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之常经

一: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义)也。翻译

译文:

《春秋》推重统一,这是天地永恒的原则,是古今共通的道理。如今老师所述的道理彼此不同,人们的议论也彼此各异,诸子百家研究的方向不同,意旨也不一样,所以处在上位的人君不能掌握统一的标准,法令制度多次改变,在下的百姓不知道应当怎样遵守。臣认为凡是不属于六艺的科目和孔子学术的学说都一律禁止,不许它们同样发展。邪僻的学说消失,然后学术的系统可以统一,法令制度就可以明白,人民也知道服从的对象了。

二:《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出自《汉书·董仲舒传》,是董仲舒所强调的大一统思想,这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

《春秋》推重统一,这是天地永恒的原则,是古今共通的道理。

三:翻译: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

《春秋 》所主张的大一统,是“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天地的常理,适合古今任何时代的道理),

是董仲舒胡扯,硬拉《春秋》作为拥护大一统的工具,所谓“一统”,按他自己的解释,就是要“一统乎天子”。

四:古文翻译

夏至,是阳气极盛的时候,但阴气也就从这一天开始产生。冬至,是阴气极盛的时候,但阳气也就从这一天开始。所以盛衰相继,治世乱世相互发生,这是天地的常理,自然的终极道理。在《周易》中,安泰到了极限就变得凶险,凶险到了极点就变为安泰。盛大的祭祀示意在日正中天时举行。孔子的《易传》中说:“太阳到了正中就要西偏,月亮到了月圆就要变残,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天地大自然的盈满、亏缺,都是按照时间的变化而消亡或生息,何况是人呢,何况是鬼神呢?”所以圣人在繁荣昌盛的时候,就非常戒备恐惧,这样才能保持他的美好的声誉到天长地久。

凡是那些太平盛世的守成之人,并没有什么奇特的法子,不过是像守护一个大摘自罢了。现在有一个人,有一个大宅子,想把它传给子孙,成一个永久的格局,则必然要使它的地基充实,柱石粗壮,栋梁坚强,屋顶覆盖的草厚实,围墙高大,门枢严密。完成了以后,又选择品性优良的子孙,使他们谨慎地守护它,日月都要省视,有歪斜地方就扶正,有坏了地方就修补。这样,即便千万年以后,也不会坏了。人民,就是国家的地基,礼法,就是柱石,高官,就是栋梁,各级官吏,就是屋顶的草盖,将帅,就是围墙,士兵,就是门枢。对于这六者,不能不日夜加以考虑。

继承大统的皇帝,谨慎地守护祖宗既定的夫继体之君,谨守祖宗指定的法令制度,假使不松懈而导致逸乐贪欲,败坏而导致听信谗言谄媚,这样就能世代承袭大统,至于无穷无尽了。如果因逸乐贪欲而松懈,听信谗言谄媚而败坏,那么就会上有神怒,下有民怨,一下子便及夫逸欲以隳之,谗谄以败之,神怒於上,民怨於下,大势一下子就颓然而去,即便再有仁德智慧恭顺勤俭的国君,操碎了心,使够了力气,也不能焦心劳力,犹不能救渐次衰颓的运势,于是便会导致动荡变乱,一蹶不振的地步。哎呀!怎么可以不警惕呢?现在国家正应当趁着这太平安定的时候,立下大政方针,定下万世的基业,那么如南山一般不朽,如江海一般永不枯竭,也是可以万世之基,使如南山之不朽,江、河之不竭,指点顾盼之间便能成功。失去了现在的时机无所作为,那么今后顿足扼腕的悔恨,又有什么用呢?诗经上说:“我现在每天向前进,你也每月忙远行。早起晚睡多努力,不要有辱你所生。”时机啊!时机啊!实在是难得到而易失去啊!

《易经》说:「君子总是考虑到隐患而采取措施来预防。」《尚书》说:「治国之术,要考虑深远。」《诗经》说:「猷之未远,是用大谏。」(这句意思我也没能理解,想想再说)。昔日圣人教导人民,令他们刚到夏天,就为冬天做准备,刚到冬天,就为夏天做准备,《诗经·七月》这首诗就是将这个。现在市井中做小买卖的人,尚且知道遇到旱灾的时候买船,遇到水灾的时候买车,夏天存储皮衣褐衣(粗布衣),冬天存储昔絺綌(葛布衣服,单薄)。那些苟且偷生的人,早上吃饱喝足了就不管晚上会不会挨饿受冻的人,彼偷安苟生之徒,朝醉饱而暮饥寒者,虽然与上面所说这些小商贩都是小民,他们之间却有贫富的差距。况且为天下国家的君主的人,岂能不在没有战乱的太平之世就注重国家的治理,况为天下国家者,在国家没有危难的时候就(谨慎)守护国家呢?

《诗经》说:「趁着天上没下雨,寻取桑树的根皮,捆扎窗子和门户。如今你们这些人,也敢把我来欺侮。」孔子说:「写这首诗歌的人,大概知道大道理吧。(凭借他的才能)他能够治理他的国家,谁敢欺辱他呢?」趁着天上没下雨,就是国家闲暇、没有灾害的时候了;寻取桑树的根皮,就是在不显露之处寻求贤者了;捆扎窗子和门户,就是在修整国家的政治了。桑树的根皮,是鸱鴞用来加固其房室之物;贤能的人,就是英明的君主用来加固其国家的人。国家巩固了,即便有来欺辱挑衅的人,又能有什么损害呢?......余下全文>>

五:阅读下列材料《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

(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原因:各种学说盛行,乱人们的思想,妨碍“大一统”的实现。目的:统一思想,巩固统治。(3)确立了儒学在思想文化领域和政治生活中的特殊地位,断绝了研读其他学说的人求取功名利禄之路。(4 )这一措施使儒学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但也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不利于文化的发展。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