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秧田管理

一:一亩水稻秧田能栽几亩,

不同地区,不同季节,不同水稻类型,产量不尽相同。低产田一般在300-350公斤,高产田一般在500-600高产,特俗小气候地区云南永胜县涛源乡,可达1000公斤以上。

二:水稻秧田面积,可按公式什么计算

面积=长×宽

三:秧田和水稻移栽是什么关系

水稻栽培是采用育苗移栽的方式,秧田是水稻育苗的田块,也就是水稻的苗床。

水稻秧苗在苗床中生长1个月左右,就可以移栽了,水稻移栽就是将秧苗从秧田中移植到大田(水田)当中。

四:什么的秧田

丰收

五:水稻大棚温度管理

水稻钢骨架育秧标准大棚是:60米×6-6.5米×2.3-2.4米。每个大棚育秧面积可插本田50-55亩地。水稻集中秧田适宜规模为每个基地30-50栋大棚。大棚秧田管理指示牌的主要内容有:水稻秧田管理各期最高、最适、最低温度指标为最高温为春-夏20夏-秋30秋-冬40度;各期水分管理指标及三看浇水标准;秧田除草、防病指标及其它管理指标。苗期管理出苗后也要注意通风、炼苗,防止烧伤秧苗。遇干旱情况时注意浇水,防止返盐影响稻苗生长。并根据苗情施肥,确保秧苗健壮。秧龄三叶—心时便可移栽。秧龄一般在30天左右。

六:秧田出现铁锈要怎么处理?它对秧苗有什么影响?

不知道你所指的铁锈是指哪个,帮你查了下,希望以下对你有用:

早稻秧田施肥技术

“秧好一半禾”。秧田合理施肥是培育壮秧的关键措施之一。要达到培育壮秧这个标准,掌握秧田施肥技术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双季早稻秧龄约为28-30天,由于秧龄期短,要求秧苗生长快而壮,但育秧季节又正值气温低,土壤中养分释放和肥料分解慢,所以应重施优质而速效的肥料。如人粪尿、草木灰和易于分解的幼嫩绿肥等有机肥作为秧田基肥。

水稻秧田阶段需要的养分以氮为最多,其次为磷、钾等养分。因此,单纯靠有机肥料不能在数量和时间上及时满足秧苗生产的要求,必须适时、适量地施用氮、磷、钾化肥。氮肥以往一般只作追肥施用,但在有机肥数量不足的情况下,施用一定量的氮肥作基肥效果很好。可以达到以肥肥土、以土肥苗的作用,使供肥均衡、秧田生产健壮且整齐。早稻秧苗根据秧苗长相进行追肥,是非常重要的,第一次追施“断奶肥”,在播种后15天左右,即秧苗两叶一心期或三叶一心期,每亩施尿素5斤或硫铵10斤左右;第二次为“送嫁肥”,在早稻栽前3-4天,每亩施碳铵35斤左右,使秧苗发根好,拨秧移栽最为适宜。在秧田期,磷的吸收总量虽然较少,但磷对于新根的发育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在早稻育秧季节,由于秧田淹水期短,气温低,土壤中有效磷含量少,增施速效磷肥,对培育壮秧是非常重要的,一般每亩施用过磷酸钙50-100斤,以作基肥为最好。钾是秧苗阶段需要较多的养分之一。在秧田施钾不仅能大大地减少烂秧,促进根系发育,培育壮秧,还可提高秧苗的抗寒、抗病等抗逆能力。从而提高产量,群众早就有用草木灰或其它灰肥作基肥和盖种的经验。但单靠有限的有机肥料和草木灰的钾素已远远不能满足要求,必须增肥化学钾肥,在三叶一心至三叶始期每亩施氯化钾10斤。

科技特派员:刘汉东

一、苗床管理

在秧田管理期间,每天至少到秧田去3次,做详细观察,早晚看叶尖吐水情况,午间看心叶是否卷曲,看床土表面是否发白、有微裂,来诊断根系发育状况,是否缺水。在水稻2叶期以前,除个别苗床过干需要补水外,一般不浇水,二叶期以后根据床土水分状况适当增加浇水次数。同时观察根数及须根、根毛生长状况;地上部叶鞘高度、叶片长度,与壮苗模式对照,明确差距,采用调温控水等相应措施确保培育出壮苗。秧田管理要以调温控水为手段,抓住四个关键时期培育壮苗。

