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鹊踏枝 过人家废园作 龚自珍孤花是怎样的一个形象
鹊踏枝 过人家废园作
龚自珍
漠漠春芜春不住,藤刺牵衣,碍却行人路。
偏是无情偏解舞,蒙蒙扑面皆尺絮。
绣院深沈谁是主?一朵孤花,墙角明如许!
莫怨无人来折枝,花开不合阳春暮。
经世致用,原是龚自珍青年时期即深怀的抱负,他的外祖父段玉裁也时以 “努力为名儒,为名臣,勿愿为名士”戒教之。然而时代却无情地偏偏要陷其于至多只能做“名士”的境地,龚自珍是慨然而愤懑了。对社会人生的感受和认识,首先来自人才选拔的科举制给予他的刺激。自幼即博通多才的龚定庵,嘉庆十五年(1810)应顺天乡试竟只中了个副榜,三年后再试又落榜,严峻的现实使敏锐于思的年轻的龚自珍省悟到时世与人才之间无可调和的冲突。这阕《鹊踏枝》就写于这一时期这样的心境中。不合时序,只能枉有痴情;“阳春”已暮,必然名花无主。词人将“明如许”的“孤花”置于“藤刺牵衣”,春草丛芜,飞絮漫舞的背景前,那种反差是如此鲜明。龚自珍二十二岁时作的《金缕曲》中曾强烈表示不愿做雕虫小技的匠工:“纵使文章惊海内,纸上苍生而已。似春水、干卿何事?”他何尝早早愿意“怨去吹箫,狂来说剑”,甚而去草野伴青灯?他的使命感,责任心是被现实剥蚀掉的。“无奈苍狗看云,红羊数劫,惘惘休提起!客气渐多真气少,汩没心灵何已?千古声名,百年担负,事事违初意”,后来他在《百字令·投袁大琴南》词中抒述的这番心声,正印合着“花开不合阳春暮”的这个痛苦的判断。“藤刺牵衣,碍却行人路。”和“一朵孤花,墙角明如许!” 写出了“废”。文中“偏是无情偏解舞” 表现了作者不屑的情绪;“一朵孤花,墙角明如许!” 则表现了作者惊喜的情绪:而“莫怨无人来折枝,花开不合阳春暮。” 表现了作者无奈的情绪。
baike.baidu.com/view/1755945.htm
二:《鹊踏枝 过人家废园作〉 当中描写“废”的诗句是什么?
漠漠春无芜不在。藤刺牵衣,碍却行人路。
三:《鹊踏枝.过人家废园作》词中‘孤花’是什么形象,简析
“孤花”是词人自己的人格写照,在满院荒芜之中,一朵明艳、绚烂、寂寞、充满生机的“孤花”与四周的沉闷芜杂形成强烈的对照。那正是词人自己的生机、绚烂、寂寞与“阳春暮”处的沉闷芜杂的对应。这为我们刻画了一个超然世外、高标独立、不合时宜者的形象。
四: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问题。(8分)鹊踏枝 · 过人家废园作[清]龚自珍 ① 漠漠春芜春不住,藤刺牵
小题1:采取象征(托物言志)的手法。(或:运用比拟手法,词人把花人格化,以“孤花”写自身)(2分)一朵鲜艳明丽的孤零零的花,开在暮春时节的废园墙角,无人观赏、采摘,借花写人,寄托作者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感慨。(2分)小题2:这首词塑造了一个超然世外、高标独立、不合时宜者的形象。词人在下阕描写了一朵绚烂、充满生机的“孤花”在满园芜杂中明艳开放的情景,与上阕柳絮的曼舞形成鲜明的对比,进而直接抒发“莫怨”无人问津、只因“不合”时宜的孤高情怀。生动而典型地呈现了一个遗世独立的文人形象,对随波逐流者具有警醒意义。(本题较难,意思对酌情给分,共4分) 小题1:试题分析:题目问的是“主要表现手法”,应从全诗着眼,如果只从上片看,很可能答案“情景交融”之类,但从全词来看,作者主要的是描写“一枝孤花”,围绕这一主要形象的手法,才是本题答案的要点。小题2:试题分析:先用一句话概括这一形象的主要特征,再结合诗句具体分析,最后指出其意义。