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教师形象

一:新时期的教师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呢

我认为,师德是社会公德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符合社会规范,又具有教师职业特点的一种行业公德。它是教师群体的道德观念、道德准则、道德行为的总和。师德的内涵,也是经过长期的积淀而被人提炼而成的。它与时俱进,反映出各个时代的特征。不同时代的教师就应有鲜明时代特征的精神风貌。 一、对新时期师德内涵的理解 首先,我认为新时期的师德应表现为一种以对学生爱为核心的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师之爱不同于父母的亲情之爱,这种爱要着眼于对全体学生的培养,着眼于学生德、智、体、美等多方面全面发展。 其次,新时期的师德应表现为一种与时俱进的先进理念。包括先进的教育观、教学观、师生关系观,代表先进的文化。必须要反映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对教师来说既要教好书又要育好人。 再次,新时期的师德,还应表现为一种具有表率作用的人格魅力。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教师的工作是培养人的工作,而最能起到深远影响的是教师的人格因素。我觉得将教师喻为学生人生的引路人,是十分有道理的。 二、对新时期师德建设的思考 1、终身学习,持续发展 我作为新时期的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加强自我思想、道德建设。现代社会是一个终身学习的社会,教育教学同样处于与时俱进的状态,所以,要能适应时代的要求,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我一定会终身学习,具备可持续发展的潜力。我会提高业务修养,不断学习,改进、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能适应教育不断发展的需要。敢于创新,敢于超越前人,敢于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始终站在教改的前沿。走持续发展的道路。 2、注重小节,修炼人格 教育无小事,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是学生关注的方面,往往起着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而这些作用又往往是通过那些看似不起眼的细节实现的,因为学生眼中的教师都是具体的,而教师又是学生心目中的“权威式人物”。所以,我们必须注重从小节抓起,重视人格的修炼。我要以先进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影响学生。作为学生的榜样,引路人,要做到为人师表,时刻铭记-——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今天做起!我要以自身良好的师德形象带动更多的具有高素质人的诞生,培养学生现代人具有的素养。 3、乐于奉献,实现自我 教师需要一种奉献精神。我们教师要有创新意识、进取精神。我会制定个人的奋斗目标,不断追求成功。建立平等的思想,建立服务育人的理念。为教育事业,为学校的发展奉献自己的一切,在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全面发展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师德建设是与时俱进的,我会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自己,坚持以先进的教育理念提升自己,坚持以自觉的育人精神引导自我,我会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育人功能和为人师表的作用,把师德工作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素质,师德为本。我会努力成为“政治坚定、思想过硬、知识渊博、品格高尚、精于教育、善于育人”的好教师。

二:如何树立新型教师形象

完善的师德规范只有通过有效的方法途径才能内化为教师的师德意识,进而成为教师的师德行为。新时期教师的思想观念趋向多元化、价值取向趋向多样化,学校的师德建设是一个塑造人格的系统工程,必须开辟新途径,探索新办法,创造新经验,从战略上、内容上、方法上有新的突破,有所创新,才能塑造新时期教师的新形象。

(一)完善自我教师劳动的各个组成部分都是人与人的关系,整个劳动过程都是人与人相互作用的过程。正是由于教师劳动的这种特殊性,决定了教师的职业心理特点与特殊需要。如自信心、进取心、毅力等深层素质。既是教师职业要求,更是健全教师完善人格必须具备的内在品格。我们所说的为人师表,主要是说教师的人格魅力。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经告诫我们:“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因为教育力量只能从人格的活的源中产生出来,任何规章制度,任何人为的管理机关,无论他们设想得多么精巧,都不可能代替人格在教育事业中的作用。”因此,健全教师完善的人格是师德建设的关键所在。应加强教师的校本培训,塑造教师的健全人格,同时要提倡教师的自我塑造,提升人格。教师的内在品格的塑造,一要坚持修身养性,“吾日三省吾身”;二要学会自我心理调节;三要提供良好的心理环境。四要多读多写多思考。

一个师德高尚的教师必定是一个自觉进行师德修养的人,师德作为教师的行为规范,主要通过教师内心的信念起作用,主要依靠教师在师德修养过程中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觉悟,师德建设要求教师在实践中,注重自我学习、自我修炼、自我约束、自我调控,活到老,学到老,学习政治理论,坚定理想信念,强化献身精神;学习教育理论,更新教育观念,遵循教育规律;学习专业知识,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学习教育法规,增强法律意识,施行依法执教。