1、种子根发育时期(播种至不完全叶抽出):以密封保温为主,控制浇水,保证旱育,培育良好早生根系,温度不超过32度。

2、第一完全叶伸长期:促进地下部与第1叶同伸的鞘叶节长出5条根,地上部控制第1叶鞘高不超过3厘米。

撤地膜:出苗80%时,及时撤出苗床地膜,增加光照促进绿化。

水份管理:缺水感官标准:早晚叶尖无露珠或少露珠,中午叶片卷曲。缺水时选择早晨或傍晚及时浇水。浇水的原则是缺必浇,一次浇透。

温度管理:棚内控制在22—25度,最高不超过28度,严防高温烘苗或徒长。要按技术规程严格控制温度,防止早穗现象发生。

3、离乳期田间管理的调控措施:

温度管理:从2叶露尖到3叶展开,经2个叶龄期,胚乳营养耗尽,而至离乳期,约经12-15天。离乳期要进一步做好调温控水,灭草防病,以肥调匀秧苗长势等各项管理,育成标准旱育壮苗。

棚温2叶期控制在20-25℃间,最高不超过25℃;3叶期控制在20-22℃间,最高不超过25℃,要根据天气温度变化,多设通风口或进行大通风练苗。要掌握“低温有病、高温要命”的道理,在连续低温过后开始晴天时,要提早开口通风,并喷浇立枯病治疗液,防止出现立枯病,高温晴天也要提早揭膜通风,......余下全文>>

七:种植水稻整理育种田地时需要哪些步骤?具体要求什么呢?

水稻培育及秧田管理

日期:2008-07-29 来源:农业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GOOGLE} 来源:农业e线 水稻培育及秧田管理 种子处理   一、晒种 选择晴天晒种2~3天,但不要在水泥地面上暴晒。   二、药剂处理 用生石灰水、多菌灵、18%的辉丰咪丹2000 -3000倍液或广枯灵500~1000倍液浸种72小时,可有效防治水稻线虫病等。用旱秧绿4号拌种,可防治水稻立枯病。用吡虫啉拌种,可防治稻蓟马、灰飞虱等。用10%的浸种灵10毫升,对水50公斤浸稻种40公斤,浸泡液的液面要高出种子10厘米,在室温10℃~15℃条件下浸种5~7天,可有效防治水稻恶苗病。   秧田选择   秧田要选在地势平坦、背风向阳、离水源近、土壤肥沃、杂草少、无病虫害的地方。   秧田整理与培肥   秧田要平坦,土壤要疏松。旱整地,旱做床,耕深8~10厘米,将土块弄碎整平。秧田要施足底肥,增施适量腐熟农家肥或磷、钾肥。一般每平方米秧田可施腐熟有机肥5公斤、磷酸二铵45克、硫酸铵60~70克、硫酸钾30~40克、硫酸锌3克。将秧田进行旋耕,使土壤与肥料混合均匀,然后整平做畦。   秧田消毒   在播种前浇足底水,当底水达80%时,每平方米秧田用65%的敌克松可湿性粉剂2.5克,对水配成1000倍液喷施,对土壤进行消毒。   精心播种   秧田要求泥烂、面平。播种要均匀,以种子的1/2入泥为宜。每亩秧田播种量为35~40公斤,并用干的腐熟粪土均匀覆0.7~1厘米厚。根据大田面积,留足秧田,稀播。每栽1亩大田需20~25平方米秧田。   秧苗管理 秧苗三叶期以前,以旱长为主,畦内有水即可;三叶期后,应及时补充养分。如果此时营养不良,易诱发水稻立枯病。秧苗二叶一心期,每亩追施硫酸铵10公斤或尿素5公斤,灌浅水,并用广枯灵500倍液或敌克松5000倍液喷雾,可促秧苗分蘖,且防治水稻立枯病。秧苗三叶一心期,每亩追施硫酸铵20公斤或尿素10公斤,灌水1次,促使秧苗分蘖。秧田灌水谨防大水漫灌,只要叶片不打卷,就可不灌水。   化学调控   化学调控对培育多蘖壮苗极为有利,对秧龄较长的苗,更应喷施多效唑进行化控。每亩秧田用15%的多效唑可湿性粉剂100克,对水75公斤均匀喷雾,要求不漏喷,不重喷。   病害防治   随时检查秧苗叶尖有无吐水情况,若叶尖不吐水,则是水稻立枯病发生的征兆,应立即用敌克松喷雾防治,一般每亩用65%的敌克松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进行叶面喷雾。水稻稻瘟病主要以防治叶瘟和穗瘟为主,可选用施保克、三环唑、稻病宁、稻瘟灵等进行防治。喷药应在上午9时前或下午3时后进行。同一类杀菌剂如施用时间较长,容易修病菌产生抗药性。因此,应及时更换药剂。   虫害防治   对蝼蛄、蚯蚓造成死苗的,可在秧田撒3%的呋喃丹颗粒剂,每亩秧田撒1.5~2公斤。秧田中如有稻蓟马、二化螟、灰飞虱、稻象甲等害虫,可选用杀虫双、叶蝉散、乐斯本浮油、吡虫啉、三环唑、菌毒杀星等药剂进行喷雾防治。   防除杂草   在水稻播种后3天至未出苗前,喷施扫弗特、幼禾葆、神锄等除草剂除草,效果较好。

