酚酞溶液实验试题
酚酞溶液实验试题 问题探究
[提出问题]
如右图所示,有A、B两个烧杯。在烧
杯A中装入20 mL蒸馏水,滴入2~3滴无色的
酚酞试剂。观察到杯中的溶液仍为无色。在烧杯B
中装入10 mL浓氨水。用一只大烧杯把A、B两
烧杯溶液罩在—起。过几分钟后,观察到小烧杯
A中装的溶液变成红色。烧杯A中的溶液为什么
会变红?上述现象说明了什么?
[猜想与假设]
甲生:A烧杯内滴入的无色酚酞试剂要过一会儿才能变
色,与B烧杯无关。
乙生:大烧杯壁上沾有某种物质,散发出的肉眼看不见
的粒子与A烧杯中的溶液接触。使其变红;
丙生:烧杯B中的浓氨水散发出一种肉眼看不见的粒子,
慢慢溶解到烧杯A的溶液中,使A溶液变成红色。
[实验探究]
1.在洁净的烧杯C中加入20 mL蒸馏水,滴入2~3滴
无色的酚酞试剂,静置,观察现象;然后将其单独罩在大烧杯里,观察现象。
2.另取两只烧杯替代A和B,一只中的溶液与A相同,
另—只用蒸馏水代替浓氨水,再用大烧杯将两只替代烧杯罩在一起,观察现象。
3.小心闻烧杯B的浓氨水,嗅到有刺激性气味,取出少量浓氨水注入试管中,滴入酚酞试剂,观察现象。
4.把烧杯B中的浓氨水滴入烧杯C中,观察现象。
[实验结论]
1.氨水能使无色的酚酞溶液变成红色。
2.B烧杯中的浓氨水中有许多肉眼见不到的粒子逸出,
有些粒子由于运动进入到烧杯A的溶液中,使溶液成分改变,颜色变红。
【探究活动一】 构成物质的分子会不会运动?
1. 用小烧杯取约40mL蒸馏水,向其中滴入5~6滴酚酞溶液,搅拌
均匀,观察溶液的颜色。
现象:
2. 将烧杯中的酚酞溶液分别倒入A、
B两个小烧杯
中,另取一个小烧杯C,向其中加入约5mL浓氨水。
用一个大烧杯罩住A、
C两个小烧杯,烧杯B置于
大烧杯外。观察几分钟。
3.
实验探究 浓 氨水酚酞溶液
描述现象: 提出问题: 作出猜想:
实验验证:(1) 取少量酚酞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慢
实验目的: (2)取一滤纸条,滴上几滴酚酞溶液,放入试管中,取一团棉花
滴上4-5滴浓氨水,塞住试管口(如图所示). 观察几分钟,有什
么现象发生?
得出结论:
拓展与思考:
(1)[观察与思考] 物质分子运动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2)[观察与思考] 实验中为什么氨分子可以运动到酚酞溶液中,
那酚酞溶液的分子为什么没有运动到氨水中呢?
过氧化钠使红色酚酞溶液褪色的实验分析
过氧化钠使红色酚酞溶液褪色的实验分析
杨承印 王立刚 (陕西师范大学化学系 )
一、问题的提出
高中化学教材第四章碱金属的第4个演示实验,给盛有Na2O2的试管中加入少量水,当检验完O2后,再加数滴酚酞试液,其现象并不完全像教学参考书中所描述的那样,而是红色消失。对于此种反常现象,有过两种不同的观点。实际情况怎样?本文通过下述实验,给出一种解释,供参考。 二、实验过程 1.反应原理
Na2O2溶解于水及酚酞在溶液中的显色机理分别用下式表示 Na2O2+2H2O 2H2O2
2NaOH+H2O2 2H2O+O2↑
2.酚酞与NaOH作用
称取NaOH,配制pH从14~8的不同溶液。取这些溶液各1mL于试管中,各加2滴酚酞试液,当溶液pH≥14时,经振荡,红色消失。往该无色溶液中逐滴加稀H2SO4(0.1mol/L),当pH≤13时,红色复现,继续滴加至pH<9,红色又消失。此时再加2mol/L的NaOH溶液,当pH≥9时,红色复现,pH≥14,红色又消失。由此可推知,当溶液的碱性过强(pH≥14),加入酚酞,红色的消失是因为酚酞红色的酿式结构转化为无色的羧酸盐式结构。所以,使酚酞显红色的最佳pH范围应为13~9之间。 3.酚酞与H2O2作用
