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厢记读书笔记

一:西厢记的读书笔记

我是怀着一股虔诚甚至有点惶恐的心去读《西厢记》的,因为在读之前,就知道前人给它封的至高荣誉——我国古典现实主义的巨著,号称与《楚辞》、《庄子》、《史记》等名著并驾齐驱的“十才子书”,被誉为“天之夺魁”之作,是公认的元杂剧的“压卷”之作。我不知道这些是否足以给我造成主观上的影响,使我在品评此巨著时脱离不出前人的圈子。不过在解读过程中,我还是觉得,不论是在古代,还是在今天,不同时代的读者根据自己所处时代的背景和要求,用不同的思维和立足点去解读它,并从而读出不同的社会意义,是从根本上决定了《西厢记》取得相同的成功的。

《西厢记》的盛名,在古代,我觉得首先是得益于它蕴含的反封建思想,如果没有这一个主题,而纯粹是一个爱情故事,相信它的魅力在当时也不可能这么大,就更不用说到以后了。剧本塑造了崔莺莺和张生两个形象,他们具有共同的特点:向往爱情,追求幸福。他们互相爱慕,可是他们的地位悬殊:一个是相国之女,处在母亲严厉的家教之下;一个是书生,地位远远不及相国之女,在封建社会里,门当户对是婚姻成功的一个必备条件。所以崔莺莺与张生的爱注定要通过反抗封建传统观点、反抗封建礼教,并要求两个人能够始终真心相爱,才能够取得胜利。故事就是围绕他们为爱情而反抗封建、以及他们面对重重考验时对爱情是否执著而展开的。这就使故事一开始就具备了反封建反礼教的社会意义,而作者在设计这个故事的过程中,充分地为他们设置了可能遇到的几乎所有障碍和要面对的困难,并且围绕如何排除这些障碍和解决这些困难提供了相应办法,因而他们在走这条反抗之路时迈出的每一步都具有了典型的意义,使得那个社会里,那些希望追求自己幸福而不甘于妥协在封建礼教压制下的青年男女读者,就以他们为榜样,或者从中吸取反抗的勇气,迈出反封建反礼教的步伐,追求婚姻自由的幸福,或者在阅读之中使自己进入角色中,在没有条件、能力和勇气抗争的现实中得到精神上的满足,于是争相阅读《西厢记》也就成了一种现象,这也是作品在古代取得成功的关键。

而到了今天,崔张们自由结合的障碍早已不存在,造成他们当年悲欢离合的客观社会因素也已经当然无存,那么,失去了反封建主题得到人民青睐的这一成功因素,《西厢记》为何还能够在现今为广大读者所喜爱呢?《西厢记》又凭借什么去打动恋爱自主、婚姻自由的人民呢?笔者以为,《西厢记》里面人物形象的高大以及情感的美好是打动现代人、使其在现代社会还能够拥有这样为数众多的读者和获得厚厚的荣誉的根本原因。新时代,物质丰富了许多,风气也改变了很多,当恋爱自主、婚姻自由从封建青年人渴望而不可求变为今天的“再平常不过”时,那种得到以后就不珍惜的现象在颇大一部分人身上再次上演,滥情、假情、矫情大量充斥在原本纯真美好的爱情里,使得很多人愿意追溯那种纯情、深情、钟情之美。《西厢记》里的人物形象有这样的美,张生之钟情、莺莺之深情,都是典范。爱情是什么?爱情是两情相悦,是互相理解,互相包容,是与功名利禄、仕途经济、门第财产、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伦理道德毫无关系的感情,是那种情到深处随风飞,自由而舒适的境界,《西厢记》里的莺莺对张生的情感就是这个爱情的典范解释和表率,因此,在当代一些人对爱情随意挥洒、对世上有真正的爱情提出质疑时,《西厢记》不愧是一剂熨帖心灵、解毒除热的良药。它让我们懂得,真正的爱情是那样的美好,是那样的值得期待,真正的爱情是存在于人间的,并且是可以追寻、应该而且必须去争取才能够得到的。就这样,《西厢记》就从爱情这个人类永恒的话题里切入了现代人的心灵,取得了现代人的认同和首肯,再次焕发出绚丽的光芒。......余下全文>>

二:《西厢记》读后感

[《西厢记》读后感]

