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请问什么是纳税评估模型,有案例吗? 50分
关于建立增值税纳税评估模型的几点思考
一、建立纳税评估模型的意义
纳税评估模型就是通过测算企业的单位产品耗能、辅助材料消耗量、计件工资等指标参数,采用投入产出法、关键部件控制法、单位产品耗材耗能测算法、计件工资控制法等合理方法,推算产品产量或销售额的线性公式或表格。
通过选取生产经营有规律的行业企业,选准计算产品产量或销售额的关键指标,建立纳税评估模型,对行业企业进行量化分析,可以进一步提高税源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税源监控人员在实施纳税评估时,只要按图索骥,将在企业实地采集的电费、原材料耗用量等相关信息输入相关模型,当时就能准确计算出企业产品产量或销售额,避免了重复劳动、无效劳动,提高了工作效率。纳税评估模型的运用还激发了税务人员加强学习的积极性。随着企业生产工艺水平的提高,评估模型的有关参数可能会发生改变,这就要求税源监控人员不但要会应用模型分析,还要加强对数学、经济、企业经营管理的学习,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测算,随时修订模型参数,以保证纳税评估的正确性。
二、建立纳税评估模型的基本原理
1.纳税评估模型的根本目标是测算企业“本期产品产量”。
税务人员实施税源监控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准确摸清企业的增值税应纳税额。根据《增值税暂行条例》,企业的应纳税额计算公式是:
一般纳税人应纳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额
小规模纳税人应纳税额=销售额×税率(或征收率)
对一般纳税人而言,要摸清应纳税额就必须测算出企业的销项税额,测算销项税额必须计算出企业销售额;对小规模纳税人而言,只要直接测算出企业的销售额即可。
同时,我们还知道:企业销售额=销售产品数量×产品价格
销售产品数量=期初产品库存+本期产品产量-期末产品库存
期初、期末产品库存数量可以通过实地盘点得知,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开展纳税评估的关键工作是测算本期产品产量这个指标。因此宁津县国税局建立的纳税评估模型根本目标主要是测算企业本期产品产量。
2.建立纳税评估模型运用的主要方法。
通过对生产企业深入开展纳税评估,宁津县国税局依据企业的生产工艺、生产流程和经营特点,分析企业生产经营的规律和对各种要素的依赖程度,找出税务机关容易掌握并且能够据以测算企业产品产量的关键环节和要素,确定最合适的测算方法、监控周期、监控项目及采集对象,然后具体测算出每个要素指标与产品产量之间的对应系数。具体可以运用4种计算方法。
①关键物件测算法:是指根据企业生产产品耗用的关键性外购半成品及主要零部件数量来测算产量的一种方法。如宁津县拖拉机组装厂,购进的每台柴油发动机对应一辆拖拉机,发动机的耗用数量与拖拉机的产量是一对一的直线关系。
②单位产品耗能测算法:是指根据企业生产过程中耗用的燃油、煤炭、水电等的数量和单位产品能源耗用标准,来计算产品产量的一种方法。如:宁津县的棉花加工行业,棉花加工机械的耗电量与加工棉花的数量之间存在固定关系。比如,MDY型200吨棉花打包机每加工1吨皮棉用电130千瓦时~140千瓦时,只要采集到企业当期的棉机耗电量,很容易计算出加工棉花的数量。此外像木器加工、聚氨酯软管业、面粉生产、榨油等行业均可适用此法。
③计件工资测算法:是指根据企业职工人数、计件工资标准、工资发放数额等指标来测算产品产量的一种方法。主要适用于采用计件工资方法发放工资的企业,如地毯加工、服装加工、砖窑厂等行业。
④投入产出测算法:是指根据企业原材料的投入与产成品产出的配比关系来测算产品产量的一种......余下全文>>
