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好人好事故事
好人好事许许多多,不是我自夸,这好人里数我们小区的王爷爷最了不起。王爷爷今年84岁了,脸上总是挂着慈祥的微笑,满头的银发和那微笑成了他的特征,背有点驼的他干起事来却不含糊。走起路来那精神抖擞的样子一点都不显得他已是不惑之年。在小区里,在街道里,在马路上时常会看到他的背影,时常做着一些绿豆芝麻大小事,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这些小辈:勿以事小而不为,勿以善少而为之!每次我看见他,他都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小事虽小但是他毕竟是84岁了呀!看着他忙碌的身影,我不禁担心起来。星期六下午,烈日当空。我读完书乘着车回家,车刚到站,一个熟悉的身影在我眼前闪动。这不是王爷爷吗?他左手拎着一个涂料桶,右手拿着一把大刷子,脚边放着垃圾桶和铲子。我快速来到王爷爷身旁,“王爷爷!”我亲切着叫道。“呦,是雯雯啊!你来干什么啊?”王爷爷关心地问道。“我上完课乘车回家,”我回答道,“您又来美化美化环境啦?”“哦,你看这墙上的小广告太多,有碍市容,是城市“牛皮癣”哦。一来,上海是奥运会的赛场之一,世博会也快要举行了,外国人到了上海。说小了国际性的大都市上海会让外国人眼中大跌眼镜,会说是个布满千疮百孔的上海;说大了中国的国际声望也会由此下跌;二来,这些广告多数是骗人钱财的,有些江湖郎中不但骗人钱财,还胡乱医治,把别人的生命忽视。这例子多得数不胜数,我们不能让它们得趁。”王爷爷一边愤怒说着一边清除小广告。只见他拿着铲子把贴有小广告的地方铲掉,废渣扔进垃圾桶,又拿起刷子沾了沾白色涂料,把铲掉的地方添了添,补了补。我看了说:“王爷爷,我也来帮你,让我们一起铲掉恼人的牛皮癣吧。”王爷爷说:“好吧!小区是我家,爱护靠大家!只要我们大家做好身边看似不禁意的小事,我们的天会变得更蓝,城市会更整洁!”是啊,让我们一起从小学会做好人,做好事,携起手来成为新一代好人。
二:求一个简短的关于雷锋做好事的故事
人民的勤务员
从一九六一年开始,雷锋经常应邀去外地作报告,他出差机会多了,为人民服务的机会就多了,人们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
一次雷锋外出在沈阳站换车的时候,一出检票口,发现一群人围看一个背着小孩的中年妇女,原来这位妇女从山东去吉林看丈夫,车票和钱丢了。雷锋用自己的津贴费买了一张去吉林的火车票塞到大嫂手里,大嫂含着眼泪说:“大兄弟,你叫什么名字,是哪个单位的?“雷锋说:“我叫解放军,就住在中国”。
五月的一天,雷锋冒雨要去沈阳,他为了赶早车,早晨5点多就起来,带了几个馒头就披上雨衣上路了,路上,看见一位妇女背着一个小孩,手还领着一个小女孩也正艰难地向车站走去。雷锋脱下身上的雨衣披在大嫂身上,又抱起小女孩陪他们一起来到车站,上车后,雷锋见小女孩冷得发颤,又把自己的贴身线衣脱下来给她穿上,雷锋估计她早上也没吃饭,就把自己带的馒头给她们吃。火车到了沈阳,天还在下雨,雷锋又一直把她们送到家里。那位妇女感激地说:“同志,我可怎么感谢你呀!“ 过年的时候,战友们愉快地在一起搞些各种文娱活动。
三:好人好事的故事
雷锋,一个多么伟大的名字,虽然只活到了20多岁,但是他这一生却帮助了许多人。每当别人问起他的名字时,他总是微笑着回答说:“我叫解放军”。一个年轻的战士,虽然只有短暂的20几年的生命,但是却帮助了许多需要帮助的人。可是不要紧,我们少先队员会继承雷锋叔叔的助人为乐的精神。 记得有一次,我在街上看见了“雷锋”,那是一个年仅7岁的小女孩儿,我看见了她正在欢欢乐乐的高高兴兴的跑到妈妈的身边,但是他看见了一个年过花甲的老人正准备过马路,连忙从妈妈温暖的怀抱中跑向那个老奶奶,护送她过了马路。女孩儿又回到了妈妈的身边,可我耳边响起的不是表扬而是责备的声音。