《西厢记》是中国古典名著之一,主要讲述了崔莺莺与张生的缠绵曲折的爱情故事,表现了两人为了爱情而敢于与命运,封建制度等抗争的爱情故事,《西厢记》读后感。

故事的主要内容是:崔相国死了,夫人郑氏携小女崔莺莺,送丈夫灵柩回河北安平安葬,途中因故受阻,暂住河中府普救寺。崔莺莺与红娘到殿外玩耍,碰巧遇到书生张生。张生见到莺莺容貌俊俏,为能多见上几面,便住进西厢房。

张生从和尚那知道莺莺小姐每夜都到花园内烧香。他来到后花园内,偷看小姐烧香。张生夜夜苦读,感动了小姐崔莺莺,她对张生即生爱慕之情。

叛将孙飞虎听说崔莺莺有“倾国倾城之容,西子太真之颜”。便率领五千人马,将普救寺层层围住,限老夫人三日之内交出莺莺做他的“压寨夫人”,读后感《《西厢记》读后感》。正当大家束手无策时,张生先用缓兵之计,稳住孙飞虎,然后写了一封书信给杜确,让他派兵前来,打退孙飞虎。但崔老夫人在酬谢席上以莺莺已许配郑恒为由,让张生与崔莺莺结拜为兄妹,使张生和莺莺都很痛苦。

自那日听琴之后,多日不见莺莺,张生害了相思病,趁红娘探病之机,托她捎信给莺莺,莺莺回信约张生月下相会。夜晚,莺莺在后花园弹琴。张生听到琴声,急欲与小姐相见,便翻墙而入,莺莺见他翻墙而入,反怪他行为下流,发誓再不见他,致使张生病情愈发严重。莺莺借探病为名,到张生房中与他幽会。

张生考得状元,写信向莺莺报喜。这时郑恒又一次来到普救寺,捏造谎言说张生已被卫尚书招为东床佳婿。于是崔夫人再次将小姐许给郑恒,并决定择吉日完婚。恰巧成亲之日,张生以河中府尹的身份归来,征西大元帅杜确也来祝贺。真相大白,郑恒羞愧难言,含恨自尽,张生与莺莺终成眷属。

看完这本书,让我对男女主人公那种为了爱情而奋不顾身地抗争精神印象深刻,他们勇敢地追求爱情,即使备受相思的煎熬也不放弃。他们是不幸的,生活在封建皇朝中,受到父母之命等摆布,无法自由追求爱情。但同时他们也是幸福的,因为他们对爱情坚定不移的追求,让他们最终有情人终成眷属,结为夫妻。

〔《西厢记》读后感〕随文赠言:【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农夫不会剥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长成种粒;单身汉不会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会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

三:求 西厢记 读后感,不要网上常见的那种…

第一次看西厢记的时候,还是在高中,不是完整的,只是语文课本上的一个段落,想想当时还真是年少无知,只是觉得里面的句子唯美到仿佛让人醉倒在春风里,其他再无别的。但当时我一同桌对西厢记是爱到骨髓里的,他说这是古今中外最美的爱情故事,风景美,故事美,莺莺美,词美曲也美。但我看西厢记却不是因为这哥们儿。而是因为红楼梦,当时特迷恋红楼梦,简直是如痴如醉。当读到宝黛一起看西厢记的时候,宝玉赞叹“好文章”,黛玉感慨“但觉词句警人,余香满口”的时候,我不禁惊奇:难道在《红楼梦》之前,还有如此让人惊艳的作品么?于是忍不住忍痛花了八块钱的西厢记看了起来。读完之后,实在惊为天人 。

静静的翻开书的扉页,那一行一行的文字仿佛月光下绽放的午夜兰花,给人一种淑齿留香的感觉。那些语句,那些风景,仿佛已为我等候千年,而这千年的等待,也不过为我这一度沉醉。那种与我心有戚戚焉的感觉,那种从头至脚的舒畅,岂是未读者所能体会的呢?

《西厢记》,一个凄美悱恻浪漫的爱情故事,标准的才子佳人的爱情模式。

张生,一个多情多才却又穷酸潦倒的落魄书生,他是谁?又如何赢得美人芳心。试想杀退孙飞虎、解普救寺之围的,是白马将军杜确。杀出重围去送信的,是普救寺里面豪情冲天的惠明和尚。而张生呢,手无缚鸡之力,会吟吟诗,会写写字,会弹弹琴,如何便成就了这段千古流芳的爱情。原来情本无由,爱也只在一眼之间。

莺莺,一个貌美无双,痴心断肠但是苦闷压抑的深闺小姐,如果不出意外,她会按照封建礼教早已给她安排好的路走下去,嫁给她父母只给她的人而不是她喜欢的,也就没有了后来的惊世骇俗荡气回肠。所幸她遇上了他,于是一场风花雪月就此展开。