二:纳税评估的内涵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出台的《纳税评估管理办法》的有关精神,纳税评估是指税务机关运用数据信息比对分析的方法,对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纳税申报的真实性、准确性进行分析,通过税务函告、税务约谈和实地调查等方法进行核实,从而做出定性、定量判断,并采取进一步征管措施的管理行为。管理办法中所指纳税申报情况的真实准确性,集中体现为计税依据与应纳税税额等关键数据指标的真实准确性。由于应纳税额是由申报的计税依据乘以适用税率计算得出,所以关键数据指标是指纳税人申报计税依据的真实准确性。由此可知,纳税评估的核心不是对税收评估,而是对纳税人申报税源的真实准确性进行评估。评估纳税人税收经济关系的合理性,不是指申报数据所反映的税收经济关系合理性,而是申报应纳税额与真实税源之间的相关合理性。所以,纳税评估不是对纳税人缴纳税款的评估,而是对纳税人取得的生产经营收入和经济效益的评估。纳税评估的对象为主管税务机关负责管理的所有纳税人及其应纳所有税种。但在实际工作中不会对所有纳税人进行评估,而是有重点选择部分纳税人进行评估。正确地筛选纳税评估对象,是优质高效开展纳税评估的首要环节,通常应依据税收经济关系的宏观分析、行业税负规律特征分析结果等数据,建立预警体系,确立重点评估对象,进而实施具体的纳税评估。 1、纳税评估是防止虚假纳税申报的有效手段。纳税评估的信息资料不仅包括税务机关内部采集的信息,还可以通过信息网络,获取其他经济管理部门的外部信息。通过掌握税基和纳税人的资金周转情况,了解资金的来龙去脉,可以对纳税申报进行监控。2、纳税评估可以通过信息反馈机制,解决征收管理中“疏于管理、淡化责任”的问题。纳税评估处于税款征收与税务稽查的中间环节,税款征收与税务稽查的结果,可通过纳税评估反馈到税务登记、发票管理、行政审批等各个征管环节,既可保证税收征管各个环节的协调统一,又可剖析问题,区分责任。3、纳税评估是一个纳税服务过程。税务机关通过信息化手段,设置能够了解和掌握纳税人财务核算和相关经营情况的纳税申报表,并结合审查账簿报表,可以及时发现并纠正纳税申报中的错误与偏差,帮助纳税人提高纳税申报质量;纳税评估通过约谈、举证等方式,可以有效解决纳税人因主观疏忽或对税法理解错误而产生的涉税问题,充分体现税务行政执法教育与惩戒相结合的原则。4、为了及时调节国家经济、体现产业政策,税收政策处于不断变化之中,一项成功的税收筹划是对财税政策的及时更新获取,以及多种税收方案优化选择的结果,利用税收政策与经济实际适应度的不断变化,寻找纳税人在税收上的利益增长点。航天信息软件可帮助企业进行税收筹划树立风险成本意识,分析各种可能导致的风险因素,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防,避免落入偷税、逃税负面陷阱,并从多方位对筹划项目的合法性、合理性及企业综合效益充分论证,关注税收政策变化和当地税务机关税收征管特点、具体方法,从整体税负轻重角度应用财会知识进行实操,优化选择标准是尽可能在税负较小情况下,实现企业整体利润最大化。 1、纳税评估一般在税务机关工作场所进行。纳税评估的主体是主管税务机关,由评估专业人员具体实施。客体是纳税义务人和扣缴义务人。在实施纳税评估时,一般仅限于税务机关内部,不对客体进行实地稽查。2、纳税评估的基础信息资料来源广泛。纳税评估的信息资料主要来源于税务管理信息系统存储的信息资料,包括税务登记、纳税申报、行政审批、发票、财务核算等资料,以及从银行、政府机关、行业协会等取得的外部信息数据。3、纳税评估侧重的是事后评估。纳税评估的工作环节一般在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按期缴纳税款及办理有关纳税事项之后。4、纳税评估必须借助......余下全文>>
三:纳税评估报告怎么写
纳税评估报告是税务局纳税评估人员对评估结果出具的书面汇报材料,现发一个评估案例,供参考
《某仓储购物广场有限公司纳税评估报告》案例
一、企业基本情况
潜江某仓储购物广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潜江某仓储),是武汉某仓储连锁超市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武汉某仓储)的子公司,属大型超市,注册资金500万元,由武汉某连锁仓储和武汉某集团共同投资。潜江某仓储自2004年11月成立,并认定为一般纳税人,主营经营范围是:其他食品、酒、粮油、肉、蛋、乳及其制品、水产品、水果蔬菜、音像制品、百货、文化用品、针织品、体育用品、家具、工艺美术品、五金交电、家用电器、摩托车、服装、鞋帽、其他日用品、花卉、摄影、照像器材、通讯器材、零售;金银饰品、烟、建筑材料、油漆、粘胶零售。
二、评估对象确定