助人为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连一个年仅7岁的小朋友都知道助人为乐,更何况是那些比这个女孩子大的人呢? 在放学的路上我看见了这样一幕,邻居家住的王奶奶提着一筐菜弯着腰驼着背,慢慢的走回家,这时突然从我身边跑过去一个小同学来到王奶奶的身边,夺过奶奶手中的菜篮参扶着老奶奶向前走回家。我跟在后面,不知不觉就到了家楼下,王奶奶面带笑容的说:“你叫什么名字”小同学说:我叫少先队员”便跑走了。 从这以后,雷锋不再是一个 “向雷锋同志学习”这一句是毛主席为雷锋同志题词。或许雷锋这个名字对于我们并不陌生,自从我看了影片《雷锋》以后,既加深了对他的印象又对这位战士增添了几分敬佩。 《雷锋》这部影片主要内容是雷锋在看病的路上,他主动地帮建筑工地运送砖瓦,忙个不停。在倾盆大雨中,他踏着泥泞的小路护送一位农村老大娘回家。知道了战友家中的生活困难,他悄悄地寄钱给战友的妈妈。为了支援灾区,他从自己平时积攒下来的微薄的津贴中拿出一百元钱捐赠出来,却不留姓名。 《雷锋》这部电影所讲的一历历一幕幕的事都赞扬了雷锋这位革命英雄战士的处处为别人着想,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的优秀品质。或许有些同学就会认为雷锋是一个千年罕见的大好人,别人是不会像他那样的好。可是这样想就错了,因为人人只要稍微细心一下,就可以发现在这个社会上还是有许多的好人好事。 外婆的菜地 四(4)班 熊易 3月28日,我和妈妈乘车来到了平湖。一路上满是金黄色的油菜花轻轻摇曳着把外婆的家乡打扮得漂漂亮亮。 经过一小时的行程终于来到了老家。 今年外婆的菜地里种满了各式各样的花和菜。其中油菜花最引人关注,从远处看像金黄色的海洋,近看就像头戴黄金盔、身着浅绿色“战衣”的战士,保卫着我们的家园。在这金黄色方阵前还有一排身着紫色上衣、有着黑溜溜“眼睛”的军官敢死队——蚕豆花打头阵,这真是一个精锐的大部队。在菜园的周围还围着一圈刚刚发芽的毛豆,有的已经绽开了自己黄色的小脸,有的像害羞的小姑娘,迟迟不肯露面,而有的还刚刚从土地里钻出来。菜地两旁还种着两棵李子树,它大约跟我那么高,别看它现在什么都没有,其实到了秋天,他会长出香甜可口的李子,那时候就是它最光荣得时刻...... 我外婆的菜地引来了许多小鸟、蝴蝶和蜜蜂。外婆的菜地让我感受到了什么是自然的美! 我身边的好人好事 我从徐汇区搬来延安西路551弄居住,只短短的一年多时间。我们居民楼的小冯阿姨,在我一个小学生的眼里从不认识到熟悉,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矮矮的个子,黑黝黝的皮肤,说话的语气总是那么诚恳,为人老实憨厚。 暑假里的一天,我和妈妈同几位阿婆一起闲聊。隔壁303室的阿婆对我们说:“小冯这人呐,可真好!前几天,我女儿来看我,一大清早我就张罗着到菜场买菜。唉,年纪大了,这么一去一回,手里还提着一篮子菜,回家还得走好几层楼梯,正巧遇到小冯,她接过我手中的菜,扶着我......余下全文>>
四:历史感人的好人好事的故事
缇萦救父
汉文帝时有一个叫淳于意的人,曾任齐太仓令,为官清廉,后辞职研究医术,到处游历给人治病。有一次在为一个贵妇人治疗时,因贵妇病入膏肓,病重去世,他遭到了诬陷。昏庸的官吏判他有罪,须受肉刑。由于淳于意曾当过官,所以应当被押送长安受刑。与家人临别之时,淳于意眼望哭成一团的五个女儿,不禁悲从中来,喟然长叹:“哎!可惜我没有男孩,遇到紧急事情,一个有用的也没有!”听到父亲讲这些话,女儿们更是痛哭不止。
这时,淳于意最小的女儿缇萦走上前来:“父亲,孩儿虽是女流之辈,如今也要做出一番事业来。我要和父亲一起去长安,上书皇上,替您洗辩冤屈。”淳于意没有想到小女儿竟如此勇敢,心中感到很有些宽慰,但从齐地到长安路途艰险,所以坚决不同意。缇萦以死相求,差解怕闹出人命来,只好带她前往。