八:对于水稻秧田播种和大田播种有什么不同

水稻秧田播种是为了移栽大田的,大田播种是说的直播稻

九:寒地低洼深泥水稻种植技术

一、寒地水稻农时标准

1、大棚扣膜

3月5日~15日。

2、浸种催芽

第一批种子3月26~28日浸种,4月4~6日催芽;第二批4月5~7日浸种,4月13~15日催芽。

3、秧田播种

当地气温稳定通过5℃,棚内置床温度稳定通过12℃以上时开始播种,4月18日前结束。

4、泡田整地

4月上旬旱整地,4月15日开始放水泡田,4月20日开始水整地,5月4日前结束。

5、插秧

当地气温稳定通过12.5℃,泥温稳定通过15℃时为插秧始期,5月12日开始插秧,5月25日结束。水稻高产插秧期是5月15日~5月25日。

6、晾田

水稻进入有效分蘖临界叶位,11叶品种8叶,预计田间茎数达计划茎数80%时,在7叶期开始晾田控蘖,控制9叶的同伸分蘖发生。

7、防治稻瘟病

11叶品种水稻9.1~9.5叶期防治水稻叶瘟,孕穗末期~始穗前期(抽穗5%~20%左右)防治水稻穗颈瘟,水稻穗颈瘟防治做为常规措施有病无病此期必须防治,齐穗期后15~20天防治枝梗瘟、粒瘟。

8、齐穗期

7月25日齐穗,保证结实期活动积温850~900℃。

9、安全成熟期

水稻在9月11日前安全成熟,安全成熟的标志为水稻黄化完熟率95%以上。

10、收获期

水稻种子收获9月25~10月5日,商品粮收获10月15日前结束。

二、寒地水稻生产用种标准

1、种子标准

种子发芽率90%,发芽势85%、纯度大于98%、净度大于98%、水分小于14.5%。

2、种植比例

以11叶品种为主,搭配种植10叶品种。

3、主栽品种

主栽品种以空育131、三江一号为主,搭配种植龙粳20。

三、寒地水稻旱育壮苗技术标准

(一)、旱育壮苗量化标准

1、旱育中苗标准

秧苗叶龄3.1~3.5叶,秧龄35天,地上部分3、3、1、1、8,即中茎长3毫米,第一叶鞘高3厘米以内,第1叶叶耳与第2叶叶耳间距1厘米左右,第2叶叶耳与第3叶叶耳间距1厘米左右,第3叶叶长8厘米左右,株高13厘米左右;地下部分1、5、8、9,即种子根1条,鞘叶节根5条,不完全叶节根8条,第一叶节根9条突破待发;百株地上部干重3克以上,须根多、根毛多、根尖多。

2、旱育大苗标准

秧苗叶龄4.1~4.5叶,秧龄35~40天,株高17厘米左右,百株地上干重4克以上,带1-2个分蘖;地上部中茎长3毫米以内,第1叶鞘高3厘米以内,第1叶叶耳与第2叶叶耳、第2叶叶耳与第3叶叶耳、第3叶叶耳与第4叶叶耳间距各1厘米左右,第一叶长2厘米、第二叶长5厘米、第三叶长8厘米、第四叶长11厘米左右;地下部根系23条,种子根1条、鞘叶节根5条、不完全叶节根8条、第一叶节根9条,第二叶节根11条突破叶鞘待发,须根多、根毛多、根尖多。

(二)、水稻旱育壮苗外部形态五项标准

1、根旺而白

移栽时秧苗的老根移到本田后多半会慢慢死亡,只有那些新发的白色短根才会继续生长,生产上旱育壮苗根系不少于10条,所以,白根多是秧田返青的基础。

2、扁蒲粗壮

扁蒲粗壮的秧苗,腋芽发育粗壮,有利于早分蘖,粗壮秧苗茎内大维管束数量多,后期穗部一次枝梗多、穗大,同时扁蒲秧体内贮存的养分较多,移栽后这部分养分可以转移到根部,使秧苗发根快,分蘖早,快而壮。

3、苗挺叶绿

苗身硬朗有劲。秧苗叶态是挺挺弯弯,秧苗保持较多的绿叶,对于积累更多有机物,培育壮秧,促进早发有利。

4、秧龄适当......余下全文>>

十:如何更好的种植水稻?