2007年1—6月份实现销售收入为3513.85万元(其中:按17%税率征收销售2444.15万元,按13%税率征收销售1069.70万元),销售成本3097.36(抵扣为17%销售成本2092.74万元,抵扣为13%销售成本1004.62)万元,经营费用419.63万元,管理费用56.43万元,财务费用2.4万元,营业税金及附加7.9万元,按17%、13%的税率计提销项税额555万元,按增值税专票、农副产品收购小票抵扣进项税额516万元,应交税额39万元,已缴纳增值税39万元。税负为1.11%。低于市局税负发布值1.8%,因此该企业确定为评估对象。
三、案头分析
(一)、用销售毛利率法进行数据测算、对比分析:
销售毛利率=(∑评估期商品销售收入-∑评估期商品销售成本)÷∑评估期商品销售收入×100%
销售毛利率(3513.85-3097.36)/3513.85×100%=11.85%
⒈适用17%税率征收税负率计算:
(2444.15-2092.74)/2444.15×100%×17%=2.44%
其应纳增值税:2444.15×2.44%=59.64万元
⒉适用13%税率征收税负率计算:
(1069.70-1004.62)/1069.70×100%×13%=0.79%
其应纳增值税:1069.70×0.79%=8.45万元
⒊测算期应纳税额差异额=(59.64+8.45)-39=29.09万元
⒋测算综合税负率=(59.64+8.45)/3513.85×100%=1.94%
考虑库存商品和经营费用的运杂费、外购包装物、外购低值易耗品、电费对税负影响,该公司税负率应接近发布值1.8%才算合理,1.11%的税负率明显偏低。
(二)、用费用倒挤法模型进行数据测算:
⒈评估期保本销售收入=Σ经营费用=486.36万元
⒉评估期应纳税额=评估期保本销售收入×17%=334.98×17%=56.95万元
⒊评估期应纳税额=评估期保本销售收入×13%=151.38×13%=19.68万元
⒋应纳税差异额=评估期应纳税额-评估期申报应纳税额=56.95+19.68-39.00=37.63万元
⒌测算综合税负率=76.63÷3513.85×100%=2.18%
由以上两个模型测算看,该企业的销售毛利率11.85%,推算出税负应接近发布值才算合理,根据经营期的经营费用测算企业应纳税额为76.63万元,而企业申报应纳税额39万元,应纳税额差异较大。作为一家比较成熟的国内知名连锁商贸企业,该公司有自己一整套独特的经营和核算模式,绝大部分商品总部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结算,鲜活产品本地自采,根据以销定进的原则申报缴纳增值税。销项税计算及认证抵扣不会出现问题。通过对企业......余下全文>>
四:如何实施税收风险管理和纳税评估
纳税人通常希望税收管理更加公平、透明、高效。所谓公平不是平均,除税收制度上的公平对待外,纳税人要求的公平还包括当不同纳税人对税法采取不同态度时,税务机关应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如对依法纳税的人和漠视税法的人进行甄别,并区别对待;对不履行纳税义务的纳税人采取强硬措施。
一、税收风险管理有利于提高纳税评估的公平性
面对纳税人不断提出的新要求,税务机关单靠以前的评估方式显然不能解决问题,必须在管理中引入新的适应纳税人更多、更高要求的管理方法。税收风险管理通过风险识别、估测、评价,可以及时发现纳税人的纳税错误,使其得到纠正;也可及时发现纳税人的恶性问题,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予以打击,提高管理的公平性。
二、实施税收风险管理可以使纳税评估管理更有效率
税收管理中存在着由于纳税人不能或不愿依法准确纳税而致使税款流失的风险。税收风险管理是税务机关通过科学规范的风险识别、风险估测、风险评价等手段,对纳税人不依法准确纳税造成税款流失的风险进行确认,对确认的风险实施有效控制,并采取措施处理风险所致的后果。税收风险管理对当前风险的确认,有利于对不同风险程度的企业实施不同的管理措施,加强管理的针对性,提高工作效率;对潜在风险的确认,可以建立税收风险预警系统,加强税源监控、防止税款流失,同时税收风险预警系统对企业也有警戒提示作用,促进企业遵守税法。
五:谁有商业企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纳税评估模型,给我发一个。谢谢!我的邮箱:109558111@qq.com 5分