经过一路艰难跋涉,父女俩终于到了长安。缇萦怀着对父亲的无比挚爱,和对千万受刑者的深切同情,请人代拟奏章,并冲破种种阻碍,大胆上书汉文帝陈述冤情:“我的父亲曾是齐地的一个小官吏,有清廉的好名声,现在不慎犯了事,按律当受肉刑。我不但为父亲难过,也为所有受肉刑的人伤心。一个人被砍去了脚,就成了残废;被割去了鼻子,就不能再安上,即使他们想改过自新也不可能了。我情愿做官府的奴婢,替父亲赎罪,好让他有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这封上书言辞哀婉,又加上是一个小女孩写的,因此辗转到达汉文帝手中。汉文帝觉得其情可哀,当时官府中的奴婢生活是相当凄惨的,她们日夜劳作没有丝毫人身自由,和囚徒没什么两样。缇萦为父亲免遭酷刑的这种千里迢迢冒死上书的胆识孝心,和这种甘为奴婢的自我牺牲精神,深深地感动了宽仁贤德、爱民恤民的汉文帝。同时,汉文帝也充分认识到,继续沿用秦代的肉刑,不利于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更不利于政权的稳固。于是,他下令免除了淳于意的刑罚,也没有让缇萦去当奴婢,并在第二天就下令废除汉代初年还保留的黥(刺面涂墨)、劓(割鼻)、刖(砍断脚趾)三种肉刑,责成丞相张苍、御史大夫冯敬等负责修改刑律。
五:好人好事例子
每到星期一早上,我就格外的兴奋,因为在这一天,学校都要举行庄严的升旗仪式。今天当然也不例外,我吃完早饭之后,就高高兴兴的走在了去学校的路上。 街上车水马龙,人群熙熙攘攘,看这一栋栋的高楼,我觉得我们的生活无比美好。 突然,我的脚下好像被什么东西绊了一下,我低头一看,呀!是谁把这个MPIO的FD100掉在这里了。 我弯腰吧它捡了起来,拿在手里,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我的脑子里好像出现了两个小人,左边的一个说:“哈哈,今天运气真好,捡到了一个好东西,快拿着它去上学吧。”右边的那个小人马上说道:“不行,丢了这东西的人一定很着急,你应该等在这里看有没有人来找它。”左边的小人又说:“真傻,你现在用的不是JNC SSF264吗?你看学校里,同学们用的都是180TC了,如果把它拿在手里,那该多好啊!”右边的小人回敬道:“拾到东西要还给别人,这是老师教给我们的,不这样做就不是一个好孩子。”他们就这样你一言我一语的争吵着,让我不知道该听谁的。最后,我想起了雷锋叔叔的光辉形象,我决定留在这里,等失主来找我。 过了一会儿,一个叔叔神情焦急的走了过来,看他那个样子,左顾右盼的,好像是在找着什么,于是,我马上走上前去,问道:“叔叔,您是不是丢了什么东西啊?” 叔叔着急的说:“是啊是啊。” 我又问道:“那您丢了什么呢?” 叔叔说:“我丢了我的MP3.” 我立刻问:“您的MP3是什么样的啊?” 叔叔答道:“我的MP3它有128M内存,有FM,支持WMA,可以录音,是条形的外观,外壳是银色的,还有个线控呢。” 然后,他又补充了一句:“它就是万城的P128啊。” 说完了这些,叔叔似乎察觉到了什么,问道:“你是不是看到了我的MP3啊?” 我遗憾地摇摇头,说:“我是捡到了一个MP3,但不是您掉的那一个,您是不是掉在其他地方了啊,您再找找看吧。” 听到这些,叔叔失望的走了。 于是,我继续在路边等着,这时,我看看表,已经快八点了,马上就要开始升旗仪式了,虽然我心急如焚,但我想,失主一定比我还着急呢,为了把东西还到失主手里,我错过一次升旗仪式也是值得的,相信老师一定会原谅我的。想到这些,我更坚定了信心,站在路边,警惕地看着过往的行人。 正在这时,一个阿姨急急忙忙的跑了过来,她紧张地看着地面,小心翼翼的一步步走着,仿佛在搜索着什么。 我马上走过去,问道:“阿姨,您是不是丢了什么东西啊?” 阿姨兴奋地说:“对对对,我刚才上班时,不小心把我的MP3弄丢了,小朋友,你看见了吗?” 我接着问道:“那您丢的MP3是什么样子的,能说说看吗?” 阿姨答道:“我的MP3是酒红色的CD MP3播放机,它很薄,只有16.7mm厚,配两条三洋充电电池,连续播放时间长达九小时。线控更厉害,一般的功能就不用说了,还可以玩游戏。”说完这些,她又补充着说了一句:“对了,我的MP3随机送的耳塞还是森海赛尔的MX300呢!我的MP3就是Imp400啊。” 然后,阿姨着急地问:“你看见了我的MP3了吗?” 我摇摇头,答道:“阿姨,我是捡到了一个MP3,但不是您掉的,您再去其他地方找找看吧。” 听了我说的,阿姨很失望地走了。 后来,有几个人来找他们丢的MP3,但我捡到的,都不是他们掉的,于是,我就一直站在路边,等啊,等啊。就这样,天慢慢黑了。 看着快要落下山去的太阳公公,我更着急了,想一走了之,但我又想起了毛主席的教诲,为人民服务的意义是一切事情都比不上的啊,我在这里等着失主,不也是在为人民服务么?就这样,我更坚......余下全文>>