红娘,这实在是一个不得不提的名字,一个古灵精怪,善解人意的卑贱丫鬟,她是红楼里的紫鹃,她是爱情宝鉴里的赵盼儿,她仅仅是一个丫鬟,但却以一己之力,满怀热心于正义,主导了整个爱情故事。只是这样一个妙语连珠,深明大义的丫鬟为什么要这么做?他的胆识和智慧都远远超过只是自怨自艾,苦大仇深的莺莺,更不是百无一用是书生的张生可以比拟的,也许她只是想让自己的朝夕相处的姐妹幸福,也许只是想自己将来也有个好的寄托,但不管怎么样,到最后她只不过是别人爱情里的一个陪衬。

普救寺里的西厢,一个佛教寺庙里的凄美爱情,这是何其的绝妙,也许爱情本就是绝妙,连佛亦笑而不语。

“一见钟情,二目相对,三生有幸”,在最好的年华里,在最美的季节里,在最是倚栏眺望空是愁的寂寞时光里,遇上了你,这便是缘分,那信错了千年的缘分。于是自当生也相随,死也不弃,也许中间会有波澜,也许会走过些许坎坷,但是这些只不过让我们愈加珍惜彼此,让情谊愈深,相思愈浓。

其实西厢记的故事相对其他唐传奇的爱情故事并无多大新意,甚至还是一般的爱情模子,但在文学的长河里,它依旧绽放着璀璨的光芒。不说别的,只说此书对人物的刻画,可谓入木三分,跃然于纸上。让人读起来,身临其境,仿佛你就是张生,你就是莺莺,你就是红娘。

只因在人群中多看了一眼,只因为这一眼,便注定了莺莺这一生的牵绊,一生的相思。“兰麝香仍在,佩环声渐远。东风摇曳垂杨线,游丝牵惹桃花片,珠帘掩映芙蓉面。”那桃花伊人已去,那守望的张生依旧如痴如醉,她的音容,她的笑貌,她的一颦,她的一笑,从此便在他心里生了根发了芽,若是拔去,那便是撕心的疼痛。抛却了功名,忘却了初衷,只为这一睹再难离去的佳人。于是如梦如幻,如痴如醉地唱出了这千古绝唱的西......余下全文>>

四:西厢记5000字读后感

提起元稹的《莺莺传》可能许多朋友并不熟悉,可一提起《西厢记》,一提到红娘,恐怕没有几个不知道的。其实《西厢记》就是根据《莺莺传》改编而成的。只不过《西厢记》是歌颂自由恋爱的喜剧,而《莺莺传》则是一出始乱终弃的爱情悲剧。如果说《西厢记》是根据人们美好愿望而写成的一篇成人童话,那么《莺莺传》则是描述社会现实的报告文学。

看《莺莺传》缘于《西厢记》,因为被《西厢记》中美好的爱情故事所感动,所以当我无意间看到《莺莺传》后,便迫不及待的读了起来,想知道它到底与《西厢记》有哪些不同。可我怎么也没想到,故事竟然是以崔莺莺最终被张生无情的抛弃作为结局。说心里话,我是不喜欢读悲剧的。我和大多数人一样,也都希望每个爱情故事都有一个完美的结局。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渐渐的认识到这只不过是自欺欺人的想法罢了。世界上存在着太多的另人悲伤的故事,这是我们无法回避的。而且我觉得《莺莺传》比《西厢记》更具有艺术感染力,人物形象更加丰满,故事结局耐人寻味,具有很强的社会现实意义。

崔莺莺的个人悲剧是如何造成的呢,这既有张生的原因,也有她自己的原因,还有社会的原因在里头。

首先说张生这个人物,小说开头交待说:“有张生者,性温茂,美风容,内秉坚孤,非礼不可入。或朋従游宴,扰杂其间,他人皆汹汹拳拳,若将不及;张生容顺而已,终不能乱。以是年二十三,未尝近女色。知者诘之,谢而言曰:"登徒子非好色者,是有凶行。余真好色者,而适不我值。何以言之?大凡物之尤者,未尝不留连于心,是知其非忘情者也。"诘者识之。”从这段描写,我们可以看出张生是当时社会一个非常优秀的知识分子,既长得英俊潇洒,又性格温和,还不近女色。当然文中也提到了,他对人说:“不是自己不好色,而是没有找到能让自己心动的女人啊!”给人的感觉就是张生对爱情的态度非常的认真,不是那种烂情的人。在没有遇到自己心依的人之前,他不会轻易付出自己的感情。