(二)约束自我教师的成长一方面需要教师的自我完善,另一方面也需要制度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制度、法制是对人进行制度塑造的三种主要形式,它们构成了一个系统,其中育人和用人是系统内的两个有机联系的阶段。育人为了用人,用人必须育人。在维护教师合法权益的基础上,要科学制定用人制度,确保人力资源得到最大化的开发和利用。用人制度的操作公式应该是:人品+才能+务实,在“公开、公平、公正”的基础上,进一步量化和细化,列出相应的考核指标,避免考核的随意性、盲目性和腐败性。用“无情”的制度实施“有情”的教育,从而使人们的“素质”不断趋于优良化。真正发挥优秀教师的智慧、才能及起模范带头作用(三)爱满学堂

师德的最高境界就是“爱满天下”、“有教无类”。教师应以欣赏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个学生,在他们的心田播下“自信与自尊”、“善良与宽厚”的种子,让他们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享受美好、快乐的学生生活。教师须有海纳百川的胸怀,容得下千姿百态的学生。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生命既是一种强大的生命,同时也是一种脆弱的极易损伤的珍品,有时只消一句冷酷无情的话,就足以扯断一根纤细的生命线。”学生的心灵是脆弱的,如果教师语言、行为稍不留意,就易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以致影响他们的一生。陶行知曾提醒我们“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当这些学生遇到困难时,就要用热情的话语鼓励;当他们受窘时,不妨说句解围的话;当他们自卑时,别忘记用他的“闪光点”燃起他的自信心;当学生痛苦时,应尽量设身处地地说些安慰话;当学生犯错误时,换个角度想一想,假如自己是犯错学生时需要听哪些话。总之,教师对他们要加倍关爱,精心呵护,让他们在爱的暖流中茁壮成长。唯有爱满天下才能换来桃李芬芳。

教师对学生的爱,不是基于亲缘关系的爱,也不是出于个人需求的爱,而是一种......余下全文>>

三:谈谈怎样树立新时期的师德形象

,已成为广大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通过对师德教育的学习,我有几点感触:  一、老师要具备良好的师德。  能够廉洁从教。坚守高尚情操,发扬奉献精神。  这学期学校组织我们教师听了李小凡老师的讲座《让师德在教育中闪光》等相关内容。以高尚的人格感化学生和家长。  二、充分认识了行业学习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我是转来华西小学四年的一名普通老师。近几年,在原来单位通过 ***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使我的工作作风进一步得到转变,工作效率得到提高,取得了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成绩,得到了原校学校领导、同事和家长的肯定,先后被评为区家校先进工作者、镇师德标兵、市优秀班主任等。这次活动使我对教师这一角色有了更深一些的认识,爱的前提要尊重。  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爱满天下”。霍懋征教师从教六十年感悟到: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邹有云老师“用心去爱每一位学生”;林崇德老师也指出“师爱是师德的灵魂”。在教学中,我树立了正确的学生观,尊重和充分信任学生,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并深入了解学生,真诚关心学生的进步和成长,力争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当然,爱学生不是一味的迁就、放纵学生。在对学生提出严格要求的同时,又要循循善诱,耐心启发,讲清道理,说明利害关系,并加以启发。对违纪的同学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而不是按照自己的个性办事。应转变教育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服务意识,创造出尊重、信任、宽容、友爱的新型的师生关系。  三、注重业务素质的提高。  教师的工作,有点像蜜蜂酿蜜,需要博采众长。为了实现教育的文化功能,教师除了要有本体性知识以外;还要有广博的文化知识,这样才能把学生引向未来的人生之路。在学校里,知识渊博的教师往往赢得学生的信赖和爱戴,因为教师的丰富的文化知识,不仅能扩展学生的精神世界,而且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我们认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文化知识的广泛性和深刻性。当然,教师的文化知识修养具有很大的个体差异,因此,我们主张每一位教师都要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  随着摄像机、传真机、计算机、投影仪等高科技教学仪器设备在教学中的运用,我们传统的单向、传教式、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受到了冲击,计算机的普及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也使学生的知识来源和知识范围日益扩大。教学模式已起了质的变化,我们老师要认知主体在建构中的作用,要注重综合素质的提高,不断“充电”、学习和掌握现代教育技术,适应信息化教育带来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变革,在新课改的教学中,大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做到师生互动,把原来传统式的“教”转变为“导”,推动新课改的健康发展。  四、立足本职,教书育人。我认为:一位称职的教师,要从自身做起,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上好每一节课,认真批改每一份作业,要认真开展教学研究,研究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提高。刻苦钻研,并做到精益求精是教师职业的需要,是师德责任感的体现。自己在教学中的教学技巧、能力和知识水平的高低强弱,直接影响到自己在学生集体中的威信。教育是一门艺术,不仅仅在于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激励、唤醒、鼓舞。而这一切都基于教师的楷模形象。因此教师要优化自身形象,从树立“以德立教、率先垂范、严于律己、无私奉献”的教师形象入手,把外树形象与内强素质结合起来,以良好的师风师德感召和熏陶学生,提高教育人的可信性;教师在行为、气质、素养上都应提高文明程度。  在我身上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思想不够解放,开拓创新意识不够,执行《中小学生教师“八要八不准”》规定不严,实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余下全文>>

