总结细胞器及其功能(补充双层膜、单 层膜;提醒学生注意细胞结构与功能适应) (三) 细胞器之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并对学生的发言进

间的协调行评价。 配合 以蛋白质的分泌为例子,内质网上的核

糖体在核酸的指导下,合成各种氨基酸,这 些氨基酸在内质网中连接成肽链,并初步进 行折叠和包装后,以囊泡的形式运送到高尔 基体,在高尔基上,蛋白质被进一步修饰和 包装,再以囊泡的形式运送到细胞膜内侧, 最后被分泌到细胞外。这个过程需要消耗有 线粒体提供的能量。 (四)细胞的生物P49图,许多细胞器都有膜的结构。这膜系统 些膜都互相作用和联系的。引出生物膜系统

的名词。再次回顾蛋白质合成分泌,强调生

物膜系统的工作方式。 生物膜系统的功能:每种功能让学生尝试举出例子。

学生活动 回忆并回答问题(如叶绿体、液泡)

回答旁栏部分的问题

观察细胞亚显微模式图 阅读课文,尝试填写表格

阅读课文中的资料分析,展开讨论,分别回答讨论题

观察p49图,找到几种细胞器膜之间的关系

对生物膜的功能举出例子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功能一:维持稳定的细胞内部环境,物质运输、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例子:细胞膜、叶绿体的膜等);功能二:许多化学反应都在生物膜上进行,生物膜提供了广阔的反应面积(例子:叶绿体、线粒体);功能三:学生活动

(五)小结

(五)课后练习隔开各个细胞器。人工血液透析的原理。

科学家故事(可以提到前面细胞器之前讲),强调几个科学家分别的成果是什么:克劳德:差速离心法;德迪夫:发现溶酶体:帕拉德:发现核糖体和线粒体结构,动态研究细胞。(本部分也可以在讲细胞器前进行)

几种细胞器名称、功能、结构;细胞器如何互相配合完成产物分泌的生理功能;细胞的生物膜系统及其功能。

(略)

阅读《科学家故事》,找出关键信息

第三节 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

一、教学目标: 【知识】:阐明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技能】:尝试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

【情感 认同细胞核是细胞生命系统的控制中心

二、教学重、难点: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是本节的重点;理解细胞核是细胞生命系统的控制中心是难点。 三、教学用具:ppt

四、课前准备:要求学生复习初中关于细胞的结构的知识 五、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一)引入 提出问题:是什么控制着细胞的生命活 动呢?可以简单介绍一下科学发展历史:科 这个蓝图在哪里呢?很自然,人们的目光集 中在了细胞中的细胞核。 (二)资料分析—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资料分析部分,并展—细胞核的功能 示在屏幕上。 并引导学生得出结论“细胞核控制着细 胞的遗传和代谢” (三)细胞核的结借助ppt,讲授DNA的结构以及细胞核构 中的染色质、染色体的关系。可以让学生看 染色体与DNA关系的图片 借助P54 旁栏部分,提出问题:“一个 多细胞生物,其细胞核中的蓝图是否都一样 的呢”?简单揭示同一生物其组成的细胞的 多样性的原因。因此细胞不仅是生物体结构 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体代谢和遗传的基本 单位 (四)小结 细胞核的功能、细胞核的结构,物质组成 (五)练习 (略)

学生活动 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阅读“资料分析”,讨论,并回答、交流后面的讨论题。 理解细胞核的结构以及物质组成。在老师引导下,讲出DNA和染色质、染色体之间的关系。 就老师的问题展开讨论

第四章 细胞的物质输出和输入 第一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2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举例说出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 【技能】:尝试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对探究活动进行设计 进行关于职务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实验设计和操作 二、教学重点:

重点:举例说出细胞膜是选择性透过膜 难点:尝试提出问题,作出假设 三、教学用具:ppt、实验材料 四、教学准备: 五、教学过程

第2节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一、教学目标: 【知识】:理解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情感】:了解科学研究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完善的漫长过程。 二、教学重点:

重点:理解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难点:生物膜的流动性 三、教学用具:ppt

四、教学准备:预习相关内容

第3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一、教学目标: 【知识】:说明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技能】:进行图表数据的解读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难点)主动运输 三、教学用具:PPT幻灯片 四、教学准备:预习相关内容 五、教学过程

第1节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2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说明酶在代谢中的作用、本质和特性 【情感】:通过阅读分析“关于酶本质的探索”的资料,认同科学是在不断的探索和争论中前进的。 【技能】:进行有关的实验和探究,学会控制变量,观察和检测因变量的变化,以及设置对照组和重复实验。 二、教学重难点:酶的作用、本质和特性(重点);酶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原理、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难点)

三、教学用具:ppt幻灯片、实验器材 四、课前准备 五、教学过程:

第2节 细胞的能量“通货”——ATP

一、教学目标: 【知识】:简述ATP的化学组成和特点

写出ATP的分子简式

解释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ATP化学组成的特点及其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ATP和ADP的相互转化。 三、教学用具:PPT幻灯片

四、课前准备:让学生到药店了解ATP药品的性状、功效。

第3章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2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说出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

说明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理解)

说明细胞呼吸的原理,并探讨其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理解) 【技能】:设计实验,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探究。 二、教学重难点:有氧呼吸的过程及原理(重点);

细胞呼吸的原理和本质,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难点)

三、课前准备:知道两个小组学生分工完成探究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 四、教学用具:PPT幻灯片 五、教学过程

第4节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3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说出绿叶中色素的种类和作用(了解) 说出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了解)

说明光合作用以及它的认识过程(理解) 研究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 【情感态度】:通过了解光合作用的探索过程,认同科学家不仅要继承前人的科研成果,而且要善于吸收不同

意见中的合理成分,还要具有质疑、创新和用于实践的科学精神与态度。

【能力、技能】:进行有关的探究和实验,学会提取、分离绿叶中的色素,在有关实验、资料分析、思考与讨

论、探究等的问题讨论中,运用语言表达的能力以及分享信息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绿叶中色素的种类和作用;光合作用的发现和研究历史;光合作用的光反映、暗反应过程以及相互关系;

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

难点:光反映和暗反应的过程;探究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 三、教学用具:实验材料;ppt课件 四、课前准备:

第6章 细胞的生命历程 第1节 细胞的增殖(3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简述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了解) 概述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理解) 描述细胞的无丝分裂(了解) 【技能】:模拟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探讨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 二、教学重难点:细胞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真核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重点)。真核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各个时期染色体行为和数目的变化,以及DNA数量的变化(难点)。 三、教学用具:PPT幻灯片、探究活动的VCD或者实验材料 四、课前准备:

第2节 细胞的分化

一、教学目标: 【知识】:说明细胞的分化(理解水平)

举例说明细胞的全能性(理解水平) 【技能】:收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情感与态度】:探讨干细胞技术带来的社会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细胞分化的概念和意义、细胞全能性的概念;难点-细胞分化的机理、细胞全能性的概念及实例。

三、教学用具:ppt幻灯片、有关植物组织培养的视频片断。

四、教学过程:

第3节 细胞的衰老和凋亡

一、教学目标: 【知识】:描述细胞衰老的特征(了解水平)

简述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的区别

【情感态度】:探讨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关注老年人的健康状况 【技能】:进行与社会老龄化相关的问题的资料搜集和分析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个体衰老与细胞衰老的关系,细胞衰老的特征;难点:细胞凋亡的概念及其与细胞坏死的区别。

三、教学用具:ppt幻灯片,自由基学说相关的纪录片

第4节 细胞的癌变

一、教学目标: 【知识】:说出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和致癌因子 【技能】:讨论恶性肿瘤的防治选择健康的生活

二、教学重点:重点——癌细胞的主要特征;难点——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区别。

三、教学用具:ppt幻灯片、癌症及其治疗的记录片

四、课前准备:学生收集关于致癌因子的信息

五、教学过程:

高中生物必修一

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一生物考试重要知识点 第一章走近细胞 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 知识梳理: 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但必须依赖(活细胞)才能生存。 2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3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4血液属于(组织)层次,皮肤属于(器官)层次。 5植物没有(系统)层次,单细胞生物既可化做(个体)层次,又可化做(细胞)层次。 6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 7种群:在一定的区域内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例:一个池塘中所有的鲤鱼。 8群落:在一定的区域内所有生物的总和。例:一个池塘中所有的生物。(不是所有的鱼) 9生态系统:生物群落和它生存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10以细胞代谢为基础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以细胞增殖、分化为基础的生长与发育;以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变化为基础的遗传与变异。 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知识梳理: 一、高倍镜的使用步骤(尤其要注意第1和第4步) 1 在低倍镜下找到物象,将物象移至(视野中央), 2 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 3 调节(光圈)和(反光镜),使视野亮度适宜。 4 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 二、显微镜使用常识 1调亮视野的两种方法(放大光圈)、(使用凹面镜)。 2高倍镜:物象(大),视野(暗),看到细胞数目(少)。 低倍镜:物象(小),视野(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多)。 3 物镜:(有)螺纹,镜筒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目镜:(无)螺纹,镜筒越(短),放大倍数越大。 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范围越小视野越暗视野中细胞数目越少每个细胞越大 放大倍数越小视野范围越大视野越亮视野中细胞数目越多每个细胞越小 4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х目镜的放大倍数 5一行细胞的数目变化可根据视野范围与放大倍数成反比 计算方法:个数×放大倍数的比例倒数=最后看到的细胞数 如:在目镜10×物镜10×的视野中有一行细胞,数目是20个,在目镜不换物镜换成40×,那么在视野中能看见多少个细胞? 20×1/4=5 6圆行视野范围细胞的数量的变化可根据视野范围与放大倍数的平方成反比计算 如:在目镜为10×物镜为10×的视野中看见布满的细胞数为20个,在目镜不换物镜换成20×,那么在视野中我们还能看见多少个细胞? 20×(1/2)2=5 三、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主要类群: 原核生物:蓝藻,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可进行光合作用,属自养型生物。细菌:(

球菌,杆菌,螺旋菌,乳酸菌);放线菌:(链霉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 真核生物:动物、植物、真菌:(青霉菌,酵母菌,蘑菇)等 四、细胞学说 1创立者:(施莱登,施旺) 2细胞的发现者及命名者:英国科学家 罗伯特?虎克 3内容要点:P10,共** 4揭示问题:揭示了(细胞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五、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比较(表略,见笔记) 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 第一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知识梳理: 统一性:元素种类大体相同 1、生物界与非生物界 差异性:元素含量有差异 2、组成细胞的元素 微量元素: Zn 、Mo、Cu、B、Fe、Mn(口诀:新木桶碰铁门)主要元素:C、H、O、N、P、S 含量最高的四种元素:C、H、O、N基本元素:C(干重下含量最高) 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O(鲜重下含量最高) 3组成细胞的化合物 水(含量最高的化合物) 无机化合物 无机 盐脂质 有机化合物 蛋白质(干重中含量最高的化合物) 核酸 糖类 4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1)还原糖的检测和观察 常用材料:苹果和梨试剂:斐林试剂(甲液:0.1g/ml的NaOH 乙液:0.05g/ml的CuSO4) 注意事项:①还原糖有葡萄糖,果糖,麦芽糖②甲乙液必须等量混合均匀后再加入样液中,现配现用 ③必须用水浴加热 颜色变化:浅蓝色 棕色 砖红色 (2)脂肪的鉴定 常用材料:花生子叶或向日葵种子 试剂:苏丹Ⅲ或苏丹Ⅳ染液 注意事项: ①切片要薄,如厚薄不均就会导致观察时有的地方清晰,有的地方模糊。 ②酒精的作用是:洗去浮色 ③需使用显微镜观察 ④使用不同的染色剂染色时间不同 颜色变化:橘黄色或红色 (3)蛋白质的鉴定 常用材料:鸡蛋清,黄豆组织样液,牛奶 试剂:双缩脲试剂(A液:0.1g/ml的NaOH B液: 0.01g/ml的CuSO4 ) 注意事项: ①先加A液1ml,再加B液4滴 ②鉴定前,留出一部分组织样液,以便对比 颜色变化:变成紫色 (4)淀粉的检测和观察 常用材料:马铃薯 试剂:碘液颜色变化:变蓝 第二节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 一 氨基酸及其种类 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或单体)。 结构要点:每种氨基酸都至少含有一个氨基(-NH2)和一个羧基(-COOH),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氨基酸的种类由R基(侧链基团)决定。 二 蛋白质的结构 氨基酸 二肽 三肽 多肽 多肽链 一条或若干条多肽链盘曲折叠 蛋白质 氨基酸分子相互结合的方式:脱水缩合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相连接,同时失去一分子的水。 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化学键叫做肽键三 蛋白质的功