文章紧接着交待说,张生出去游玩寄住在普救寺,而他的姨母郑氏也寄宿在那里。正赶上当地军队的最高统帅病死了,而新任的将军还没有到,所以士兵们便开始到处烧杀抢掠。张生与当地的将领是朋友,所以请就请他派军队保护郑氏一家。郑氏对张生非常感激,所以便让他的儿子和女儿出来拜谢张生的救命之恩。张生对郑氏的女儿崔莺莺一见钟情不能自拔。所以他就私下里多次送给莺莺的丫鬟红娘许多礼物,并请求她代为传递感情。红娘起初不同意说:“郎之言,所不敢言,亦不敢泄。然而崔之姻族,君所详也,何不因其德而求娶焉?”而此时,张生则耍起了无赖。他说道:“余孩提,性不苟合。或时纨绮间居,曾莫流盼。不为当年,终有所蔽。昨日一席间,几不自持。数日来,行忘止,食忘饱,恐不能逾旦暮。若因媒氏而娶,纳采问名,则三数月间,索我于枯鱼之肆矣。尔其谓我何?”大家注意,悲剧就是从这里开始的!若张生是真心实意的喜欢崔莺莺自然会乐意娶她,怎么可能像他说的那样因为多等两天就会因相思而死了呢!我觉得人的性命决不可能像他说的这么脆弱,否则人类早就绝种了。他之所以这么说,无非就是想不负责。前文交待过他是个对感情很负责的人,而此时为什么突然之间就变了呢。我认为可能是他此时正处在一种矛盾当中,首先是他的确深深的爱上了崔莺莺,可他又非常明白自己和崔莺莺门第不合,父母是决不会同意的。在这种两难的情况下,最好的选择便是不负责任的偷情。

这种以牺牲崔莺莺的终生幸福来换取他个人短暂快乐的做法,是非常的卑鄙和龌龊的。但红娘并没有看出他的狼子野心,相反的,她觉得张生是个痴情的男子。为了成全他,红娘给张生出主意说:“崔之贞慎自保,虽所尊不可以非语犯之,下人......余下全文>>

五:西厢记 读后感

《西厢记》讲述了崔莺莺和张生从相见,倾心,遭母亲反对,到后来历尽波折终于走到一起的故事。张生上京赶考,遇到住在白马寺送自己父亲的灵柩回家的前朝崔相国的女儿崔莺莺,她和母亲因为路途受阻而住在河中府普救寺。张生对崔莺莺一见倾心,说服寺中的方丈住进了西厢房。张生借每天崔莺莺给父亲到花园内烧香的机会向她吟诗。他的诚意终于打动了崔莺莺。崔莺莺也吟诗一首相和。他们之间的恋情被老夫人发现了,老夫人因为张生的地位下贱不让他们来往。可是这时有叛将孙飞虎闻名崔莺莺貌美,公然带领五千人马来抢夺崔莺莺。老夫人无奈只好说出谁若救得了他们就把崔莺莺许配给他。正好张生有一个八拜之交是武状元征西大将军。于是解救了崔莺莺。得救之后的老夫人却一反之前的约定,让张生和崔莺莺结为兄妹。他们不愿意。无奈之下,老夫人让张生去考去功名。张生不负众望,考得了状元,历尽波折有情人终于成为眷属。

《西厢记》这个故事从唐代元稹开始被一再的写,版本也很多。我认为它代表着人们的一种理想,那就是人们都愿意看到有情人最后走到一起。在封建社会来说西厢记这样的故事真的很大胆,它打破了封建的门当户对的传统观念、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规则,而变成了男女相互恋爱,他们之间只有真挚的情谊,而没有所谓的门第观念。

从唐代元稹的《会真记》直到后来的王实甫《西厢记》,最大的改变应该是故事结局的变化,那就是故事里面的男主角从一开始的“薄情年少如飞絮”,被世人唾弃变为后来的张生在考取状元之后有情人终成眷属。

《西厢记》里面的诗词特别的精彩,每次看它的时候都能想起《红楼梦》里面的镜头,贾宝玉和林黛玉一起看这本书。以前看的那个是金圣叹点评的本子,看过去发

现已经忘得差不多了。金圣叹评《西厢记》为第六大才子书,我觉得这个评价也没什么不好。古人为了追求真挚的爱情尚且不顾那些世俗的看法,只有彼此相互深爱

对方就好,所以我们更应该为了真爱去努力。

六:<<西厢记>>读后感

甲:西厢记读后感

裘锦秋中学(屯门)