四:如何树立新时期小学教师的新形象

平等的对待每一位学生,学会关心他们,帮助他们,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

五:教师该是什么形象?

一、新型师生关系的基本内涵 新型师生关系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交互活动中是民主的,在相处的氛围中是和谐的。它的核心是师生心理相容,心灵的互相接纳,形成师生至爱的、真挚的情感关系。它的宗旨是本着学生自主性精神,使他们的人格得到充分发展。它应该体现在:一方面,学生在与教师相互尊重、合作、信任中全面发展自己,获得成就感与生命价值的体验,获得师生交往关系的积极实践,逐步完成自由个性和健康人格的确立;另一方面,教师通过教育教学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自主的尊严,感受到心灵成长的愉悦。 二、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的重要价值 在当前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构建良好的新型师生关系不论对于师生生活状态的改善,还是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都具有重要意义与价值。 1?有助于挖掘师生关系的潜在教育价值 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于教育教学活动的促进作用,已为教育理论和实践界所公认。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将使师生的学校生活达到良好、和谐的状态,并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在新型师生关系中,师生双方以“相互理解”作为工作方式和学习方式,把彼此之间的关系看作是教育活动的重要内容和表现形式,突破了传统教育的仅将师生关系看作是教育活动副产品的看法。师生双方重视彼此之间良好关系的建立,避免伤害彼此关系的言行,将有助于发挥良好师生关系对于教育活动所具有的价值,加深对教育教学规律的认识,促进教育教学的顺利进行。 2?有助于改善师生的学校生活状态 新型师生关系的提出源于对师生学校生活状态的关注。新型师生关系以关注学校教育为起点,对于师生校园生活赋予深厚的人文关怀,着眼于师生双方校园生活的现实状况,提出了消除师生之间的误解、增进师生之间的理解、加强师生之间的对话、拓宽师生交往的渠道等具体要求,让学生在愉悦的情境中学习,让教师在受到充分尊重和谅解的氛围中工作,将使师生双方的学校生活品质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 3?有助于师生道德人格的健康发展 新型师生关系注重师生精神层面的交往,注重师生关系对于主体精神的陶冶和培育,强调师生交往是教师的主体精神与学生的主体精神在教育情境中的相遇,教师的主体精神对学生的主体精神产生启迪性影响。师生双方通过这种交往,可以获得积极的生活体验和生活态度,促进自身道德人格的健全发展。 4?有助于师生追寻崭新的生命意义 新型师生关系重在以“理解”为基点,引领师生追寻崭新的生命意义。新型师生关系建立的过程,也就是师生双方将对方以“文本”的形式加以理解的过程。这种特殊的“文本”的形式加以理解的过程。这种特殊的“文本”不是符号化的构成物,而是共时的、共在的真实存在。师生在这样一种教育生活中体验到真实的关系,把握和创造自己的生活世界。学生通过理解教师“文本”,可以从中体悟到教师对自己的期待,从而积极面对生活、面对世界、面对未来;教师通过理解学生“文本”,可以从自己真实的教育生活中体味到学生心灵的渴望,感受到自身教育工作的神圣和尊严,从而不断对自身提出更高要求。师生双方都能寻找到自己发展的原料和动力,从而建设自我、发展自我、超越自我,展现生命的意义,实现生命的价值。 三、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 1?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念 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观念影响教师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制约着教育的成效,也影响着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在当前学校教育实践中,构建新型师生关系,必然要求教师树立一系列科学的教育观念。 一是尊重学生的生命尊严。生命是一个过程,对于教师和学生而言,学校教育过程是其生命历程的重要阶段。优化师生交往,实际上也是改善师生生活、提高师生生命质量的过程。只有尊重学生的生命尊严,才能使师生倍加珍视学校生活,才......余下全文>>

