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控信息化

一:浅议如何实现企业内部控制信息化

关键词;内部控制;实现信息化当前如何利用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固化内部控制、减少控制成本、提高控制效率,受到了企业界的广泛关注。财政部等五部委联合出台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对企业内部控制与信息系统的结合提出了要求:“企业应当运用信息技术加强内部控制,建立与经营管理相适应的信息系统,促进内部控制流程与信息系统的有机结合,实现对业务和事项的自动控制,减少或消除人为操纵因素”。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8号一一信息系统》又进一步明确了促进企业有效实施内部控制,提高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减少人为因素的主旨和各项具体内容。可见,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实施内部控制,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错弊,提高内部控制的执行力和效率,是内部控制信息化的目标。笔者现根据日常工作实践就如何落实内控信息化的要求、处理好内部控制与信息技术的关系,作出相关的分析和探索。一、企业信息化对内部控制提出挑战及应注意的问题在实现内控信息化的过程中,有相当部分的企业选择了 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进行相关的信息处理。这是因为 ERP系统立足于有效整合企业资源(包括采购、销售、项目、财务和人员),统一调度、合理配置和管控,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企业能力,提高核心竞争力。在此过程中,每一个模块都有严格的自动控制,例如没有预留(计划)就不能创建采购订单,没有采购订单就不能办理入库,入库立即自动生成财务凭证,等等。但同时ERP系统在满足企业内部控制要求的日常业务审批及专业管理方面;由于系统资源的限制还略显不足,导致修理费维修计划的审批、设备状态管理、一般物资采购供应商的选择、客户信用额度的确定等,仅仅依靠 ERP系统是不够的。因此,企业往往还需要诸如办公自动化系统、电子商务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等与ERP系统进行对接,这些系统也是实现内控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正确认识信息系统的作用从管理层角度看,信息化的自动化效应使得管理层大多都很重视信息化建设,但也往往将信息化仅看作一项技术,而忽视信息系统与管理思想的有机融合。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从操作层面看,业务不及时录入系统而事后补录,把系统仅当做是一个台账,或者忽视甚至设法回避系统自动控制(例如为了操作方便,互相交换进入系统的用户名和密码)的现象较为常见。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内控信息化的效果,也毫无疑问影响了系统应用的效果,造成企业资源的浪费,影响了投入产出的比例。(二)正确处理标准化问题标准化是实现信息化的基础,没有标准化就相当于一个现代化的工厂没有统一的零部件,无法进行自动化生产。对于内控信息化采说,标准化的内容一般包括:组织架构、业务流程及相关表单、岗位职责和管理权限、职责分离、各种主数据(一般指ERP系统,包括物料、资产名称)的定义和编号等。实现了这些方面的标准化,也就把握了内控信息化的核心,信息系统上线的标准模板就有了扎实的基础。应该说明的是,标准化的历程是内控信息化难度最大且最需要下功夫的,尤其是对于特大型且拥有众多分(子)公司的集团企业,这需要管理层坚定的决心和操作层充分的精力投入。(三)正确处理各种信息系统的关系二、实现内控信息化有效途径实现高效的内控信息化的途径,其具体的工作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建立良好的信息化环境领导重视且正确认识是信息化得以实现的前提。首先,管理者应将管理思想与信息化有机结合,在提出管理要求伊始就考虑其与所选择的信息系统管理思想是否吻合,且怎样更好地依赖技术手段加以实现,尽可能地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其次,在信息化实现的过程中,应充分重视和支持信息化所带来的管理变革,......余下全文>>

二:如何实现企业内部控制信息化的研究现状

当前企业信息化应用正逐步深入,

财务管理软件、企业资源规划(ERP)、供应链管理(SCM)、客户关系管理(CRM)、电子商务(EC)等应用日益广泛。企业信息化建设促使企业的组织形式、管理体制、控制要点发生相应的改变,企业组织结构趋向扁平化,管理人员越来越依赖于管理信息平台经营和控制企业,电子商务也成为企业进行全球贸易经营的发展方向。与此同时,企业信息化也给企业的内部控制提出了新的挑战,本研究拟探讨信息化应用对内部控制产生的影响,为适应变化内部控制应进行的改变以及企业应该如何加强信息化环境下的内部控制。