陈家荣 中六甲班参号

对人物之感想:

读完西厢记,总有一种时代感很接近的感觉.曲中崔莺莺,张珙,红娘等角色一点儿都不像古代人.这些人物的开放程度甚至比现代人有过之而无不及!在传统中国社会的元代之所以出现如此开放的角色,应该是元代是外族统治,不太受旧礼教约束的结果吧!同时,这是因为中国在元代已进入传统礼教社会的中叶,年青的男女对封建婚姻制度的盲婚哑嫁已经唾弃,并对自由恋爱及婚姻响往不已吧!这份鼓动对身在现代自由社会的我都感到震奋!现今的社会当然比中古时代或近代更为开放和自由,但实际上现今社会并不是完全开放的!排斥姊弟恋,同性恋和「男主外,女主内」,「夫尊妻卑」等保守敏感性强的规条仍是社会的主流.现今社会亦不是完全自由的!婆媳翁婿纠纷,政治婚姻等封建产物亦是屡见不鲜!「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这鲜明的主张下,这些开明的主人翁变得勇敢,进取.当中红娘更是一个代表性人物,红娘缔造了中国文学史上最成功的奴婢形像.奴婢不再是俯首称臣,任人鱼肉,身不由己,懦弱自卑的悲剧人物,红娘一身伶俐,直爽,泼辣,见义勇为,助人为乐的少女形象完全推翻我心目中弱少无助,孤苦无依的奴婢形像!这种具开创性的人物形像确使人心悸!亦正因为这种划时代的人物风格,才能使西厢记历久而常新!

内容感想:

中国的元曲与欧洲的歌剧,非洲班图人的皮鼓舞以及波尼里西亚的巫舞祭不同,是糅合了中国和西域的文学作品,既是歌,更是一个从散文,传纪体过渡到小说的中转站.内容严谨详尽,远比欧洲的歌剧如《罗密欧与茱丽叶》,《戒指王》,《十二夜》,《歌剧魅影》来得精细.可知真正的元曲,可以长到数天才能演完,亦可以短至区区一个时辰就结束.元曲兼有细致工笔,亦有言简意深的特徵.而西厢记亦是如此!对於张生与崔莺莺的相知相惜相恋相爱并没有花太多笔墨,但又达到传神的效果.而在两人的感情以至其相恋艰难的情节以及对自由恋爱的诉求却用不少笔墨所述.这亦是元曲比上述三者更能吸引我的原因!音乐的引入,广义的「说唱」的引入,弥补了语言的局限性给戏剧造成的损失.《西厢记》中「说」与「唱」交叉出现,交相呼应,堪称「说唱」在戏剧中应用的典范:

[寄生草]兰麝香仍在,佩环声渐远.东风摇曳垂杨线,游丝牵惹桃花片,珠帘掩映芙蓉面.你道是河中开府相公家,我道是南海水月观音现.

「十年不识君王面,始信婵娟解误人.」小生便不往京师去应举也罢.[觑聪云]敢烦和尚对长老说知,有僧房借半间,早晚温习经史,胜如旅邸内冗杂,房金依例拜纳,小生明日自来也.

[赚煞]饿眼望将穿馋口涎空咽,空著我透骨髓相思病染,怎当他临去秋波那一转!休道是小生,便是铁石人也意惹情牵.近庭轩,花柳争妍,日午当庭塔影圆.春光在眼前,争奈玉人不见,将一座梵王宫疑是武陵源.[并下]

这是第一本第一折结尾处的场景.见到崔莺莺第一面后便魂不守舍的张君瑞当即作出了放弃赴京赶考的决定,请求在寺中住下,从而有了以后的故事.这一幕中,「说」的部分承担了情节的发展,修辞朴实而精练;「唱」的部分渲染了人物的复杂情感,用词夸张,生动.[寄生草]中渐渐远去的香气和佩环声构造了一个粉红色的背景,观音之比从侧面烘托了莺莺的美貌,跟传达了张生的爱慕,[赚煞]中以铁石人作夸张,大好春光为反衬,更突显了张生心中的不安与期待.夸张的用词辅以音乐,将张生的心态勾勒得惟妙惟肖.