六:如何做新时期的合格的教师

“为人师表”、“学高为师”、“教书育人”等符号诠释着教师的灵魂。时代赋予教师的神圣使命是培养热爱祖国、乐于奉献的创新人才。新时期决定着新的教育,教师要站在新的起点,不辱时代和人民的重托。怎样的教师才能称之为“新时期合格的教师”呢?笔者己见,以乡飨同行。 一、做新时期合格的教师要善于学习 教师从事的职业与其他职业有着本质的区别,区别在于:教师工作的对象是学生,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育人。如果一个教师不加强理论和业务学习,教育观念、教育策略、教育方法和知识能力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和新的变化,我想这样的教师终究是教不好学生的。信息时代,知识的更新对教师来说尤其迫切。E时代的学生学习方法、习惯、途径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途径更加广泛,知识更丰富,人格形成也变得成熟和复杂。现在的学生更加挑剔老师,他们对老师常常评头论足,一个教师如果没有渊博的知识和人格魅力是很难获得学生的认可的。然而,事实上,真正做到在教学中加强学习的教师有几许呢?一些老教师报着即将离开教坛的想法,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依样画葫芦进行着所谓的新时期的素质教育。中年教师真正研究、学习教育理论的也为数不多,他们上有老,下有小,生活的负担,工作的压力让他们力不从心,除了完成工作之外,他们便会去照顾家庭或者从事社交活动,当然空余时间还不忘光顾麻将馆。青年教师在课余时间学习也是屈指可数,稍有闲余时间要么独自感怀(问世间情为何物);要么静坐电脑前(聊天、游戏、斗地主);要么成群结对侃侃而谈(论的全是麻将经);要么发愁(房奴的日子何时了)。周末的日子往往是吃、喝、玩、乐罢了。如此一来,何谈学习教育理论,研究教育教学方法呢?至于如何搞好课堂教学,如何转化学困生等相关的研究与学习就不足道矣。 二、做新时期合格的教师要有责任心 人文精神包含许多内容,作为老师的我们,我想拥有一颗“责任心”犹为重要。一个教师除了要有扎实的基本功,没有强烈的责任感,一切都无从谈起。只有具有责任心,才会产生使命感,它是我们干好工作的动力。作为一个教师,当你站在讲台上,望着几十双求知的眼晴,责任心会让你感到肩上的担子沉甸甸的。教师的责任心要在平凡、普通、细微甚至琐碎的工作中去体现。比如:耐心、细致的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困难,关心、爱护学生,不歧视学生,平等、友爱对待每一位学生都是具有责任心的表现。有责任心的教师把教育当事业来做,缺乏责任心的教师把教育当谋生手段来做,没有责任心的教师把教师这一职业当作谋私利在做。从事教师这个职业必须要有很强的责任心,否则,误人子弟,毁人前程。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又何必埋怨清贫与寂寞。成天怨天尤人,教育工作得过且过是没有责任心的表现,这种人是不配做教师的。作为教师要有“乾坤容我静,名利任人忙”的胸怀,严谨治学,把教育当人生的追求,把教师这一职业当成事业来做。 三、新时期的教育呼唤创新型教师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从这个理念出发,教育要以人为本,着眼于人的发展。在新的课改里,教师要做些什么呢?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因此,教师要改变旧的教育观念,注重张扬学生的个性和创新精神。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教授临终前对温家宝总理曾说过:“中国为何无法出杰出人才,我觉得重要的是要培养有创新思想的人才,这是中国当前的一个大问题”。一言以蔽之,中国需要创新教育。 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思维不是与生俱来的,学生的创新学习,必须依靠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师。正如原教育部长陈至立所说的那样:“只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教师才能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育......余下全文>>

七:新时期的教师应具备怎样的职业素养

(一)有较高的政治素养。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执行党的基本路线,树立共产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忠诚人民教育事业。

(二)有崇高的师德修养。要做到:

1、爱事业、爱岗位、爱学生,积极工作,无私奉献。

2、能自觉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

3、能努力学习,不断更新观念。

4、热爱学生,了解学生。尊重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

5、热爱学校,关心集体,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团结合作。能与家长、社会密切合作,共同育人。

(三)有较高的文化科学素养。教师有广博的知识,才能把课讲得“引人入胜”,才能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才能引发学生的智力活动。

(四)较强的业务能力。要做到:

1、熟悉所教学科的全套教材,能掌握教材体系,理解教学要求,明确教学目的和重点、难点,有独立的备课能力。

2、有创造性的教学能力。

3、有过硬的教学基本功。

4、要掌握各种教学技能。

5、要具有科研能力。

6、有组织班集体,开展教育活动的能力。

(五)具有良好的身心审美素质

1、身体素质:有强健的体魄,具备体育运动技能。养成体育锻炼习惯、良好的卫生习惯。能担负起繁重、艰巨的工作,按时完成任务。

2、心理素质:有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性格开朗,胸怀坦荡;勇于进取,勤奋向上;面对挫折,有较强的承受能力;情绪稳定,善于自解;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发扬合作精神焕钟诮涣鳎薪锨康氖视。

3、审美修养:有高尚的审美情操,对文艺、体育有广泛的情趣,能在自然、社会和艺术的感受体验中追求美、认识美、鉴别美、创造美。

八:新时期如何塑造党员教师新形象

在新的世纪里,党员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心骨;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培育祖国花朵的辛勤园丁。作为一名党员教师,我们生活在新时代,和老一辈党员相比,个体意识更强烈,理想更现实,思想更解放,身上所肩负的责任更加重大。如何做好党员教师,着力点应放在: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和塑造新时期党员教师新形象上。加强自身建设,转变观念,拓宽思路,不断创新,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做好本职工作。

当前,作为一名党员教师,就应与时俱进,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不断创新,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着力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有些青年教师由于放松政治学习,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存在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有时不自觉地流露一些格调不很健康。机遇与竞争并存的教育发展态势给安于现状的青年党员教师敲响了警钟、塑造新时期党员教师新形象刻不容缓。

一、发挥党员教师的先进作用,培养良好师德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德育工作是学校的首要任务。青少年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逐步形成世界观的关键时期。喜欢模仿甚至盲从他人,常常把与自己朝夕相处的老师当作心中的偶像和楷模,因此教师的言谈举止对学生的成长、发展具有极大的感染性和示范性。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首先要树立一个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塑造一个良好的师德形象,要以身立教,为人师表,只有这样才能有力地感染学生、教育学生,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给学生以情操的陶冶和心灵的净化,真正担负起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但是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人们的道德观念、价值取向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商品经济的一些负面效应时时冲击着社会,波及到校园。外界丰厚的工资收入,优越的生活条件无疑对青年教师具有很大的诱惑力,有些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不安心本职,一心只想跳槽,对待日常教学工作则是得过且过,敷衍了事。这些都严重影响了教育的发展。因此,必须对青年教师进行德育教育。这就首先需要采取措施加强对青年党员教师的素质培训,在老党员的带动下,最终使青年教师都具有甘当人梯和红烛的献身精神,对学生充满爱心,对工作充满责任心,对未来充满信心,真正做到爱岗敬业。

二、教师党员自身加强自身修养、永葆先进性

作为一名党员教师,更应该加强理论学习,培养积极进取的精神,树立良好的党员风范,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与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新时代的党员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应该具有积极进取、与时俱进的精神。人民教师所从事的职业是以品德培养品德、以灵魂塑造灵魂的崇高事业,这就要求教师一定要首先净化自己的心灵,应当有一种健康向上的积极精神,有一种热爱生活的乐观情绪,用光明的形象去鼓舞、感染学生,不能用灰色理论、灰色情调去影响学生。为人师表,要教会学生学会做人,首要的是自己先要学会做人。未正人,先正己,这是古代先贤们的训诫,对我们今天依然是有教育意义的。学习新的知识,提升自身的素质。教育在发展,学生在进步,未来教育的挑战,不仅对学生,更重要的是对老师。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新时代的到来对老师提出了更新的要求。因此,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应该利用业余时间积极参加实践活动,让自己在能力上得到锻炼。学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等做好学习笔记,让自己在思想上得到锻炼,党员教师要讲发展,以良好的精神状态面对工作。要发扬艰苦奋斗、埋头苦干、自觉奉献的优良作风,坚持说实话、办实事、鼓实劲、求实效,勤于教学,苦干实干,把心思用在工作和事业上。