六:好人好事例子15条
好人好事事迹材料(一):
古稀老人勇救落水儿童
2012年3月19日上午9时许,罗店镇张士村村民徐秀珍跟往常一样,到自家的自留地里弄了点蔬菜后,准备到家附近的南泾河边清洗一下。当她走近河旁的水桥时,眼前的一幕让她惊呆了:离水桥外2米处,有个幼童溺水了。只见小孩面向水里、背朝天半沉半浮在河水中,已无力挣扎。在这命悬一线的危难时刻,徐秀珍没有多想,扔掉手中的菜篮子,顾不上脱下身上厚厚的棉衣,就跳进了河水中。她一只手抓住水桥边的面板,另一只手向孩子的方向伸去,期望能够拉到小孩,但由于离小孩较远还是无法抓到孩子。3月的河水,依然冰冷刺骨,水又比较深,而且身上厚厚的棉衣,被水一浸变得重起来,73岁的徐秀珍老人每挪动一步都很艰难,但她脑海中只有一个念头:此时耽误一分钟,孩子就可能没命了。她奋力用手划着水面,向孩子的方向挪去,冒着生命危险挽救了一个幼小的生命。当周围的邻居、村民问徐秀珍:“你都73岁了,当时哪来的这么大勇气跳入河中?”她笑呵呵地回答道:“这是人的一种本能反应,当你看见一个孩子在水中奄奄一息时,能忍心不救吗?换作谁都会这样做的。”几十年来,徐秀珍帮忙的人、做过的好事,没人数得清,她的高尚品格已根植在街坊邻居的心中。
好人好事事迹材料(二):
打工青年见义勇为感动中国
2012年8月29日中午,周传金在上海地铁站遇见偷窃一幕,为抓小偷不幸身中数刀,这一英雄事迹引发新闻媒体广泛关注,引起全国普遍热议。当时,周传金看到一陌生男子伸手从前面女孩包里偷出了一部高档手机,他就立即向前制止。小偷见事情已败露,为逃离现场,竟掏出一把刀刺向周传金。小周为抓获小偷未能及时躲开,被刺中两刀,右手血流不止。事后,失主南京女孩徐佳和轨交民警将周传金送至海军411医院急诊治疗,失主为其垫付1万元住院押金后悄然离开。经医院诊断,周右手虎口大拇指处伤口6-8厘米长,手腕伸腕肌腱被割断。了解到周传金因见义勇为负伤,医院为其开辟绿色通道,第一时光组织实施抢救,并承诺免去小周所有的医药费用。周传金所在公司承诺治疗期间发放全额工资,并聘用其为公司终身员工。周传金见义勇为,江苏姑娘知恩图报,沪皖两地爱心接力,军民多方携手救护,完美阐释了“好人好报”,互为呼应的善行义举迅速传遍全国。[由www.duanmeiwen.com整理]
好人好事事迹材料(三):
从2004年开始,当每年春秋换季之时,驻平65571部队某连队的官兵们都会收到一份特殊的礼物,家住铁西区北沟街西二里委七组的***老人每在这个时候都会把自我亲手缝制的拥军鞋垫拿到连队,亲手分发到部队的战士手中。
今年76岁的***,从原市二轻局秘书科退休,是一名有着47年党龄的老党员。老人有三儿一女,各自成家,他和老伴张玉平独自生活。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后,组织部门把他的关系转到了北沟街社区,***便在西二里社区这个大家庭里发挥着余热。2004年的夏天,西二里社区与驻平65571部队某连官兵一齐联欢,***得知战士们离家都很远,平时训练很艰苦,鞋垫磨损得也十分快,外面买的鞋垫不结实,用不了几天就穿破了。联欢会结束时,老人为部队战士缝鞋垫的念头油然而生,他的想法得到了老伴张玉平的大力支持。他们每年都会根据共建连队的官兵需求,为大家制作拥军鞋垫,之后,又开始为连队的战士们制作帽子和手套,从2004年至今,他已经做了超过700双鞋垫,不......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