能 1. 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结构的重要物质(肌肉毛发) 2. 催化细胞内的生理生化反应) 3. 运输载体(血红蛋白) 4. 传递信息,调节机体的生命活动(胰岛素) 5. 免疫功能( 抗体) 四蛋白质分子多样性的原因 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以及空间结构不同导致蛋白质结构多样性。蛋白质结构多样性导致蛋白质的功能的多样性。 规律方法 R 1、构成生物体的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的结构通式为: NH2-C-COOH 根据R基的不同分为不同的氨基酸。 H 氨基酸分子中,至少含有一个-NH2和一个-COOH位于同一个C原子上,由此可以判断是否属于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 2、n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m条多肽链时,共脱去(n-m)个水分子,形成(n-m)个肽键,至少存在m个-NH2和m个-COOH,形成的蛋白质的分子量为n?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18(n-m) 3、氨基酸数=肽键数+肽链数 4、蛋白质总的分子量=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总分子量-脱水缩合反应脱去的水的总分子量 第三节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 DNA(脱氧核糖核酸) 一 核酸的分类 RNA(核糖核酸) DNA与RNA组成成分比较(见附表) 二、核酸的结构 基本组成单位—核苷酸核苷酸由一分子五碳糖、一分子磷酸、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 (1)DNA的基本单位脱氧核糖核苷酸 (2)RNA的基本单位核糖核苷酸 核酸中的相关计算: (1)若是在含有DNA和RNA的生物体中,则碱基种类为5种;核苷酸种类为8种。 (2)DNA的碱基种类为4种;脱氧核糖核苷酸种类为4种。 (3)RNA的碱基种类为4种;核糖核苷酸种类为4种。 化学元素组成:C、H、O、N、P 三、核酸的功能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核酸在细胞中的分布观察核酸在细胞中的分布: 材料: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试剂: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色剂注意事项: 盐酸的作用:?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同时使染色体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 现象: 甲基绿将细胞核中的DNA染成绿色, 吡罗红将细胞质中的RNA染成红色。 DNA是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此外,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有少量的分布。 RNA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少量存在于细胞核中。 第四节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细胞中的糖类——主要的能源物质 糖类的分类,分布及功能: 种类分布功能 单糖五碳糖核糖 (C5H10O4)细胞中都有组成RNA的成分 脱氧核糖(C5H10O5)细胞中都有组成DNA的成分 六碳糖 (C6H12O6)葡萄糖细胞中都有主要的能源物质 果糖植物细胞中提供能量 半乳糖动物细胞中提供能量 二糖 (C12H22O11)麦芽糖发芽的小