商业企业的增值税一般纳人资格取得后绩大多是按账征收,少数地方是按率片收。按率一般是销售收入的1%。纳税的经验数值是0.8%至1.5%之间。
六:如何进一步加强纳税评估工作的对策及建议
一、纳税评估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税收管理员对纳税评估的重视程度不够,不能从税源管理角度认识纳税评估的重要性
纳税评估的根本目的是强化对税源的管理。随着管理力度的不断加强,“疏于管理、淡化责任”的问题逐步得到了改观,在纳税人户籍的管理上也取得了不少成绩,形成了一套有效的管理办法和措施。但是,税源管理的深度还远远不够,有的管理仅仅停留在表象上,对纳税人生产经营情况,甚至对其产销利情况知之甚少,申报纳税情况也只凭纳税人自我申报,就表论表,就账看账。由于不能很好地监控税源结构、规模,特别是对某一具体纳税人应该实现的税收真实性掌握不够充分,从而对收入的预见性不足,使强化税源管理流于形式。
(二)纳税评估职责和要求不够明确,纳税评估工作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从目前情况来看,纳税评估工作涉及的面非常广泛,包括征管部门、税政部门、税源管理部门、稽查部门等相关业务部门,各部门都有自己的工作重点,但是都没有详细的工作要求,缺乏具体的规定,没有统一的操作规程,从而没有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各方面的协作配合不够。
(三)纳税评估工作流于形式,评估效果不明显
基层税源管理部门负责纳税评估的具体实施,从工作形式和程序上看,很多税收管理员将纳税评估当做了一项全新的额外的工作,没有将其融于日常税收管理中,还不能把纳税评估当作加强税务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认为评估工作就是整理一些形式上的资料,完成评估面,不讲质量和效果,工作被动应付,没有发挥对税源的监控作用。
(四)部分地税干部业务素质有待提高,不能适应纳税评估工作技术要求
纳税评估是—个纳税服务过程,是税务机关通过人工和信息化手段,设置能够了解和掌握纳税人财务核算和相关经营情况的纳税申报表,并结合审查账簿报表,可以及时发现并纠正纳税人纳税申报中的错误与偏差,帮助纳税人提高纳税申报质量;并通过约谈、举证等方式,有效解决纳税人因主观疏忽或对税法理解错误而产生的涉税问题。纳税评估是一种现代化的税收征管手段,对评估人员的财会知识、税收政策、税收工作经验、分析判断能力以及计算机操作水平等综合素质的要求较高,对目前税收管理员的业务素质提出了严峻的考验和深层次的要求,业务知识不全面或者工作停留在表面就不能很好地开展评估工作。因此,纳税评估工作是否能够取得预期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干部素质的高低。
二、有效开展纳税评估的几点建议
(一)加大培训力度,造就一支既懂财务知识,又熟悉税收政策的税收管理员队伍
税收管理员是纳税评估的主要力量,造就一大批优秀的税收管理员队伍是作好纳税评估、强化税源管理的根本所在。纳税评估工作的开展对税收管理员的综合业务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此,要大力开展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一是要系统地学习税收业务知识,组织好税收程序法、实体法、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税收政策、涉税法律法规的学习,精通本部门的业务知识;二是要培训财务会计知识,掌握记账原理和方法,拓宽知识面,熟悉税收与会计处理的差异,弄通弄懂会计指标之间、会计指标与税收之间的内在联系;三是要培训纳税评估知识,掌握纳税评估分析指标的计算原理和主要功能,税政等专业管理部门要及时发布评估指标预警值,并将各指标的配比分析原理传授给基层税收管理员,使税收管理员从深层次上掌握纳税评估的相关知识;四是要培训企业生产工艺流程和企业管理知识,针对我辖区纳税人的行业特点,邀请企业管理人员及其行业主管部门专门人员讲解各行业特点、生产工艺流程和经营规律,使......余下全文>>
七:企业所得税评估预警值如何确定
1. 纳税评估的意义