为模拟给Na2O2溶液中加入酚酞以后红色消失的现象,我们找出在碱介质中,酚酞与H2O2的作用条件及变色机理。
取pH=11的NaOH1mL和30%的H2O22滴于一支试管中,然后加酚酞1滴,出现红色,振荡,红色消失。为避免残存的H2O2对后续反应的影响,可加入重金属的氧化物或氢氧化物作为催化剂以加速H2O2的分解。给上述溶液加入MnO2,除掉过量的H2O2,静置后,上层澄清溶液红色不复现。再取pH>14的NaOH溶液,做类似实验,我们将上层清液取出,给它回滴稀硫酸,使该溶液的pH限定在14~8之间,红色仍然不复现。下面是给1mLNaOH溶液中加2滴30%H2O2后,再加1滴酚酞试液,不同pH溶液红色消失所需要的时间(min)。
以上现象表明,在酚酞显色范围内,随pH降低,褪色时间延长,并且红色一旦消失,再加酸或碱调节溶液的pH,红色也不复现。 产生上述现象的可能原因如下:根据弱电解质在溶液中各型体分布系数公式δB-=Ka/([H+]+Ka,对于酚酞,其Ka=7.9×10-10,当[H+]=1×10-12mol/L(pH=12)时,经计算,红色的醌式含量达到99.98%(可不考虑醌式向羧酸盐式转化)。随着[H+]增加,溶液中的醌式含量降低。对于H2O2,在碱性条件下发生酸式电离:H2O2H++HO2-Ka=1.8×10-12 HO2-具有强的氧化性,其电极反应为:HO2-+H2O+e3OH-EBθ=0.87V当pH=12时,据分布系数公式计算,知HO2-已占64.3%。随着pH降低,HO2-含量也降低,氧化能力随之降低。这就是为什么pH在13~9之间时,pH越小,褪色速度越慢的可能原因。即H2O2使红色酚酞溶液褪色的原因是HO2-离子把醌式结构进一步氧化为无色所致,并且这种氧化能力随pH降低而减弱。 4.Na2O2的水溶液与酚酞作用
称取固体Na2O2,溶解后分别配成pH为13、12、11、10的溶液,再滴入酚酞试液检验褪色情况,发现pH为14、13、12的3个试样红色消失,pH为11和10的长时间红色不消失。
Na2O2溶液与酚酞的作用,与前面NaOH、H2O2(碱性)分别和酚酞作用的现象一致。那么我们就可以推测出Na2O2溶液与酚酞之间的作用,实际上是碱性溶液中H2O2电离出的HO2-离子和酚酞的醌式结构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三、问题的解决
基于以上的实验事实与分析,我们认为给Na2O2的水溶液中滴加酚酞,红色消失的原因有两点。
1.当固体Na2O2中所加水量较少时(pH>14),高浓度的OH-离子使酚酞由醌式转化为羧酸盐式。
2.当加入的水量适中(pH为13~8),溶液中的HO2-就会把酚酞的红色醌式氧化。
要使Na2O2与水反应后滴加酚酞试液,红色不消失(至少一节课时间内),则要从以下两点考虑,两者缺一不可。首先是不考虑氧化作用,溶液的pH控制在13~8之间。其次是溶液中的HO2-的浓度不能太大。但是,保持了上述的红色不消失,则使溶液的浓度变得很小,这就很难析出O2(大量H2O2溶解于水中)。为了使这个演示实验现象明显,达到预期目的,其原则是:在浓碱液中检验O2,在稀碱液中检验NaOH。具体操作改为,取黄豆粒大小Na2O2(约0.5g)于试管中,加水约1mL,剧烈反应过后,用带有余烬的木条检验O2的存在。完后,再把溶液倒入盛有100mL水的烧杯中(倒前加酚酞更佳),出现红色,此红色溶液长时间不褪色。
过氧化钠使红色酚酞溶液褪色的实验分析
过氧化钠使红色酚酞溶液褪色的实验分析
一、问题的提出