麦、谷控中含量丰富都能提供能量 蔗糖甘蔗、甜菜中含量丰富 乳糖人和动物的乳汁中含量丰富 多糖 (C6H10O5)n淀粉植物粮食作物的种子、变态根或茎等储藏器官中储存能量 纤维素植物细胞的细胞壁中支持保护细胞 肝糖原 糖原 肌糖原动物的肝脏中储存能量调节血糖 动物的肌肉组织中储存能量 细胞中的脂质脂质的分类 脂肪:储能,保温,缓冲减压 磷脂:构成细胞膜和细胞器膜的主要成分 胆固醇 固醇 性激素 维生素D 脂质的分类,分布及功能 1脂肪(C、H、O)存在人和动物体内的皮下,大网膜和肠系膜等部位。动物细胞中良好的储能物质与糖类相同质量的脂肪储存能量是糖类的2倍。 功能:①保温②减少内部器官之间摩擦③缓冲外界压力 2磷脂构成细胞膜以及各种细胞器膜重要成分。 分布:人和动物的脑、卵细胞、肝脏、大豆的种子中含量丰富。 3固醇 包括:①胆固醇构成细胞膜重要成分;参与人体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②性激素促进人和动物生殖器官的发育以及生殖细胞的形成,激发并维持第二性征 ③维生素D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Ca和P的吸收。 单体和多聚体的概念: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是由许多氨基酸连接而成的。核酸是由许多核苷酸连接而成的。 氨基酸、核苷酸、单糖分别是蛋白质、核酸和多糖的单体,而这些大分子分别是单体的多聚体 生物大分子的形成:C形成4个化学键 → 成千上万原子形成 → 碳链 → 单体 → 生物大分子 第五节细胞中的无机物 细胞中的水包括 结合水: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 自由水:细胞内良好溶剂 运输养料和废物 许多生化反应有水的参与 自由水与结合水的关系:自由水和结合水可相互转化 细胞含水量与代谢的关系 代谢活动旺盛,细胞内自由水水含量高;代谢活动下降,细胞中结合水水含量高。 细胞中的无机盐 细胞中大多数无机盐以离子的形式存在 无机盐的作用: 1.细胞中许多有机物的重要组成成分2.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3.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 4.维持细胞的渗透压 部分无机盐的作用 缺碘:地方性甲状腺肿大(大脖子病)、呆小症 缺钙:抽搐、软骨病,儿童缺钙会得佝偻病,老年人会骨质疏松 缺铁:缺铁性贫血 附表 类别DNARNA 基本单位脱氧核糖核苷酸核糖核苷酸 核苷酸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鸟嘌呤脱氧核苷酸 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鸟嘌呤核糖核苷酸 胞嘧啶核糖核苷酸 尿嘧啶核糖核苷酸 碱基腺嘌呤(A)鸟嘌呤(G) 胞嘧啶(C)胸腺嘧啶(T)腺嘌呤(A)鸟嘌呤(G) 胞嘧啶(C)尿嘧啶(U) 五碳糖脱氧核糖核糖 磷酸磷酸磷酸 第五章细胞的基本结

构 第一节细胞膜——系统的边界知识网络: 1、研究细胞膜的常用材料:人或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 2、细胞膜主要成分:脂质和蛋白质,还有少量糖类 细胞膜成分特点:脂质中磷脂最丰富,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种类和数量越多 3、细胞膜功能: ①将细胞与环境分隔开,保证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 ②控制物质出入细胞 ③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 一、制备细胞膜的方法(实验) 原理:渗透作用(将细胞放在清水中,水会进入细胞,细胞涨破,内容物流出,得到细胞膜) 选材:人或其它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 原因:因为材料中没有细胞核和众多细胞器 提纯方法:差速离心法 细节:取材用的是新鲜红细胞稀释液(血液加适量生理盐水) 二、与生活联系: 细胞癌变过程中,细胞膜成分改变,产生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 三、细胞壁成分 植物:纤维素和果胶 原核生物:肽聚糖 作用:支持和保护 四、细胞膜特性: 结构特性:流动性 举例:(变形虫变形运动、白细胞吞噬细菌) 功能特性:选择透过性 举例:(腌制糖醋蒜,红墨水测定种子发芽率,判断种子胚、胚乳是否成活) 五、细胞膜其它功能:维持细胞内环境稳定、分泌、吸收、识别、免疫 第二节 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 一、细胞器之间分工 (1)双层膜 叶绿体:存在于绿色植物细胞,光合作用场所 线粒体:有氧呼吸主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