纳税评估是指税务机关运用数据信息对比分析的方法,对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纳税申报情况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作出定性和定量的判断,并采取进一步征管措施的管理行为。其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强化税源监控,降低税收风险,减少税款流失,不断提高税收征管的质量和效率。
搞好纳税评估,是基层税务机关和管理干部的一项基本功。开展纳税评估工作,要充分运用各种信息资料,包括纳税人申报资料和相关信息数据,并辅之以必要的日常检查,了解情况,分析企业销售(营业)、库存、成本、实现利润、实现增加值等指标与其缴纳的增值税(营业税)、所得税的关系,综合分析行业总体税收状况和纳税人个体纳税情况,通过分析比较,摸清规律,发现问题。结合实际制定行业平均利润率、平均增值率和各税种相对于其税基的平均税负等评估指标,建立科学、实用的纳税评估模型,对纳税人纳税情况进行纵向和横向比较,分析测算纳税人实际纳税与应纳税额的差距,评估纳税申报的真实性,增强管理的针对性。
2. 评估指标及其预警值
主要掌握纳税评估指标的含义、分类、分析指标及其预警值的设置方法。纳税评估指标是税务机关筛选评估对象、进行重点分析时所选用的主要指标,分为通用分析指标和特定分析指标两大类。
(1) 纳税评估通用分析指标。有: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单位产成品原材料耗用率,主营业务成本变动率,主营业务费用变动率,营业(管理、财务)费用变动率,成本费用率,成本费用利润率,税前列支费用评估分析指标,主营业务利润变动率,其他业务利润变动率,税前弥补亏损扣除限额,营业外收支增减额,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应收(付)账款变动率,固定资产综合折旧率,资产负债率等。上述指标可分为收入类评估分析指标、成本类评估分析指标、费用类评估分析指标、利润类评估分析指标和资产类评估分析指标五大类。
(2) 纳税评估分税种特定分析指标。由国税机关和地税机关根据各自征管范围设置。国税机关主要设置增值税、内资企业所得税和外资场业所得税特定分析指标。
增值税评估分析指标有:增值税税收负担率,工(商)业增加值分析指标,进项税金控制额,投入产出评估分析指标等。
内资企业所得税评估分析指标有:所得税税收负担率,主营业务利润税收负担率,应纳税所得额变动率,所得税贡献率,所得税贡献变动率,所得税负担变动率等。
外资企业所得税评估分析指标有:所得税税收负担率,应纳税所得额变动率,资本金到位额,境外应补所得税发生额,生产性企业兼营生产性和非生产性经营收入划分额,借款利息,出口销售毛利率,资产(财产)转让利润率,关联出口销售比例,关联采购比率,无形资产关联交易额,融通资金关联交易额,关联劳务交易额,关联销售比率,关联采购变动率,关联销售变动率等。
(3) 分析指标及其预警值的设置方法
各地税务机关还可按照因地制宜原则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和征管工作的需要设置细化的纳税评估指标。纳税评估分析时,要综合运用各类指标,并参照评估指标预警值进行配比分析。评估指标预警值是税务机关根据宏观税收分析、行业税负监控、纳税人生产经营和财务会计核算情况以及内外部相关信息,运用数学方法测算出的算术、加权平均值及其合理变动范围。测算预警值,应综合考虑地区、规模、类型、生产经营季节、税种等因素,考虑同行业、同规模、同类型纳税人各类相关指标的若干年度的平均水平,以使预警值更加真实、准确和具有可比性。纳税评估指标预警值由各地税务机关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确定。...余下全文>>
八:县区级国税局纳税评估监控管理办法
一是对评估后纳税人的税负、利润、投入产出比、能耗等相关指标进行跟踪监控,检验相关指标水平与评估认定标准是否有较大波动,并分析问题出现原因。二是对已评纳税人的评估税款和滞纳金入库及申报数据调整情况进行复核,核实其是否已户规定缴纳入库,相关账务是否进行调整。三是验证已形成的行业纳税评估模型指标及标准值的合理性和实用性,并将关键性评估指标作为行业税源监控指标,会同有关部门做好行业税源监控
九:纳税评估中心都需要建立什么档案?