总结:

总括而言,西厢记作为元曲,可谓发挥得淋漓尽致!开明的人物性格,详略得宜的内容剧情,独特的半歌剧形式,澎拜的思想,使人们(包括我)都被其俘虏了...余下全文>>

七:西厢记读后感1000字

《西厢记》,为元代著名的戏曲作家王实甫所著。究其根源,实为“新杂剧,旧传奇”,唐代元稹、宋代赵令畤,金董解元,都曾撰写过不同版本的《西厢》,至元代王实甫,终于把《西厢》推举到颠峰,不仅家喻户晓,而且已经变为一种潮流,一种中国封建思想的蜕变,如此寥寥万余字,何以有如此魅力,何以堪如此重任?就此处,我把我的观后之感付之于字,并总结了下面三点世间文章不可兼备的好处,望阅者于其中游幸一翻,感受《西厢记》这一文学珍品为大家带来的视觉的冲击与精神上的享受。 一为情节。大凡书籍,均以情节为首要之物,叙述平铺还在其次。《西厢》的故事情节,简单明了。崔莺莺与其母老夫人并红娘送父亲灵柩至博陵安葬,路宿于普救寺。恰逢张君瑞游览至此,二人相遇,便萌生爱慕之情,只迟迟未得机遇相见。后因孙飞虎围住普救寺,欲强抢莺莺为妾,老夫人无奈,言道:“谁若能解救我母女二人,便把莺莺许配与他。”张生闻听便投信至其友白马将军处,求其解围,并完此姻缘。后兵至围解,老夫人又悔其前言,并未撮合崔张二人。二人悲苦,想尽万般妙计,互相试探内心,后因红娘于中穿插取事,成就了一段美好的婚姻。故事情节让现代人觉得俗气简单,可实不知于当时的封建社会,这便是一种突破,一种冲击!霎时掀起了一股“西厢热”,竟成为了当时社会的“畅销书”,且不少词曲作家都开始对爱情剧本下了大量的笔墨与精力。到了明清,凡写男女方面的故事、剧本,都是受了《西厢记》的影响,以致于今,按一些言情剧、肥皂剧的情节看来,《西厢》应该算是他们的鼻祖了。其表现的主题思想,即:“永老无别离,万古常玩聚,愿普天下的有情人都成了眷属。”以当时的社会看这种思想,是非常大胆、非常叛逆、非常有冲击力的。 其次为价值。从古至今,从内由外,都对《西厢》做出了无法比拟的评价。赵景深先生把《西厢记》称为“中国古典文艺中的双壁”之一,那一壁即《红楼梦》。能与《红楼梦》并驾齐驱,它的文学价值与艺术价值可见一斑。陈继儒更是把其称之为“千古第一神物”。另外,更有“《西厢记》天下夺魁”,“化工之作”,“王实甫《西厢》,千古绝词”等艺术等级甚高的评语。乃至于国外,也把《西厢》推举到一个高峰。俄国柯尔施主编的《中国文学史纲要》中就说到:“单就剧情的发展来和我们最优秀的歌剧比较,即使在全欧洲恐怕也找不到多少向这样完美的剧本。”这些并不是对《西厢》的推崇和炒作,这是一种信服。最不可思议的便为词藻。《西厢》的曲牌、词牌、平铺和旁白,都具有无法超越的魅力,我在前面所言的“视觉冲击”,就是指,当我们的眼睛看到这些文字词曲的时候,它所给我们带来的视觉上的享受。我用八个字来表达一下我阅读的感受,即:以眼游幸,满口余香。口中之香,实为书中之味也。王伯良言:“《西厢》妙处,不当以字句求之,其中联络顾盼,如长河之流,它曲莫及。”在此,我虽不能把整书打录于此,而可举一二句我所记的明了、香浓的曲子,共大家赏玩。张君瑞一出,便有[点绛唇]一篇,篇上云:“游艺中原,脚跟无线,如蓬转。望眼连天,日近长安远。” [小桃红]上言道:“夜深香蔼散空庭,帘幕东风静。拜罢也斜将曲栏凭,长吁了两三声。剔团鸾明月如悬镜,又不是轻云薄雾,都则是香烟人气,两般儿氤氲得不分明。”又一篇【混江龙】上说得好:“落红成阵,风飘万点正愁人;池塘梦晓,阑槛辞春。蝶粉轻沾飞絮雪,燕泥香惹落花尘。系春心情短柳丝长,隔花阴人远天涯近。香消了六朝金粉,清减了三楚精神。”《西厢》中句,巧夺天宫,且篇幅不长,若一气呵成,半日功夫便可览遍,只此书并无读一遍之理,依我看,《西厢》中词句,好似天造地设一般。我读《西厢》的感受......余下全文>>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