三、发挥青年党员教师先进作用,锻造精湛业务

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余下全文>>

九:新时期教师要树立什么样的师德形象

1。关爱每个学生,对学生不要有歧视,帮助学生提高和发展,而不是一海地只会批评、责怪学生。2。当学生犯错误时,一定要让学生心甘情愿地接受惩罚,即让学生明白自己犯的错,并能积极改正。3。走到学生中去,经常了解学生状况,包括学习、生活、心理等问题。4。处理问题,对事不对人,树立公平、公正的教师形象。5。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为人师表。

十:树立教师新形象,我该怎么做

教育已进入“新常态”,但我们的教师、校长、学生、家长、社会,还没适应“新常态”的要求,思想观念还未转过来,这也给教育带来很多困惑。下面是学习啦带来的新常态新形象新作为教育心得体会教师版,希望大家喜欢。

篇一:新常态新形象新作为教育心得体会教师版

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袁贵仁部长用了64个“改革”、70个“新”、26个“教育现代化”等字眼。这意味着以深入推进改革破解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瓶颈问题,依然是中国教育发展转入新常态的重要“风向标”。

多做对国家有益的事,多办群众期盼的事,多做雪中送炭的事。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袁贵仁在1月22日召开的2015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说,要以改革的精神抓落实,敢于打破利益固化,勇于突破旧体制机制!要以创新的方式抓落实,把督查、自查和第三方评估、社会评价结合起来,让社会监督我们的落实效果!要以严格的问责抓落实,该奖励的奖励、该惩罚的惩罚!要以完善的制度抓落实,做好任务分解、限期报告、政策调整,确保件件有回音,事事有落实!

在回顾总结2014年教育工作、分析研判当前教育形势和研究部署2015年的教育工作时,袁贵仁用了64个“改革”、70个“新”、26个“教育现代化”等字眼。这意味着以深入推进改革破解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瓶颈问题,依然是中国教育发展转入新常态的重要“风向标”。

往民生“最低处”精准发力

2014年,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步入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面对中国经济进入换挡降速、提质增效的“新常态”,中国社会各领域正在适应,世界也在适应“中国节奏”。

作为社会民生之首的教育事业将如何适应“新常态”,成为2015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重要议题。

“现代化的教育是公平的教育。”袁贵仁说,“我们的目光要关注千千万万身处不同环境中的孩子,我们的政策要惠及千千万万身处不同环境中的学生。要把抓好教育作为扶贫开发的根本大计,让贫困家庭的孩子都能接受公平的有质量的教育。”

这是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适应经济“新常态”的一次“换挡”。这意味着教育综合改革从2014年聚力攻坚克难“啃硬骨头”,转入向教育民生“最低处”精准发力,让所有受教育群体都能享受到政策阳光,享受发展成果,以垫高教育公平的起点。

为每一个孩子提供公平、优质、适合的教育,是中国教育现代化之梦。对此,袁贵仁强调:“要集中力量解决教育公平中的紧迫问题,努力让全体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奠定社会公平的基础。关于择校问题,说句实在话,北京能解决,没有地方不能解决!别的省不要再来说有困难,没有理由解决不好!”

保障随迁子女、特殊教育、连片特困地区农村困难家庭儿童等困难群体的孩子享有平等受教育机会,一直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社会弱势群体最大的心愿。老百姓的这些期盼都已被列入今年教育部的重点工作。袁贵仁要求,要坚持雪中送炭、精准发力、综合施策!

“今年的教育工作会报告针对性非常强,对地方的指导作用很大。”坐在会场第一排的黑龙江省教育厅厅长徐梅说,“我们用两年时间,将义务教育阶段的小火炉全部改造成水暖、电暖,解决了不安全、不卫生等问题。但从今年的教育工作会中,找到了我们下一步改革的发力点。”

向结构调整要发展的活力

当“新常态”遇上中国教育实现由人口大国到人力资源大国历史性转变、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进入倒计时的历史关口,中国教育如何为经济转型升级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教育进一步发展的活力何在?

与“新常态”下的经济发展相似,“换挡期”的中国教育发展也需要新思路、新方法。“现代化的教育,应当有合理的结构。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加大教育结构调整的力度!”袁贵仁说,发达地......余下全文>>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