突出税源监控 规范税收管理
今后,要把强化税源监控,作为加强税收管理、拉动税收增长的重点环节,狠抓税源管理各项措施的落实,不断创新和完善税源管理举措,有效提高税收的征管质量和效率。
一、建立“四位一体”机制,规范化控管重点税源
坚持把重点税源管理作为构建收入增长长效机制的重要内容,建立“分析、评估、巡查、督查”“四位一体”的链式管理制度。
一是建立以“分析”为主的预警制度。对重点税源户实行征管资料一户式归集、档案化管理,分户、分行业对重点税源户涉税情况进行分析监控,按月形成专题分析报告。
二是建立以“评估”为主的控管制度。加强重点税源纳税异常户监管,组织征管单位对重点税源异常户进行交叉评估。
三是建立以“巡查”为主的检查制度。对重点税源户进行实地调查分析,发现问题且拒不整改的,进行税务核查。
四是建立以“督查”为主的监管制度。对重点税源企业,建立财务治理和税收审计相结合的督查监管机制,并加强关联企业的财务审计。建立重点税源户与关联企业交易的税收审计机制,加强对外投资企业和改制、重组企业的财务审计,严防税收流失。
二、抢抓扩大内需机遇,集约化控管项目税源
今年,重点建设项目超过XX个,其中XX个列入XX省重大产业项目三年推进计划龚为提高重点建设项目的征管质效,我们要及时启动了“重点建设项目服务年”活动,通过服务保证了工程付款与开票政策执行到位、项目进度与税收缴纳同步到位、税收管理与服务发展双向到位。
一是健全重点建设项目管理岗责体系。成立重点建设项目税收管理领导小组,加强组织协调、培训宣传、政策辅导和税收管理,全力推进项目税收的征管工作,并将重点建设项目服务情况纳入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考核到人。
二是确定管理服务的跟踪对象。针对重点建设项目涉及面广、政策性强等特点,加强与发改委、建设局等相关部门的信息联动,建立项目信息定期共享工作机制,将项目落实到具体的税管员,责任到人。
三是对重点建设项目进行源头控管。制定统一规范的《重点建设项目统计表》,将项目投资总额、投资组成、项目坐落地、开工、竣工时间、施工方、建设方、付款方等情况纳入摸底范畴,有效解决了项目税收管理中“信息不对称”问题。四是对重点建设项目税收进行全程控管。制定《重点建设项目税收情况跟踪统计表》,将项目建设进度、开票情况、付款情况、缴税情况、后续税源等重点环节纳入跟踪管理和服务范畴,把重点项目纳税事宜、税收政策及时送到纳税人手中。
三、深度推进纳税评估,效能化控管日常税源
目前,通过纳税评估评出税款 亿元,占税收总额的比重达到 。
一是拓展纳税评估视野。建立纳税评估模型和细化的纳税评估指标体系,把行业平均增值率、平均利润率、平均税负、平均物耗能耗等纳入指标体系,具体分析企业相关税种纳税情况与其销售收入、实现增加值、实现利润等指标的对应关系,分析企业纳税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二是拓展纳税评估重点。针对投融资平台快速发展的实际,对无锡新区投融资平台及相关重点企业资本账簿印花税进行专项评估,共核实资本增值额XX亿元,入库印花税XX万元,有效规范了各投融资平台企业的资本核算;针对纳税人进行网络申报纳税易发生的问题,采取“双表比对、机内评估”的办法,及时纠正纳税人误申报现象,今年以来进行机内评估XX余户纳税人,评估出误申报纳税人XX户,虚假申报、零申报纳税人XX户,评估入库税款XX余万元。