1、企业信息化对内部控制提出挑战

内部控制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国家五部委对上市企业提出规范管理的明确要求。企业建立内部控制制度的目的在于:1)保障企业生产经营的效果与效率;2)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以堵塞企业内部管理漏洞,确保企业生产、业务数据的真实性,制定合理的绩效考核指标及依据;3)使企业自觉遵循国家、地方相关法令、法规,预防、控制企业内部的舞弊行为。

按照国际权威美国COSO 委员会定义,企业内部控制包括5 个要素:

1)控制环境。影响企业员工内部控制意识,使内部控制得以贯彻执行,确保企业经营战略目标的实现。2)风险评估。在市场日趋激烈竞争中,企业内部控制必须分析、了解自身所面临的各种风险,并适时加以处理。3)控制活动。确保企业管理层的指令得以实现的政策和程序。控制活动主要包括:交易授权、职责分离、监管、业务记录、接触控制和独立稽核。4)信息和沟通

。企业必须保证员工能够取得他们在执行、管理和控制企业经营过程中所需的信息,使员工顺利履行其职责。5)监督。整个内部控制的过程必须施以恰当的监督,并在必要时对其加以修正。

企业信息化增加了企业内部控制的潜在风险,在企业由传统管理向信息化管理转变过程中,构建系统、严密、完善的内部控制

三:内部控制管理信息系统功能是什么意思

管理信息系统是为了适应现代化管理的需要,在管理科学、系统科学、信息科学和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的基础上形成的一门科学,它研究管理系统中信息处理和决策的整个过程,并探讨计算机的实现方法。它是一个由人、计算机、通信设备等硬件和软件组成的,能进行管理信息的收集、加工、存储、传输、维护和使用的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可促使企业向信息化方向发展,使企业处于一个信息灵敏、管理科学、决策准确的良性循环之中,为企业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所以,管理信息系统是企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企业发展的一条必由之路。

信息系统在管理各项事务中有着普遍的应用,促进了企业管理工作的提升。管理信息系统是为管理服务的, 它的开发和建立使企业摆脱落后的管理方式,实现管理现代化的有效途径。管理信息系统将管理工作统一化、规范化、现代化,极大地提高了管理的效率,使现代化管理形成统一、高效的系统。过去传统的管理方式是以人为主体的人工操作,虽然管理人员投入了大量的时间、精力,然而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所以管理工作难免会出现局限性,或带有个人的主观性和片面性。而管理信息系统使用系统思想建立起来的,以计算机为信息处理手段,以现代化通信设备为基本传输工具,能力管理决策者提供信息服务的人机系统,这无疑是将管理与现代化接轨,以科技提高管理质量的重大举措。管理信息系统将大量复杂的信息处理交给计算机,使人和计算机充分发挥各自的特长,组织一个和谐、有效的系统,为现代化管理带来便捷。

在现代化管理中,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已经成为企业管理不可缺少的帮手,它的广泛应用已经成为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在企业管理现代化中,组织、方法、控制的现代化离不开管理手段的现代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信息技术和通讯技术的发展,使计算机和网络逐渐应用于现代管理之中。面对越来越多的信息资源和越来越复杂的企业内外部环境,企业有必要建立高效、实用的管理信息系统,为企业管理决策和控制提供保障,这是实现管理现代化的必然趋势。

管理信息系统在管理现代化中起着举足重轻的作用。它不仅是实现管理现代化的有效途径,同时,也促进了企业管理走向现代化的进程。

信息的作用:增强国家经济的可持续性快速发展,增强国家的综合实力; 有利于迎接加入WTO后的挑战,适应国际化竞争信息化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因素,有利于抓住新世纪的良好发展机遇。我们正处在知识经济迅速崛起,全球信息化迅速发展的时代。对信息的采集、共享、利用和传播,不仅成为决定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也成为决定国家生产力水平和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 信息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决策者进行成功规划的基础,能提高,经营管理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有助于,决策的进一步科学化。 能促使业务办事程序和管理程序更加合理,从而有助于增强快速反应能力。 能进一步促进资源的合理组合及利用,使其在现有资源条件下达到最佳利用效果,从而大大提高生产经营效率和管理效率。 提供一个的强大、快捷的信息交流平台,有助于我们紧紧跟踪一些先进经验和成果,从而有助组织的发展.