高中化学教材第四章碱金属的第4个演示实验,给盛有Na2O2的试管中加入少量水,当检验完O2后,再加数滴酚酞试液,其现象并不完全像教学参考书中所描述的那样,而是红色消失。对于此种反常现象,有过两种不同的观点。实际情况怎样?本文通过下述实验,给出一种解释,供参考。
二、实验过程
1.反应原理
Na2O2溶解于水及酚酞在溶液中的显色机理分别用下式表示
Na2O2+2H2O
2H2O22NaOH+H2O2 2H2O+O2↑
2.酚酞与NaOH作用
称取NaOH,配制pH从14~8的不同溶液。取这些溶液各1mL于试管中,各加2滴酚酞试液,当溶液pH≥14时,经振荡,红色消失。往该无色溶液中逐滴加稀H2SO4(0.1mol/L),当pH≤13时,红色复现,继续滴加至pH<9,红色又消失。此时再加2mol/L的NaOH溶液,当pH≥9时,红色复现,pH≥14,红
色又消失。由此可推知,当溶液的碱性过强(pH≥14),加入酚酞,红色的消失是因为酚酞红色的酿式结构转化为无色的羧酸盐式结构。所以,使酚酞显红色的最佳pH范围应为13~9之间。
3.酚酞与H2O2作用
为模拟给Na2O2溶液中加入酚酞以后红色消失的现象,我们找出在碱介质中,酚酞与H2O2的作用条件及变色机理。
取pH=11的NaOH1mL和30%的H2O22滴于一支试管中,然后加酚酞1滴,出现红色,振荡,红色消失。为避免残存的H2O2对后续反应的影响,可加入重金属的氧化物或氢氧化物作为催化剂以加速H2O2的分解。给上述溶液加入MnO2,除掉过量的H2O2,静置后,上层澄清溶液红色不复现。再取pH>14的NaOH溶液,做类似实验,我们将上层清液取出,给它回滴稀硫酸,使该溶液的pH限定在14~8之间,红色仍然不复现。下面是给1mLNaOH溶液中加2滴30%H2O2后,再加1滴酚酞试液,不同pH溶液红色消失所需要的时间(min)。
以上现象表明,在酚酞显色范围内,随pH降低,褪色时间延长,并且红色一旦消失,再加酸或碱调节溶液的pH,红色也不复现。
产生上述现象的可能原因如下:根据弱电解质在溶液中各型体分布系数公式δB-=Ka/([H+]+Ka,对于酚酞,其Ka=7.9×10-10,当[H+]=1×10-12mol/L(pH=12)时,经计算,红色的醌式含量达到99.98%(可不考虑醌式向羧酸盐式转化)。随着[H+]增加,溶液中的醌式含量降低。对于H2O2,在碱性条件下发生酸式电离:H2O2H++HO2- Ka=1.8×10-12 HO2-具有强的氧化性,其电极反应为:HO2-
3OH- EBθ=0.87V当pH=12时,据分布系数公式计算,知HO2-已+H2O+e
占64.3%。随着pH降低,HO2-含量也降低,氧化能力随之降低。这就是为什么pH在13~9之间时,pH越小,褪色速度越慢的可能原因。即H2O2使红色酚酞
溶液褪色的原因是HO2-离子把醌式结构进一步氧化为无色所致,并且这种氧化能力随pH降低而减弱。
4.Na2O2的水溶液与酚酞作用
称取固体Na2O2,溶解后分别配成pH为13、12、11、10的溶液,再滴入酚酞试液检验褪色情况,发现pH为14、13、12的3个试样红色消失,pH为11和10的长时间红色不消失。
Na2O2溶液与酚酞的作用,与前面NaOH、H2O2(碱性)分别和酚酞作用的现象一致。那么我们就可以推测出Na2O2溶液与酚酞之间的作用,实际上是碱性溶液中H2O2电离出的HO2-离子和酚酞的醌式结构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三、问题的解决
基于以上的实验事实与分析,我们认为给Na2O2的水溶液中滴加酚酞,红色消失的原因有两点。
1.当固体Na2O2中所加水量较少时(pH>14),高浓度的OH-离子使酚酞由醌式转化为羧酸盐式。
2.当加入的水量适中(pH为13~8),溶液中的HO2-就会把酚酞的红色醌式氧化。