三是拓展纳税评估方式。开展以“分析比对、排查异常、稳定税负”为主要内容的专项评估,先后对交通运输行业、餐饮住宿行业、建......余下全文>>
十:如何写好税收行业检查指南
一个好的税收行业检查指南,对指导某个行业的税收检查有良好的指导作用,因此,开展行业性税收检查时检查指南的作用就显得特别明显,写好行业检查指南本人认为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要熟悉不同行业经营总体特点各个行业都具有不同的经营特点,不同的特点决定了不同行业的检查方法。比如金属结构件行业,他的特点就是:主要原材料主要为钢板、钢管,生产经营模式一般为以销定产,基本是根据客户要求,按设定的图纸、材质等要求组织原材料的购进和生产安排;生产周期较长、运输费用较高。生产的产品单位价值较高,质量要求较高,生产企业都需要一定的资质方可进行生产;生产需要比较特殊的空间和专用设备,制作工程量较大,劳务用工多,需要能适应恶劣环境工作的工人,往往分段承包给外包工程队施工等。再如农副产品加工行业的特点:分布广泛,主要包括食品制造业、酒类制造业等,这些企业以收购的农产品为主要原料,一般经过简单加工销售给消费者或未经加工直接销售给使用单位,其生产工艺相对简单,技术水平要求不高,科技含量较低、产品附加值低;由于农产品的生长特性决定其收购一般具有较强的季节性,原料存放有一定的时限性;同时存在有收购方式复杂多变、收购对象多且零散不固定,付款方式多为现金支付等特点。这二个行业的特点就完全不一样;其他如电子、纺织等行业的特点又与这二个行业完全不一样。二、熟悉行业的基本运行模式同个行业的企业,其基本运行模式基本相同或者类似。在熟悉行业运行模式时主要要了解企业生产设备的来源及生产能力,生产经营场所的规模,生产的工艺流程,生产产品所耗用的主要原材料来源及产品销售对象,企业内部组织结构及职能,财务核算方法,投入产出率等。三、熟悉掌握行业税收政策规定熟悉掌握行业税收政策规定是写好行业检查指南的重要保证。在指南中要对经常涉及到的税收法律法规进行概括,对一些特殊的税收法规进行详细说明。四、主要税收违法类型及特点行业税收检查指南中企业税收违法及其特点,是反映带有行业特点的主要税收违法类型,是提醒检查人员在开展税收检查时应注意的重点。应侧重于反映税收违法类型的产生原因分析,着重从税收政策执行难点、行业税收管理实践中的不足和行业经营特点等方面来描述。五、主要检查方法针对行业主要税收违法类型,分别说明主要检查方法、工作切入点及证据收集方向;通过一个或多个案例,将行业检查指南的运用具体化和形象化。六、写税收行业检查指南时要注意不同地区相同行业的差异。要在对各地相关企业解剖检查的基础上创作,这样可以更加全面地反映各地不同情况,使检查指南更具有实用性、可操作性。七、加强与税收管理部门、职能科室之间的协作。行业检查指南初稿完成后,请参与专项检查的科室传阅,提出具体修改建议。比如目前开展的税收行业的纳税评估,其评估模型中行业特点、企业的运行模式、行业税收政策等与税收检查基本相似,相关的投入产出率参数,人员工资的核定等都可以作为我们税收检查时的分析企业异常情况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