四:浅谈信息化环境下如何加强企业内部控制

企业信息化当前企业信息化应用正逐步深入,财务管理软件、企业资源规划(ERP)、供应链管理(SCM)、客户关系管理(CRM)、电子商务(EC)等应用日益广泛。企业信息化建设促使企业的组织形式、管理体制、控制要点发生相应的改变,企业组织结构趋向扁平化,管理人员越来越依赖于管理信息平台经营和控制企业,电子商务也成为企业进行全球贸易经营的发展方向。与此同时,企业信息化也给企业的内部控制提出了新的挑战,本研究拟探讨信息化应用对内部控制产生的影响,为适应变化内部控制应进行的改变以及企业应该如何加强信息化环境下的内部控制。

一、企业信息化对内部控制提出挑战 内部控制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国家五部委对上市企业提出规范管理的明确要求。企业建立内部控制制度的目的在于: (1)保障企业生产经营的效果与效率; (2)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以堵塞企业内部管理漏洞,确保企业生产、业务数据的真实性,制定合理的绩效考核指标及依据; (3)使企业自觉遵循国家、地方相关法令、法规,预防、控制企业内部的舞弊行为。 按照国际权威美国COSO委员会定义,企业内部控制包括5个要素: (1)控制环境 影响企业员工内部控制意识,使内部控制得以贯彻执行,确保企业经营战略目标的实现。 (2)风险评估 在市场日趋激烈竞争中,企业内部控制必须分析、了解自身所面临的各种风险,并适时加以处理。 (3)控制活动 确保企业管理层的指令得以实现的政策和程序。控制活动主要包括:交易授权、职责分离、监管、业务记录、接触控制和独立稽核。 (4)信息和沟通 企业必须保证员工能够取得他们在执行、管理和控制企业经营过程中所需的信息,使员工顺利履行其职责。 (5)监督 整个内部控制的过程必须施以恰当的监督,并在必要时对其加以修正。 企业信息化增加了企业内部控制的潜在风险,在企业由传统管理向信息化管理转变过程中,构建系统、严密、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不仅是现代企业必须遵循的基本管理法则,也是企业提高防范风险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的内在要求。二、企业信息化对内部控制的影响 2.1 主要体现方面 一企业信息化应用增加了企业决策者的管理幅度,使企业组织结构扁平化,优化、固化了业务流程,内控制度必须与之相适应; (1)企业信息化改变了管理信息的采集、存储及整理方式,数据及时、准确、真实性大大提高,为实施更有效的内部控制打下了基础; (2)企业信息化改变了管理信息的沟通、处理方式,提高了管理效率和信息的集成性,企业内部控制由传统控制转向实时控制。 实时控制主要体现在: (1)控制目标,由“确保资产安全完整”变为“提高企业经营效率和效益,实现价值增值”; (2)控制内容,由“资金或资本会计要素的单项变动控制”发展为“企业价值链系统及网络的多维控制”; (3)控制方式,由“只限于经营活动过程中的适时控制”变为“实时控制”; (4)控制信息,由“以货币价值量的控制”发展为“利用时间量、实物量和货币量的信息控制”; (5)控制属性,由静态控制拓展为动态控制,由局部控制转向经营活动全过程的控制,以满足信息使用者任何时间、地点获取所需的信息。

2.2 对内部控制五要素的影响 (1)对控制环境的影响 企业信息化使企业组织结构趋向扁平化,管理层次减少,对企业管理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利于决策者全面、及时地掌握企业运营情况,为正确制定战略、资源分配和绩效评价等企业决策提供依据。 (2)对风险评估的影响 企业信息化规范、固化了业务流程,系统控制降低了人员疏漏或舞弊的风险;同时信息存储高度集中,系统失灵、崩溃和数据窃取等风险增加,需建立良好的IT 治......余下全文>>

五:如何构建信息化环境下的企业内部控制系统

你好!多年在企管宝系统项目实施中,可以推荐回答下。

梳理公司具体部门工作流程

梳理核心业务

思考公司后期发展需要什么功能

市场调研行业情况。

希望能帮助到你!