要使Na2O2与水反应后滴加酚酞试液,红色不消失(至少一节课时间内),则要从以下两点考虑,两者缺一不可。首先是不考虑氧化作用,溶液的pH控制在13~8之间。其次是溶液中的HO2-的浓度不能太大。但是,保持了上述的红色不消失,则使溶液的浓度变得很小,这就很难析出O2(大量H2O2溶解于水中)。为了使这个演示实验现象明显,达到预期目的,其原则是:在浓碱液中检验O2,在稀碱液中检验NaOH。具体操作改为,取黄豆粒大小Na2O2(约0.5g)于试管中,加水约1mL,剧烈反应过后,用带有余烬的木条检验O2的存在。完后,再把溶液倒入盛有100mL水的烧杯中(倒前加酚酞更佳),出现红色,此红色溶液长时间不褪色。
1关于褪色原因解释
[例1]将H2O2加入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红色褪去,可能原因是:①H2O2氧化酚酞而褪色;②H2O2因为弱酸性,中和NaOH而褪色。请设计实验证明哪种褪色原因。
[相关知识]有机色素的褪色常见主要有2种。一种是色素结构被氧化破坏,具有不可逆性,如HClO、Na2O2、H2O2、O3等使酚酞、品红等溶液褪色;另一种是色素与某物质结合生成无色物质,色素主体结构未受破坏,是暂时的、可恢复的,如SO2使品红溶液、滴有NaOH的酚酞溶液褪色。
有关酚酞遇某物质褪色的原因,已有较多的研究。如“酚酞变色机理”[2]、“漂白剂对酸碱指示剂的作用”[3]等。
[分析]此题首先对H2O2的不稳定性、强氧化性及H2O2的水溶液(双氧水)的弱酸性和相关的用途(如漂白性等)有完整的了解。
若是H2O2的弱酸性引起的,联想到中和滴定时指示剂的颜色变化,设计实验证明哪种褪色原因,可在褪色后的溶液中再加入几滴NaOH溶液,若溶液不再变红色则为原因1,否则为原因2。
[例2]已知下列实验现象:①取0.8g过氧化钠与20mL水反应放出氧气后,往溶液中加酚酞试液,发现溶液先变红,后又很快变为无色。②氢氧化钠稀溶液加酚酞试液,溶液变红,再加一块氢氧化钠固体,红色褪去。
请设计实验说明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后的溶液使酚酞变红褪色的原理。
[相关知识]过氧化钠本身并不能使酚酞试液褪色,过氧化钠与水作用发生如下两步反应:Na2O2+2H2O=2NaOH+H2O2,2H2O2=2H2O+O2↑。有关更详细的定性、定量研究可参考“过氧化钠使红色酚酞溶液褪色的实验分析”[4]、“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系列实验的研究报告”[5]、“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实验再探讨”[6]。
[分析解答]此题是探讨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产物中哪一种使酚酞溶液褪色。也许学
生对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分步进行不怎么了解,但根据题目所给信息,通过实验肯定或否定原因2,仍可解出。即向已褪色的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若出现溶液变红色过程即是原因2,若始终未出现变红色过程即是原因1。
[例3]用滴管将新制的饱和氯水慢慢滴入含酚酞的NaOH稀溶液中,当滴到最后一滴时,红色突然消失,试用文字简要说明产生上述现象的2种可能原因。
(1)___________;(2)__________。
简述怎样用实验证明红色褪去的原因是1还是2?