优质水稻的栽培技术   水稻属于禾本科一年生草本,稻属。它是由普通野生稻经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共同作用下演变而来的。我国是世界栽培稻的发源地之一,并且栽培历史悠久(约有5-6千年的栽培历史)。稻分为籼稻和粳稻两个亚种,在籼稻和粳稻中按其对光照长短的反映和生育期长短分为晚稻和早、中稻,在晚稻和早、中稻类型中按耐湿性和耐旱性分为水稻和陆稻。稻米营养价值较高,与其它谷物相较,它含粗纤维最少,各种营养成分容易消化和吸收,适宜人体需要。尤其是优质稻米深受人们的喜爱,目前市场上供不应求。

一、优质水稻应具备的条件

优质水稻品种,除了具有一般水稻品种的优良特性(产量高、抗性强和适应范围广)外。还必须具有好看、好吃、营养好、卫生好等四个特征。

1、好看。即碾米质量、外观品质和市场好。加工精度高、整精米率高、米粒较大、整齐均匀、富有光泽、充实饱满、垩白小、胚乳半透明(糯米乳白)、没有杂质和黄米粒,外观整洁漂亮。

2、好吃。即米饭好吃(适口性好),具有蒸煮时有清香,饭粒完整,洁白有光泽,软而有弹性不粘结,冷后不硬不回生,有令人吃了还想吃等特点。

3、营养好。稻米的营养品质主要取决于蛋白质的含量,稻米的蛋白质是营养最好的谷物蛋白之一,易被人所消化吸收,所以稻米蛋白质含量越高其营养价值也就越高。

4、卫生好。优质米的农药残留量和其他有毒物质含量,全部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卫生标准》的各项指标。

二、目前制约我市优质水稻生产的因素

1、气候条件差:水稻是喜温和感光作物,生长期要求高温、阳光充足,而我市常出现两头低温,中间光照不足,对水稻的产量及品质影响较大。即3月的倒春寒,水稻播种后易引起烂种、死苗;7月雨水天气多,光照不足;8月中、下旬出现的低温影响水稻抽穗扬花。

2、品种老化、退化:我市前几年引进过比较优质的水稻品种,如“045138”、“滇系4号”、“滇系5号”、“合系39号”、“95-512”,现已明显退化和老化,抗病性和产量大不如从前。加之传统栽培的“红嘴子”、“羊毛谷”等本地优质品种,由于没有采取保护措施,现几乎已经绝迹。目前引进的“滇粳优5号”、“曲三”、“楚粳24号”等高产优质品种,种源有限,种植面积小。

3、栽培措施落后:有的地方和部分农民,有了优质水稻品种而没有采取与之配套的栽培技术,加之偏施N肥和防病意识淡薄,耕作管理粗放,结果不能充分发挥优质品种特性,造成单产低、效益差。

三、按照新形势的要求,必须采取的对策和措施

(一)加大优质水稻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力度

在引进新品种进行试验、示范的同时,通过株选、穗选等方式,对原有的“045138”、“95-512”、“滇系4、5号”、“合系39号”进行提纯复壮,解决品种混杂、退化问题,扩大生产规模。对目前通过试验、示范,获得成功的“滇粳优5号”、“曲三”、“楚粳24号”应扩大种植,形成规模化,满足市场的需求。

(二)推广薄膜育秧和塑料盘育秧技术

育秧是水稻栽培中第一个重要环节,也是高产的基础工作。它是以培育壮秧为目的,达到成秧率高、苗齐、苗壮,保证有足够的秧苗适时栽插。栽后返青成活快,分蘖早,生长良好。“秧好一半谷”、“秧壮产量高”,要实现上述目的,必须因地制宜,继续巩固薄膜育秧这一技术成果,并大力推广塑盘旱育秧技术,能有效地避开倒春寒和八月低温的危害,从而提高优质稻的产量和品质。

1、薄膜育秧 。在湿润育秧的基础上,利用薄膜覆盖保湿增温......余下全文>>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