六:信息化环境下如何加强企业内部控制

企业信息化增加了企业内部控制的潜在风险,对企业内部控制提出了新的挑战,使企业组织扁平化,改变了管理信息的采集、存储及处理方式等。通过分析信息化对内部控制五要素的不同影响,提出了建立与信息化建设相适应的内部控制制度,信息系统控制及审计,实施业务流程优化和固化,加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等信息化环境下企业加强内部控制的对策。

七:信息化环境下如何加强企业内部控制

当前企业信息化应用正逐步深入,

财务管理软件、企业资源规划(ERP)、供应链管理(SCM)、客户关系管理(CRM)、电子商务(EC)等应用日益广泛。企业信息化建设促使企业的组织形式、管理体制、控制要点发生相应的改变,企业组织结构趋向扁平化,管理人员越来越依赖于管理信息平台经营和控制企业,电子商务也成为企业进行全球贸易经营的发展方向。与此同时,企业信息化也给企业的内部控制提出了新的挑战,本研究拟探讨信息化应用对内部控制产生的影响,为适应变化内部控制应进行的改变以及企业应该如何加强信息化环境下的内部控制。1、企业信息化对内部控制提出挑战

内部控制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国家五部委对上市企业提出规范管理的明确要求。企业建立内部控制制度的目的在于:1)保障企业生产经营的效果与效率;2)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以堵塞企业内部管理漏洞,确保企业生产、业务数据的真实性,制定合理的绩效考核指标及依据;3)使企业自觉遵循国家、地方相关法令、法规,预防、控制企业内部的舞弊行为。

按照国际权威美国COSO 委员会定义,企业内部控制包括5 个要素:

1)控制环境。影响企业员工内部控制意识,使内部控制得以贯彻执行,确保企业经营战略目标的实现。2)风险评估。在市场日趋激烈竞争中,企业内部控制必须分析、了解自身所面临的各种风险,并适时加以处理。3)控制活动。确保企业管理层的指令得以实现的政策和程序。控制活动主要包括:交易授权、职责分离、监管、业务记录、接触控制和独立稽核。4)信息和沟通

。企业必须保证员工能够取得他们在执行、管理和控制企业经营过程中所需的信息,使员工顺利履行其职责。5)监督。整个内部控制的过程必须施以恰当的监督,并在必要时对其加以修正。

企业信息化增加了企业内部控制的潜在风险,在企业由传统管理向信息化管理转变过程中,构建系统、严密、完善的内部控制

八:哪些内部控制在会计信息化下失效并解析? 5分

随着信息化发展进程的加速,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已经逐步普及到了各项管理环节,将先进的信息技术应用于会计领域已经成为一种发展趋势。会计信息化在提高工作效率、简化流程、信息共享等方面的作用十分突出,但这种全新的管理模式对内部控制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对会计息化环境下一系列内部控制问题面临更多的问题。

实施会计信息化后,内部控制的核心和关键也将发生根本性转变,过去的财务管理强调证实相符、账证相符、账账相符,而在会计信息化实施中,应将内部控制的重点转为数据输入控制、输出控制、网络安全管理等。

会计信息化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内部控制的难度。 在传统的手工会计中所有的原始财务信息均记录在纸质的账簿和凭证上。业务经手的所有人员均会留下签名或盖章的痕迹,修改和伪造账簿、凭证很难做到不露痕迹。然而,在会计信息化中,所有信息均以电子方式记录在系统中,虽有些数据和信息存储在纸质介质中,用于凭证核对,但修改数据也比手工会计容易,在会计信息化中签字盖章等传统的证据操作无法实现,给伪造和篡改信息提供了可能。此外,在会计信息化系统中进行相关数据操作将不会留下痕迹,给预防和查处舞弊行为增加难度。

因此会计信息化后内部控制不仅不会失效,反而更加重要了。

九:现在企业上信息化管理真的有用吗?