[分析]新制的饱和氯水是一种特殊的溶液,其中含有具有酸性的盐酸和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的氯单质和次氯酸。含酚酞的NaOH稀溶液显红色,红色褪去的原因不外乎是NaOH被反应或者是酚酞被氧化。
[解答](1)①氯水呈酸性中和NaOH溶液所致;②氯水中的HClO有强氧化性可分解出氧,可漂白显色物质。
(2)向褪色的溶液中回滴NaOH溶液,若红色再出现是原因①,若不再出现红色则是原因②。
1 饱和氯水使含酚酞的NaOH稀溶液褪色原因的实验探究 [流行试题] 用滴管将新制的饱和氯水慢慢滴入含酚酞的NaOH稀溶液中,当滴到最后一滴时红色突然褪去,回答下列问题:
(1)、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可能有两种:
① __________________ ; ② __________________ 。
(2)简述怎样用实验证明红色褪去的原因是①或者②:
答:__________________。
[流行分析] 新制的饱和氯水是一种特殊的溶液,其中含有具有酸性的盐酸和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的氯单质和次氯酸。含酚酞的NaOH稀溶液显红色,红色褪去的原因不外乎是NaOH被反应或者是酚酞被氧化。
[流行答案] (1)①氯水呈酸性中和NaOH溶液所致;
②氯水中的HClO有强氧化性,可漂白显色物质。
(2) 向褪色的溶液中回滴NaOH溶液,若红色再出现是原因①,若不再出现红色则是原因②。
[实验探究] (1)是原因①还是原因②?依照流行答案的逻辑,向褪色的溶液中回滴NaOH溶液,不再出现红色,是原因②。笔者探究实验为未做过该实验的老师提供了一种参考。
(2)是否还有第三种原因?如上述①、②两个原因的共同作用。从实际实验现象上分析,原因②肯定成立,但原因 ①是否同时在起作用,是流行答案所设计出的实验无法证明了,因此,笔者补充了下列实验:在3mL1mol/LNaOH溶液中(测得PH=14),滴入2滴酚酞
试液,变红色,再加入1mL氯水,酚酞褪色,此时测得溶液的PH=13,证明原因①不成立。
[ 结论 ] 饱和氯水使含酚酞的NaOH溶液褪色原因是氯水中的HClO(或被NaOH中和后的NaClO)的强氧化性,漂白了显色物质。
2 过氧化氢使含酚酞的NaOH稀溶液褪色原因的实验探究
[流行试题] 已知(1)溶液中c(OH-)在10-6mol/L和6mol/L之间,可使无色酚酞试液呈红色; (2过氧化氢具有漂白性。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现将 0.39g 过氧化钠粉末溶解在10mL水中,向所得溶液中加入2滴酚酞,放置片刻,红色褪去。
(1)甲同学认为红色褪去的原因是由于溶液中c(OH-)较大,此种说法___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通过估算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同学认为红色褪去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反应中有过氧化氢生成,此种说法__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并通过①分析推理、②提出假设、③设计实验来说明理由: ①分析推理______________ _______;
②提出假设___________ _________;
③设计实验___________ __________。
[流行答案](1)不正确;通过估算氢氧化钠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约为1mol/L,应在酚酞呈现红色范围内。
(2)正确;①由题示信息知过氧化氢有漂白性,所以反应过程中如有过氧化氢生成,可使酚酞试液的红色褪去;②假设反应中有过氧化氢生成;③将 0.39g 过氧化钠固体溶解在10mL水中,待气体不再放出,向所得溶液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粉末,观察是否有气体放出,若有气体放出,则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是否复燃。
[实验探究] 将 0.39g 过氧化钠粉末加入10mL水中,一开始粉末一边溶解,一边放出气体,当粉末溶解完全后,还能看到少量气体产生,此时将溶液一分为二,向其中一份溶液中加入2滴酚酞试液,放置片刻,红色褪去,加入少量二氧化锰粉末,有气体放出,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复燃。再取另一份溶液,肉眼已看不到粉末,振荡,仍有气体放出,再振荡10分种,发现气体极少放出,滴入2滴酚酞试液,溶液显红色,且不褪去。
[实验探究] 将不同质量的过氧化钠粉末分别加入10mL水中,振荡10分种后,滴入一滴酚
