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仁政思想

一:西南大学中外管理思想史 儒家仁政思想主要包含哪些内容

仁政是一种儒家思想。是儒家思想代表孟子从孔子的“仁学”继承发展而来。是孟子学说中的“民本”、“仁政”、“王道”和“性善论”等政治理想之一。"仁政"这种儒家思想在它诞生之后的很多个朝代中都作为统治者的思想。这种思想主要宣扬“民贵君轻”,“人性本善”理论。在当代的哲学研究中,这种思想还是具有先进性,时代性。

二:什么是孔子的仁政思想?

德治主张

同孔子的仁说和礼说相联系,在治国的方略上,他主张"为政以德",用道福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或"礼治"。这种方略把德、礼施之于民,实际上已打破了传统的礼不下庶人的信条,打破了贵族和庶民间原有的一条重要界限。

孔子的仁说,体现了人道精神,孔子的礼说,则体现了礼制精神,即现代意义上的秩序和制度。人道主义这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对于任何社会,任何时代,任何一个政府都是适用的,而秩序和制度社会则是建立人类文明社会的基本要求。孔子的这种人道主义和秩序精神是中国古代社会政治思想的精华。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三:仁政是儒家思想哪一核心内容的具体体现

儒家思想,其本身的立足点,就是站在统治阶级立场。所以,儒家思想,就是一种政治思维。

关于“仁政”:儒家有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等德目。这“仁政”其实就是仁这个纲目的核心内容具体体现。可百度查阅“儒家思想”。

四:儒家仁者爱人思想包括哪些方面

"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和基础.“仁”包括三个方面的的基本涵义:

(1)家族成员间的亲善关系.孔子解释仁的根本涵义时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孝就是指子女要尊敬、顺从父母、长辈;悌就是弟对兄要恭顺.反过来,父母对子女必须慈爱,兄对弟要友善和爱护.孔子认为这是“仁”的出发点,因为一个连父母兄弟都不爱的人是不可能爱其他人的.

(2)“泛爱众” 、“仁者爱人”、“仁者无不爱”,要用对待家庭成员间的友善态度来对待一切人.具体表现就是要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对他人有理解、宽容的态度和心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推己及人”;如果有能力应该帮助别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3)“仁者爱人”表现在统治者身上就是要有爱民之心,实施仁政和德政,为老百姓谋利益,使老百姓能够安居乐业,与民同忧,与民同乐,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省刑罚,薄税敛”,让老百姓能够安心生产,深耕易耨;老百姓所要求的,设法满足他们;不想要的,不要强制他们接受,“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

五:儒家的主要思想是什么? 10分

儒家思想也称为儒教或儒学,由孔子创立,最初指的是司仪,后来逐步发展为以尊卑等级的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流派,也是中国古代的主流意识。儒家学派对中国,东亚乃至全世界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第一次打破了旧日统治阶级垄断教育的局面,一变“学在官府”而为“私人讲学”,使传统文化教育播及到整个民族。这样儒家思想就有了坚实的民族心理基础,为全社会所接受并逐步儒化全社会。儒家学派固守“道不过三代,法不贰后王”(《荀子·王制》)。

儒家思想的内涵丰富复杂,封建皇权逐步发展出基础理论和思想,即讲大一统、讲君臣父子。

儒家思想的精华包括先秦儒家思想、孔子的仁与礼、从前孔子时代的礼乐制度到孔子的仁礼思想、孔子的仁、孔子的礼、孔子的孝道、《论语》中的孝、《孝经》论孝、孔子的命观、孔子命观形成的背景、孔子命观的特征与内涵、“修身俟命论”的人生指导意义、孔子的人生问题论、乐——孔子的人生态度和人生境界、孔子与弟子论志向、立身行事中的言与默、孟子的性善论与孟子的使命、孟子的仁政学说以及荀子的性恶论与礼治说、儒家思想的流变、贯通天人——董仲舒的儒学思想、“性即理”——周、张、程、朱的理学思想、“心即理”——象山、阳明的心学思想、新儒家——西学东渐的文化回应、儒文化圈的崛起——儒学促进现代经济发展的可能等内容。

六:“仁政”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董仲舒提倡的“天人感应”继承了这一思想的表现是( ) A.罢黜百家

D 试题分析:A项体现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B项体现了董仲舒“君权神授”的思想,C项体现了董仲舒“三纲”的思想,D项体现了董仲舒提倡的“天人感应”的思想,如果天子无道,上天便会降灾于他,因此也渗透了“仁政”的思想,答案为D。点评: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国古代思想史专题,近年来一直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内容。从内容上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是高考考查的重点;从题型上看,以选择题为主,但材料解析题和问答题等主观性试题出现的可能性比较大;从命题趋势看,儒、道等学派包含的丰富的和谐思想、民本思想很有可能联系当今“构建和谐社会”等热点问题进行命题,突出鲜明的时代特点.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