这个问题有点大,不容易回答。我想,简单地讲,企业管理的信息化至少能够达到如下几个方面的管理效果:

1、通过信息化的管理系统,能够建立一体化的的业务管理体系。

(1)一体化的业务体系为信息资源的共享提供了条件。所有业务数据一次录入,共享使用,保证了信息来源的唯一性、规范性和可靠性,彻底解决了信息孤岛问题,使每个岗位成员都能顺利获取权限内的所有信息,为高效、及时、准确的业务处理提供支持,提高整个企业的运转效率。

(2)一体化的业务管理体系使业务流转能够打破职能部门、业务领域的条块分割,按照设定的流程在不同部门、不同业务领域间自由贯通,形成互通互联、纵横交错的业务流转网络,有效解决业务活动分散运作与集中管理的矛盾,实现整个企业的一体化管理。

(3)一体化的业务管理体系,能保证所有的业务数据,包括多个厂商的不同应用系统中的数据,都在你的掌控之中。你可以随时随地查询单项业务的进度、成本及动态利润,也可以随时随地查询整个企业的运营状况,并能实时进行项目间、部门间、分子公司间的对比分析。集团总部可以直接查询下属各单位的财务数据和经营数据,并进行多角度的分析对比,而毋须逐级进行加工、处理和上报。

(4)一体化的业务管理体系,使你有条件将业务流程拓展到下属分子公司,甚至可以与供应商、合作伙伴和客户等进行系统集成和业务衔接,建立一个完整的业务生态系统,将企业的市场竞争行为提升为整个业务生态系统的竞争,演绎一盘有机互动的完整棋局。

2、通过信息化的管理系统,能够建立规范的业务流转机制

运用完整的工作流系统,将企业的管理制度、部门及岗位职责、业务处理的程序和标准等所有规则,全部融合于具体的业务处理过程,形成一个职责明确、流程清晰、执行规范的业务流转机制。权限内的业务,必然流转到你的桌面,想逃避都不行;非权限内业务,肯定不会流转到你的桌面,想越俎代庖也不行。 在业务运转过程中,上一个环节流转进来的工作,将迫使你在规定时间内必须处理;不符合标准的业务处理请求或处理结果,将无法提交到下一个环节。可见,规范的业务流转机制,不但能够提高工作效率,而且能够提高管理的执行力。

3、通过信息化的管理系统,能够建立强有力的财务内控系统

信息化的管理系统能够建立起以财务管理为核心、以预算管理为手段、财务业务一体化的经营管理体系,通过业务处理、业务监控和财务核算、财务监控的协同运作,形成强有力的财务控制系统。信息化的管理系统将整个企业的所有业务数据实时传递到核算系统,完成会计核算,并自动生成总账凭证,实时体现企业整体运营状况及单项业务活动的进度、成本和动态利润,并能将动态利润与目标利润实时比较,便于对影响利润的诸多因素进行实时分析,并采取有效的改进措施。

4、通过信息化的管理系统,能够建立全员协同的业务处理平台

信息化的管理系统能够突破时间、地域限制,为各级管理人员和业务人员提供一个协同工作的信息平台,既满足本企业全面经营管理的需要,也为上下游企业提供一个在线业务交互的平台,形成完整的业务生态系统。移动应用终端,还可以为管理层人员、项目经理、采购经理等经常处于“移动办公”状态的人员提供及时、灵活的工作处理机制。

由此可见,企业管理信息化对于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并进而提高经营效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十:会计信息化下企业内部控制的形式是怎么样的

随着信息化发展进程的加速,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已经逐步普及到了各项管理环节,将先进的信息技术应用于会计领域已经成为一种发展趋势。会计信息化在提高工作效率、简化流程、信息共享等方面的作用十分突出,但这种全新的管理模式对内部控制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对会计息化环境下一系列内部控制问题面临更多的问题。

实施会计信息化后,内部控制的核心和关键也将发生根本性转变,过去的财务管理强调证实相符、账证相符、账账相符,而在会计信息化实施中,应将内部控制的重点转为数据输入控制、输出控制、网络安全管理等。

会计信息化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内部控制的难度。 在传统的手工会计中所有的原始财务信息均记录在纸质的账簿和凭证上。业务经手的所有人员均会留下签名或盖章的痕迹,修改和伪造账簿、凭证很难做到不露痕迹。然而,在会计信息化中,所有信息均以电子方式记录在系统中,虽有些数据和信息存储在纸质介质中,用于凭证核对,但修改数据也比手工会计容易,在会计信息化中签字盖章等传统的证据操作无法实现,给伪造和篡改信息提供了可能。此外,在会计信息化系统中进行相关数据操作将不会留下痕迹,给预防和查处舞弊行为增加难度。

因此会计信息化后内部控制不仅不会失效,反而更加重要了。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