酞试液(或过量酚酞试液),再振荡不同时间,实验现象如下表:
[ 结论 ] 酚酞的NaOH溶液褪色,既与c(OH-)有关,也与过氧化氢氧化性及存在有关,少量的过氧化钠粉末与水反应生成的c(OH-)较少,但生成的H2O2在振荡下也能存在较长时间, 使酚酞褪色,较多量的过氧化钠粉末与水反应生成的c(OH-)较大,超出了酚酞的显红色的范围,而且H2O2分解成O2所需的振荡时间更长,使双氧水氧化酚酞的可能性更大。 3 过氧化氢使Fe(SCN)3血红色溶液褪色原因的实验探究
[流行试题] 在氯化亚铁溶液中滴入几滴KSCN溶液,溶液不显色,滴入少量过氧化氢溶液,溶液显血红色,滴入过量过氧化氢溶液,血红色褪去,对于褪色原因,某同学提出了两种假设:第一种是过量的过氧化氢与Fe3+结合生成了某种稳定的新物质:第二种则是过量的过氧化氢将SCN-氧化了。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以确认哪种假设更合理。
[流行答案] 在褪色后的溶液中再加过量的KSCN溶液,若变血红色,则第二种假设合理,如果不变色,则第一种假设合理。(或者在褪色后的溶液中再加过量的FeCl3溶液,若变血红色,则第一种假设合理,如果不变色,则第二种假设合理。)
[实验探究] (1)在氯化亚铁溶液中滴入几滴KSCN溶液,溶液不显色,滴入少量过氧化氢溶液,溶液显血红色,滴入过量过氧化氢溶液,有较多气体产生,血红色褪去,在褪色后溶液中再加过量的KSCN溶液,变血红色,说明第二种假设合理。
(2)在褪色后的溶液中再加过量的FeCl3溶液,不变色,说明第二种假设合理。
[ 结论 ] 血红色褪去的原因是过氧化氢将SCN-氧化了。
[ 拓展 ] 饱和氯水使Fe(SCN)3血红色溶液褪色原因是氯水将SCN-氧化了,在笔者的实验中发现饱和氯水的褪色速率比30%的双氧水褪色速率大。
4 饱和氯水使I2、淀粉溶液褪色原因的实验探究
[流行试题] 已知氧化性BrO3-> ClO3-> Cl2> IO3- > I 2,现将饱和氯水逐滴滴入KI淀粉溶液中直到过量。(1)可观察到的现象是① ;② 。
(2)写出有关的离子方程式 ① ;② 。
[流行答案] (1)①溶液先由无色变成蓝色;②溶液再由蓝色变成无色。
(2) ① Cl2+2I- = 2Cl-+I2 ② 5 Cl2+ I2 + 6H20 = 12H+ + 2IO3- + 10Cl-
[实验探究] 将饱和氯水逐滴滴入KI淀粉溶液,一开始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并逐渐加深,后蓝色逐渐变浅,直至消失。
[ 结论 ] 褪色原因如流行答案(2)所述。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一道试题分析
发布:刘秀兰 时间:2007-12-13 8:15:59 来源:兴庆区教育局信息中心 点击:1196
某学生通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作为研究性学习的课题。经过查资料、提出假设、惊醒
请仔细阅读有关内容后回答:
(1) 写出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实验现象分析,过氧化钠与水反应除了课本所介绍的上述反应外还存在另一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综合分析上述实验,指出使变红的酚酞褪色的是什么物质?
(3) 写出实验5中“加入少量MnO2产生气体”时发生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MnO2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4) 从以上实验结果分析,石蕊分子与酚酞分子相比较,___________更易被氧化剂氧化。
分析:(1)根据实验1中“带余烬的木条复燃”的现象可得出过氧化钠投入水中有氧气
生成。根据实验2和3中“酚酞变红后褪色、紫色石蕊变蓝后褪色”等现象可得出,过氧化钠跟水反应后留下的溶液中除了氢氧化钠外还含有一种氧化性较强的物质。实验4和5中“过氧化氢能使酚酞褪色,加二氧化锰后溶液不能使酚酞、石蕊褪色”等现象可得出,溶液中留下的强氧化性物质应该是双氧水。研究实验6中信息,过氧化钠跟水反应直接放出170mlO2,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后再放出390mlO2,总体积为560ml。总共约0.025mol。与以上推测结论吻合。再从反应物是H2O和Na2O2两种物质,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进行验证,以上推断结果是合理的。
综合以上结论可得出答案为:
第一阶段:2Na2O2+2H2O==4NaOH+O2↑
第二阶段:Na2O2+2H2O==2NaOH+H2O2
(2)酚酞在碱性溶液中显红色,在酸性和中性溶液中无色。所以酚酞从红色褪成无色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遇到酸性物质,溶液变成了酸性或中性;二是遇到了强氧化性物质,酚酞被氧化而褪色。根据实验5中的现象可得出使酚酞褪色的原因是双氧水起氧化作用造成的。双氧水是一种强氧化剂。
(3)分析实验5和实验6,都只是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可见二氧化锰不是一种反应物,仅起催化剂作用。联系到过氧化氢的不稳定性,遇到二氧化锰等多种物质都可被催化而分解。所以化学方程式为2H2O2 2H2O+ O2↑,也正是这个原因,实验室里的双氧水通常保存在塑料瓶中,不能放在玻璃瓶中,因为玻璃中含有少量的锰、铁等化合物都对过氧化氢起催化作用。
(4)分析实验2、3、4和5中的现象可得出,酚酞跟易被氧化而褪色,所以可得出酚酞比石蕊更易被氧化。
答案:(1)2Na2O2+2H2O==4NaOH+O2↑
Na2O2+2H2O==2NaOH+H2O2
(2)H2O2
(3)2H2O2 2H2O+ O2↑(催化作用)
(4)酚酞
浓氨溶液
浓氨溶液
Nong’an Rongye
Strong Ammonia Solution
NH 3 17.03
[7664-41-7]
本品含氨(NH3) 应为25.0%~28.0%(g/g)。
【性状】 本品为无色的澄清液体;有强烈刺激性的特臭;易挥发;显碱性反应。
本品能与水或乙醇任意混合。
相对密度 本品的相对密度(附录Ⅵ A)为0.900 ~0.908。
【鉴别】 取本品少量,另用玻璃棒蘸取盐酸,持近本品的液面,即发生白色的浓烟。
【检查】 易氧化物 取本品2.0ml ,加水3ml ,加稀硫酸40ml 与高锰酸钾滴定液(0.02mol/L)0.10ml ,立即加热煮沸5 分钟,粉红色不得完全消失。 重金属 取本品约20g (22ml ),置水浴上蒸干,加盐酸1ml ,再蒸干,残渣中加醋酸盐缓冲液(pH3.5)2ml 与水23ml 使溶解,依法检查(附录Ⅷ H第一法),含重金属不得过百万分之一。
不挥发物 取本品约50 g(55ml ),置 105℃恒重的蒸发皿中,在水浴上蒸干,在105℃干燥1小时,遗留残渣不得过1mg 。
铁盐 取本品约40 g(44ml ),置水浴上蒸干,残渣加水25m 溶解后l ,依法检查(附录Ⅷ G ),与标准铁溶液1.0ml 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深(0.000025%)。
硫酸盐 取本品约20 g(22ml ),置水浴上蒸干,残渣加水25ml 溶解后,依法检查(附录Ⅷ B ),与标准硫酸钾溶液1.0ml 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浓(0.0005%)。
氯化物 取本品约10 g(11ml ),置水浴上蒸干,残渣加水20ml 溶解后,依法检查(附录Ⅷ A ),与标准氯化钠溶液1.0ml 制成的对照溶液比较,不更浓(0.0001%)。
碳酸盐 取本品约10 g(11ml ),置具塞试管中,加10ml 氢氧化钙试液,
摇匀,与0.1g/L 无水碳酸钠溶液10ml 用同法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浓(0.006%)。
吡啶和相关物质 取本品,以水为空白,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附录Ⅳ A),在252nm 的波长处测定,吸光度不得过0.06。
【含量测定】 取本品约2ml ,置贮有水25ml 并称定重量的具塞锥形瓶中,精密称定,加甲基红指示液2 滴,用硫酸滴定液(0.5mol/L)滴定。每1ml 硫酸滴定液(0.5mol/L)相当于17.03mg 的NH 3 。
【类别】 药用辅料,碱化剂、pH 值调节剂。
【贮藏】 密封,在30℃以下保存。
18酚酞酒精溶液配制及验收方法2016
1%酚酞酒精溶液配制及验收方法
一、总则
结构混凝土、砌筑砂浆碳化深度现场检测时,应采用1%酚酞酒精溶液,本方法介绍1%酚酞酒精溶液配制和验收。
二、技术要求
1%酚酞酒精溶液配方:1%酚酞+95%分析纯酒精。
1%酚酞酒精溶液滴在未碳化混凝土或砌筑砂浆上,未碳化混凝土或砌筑砂浆变成紫红色,1%酚酞酒精溶液滴在已完全碳化混凝土或砌筑砂浆上,已完全碳化混凝土或砌筑砂浆不变色。
三、配制用标准器具及原料
1、电子天平(精度0.1g)
2、95%分析纯酒精(500ml/瓶)
3、酚酞粉末
四、配制方法
用电子天平称5g酚酞粉末,加入95%分析纯酒精(500ml/瓶)瓶中,摇匀,室温条件下,静置24小时,配制成1%酚酞酒精溶液,在瓶身醒目位置做好标识。
五、验收
采用建材室刚检测28天龄期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试块,试块抗压试验破坏后10分钟内,在混凝土破坏面中部滴1%酚酞酒精溶液,混凝土破坏面变成紫红色,证明1%酚酞酒精溶液符合要求,可用于现场检测。
编制: 审核: 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